选用洁水。水是汤剂的基础(故“汤”字从水),也是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媒。熬中药可使用自来水或清洁纯净的天然水,不能用混浊不洁的水,也不宜用开水,放水量要适当,第一次熬时可多放一些,一般以浸出药面 1.5一3厘米为度。浸泡 煎药钱钱,先用冷水将中药浸泡1-2个小时。(盖过药面即可,浸泡的药水不要倒了,一起和药煮)。
一般评估用水多少的标准是,将药物按压后,水面高出药材2厘米既可,对于质地坚硬的药物,加水量可适量增多,反之质地疏松的药物把水加到刚好盖过药物即可。一剂药物最好煎煮3次,有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渗出。
Ⅱ 有什么方法能让中药好喝一点
良药苦口利于病,人人皆知.问题是,有的药实在是苦不堪言,难以喝下.有时候,有的病又不得不连服多次,有些人真的是皱着眉头,含着眼泪吞服.中医专家总结出中药祛苦六法,可以让中药比较
容易入口.
①掌握时间.在一天24小时内,机体有两个吸收药物的"黄金时期",一个在8:00-10:00,一个在14:00-15:00.苦味中药可在饭后上述时间内服用.
②控制温度.有关专家研究证实,舌头对37℃以上的温度更为敏感,因此,苦味中药汤液的温度应控制在15℃至37℃.
③服药后喝适量温开水.这样既有利于胃肠道对药液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液的苦味.
④添加调味品.在苦味药液屑尤敕涿?蔗糖等,但对黄连,胆草之类,尽量少用或不用调味品.若有必要可配甘草,大枣之类调和.
Ⅲ 有什么可以快速喝中药的方法阿
健康,科学,安全,的减肥方法: 快速之类的减肥不提倡啊健康减肥我才说说::冬天一到,让许多渴望瘦身却又意志不坚定的人又有了偷懒的借口。冬天嘛,虽然胃口好了,身形“胀”了,但棉衣一裹,哪怕胖了一些也仍可以瞒天过海。不过,等到了春天,又得痛心疾首地开始减肥。不要等春天来了才着急,经验告诉我们:减肥至少需要2—3个月才能见效,如果现在开始把正趋于冬眠的瘦身神经唤醒,积极投入瘦身行动,那么明年春天,你可能就会光鲜自信地出现在众人面前。 巧搭食物 为了保暖,冬天吃多点其实无可厚非。不过,在进餐时应注意搭配好各种食物的比例,比如高脂肪的红肉、香肠、午餐肉等等,虽然不必完全摒弃,但应该控制进食量,建议配上一些蔬菜、豆类或面食一起吃。去皮的鸡肉、瘦肉脂肪含量不是太高,可以多吃,而像面包、米饭等主食要均衡分布在各餐之中,不要一次吃太多。在吃面包时也要小心脂肪含量较高的黄油面包,可以用果酱或脱脂奶酪等来代替黄油。另外,还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减少肉类的进食量可能会影响蛋白质的摄入,可多吃豆类及其制品,或每天补充适量的纽崔莱蛋白质粉,其来自大豆的优质植物蛋白几乎不含脂肪和胆固醇,还能帮助提高身体免疫力,缓解体力疲劳。蔬果不能少 在冬天要想健康瘦身,水果蔬菜必不可少,它们既能提供一定的热量和水分,增加饱腹感,又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新陈代谢。不过冬季的蔬菜种类相对较少,水果又太冰凉,很容易会没胃口吃,因此在日常饮食之外也可以选择食用一些纽崔莱倍立健片及纽崔莱果蔬纤维素嚼片,帮助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及来自蔬果的十多种膳食纤维,有效增加饱腹感。多做有氧运动 冬季气候寒冷,爆发性的无氧运动容易引起身体不适,甚至造成运动伤害,所以,健身时一定要选择动作幅度较小、热量消耗较大的有氧运动。在具体项目可根据年龄差异而有所不同:年轻人可以安排每天30-45分钟的跑步等,比春夏多增加10-15分钟,有利身体适应运动状态的变化,消耗更多热量,也可以安排一些室内的球类活动;中年人可安排快走、慢跑、爬楼梯等运动;老年人可安排散步、太极拳等项目。同时要注意,千万不要因为工作忙就不健身了,要有规律地坚持运动。早睡早起 在冬季,8小时睡眠足够了,入睡时间在晚上10点到11点之间最能保证睡眠质量。养成这个好习惯,使你更加精神,也更容易调动运动细胞。如果老是一副没睡醒萎靡的样子是没法欣然主动去健身的,这时你只想睡觉,不赖在沙发上打瞌睡才怪呢。 少食多餐,早丰晚俭 在冬天可以做一下少吃多餐的尝试,不要在一餐内吃过多的分量,在两餐之间可以加一点小零食缓解饥饿,比如坚果、小饼干等。当然,这个“小动作”是在于正餐都吃七八成饱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不然会适得其反。另外,早餐和午餐可稍微丰盛一些,而常因加班或应酬而推迟的丰富晚餐则应戒掉,晚餐尽量简单些,餐后不要再吃甜食,避免晚上休息时因进食太多但消化减慢而积聚脂肪。选好运动时间 冬季运动与春夏季的运动相比有一些差异。 首先,时间安排上有很大不同,各个年龄段的人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选择活动的时间段。年轻人由于身体对气候的适应能力较强,体质较好,体力恢复快,运动时间可以安排在早上和下午;中年人适应能力稍差,可以在下班后、傍晚等身心比较放松的时间段进行锻炼;老年人身体较差,冬季锻炼的时间一般应选在下午有阳光、温度最高时进行健身,更容易活动开,也避免身体伤害。当然,除去这些特定时间,在爬楼梯、走路、站着等公车、去洗手间的间隙等时候,也可以培养运动兴趣,活动活动关节,踮踮脚尖、弯弯腰、耸耸肩、转转脖子,帮助加快血液循环,使脸色红润,身体温暖,摆脱缩手缩脚的可怜样子。 多喝开水 水是宝,在冬日最好多喝热水,不但可以暖身,抵抗寒冷和干燥气候,也能加快人体的生理代谢,产生一定热量,还能增加饱腹感,减少食欲。远离咖啡因和烟草 不要吸烟,也不要过多地摄入咖啡因含量高的东西,咖啡、可乐、浓茶、酒都要适量控制。这些饮品对胃的刺激性较强,会破坏身体正常的工作机制,影响身体的能量平衡。 当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习惯,现在并不是要把大家的瘦身计划全都一体化。每个人还是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与喜好来制定自己的计划。但要两点一定要注意,第一,你的计划一定要从健康出发,另外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杜绝好吃懒动的坏习惯。好了,从现在开始,就把瘦身计划安排进你的生活日程表,为来年春天的自信出场 加把劲吧! 你可以试试 、祝你成功!
Ⅳ 中药的炮制方法有哪些
中药炮制方法众多,与药效一般有着密切的关系。实践证明,通过炮制能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改变药性或提高疗效,便于粉碎加工及贮藏等。
什么是中药炮制?
中药炮制是根据医疗、配方、制剂的不同要求,结合药材的自身特点,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使之充分发挥疗效或避免及减轻不良反应。
修制
纯净处理——如捡去合欢花中的枝、叶,刷除枇杷叶、石韦叶背面的绒毛,刮去厚朴、肉桂的粗皮等。
粉碎处理——如牡蛎、龙骨捣碎便于煎煮;川贝母捣粉便于吞服;水牛角、羚羊角削成薄片或锉成粉末等。
切制处理——如天麻、槟榔宜切薄片;泽泻、白术宜切厚片;黄芪、鸡血藤宜切斜片;桑白皮、枇杷叶宜切丝;白茅根、麻黄宜铡成段;茯苓、葛根宜切成块等。
水制
洗——将药材放入清水中,快速洗涤,除去上浮杂物及下沉脏物,及时捞出晒干,备用。
淋——将不宜浸泡的药材,用少量清水浇洒喷淋,使其清洁和软化。
泡——将质地坚硬的药材,在保证其药效的前提下,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变软。
润——根据药材质地的软硬、加工时的气温及工具,用淋润、洗润、泡润、晾润、浸润、盖润、伏润、露润等多种方法,使清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徐徐人内,在不损失或少损失药效的前提下,使药材软化,便于切制饮片。
漂——将药物置宽水或长流水中浸渍一段时间,并反复换水,以去掉腥味、盐分及毒性成分的方法。
水飞——是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常用于矿物类、贝甲类药物的制粉。如飞朱砂、飞炉甘石、飞雄黄。
火制
炒——如土炒白术、麸炒枳壳、米炒斑蝥等,可减少药物的刺激性,增强疗效;砂炒穿山甲、蛤粉炒阿胶等,药物受热均匀变得酥脆,易于煎出有效成分或便于服用。
炙——如蜜炙黄芪、蜜炙甘草、酒炙川芎、醋炙香附、盐水炙杜仲等,可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减少副作用。
煅——如煅牡蛎、煅石膏等,使药材质地松脆,易于粉碎,充分发挥疗效。
煨——将药材包裹于湿面粉、湿纸中,放入热火灰中加热,或用草纸与饮片隔层分放加热的方法,称为煨法。
烘焙——将药材用微火加热,使之干燥的方法叫烘焙。
水火共制
煮——用清水或液体辅料与药物共同加热的方法。
蒸——利用水蒸气或隔水加热药物的方法。
掸——将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暂烫过,立即取出的方法。常用于种子类药物的去皮和肉质多汁药物的干燥处理。
淬——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冷水或液体辅料中,使其酥脆。
其他制法
制霜——种子类药材压榨去油或矿物药材重结晶后的制品,称为霜。其相应的炮制方法称为制霜。前者如巴豆霜,后者如西瓜霜。
发酵——将药材与辅料拌和,置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下,利用霉菌使其发泡、生霉,并改变原药的药性,以生产新药的方法,称为发酵法。如神曲、淡豆豉。
发芽——将具有发芽能力的种子药材用水浸泡后,经常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使其萌发幼芽,称为发芽。如谷芽、麦芽、大豆黄卷等。
Ⅳ 煎煮中药的方法有哪些
应用中药治疗疾病,乃是我国人民常用的治病方法。在煎煮中药方面,也有许多讲究。
盛器的选择往往是首先考虑的问题,由于中药里含有不少鞣酸或其他生物碱,遇到铁或其他金属时,可使中药成分发生生物化学变化,轻则减轻药的效力,重则生成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应选用砂锅煎药为最好,或用搪瓷器具也是可以的。对于铁器则要忌用,铝制品也要避免应用。
煎煮中药前,通常要检查一下,认清哪些是先煎的,哪些是冲服的,不能混在一起煎煮。有些中药,如磁石、龙骨、牡蛎、龟板等较为坚硬的中药,要敲碎后再煎。
祖国医学曾讲究用井水或泉水煎煮中药,而现在普遍认为,用干净的凉水即可,不清洁的河水与池塘水不可应用,有些人爱用开水煎药也是不妥当的。
中药煎煮前,通常要浸泡一下,用于慢性疾病的滋补药品,常要先浸泡半小时至1小时,对一些急性病症,尤其是一些风寒表证的用药,常常是随泡随煎,夏天或气温高的地方,中药也不能久泡。
每剂中药的加水量要参考中药配方数量的多少、煎煮时间的长短灵活掌握,一般加水要超过药面2~3厘米为好,使煎成的药汁为150~200毫升。煎煮中药的火候也很重要,总的原则是小火慢煎,家用电炉煎药,常常不易掌握火候,不宜选用。煎煮的时间通常根据医嘱来定,一般地说,不同的中药或不同的疾病,所要求煎煮中药的时间而不尽相同,风寒解表药、急症,要急火快煎,一般5~10分钟;强壮滋补药,慢性病症,煎煮中药时间要长,可达1~2小时。例如应用中药金银花、菊花、紫苏叶、地丁、鱼腥草、大青叶、马齿苋、车前草等以花、叶为主的中药,或者是肉桂、陈皮、砂仁、藿香等含挥发油较多的中药,不宜久煎,约10分钟左右即可,而黄芪、党参、当归、龟板、鳖甲、巴戟天、肉苁蓉等药品,应煎半小时至1小时。有的老中医认为,人参应以微火煎蒸,长达2~3小时更好;有些中药如南星、半夏、附子等含有毒性,要先行煎煮,可以减少毒性;有些粉剂(青黛)、小颗粒药品(车前子、莱菔子)要选用纱布包好,才能煎煮。一般的中药均需分煎2次(头煎和二煎),有人早晚各煎1次,随煎随服,有人连煎2次,将药液兑混在一起,分2次服用。
煎煮中药的要求,应结合地区、季节及家庭的具体条件,还要遵照中医师的嘱咐,以保证中药得到合理的应用,发挥应有的效力。
Ⅵ 中药煎药方法有那些
怎样煎中草药 汤剂是中医临床上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剂型.因其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原则,又具有制备简便,吸收显效迅速等特点, 倍受医生和患者的欢迎.但是,面对一包包的中药,常常使人们不知所措,为此向您介绍一些煎中药的知识. 一.煎药器具的选用 中药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的煎药器具有密切的关系.以砂锅较好,其传热均匀缓和.但用陶土烧制的砂锅有许多细小的沙孔, 煎药时药剂渗入其中, 再次使用时便与新药混合; 若使用间隔的时间长了, 锅壁霉变, 则给下次使用带来污染.因此, 也常用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 二.煎药的加水量 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汤剂的质量.加水少了, 会造成药物煎煮不透,有效成分浸出的不完全.加水多了, 煎煮出的药液多,病人服药时很不方便. 中药材因其质地不同,它的吸水量差别也较大, 质地疏松其体积就大,吸水量自然就多.质地坚实其体积就小,吸水量就少.因此,煎煮花,叶,全草类药物, 加水量就要多一些.煎煮矿物类,贝壳类药物,加水量就少一些.按照传统的加水方法, 是将药物放入锅内, 一般以水面超过药物少许即可,第一次煎煮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 第二次煎煮的加水量以超过药物表面3厘米为准. 三.煎药中注意的问题 1.煎药前的浸泡: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这是因为来源于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 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 在煎药前要先用清水将药材浸泡30分钟,使其软化,然后再加热煎煮,而不能直接用沸水煎煮,否则药物里的蛋白质很快就会凝固,影响中药内有效成分的煎出。 2.煎煮次数: 实践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够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药的次数以两次为宜. 3.煎药的温度: 煎煮时要注意火候,未煮沸前可用猛火(武火),水开后就要用小火(文火)了,保持在微沸状态,可减慢水份的蒸发,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同时应注意加盖煎煮,以防止药物中挥发性成分逸出。如煎药时火候过强,水份蒸发快, 会影响有效成分的浸出,也容易糊锅.反之,火候弱,煎煮的药效果就差. 4.煎煮时间: 煎煮中药的时间也因药性而有所不同,治疗感冒类药物, 第一煎10-15分钟,第二煎15-20分钟.滋补类药物, 第一煎30-40分钟,第二煎40-50分钟.另外,一些毒性较大的药物经慢火久煎后,可以减低或消除其毒性。药煎好后要趁热将药汁滤出,每剂药一般只煎两次。另外,煎中药是将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不断释放、溶解的过程, 当中药与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浓度平衡后, 这一过程就停止了, 再煎煮, 不仅不会使药物内的有效成分继续溶解, 反而令药液中的有效成分不断蒸发而减少, 甚至使有效成分在长时间的高温中遭到破坏, 导致药效降低.因此中药并非煎得越久越好, 5.留取药液量:一般指一剂药经两次煎煮合并后的药液量.成人取400-600毫升,每日分两次服用.儿童取200-300毫升,每日分两到三次服用. 6.服药的方法:一般一剂药煎煮两次后合并药液,分两次服用.儿童可分2-3次服用. 7.特殊药的煎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性质,在处方中开出带注脚的药物. (1)先煎药: 一般是一些矿物,贝壳,角甲类药物, 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一般要先煎30-40分钟,再与其它药物混合后煎煮.常见的有生石膏,生龙骨,珍珠母,生赭石等.另有毒性药物先煎, 久煎可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如乌头类药物久煎可使乌头碱分解为乌头原碱, 其毒性只有原来1/2000 (2)后下药: 一般是气味芳香含挥发油或不易长时间煎煮的药物,要在药物煎好前10-15分钟投入锅内.常见的有霍香,钩藤,大黄等.如钩藤所含的藤碱,煎煮时间超过20分钟其降压成分易被破坏.大黄,具有泻下清热作用的成分, 是大黄甙,但其对热不稳定,长时间加热会分解.而大黄甙泻下作用又比甙元强,故不易久煎, 多采用后下方法. (3)包煎药: 一般是种子和各别的花粉药物,用纱布袋装好放入群药内共煎煮.常见的有车前子,旋复花等.如车前子易粘锅糊化,焦化.所以需包煎,.旋复花包煎可避免绒毛脱落混入汤液中刺激咽喉. (4)溶化服: 用热药液将药物溶化后服用.常见的药物有玄明粉,芒硝. (5)烊化服; 有些胶、糖类药物(如阿胶和饴糖)溶解后粘度较大、泡沫多,煎时会结底焦化,如果混煎会使药液粘性大,影响其它成分的浸出,胶类药物也有一定的损失,所以也应该将这类药物溶于已煎好的药液中。用热药液烊化后服用. 常见的有生阿胶,鹿角胶,龟板胶. (6)另煎兑入,一些贵重药要单独煎煮后,再将药液兑入到一起服用.常见的有人参,西洋参,鹿茸等. (7)冲服,一些贵重的药物细粉不能与群药一起煎煮,多采用冲服的方法服用,即将药粉溶于药液中服.这样既有利于发挥药物的作用还又可节省药材.常见的有三七面,羚羊角面, 牛黄面等. 来自: http://www.hnkydz.com
Ⅶ 中药的分类方法有哪些
中草药的种类很多,根据近年的初步统计,总数约在八千种左右,常用中草药亦有700种左右。如此繁多的种类必须按照一定的系统,分门别类,才便于习、研究和应用。药物分类的方法是根据人们对于药物认识的逐渐深化而不断发展的。例如我国最早的药书——《神农本草经》把当时常用的365种药物按照毒性强弱和用药目的不同分成上、中、下三品:上品是延年益寿药,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中品是防病补虚药,有毒无毒,根据用量用法而定;下品是治病愈疾的药物,多有毒性,不可久服。这种分类方法简单而粗糙,其中有些药物的分类也不一定恰当。但当时,可能在避免因用错药物而中毒的问题上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梁代陶弘景编《本草经注》时,增药365种,分为玉石、草、木、果菜、米食、有名未用六类,每类又各分上、中、下三品,这是根据药物自然属性进行分类的开端,但仍较粗糙。直到明代李时珍编《本草纲目》一书,分类方法始有重大的发展。他采用了根据以前本草的分类方法略加修改,把药物分为水、火、土、石、草、谷、菜、果、木、器、虫、鳞、介、禽、兽、人等十六部外,又把各部的药物按照其生态及性质分为六十类。例如草部分为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杂草等。而且他还往往把亲缘相近或相同科属的植物排列在一起,例如草部之四、隰草类中的53种药物中,有21种属于菊科,而且其中10种是连排在一起的。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药材原植物(或动物)的辨认与采收,对于澄清当时许多药材的混乱情况起了很大作用。现代记载中草药的科书所采用的分类方法,根据其目的与重点而有不同,主要有下列四种:
1按药物功能分类——如解毒药、清热药、气药、活血化瘀药等。
2按药用部分分类——如根类、叶类、花类、皮类等。
3按有效成分分类——如含生物碱的中草药、含挥发油的中草药、含甙类的中草药等。
4按自然属性和亲缘关系分类——先把中草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动植物药材再根据其原植物原动物的亲缘关系来分类和排列次序。如麻黄科、木兰科、毛莨科等等。
上述各种分类方法各有优缺点,究竟以采用那一种分类方法比较适宜,主要取决于我们的目的和要求。例如按药物功能分类,有利于习和研究中草药的作用和用途,按药用部分分类便于习和比较各类药材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因而有利于药材的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按有效成分分类有利于习和研究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及其化鉴定。采用按药材自然属性和亲缘关系分类的方法,这是由于同科属的中草药在外部形态,内部构造、化成分和疗应用等方面往往有很多相似之处。采用这种分类方法不但便于习和研究这些共同点,也便于比较它们的特异点,以揭示其规律性,这样,既有利于中草药的鉴定也有利于从同科属动植物中寻找含有相同或类似成分的动植物,以扩大药物资源。
Ⅷ 煎中药的方法有哪些
用葱白汤。葱白汤有发汗解表、发散风寒等作用。可用于荆防败毒丸、风寒感冒冲剂等。用法是:取新鲜葱白2~3根切碎,煎水送服。
用大枣汤。大枣汤有缓和药性、补中益气与补脾胃等作用。用法是:将大枣5~10枚加水煎汤,送服归脾丸等。
用藕汁。有清热止血等作用。用其送服十灰散等,效果颇佳。用法是:取鲜藕并洗净、切碎,加入凉开水少许捣烂,用纱布包裹挤压取汁,每次约100毫升即可。
煎中药最好使用沙锅,切记不能使用金属锅。其方法是:将药物放入锅后,先加凉水浸没药面2~3厘米。等药煮沸后再用小火煎20分钟,每剂药可煎2~3次;第二、三次煮沸后,先用小火煎片刻,再用急火煎15~20分钟即可。每次煎药后将药液过滤后掺在一起,分早晚2次服用。
Ⅸ 中药有什么方法
中药有很多方法,使用方法不同,疗法也不同。具体病情具体分析,根据病人年龄,性别,病情阶段、症状体征,使用不同方法。
Ⅹ 中草药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有修制(切片等),水制(漂,润,水飞……),火制(煅,炒,炙,煨……),水火共制(箪,蒸,……),还有发芽等
没有那种方法药效最好这种说法的,不同的药材,或同种药材要使它发挥不同的功效,处理炮制的方法也不同。这个要看个例的,所以会有中药炮制这门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