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性质是什么研究内容包括哪几个部分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性质: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是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益被揭示出来的,两个方面的研究密切相连,不可分割。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辩证法的研究;一是自然科学观,即对自然科学辩证法的研究。
自然观 这方面的研究,要求不断地概括和运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发展和更新人们关于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和对自然界的总观点,其中包括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信息观、系统观、规律观以及自然发展史和自然界各种运动形态的划分、联系、交错、转化等等;要求探讨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在自然界各种过程中的丰富多样的表现及运用 ,使人们对辩证法规律和范畴的理解不断充实和深化,在许多方面进一步清晰化、准确化和精细化,并增添新的内容。从而,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提高到同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新思想相适应的现代水平。
自然科学观自然辩证法主要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研究自然科学认识过程、认识方法和自然科学认识发展的规律。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方面研究作为社会现象之一的自然科学在社会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
❷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研究对象有哪些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学科性质 研究对象:
① 自然界的辩证法;
②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
③ 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辩证法。
基本内容: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包括: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自然界的演化发展规律;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
定义: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四、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
学科性质: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❸ 自然辩证法的特点
自然科学观、自然辩证法主要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研究自然科学认识过程、认识方法和自然科学认识发展的规律,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方面研究作为社会现象之一的自然科学在社会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
自然辩证法不但把科学看作是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探讨其在一定社会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而且也把与科学紧密相关的技术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来研究。自然辩证法关于技术论的研究,就是从总体上探讨技术的性质和特点、技术发展的条件和规律以及技术和其他各种社会现象的关系等等。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F.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ofNature)所开创的研究领域。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是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益被揭示出来的,两个方面的研究密切相联,不可分割。
❹ 什么叫自然辩证法,其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
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不仅具有哲学属性,而且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首先,在哲学研究概括的自然、社会和思维这三大领域的知识中,自然辩证法是其中的一大领域。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的世界观时,从一开始就认为整个世界的历史可以“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8](第1卷,第21页), 对这两方面的历史的哲学概括即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两门学科即自然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
需要指出的是,自然辩证法虽然与自然科学一样所面对和讨论的都是“自然”,但有两点原则上的区别:
其一,在各门自然科学中,“自然”作为对象是指自然的某一部分或某一特殊的领域,而在自然辩证法中,“自然”作为对象,是指整体的自然或自然的整个领域,它将自然当作一个整体而从其总的方面来考察;
其二,在自然科学中,“自然”作为对象是被给定的、现成的,它的存在是无可置疑的、自明的,无需对它提出追究,“自然”已不在追问之列,而在自然辩证法中,“自然”作为对象,是“自然”本身,对于被给定的自然物,需要对它进行追问,正如形而上学追问“存在”那样,追思本真的“自然”,追问“自然”的根据或始基。
自然辩证法必须“透过”现象而达到实在,必须凭借人的理性以理论思维的方式“超越”呈现于感官的现象界去寻找答案。而这两方面正是自然辩证法之所以为哲学的本质所在。
其次,当代自然辩证法除了以自然为研究对象,还以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所要揭示的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般规律,而不是自然界中个别的过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个别领域或者科学技术个别学科的特殊规律。这个一般规律也正是哲学研究区别于科学技术研究的特殊之处。自然辩证法一方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原理在自然界中的具体表现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具体应用,另一方面又是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哲学概括。
当代自然辩证法还是一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的综合性学科。自然辩证法研究的领域,即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部”,而对这个“结合部”的研究又是紧紧地围绕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进行的。自然辩证法只有研究科学与自然、人文、社会这三者的结合,才有可能科学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事实上,自然辩证法作为联系辩证唯物主义与自然科学的桥梁,它反映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作为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和在人类社会中展开与发展的过程,它又反映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交叉。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辩证法带有交叉学科的性质,也就是说,它是一门跨学科研究的综合性范围很广的学科,可以称之为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10](第3 页)也正由于自然辩证法涉及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技术学科等许多学科领域,因而开展这项研究工作,需要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现代科学方法等多重知识结构,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科学技术工作者合作联盟,才能取得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❺ 简述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主要内容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辩证法的研究;一是自然科学观,即对自然科学辩证法的研究.自然观这方面的研究,要求不断地概括和运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发展和更新人们关于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和对自然界的总观点。
自然辩证法不但把科学看作是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探讨其在一定社会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而且也把与科学紧密相关的技术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来研究.自然辩证法关于技术论的研究,就是从总体上探讨技术的性质和特点、技术发展的条件和规律以及技术和其他各种社会现象的关系等等
研究对象: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三重关系:人将自然界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并构建出相应的自然图景的关系方面;人通过自然学科的具体研究行为与自然界发生的认识自然的关系;通过技术手段和工程活动以自然界发生的改造自然的关系
❻ 什么叫自然辩证法其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 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❼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其重要理论基石包括哪些
第一 如何看待自然观,包括有适用某些学科的特殊研究方法. 第三 如何看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适用于各门自然科学或技术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即适用于自然科学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相互促进.正是由于自然辩证法自身特殊的位置.自然辨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科学实在论,或者哲学本体论中,共同发展?自然辨证法在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之间. 第二 如何看待科学技术,也从他的活动成果来考察的,它和自然科学的关系更值得研究、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但是STS没有把自然界与自然观放在首要地位,是处于一种中间的位置,并且他们都是以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为背景,与其他哲学相比,即从他的活动过程,科学技术方法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它迟早要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一般是着重从科学技术成果方面来考察的,最合乎人性的形式:虽然他们都是以科学技术的整体作为研究内容. .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相互作用,而自然辩证法把科学技术看做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关注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前途,但他们之间有着原则的区别,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把资本主义社会看作是永恒的. 自然辩证法虽然与STS有相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一般都把对自然界的哲学思考放在自然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STS的联系和区别.而自然辩证法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只是历史上的一个过渡阶段.自然辩证法研究在借鉴他们的成果时.自然辨证法告诉我们,而自然辩证法把自然观作为他的理论基石、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普遍研究方法
❽ 阐述自然辩证法的主要科学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
一、科学问题的提出
1、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
波普尔:观察始于问题
(1)从理论发展的总过程看,问题是旧理论的终点与新理论的起点。
(2)从科学研究的具体过程看,科学研究是以问题为框架有选择地去搜集事实资料。
(3)与认识来源于实践有关联:“问题说”着眼于科学研究的程序,“观察说”着眼于认识的来源,二者层次不同,实质统一。
2、科学问题的来源
(1)为寻求事实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
(2)从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中发现问题:
(3)从某一理论内部的矛盾中发现问题
(4)不同学派理论之间的矛盾中产生
(5)社会需要与现有的生产技术手段的差距上发现问题
3、科研选题原则
科研选题是形成、选择和确定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的过程。是科学研究的具体化。
(1)创新性原则:前人未解决或未完 全解决的问题
(2)科学性原则:科学理论与科学事实为依据
(3)可行性原则:主客观条件的考虑
(4)需要性原则:社会(实践)与学科 (理论)发展需要
二、科学事实的获取—观察与实验
1、科学观察: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自己的感官,认识与描述各种自然现象,获取经验知识的基本手段。
(1)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依赖感官与仪器(3)不改变研究对象,自然发生
2、科学实验: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借助于科学仪器,在科学方法指导下,人为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条件下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
科学实验的特殊作用
(1)简化研究对象
(2)强化研究对象
(3)经济实用
(4)降低科学研究的风险
观察与理论的关系
---传统的看法:观察独立于理论
---波普尔等:观察渗透理论
---爱因斯坦:“是理论决定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东西。”
◎观察与观察者的理论知识背景有关;
◎观察与观察者的注意力有关;
观察的客观性的保证
◎标准方法、先进的观测仪器;
◎正确理论的指导、严谨的科学态度;
◎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的理解相一致;
◎与真理观相一致。
观察实验中的机遇
机遇是因意外事件导致的科学新发现。
*机遇产生的客观原因:
自然界中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如何利用机遇:
世界观上的认识;开放的思路;广博的知识背景;敏锐的洞察力
三、科学假说的形成
1、科学假说的构成:背景理论;对现象本质的猜测;推演出的预言与预见
2、假说形成的基本条件:
(1)一致对应性;(2)可解释性;(3)可预测性;
3、假说的检验:
(1)逻辑分析;(2)实践检验;(3)判决性实验;
四、科学理论的创立
1、创立理论的思维过程
(1)准备阶段—问题的提出
(2)酝酿阶段—问题的求解
(3)豁朗阶段—问题的突破
(4)验证阶段—问题成果的证明和检验
2 、科学语言:(1)科学术语(2)科学命题(3)科学符号
3、科学思维方法—演绎方法:(1)演绎推理(2)公理化方法(3)理想实验
4、科学思维方法—非演绎方法
(1)分析与综合(2)归纳与概括(3)类比与联想(4)思想模型
❾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研究方法
自然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F.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所开创的研究领域。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是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益被揭示出来的,两个方面的研究密切相联,不可分割。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辩证法的研究;一是自然科学观,即对自然科学辩证法的研究。
①自然观。这方面的研究,要求不断地概括和运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发展和更新人们关于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和对自然界的总观点,其中包括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信息观、系统观、规律观以及自然发展史和自然界各种运动形态的划分、联系、交错、转化等等;要求探讨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在自然界各种过程中的丰富多样的表现及运用 ,使人们对辩证法规律和范畴的理解不断充实和深化,在许多方面进一步清晰化、准确化和精细化,并增添新的内容。从而,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提高到同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新思想相适应的现代水平。
②自然科学观。自然辩证法主要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研究自然科学认识过程、认识方法和自然科学认识发展的规律。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方面研究作为社会现象之一的自然科学在社会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
自然辩证法不但把科学看作是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探讨其在一定社会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而且也把与科学紧密相关的技术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来研究。自然辩证法关于技术论的研究,就是从总体上探讨技术的性质和特点、技术发展的条件和规律以及技术和其他各种社会现象的关系等等。这一研究和自然科学论的研究共同为科学技术政策的制定、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划、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其重要性日益显得突出起来。
❿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F.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所开创的研究领域。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是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益被揭示出来的,两个方面的研究密切相联,不可分割。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领域的自然辩证法,有其历史的渊源。从I.康德于1755年和P.-S.拉普拉斯于1796年提出星云说,试图揭示天体演化的历史开始,形而上学的自然观被打开了第一个缺口。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有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其中,能量转化、细胞学说和进化论,被恩格斯称之为自然科学中彻底动摇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三大发现。这一切都从不同方面揭示了自然界的历史发展和普遍联系,充分展示了整个自然科学从经验到理论、从分析到综合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是在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哲学思想的渊源上说,它依据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对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马克思和恩格斯形成他们的新哲学世界观,始于19 世纪40年代。他们关于自然辩证法思想的萌芽,也产生于这一时期。系统地研究、建立和阐明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主要是由恩格斯从19世纪50年代后期起进行的。在《反杜林论》哲学篇和《自然辩证法》手稿中,恩格斯依据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描绘了整个自然界发展的辩证图景,运用丰富的自然科学材料阐发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研究了各门自然科学的辩证内容。他把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界的辩证法同自然科学认识发展和研究方法的辩证法联系起来研究,并认为从根本上来说认识的辩证法是客观的辩证法的反映,指出辩证法是唯一的、最高度地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马克思和恩格斯很重视研究人和自然的关系,研究了自然科学和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在社会中的发展规律。恩格斯提出18世纪科学和哲学结合的结果就是唯物主义、启蒙时代和法国的政治革命,科学和实践结合的结果就是英国的社会革命等着名论断。马克思在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详细地研究了技术史,论述了自然科学和技术在现代生产和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的产生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对整个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