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质点是什么物理方法
你好,质点是理想模型的物理方法,是把一个物体看做带有质量的点,为了便于物理问题的研究
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
一、控制变量法
物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或条件加以人为控制,使其中的一些条件按照特定的要求发生变化或不发生变化,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
三、放大法
在有些实验中,实验的现象我们是能看到的,但是不容易观察。我们就将产生的效果进行放大再进行研究。 比如音叉的振动很不容易观察,所以我们利用小泡沫球将其现象放大。观察压力对玻璃瓶的作用效果时我们将玻璃瓶密闭,装水,插上一个小玻璃管,将玻璃瓶的形变引起的液面变化放大成小玻璃管液面的变化。
四、积累法
在测量微小量的时候,我们常常将微小的量积累成一个比较大的量、比如在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的时候,我们先测量100张纸的厚度在将结果除以100,这样使测量的结果更接近真实的值就是采取的积累法。
要测量出一张邮票的质量、测量出心跳一下的时间,测量出导线的直径,均可用积累法来完成。
五、类比法
在我们学习一些十分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量时,由于不易理解我们就拿出一个大家能看见的与之很相似的量来进行对照学习。
理想化物理模型
实际现象和过程一般都十分复杂的,涉及到众多的因素,采用模型方法对学习和研究起到了简化和纯化的作用。但简化后的模型一定要表现出原型所反映出的特点、知识。模型法有较大的灵活性。每种模型有限定的运用条件和运用的范围
B. 什么是质点怎样判断是不是质点
质点就是有质量但不存在体积或形状的点,是物理学的一个理想化模型。在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不起作用,或者所起的作用并不显着而可以忽略不计时,我们近似地把该物体看作是一个只具有质量而其体积、形状可以忽略不计的理想物体,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
判定定理:
要把物体看作质点,就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而与物体本身无关。所以,能否将物体看作质点需要满足其中之一:
当物体的大小与所研究的问题中其他距离相比为极小时。
一个物体各个部分的运动情况相同,它的任何一点的运动都可以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
理想化条件下,满足条件有:
(1)物体上所有点的运动情况都相同,可以把它看作一个质点。
(2)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很小,可以把它看作一个质点。
(3)转动的物体,只要不研究其转动且符合第2条,也可看成质点。
可视为质点的运动物体有以下两种情况:
(1)运动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跟它所研究的问题相比可忽略不计,如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可把地球当作一质点。
(2)做平动的物体,由于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相同,可以用一个点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
(2)研究质点用的方法与什么一样扩展阅读:
由于质点无大小可言,作用在质点上的许多外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力,另一方面,研究质点的运动,可以不考虑它的自旋运动。
任何物体可分割为许多质点,物体的各种复杂运动可看成许多质点运动的组合。因此,研究一个质点的运动是掌握各种物体形形色色运动的入门。
牛顿第二定律是适合于一个质点的运动规律的。有了这个定律,再配合牛顿第三定律,就构成了研究有限大小的物体的手段。所以“质点”是研究物体运动的最简单、最基本的对象。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而不考虑形状和大小的点。是一个理想的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天文学的双星(多星)天体围绕同一质点做环绕运动。(如冥王星-卡介,地球-月球,系外双星星系)。
当研究地球绕太阳运动时,可以将地球看做质点,此时地球的大小形状对所考虑的问题无明显影响;而在研究地球与其卫星时,并不可以把地球看做质点,因为此时地球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显着。
从物体所受引力的角度来看,如果物体的尺寸远较它和产生引力场的另一物体间的距离为小时,可以忽略其形状、尺寸,视为质点;相近时,就须视为质点系。所以世界上一切物体的机械运动均可视为质点或质点系的运动,而质点运动学和质点系动力学也就成了经典力学的基础。
若一质点的质量为M1,位于轴上的点P1处,P1的坐标为X1;一质点的质量为M2,位于轴上的点P2处,P 2的坐标为X2,则这两个质点所形成的质点系重心P的坐标X=(M1X1+M2X2)/(M1+M2)
如果你仅仅是要描述一个物体运动的特点(对外界运动,其自身的状态如何改变都不会影响运动)就可以当作质点。
C. 判断质点的方法
你应该是在预习吧! 先给你定义,然后我给你举一些可以看做质点和不可以看做质点的例子,最后再总结
定义:如果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它的运动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我们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整个物体,这个用来代替整个物体的与物体具有相同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
一:
可以看做质点举例如下:
可以看成质点的:
地球的公转
人造卫星的转动
万米运动员的跑步时间
一辆汽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
研究乒乓球的运动轨迹
----------------------------------
不能看做质点的例子,举例和解释如下:
1.通过桥时候的火车:
火车过桥就不能看做质点,而是在求类似火车过桥经历时间等问题时,不能看做质点,因为这时火车和桥身长度有可比性,在一个量级,所以不能看做质点。但假设火车很长,桥很短,或者火车很短,桥很长,那就可以看做质点。这个很灵活的,关键看具体问题。
2.花样游泳,跳水时候的运动员:
因为裁判是依照他们的姿态,动作,比如说连跳,步法,旋转等评分,看成质点则必须忽略这些而把运动员当成一个有质量的点,因而运动员不能被看为质点
3.地球自转时:
首先看做质点后应该对研究没有影响,若将地球自转看做质点,那还有什么可以研究的呢?质点也就不存在旋转了。因此不能看做质点(公转可以,自转不可以,所以要看具体研究的问题)
--------------------------------------
归纳和难点:
如果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它的运动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我们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整个物体,这个用来代替整个物体的与物体具有相同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质点就是有质量但不存在体积与形状的点。通常情况下如果物体大小相对研究对象较小或影响不大,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
D. 有关质点的概念,所应用的物理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 B.比值的方法 C.等效替代的方法 D
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可以忽略时用质点代替物体,实际上质点并不存在,是实际物体的简化,是采用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
故选D
E. 研究质点系的方法有哪些呢,急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有自然科学方面的,也有社会科学方面的,或者既包括自然科学又涉及社会科学范畴的。因此,采用的研究方法也会有多种多样,不能机械地认为,一个课题中只能用一种方法。也许;在课题中某个问题上你用这一方法,而在解决课题中另一个问题时,你采用其他的方法。总之,在研究的过程中你要选择适合自己课题的研究方法,才能进行实质性的研究。
长期以来,人们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创立了许许多多的研究方法。如观察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预测研究法、溯因研究法、内容分析法等。这里我们介绍几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即观察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
F. 质点指的是什么 研究质点有什么意义
这位朋友,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我们知道,一个物体有多种属性,比如一个篮球,它有什么属性呢?它有质量的属性,有形状的属性(球形),有颜色的属性(比如棕色),有体积的属性,有材料的属性……
当我们研究篮球的运动时,比如投篮运动,如果要考虑所有的属性,就会使问题变得非常复杂,复杂得无法研究下去。因此物理学里有一种思想,叫做理想化方法。这种方法本质就是使物体简化,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质点是用这种方法得到的一个理想化模型,这种模型使复杂问题的研究成了可能,因为复杂问题总是可以分解为一个个的简单问题的。所以不能说研究质点有什么意义,而应该说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思想很有意义。如果篮球飞行的路程远大于它的尺度,这时就可以把它的形状、颜色、体积、材料等属性看作一个次要因素, 因为考虑它们没有什么意义, 仅仅突出它的主要因素——质量即可。这种情况下,篮球就被简化成了一个点。因此,所谓质点,就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当然,一个物体可不可以被看成一个质点是有条件的。具体你可以去网络一下。
G. 探究质点的研究方法
①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采用了模型法;
②探究物体的粗细、长度、松紧与音调的关系,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③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④根据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来表示温度的变化,采用了转换法.
综上所述,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②和③.
故选D.
H. “质点”概念体现出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质点”概念体现出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就是指建立一个绝对理想化的模型来代替该物质,来让计算或者验算得到极大的方便,对于某些不需要的数据能够最大化的排除,但世界上是不存在质点这么一说的,因为这样会导致这个点密度无穷大,能够压碎空间产生比黑洞还黑洞的东西
I. “质点”概念体现出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如果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它的运动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我们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整个物体,这个用来代替整个物体的与物体具有相同质量的点,叫做质点。研究问题时用质点代替物体,可不考虑物体上各点之间运动状态的差别。它是力学中经过科学抽象得到的概念,是一个理想模型。可看成质点的物体往往并不很小,因此不能把它和微观粒子如电子等混同起来。若研究的问题不涉及转动或物体的大小跟问题中所涉及到的距离相比较很微小时,即可将这个实际的物体抽象为质点。例如,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半径比日、地间的距离小得多,就可把地球看作质点,但研究地球自转时就不能把它当成质点。又如物体在平动时,内部各处的运动情况都相同,就可把它看成质点。所以物体是否被视为质点,完全决定于所研究问题的性质。
质点是将物体简化后得到的只有质量而不计大小、形状的一个几何点,是经典力学中常用的最基本的模型。作平动(见机械运动)的物体,不论其大小、形状如何,体内任一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都相同,可以用其质心这个点的运动来概括,即可视为质点的运动。在地球绕太阳的公转中,球中任一点对太阳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都略有差别,但地球半径远小于地球太阳间的距离,上述差别也远小于地心的位移[1]、速度和加速度,可以忽略不计,仍可视公转为质点运动。在物体的转动例如地球的自转中,球内各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及大小差别悬殊,完全不能忽略,就不能视为质点。但可把物体无限分割为极小的质元,每个质元都可视为质点,物体的转动就成为无限个质点的运动的总和,即质点系的运动。另一方面,从物体所受引力的角度来看,如果物体的尺寸远较它和产生引力场的另一物体间的距离为小时,可以忽略其形状、尺寸,视为质点;相近时,就须视为质点系。所以世界上一切物体的机械运动均可视为质点或质点系的运动,而质点运动学和质点系动力学也就成了经典力学的基础。
若一质点的质量为M1,位于轴上的点P1处,P1的坐标为X1;一质点的质量为M2,位于轴上的点P2处,P 2的坐标为X2,则这两个质点所形成的质点系重心P的坐标X=(M1X1+M2X2)/(M1+M2) 如果你仅仅是要描述一个物体运动的特点(对外界运动,其自身的状态如何改变都不会影响运动)就可以当作质点.
这样比喻: 如果有一辆火车要从厦门开往北京的话 那在地图上就可以当做质点(因为就算那个火车是圆的或者是方的对你所要描述的都没有影响) 而当你要描述这辆火车完全经过100米时的运动时你就不能把他当成一个质点..因为它有车身的长度,而这个长度会改变它的运动特点(例如要把车尾也算在内)这样他就不能当作是质点了。
什么情况下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在两种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一是物体运动时,物体上所有点的运动都相同,可以把它看作一个质点。 二是在研究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如果两者间的距离远比物体本身的大小大很多,可将物体看作质点。
1.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它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科学抽象。
2.质点不一定是很小的物体﹐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即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影响很小时﹐物体就能被看作质点。它注重的是在研究运动和受力时物体对系统的影响,忽略一些复杂但无关的因素。
3.在理论力学中,一个物体常常抽象为它的重心,尤其在静力学和运动学中。
J. “质点”概念体现出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科学抽象 ,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