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酸性橙分析方法

酸性橙分析方法

发布时间:2022-11-14 04:22:30

A. 皮革如何染色

所需工具:砂纸,固色剂,染色剂,海绵

此法适用于各种皮革制品的染色,这里以皮革包做为例子。

1、先把皮革的表面用砂纸打磨以下,这一步的目的是打磨粗糙了,上色容易。

注意事项:染色剂有很多种,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

B. 酸性橙Ⅱ的制备方法

制备方法:双氨基苯磺酸钠重氮化,与-2-萘酚偶合,盐析而得。工艺过程:将15%左右的浓度的对氨基苯磺酸钠溶液(100%173kg)和30-35%浓度的亚硝酸钠溶液(100%69kg)加入混合桶内搅匀。在重氮桶内加水600L。加入适量冰,搅拌下加入30%盐酸264kg,控制温度10-15℃,将混合桶的物料于10min左右均匀加入重氮桶,于10-15℃,保持酸过量,亚硝酸微过量的条件下搅拌0.5h,得得氮为悬浮体。于偶合桶内加水400L,2-萘酚141.8kg,搅拌下将液碱(30%)143kg加入,升温到45-50℃,使之溶解后加冰冷却到8℃,加盐19kg,快速加入重氮盐全量的一半。再加盐37kg,然后将另一半重氮盐在1h内均匀加完,并调整pH.1搅拌1h,再加盐75kg,继续搅拌至重氮盐消失为偶合终点(约1h)。压滤,滤饼于100-105℃烘干。得标准化染料880kg。

C. 谁有最新的可能违法添加的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最好全一点儿的,感谢!

卫生厅的网站内就有。
为进一步打击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保障消费者健康,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自2008年以来陆续发布了五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为方便查询,现将五批名单汇总发布(见表一、表二)。

表一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

序号 名称 可能添加的食品品种 检测方法
1 吊白块 腐竹、粉丝、面粉、竹笋 GB/T 21126-2007 小麦粉与大米粉及其制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含量的测定;卫生部《关于印发面粉、油脂中过氧化苯甲酰测定等检验方法的通知》(卫监发〔2001〕159号)附件2 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测定方法
2 苏丹红 辣椒粉、含辣椒类的食品(辣椒酱、辣味调味品) GB/T 19681-2005 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3 王金黄、块黄 腐皮
4 蛋白精、三聚氰胺 乳及乳制品 GB/T 22388-2008 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
GB/T 22400-2008 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液相色谱法
5 硼酸与硼砂 腐竹、肉丸、凉粉、凉皮、面条、饺子皮 无
6 硫氰酸钠 乳及乳制品 无
7 玫瑰红B 调味品 无
8 美术绿 茶叶 无
9 碱性嫩黄 豆制品
10 工业用甲醛 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血豆腐 SC/T 3025-2006 水产品中甲醛的测定
11 工业用火碱 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生鲜乳 无
12 一氧化碳 金枪鱼、三文鱼 无
13 硫化钠 味精 无
14 工业硫磺 白砂糖、辣椒、蜜饯、银耳、龙眼、胡萝卜、姜等 无
15 工业染料 小米、玉米粉、熟肉制品等 无
16 罂粟壳 火锅底料及小吃类 参照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自建方法
17 革皮水解物 乳与乳制品
含乳饮料 乳与乳制品中动物水解蛋白鉴定-L(-)-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检测方法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食品安全所提供。该方法仅适应于生鲜乳、纯牛奶、奶粉
联系方式: [email protected]
18 溴酸钾 小麦粉 GB/T 20188-2006 小麦粉中溴酸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19 β-内酰胺酶
(金玉兰酶制剂) 乳与乳制品 液相色谱法(检测方法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食品安全所提供。
联系方式: [email protected]
20 富马酸二甲酯 糕点 气相色谱法(检测方法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提供
21 废弃食用油脂 食用油脂 无
22 工业用矿物油 陈化大米 无
23 工业明胶 冰淇淋、肉皮冻等 无
24 工业酒精 勾兑假酒 无
25 敌敌畏 火腿、鱼干、咸鱼等制品 GB/T5009.20-2003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测定
26 毛发水 酱油等 无
27 工业用乙酸 勾兑食醋 GB/T5009.41-2003食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28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等) 猪肉、牛羊肉及肝脏等 GB/T22286-2008 动物源性食品中多种β-受体激动剂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29 硝基呋喃类药物 猪肉、禽肉、动物性水产品 GB/T 21311-2007 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代谢物残留量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30 玉米赤霉醇 牛羊肉及肝脏、牛奶 GB/T 21982-2008 动物源食品中玉米赤霉醇、β-玉米赤霉醇、α-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酮和赤霉烯酮残留量检测方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31 抗生素残渣 猪肉 无,需要研制动物性食品中测定万古霉素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32 镇静剂 猪肉 参考GB/T 20763-2006 猪肾和肌肉组织中乙酰丙嗪、氯丙嗪、氟哌啶醇、丙酰二甲氨基丙吩噻嗪、甲苯噻嗪、阿扎哌垄阿扎哌醇、咔唑心安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无,需要研制动物性食品中测定安定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33 荧光增白物质 双孢蘑菇、金针菇、白灵菇、面粉 蘑菇样品可通过照射进行定性检测
面粉样品无检测方法
34 工业氯化镁 木耳 无
35 磷化铝 木耳 无
36 馅料原料漂白剂 焙烤食品 无,需要研制馅料原料中二氧化硫脲的测定方法
37 酸性橙Ⅱ 黄鱼、鲍汁、腌卤肉制品、红壳瓜子、辣椒面和豆瓣酱 无,需要研制食品中酸性橙II的测定方法。参照江苏省疾控创建的鲍汁中酸性橙II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说明:水洗方法可作为补充,如果脱色,可怀疑是违法添加了色素)
38 氯霉素 生食水产品、肉制品、猪肠衣、蜂蜜 GB/T 22338-2008 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测定
39 喹诺酮类 麻辣烫类食品 无,需要研制麻辣烫类食品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测定方法
40 水玻璃 面制品 无
41 孔雀石绿 鱼类 GB20361-2006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建议研制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测定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42 乌洛托品 腐竹、米线等 无,需要研制食品中六亚甲基四胺的测定方法
43 五氯酚钠 河蟹 SC/T 3030-2006水产品中五氯苯酚及其钠盐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44 喹乙醇 水产养殖饲料 水产品中喹乙醇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农业部1077号公告-5-2008);水产品中喹乙醇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SC/T 3019-2004)
45 碱性黄 大黄鱼 无
46 磺胺二甲嘧啶 叉烧肉类 GB20759-2006畜禽肉中十六种磺胺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47 敌百虫 腌制食品 GB/T5009.20-2003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表二 食品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

序号 食品品种 可能易滥用的添加剂品种 检测方法
1 渍菜(泡菜等)、葡萄酒 着色剂(胭脂红、柠檬黄、诱惑红、日落黄)等 GB/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GB/T 5009.141-2003
食品中诱惑红的测定
2 水果冻、蛋白冻类 着色剂、防腐剂、酸度调节剂(己二酸等)
3 腌菜 着色剂 、防腐剂、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
面点、月饼 乳化剂(蔗糖脂肪酸酯等、乙酰化单甘脂肪酸酯等)、防腐剂、着色剂、甜味剂
面条、饺子皮 面粉处理剂
糕点 膨松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水分保持剂磷酸盐类(磷酸钙、焦磷酸二氢二钠等)、增稠剂(黄原胶、黄蜀葵胶等)、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 GB/T 5009.182-2003
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
馒头 漂白剂(硫磺)
油条 膨松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
肉制品和卤制熟食、腌肉料和嫩肉粉类产品 护色剂(硝酸盐、亚硝酸盐) GB/T 5009.33-2003
食品中亚硝酸盐、硝酸盐的测定
小麦粉 二氧化钛、硫酸铝钾
小麦粉 滑石粉 GB 21913-2008 食品中滑石粉的测定
臭豆腐 硫酸亚铁
乳制品(除干酪外) 山梨酸 GB/T21703-2008
《乳与乳制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测定方法》
乳制品(除干酪外) 纳他霉素 参照GB/T 21915-2008《食品中纳他霉素的测定方法》
蔬菜干制品 硫酸铜 无
“酒类”(配制酒除外) 甜蜜素
“酒类” 安塞蜜
面制品和膨化食品 硫酸铝钾、硫酸铝铵
鲜瘦肉 胭脂红 GB/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大黄鱼、小黄鱼 柠檬黄 GB/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陈粮、米粉等 焦亚硫酸钠 GB5009.34-2003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
烤鱼片、冷冻虾、烤虾、鱼干、鱿鱼丝、蟹肉、鱼糜等 亚硫酸钠 GB/T 5009.34-2003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
注: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包括超量使用或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特此公告。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九日

D. 如果染色酸性蛋白,应如何设计实验

a.了解染浴pH值的变化对染料的上染率及上染速率的影响
b.学会染浴pH值测定方法
2.2基础知识
酸性染料在水溶液中电离成染料阴离子,在pI以下蛋白质纤维带有正电荷,可与染料阴离子成离子键结合:
NH3+ NH3+
P〈 + H+ —→ P〈
COO- COOH

NH3+ NH3+.X-
P〈 + x- —→ p〈
COOH COOH

NH3.+X- NH3+.D-
P〈 + D- —→ P〈
COOH COOH
(纤维) (染料) ( 染色纤维)
X-———酸根阴离子 D+———染料阴离子
对弱酸性染料来说,染浴酸性过强,易造成染色不匀,一般弱酸性染料用醋酸等弱酸调节。
2.3实验内容
a.弱酸性染料不同的pH值的染色试验
b.强酸性染料不同pH值的染色试验
c.pH值测定
2.4实验方法与操作步骤
处方:
1# 2# 3#
弱酸性果绿3GM(owf)% 1 1 1
醋酸(ml/L) 0.4 0.1 0
浴比:1∶50
试样:真丝斜纹绸、双皱、电力纺
操作:将试样在温水中浸渍,充分润湿后挤干,待用;吸染液X毫升,共三份,分别置于1#~3#染杯中,按处方加入醋酸(为测定染前pH值的需要)并稀至规定量,分别测定各染液的pH值,记录,待染液在水浴中升温至60℃时试样入染,30分钟内升至95℃续染30分钟,并适当搅拌。染毕取出试样,保留残液冷却后再测pH值,并记录,试样经水洗熨干后,作比较和分析。处方:
1# 2# 3#
强酸性橙Ⅱ(owf)% 4 4 4
硫酸(ml/L) 1.60 0 0
醋酸(ml/L) 0 0.3 0
浴比:1∶100
试样:纯羊毛,女式凡立丁或女式呢
操作:将试样在温水中充分润湿后挤干待用。吸取染液X毫升,共3份,分别置于1#~3#染杯中,按处方加酸并稀释至规定量,分别测出各染液的pH值,记录。将染液升温至60℃,试样入染,30分钟内升温至沸,续染30分钟,并经常缓缓翻动,染毕,洗净、凉干。待染色残液冷却后,分别测取其pH值,并记录。
2.5实验结果
a.贴样:2×5cm/块
b. 记录染色前及染色后染液pH值
2.6 实验结果统计与分析
a.记录染色前及染色后染液pH值并分析
b.比较分析染色纺织品浓淡变化
2.7 注意事项
a.测定pH值残液和染色液温度应保持一致
b.测定pH值的电极应冲洗干净

E. 皮革双碱性超标怎么回事

皮革双碱性超标分析如下:
皮革一般来说都是酸性的 [指的是按照ISO 4045的测试标准,使用水萃取方法测试出的数值].而且从工艺的角度出发,为了防止铬鞣残留的游离三价铬被氧化成六价铬,制造商会尽量保持皮革处于酸性范围 [碱性条件下三价铬易氧化].至于遇到醋会不会变色,这应该是取决于染料的性质

另外,皮革染色常用染料
1.对染料的基本要求(1)色泽鲜艳。
(2)溶解性要好。
(3)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染色。
(4)匀染性、渗透性和遮盖力要好。
(5)染料与皮革有良好的亲和力,染色后不易迁移。
(6)耐溶剂性好,不与涂饰剂发生反应。
(7)牢度好(耐光、耐洗、耐酸、耐碱、耐干擦、耐湿擦等)。
2.常用染料 皮革染色时,主要使用水溶性染料。有以下几种。
(1)酸性染料 酸性染色在酸浴中进行,染色后期常常需要加酸,这样做的目的是加深染的颜色或固定染料,因此称为酸性染料。常用的品种有酸性橙Ⅱ、酸性黑ATT等。
(2)直接染料 指对皮革染色时,不需要媒染剂就能染色的染料。在皮革染色中,直接染料较多,色谱较齐全。
(3)碱性染料 碱性染料又称盐基性染料,它的色谱广泛,色调饱满,着色力强,但是耐晒,耐干、耐湿擦性较差,易褪色。另外,还有金属络合染料、活性染料、硫化染料等,在这里不一一列举。
(4)皮衣的固色 无论皮衣采用哪种染料上色后,都要求能耐湿擦。检验方法是用白色的棉花或纱布浸湿水,用力挤干水分,用棉花在皮衣上来回擦几次,棉花应不沾色。

F. 碱性橙2的检测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并且高效液相色谱法是检测有机物质最常采用的、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有研究建立了染色辣椒中碱性橙的检测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仪器与试剂: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及数据处理器;超声波清洗器;水由美国Millipore纯水仪制得;甲醇: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干辣椒及辣椒粉由市场购买。
液相色谱条件
色谱柱: Phenomenex - C18 ODS 柱( 416 mm ×250 mm,5μm) ;流动相: 0.1% (V /V)甲酸水溶液+ 0.1% (V /V)甲酸甲醇溶液= 62 + 38;流速: 110 ml/min;柱温: 35℃;检测波长:459 nm;进样量: 20μl。
分析方法
标准曲线绘制:精密称取碱性橙对照品10.00 mg于10 ml 容量瓶中, 加无水乙醇溶解, 准确定容, 制得1.000 mg/ml的标准储备液。用乙醇将储备液逐级稀释成浓度分别为0.40、0.80、2.00、4.00、10.00、20.00、100.00μg/ml的标准使用液,各进样20μl。
样品处理:将干辣椒磨成粉末,混匀后取适量,称取20 g(精确至01001 g) ,每次加入约30 ml无水乙醇超声提取,分多次提取直至提取液无色,合并提取液。50℃~70℃下旋蒸至近干,最后用乙醇准确定容至10 ml。用0122μm 滤膜过滤,待测。
测定方法:取20μl样品处理液HPLC进样,比较样品与标准组分的保留时间结合吸收光谱特性进行定性,外标法定量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有实验建立了新鲜黄鱼中的碱性橙残留的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级质谱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样品经去头去尾去骨,以及粉碎、匀浆后经lmoL/L盐酸溶液振荡提取,离心后过Waters Oasis HLB柱固相萃取净化处理。经液相色谱反相色谱分离,质谱多离子反应监测(multiple-reaction monitoring,MRM)定量。最低检测限(LOD)为0.072ng。而最低定量(LOQ)为0.24ng/mL。加标回收率为96.7%,标准曲线为y=2308.33X-844.637,r2=0.999975;方法精密度为0.316%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建立了碱化甲醇提取、二氯甲烷萃取、酸化甲醇饱和正己烷溶液萃取净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UPLC-MS/ MS) 法同时测定食品中碱性橙、碱性嫩黄O 和碱性桃红T 染料的方法。该方法碱性橙的检出限分别为0. 6 Lg / kg,碱性橙的线性范围为0. 01~0. 5 Lg/ kg , 对六种食品样品的回收率为72. 1% ~ 91. 1% , 相对标准偏差( RSD) 为2. 4% ~ 9. 1%( n= 6) ,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
薄层色谱扫描法
建立了利用薄层色谱和薄层色谱扫描技术同时检测豆制品中碱性橙、皂黄、柠檬黄、日落黄4 种色素和辣椒粉中酸性橙Ⅱ、丽春红2R、罗丹明B3 种非食用色素的方法。豆制品经丙酮和乙醇2氨溶液提取, 辣椒粉经乙醇2氨溶液提取, 采用硅胶G薄层板, 正丁醇2无水乙醇21 %氨水(6∶2∶2) 为展开剂上行展开。利用双波长反射锯齿薄层扫描方式, 碱性橙、皂黄、柠檬黄、日落黄采用450 nm 为检测波长,7种色素的线性范围在0104~214μg 之间, 相关系数在0.9954~0.9994 之间。碱性橙的最低检出量为0.02μg ,辣椒面和豆皮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74.0 %~98.0 % , 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1%~4.5%之间。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仪器与试剂
高效液相色谱仪;UV-85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PB-20(PB-S)酸度计;M illipore超纯水;超声波清洗器。
碱性橙标准溶液 : 准确称取碱性橙0.1000g, 用无水乙醇溶解并定容到100ml 摇匀后经0.45um滤膜过滤备用;0.12mg/ml的抗坏血酸;甲醇(色谱纯);实验用水为超纯水(电阻> 18M8)。
色谱条件
色谱柱: Diam onsilTMC18柱(5um,150×4.6mm);柱温:35℃;流动相: 甲醇/0.1% 的甲酸溶液=60/40(v/v),流速:0.8ml/min,测定波长:454nm;等度洗脱;进样量:20ul。
样品处理
香干样品经粉粹后, 准确称取20.00g于100ml锥形瓶中,加入15g无水硫酸钠,2ml抗坏血酸,搅拌均匀,加入50ml无水乙醇,超声波萃取15min,用50ml无水乙醇再提取1次,合并两次提取液,于70℃真空浓缩至干,加入10.0ml水溶解残渣,混匀后移入离心管中4000r/min离心5m in,取水相经0.45um 滤膜过滤后备用。
快速检测技术
利用碱性橙Ⅱ的显色特性,考察碱性橙Ⅱ染料的快速检测的最佳显色条件。通过对不同显色剂显色效果与吸光度变化的观察分析,筛选确定铁氰化钾- 三氯化铁显色体系为最佳显色剂。在此基础上对显色反应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铁氰化钾和三氯化铁的适宜体积配比为铁氰化钾(3g/L):三氯化铁(4.5g/L)=1:1,在755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优化最佳条件,适宜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20min;反应温度50℃;显色剂用量0.7mL。PCS食品安全安全快速检测仪也可以实现对碱性橙染料的快速检测。

G. 我们国家的食品还有能吃的吗大神们帮帮忙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表一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 序号 名称 可能添加的食品品种 检测方法 1 吊白块 腐竹、粉丝、面粉、竹笋 GB/T 21126-2007 小麦粉与大米粉及其制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含量的测定;卫生部《关于印发面粉、油脂中过氧化苯甲酰测定等检验方法的通知》(卫监发〔2001〕159号)附件2 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测定方法 2 苏丹红 辣椒粉、含辣椒类的食品(辣椒酱、辣味调味品) GB/T 19681-2005 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3 王金黄、块黄 腐皮 4 蛋白精、三聚氰胺 乳及乳制品 GB/T 22388-2008 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 GB/T 22400-2008 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液相色谱法 5 硼酸与硼砂 腐竹、肉丸、凉粉、凉皮、面条、饺子皮 无 6 硫氰酸钠 乳及乳制品 无 7 玫瑰红B 调味品 无 8 美术绿 茶叶 无 9 碱性嫩黄 豆制品 10 工业用甲醛 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血豆腐 SC/T 3025-2006 水产品中甲醛的测定 11 工业用火碱 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生鲜乳 无 12 一氧化碳 金枪鱼、三文鱼 无 13 硫化钠 味精 无 14 工业硫磺 白砂糖、辣椒、蜜饯、银耳、龙眼、胡萝卜、姜等 无 15 工业染料 小米、玉米粉、熟肉制品等 无 16 罂粟壳 火锅底料及小吃类 参照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自建方法 17 革皮水解物 乳与乳制品 含乳饮料 乳与乳制品中动物水解蛋白鉴定-L(-)-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检测方法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食品安全所提供。该方法仅适应于生鲜乳、纯牛奶、奶粉 联系方式: [email protected] ) 18 溴酸钾 小麦粉 GB/T 20188-2006 小麦粉中溴酸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19 β-内酰胺酶 (金玉兰酶制剂) 乳与乳制品 液相色谱法(检测方法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食品安全所提供。 联系方式: [email protected]) 20 富马酸二甲酯 糕点 气相色谱法(检测方法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提供 21 废弃食用油脂 食用油脂 无 22 工业用矿物油 陈化大米 无 23 工业明胶 冰淇淋、肉皮冻等 无 24 工业酒精 勾兑假酒 无 25 敌敌畏 火腿、鱼干、咸鱼等制品 GB T5009.20-2003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测定 26 毛发水 酱油等 无 27 工业用乙酸 勾兑食醋 GB/T5009.41-2003食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28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等) 猪肉、牛羊肉及肝脏等 GB-T22286-2008 动物源性食品中多种β-受体激动剂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29 硝基呋喃类药物 猪肉、禽肉、动物性水产品 GB/T 21311-2007 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代谢物残留量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30 玉米赤霉醇 牛羊肉及肝脏、牛奶 GB/T 21982-2008 动物源食品中玉米赤霉醇、β-玉米赤霉醇、α-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酮和赤霉烯酮残留量检测方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31 抗生素残渣 猪肉 无,需要研制动物性食品中测定万古霉素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32 镇静剂 猪肉 参考GB/T 20763-2006 猪肾和肌肉组织中乙酰丙嗪、氯丙嗪、氟哌啶醇、丙酰二甲氨基丙吩噻嗪、甲苯噻嗪、阿扎哌垄阿扎哌醇、咔唑心安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无,需要研制动物性食品中测定安定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33 荧光增白物质 双孢蘑菇、金针菇、白灵菇、面粉 蘑菇样品可通过照射进行定性检测 面粉样品无检测方法 34 工业氯化镁 木耳 无 35 磷化铝 木耳 无 36 馅料原料漂白剂 焙烤食品 无,需要研制馅料原料中二氧化硫脲的测定方法 37 酸性橙Ⅱ 黄鱼、鲍汁、腌卤肉制品、红壳瓜子、辣椒面和豆瓣酱 无,需要研制食品中酸性橙II的测定方法。参照江苏省疾控创建的鲍汁中酸性橙II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说明:水洗方法可作为补充,如果脱色,可怀疑是违法添加了色素) 38 氯霉素 生食水产品、肉制品、猪肠衣、蜂蜜 GB/T 22338-2008 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测定 39 喹诺酮类 麻辣烫类食品 无,需要研制麻辣烫类食品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测定方法 40 水玻璃 面制品 无 41 孔雀石绿 鱼类 GB20361-2006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建议研制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测定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42 乌洛托品 腐竹、米线等 无,需要研制食品中六亚甲基四胺的测定方法 43 五氯酚钠 河蟹 SC/T 3030-2006水产品中五氯苯酚及其钠盐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44 喹乙醇 水产养殖饲料 水产品中喹乙醇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农业部1077号公告-5-2008);水产品中喹乙醇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SC/T 3019-2004) 45 碱性黄 大黄鱼 无 46 磺胺二甲嘧啶 叉烧肉类 GB20759-2006畜禽肉中十六种磺胺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47 敌百虫 腌制食品 GB/T5009.20-2003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表二 食品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 序号 食品品种 可能易滥用的添加剂品种 检测方法 1 渍菜(泡菜等)、葡萄酒 着色剂(胭脂红、柠檬黄、诱惑红、日落黄)等 GB/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GB/T 5009.141-2003食品中诱惑红的测定 2 水果冻、蛋白冻类 着色剂、防腐剂、酸度调节剂(己二酸等) 3 腌菜 着色剂 、防腐剂、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 4 面点、月饼 乳化剂(蔗糖脂肪酸酯等、乙酰化单甘脂肪酸酯等)、防腐剂、着色剂、甜味剂 5 面条、饺子皮 面粉处理剂 6 糕点 膨松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水分保持剂磷酸盐类(磷酸钙、焦磷酸二氢二钠等)、增稠剂(黄原胶、黄蜀葵胶等)、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 GB/T 5009.182-2003 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 7 馒头 漂白剂(硫磺) 8 油条 膨松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 9 肉制品和卤制熟食、腌肉料和嫩肉粉类产品 护色剂(硝酸盐、亚硝酸盐) GB/T 5009.33-2003 食品中亚硝酸盐、硝酸盐的测定 10 小麦粉 二氧化钛、硫酸铝钾 11 小麦粉 滑石粉 GB 21913-2008 食品中滑石粉的测定 12 臭豆腐 硫酸亚铁 13 乳制品(除干酪外) 山梨酸 GB/T21703-2008 《乳与乳制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测定方法》 14 乳制品(除干酪外) 纳他霉素 参照GB/T 21915-2008《食品中纳他霉素的测定方法》 15 蔬菜干制品 硫酸铜 无 16 “酒类”(配制酒除外) 甜蜜素 17 “酒类” 安塞蜜 18 面制品和膨化食品 硫酸铝钾、硫酸铝铵 19 鲜瘦肉 胭脂红 GB/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20 大黄鱼、小黄鱼 柠檬黄 GB/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21 陈粮、米粉等 焦亚硫酸钠 GB5009.34-2003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 22 烤鱼片、冷冻虾、烤虾、鱼干、鱿鱼丝、蟹肉、鱼糜等 亚硫酸钠 GB/T 5009.34-2003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 总体上还是可以的,自己在饮食上多注意一些!!!

H. 染料对人体的危害

荧光增白剂对人体有害
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荧光染料,或称为白色染料,也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它的特性是能激发入射光线产生荧光,使所染物质获得类似荧石的闪闪发光的效应,使肉眼看到的物质很白,达到增白的效果。由于其能显着提高纸张的白度,所以荧光增白剂在造纸行业中被广泛地应用,在餐巾纸的生产过程中,有些企业也采用荧光增白剂来达到提高白度的效果。
由于近几年人们发现荧光增白剂有致癌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害处,所以在造纸行业中禁止使用荧光增白剂制造食品包装包装纸和餐巾纸等。
餐巾纸中是否含有荧光增白剂,有一种简单的测试方法。先用水将餐巾纸浸泡一会儿,然后把滤纸条放入其中浸湿,待滤纸条干后在紫外光下检查。若滤纸显示较强的荧光,则纸样中含有荧光增白剂,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方法虽然速度很快,但准确性欠佳,如果纸样中荧光增白剂的添加量较少,则检验效果不明显,这样就需要用其他方法进行复检。
服装的染料绝大多数是从煤焦油中提取的芳香胺中合成的,而联苯胺与亚硝酸反应生成重氮盐,此盐与酚类或芳香胺类化合物偶联,可得到多种偶氮染料。因此,一些企业喜欢选用芳香胺与联苯胺一起使用。
长期穿用容易损害肝肾
联苯胺是芳香胺中毒性最强的物质之一,联苯胺的化学性质与苯胺类似,它与亚硝酸反应生成重氮盐,此盐与酚类或芳香胺类化合物偶联,可得到多种偶氮染料。联苯胺曾是染料工业的重要中间体,毒性很强,联苯胺及它的盐都是致癌物质。染料中有大量的化学助剂,如果长时间在那种环境下,有可能对将来的生育造成影响,比如不孕或者畸形儿。对你本身健康也可能有影响。

I. 食品添加剂国标定义

食品生产者

食品生产者如何防控终产品食品添加剂项目不合格或由食品添加剂带来的其他风险?笔者对近几年收集的不合格原因排查、后处置关联等信息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以下几个防控关键点:

一是要依据GB260食品分类系统定位好产品分类,不能将发证许可(SC)分类和其分类混为一谈,尤其是要真正掌握标准中的分类和配套实施指南中的详细说明,充分结合原料、生产工艺特点、产品标准等进行归类,比如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腌渍的食用菌归属于腌渍的蔬菜,葡萄酒归属于果酒,否则会造成终产品出现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等。

二是要充分理解标准中几个关键点,常见问题是使用防腐剂时,只注意单个防腐剂不超量,而忽略了防腐剂比例之和不超过1的规定;还有就是疏忽了使用规定中的A.4,即表A.3规定了表A.2所例外的食品类别,这些食品类别使用添加剂时应符合表A.1的规定。同时,这些食品类别不得使用表A.1规定的其上级食品类别中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除非在表A.1中明确规定至该细类食品类别。如葡萄酒中超范围使用了三氯蔗糖。

三是不关注食品添加剂使用的一些相关通告,如餐饮环节不得使用亚硝酸盐、馒头不得使用含铝添加剂等规定,仍有不少餐饮加工者不知晓。尤其一些食品添加剂使用增补通告,需动态关注国家卫健委或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网站。另外,要注意餐饮自制食品、保健食品等在食品类型上能归为GB2760中的某一类时,其食品添加剂使用是应当遵循GB2760要求的。

增强规范定量意识

食品添加剂使用中,常有按照经验添加的情况,而缺乏定量意识或者计量器具不准确。另外,在使用中可能出现靠着最大使用量水平添加,而未考虑原辅料中的带来累加或者由于方法系统正常误差而可能造成超标的情况。

生产工艺影响

在不合格原因排查中,还可能出现生产过程中因生产量较大,搅拌不均匀而导致部分产品中添加剂超限量的情况;也可能有酱卤肉制品,卤料中使用了酱油,反复熬煮浓缩而出现如山梨酸超量情况。

外包装标识

产品不应该将GB2760不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而宣称不使用;严格遵守不含或不添加等承诺;如产品认证为绿色食品,还应遵循NY/T392绿色食品食品添加使用准则;在配料表中应如实顺序标记使用食品添加剂种类等。

原辅料把关

笔者在收集资料中,曾发现这样一个案例,企业某产品允许使用山梨酸,但不得使用苯甲酸,终产品检出了不允许使用的苯甲酸添加剂,定性为超范围使用,但在风险排查中发现,当时购买的标称为山梨酸的添加剂实质为苯甲酸。另外,还会出现终产品中检出非食用物质的情况,如检出罗丹明B、酸性橙II、碱性嫩黄等,排查中发现是由于产品中使用了允许使用的某种复配添加剂,而在该复配添加剂中检出了上述非食用物质,这种风险是极大的。从上述例子看,非常有必要加强原辅料供货把关,谨防产品张冠李戴或被动带入非食用物质风险。

检验检测机构

食品添加剂项目检测是日常监督抽检中工作量较大的项目,一是食品添加剂类型和涉及基质多,二是一般采用色谱检测方法,需要很好地分离准确定性定量,三是结果判定需要积累很多知识点。笔者结合日常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食品添加剂项目检测前要充分了解被检测对象在产品中的使用情况、作用机理等,这对样品均匀性、制样部位、指标稳定性、提取效率等都有较大的参考意义,也是为保证实验结果而必须准确充分考虑的因素。

食品添加剂项目常使用色谱方法检测,检测中,针对可能出现的干扰,建议采用质谱辅助定性或更换不同原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食品添加剂结果判定时,要充分理解GB2760中的分类系统,并注意不同类型食品添加剂项目在同一产品所归属分类的统一性;注意不得使用不意味着不得检出,特别强调铝、苯甲酸、亚硝酸盐、二氧化硫、磷酸盐等都可能存在本底;使用带入原则时,要结合配料信息予以合理运用,尤其注意3.4.1和3.4.2原则使用的基本要求和科学合理性。

食品添加剂结果判定时,要注意产品生产日期和GB2760标准使用版本号的匹配性;要注意动态更新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的增补通告;食品添加剂项目在出具检验报告时,若运用了带入或本底原则,要加以特别备注说明。

J. 我国现有食品中的危险品有哪些

表一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
序号 名称 可能添加的食品品种 检测方法
1 吊白块 腐竹、粉丝、面粉、竹笋 GB/T 21126-2007 小麦粉与大米粉及其制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含量的测定;卫生部《关于印发面粉、油脂中过氧化苯甲酰测定等检验方法的通知》(卫监发〔2001〕159号)附件2 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测定方法
2 苏丹红 辣椒粉、含辣椒类的食品(辣椒酱、辣味调味品) GB/T 19681-2005 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3 王金黄、块黄 腐皮
4 蛋白精、三聚氰胺 乳及乳制品 GB/T 22388-2008 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
GB/T 22400-2008 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液相色谱法
5 硼酸与硼砂 腐竹、肉丸、凉粉、凉皮、面条、饺子皮 无
6 硫氰酸钠 乳及乳制品 无
7 玫瑰红B 调味品 无
8 美术绿 茶叶 无
9 碱性嫩黄 豆制品
10 工业用甲醛 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血豆腐 SC/T 3025-2006 水产品中甲醛的测定
11 工业用火碱 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生鲜乳 无
12 一氧化碳 金枪鱼、三文鱼 无
13 硫化钠 味精 无
14 工业硫磺 白砂糖、辣椒、蜜饯、银耳、龙眼、胡萝卜、姜等 无
15 工业染料 小米、玉米粉、熟肉制品等 无
16 罂粟壳 火锅底料及小吃类 参照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自建方法
17 革皮水解物 乳与乳制品
含乳饮料 乳与乳制品中动物水解蛋白鉴定-L(-)-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检测方法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食品安全所提供。该方法仅适应于生鲜乳、纯牛奶、奶粉
联系方式: [email protected]
18 溴酸钾 小麦粉 GB/T 20188-2006 小麦粉中溴酸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19 β-内酰胺酶
(金玉兰酶制剂) 乳与乳制品 液相色谱法(检测方法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食品安全所提供。
联系方式: [email protected]
20 富马酸二甲酯 糕点 气相色谱法(检测方法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提供
21 废弃食用油脂 食用油脂 无
22 工业用矿物油 陈化大米 无
23 工业明胶 冰淇淋、肉皮冻等 无
24 工业酒精 勾兑假酒 无
25 敌敌畏 火腿、鱼干、咸鱼等制品 GB T5009.20-2003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测定
26 毛发水 酱油等 无
27 工业用乙酸 勾兑食醋 GB/T5009.41-2003食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28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等) 猪肉、牛羊肉及肝脏等
GB-T22286-2008 动物源性食品中多种β-受体激动剂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29 硝基呋喃类药物 猪肉、禽肉、动物性水产品 GB/T 21311-2007 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代谢物残留量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30 玉米赤霉醇 牛羊肉及肝脏、牛奶 GB/T 21982-2008 动物源食品中玉米赤霉醇、β-玉米赤霉醇、α-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酮和赤霉烯酮残留量检测方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31 抗生素残渣 猪肉 无,需要研制动物性食品中测定万古霉素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32 镇静剂 猪肉 参考GB/T 20763-2006 猪肾和肌肉组织中乙酰丙嗪、氯丙嗪、氟哌啶醇、丙酰二甲氨基丙吩噻嗪、甲苯噻嗪、阿扎哌垄阿扎哌醇、咔唑心安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无,需要研制动物性食品中测定安定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33 荧光增白物质 双孢蘑菇、金针菇、白灵菇、面粉 蘑菇样品可通过照射进行定性检测
面粉样品无检测方法

34 工业氯化镁 木耳 无
35 磷化铝 木耳 无
36 馅料原料漂白剂 焙烤食品 无,需要研制馅料原料中二氧化硫脲的测定方法
37 酸性橙Ⅱ 黄鱼、鲍汁、腌卤肉制品、红壳瓜子、辣椒面和豆瓣酱 无,需要研制食品中酸性橙II的测定方法。参照江苏省疾控创建的鲍汁中酸性橙II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说明:水洗方法可作为补充,如果脱色,可怀疑是违法添加了色素)
38 氯霉素 生食水产品、肉制品、猪肠衣、蜂蜜 GB/T 22338-2008 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测定

39 喹诺酮类 麻辣烫类食品 无,需要研制麻辣烫类食品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测定方法
40 水玻璃 面制品 无
41 孔雀石绿 鱼类 GB20361-2006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建议研制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测定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42 乌洛托品 腐竹、米线等 无,需要研制食品中六亚甲基四胺的测定方法
43 五氯酚钠 河蟹 SC/T 3030-2006水产品中五氯苯酚及其钠盐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44 喹乙醇 水产养殖饲料 水产品中喹乙醇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农业部1077号公告-5-2008);水产品中喹乙醇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SC/T 3019-2004)
45 碱性黄 大黄鱼 无
46 磺胺二甲嘧啶 叉烧肉类 GB20759-2006畜禽肉中十六种磺胺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47 敌百虫 腌制食品 GB/T5009.20-2003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表二 食品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
序号 食品品种 可能易滥用的添加剂品种 检测方法
1 渍菜(泡菜等)、葡萄酒 着色剂(胭脂红、柠檬黄、诱惑红、日落黄)等 GB/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GB/T 5009.141-2003
食品中诱惑红的测定
2 水果冻、蛋白冻类 着色剂、防腐剂、酸度调节剂(己二酸等)
3 腌菜 着色剂 、防腐剂、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
4 面点、月饼 乳化剂(蔗糖脂肪酸酯等、乙酰化单甘脂肪酸酯等)、防腐剂、着色剂、甜味剂
5 面条、饺子皮 面粉处理剂
6 糕点 膨松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水分保持剂磷酸盐类(磷酸钙、焦磷酸二氢二钠等)、增稠剂(黄原胶、黄蜀葵胶等)、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 GB/T 5009.182-2003
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
7 馒头 漂白剂(硫磺)
8 油条 膨松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
9 肉制品和卤制熟食、腌肉料和嫩肉粉类产品 护色剂(硝酸盐、亚硝酸盐) GB/T 5009.33-2003
食品中亚硝酸盐、硝酸盐的测定
10 小麦粉 二氧化钛、硫酸铝钾
11 小麦粉 滑石粉 GB 21913-2008 食品中滑石粉的测定
12 臭豆腐 硫酸亚铁
13 乳制品(除干酪外) 山梨酸 GB/T21703-2008
《乳与乳制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测定方法》
14 乳制品(除干酪外) 纳他霉素 参照GB/T 21915-2008《食品中纳他霉素的测定方法》
15 蔬菜干制品 硫酸铜 无
16 “酒类”(配制酒除外) 甜蜜素
17 “酒类” 安塞蜜
18 面制品和膨化食品 硫酸铝钾、硫酸铝铵
19 鲜瘦肉 胭脂红 GB/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20 大黄鱼、小黄鱼 柠檬黄 GB/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21 陈粮、米粉等 焦亚硫酸钠 GB5009.34-2003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
22 烤鱼片、冷冻虾、烤虾、鱼干、鱿鱼丝、蟹肉、鱼糜等 亚硫酸钠 GB/T 5009.34-2003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

注: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包括超量使用或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阅读全文

与酸性橙分析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式棉袄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65
五菱p1171故障码解决方法 浏览:860
男士修护膏使用方法 浏览:548
电脑图标修改方法 浏览:609
湿气怎么用科学的方法解释 浏览:539
910除以26的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807
吹东契奇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706
对肾脏有好处的食用方法 浏览:100
电脑四线程内存设置方法 浏览:514
数字电路通常用哪三种方法分析 浏览:17
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浏览:527
苯甲醇乙醚鉴别方法 浏览:84
苹果手机微信视频声音小解决方法 浏览:702
控制箱的连接方法 浏览:77
用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去痘 浏览:791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几个 浏览:805
自行车架尺寸测量方法 浏览:126
石磨子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54
行善修心的正确方法 浏览:405
薯仔炖鸡汤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浏览: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