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100米的简单训练方法
100米跑的训练方法
100米短跑运动是一项要求力量水平较高的周期性速度力量项目。例如,起跑、起跑后的积极加速跑瞬间需要强大的爆发力和起动力。这种能力来自肌肉用力的协调性、收缩速度以及肌肉的最大力量。有关研究表明,短跑运动员在积极加速阶段,下肢伸肌的蹬伸力达到460~800公斤。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肌肉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力量、最快收缩速度、力量耐力直接影响着运动成绩。在短跑力量训练中,必须处理好伸肌与屈肌的协调关系以及力量的大小、速度的快慢、重复次数与组数、组间休息时间的关系。
(一)器械和杠铃练习
1?全身爆发力的练习
挺举(70%~80%,4~6组×5~7次);抓举(60%~80%,4~6组×5~7次);高翻(70%~90%,4~6组×6~8次);连续快挺(50%~70%,4~6组×8~10次)等。
2?发展腿部肌肉力量的练习
负重提踵(70%~80%,4~6组×6~8次);深蹲(80%~95%,4~6组×3~5次);半蹲跳(60%~70%,4~6组×8~10次);拖重物跑(40%,4~6组×15~20次);垫上俯卧屈小腿(弹性带4组×30~50次/单腿);垫上仰卧屈大腿(弹性带4组×30~50次/单腿)等。
3?发展躯干肌肉力量的练习
负重仰卧起(40%,2~4组×5~10次);负重俯卧挺身(40%~50%,3~4组×10~15次);负重体前屈、体侧屈、体转(30%~40%,4~6组×10~15次)等。
4?发展上肢肌肉力量的练习
持哑铃摆臂(3~4组×50~100次);俯卧撑(3~4组×30~50次);拉力器练习(3~4组×8~10次);杠铃卧推(4组×10~15次);杠铃平推(4组×10~15次)等。
(二)跳跃练习
跳跃练习不但能够提高运动员的快速肌肉力量、力量耐力、人体抗阻力能力,而且其动作的用力特点、肌肉的工作方式、动作结构与短跑的技术非常相似,所以跳跃练习还能直接影响跑的步频和步幅结构。
短跑运动员的跳跃练习主要分为“短跳”和“长跳”两类,“短跳”以发展肌肉的速度力量和爆发力为主,“长跳”以发展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为主。
1?“短跳”练习方法
立定1~3~5~10级跳;立定三级跳;立定单足跳3~5~10级跳;跳跃栏架5~7~10栏;多级跳深练习;30米单足跳(计时、计步);30米跨步跳(计时、计步)。
2?“长跳”练习方法
50~100~150~200米跨步跳(计时、计步);50~100~150~200米后蹬跑(计时、计步);40~50~60米单足跳;50~100~150~200米(单足跳+跨步跳)。
3?其他形式的跳跃练习
触胸跳(4~6组×10次);台阶跳;沙背心的各种跳跃练习。
二、速度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短跑速度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三大类。
反应速度是运动员对外界刺激(声、光、触)快速应答的能力,即做出反应的潜伏时间。其主要由反射弧各环节器官系统的机能、神经反射通路的传导速度所决定。反应速度除受遗传因素影响外,也受外界刺激的强度、注意力集中的强度的影响。
动作速度是运动员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
短跑的位移速度是指跑进时的`水平速度,也称绝对速度。
(一)发展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的训练方法
1?各种球类运动,例如足、篮、排球等;
2?各种游戏性质的反应练习;
3?发令或听信号(口令、掌声等)的蹬起跑器的练习;
4?最快速度的摆臂练习,持续时间5~10~20秒;
5?最高频率的各种形式高抬腿跑,持续时间5~10秒;
6?最快频率的小步跑、半高抬腿跑,距离30~40米;
7?快速后蹬跑,完成距离50~100米(计时、计步);
8?快速跨步跑,完成距离50~100米(计时、计步);
9?快速单足跑,完成距离30~60米(计时、计步)。
(二)发展位移速度的训练方法
1?站立式起跑30~40~50~60~70~80~100米,以极限或次极限强度进行;
2?蹲踞式起跑30~40~50~60米,以极限强度进行;
3?行进间跑20~30~40~50米,以极限强度进行;
4?80~120米段落的加速跑,速度可控,逐渐加速到或接近最高速度;
5?30~60米段落的追逐跑;
6?加阻力跑:各种段落的负重跑、拖重物跑、上坡跑、逆风跑等;
7?加助力跑:各种段落的下坡跑、顺风跑、牵引跑等在外力的帮助下提高跑速,克服“速度障碍”提高跑的步频;
8?各种段落、形式的测验跑、检查跑等。
三、速度耐力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一)一般耐力、速度耐力与短跑训练的关系:
一般耐力是指运动员有机体在长时间的中小强度运动中抗疲劳的能力。一般耐力训练能使运动员增大吸氧量、改善运动员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它是运动员发展和提高其他素质、承受大负荷训练和大负荷训练后的恢复的基础。
速度耐力是指人体保持较长时间快速运动的能力。对短跑运动员来说,速度耐力就是保持最高速度的能力,是在尽可能长的距离和时间上保持最高速度的能力。短跑运动员的速度耐力水平,是影响短跑专项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
(二)速度耐力的训练方法
速度耐力训练应采用接近或超过专项距离的大强度间歇跑和反复跑的方法进行。
1?间歇跑
(1)长距离间歇跑:150~200~250~300~400米跑,重复次数2~3次为1组,进行2~3组,严格规定间歇时间;
(2)短距离间歇跑:60~80~100米跑,随距离的增加强度逐渐降低(95%~85%之间)4次为1组,进行2~3组。
2?反复跑
(1)80~100~150~200~250~300米各段落的反复跑;
(2)各种形式的组合跑:如150~200~250~300~250~200~150米的阶梯跑等,可根据情况选择相应的距离。
3?变速跑
以各种距离的变速跑进行练习,可以对快跑段的量、强度提出一定的要求,尤以量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强度为主。
四、灵敏素质、柔韧素质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一)发展灵敏素质的方法
灵敏素质是运动员的运动机能和各种素质在运动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运动员身体素质越好,运动技能掌握数量越多,则在专项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灵敏素质水平就越高,所以发展灵敏素质的方法较多。但要注意,发展灵敏素质应在体力充沛、精神饱满、心理放松的条件下进行,同时还要密切结合专项特点与要求,使训练效果与专项要求相一致。练习的手段要经常变换,以达到更有效地提高灵敏素质。
1?全面发展其他素质,使灵敏素质达到较高水平;
2?熟练掌握跑、跳、投、跨栏以及体操、武术、游泳、球类等运动技能;
3?严要求、高质量地熟练掌握跑的专门性练习。
(二)发展柔韧素质的方法
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大幅度完成动作的能力。它与人体关节活动灵活性、肌肉和韧带的伸展性与弹性及肌肉紧张与放松的协调性有关。
1?静力性的柔韧性练习
(1)肋木上的各种压腿:正压腿、侧压腿、后压腿、下腰、弓箭步压腿等;
(2)垫上的各种练习:两人一组或单人做直腿并腿屈压、盘腿屈压、跨栏坐、跪撑、纵向横向劈*、仰卧压腿等。
2、动力性的柔韧性练习
(1)扶肋木做各种大幅度的摆腿练习:正摆腿、侧摆腿、后摆腿等;
(2)行进中的各种摆腿;
(3)各种负重的摆腿练习。
在专项身体训练时,要综合地全面地,从系统训练的高度出发,检查、控制、反馈训练过程,做到科学、准确、及时,真正提高训练质量。专项身体训练在田径运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经常练,做到“细水长流”,这样才能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成绩。
100M跑的摆臂练习
一、原地摆臂练习
两手半握拳,肘关节屈约90°角,以肩关节为轴前后自然摆动,前摆稍向内,后摆稍向外。肘关节的角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垂直部位时的角度比向前摆动时的角度要大一些,而向后摆时的角度比垂直部位时要大一些。弯道跑右臂摆幅向前大一些,向后小一些,左臂靠近身体前后摆动,摆幅向前小一些,向后大一些。
口诀:两腿前后开立站,两臂屈时直角弯,以肩为轴来摆动,前后自然摆不停。
二、快步走过渡到自然跑的摆臂练习
要求:上下肢配合协调。
三、学习跑的专门性练习
如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等等。
四、行进间高抬腿跑转入加速跑
体会蹬摆技术结合,发展抬腿肌群的力量及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
摆臂正确。跑的过程中要摆幅大,有力、向前后摆动,摆动方向和下肢配合协调,才能有效地提高短跑成绩。摆动的两臂正确有力,可增加后蹬力量和速度。这方面我注意采用各种负重与不负重的摆臂练习方法。如俯卧撑、哑铃扩胸、哑铃侧平举,原地站立自然摆臂等练习方法,培养正确的摆臂动作。
⑵ 100米短跑跑得更快的方法与技巧
100米短跑怎样才能跑得快:
一、短跑概述
短跑是一项以无氧供能方式为主的速度力量性项目,强大的爆发性力量,较高的绝对速度和速度耐力,良好的协调性和灵敏性,合理的跑的技术,以及较强的心理能力是从事短跑运动的必备条件,因而,认识短跑项目的特征,把握短跑专项训练的内在规律,探索短跑专项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是提高短跑教练员执教水平的重要途径。
鉴于上述,笔者运用多学科理论知识,结合自身多年参加短跑训练实践的感性认识,从短跑训练理论与实践层面上,探索短跑专项的主要训练内容,以及针对性的专项训练方法和手段,旨在为教练员提供训练实践依据。
二、提高步长、步频能力
步长和步频是现代短跑技术的核心,也是构成跑速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运动员技术特点、身体素质水平、神经类型与身体形态特征等综合体现。要提高跑速,步长和步频是关键。倘若两者同时提高是最理想的,但实践中要做到这一点难度却很大。因而,在短跑训练实践中,一定要根据运动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发展步长或步频。
从跑的技术原理分析,步长能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跑时的后蹬力量、后蹬角度、摆动力量、摆动速度,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等。为此,在训练中,我们结合短跑的技术特点着重发展大腿的伸肌,屈肌的力量和髋关节的灵活性。
在训练手段的选择上,我们采用负重换腿跳、负重大步走、负重跑、负重跳台阶、跑台阶、大幅度的跨步跳(要求摆动腿积极下压和小腿由前向下向后积极着地)、蛙跳、单足跳等练习,提高跑时的后蹬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采取高抬腿跑、拉橡皮条高抬腿“车轮跑”、收腹跳等训练手段,提高摆动幅度,加快摆动速度,并且,采取其它一些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加强髋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训练,从而提高了步长能力。
对于步频能力的训练,我们侧重于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缩速度,加强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性训练,提高肌肉快速收缩力量与肌肉的放松能力。
三、发展绝对速度
绝对速度是指短跑运动员发挥最高跑速的能力。绝对速度的优劣,不决于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活性、肌肉的快速收缩的力量,动作速率等因素,而且还取决于运动员掌握跑的技术的实效性和经济性。因而,在发展绝对速度时,必须注重步长和步频的最佳组合,及跑的技术动作各环节的时间与空间的节奏。
在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的安排上,可采用:
(1)20~40m行进间快跑练习4。
(2)4x25--50m接力跑,加速跑,追赶跑练习;
(3)下坡跑练习;
(4)顺风跑练习;
(5)各种短段落的变速跑练习等。
四、发展速度耐力与力量
速度耐力是指运动员保持高速度跑的能力,短跑项目是典型的无氧代谢运动项目,其速度耐力是以无氧供能为其基础,并建立在有氧耐力发展的基础上,所以在进行无氧耐力训练时,应有一定比例的有氧耐力训练,使运动员的心脏容积增大,每搏输出量增多,从而为无氧耐力训练奠定基础。
一般可以采用以下训练方法:
(1)反复跑;
(2)组合跑;
(3)变速跑;
(4)节奏跑;
(5)越野跑等。
力量是速度的核心。由于人体一切运动都是肌肉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的工作(收缩与放松)所致,因此,肌肉力量的大小不仅对运动成绩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而且直接影响其他各项运动素质的发展与提高,甚至可以说是一切运动能力的原动力。鉴此,在短跑训练中,应将力量训练作为重要的核心内容来加以重视和进行。
五、掌握跑的放松技能
要做到跑得放松自然而有节奏,是短跑技术训练的难点,因为肌肉的紧张和放松是由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性所决定的。运动生理学揭示:肌肉收缩的力量,是肌糖元在催化酶作用下分解释放出高能磷酸键而提供的,而这些高能物质在运动员体内,特别是肌肉中有一定的量可以通过改善营养和科学训练提高其含量,短跑运动员在剧烈活动中欠下大量“氧债”会出现暂时能量供给不足的现象,如果运动员运动是紧张就会把能量消耗在无用功中,降低肌肉的效率,影响速度。
运动员若能善于放松自然跑,就能降低无用功的消耗,做更多的有效功,从而提高跑的实效性和经济性。
在训练中,提高运动员跑的放松技能,主要取决与发展运动员专项知觉发展水平,主要的训练手段有:
(1)提高时间感,采用不同速度和距离的间歇跑;
(2)提高节奏感,按照教练员的不同信号或标志的节奏跑;
(3)提高用力感,采用不同距离的快跑和慢跑,不同距离的上坡跑、下坡跑和重复跑;
(4)提高速度感,采用不同速度和距离的变速跑等。
六、加强心理训练
健全的心理状态,良好的意志品质是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的精神支柱。有的运动员虽然平时训练不错,但比赛过不了硬,赛前和比赛是思想紧张,吃睡不好,生活规律破坏,消耗精力过多,比赛时心慌意乱,控制不住自己,技能失常,成绩下降,赛后思想波动。
针对队员的具体情况,在训练中要做到严格要求,从实战出发,如改变训练环境条件,创造气氛,施加一定的压力,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和自我控制能力。从而在各种变化的条件下,都能沉着冷静、机智灵活的排除干扰、发挥正常,赛出好成绩。
100米短跑训练方法:
一、力量训练
短跑运动是一项要求力量水平较高的'周期性速度力量项目。例如,起跑、起跑后的积极加速跑瞬间需要强大的爆发力和起动力。这种能力来自肌肉用力的协调性、收缩速度以及肌肉的最大力量。有关研究表明,短跑运动员在积极加速阶段,下肢伸肌的蹬伸力达到460~800公斤。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肌肉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力量、最快收缩速度、力量耐力直接影响着运动成绩。在短跑力量训练中,必须处理好伸肌与屈肌的协调关系以及力量的大小、速度的快慢、重复次数与组数、组间休息时间的关系。
1、器械和杠铃练习
1-1、全身爆发力的练习
挺举(70%~80%,4~6组×5~7次)。抓举(60%~80%,4~6组×5~7次)。高翻(70%~90%,4~6组×6~8次)。连续快挺(50%~70%,4~6组×8~10次)等。
1-2、发展腿部肌肉力量的练习
负重提踵(70%~80%,4~6组×6~8次)。深蹲(80%~95%,4~6组×3~5次)。半蹲跳(60%~70%,4~6组×8~10次)。拖重物跑(40%,4~6组×15~20次)。垫上俯卧屈小腿(弹性带4组×30~50次/单腿)。垫上仰卧屈大腿(弹性带4组×30~50次/单腿)等。
1-3、发展躯干肌肉力量的练习
负重仰卧起(40%,2~4组×5~10次)。负重俯卧挺身(40%~50%,3~4组×10~15次)。负重体前屈、体侧屈、体转(30%~40%,4~6组×10~15次)等。
1-4、发展上肢肌肉力量的练习
持哑铃摆臂(3~4组×50~100次)。俯卧撑(3~4组×30~50次)。拉力器练习(3~4组×8~10次)。杠铃卧推(4组×10~15次)。杠铃平推(4组×10~15次)等。
2、跳跃练习
跳跃练习不但能够提高运动员的快速肌肉力量、力量耐力、人体抗阻力能力,而且其动作的用力特点、肌肉的工作方式、动作结构与短跑的技术非常相似,所以跳跃练习还能直接影响跑的步频和步幅结构。
短跑运动员的跳跃练习主要分为“短跳”和“长跳”两类,“短跳”以发展肌肉的速度力量和爆发力为主,“长跳”以发展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为主。
2-1、“短跳”练习方法
立定1~3~5~10级跳。立定三级跳。立定单足跳3~5~10级跳。跳跃栏架5~7~10栏。多级跳深练习。30米单足跳(计时、计步)。30米跨步跳(计时、计步)。
2-2、“长跳”练习方法
50~100~150~200米跨步跳(计时、计步)。50~100~150~200米后蹬跑(计时、计步)。40~50~60米单足跳。50~100~150~200米(单足跳+跨步跳)。
2-3、其他形式的跳跃练习
触胸跳(4~6组×10次)。台阶跳。沙背心的各种跳跃练习。
二、速度训练
短跑速度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三大类。
反应速度是运动员对外界刺激(声、光、触)快速应答的能力,即做出反应的潜伏时间。其主要由反射弧各环节器官系统的机能、神经反射通路的传导速度所决定。反应速度除受遗传因素影响外,也受外界刺激的强度、注意力集中的强度的影响。
动作速度是运动员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
短跑的位移速度是指跑进时的水平速度,也称绝对速度。
1、发展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的训练方法
各种球类运动,例如足、篮、排球等。
各种游戏性质的反应练习。
发令或听信号(口令、掌声等)的蹬起跑器的练习。
最快速度的摆臂练习,持续时间5~10~20秒。
最高频率的各种形式高抬腿跑,持续时间5~10秒。
最快频率的小步跑、半高抬腿跑,距离30~40米。
快速后蹬跑,完成距离50~100米(计时、计步)。
快速跨步跑,完成距离50~100米(计时、计步)。
快速单足跑,完成距离30~60米(计时、计步)。
2、发展位移速度的训练方法
站立式起跑30~40~50~60~70~80~100米,以极限或次极限强度进行。
蹲踞式起跑30~40~50~60米,以极限强度进行。
行进间跑20~30~40~50米,以极限强度进行。
80~120米段落的加速跑,速度可控,逐渐加速到或接近最高速度。
30~60米段落的追逐跑。
加阻力跑:各种段落的负重跑、拖重物跑、上坡跑、逆风跑等。
加助力跑:各种段落的下坡跑、顺风跑、牵引跑等在外力的帮助下提高跑速,克服“速度障碍”提高跑的步频。
各种段落、形式的测验跑、检查跑等。
三、速度耐力训练
1、一般耐力、速度耐力与短跑训练的关系。
一般耐力是指运动员有机体在长时间的中小强度运动中抗疲劳的能力。一般耐力训练能使运动员增大吸氧量、改善运动员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它是运动员发展和提高其他素质、承受大负荷训练和大负荷训练后的恢复的基础。
速度耐力是指人体保持较长时间快速运动的能力。对短跑运动员来说,速度耐力就是保持最高速度的能力,是在尽可能长的距离和时间上保持最高速度的能力。短跑运动员的速度耐力水平,是影响短跑专项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
2、速度耐力的训练方法
速度耐力训练应采用接近或超过专项距离的大强度间歇跑和反复跑的方法进行。
2-1、间歇跑
(1)长距离间歇跑:150~200~250~300~400米跑,重复次数2~3次为1组,进行2~3组,严格规定间歇时间。
(2)短距离间歇跑:60~80~100米跑,随距离的增加强度逐渐降低(95%~85%之间)4次为1组,进行2~3组。
2-2、反复跑
(1)80~100~150~200~250~300米各段落的反复跑。
(2)各种形式的组合跑:如150~200~250~300~250~200~150米的阶梯跑等,可根据情况选择相应的距离。
2-3、变速跑
以各种距离的变速跑进行练习,可以对快跑段的量、强度提出一定的要求,尤以量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强度为主。
有助100米短跑提高速度的饮食习惯:
一、每天喝奶、吃奶制品
鲜奶、奶制品(包括干酪、酸奶酪、酸乳酒等)应当成为跑步运动员日常饮食的一部分。除了补钙,增强骨骼健康,奶类还有其它的好处。
二、吃自由放养的禽类、蛋类
禽类和蛋类,加上刚刚说的奶类,能使跑步者摄入必要的蛋白质和矿物质,这是素食难以满足的。尤其是铁、锌,它们能保证血红细胞健康,保持稳定的免疫力。而放养的家禽肉中含有更多脂,饱和脂肪更少,所以饮食更健康。对于跑步者来说,纯素食可不是好选择。
三、每天吃5种不同颜色的水果和蔬菜
众所周知,水果蔬菜能提供身体所需要的维生素、矿物质等,提供必要的卡路里,有效帮助人维持健康的体重。但从今天起,不妨注意一下它们的颜色——黄、橙、红、绿、蓝、紫等等。
拓展阅读
跑步技巧呼吸
在刚开始跑步的时候,要跑的慢一点,因为这时候身体对于氧气的需求不是很高,正常的呼吸是可以应付的。但是跑步过程中,速度会加快,距离会增加,再想只靠鼻子呼吸供氧就有点力不从心了,这时候就需要呼吸技巧啦。下面的三大跑步呼吸技巧会让你重新认识跑步过程中的呼吸的。
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跑步过程中需要有呼吸技巧。毕竟在我们老百姓看来,鼻子就是呼吸用的,实在气接不上张开嘴巴呼吸总是行了的。不是说这样的想法完全是错误的。在跑步初期,因为跑步的速度较慢,身体对于氧气的需求还不是很高,鼻子呼吸当然足以应付。但是跑步过程中,速度会加快,距离会增加,再想只靠鼻子呼吸供氧就有点力不从心了,这时候就需要呼吸技巧啦。下面的三大跑步呼吸技巧会让你重新认识跑步过程中的呼吸的。
加速时调整呼吸
跑步是可以减肥的,但是想通过跑步来减肥的话,一定要在跑的过程中结合慢跑和快跑,这样才会达到减肥的目的。
如果你能够在加速的时候做到深呼吸,若是平时两步为单位一呼一吸就换成三步为单位一呼一吸。这样就能够在呼吸的配合下慢慢加快脚下的速度。当然,加速对于刚练跑步或是身体素质较弱的人来说,不可以逞强为之。跑步的目的不是让你为跑而跑,一定是在身体承受内进行。
疲累时加强深呼吸
跑过步的人都知道,可能跑了10分钟左右你觉得自己呼吸困难,四肢发软,觉得这跑步已经跑到自己的身体极限了。其实,如果你放弃,在此就停下了脚步,那你这次跑步对于身体锻炼是没有什么好的效果的。只要你能够通过加强深呼吸来慢慢缓解这种疲劳,身体过了这个适应点就能再次缓解之前的不适。也就是在出现之前的症状的时候,你要做的不是停下来,而是放慢脚步深呼吸,等到身体缓过来了再重新出发。如果是跑步半小时之后再次出现不适,建议停下来。因为你今天的运动量已经足够,没必要让身体过度劳累。
口鼻同时呼吸
这点其实就是我们经常想到的,也是很多人在跑步时会做到的。但是,要怎么样正确进行口鼻呼吸就是问题了。特别是冬天的时候,用口呼吸更是有讲究。冬天气温低,空气温度也低,如果直接吸入冷空气对身体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若是能够在呼吸时耍点心机,将舌尖抵住上颚,让空气从两侧进入。这样就给了冷空气加热升温的过程。
总结:以上为大家介绍了跑步的一些技巧,大家要认真阅读,在跑步的时候也要多加注意,跑步的好处是有很多的,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跑步的技巧,尤其是跑步是的呼吸特别的重要,上面我讲解的关于跑步的呼吸技巧你是不是学会了呢?赶紧学会吧,这可是有很大的用处的哦,还有一定要在跑步之前做好跑前准备,不然会伤到自己的。
⑶ 100米短跑训练方法
100米短跑训练方法
短跑是一项以无氧供能方式为主的速度力量性项目,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100米短跑训练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力量训练
短跑运动是一项要求力量水平较高的周期性速度力量项目。例如,起跑、起跑后的积极加速跑瞬间需要强大的爆发力和起动力。这种能力来自肌肉用力的协调性、收缩速度以及肌肉的最大力量。有关研究表明,短跑运动员在积极加速阶段,下肢伸肌的蹬伸力达到460~800公斤。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肌肉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力量、最快收缩速度、力量耐力直接影响着运动成绩。在短跑力量训练中,必须处理好伸肌与屈肌的协调关系以及力量的大小、速度的快慢、重复次数与组数、组间休息时间的关系。
1、器械和杠铃练习
1-1、全身爆发力的练习
挺举(70%~80%,4~6组×5~7次)。抓举(60%~80%,4~6组×5~7次)。高翻(70%~90%,4~6组×6~8次)。连续快挺(50%~70%,4~6组×8~10次)等。
1-2、发展腿部肌肉力量的练习
负重提踵(70%~80%,4~6组×6~8次)。深蹲(80%~95%,4~6组×3~5次)。半蹲跳(60%~70%,4~6组×8~10次)。拖重物跑(40%,4~6组×15~20次)。垫上俯卧屈小腿(弹性带4组×30~50次/单腿)。垫上仰卧屈大腿(弹性带4组×30~50次/单腿)等。
1-3、发展躯干肌肉力量的练习
负重仰卧起(40%,2~4组×5~10次)。负重俯卧挺身(40%~50%,3~4组×10~15次)。负重体前屈、体侧屈、体转(30%~40%,4~6组×10~15次)等。
1-4、发展上肢肌肉力量的练习
持哑铃摆臂(3~4组×50~100次)。俯卧撑(3~4组×30~50次)。拉力器练习(3~4组×8~10次)。杠铃卧推(4组×10~15次)。杠铃平推(4组×10~15次)等。
2、跳跃练习
跳跃练习不但能够提高运动员的快速肌肉力量、力量耐力、人体抗阻力能力,而且其动作的用力特点、肌肉的工作方式、动作结构与短跑的`技术非常相似,所以跳跃练习还能直接影响跑的步频和步幅结构。
短跑运动员的跳跃练习主要分为“短跳”和“长跳”两类,“短跳”以发展肌肉的速度力量和爆发力为主,“长跳”以发展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为主。
2-1、“短跳”练习方法
立定1~3~5~10级跳。立定三级跳。立定单足跳3~5~10级跳。跳跃栏架5~7~10栏。多级跳深练习。30米单足跳(计时、计步)。30米跨步跳(计时、计步)。
2-2、“长跳”练习方法
50~100~150~200米跨步跳(计时、计步)。50~100~150~200米后蹬跑(计时、计步)。40~50~60米单足跳。50~100~150~200米(单足跳+跨步跳)。
2-3、其他形式的跳跃练习
触胸跳(4~6组×10次)。台阶跳。沙背心的各种跳跃练习。
二、速度训练
短跑速度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三大类。
反应速度是运动员对外界刺激(声、光、触)快速应答的能力,即做出反应的潜伏时间。其主要由反射弧各环节器官系统的机能、神经反射通路的传导速度所决定。反应速度除受遗传因素影响外,也受外界刺激的强度、注意力集中的强度的影响。
动作速度是运动员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
短跑的位移速度是指跑进时的水平速度,也称绝对速度。
1、发展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的训练方法
各种球类运动,例如足、篮、排球等。
各种游戏性质的反应练习。
发令或听信号(口令、掌声等)的蹬起跑器的练习。
最快速度的摆臂练习,持续时间5~10~20秒。
最高频率的各种形式高抬腿跑,持续时间5~10秒。
最快频率的小步跑、半高抬腿跑,距离30~40米。
快速后蹬跑,完成距离50~100米(计时、计步)。
快速跨步跑,完成距离50~100米(计时、计步)。
快速单足跑,完成距离30~60米(计时、计步)。
2、发展位移速度的训练方法
站立式起跑30~40~50~60~70~80~100米,以极限或次极限强度进行。
蹲踞式起跑30~40~50~60米,以极限强度进行。
行进间跑20~30~40~50米,以极限强度进行。
80~120米段落的加速跑,速度可控,逐渐加速到或接近最高速度。
30~60米段落的追逐跑。
加阻力跑:各种段落的负重跑、拖重物跑、上坡跑、逆风跑等。
加助力跑:各种段落的下坡跑、顺风跑、牵引跑等在外力的帮助下提高跑速,克服“速度障碍”提高跑的步频。
各种段落、形式的测验跑、检查跑等。
三、速度耐力训练
1、一般耐力、速度耐力与短跑训练的关系
一般耐力是指运动员有机体在长时间的中小强度运动中抗疲劳的能力。一般耐力训练能使运动员增大吸氧量、改善运动员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它是运动员发展和提高其他素质、承受大负荷训练和大负荷训练后的恢复的基础。
速度耐力是指人体保持较长时间快速运动的能力。对短跑运动员来说,速度耐力就是保持最高速度的能力,是在尽可能长的距离和时间上保持最高速度的能力。短跑运动员的速度耐力水平,是影响短跑专项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
2、速度耐力的训练方法
速度耐力训练应采用接近或超过专项距离的大强度间歇跑和反复跑的方法进行。
2-1、间歇跑
(1)长距离间歇跑:150~200~250~300~400米跑,重复次数2~3次为1组,进行2~3组,严格规定间歇时间。
(2)短距离间歇跑:60~80~100米跑,随距离的增加强度逐渐降低(95%~85%之间)4次为1组,进行2~3组。
2-2、反复跑
(1)80~100~150~200~250~300米各段落的反复跑。
(2)各种形式的组合跑:如150~200~250~300~250~200~150米的阶梯跑等,可根据情况选择相应的距离。
2-3、变速跑
以各种距离的变速跑进行练习,可以对快跑段的量、强度提出一定的要求,尤以量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强度为主。
⑷ 最有效的100米短跑训练方法
100米赛跑是一项室外田径短跑项目,同时也是最流行、最知名的田径项目之一。那么,最有效的100米短跑训练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最有效的100米短跑训练方法 ,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100米训练的方法与技巧
1、技术动作要领
起跑技术
起跑的目的是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获得向前的动力,为起跑后的加速跑创造有利条件。短跑可使用蹲踞式或站立式起跑。起跑过程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发令枪、呜哨挥小旗或喊跑的口令三个阶段。使用蹲踞式起跑时,当发令员发出“各就位”的口令后,做2——3次深呼吸,两手撑地,重心适当前移,两手间隔与肩同宽或稍宽于肩,颈部自然放松,两眼目视前下方40厘米处,注意听预备口令。
听到预备口令后,随之深吸一口气,平稳从容地抬起臀部,肩部稍超出起跑线,此时重心主要落在前腿和两臂上。当听到枪声或哨声,两臂屈肘迅速离地做前后快速有力摆动。两腿快速全力蹬伸,使身体向前上方运动,脚掌不应离地过高,以便脚掌迅速着地。在进入加速跑阶段,要求不断加大蹬地前摆力度,逐渐加大步幅,两臂做协调快速有力摆动。当加速跑至30米左右阶段,以自然、放松、快速进入途中跑。
途中跑
途中跑是短跑全程中,距离最长、速度最快的一段,其任务是继续发挥和保持高速度跑,在途中跑过程中,要求大腿迅速前摆,步幅大,两臂协调配合,加大摆动腿前摆幅度和速度,两腿快速交换步频,上下肢的协调配合,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终点跑
终点跑也称冲刺跑,其任务是尽力保持途中跑的高速度跑过终点,在离终点15——20米处,尽量保持上体前倾角度,加快步频和两臂摆动速度和力量,距离终点2——3米处上体急速前倾,以上体躯干向前撞压终点线。
2、训练方法
简单技术训练
100米训练要掌握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的训练原则,做些小步跑、高抬腿、后蹬跑、专门跑的基础技术训练,做摆腿和踢腿、协调性和灵活性训练,掌握快速放松摆臂练习(大小臂小于90度左右,不能摆过中轴线,高不能超过下颌,以肩关节为轴)。
速度练习
可通过站立式或蹲踞式起跑30米、60米、100米,进行上、下坡跑(上坡跑可选30——35坡度,下坡可选20左右坡度),可通过反复跑、变速跑、行进间跑等手段来提高速度。
力量、弹跳练习
身体素质直接影响到速度的提高,提高100米成绩必须加强力量和各关节弹跳能力。力量练习方法有:可采用30Kg-50Kg杠铃半蹲跳,每次连续跳10——15次×3组,没有杠铃的可采用两人一组,一人骑于另一人的肩上,做深蹲练习,每人蹲10次,交换进行,增强腿部力量。还可以通过负重快速挺举、抓举来提高手臂力量,选择重量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来决定。为了安全,练习时做好充分准备活动,做好保护,防止受伤。
提高弹跳力可采用原地立定跳、立定三级跳、单足跳、跨步跳、蛙跳等形式,练习时最好选择松软的沙土地进行,减少震动,防止关节受伤和胫骨骨膜炎的发生。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缩能力可采用橡皮筋摆腿练习,利用废旧的汽车内胎剪成2米长、2厘米宽的橡皮带,一头固定圆圈套于踝关节、另一头绑在牢固的柱子或树上,双手扶另一物体,脚拉紧橡皮筋(松紧适度),做10秒钟的快速前摆踢腿练习,以大腿带动小腿,要求时间短、速度快,两腿交换进行。每条腿每次练习4-5组,每周练习二次,必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3、专门性练习
原地摆臂练习
主要用来体会和掌握摆臂正确技术,对协调下肢动作,提高跑速起到积极的作用。练习方法:两脚前后站立,前腿稍弯曲;上体稍前倾,两臂弯曲成90度,前后摆动。练习时要求放松,以肩关节为轴,摆动方向要正确,做到放松、自然、协调。
小步跑
主要是体会跑时膝关节放松和脚“扒地”动作,改进落地技术,发展跑的频率。练习时两臂自然下垂,上体保持正直或稍前倾,大腿积极下压,膝关节放松,小腿顺惯性前摆,用前脚掌积极向后下方“扒地”。练习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两手扶器械或原地做脚尖不离地的'交换支撑腿的练习。要求体重由一腿移至另一腿。
②由原地逐渐前移过渡到小步跑20——30米,要求动作由慢逐渐加快。
③行进间小步跑20——30米。
④小步跑过渡到途中跑40——60米。要求大腿逐渐抬高,步幅逐渐加大,自然过渡到途中跑。
高抬腿跑
主要用来增强抬腿肌肉力量,纠正抬腿不高的缺点。练习时上体正直或稍前倾,大腿向上高抬,小腿自然弯曲折叠。而后大腿积极下压,用前脚掌在身体重心投影点下方落地,触地即抬,并充分蹬直,使身体重心始终保持较高部位。练习方法有:
①原地或支撑高抬腿跑。
②行进间高抬腿跑20——30米,要求动作做充分,向前移动不要太快,避免臀部后坐,上体后仰;③高抬腿跑过渡到途中跑60——80米,要求过渡要自然。
后蹬跑
主要用来增强腿部关节力量,体会蹬、摆技术,纠正后蹬不充分和坐着跑的缺点。练习时上体稍前倾,两臂自然摆动,支撑腿用力向后下方蹬地,腿蹬直后,迅速前摆(小腿向后撩),并带动同侧髋关节前送。当大腿摆至适当高度时,积极下压,用前脚掌向后下方蹬地。练习方法有:
①原地单脚跳、两腿交换跳。体会蹬地动作,要求膝、踝关节充分蹬直,动作有弹性。
②向前上方小跨步跳。体会蹬地力量和蹬、摆动作的结合。开始蹬、摆力量向上一些,然后逐渐加大向前的力量。
③后蹬跑20——30米。要求蹬、摆充分。
组训方法
1、中速跑 60——100米。要求动作自然放松,蹬、摆腿要充分,步幅开阔,两臂摆动协调,躯干姿势正确,并跑成直线。
2、加速跑 60——100米。要求保持跑的正确技术,逐渐加快跑的速度,在达到最高速度后,并保持最高速度跑一段距离。在教学过程中,抓住重点、难点,抓住专项速度、专项力量、弹跳素质,练习提高途中跑,大腿快速前摆能力,快速起跑加速能力。
3、重复加速跑100——150米。要求在学员初步掌握了加速跑节奏的基础上,采用重复加速的方法,改进途中跑技术和提高放松跑的能力。
4、行进间跑30——60米。要求在学员基本掌握了途中跑技术的基础上,采用行进间跑巩固提高途中跑技术。跑时一定要特别强调保持途中跑的正确技术。
5、超专项距离跑。要求用80-90%的力量跑,动作要协调放松,步幅开阔并富有节奏。
⑸ 短跑100米怎么训练
100米短跑的短跑技巧在于起跑前的热身,起跑时间的把握,以及跑步中途节奏的调整。
100米短跑总共也就是10多秒的时间,但在起跑、中期稳定和后期冲刺方面,都有不同的方法,也有很多小技巧。
1.比赛前的准备活动
100米跑开始到结束的时间很短,再加上整个人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很容易出现肌肉损伤问题,从而影响比赛发挥。因此,100米跑的赛前准备工作非常重要,一定要充分热身,揉一揉自己的大腿,调整呼吸和心跳,甚至可以先慢跑一圈,让身体进入状态。
2.起跑的重要性
100米跑对起跑的要求更高,如果反应速度不够快,很可能会从一开始就掉队。起跑的瞬间,下半身发力,前两步用脚尖蹬地,让身体迅速冲出去,然后换成前脚掌蹬地,不断提升速度。在起跑的时候,身体一定要保持前倾,把重心向前移动,摆手的力度更大一些。
3.注意节奏和呼吸
一般来说,100米跑的起跑阶段被划定为30米,过了这个区域后,就要看运动员保持速度的能力。在这段时间里,运动员一定要调整好节奏和呼吸,摆手频率不要过快。很多运动员看到其他人加快速度,自己也疯狂加速,结果导致出现问题。
无论任何比赛,运动员都不要过度关注别人的表现,只要保持自己的节奏,全神贯注地跑下去,成绩都不会太差。100米跑最忌讳的就是突然改变速度,这会严重打乱节奏,跑动时的步幅要大一些,但不要抬腿过高,尽量利用身体的惯性向前冲。
4.一定要有自信
最后是自信心的问题,很多运动员无法取得好成绩,就是因为不够自信。100米是考验爆发力和心态的比赛,只有充满自信,才更有可能取得好成绩。
⑹ 100米的跑步训练技巧
100米的跑步训练方法有哪些?高考百米技术训练指的是针对高考百米技术特点,对学生进行如上肢、躯干、腿部等的训练。如100米跑从外观上看比较简单,因此容易使人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短跑比的就是身体素质。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100米的跑步训练方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1、摆动腿大小腿的折叠角
从技术上讲,减少前蹬制动阻力的关键在于合理的着地动作,而合理的着地动作是以摆动腿各环节在着地前瞬间的正确的摆动作为基础的、其中又以摆动腿的小腿在着地前瞬间的迅速后屈动作尤为关键。根据力学原理,在摆动矩相同的情况下,摆动效果取决于摆的长短的质量重心是否靠近摆动轴。大小腿折叠角越小,摆动腿的质量重心更靠近关节;摆动半径短,则摆动速度、幅度都会有所提高。
2、两大腿夹角
现代短跑技术提出:屈蹬快摆,积极伸髋。伸髋是指支撑时骨盆以支撑腿的髋关节为轴作向前转动,其目的是加大后蹬结束时两大腿之间的角度和缩小蹬角。两大腿夹角大,说明摆动越积极,有利于增加步长,从而提高跑速,如果两大腿夹角小,则前蹬距离短,这样以牺牲步长来缩短支撑时间,则得不偿失。
3、小步跑
把小步跑练习折叠程度加大,改成前脚掌趴地,就形成区别于小步跑的折叠跑。此练习在技术上无弊病,动作形成上与跑的动作极其相似,接着做加速跑能自然结合,对掌握跑的技术和发展速率都会有积极作用。
4、 高抬腿跑
在进行高抬腿练习时把髋前送,小腿在大腿下压前能随惯性前摆,再使大腿积极下压,用前脚掌趴地式落地,这就形成小车轮跑。此练习与跑的各部位主要技术很接近,接着做加速跑时过渡自然,对掌握跑的技术和发展膝、踝关节灵活性,增强伸踝肌肉群的力量都有积极作用。
5、后蹬跑
对后蹬跑稍加改进,就能取得更好效果,称之为跨步跑。要求练习者快速蹬地后,迅速放松伸肌,大小腿由自然弯曲到迅速折叠前摆,大腿积极下压时,促成远离“膝部”的小腿和脚自然向后趴地式用前脚落地。这是短跑积极着地主要技术,手臂前后摆动比跑时稍加大。这种连贯动作对跑时各部位主要技术会起加强作用,稍一加频率,就能自然过渡到加速跑。
绝对速度训练
纵观百米跑的整个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途中跑的段落最长,可占整个过程的60%以上;速度最快,超过了疾跑和冲刺跑的速度,基本上以绝对速度来完成,而动作速率是绝对速度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保障。要把动作速率和位移速度的训练结合起来,加大练习力度,提高绝对速度水平。同时还要兼顾加速能力和速度耐力的训练与提高,只有三者合理有序的结合与发展,才能全方位提高短跑成绩。
动作速度训练采用的主要练习如下。主要是提高反应速度和起动速度,再者是提高肌肉收缩速率和力量,还有要提高运动过程的协调与放松能力。
提高最大速度跑能力的练习如下。一般是行进间跑30— 60米,可以跑3—4次,2—3组。或是短距离 2人接力跑50米或4人接力跑50米,可以跑3—4次,2—3组。另一练习是短距离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可以跑2—3组,或 (30米+60米+100米+60米+30米)可以跑2—3组。也可以根据练习者的条件作短距离变速跑100—150米(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可以跑3次,2—3组,或者作让距离追赶跑60—100米,可以跑3—5次,2—3组。其辅助练习有顺风跑或下坡跑 30—60米,可以跑 3—4次,2—3组。胶带牵引跑(30—60米,可以跑 4—5次,2—3组等)。
提高反应加速跑练习如下:一般是在作半蹲踞式姿势,听到枪声迅速向上跳起并触及高物,或在直立姿势开始,逐渐各前倾斜接着快速跑出。还有双手向前上抛出球,接着跑出追赶并接住球的练习,同时可以做各种反应加速的游戏等。
力量训练
高考百米力量训练主要指的是针对百米跑的力量特征,结合学生的年龄等特点来进行负重、深蹲、跳跃等。短跑的力量训练就是要根据短跑的肌肉用力特点进行安排。力量训练采用的主要练习负(举)重练习、抗阻力练 习和跳跃练习。
负重或抗阻训练的主要练习如下:采取这种练习要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并且要有教练或老师在场指导和监督。负重练习可以选择负杠铃练习 (全蹲、半蹲、1/3蹲),最大负荷量70—80%,逐渐增大到100%。每组4—5次,完成5—7组;也可以进行负重弓步走,最大负重量40%,弓步走距离40—60米,完成5—7组;还有作负重半蹲,最大负荷量70一80%,每组5—7次,完成5—7组;或负重高抬腿跑,最大负荷量的20—30%,每组40—60次,完成5—7组;或负重直腿跳,最大负荷量的20一30%,每组40—50米,完成 5—7组等。抗阻练习可以选择哑铃跳,重量15—25公斤,每组10—20次,完成5—7组;拖重物跑或拖重物跳,重量5—10公斤,距离30米,60米,100米,完成 5—6组;也可以选择胶带牵引发展腰后肌群、小腿肌群、髂腰肌等力量练习,完成5—6组;或者作卧举、挺举、抓举及持器械摆臂等练习。
跳跃力量训练的'主要练习如下:跳跃力量训练在短跑力量训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跳跃练习分为二类:一类为垂直方向跳跃,另一类为水平方向跳跃。垂直方向跳跃和短距离跳跃,能迅速提高起动速度,加速跑能力和爆发力素质。长距离跳跃能提高力量耐力和速度耐力。垂直方向跳跃练习:原地纵跳、原地团身跳、原地分腿跳、原地单脚跳、跳深、跳栏架等。水平方向跳跃练习按距离分为短距离跳跃和长距离跳跃。常见的有短距离跳跃: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立定 10—20级蛙跳,4—6步助跑三级跳,台阶跳跃、3o一60米单脚跳、60米计时跳;长距离跳跃:100—300米跨步跳、跑与跳结合(50米跑+100米跨跳)、(60米单足跳+30米加速跑)。在完成垂直方向跳跃和短距离跳跃时,必须用最大力量完成。在长距离跳跃练习时,即用 80—90%的力量完成。
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就是必要时肌肉的完全收缩,不必要时肌肉的完全放松,放松能力是影响短跑成绩的重要因素。
在 100米跑中腿部的肌肉是很重要的,这里的放松是为主要工作肌肉创造休息条件,不应理解为消极等待或肌肉松懈,而是要进行轻快的技术动作工作的协同。上肢动作也是保持身体放松的另一个关键,应尽可能使两臂保持和平常一样,要做到这一点是很困难的,但不管怎样仍需要尽力做到,因为这是放松能力的一部分。放松是掌握基本技术的前提,动作放松才能掌握合理的正确技术,肌肉的伸展性、关节的灵活性、全身的协调性以及柔韧性构成放松能力的基础。放松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放松能力与短跑专项素质、专项能力诸因素有直接关系。放松能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减轻高速跑中大脑皮质的负担,加速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兴奋与抑制的转换速度,有利于步频的发挥。
要提高协调放松能力,首先要进行柔韧性练习,增加肌肉的伸展性知关节的灵活性,因为关节的柔韧性对大幅度完成动作(如步幅)的作用十分明显,这对要求快速奔跑的项目十分重要。在此基础上对于短跑运动员还必须采用以下的一些专门性练习方法。
几项跑的专门性练习:
惯性跑在100米—300米的距离内,起跑后加速跑至30米时,肌肉停止主动用力,被动地随“惯性 ”跑进30米一40米,再加速快跑30米,然后再随“惯性”跑 30—40米,这样依次跑完全程。随“惯性”跑 动时要求动作自然放松,充分体会放松跑的肌肉感觉。
变频跑在60—80米的距离内,要求运动员在在起跑后5—6步主观上用最高的动作频率,而后放松2—3步再加速5—6步再放松……第一次加速和后面的加速 在技术上要求上有所不同,前一次单纯要求发挥高频率,而后一次是经过2—3步的放松调节后,在高频率的基础上更有弹性和放松感。每次6—8组,每组问歇 2—3分钟。
放松大步跑采用120—250米的距离,用舒展协调的动作充分抬腿,并用适宜的快频率进行放松大步跑练习。一次跑6—8组,每组间歇2—3分钟。
节奏跑按节拍器或击掌的节奏快速跑30—60米,当运动员按有规律的节奏跑时,会使队员产生一种韵律感,让队员在再整个跑程中发挥速度,节省技术体力,提高兴奋性,可以使运动员的加速能力、放松能力以及跑的弹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⑺ 100米训练方法 怎么训练100米跑步
1、发展爆发力练习,爆发力包括速度和力量,通常,100米短跑需要很好的爆发力,日常要持续练习,逐步提升。练习爆发力,可以用负重纵跳、负重深蹲、跳深等方法。
2、柔韧的练习,跑100米,很多人认为跟柔韧度没有关系,其实,是有关系的,一般,柔韧度好的人,跑步时更灵活,跑得也更快,所以,想要提升速度,需要通过练习来提升身体柔韧性。练习的具体方法有体前屈、把杆拉腿、横臂叉、盘腿坐膝、快速深蹲等。
3、动作速度的训练,进行速度训练是有必要的,因为如果刚练习100米时,跑得不快,但通过持续练习,可以跑得更快。练习的方法有辅助练习法、重复法、游戏法等。坚持练习下来,可以增强人的自信心,激发人的斗志,进而提升人的速度。
⑻ 跑100米该怎么练习
对于短跑,侧重点还是爆发力,对于爆发力的训练可适当多一些,以下就是一些方法:
1、锻炼起跑的节奏(爆发式的):节奏嗒、嗒、嗒连续快速(可提高0.1秒—0.2秒) 2、反应的敏锐的练习:不同的发令声音(咳嗽、击掌、语言等练习)。 3、多做行进间跑:30-40-50-60-80-110米。(提高绝对速度) 4、途中跑(大步幅高频率)5、解决后程冲刺跑:竭尽全力冲过终点线,提高耐力(可提高0.01-0.05秒)6、平时应该多做跑的专门性练习,把技术练好,将来就好办了。7、200米跑法:弯道起跑要沿切线方向起跑加速,弯道跑不要用全力跑90—95%的力量来跑,整个身体内倾,摆臂时左手小幅度,右手摆动幅度要大。出弯道后要全力加速,高中心,大步幅来跑。8、弯道跑时不要用全力,90—95%的力量跑就可以了并注意弯道跑技术。直道上要高重心大步幅和高频率,用力100%。 9、起跑要抢出去。上跑道前注意听发令人的发令节奏,一定要掌握准节奏,然后顶枪跑。 10、要相信自己,按自己的节奏跑,不要受别人的干扰(后面热的追赶),要有霸气,头脑冷静。
⑼ 100米短跑简单的训练方法
短跑是田径径赛项目的其中一类,一般包括:50米跑、60米跑、100米跑、200米跑,400米跑,4×100米接力跑等几项。那么,短跑日常的训练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100米短跑简单的训练方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一、训练方法
(1)上坡跑、下坡跑训练
(2)60—80米变速跑
(3)利用橡皮带牵引作途中跑训练
(4)负重80—100米跑
(5)高抬腿跑,小步跑,后蹬跑,车轮跑等专门性训练
①高抬腿跑
上体正直或稍前倾,身体重心提高,大腿高抬与躯干约成90度角,然后积极下压,膝关节放松小腿自然伸开用前脚掌着地,支撑腿三关节充分伸展,骨盆前送,练臂前后摆动配合两动作腿。
②小步跑
身体稍前倾,大腿抬起与水平线约成35—45度角,膝关节放松,然后大腿下压小腿顺下压的惯性前伸,并很快以前脚掌积极着地,脚趾完成最后“扒地”动作;两臂前后摆动配合两腿动作,小步跑要求步幅小,频率快而放松。放松,小腿自然伸开用前脚掌着地,支撑腿三关节充分伸展,骨盆前送,两臂前后摆动配合两腿动作。
③后蹬跑
上体稍前倾,支撑腿后蹬充分蹬直,而摆动腿屈关节领先向前摆出,然后大腿积极下压,用前脚掌着地,两臂前后摆动配合两腿动作。
④车轮跑
上体正直,大小腿折叠前抬,脚跟接近臀部,大腿前抬与躯干约成90度角,然后大腿下压,膝关节放松,小腿顺势摆出后脚积极着地,两臂配合两腿的动作。
100米跑的训练方法
100米短跑运动是一项要求力量水平较高的周期性速度力量项目。例如,起跑、起跑后的积极加速跑瞬间需要强大的爆发力和起动力。这种能力来自肌肉用力的协调性、收缩速度以及肌肉的最大力量。有关研究表明,短跑运动员在积极加速阶段,下肢伸肌的蹬伸力达到460~800公斤。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肌肉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力量、最快收缩速度、力量耐力直接影响着运动成绩。在短跑力量训练中,必须处理好伸肌与屈肌的协调关系以及力量的大小、速度的快慢、重复次数与组数、组间休息时间的关系。
(一)器械和杠铃训练
1、全身爆发力的训练
挺举(70%~80%,4~6组×5~7次);抓举(60%~80%,4~6组×5~7次);高翻(70%~90%,4~6组×6~8次);连续快挺(50%~70%,4~6组×8~10次)等。
2、发展腿部肌肉力量的训练
负重提踵(70%~80%,4~6组×6~8次);深蹲(80%~95%,4~6组×3~5次);半蹲跳(60%~70%,4~6组×8~10次);拖重物跑(40%,4~6组×15~20次);垫上俯卧屈小腿(弹性带4组×30~50次/单腿);垫上仰卧屈大腿(弹性带4组×30~50次/单腿)等。
3、发展躯干肌肉力量的训练
负重仰卧起(40%,2~4组×5~10次);负重俯卧挺身(40%~50%,3~4组×10~15次);负重体前屈、体侧屈、体转(30%~40%,4~6组×10~15次)等。
4、发展上肢肌肉力量的训练
持哑铃摆臂(3~4组×50~100次);俯卧撑(3~4组×30~50次);拉力器训练(3~4组×8~10次);杠铃卧推(4组×10~15次);杠铃平推(4组×10~15次)等。
(二)跳跃训练
跳跃训练不但能够提高运动员的快速肌肉力量、力量耐力、人体抗阻力能力,而且其动作的用力特点、肌肉的工作方式、动作结构与短跑的技术非常相似,所以跳跃训练还能直接影响跑的步频和步幅结构。
短跑运动员的跳跃训练主要分为“短跳”和“长跳”两类,“短跳”以发展肌肉的速度力量和爆发力为主,“长跳”以发展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为主。
1、“短跳”训练方法
立定1~3~5~10级跳;立定三级跳;立定单足跳3~5~10级跳;跳跃栏架5~7~10栏;多级跳深训练;30米单足跳(计时、计步);30米跨步跳(计时、计步)。
2、“长跳”训练方法
50~100~150~200米跨步跳(计时、计步);50~100~150~200米后蹬跑(计时、计步);40~50~60米单足跳;50~100~150~200米(单足跳+跨步跳)。
3、其他形式的跳跃训练
触胸跳(4~6组×10次);台阶跳;沙背心的各种跳跃训练。 加入进来,一起打造属于体育教师自己的教学资源交流平台。
1、起跑,目的是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获得向前的动力,为起跑后的加速跑创造有利条件。起跑的练习方法有:反向起跑、俯卧撑起跑、行径起跑、变号起跑等。
2、加速跑,从起跑到达最高速度的过程称为加速度跑过程,该过程的目的是使自己尽快达到最快速度。加速跑训练方法有:原地支撑快速高抬腿、30~60米计时跑、快频跑楼梯等。
3、途中跑,短跑全程中,距离最长、速度最快的一段,是100米跑的主要部分,当我们的速度达到最高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放松、大步幅的、快频率的往前冲。途中跑训练方法有:顺风跑、下坡跑、节奏跑、超专项距离跑等。
4、冲刺跑,其任务是尽力保持途中跑的高速度跑过终点,是100米跑必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其对步频和步幅的保持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冲刺跑的训练方法就就主要针对大腿的力量,训练项目有负重深蹲、拖重跑、快速蛙跳等
1.比赛前的准备活动
100米跑开始到结束的时间很短,再加上整个人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很容易出现肌肉损伤问题,从而影响比赛发挥。因此,100米跑的'赛前准备工作非常重要,一定要充分热身,揉一揉自己的大腿,调整呼吸和心跳,甚至可以先慢跑一圈,让身体进入状态。
2.起跑的重要性
100米跑对起跑的要求更高,如果反应速度不够快,很可能会从一开始就掉队。起跑的瞬间,下半身发力,前两步用脚尖蹬地,让身体迅速冲出去,然后换成前脚掌蹬地,不断提升速度。在起跑的时候,身体一定要保持前倾,把重心向前移动,摆手的力度更大一些。
3.注意节奏和呼吸
一般来说,100米跑的起跑阶段被划定为30米,过了这个区域后,就要看运动员保持速度的能力。在这段时间里,运动员一定要调整好节奏和呼吸,摆手频率不要过快。很多运动员看到其他人加快速度,自己也疯狂加速,结果导致出现问题。
无论任何比赛,运动员都不要过度关注别人的表现,只要保持自己的节奏,全神贯注地跑下去,成绩都不会太差。100米跑最忌讳的就是突然改变速度,这会严重打乱节奏,跑动时的步幅要大一些,但不要抬腿过高,尽量利用身体的惯性向前冲。
4.一定要有自信
最后是自信心的问题,很多运动员无法取得好成绩,就是因为不够自信。100米是考验爆发力和心态的比赛,只有充满自信,才更有可能取得好成绩。
⑽ 100米跑的训练方法
度能力、爆发力,以及肌肉、关节的柔韧性和协调性;还有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等.其中有三个因素与提高短跑成绩最相关.
(一)合理正确的技术动作
短跑的技术形式上的表现是:跑的动作平衡、重心上下起伏较小;上下肢动作配合协调,上肢摆臂积极有力,下肢蹬摆结合、以摆促蹬;跑的向前性和直线性好,并且全程有良好的节奏感等.总之,能够使运动员掌握好合理、正确的技术要领,我们在训练中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专项力量能力
短跑的力量训练,要根据短跑的肌肉用力特点进行安排.力量训练采用的主要练习:
(1)负(举)重练习.
(2)抗阻力练习.
(3)跳跃练习.
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主要通过负重练习和抗阻力练习.一般以递增负重的方法实现的.练习时采用最大负重的70-80%开始练习,逐渐增加到100%的重量,完成5-7组,每组4-5次.
提高爆发力,主要采用负重练习.抗阻力练习和跳跃练习.练习量约为最大负荷量的60-75%,动作速度快,完成5-7 组,每组10次左右.采用跳跃练习时,选择距离在60-100米负重或不负重的快速跳跃练习.
发展力量耐力,可采用负重量轻的,跳跃距离长的练习.练习量约为最大负荷量的40-50%,要求强度小,重复次数在10-20次以上.跳跃练习可选100-200米距离的负重或不负重练习.
(三)速度训练
速度素质在短跑项目中是起主导作用的专门素质.速度训练包括提高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发展速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发展的过程,其中主要的是肌肉力量和肌肉收缩速率的发展.
速度训练采用的主要练习:
(1)提高反应速度和起动速度.
(2)提高肌肉收缩速率和力量.
(3)提高运动过程的协调与放松能力.
提高最大速度跑能力的练习如下:
(1)行时间跑30—60米,3—4次X2—3组.
(2)短距离接力跑2人X50米或4人X50米,3—4次X2—3组.
(3)让距离追赶跑60—100米,3—5次X3组.
(4)短距离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X2—3组.或(30米+60米+100米+60米+30米)X2—3组.
(5)顺风跑或下坡跑30—60米,3—4次X2—3组.
(6)短距离变速跑100—150米(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次X2—3组.
(7)胶带牵引跑(30—60米,4—5次X2—3组.
(8)反复跑30—60米,4—5次X2—3组.
提高反应加速跑练习如下:
(1)半蹲踞式姿势,听到枪声迅速向上跳起并角及高物.
(2)直立姿势开始,逐渐各前倾斜接着快速跑出.
(3)在2—3度的斜跑道上,快速完成上坡或下坡加速跑练习,距离40—50米.
(4)双手推滚球→接着起跑追赶滚动球的练习.
(5)双手向前上抛出球→接着跑出追赶并接住球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