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河川水文分析研究方法

河川水文分析研究方法

发布时间:2022-11-12 20:52:21

⑴ 水文分析法

地下水水文分析法是仿照陆地水文学的测流分析,计算地下水补给量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水循环理论(徐恒力等,2001):一个完整的地下水系统,无论补给方式多么复杂,补给量总会转化为地下水的径流量,在天然状态下,地下水径流必定会转化为地表水,即有总排泄量=总径流量=总补给量。若已知地下水的总径流量或总排泄量,由此可推算出地下水的补给量。

地下水水文分析法主要通过地下水测流、泉流量统计或基流分割等方法,或直接统计全区的地下总径流量或总排泄量,作为评价区的资源量;或先获得地下水的径流模数,然后以径流模数乘以评价总面积得到地下总径流量。

水文分析法的适用条件:在天然状态下(没有开采干扰),地下水补给量全部转化为地下水的径流量或排泄量。

(一)径流模数

在天然条件下,地下水系统的总排泄量或总径流量由系统各处的补给量转化而来,地下水径流量的大小与汇水面积成正比,因此地下水系统的总径流量与汇水面积的比值被定义为地下水径流模数,数学表达式为

Mg=Q/F或Q=Mg·F (3-36)

式中:Mg为地下水径流模数(m3·s-1·km-2);Q为地下水径流量(m3·s-1);F为汇水面积(km2)。

(二)径流模数的测定方法

1.地下水测流法

在岩溶发育的地区,地下水数量大部分集中于宽大岩溶裂隙,在管道中形成暗河,而管道外的水量甚微。因此,可以选择暗河干流或某一级支流的天窗或暗河出口测定地下水流量,同时确定测点所控制的地下水流域的面积,采用式(3-36)计算出控制流域的地下径流模数。如此,选择几个代表性的暗河获取地下径流模数,然后推广到整个地下水系统,根据式(3-36)即可得到地下水总径流量。

2.泉流量法

在全排型的泉域,可以根据泉流量和相应的汇水面积,求得地下径流模数。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选择流域内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泉域进行计算,然后推广到整个流域,求得总径流量。

3.基流分割法

在地下水补给常年性河流的地区,在枯水期河水流量几乎全部由地下水补给维持,这时的河水流量被称为基流量。在天然条件下,地下水的总补给量等于总排泄量。因此在地下水补给量全部排入河流的地区,把河流流量过程线上的基流量分割出来,作为测点控制流域范围内地下水的补给量。在实际应用时,可以选择代表性的河段根据基流量与测点所控汇水面积,求得径流模数,然后推广到整个流域,求得总径流量。关于基流分割的具体方法在本节讨论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量计算方法部分已详细介绍,这里不再重复。

利用基流分割法评价地下水补给资源量的前提包括:①天然状态下,在较长的水文周期内,地下水的总补给=地下水的总排泄;②地下水的补给量全部转化为向河流的排泄量。如果在径流过程中存在天然或人工排泄(如蒸发、开采等),则需要根据实际排泄情况修正分割结果。该方法多用于山区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往往将出山口的河流基流量作为山区地下水的补给量,显然,若存在山区向平原的地下径流量或山区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利用,则该评价量偏于保守。在平原区,往往由于潜水蒸发、人工开采、地下水与地表水的频繁转化、地表水的大量引灌等因素,使得该方法难以有效利用,而多用于评价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转化。

如何分析一条河流的水文特征

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要综合考虑河流所出的地形区、气候区、自然带等
主要有下列要素:
径流量:降水多蒸发少,流量大;反之则小。如沙漠地区小,热带雨林气候区大。
汛期:和雨期基本一致
凌汛:是一中特有现象,发生的两个条件是河流有结冰期;河流是从低纬向高纬流
含沙量:考虑周围的植被覆盖情况和河流的落差,落差大,含沙量大
河流的长度
落差:和地形有关
流域面积
结冰期:和气候相关
水系特征:如扇形水系、树形水系等
航运价值、水利价值的分析
以亚马孙河为例:
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河流径流量大。
降水季节变化小,无明显汛期。
热带地区,无结冰期,无凌汛现象。
地处平原,河流落差小,水流平缓,航运价值大
植被覆盖良好,河流含沙量小。
扇形水系分布,流域面积广大

⑶ 如何分析河流水系水文和特点

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分析
河流是自然地理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对河流综合开发利用的前提就是要认识河流水
系特征和河流水文特征。河流水系、水文特征是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因为它与地形、气候、人类活动联系密切,所以高考中
经常以此为载体考察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有那些呢?与地形、气候、人类活动又有
怎样的关系呢?
一、河流水系特征
河流水系特征主要有河流的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密度、水系归属、河道(河谷的宽窄、河床深度、河流弯
曲系数)。影响河流水系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为地形决定着河流的流向、流域面积、河道状况和河流水系形态。
常见的河流水系形状有:①树枝状水系:支流较多,主、支流以及支流与支流间呈锐角相交,排列如树枝状的水系。多见于微斜平原
或地壳较稳定,岩性比较均一的缓倾斜岩层分布地区。世界上大多数河流水系形状是树枝状的,如中国的长江、珠江和辽河,北美的密西
西比河、南美的亚马孙河等。②向心状水系:发育在盆地或沉陷区的河流,形成由四周山岭向盆地或构造沉陷区中心汇集的水系,如中国
四川盆地的水系。③放射状水系:河流在穹形山地或火山地区,从高处顺坡流向四周低地,呈辐射(散)状分布,例如亚洲的水系特征。④
平行状水系:河流在平行褶曲或断层地区多呈平行排列,如中国横断山地区的河流和淮河左岸支流。⑤格子状水系:河流的主流和支流之
间呈直线相交,多发育在断层地带。⑥网状水系:河流在河漫滩和三角洲上常交错排列犹如网状,如三角洲上的河流常形成扇形网状水
系。
二、河流水文特征
河流水文特征有河流水位、径流量大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含沙量、汛期、有无结冰期、水能资源蕴藏量和河流航运价值。
1.水位、径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
水位和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和流量季节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例如:热带雨林气候
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地区的河流水位和径流量变化很小,但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
候区的河流水位和径流量变化较大;以冰川融水补给和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变化特点决定,例如:我国西北
地区的河流夏季流量大,冬季断流,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在春季由于气温回升导致冬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另外径流量大小还与流域面
积大小以及流域内水系情况有关。
2.汛期及长短
外流河汛期的出现的时间和长短,直接由流域内降水量的多少、雨季出现的时间和长短决定;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内流河则主要受气
温高低的影响,汛期出现在气温最高的时候。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河流都有夏汛,东北的河流除有夏汛外,还有春汛;西北河流有夏汛。
另外有些河流有凌汛现象。流域内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河流汛期长;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河流汛期短。我国南方地区河流的汛期长,北
方地区比较短。
3.含沙量大小
由植被覆盖情况、土质状况、地形、降水特征和人类活动决定。植被覆盖差,土质疏松,地势起伏大,降水强度大的区域河流含沙量
大;反之,含沙量小。人类活动主要是通过影响地表植被覆盖情况而影响河流含沙量大小。总之,我国南方地区河流含沙量较小;黄土高
原地区河流含沙量较大;东北(除辽河流域外)河流含沙量都较小。
4.有无结冰期
由流域内气温高低决定,月均温在 0℃以下河流有结冰期, 0℃以上无结冰期。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秦岭—淮河以
南河流没有结冰期。有结冰期的河流才可能有凌汛出现。
5.水能蕴藏量
由流域内的河流落差(地形)和水量(气候和流域面积)决定。地形起伏越大,落差越大,水能越丰富;降水越多,流域面积越大,河流水
量越大,水能越丰富。因此,河流中上游一般以开发水能为主。
6.河流航运价值
由地形和水量决定,地形平坦,水量丰富,河流航运价值大,因此,河流中下游一般以开发河流航运价值为主。
三、总结
河流的水系特征与水文特征都取决于流域内的地形、气候和人类活动。人类活动是通过改变下垫面而产生影响的,例如:人类砍伐植
被会导致地表径流增加,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含沙量变大,(泥沙)淤积河道,河床抬升;植树种草会减少地表径流,河流水位涨落幅度变
小,含沙量变小。硬化路面(水泥路面)会增加地表径流,河流水位陡涨陡落;铺设渗水砖会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涨落
幅度变小。修水库可以调节河流的流量,使下游水位平稳,减少下游河流泥沙含量。围湖造田会使湖泊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

⑷ 研究河流的简单方法

河流开发方向及治理的方法:

河流开发思维模式一定要主要河流的自然背景,然后分析其水文和水系特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确定其主要的开发模式。

河流对流域内人类生活的影响
供水

包括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从河流流量大小、季节分配情况和水质方面分析

航运

从河床坡度、流量大小两方面说明,一般情况下,河流流量大,水流平缓利于航运;同时需考虑流域内经济发展状况

发电

从河流流量和地势落差两方面说明,河流水量大且地势落差大更有利于发电

养殖

重点考虑水域面积及水质状况

旅游

与河流和周边自然景观及文化景观组合状况有很大关系

修建水利工程效益:防洪、发电、航运、供水、旅游、水产养殖等

流域内水土保持:可减少河流含沙量,提高防洪能力

流域内污染治理:保护水质、安全供水

影响河流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水体形态因素,水动力因素,水环境因素,水生态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不同国家不同河流的健康状况受各个因素影响的程度不尽相同。而流域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和地理单元,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参考健康流域概念框架与美国环保署科学顾问委员会(SAB)确定了六个基本的生态属性来描述健康生态系统,健康流域概念认为流域是一个整体系统,可以通过景观条件,生物条件,化学和物理特征,生态过程(如能量、物质流动)、水文地貌条件、自然扰动六个基本的生态属性(EEAs)来描述支持健康生态系统。

⑸ 河川径流量的计算方法

河川径流量往往以流域作为计算单元,计算方法包括实测法、水量平衡分析法和水文比拟法。
实测法
实测法一般采用水文站长期实测流量资料直接计算;
水量平衡分析法
水量平衡分析法是利用水文观测站的降水、径流和蒸发等实测资料,绘制多年平均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深等值线图,内插法估算。
水文比拟法
水文比拟法主要用于短缺水文实测资料的地区,选择一个气候、下垫面条件与研究流域相似的参证流域,把参证流域的水文特征值移用于研究流域的一种方法。河流径流量具有随降水变化而波动的特点,年内降水不均匀使其具有季节性变化,年际间也有丰水、平水、枯水年份的区别。

⑹ 水文现象有哪些基本规律和相应的研究方法

水文现象是指地球上的水受外部作用而产生的永无休止的运动形式,即降雨,入渗,径流, 蒸发等现象的统称。
1、水文现象的基本特征
对水文现象的分析表明,水文现象的基本特征具有如下。
(1)周期性。水文现象的周期性是指其在随着时间推移的过程中具有周期变化的特征。河、湖水体因受气象因素影响总是呈现以年为周期的丰水期、枯水期交替的变化规律,如一年四季中的降水有多雨季和少雨季的周期变化,河流中来水则相应呈现丰水期和枯水期的交替变化。不仅如此,河、湖水文由于受长期气候变化的影响还表现出多年变化的周期性特征。
(2)确定性和随机性。水文现象在某个时刻或时段由于其确定的客观原因而表现出确定性的特征。同时,水文现象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因而各因素不断变化、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因此表现出随机性的特征。例如,某河流断面下一个年份的最大流量、最高水位及最小流量、最低水位等数值及其发生时刻是不能够完全确定的,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水文特征的随机性,无疑增大了水资源保护的难度和复杂性。
(3)区域性。由于气象因素和地理因素具有区域性变化规律,因此,受其影响的水文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区域性的特征。若自然地理因素相近似,则水文现象的变化规律具有近似性。例如,同一自然地理区的两个流域,只要流域面积相差不悬殊,则其水文现象在时空分布上的变化规律较为近似,表现为水文现象变化的区域性。
2、水文现象的研究方法
以实际观测资料为依据,对水文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按不同目的要求,水文学常用的分析方法可归纳为: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地理综合法。
(1)成因分析法:由观测资料,从物理成因上研究水文变化规律,只定性分析,在定量上不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2)数理统计法:运用概率统计理论对长期观测的资料进行统计计算,以寻求其规律性。
(3)地理综合法:由地区经验公式和等值线图分析,揭示水文现象的地区分布规律。

怎么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

水文特征包括如下几点:a.径流量(径流量大小和径流量的季节、年际变化)b.含沙量c.有无汛期/凌汛d.有无结冰期e.水能资源是否丰富f.流速g.补给类型(地下水,雨水,冰川融水,冰雪融水等)h.水位所以说,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水能资源,流速,河流补给类型及水位。
从这些方面入手

⑻ 水文学常用研究方法

B 水文学常用的分析方法可归纳为: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地理综合法。

⑼ 水文观测的方法

水文观测直接观测的有降水、水位、流量、土壤湿度、含沙量。你所提问的其他参数都是通过这些实测数据推算出来的。降水是测量雨量器乘水容器在相应时段内承接的液体降水的厚度。水位是观测水面和固定点的高差再加上固定点的高程。流量常规测量是测量断面上合理分布点的流速与各部分断面面积的乘积,累加后就是当时水位下的流量。土壤湿度是烘干法和含沙量是用烘干的原理测量的。
林冠截留、林内降雨,树干截然留,枯枝落叶截留,下渗,土壤含水量,坡面径流,河川径流,(侵蚀量),输沙量都是通过上述实测数据用水文模型或经验方法分析而来的。

⑽ 研究河流的方法

表现为水文现象变化的区域性, 蒸发等现象的统称。水文现象在某个时刻或时段由于其确定的客观原因而表现出确定性的特征。若自然地理因素相近似。水文现象的周期性是指其在随着时间推移的过程中具有周期变化的特征,因此表现出随机性的特征。(2)数理统计法、水文现象的研究方法以实际观测资料为依据,河流中来水则相应呈现丰水期和枯水期的交替变化,受其影响的水文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区域性的特征,则水文现象的变化规律具有近似性,径流:由地区经验公式和等值线图分析。例如,只定性分析,同一自然地理区的两个流域。(1)成因分析法。1,从物理成因上研究水文变化规律、湖水体因受气象因素影响总是呈现以年为周期的丰水期:由观测资料、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最高水位及最小流量,水文学常用的分析方法可归纳为,入渗、水文现象的基本特征对水文现象的分析表明、地理综合法,河。由于气象因素和地理因素具有区域性变化规律、数理统计法:成因分析法,水文现象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

阅读全文

与河川水文分析研究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式棉袄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65
五菱p1171故障码解决方法 浏览:860
男士修护膏使用方法 浏览:548
电脑图标修改方法 浏览:609
湿气怎么用科学的方法解释 浏览:539
910除以26的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807
吹东契奇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706
对肾脏有好处的食用方法 浏览:100
电脑四线程内存设置方法 浏览:514
数字电路通常用哪三种方法分析 浏览:17
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浏览:527
苯甲醇乙醚鉴别方法 浏览:84
苹果手机微信视频声音小解决方法 浏览:702
控制箱的连接方法 浏览:77
用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去痘 浏览:791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几个 浏览:805
自行车架尺寸测量方法 浏览:126
石磨子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54
行善修心的正确方法 浏览:405
薯仔炖鸡汤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浏览: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