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济公的前世是什么,什么来历
济公诞生时正好碰上国清寺罗汉堂里的第十七尊罗汉(即降龙罗汉)突然倾倒,于是人们便把济公说成是罗汉投胎。黎民盼望救星,社会呼唤英雄,当人民十分需要圣贤的时候,高僧就成了“活佛”。
凡人道济成为历代供奉祭祀的神灵,其成佛后的尊号长达28个字:“大慈大悲大仁大慧紫金罗汉阿那尊者神功广济先师三元赞化天尊”,集佛道儒于一身,堪称神化之极致。这也就说明济公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人民心中的“活佛”,反映出济公形象的广泛亲和力。
济公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浙江台州人,生于南宋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圆寂于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原名李修缘,法名道济,别称月引流光。因平生才华横溢,乐善好施,深知民间疾苦惩处为富不仁之人,深受百姓爱戴尊为济公。
济公是当时天台临海都尉李文和的远房孙。他剃度出家的地方就在灵隐寺,在他一生的行径中,被民间渲染的离奇古怪。事实上,济公是一位性格率真而颇有逸才的名僧,他的师父就是着名的瞎堂慧远禅师。
济公佛学造诣颇高,但其一生行径与一般出家僧人也确有不尽相同的地方。济公一生怡然飘逸,喜好云游,出行四方,足迹遍及浙、皖、蜀等地。他常常衣衫不整,寝食不定;为人采办药石,治病行医,解忧解难,常常灵验,广济民间疾苦。
因此,其德行广为人们所传颂。又叫济颠和尚。济公活佛破帽破扇破鞋,貌似疯癫,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但确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他的故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好打不平,救人之命,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广为传诵。
❷ 济公是天上的那位神仙下凡如果他不是为什么有法力我需要详细资料
不是神仙,不过是被人神话了。
神化就从他的出世开始。《西域志》载:“天台山石梁桥古方广寺,五百罗汉之所住持,其灵异事迹往往称着。”而济公诞生时正好碰上国清寺罗汉堂里的第十七尊罗汉(即降龙罗汉)突然倾倒,于是人们便把济公说成是罗汉投胎。
网络里有解释
http://ke..com/view/7943.html?wtp=tt
❸ 谁能给我一下活佛济公2的简介,只要大致内容就好,概括的吧···谢啦
由血魔出世、贞洁牌坊、画中仙、木马缘、双退婚、万应佛堂、疯女劫、雪女传说、鬼郎君(按顺序的)9个单元组成。
其中有道济为了封住血魔元气大伤,法力全失的情节;
有必清遇见自己儿时玩伴(已是阴灵)的梦兰,梦兰执意要必清娶她,最后看开投胎转世的情节(这个“木马缘”单元开始的地方很好玩);
有道济撞见和胭脂遭际相同想要跳崖自尽的叶琳,也毫不犹豫的跳下山崖的情节;
有陈亮为见白灵,受妖怪蛊惑给道济下毒的情节;
有广亮,必清,必安中了毒袭击道济的情节(真的被打伤了)有白雪提赵斌裆下雪女的一击,被打回原形的情节(以及她苏醒后和赵斌大吵的情节);
有道济在给陈亮疗伤时被地仙痘神偷袭,重伤吐血昏迷的情节。
最后最后是陈亮被干坤洞主附身,离开了道济他们,第二部到此结束
P.S.第二部没有胭脂和白灵的出场,但有她们第一部的片段(出现在别人回忆中)
第一部的李怀春大夫在“双退婚”中出场,饰演李怀春;第一部的文殊菩萨在“鬼郎君”中出场,饰演夏子渊
第二部新主要人物:必安(新入寺沙弥,必清师弟),绿姬(干坤洞主徒弟,蜥蜴精,白雪师姐)
❹ 济公活佛修道的方法是这样的吗我这么理解有错误吗
没错,有些浮夸,很简单, 笑唱着,鞋儿破,冒儿破,身上的袈裟破,淡然面对世间7情6欲,以度苍生为己任,
❺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什么意思
这句话出自济公之口,意思是:我济公是悟道有神通的,所做的都是超度众生的事情,我的修行方式是个案啊,不能学我的做法,因为,学我,你凡夫俗子没有神通的本领,那是邪见,那是要堕入地狱的。
“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就是这两句最重要的话,恰被大家自觉或不自觉地给忘了。
(5)什么我济公的方法扩展阅读:
前提是济公本身就是成就者再来,已经脱离轮回;常人看见他吃喝的酒肉,实为“本性光明”的化现,实在不是众生的肉和酒;济公之所以应化世间是因为当时的修行人拘泥于戒律,“死”在戒律中;所以济公用“疯癫”和神通来方便度化那个根性的众生。
济公是有神通的开悟的大德高僧,他是真的证得五眼六通的境界,他吞了某种生灵,转过头来能够又把它活生生地从口里吐出,他这是在度化解脱所吃生灵。因此人们望文生义,不解如来真实义,不知害了多少人堕入轮回。
❻ 济公是汉传佛教哪个宗的
济公是禅宗的。
佛教的传布分南北二支,北传佛教称为大乘教,南传佛教称为小乘教,或称原始佛教。
大乘佛教的区域是中国,西藏,蒙古,朝鲜,日本等地。
小乘佛教的区域是锡兰,缅甸,泰国,柬埔寨及高棉等地。
中国佛教十宗:成实宗,俱舍宗,性宗,相宗,天台宗,贤首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
最开始的中国佛教是汉密宗,但后来失传了,最初中国的佛教只能去日本了解汉密宗了。
❼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现在许多人喜欢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济公和尚的这句话,往往被他们拿来当挡箭牌,成为可以肆意吃肉喝酒的“铁证”。实际上世人仅知有前两句,却不知济公还有后两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从而以讹传讹,误导了无量迷茫众生。
其实,济公的高深境界,绝非凡夫俗子所能想象。比如,沈员外派家仆给济公送两只熟鸽子和一壶酒,仆人路上偷吃一只翅膀,偷喝了几口酒,以为能瞒天过海,神仙也难知。结果济公指了出来,仆人不承认,于是济公到阶前吐出两只鸽子,其中一只少一个翅膀……这种特别神奇的境界,世人完全望尘莫及,故不可乱学表面行为。印光大师在《文钞》中,关于这方面也有诸多教言,劝诫后学者万万不可随学,以免自欺欺人。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句话,其实也是有来历的:明末的破山禅师,于战乱年间,在夔东十三家之一的李立阳营中度日。因李立阳嗜杀成性,为了救度一方生灵,禅师要求他戒除不必要的杀业。李立阳见禅师严持戒律,不食酒肉,就对他说:“你只要吃肉,我就不杀人了。”禅师马上与李立阳订约,不惜大开酒肉之戒,使许多人得以活下来,一时传为美谈。
此外,明朝还有另一位和尚,也是为了救逃到寺庙里的难民,在山贼面前吃肉喝酒。当时,山贼说只要他吃了手中的酒肉,就可以放过那些人。于是他气定神闲地端起酒杯,说:“我以酒代茶。”说完一饮而尽。接着拿起肉说:“我以肉作菜,请!”吃后面不改色,坦然自若。山贼见了为之一惊,鉴于有言在先,只好放了所有的人。
可见,为了饶益有情而吃肉喝酒,在汉地有些大德的传记中也有,但这不是普遍的行为。而藏地的每一座寺院,也并不是所有僧人都行持这些高深之举。藏传佛教对戒律的重视程度,来藏地求法的人应该知道,在没有达到一定境界之前,任何人都不允许做超凡的行为。若是极个别人做了的话,也许他确实有这种境界,也许没有。所以,能做和不能做的界限一定要分清,否则,明明什么境界都没有,却装模作样、无恶不作,这肯定是不合理的。
❽ 帮我查一下资料,济公做过那些好事,举一两个例子,我查不到,帮帮忙,谢谢
1,济公解救了被贼人绑架的女孩。2,济公把自己的钱给了一对兄妹让她们回家。
❾ 高中作文假如我是济公1000字
假如我是济公
晚上八点,我做完作业后,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电视上正在播放《活佛济公》电视剧,剧中的济公看起来像疯子,其实十分善良。看着看着,我仿佛自己也变成了活佛济公。假如我是活佛济公,我会为人民做许多的好事。
假如我是济公,我会给天下百姓带来健康。哪儿发生了瘟疫,我就会坐上我的宝葫芦,一飞冲上天空,飞到那里。我从宝葫芦中倒出"健康药丸",给每个染病的人吃上一颗,药丸就会像神仙一般守护着病人的身体,不再受瘟疫的侵蚀,人们身体健康了,又可以过上快乐的生活。
假如我是济公,我会给人们带来冬暖夏凉的好天气。夏天,太阳炙烤着大地。我就用破宝扇一扇,城市上空就会出现一台阳光感应器,它会把火辣辣的阳光吸收一半,城市的温度就会像阳春三月一般,人们也不必躲在空调房里了。到了冬天,城市上空的阳光感应器又调成了"增强阳光"功能,不会让人受冻,人们不用裹着棉袄窝在火炉旁了,可以去户外尽情游玩。
假如我是济公,我会保卫祖国的钓鱼岛 我给钓鱼岛画上一张"符咒","符咒"会给中国的钓鱼岛罩上一层隐形保护网。只要日本人敢未经中国允许,擅自登岛,"符咒"就会发挥它的威力,叫日本人舰毁人亡。
即使我不是济公,我也会好好学习,长大后,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祖国,让我们中国更加富强。
❿ 济公自己酒肉穿肠过,为何却说“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我们都知道济公有句口头禅叫做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但是这句口头禅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误解,以为自己心中有佛,就可以大口的吃肉了,但其实真正的意思不是这样的,下一句叫做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意思就是希望我在这里为大家写出自己的理解,人们可以不杀生,少吃肉,这就是护生了,功德无量啊。
因为是六根所缘的六种境界,亦名六境。眼耳鼻舌身意,亦名六根与六识,六尘六根六识,合称十八界。明白了这些,那么说(过)这个字。
这其中是在提醒我们,信佛之人这样是不可以的,他把自己当做反面教材,说自己比较不好,希望人们不要学习他的不好,这也是传法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