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工作人员需要检测汽车电控发动机系统的故障,首先要向车主进行咨询,对及时的具体应用状况进行了解,掌握常见的异常现象,然后从各个方面对其资料进行收集,例如读取汽车铭牌上的数据,掌握汽车的车型情况,对于发动机和变速器的性能参数进行了解,通过查找汽车维修手册的内容,得到更多的有效信息资料。
通用仪器的故障诊断功能,虽然很先进,但是有使用范围,汽车行业技术进步很显着,传统的常规汽车故障电子诊断器有时无法适应新情况,汽车电控发动机系统故障诊断的效率取决于诊断仪器的工作水平,电子控制系统相对复杂,故障诊断和维修的难度高,非一般维修工作可比。汽车维修工作人员必须掌握较多的系统维护知识和检修技能,才能够更好地排查与清除汽车发动机与电控系统的故障。
以上就是小编的全部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⑵ 汽车的操作稳定性,应该如何测评
车辆操纵稳定性由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机动性和稳定性。机动性是指汽车及时、准确地执行驾驶员转向指令的能力。稳定性是指汽车在受到外界干扰后,保持或迅速恢复其原始运动状态的能力。他们相互影响,很难完全分开。随着车速的显着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已经成为现代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被称为“高速汽车的生命线”。
实验方法和指标计算结果相对清晰,不受人为不确定因素的干扰;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成熟和汽车模型的精确构建,为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研究汽车动态特性和预测动态特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如果在设计阶段采用成熟统一的客观评价体系,则无需原型车或在对标阶段即可预测车辆操纵稳定性,从而优化设计,节省时间和成本;通过理论分析可以确定客观评价试验中的评价指标与汽车结构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因此,客观评价试验可以指出改变汽车结构和结构参数以提高性能的具体方法。
⑶ 多维度构建体系 日产/中汽中心发布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报告
本次发布的《研究报告》汇总了自2018年共同研究开始以来各国自动驾驶发展的现状,并对产业发展趋势及中国现行标准及法律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此外,报告还通过问卷方式,对50余家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现状及测试评价相关需求进行调研,确定核心功能和关键性能,形成适用于自动驾驶功能现状及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的测试评价方法,并基于研究成果提出了相关管理建议。
在“日产智行(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技术愿景下,日产汽车多年来致力于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通过日产ProPILOT超智驾等技术,推动社会向“零事故”“零伤亡”的目标迈进。目前,日产第七代天籁Altima、奇骏与逍客均已搭载了屡获殊荣的日产ProPILOT超智驾功能。到2022年,日产汽车计划在70%的车型上搭载该功能。
未来,日产汽车将进一步加速“日产智行(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在中国的全面落地,同时,日产汽车还将继续携手产业相关方,加强面向中国市场的智能网联研发和应用,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共同引领未来交通出行的变革。
据易车了解,今后后续测试评价框架将作为后续标准制定的支撑,伴随技术研究持续完善和更新,要适应自动驾驶技术方向的多样性特点,测试评价方法寻求更多细化的内容,并将管理建议提交至主管部门参考,为产品准入认证和标准提供思路,在未来检验和验证结果成熟后推动国家标准法规协调,未来日产汽车将与中汽中心在这方面更加紧密的合作,更多消息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⑷ 汽车车身控制器的开发和测试
随着微机在汽车上的应用日趋广泛,不仅提高了汽车的性能和舒适性,也使整个汽车控制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用户的汽车一旦因故障抛锚时,维修人员能否迅速找到发生故障的部位并加以排除就成为摆在汽车制造商面前的重要课题。当今时代,汽车工业群雄鼎立,售后服务的方便和快捷必然成为竞争的焦点。这就要求在丰富汽车各种功能的同时,完善和提高故障的检测能力,使汽车更安全、更易于维护。
1 汽车故障自诊断技术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和故障诊断设备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汽车诊断也作为一门专门技术发展起来。汽车故障自诊断装置一般包括车载故障自诊断装置和汽车故障诊断仪。
1.1 车载故障自诊断装置
1976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子点火控制系统MISAR,其中已具备了自诊断功能,用于诊断控制发动机点火时间的微机,发动机冷却水温度和蓄电池电压等输入信号,当发生异常情况时报警指示灯亮。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故障自诊断系统已能对各传感器、执行机构和ECU本身进行监测,并能判断和区分故障类型,以故障代码的形式存储起来,供维修人员用专门的故障代码读取设备读出。故障自诊断技术不仅应用于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中,而且在自动变速箱、防抱死制动装置、安全气囊等系统的微机控制单元中广泛使用。世界各大汽车公司都推广了这一技术,并开发出与各自车型配套的故障代码读出设置。这就给用户在汽车运行中及时发现故障和汽车修理时故障的查询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1.2 汽车故障诊断仪
汽车故障诊断仪是和车载故障自诊断系统配套使用的,从本质上看,它相当于自诊断系统的终端设备,起到人机交互的作用。随着微机技术的发展,故障诊断仪能完成的功能愈来愈丰富,现归纳如下:
·显示故障代码,同时显示发生故障的部位、检查的方法、检测的标准数据等,并打印上述信息;
· 清除故障代码;
·汽车运行实时状态数据的显示,维修人员可对照标准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偏离标准数据的方向和大小找出故障的原因;
·向ECU发出执行器强制动作的命令,以查看执行器是否工作正常;
·存储汽车运行的状态数据和故障信息,向个人计算机或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输出。
2 故障诊断通讯接口OBD-II标准简介
早先的故障诊断仪都是由各个整车制造厂或仪器制造商各自开发的,诊断接口和通讯方式各不相同,不能互相通用。以诊断插座为例,福特车系有7针、25针,奔驰车系有圆形9针、38针、长方形16针等等。这种各自为政的局面不仅给维修工作带来了麻烦,而且也增加了维修成本和人员培训费用,反过来也影响了产品在全球范围的销售。
自1987年起,美国加州大气资源局(CARB)规定车载故障自诊断系统必须能够对汽车排气系部件进行监测。1994年CARB颁布了更为严格的废气排放控制法规,规定与排气相关的部件必须与被称为万能扫描工具的故障诊断仪进行通信。同时,美国环境厅(EPA)也采取相应措施在全美推广使用。在CARB的要求下,美国汽车工程学会(SAE)进一步推进了与故障诊断仪相关的标准化工作,形成了诊断仪接口的OBD-II标准。
OBD-II是ON-BOARD DIAGNOSITICS的缩写,即第二代随车电脑诊断系统,它代表了目前大部分诊断仪的技术水平,可以说是一个实际的标准,因而得到了汽车制造商的支持。其主要特点有:
·诊断插座统一为16针插座,并统一安装于驾驶室仪表板下方。诊断插座如图1所示,引脚定义如表1所示;
·串行数据通信协议采用IS09141和SAE两个标准;
·具有统一的5位故障代码。例如P1352,第一个英文字母代表被测控制器,如P代表发动机电脑控制器(Power),B代表车身电脑控制器(Boby),C代表底盘电脑控制器(Chassis),第二个字代表制造厂,第三个字代表SAE定义的故障范围码,最后两个字代表原厂故障码;
·具有用诊断仪直接读取并清除故障码的功能;
·具有行车记录功能,能记录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有关数据资料;
·具有记忆并重新显示故障信息的功能。
3 V.A.G1551功能简介
V.A.G1551是大众集团内部售后服务通用的汽车电子系统维修、诊断仪器,可以读取电子控制汽油喷射发动机、自动变速箱等十多个汽车电子系统的诊断和测试信息。比如在检修发动机电子时,维修人员可以使用其来读取故障代码,同时也可以读取发动机实时状态参数如转速、水温、负荷、电压、喷油时间等,另外还能向ECU的各执行机构发出强制执行命令。操作时,将诊断仪与汽车排档前的诊断插座连接即可。诊断插座符合OBD-II标准,其中引脚4为车身搭铁,引脚 7为B.D.DIAKM�即K线),引脚16为蓄电池正极,其余引脚均为空。
使用时首先要输入检测对象的地址代码,如发动机电子为01,然后要选择功能,如查询故障代码的功能号为02。具体使用方法见相关资料。
诊断插座的引脚7应与汽车上各电子控制系统的K线相连接,诊断仪一次只能与一个电子控制系统通信。开始时,诊断仪以广播的方式通过K线发送识别信息(即地址码),但只有与地址码相对应的电子控制系统才作出响应,于是诊断仪和该电子控制系统开始通信,其余各系统仍处于待机状态。
4 V.A.G1551与发动机电子通信规律初探
由于条件限制,本文只研究了V.A.G1551与Engine Electronics的通信规律,并且ECU只限于MOTRONIC M1.54P。
4.1 利用计算机串口截码
考虑到V.A.G1551与ECU的通信码均为串口信号,只是与RS-232标准串口信号的电压不同,标准串口信号的“1”用-12V表示,“0”用+ 12V表示,而K线的“0”用0~1.3V表示,“1”用12V表示,所以只要设计一块转换卡,把K线的串口信号转换为标准串口信号,即可实现利用计算机串口来截取V.A.G1551与ECU的通信码,从而研究它们的通信规律。转换卡除了能完成电平转换功能外,工作频率要大于10kHz,且输入电阻要大,不至于影响V.A.G1551与ECU的通信。图2给出计算机串口截码原理图。
采用转换卡截码的效率很高,每次截码得到的文件也较小,大约1Kbytes多,并可以直接在编辑软件下阅读,使用非常方便。下面的任务就是对V.A.G1551的各个功能逐个进行截码研究,弄清在发动机的各个工况下它们是如何进行通信的。
4.2 截码数据分析
下面给出V.A.G1551在功能号04数据块000进行通信时截码得到的数据,并进行简单分析。
在V.A.G1551发出地址码后,ECU回答控制器版本号,如表2所示。
接下来,双方发出握手信号以不中断联系,并且ECU等待V.A.G1551发出指令:
03FC OBF4 09F6 03
03FC 0CF3 09F6 03
03FC 0DF2 09F6 03
V.A.G1551发出功能04-000指令,ECU回答相应信息,并且双方不断问答,直到用户输入“→”:
03FC CEF1 11EE 03
0DF2 0FF0 F40B 659A A25D C837 1DE2 807F SBA4 02FD 00FF 07F8 1FE0 03
03FC 10EF 11EE 03
0DF2 11EE F40B 659A A25D C837 1DE2 807F 5BA4 02FD 00FF 07F8 1EE1 03
03FC 12ED 11EE 03
0DF2 13EC F40B 659A A25D C837 1DE2 807F 5BA4 02FD 00FF 07F8 1EE1 03
接下来双方又进行握手等待,直到用户发出结束指令,通信结束:
03FC 14EB 09F6 03
03FC 15EA 09F6 03
03FC 16E9 09F6 03
03FC 17EB 09F6 03
03FC 18E7 06F9 03
在这些数据中,还可以发现一个特殊的码子,即每一行的第二个数据,经分析,这是一个记数码,通信双方每发出一次信息均加一。并且可以看到,在功能号04数据块000时V.A.G1551发出的命令为11,结束指令为06。双方采用的校验方式为反码,即接收方发出接收码的反码,发送方收到反码后就认为对方接收正确(如V.A.G1551发06,ECU答F9)。
经过多次实验,可以获知V.A.G1551在检测发动机电子的各个功能(包括读故障码和消除故障码)时的通信码,这些通信码为研制与V.A.G1551兼容的汽车故障诊断仪打下坚实的基础。
V.A.G1551除了可以读取故障代码外,还可以读取发动机实时状态参数如转速、水温、负荷、电压、喷油时间等,经过数据分析,V.A.G1551并不是把这些参数直接显示出来,而是把这些参数的码子经过某种转换再显示出来。
5 开发与V.A.G1551兼容的计算机汽车诊断系统
V.A.G1551是德国制造的仪器,价格昂贵,并且有部分V.A.G1551是德文显示,用起来多有不便,因此有必要开发与其兼容的汽车诊断仪。通用的计算机系统有标准的串口,且编程余地大、易调试、所以可先开发计算机诊断系统。
5.1 硬件部分
同样,计算机系统的串口与V.A.G1551的串口不兼容,因此需要设计一块适配卡,与上述转换卡不同的是,适配卡的数据流是双向的,但因为通信是半双工的,所以适配卡上应加上一个模拟开关,以隔离双方数据。图3给出适配卡原理图。
当计算机发出数据时,模拟开关接通,数据通过K线发给ECU,同时数据又发回给计算机,当计算机接收到数据后可判定数据已发完,此时应立刻关闭模拟开关,等待ECU回答。在这个过程中模拟开关的关闭时间是个关键,若模拟开关关早了(即计算机串码还未发完)则ECU接收的数据会出错,若模拟开关关晚了(即 ECU已发出数据)则会影响计算机接收数据。
5.2 软件部分
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即把主程序编成一个模块,V.A.G1551每一个功能都编成一个模块,每个模块分别汇编后再连接成可执行文件。采用模块程序设计有以下一些优点:
(1)每个模块任务明确,便于理解;
(2)单个模块易于编写和调试;
(3)便于程序和维护的修改;
(4)要增加诊断的功能,只要增加相应的模式块即可。
编制程序的时候可采用逐渐增加功能的方法,即先编主模块和第一个功能模块,调试成功后连上第二个功能模块再调试,直到全部完。
通过一段时间的调试,笔者已初步开发完成与V.A.G1551兼容的计算机诊断系统,当然目前只限于诊断M1.54P的发动机电子。图4给出软件的主框图。
本文介绍的方法是通过研究V.A.G1551与ECU的外部通信规律来开发与V.A.G1551兼容的汽车故障诊断仪,应该说在主要功能上能与 V.A.G1551保持一致,但在细节问题上还有差异。并且本文尚未涉及到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V.A.G1551与ECU的确认码问题的,也就是说当V.A.G1551收到ECU的确认码是错误的时候会做何动作画。这些问题还等待我们去作进一步研究。
⑸ 如何对汽车电控发动机系统进行有效的故障检测和维修呢
汽车发动机诊断方法比较多,根据使用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技术人员进行诊断,比如说直观法和专家诊断法,一种是凭借技术设备进行诊断,比如仪器测试法和汽车自行诊断,这些都是最常用的一些方式。
目前已存在的诊断技术设备还是比较多的,比如用于诊断的跨接线,它其实就是一种导线;用于测试电路电压的测试灯;精密度很高的数字万能表;实现与电控发动机系统中电子控制装置信息交流的解码仪;等其他技术设备,它们在故障诊断工作中发挥着极大的价值,所以要掌握好这些技术设备的使用方式,将它们熟练使用在诊断工作中。
⑹ 谈一谈新能源汽车深度测试评价方案
新能源汽车深度测试评价中国汽研新能源汽车测试评价,即针对新能源汽车(BEV、REEV、PHEV)与混合动力汽车(HEV),利用先进的总线解析和传感器技术,在室外实际道路和室内硬件台架环境中,根据国内外标准法规和其他测试规范,就其性能、策略、功能等进行测试和评价。开发性测评的方法和流程系统性的测评方法、明确的工作流程,确保更全面、完整、客观的测评结果。
图ToB的深度测评技术开发服务
截至目前,中国汽研通过完成逾40台主流构型的新能源汽车的深度测评,形成了基于先进车型性能对标数据库与控制方法逆向解析的PE开发、热管理开发、控制策略开发以及电驱动系统一体化测试评价能力。为新能源汽车产品研发提供综合能耗优化解决方案与竞品车型深度测试评价解决方案,欢迎有需要的业界同仁洽谈合作。
⑺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汽车操纵稳定性涉及的问题较为广泛,它需要采用较多的物理参量从多方面来进行评价。对操纵稳定性有两种评价方法——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 主观评价就是感觉评价,其方法是让试验评价人员根据试验时自己的感觉来进行评价。并按规定的项目和评分办法进行评分。
主观评价的优点:
(1)主观评价把人的因素考虑在内,与实际情况更为符合。汽车是由人来驾驶的,因此主观评价法始终是操纵稳定性的最终评价方法;
(2)熟练的试验驾驶员在进行主观评价试验时,还能发现仪器所不能检验出来的现象。
主观评价的缺点:
(1)它受到评价者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同评价者可能给出差别较大的评价结果;
(2)一般情况下,它不能给出“汽车性能”与“汽车结构”二者之间有何种联系的信息。
(3)在设计阶段必须要生产出样车,这样增加评价成本和设计周期。 客观评价法是通过测试仪器测出表征操纵稳定性能的物理量如横摆角速度、侧向加速度、侧倾角及转向力等来评价操纵稳定性的方法。
其优点是:
(1)实验方法和指标计算结果比较明确,没有人为的不确定因素的干扰;
(2)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成熟,汽车模型的精确构建,为以计算机仿真分析为手段研究汽车动力学特性及预测动态特性提供极大方便;
(3)如果有一套成熟统一的客观评价体系用于设计阶段,在还没有原型车的情况下或者在对标阶段就可预测汽车操纵稳定性,从而优化设计节约时间节约成本;
(4)可以通过客观评价试验中的评价指标,理论分析确定它们与汽车结构参数的函数关系,因此客观评价试验可以指出改变汽车结构及结构参数以提高性能的具体途径。
其缺点是:
(1)没有充分考虑到人的因素,与汽车的实际使用情况有一定的差别,评价指标难以真正准确反映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2)还没有成熟统一的客观评价体系,即便是ISO的实验标准也只给出了实验方法和指标计算方法,并没有明确说明各指标如何去反应汽车主观品质特性。
由于主客观评价各有优缺点,所以较为常见的办法是先由人的感觉发现问题,然后用仪器来进行测试。
⑻ 汽车点火系统的测试方法是啥(文字说明)
早期点火系统包括:点火线圈、分火头、缸线、火花塞,作用是完成压缩冲程的混合气点燃,一般分脉冲点火、霍尔点火、电子点火(独立点火)方式。
⑼ 汽车电控系统检测技术需要关注哪些问题呢
知识要点1.汽车电控系统故障检测过程中常用的仪.汽车电控系统故障检测的基础基本知识;3.汽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检测;4.汽车电控自动变速器系统的检测;5.汽车电控转向系统(PPS)的检测;6.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的检测。学习1.了解电控系统故障检测过程中一些常用工具的使用;故障检测的基本程序和注意事项;2.熟悉在检测汽车时万用表的检测参数;OBDn随车诊断系统的特点及功用;掌握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各组成部件的检测;自动变速的基本检查和试验内容、方法及检测数据的分析处理;ABS电控系统读取出的故障码的含义。
无源测试灯无源测试灯也称12V测试灯,当电器有故障时先将测试灯的搭铁夹搭铁,在用探针短接于电子器件的“电源”端子处,如灯亮,说明被测电路断路,应沿电流的流向逐次短接在第二测试点、第三测试点……直到灯亮为止。此时可断定故障点在最后两个测试点之间的电路或电子器件上。2.有源测试灯有源测试灯的结构和原理与无源测试灯基本相同,但由于自身带有电源,检测方法略有不同。另外,采用电路法可对电路的断路故障进行快速检查。如将其跨接在所测电路的两端,测试灯不亮,初步断定被测电路有故障,在依次逐步缩小测试范围,直至测试灯亮,表明断路点在最后两个被测点之间的电路中。
万用表可用于电路中的电量及元件的测量。常用的万用表可分为数字万用表(DMM)和指针式万用表(模拟表)两种。对汽车电气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和检测时,万用表是必不可少的仪表。对于传统汽车来说,要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使用普通指针万用表即可。但现代汽车普遍采用了电子控制技术,使用低阻抗指针式万用表,容易对车载电脑及传感器造成损坏。所以,最好采用高阻抗的数字万用表。数字万用表具有精确度高、测量速度快、输人阻抗早、量程范围宽、过载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强、功耗小、分辨率高的特点。在汽车电控系统检测及故障诊断中,除经常要检测电压、电流、电阻参数,还需要检测转速、闭合角、频率、压力、时间、电容、电感、温度等参数。这些对于汽车电控系统的故障检测与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些参数用一般数字式万用表无法检测,须用汽车万用表。汽车万用表除具有数字万用表功能外,还具有汽车专业项目功能。
⑽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方法
汽车制动性能检验主要以台试检验方法为主,对不能台试检验或台试检验存在疑问的车辆,可用路试检验。下面给大家介绍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方法,欢迎阅读!
汽车行驶时能在短时间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的稳定性,以及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称为汽车的制动性。自汽车诞生之日起,汽车的制动性就显得至关重要,并且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和行驶速度的提高,而越来越重要。制动性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重大交通事故往往与制动距离太长、紧急制动时发生侧滑等情况有关。
1 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
评价汽车制动性能的指标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制动效能,即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是指在良好路面上,汽车以一定初速度制动到停车的制动距离与制动时汽车的减速度,是制动性能最基本的评价指标。
(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汽车在高速行驶或下长坡连续制动时制动效能保持的程度,称为抗热衰退性能。此外,当汽车涉水时,水进入制动器,短时间内制动效能的降低称为水衰退。汽车应该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原有的制动效能。
(3)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即制动时汽车不发生跑偏、侧滑及失去转向能力的性能。
2 汽车制动性能检验方法的比较
检测站在评价汽车制动性能时,主要检测制动效能和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对于制动效能的恒定性,由于检测方法复杂,一般不进行检测。检测站在评价汽车制动性能时检测的参数主要包括制动力、制动减速度、制动距离及制动协调时间等。检测站对制动性能的检验方法分为台试检验(即通过制动检验台检测)和路试检验(即通过五轮仪或减速度仪检测)。路试检验可检测制动减速度、制动距离、制动协调时间和稳定性;台试检验可检测制动力、制动力平衡和车轮阻滞力。
2.1制动性能路试检验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12)第7、11、3条规定,对台试检验制动性能结果有异议的,在空载状态下按第7、10条(路试检验制动性能)规定进行路试复检;对空载状态复检结果有异议的,以满载路试复检结果为准。这说明国家标准将制动性能路试检验作为最终判定制动性能的方法。制动性能路试检验能真实地反映车辆实际行驶过程中动态的制动性能如轴荷转移的影响,还能综合反映汽车其他系统的结构性能对汽车制动性能的影响,如转向机构、悬架系统结构等对制动方向稳定性的影响,并且不需要大型设备与厂房,但制动性能路试检验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不利于流水化作业,效率低。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现在的检测站每天要负担几百台次的检验任务,并且不单单是检测制动性能。路试检验需要较大的、与其他区域隔离且符合要求的场地,如果不是流水化作业,没有较高的效率,是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任务的。
(2)只能作整体分析。制动路试检验以实际行驶和整个汽车作为研究对象,只能对整车制动性能进行定量评价,而对于各车轮的制动状况及制动力的分配,却无法检测,无法精确判断故障部位,不利于制定对不合格汽车的修正方案,不利于诊断故障发生的具体部位。
(3)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由于制动路试检验是一种较接近实际行驶的动态高速测试,特别是满载路试,如果检测的车辆存在制动故障,可能存在制动距离过长、方向稳定性较差等问题,因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2制动性能台试检验
按检测时被检车辆相对地面的运动状况,制动性能台试检验分为静态检测法和动态检测法。静态检测法采用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动态检测法采用平板式制动检验台。
2.2-1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
现在汽车检测站将反力式滚筒制动检验台作为对汽车制动性能检验的最普遍的仪器设备,其优点有:车速较低,检测安全系数较高;便于流水化作业,检测经济迅速;重复性较好,能定量测定制动增长全过程,有利于判断故障部位及制定不合格汽车的修正方案;除了需要设备和=厂房外,受外界条件的限制较少,便于检测场地的布局。但其存在以下不足。
(1)检测状态与汽车真实制动状态不一致。汽车高速行车制动时,因动态轴荷的转移而导致汽车前轴的制动力要求大大提高,而由于滚筒式制动检验台的结构属于静态检测,无法模拟轴荷的转移。
(2)难以科学地检测汽车制动稳定性。汽车制动时是4个车轮受力,共同决定汽车制动时的稳定性,而利用滚筒式制动检验台进行制动稳定性的评判是将前后轴分开考虑的,以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同时测得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与全过程中测得的该轴左右轮最大制动力中大者的比值来判断制动稳定性是否合格。这种评判方法只是简单地考虑单轴的制动过程中制动力差对稳定性的影响,而未考虑汽车前后轴车轮相互影响的关系对汽车制动稳定性的影响。利用滚筒式制动试验台检测时,同样无法真实反映轴荷转移对制动稳定性的影响。
(3)难以准确检测装有ABS的汽车制动性能。随着电子技术与汽车技术的发展,ABS的应用大大改善了汽车的制动性能,使得汽车在紧急制动时能够防止车轮完全抱死,而处于纵向附着力最大,侧向附着力也很大的半抱死半滚动的运动状态,使滑移率保持在10%~20%。在滚筒式制动检验台检测汽车的制动性能时,汽车相对速度只有3 km/h~5 km/h,该速度下ABS并不工作。这种测试实际上测试的仅仅是汽车在ABS不起作用情况下的制动性能,并不是汽车真实制动时的情况。
2.2-2平板式制动检验台
动态法使用的平板式制动检验台结构简单,日常维护工作量小,工作可靠性强,检测效率高,现在越来越受检测站的青睐。下面谈一谈目前普遍对平板式制动检验台存在的几点误解。
(1)速度越快具有的动能越大,所以不同的车速在平板制动台上所测得制动力不相同,造成重复性不佳。不同车速的汽车实施紧急制动时,车辆停止的时间是不同的,制动过程中不同车速的汽车的制动距离不同,车速越快的汽车制动距离越长,制动时间越长。根据GB 7258-2012规定,行车制动性能检测只与制动力增长全过程有关,即急踩制动踏板的起始上升段,至于制动力的持续时间与检测无关。较高的车速会使车轮在制动台面移动较长的距离,且使测力传感器受力时间延长,但并不影响测量结果。
(2)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的测量准确性高于平板式制动检验台。两者最大的差别是:平板式制动检验台测量的是汽车的制动力,而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测量的是车轮的制动力。现有的测量汽车制动性能的方法均不能说谁的准确性更高,只能说哪种方法更能准确地反映被测汽车的制动性能。被检汽车的制动力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可得到不同的测量结果,比如前驱的乘用车在实际制动时,制动力可以达到静态轴荷的140%,而用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检验时,制动力不可能超过100%,进而不同测量方法得到的制动力误差达到百分之几十是很正常的结果。我们只能按照国标的要求来判断被检汽车的各项测量数据是否优于国标的各项限值。例如,用平板式制动检验台和平板式制动检验台测量同一辆汽车,若该被检汽车的制动力足够,可以看到平板式制动检验台测量的制动力要大于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的测量值;若两种测量方法得到的结果均大于国标所规定的限值,我们说这两组测量数据均是正确的,但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得到的数据仅是一个与汽车制动力相关的力,并不是汽车的真实制动力,是除去了其他因素的制动力。
(3)平板式制动检验台不能检验车轮阻滞力。当车辆在静止并处于空挡状态下,利用外力推动车辆使其从静止开始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视为车轮阻滞力。用平板式制动检验台测试时,车辆是在空挡利用惯性力滑行上平板的。现在的平板式制动检验台平板的长度一般较长,滑行时间相对增加,在滑行过程中测出车轮阻滞力。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测试车轮阻滞力是滚筒转动带动车轮的,而平板式制动检验台是通过车辆自身的'运动,也就是说车辆车轮转动带动平板测出车轮阻滞力,也可以这样理解,车辆和平板存在相对运动,我们认为车辆不动而平板在移动,这样就能测出车轮阻滞力,但是不能否认平板式制动检验台检验车轮阻滞力确实不方便。《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 21861-2014)中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表已将车轮阻滞力删除,也就是说对于所有车辆的车轮阻滞率可以不用检测和评判,这样为平板式制动检验台的广泛应用扫除了障碍。
3 总结
汽车制动性能检验主要以台试检验方法为主,对不能台试检验或台试检验存在疑问的车辆,可用路试检验。汽车在实际行驶中的制动过程受路况、速度、装载情况、人员操作、车辆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作为制动性能最终检测认定的路试也只是模拟汽车制动性能的方法,可以说不存在与实际制动完全吻合的检测方法。正确判断汽车制动性能是否合格,是我们检测汽车的目的,选择正确的测量方法,并对各种测量方法充分了解,才能在检测中减少误判。
一、车辆制动性能检测发展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汽车的数量与日俱增,为了确保公路安全,行车出厂前,厂家需要对车辆进行整车安全检测。随着电子技术和机械加工工业的发展,在传统检测方法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现代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汽车检测通常指使用现代检测技术和设备、合计算机、自动控制等高技术来检测汽车技术现状,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汽车的制动性是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制动性能的检测对所有车辆都是极其重要的。汽车的制动性关系到人的安全,它是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保障。资料表明,因制动不良而导致的道路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l/3。汽车的制动性不仅取决于制动系的性能,还与汽车的行驶性能、轮胎的机械特性、道路的附着条件以及与制动操作有关的人体工程特性有密切关系。
汽车的制动性是由汽车的制动系统决定的,其制动过程是很复杂的,它与汽车总布置和制动系各参数选择有关。汽车本身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运行当中,各个总成之间都在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系统的技术状况都会发生变化,其技术状况将不断恶化,造成汽车的各种性能的下降,从而使其发生故障的可能性逐渐增加,造成交通安全隐患的大量聚合。随着道路质量的提高和高等级公路及高速公路的发展,汽车行驶速度愈来愈快,因此对汽车制动性能的要求也愈来愈高。
二、车辆制动性能试验台的研究意义
我们知道,路试法虽是最直观、最真实的一种检测方法。但路试法需要专业的试验场地,在我国专业的试验场地并不多,国家级的汽车试验场只有四个:海南汽车试验场、襄樊汽车试验场、中国定远汽车试验场、北京通州汽车试验场。所以难以推广,并不适合我国的国情。另外路试法对汽车会产生一定的磨损,并且在进行路试时每次都须将各种传感器安装在汽车的车轮或车轴上,来采集汽车在路试的时候的制动数据,这样就很难避免每次装卸这些传感器所造成的误差。在2004中规定当机动车经台架检验后对其制动性能有质疑时,可用路试检验进行复检,并以满载路试的检验结果为准。在现有的检测设备中一直都没有能够以台试的方法来代替路试的检测设备,动态制动检测系统则是以模拟路试为设计原则,找到一种能够尽可能的接近路试的方法。过去曾发生过在路试时合格,而在台试时却不合格,最终按照路试的检测结果作为最终检测结果。这便体现出路试与台试存在不统一的问题,动态制动检测系统是建立在路试法的基础上,用台试的方法来进行路试的检测。这样我国的汽车检测事业将更加科学化。
汽车制动器台架试验是制动器强制检定项目,它模拟汽车的制动过程,以台架试验的方式来测试制动器总成的制动效能、热稳定性、衬片磨损以及强度等各项性能,从而揭示其内在的统计规律性,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它的优点是能迅速、准确地检测制动性能,不受气候条件限制,试验重复性较好,能定量地指示各轮的制动力或制动距离,有利于分析前后轴制动力的分配及每轴制动力的平衡状态,制动协调时间等参数,给故障诊断提
供可靠的依据。现在,台架试验检测已成为汽车诊断与检测最常用的方法。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反力式滚筒制动试验台和平板式制动试验台。由于反力式滚筒制动试验台所需场地小 , 设备造价低 , 测试方便 , 因此目前成为我国各类检测站测量机动车制动性能的主要设备;平板式制动试验台接近实际道路状况 ,台面上制动时车轮的受力情况与路面上制动时车轮的受力情况很相似 ,使测试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 ,但平板式制动试验台对传感器、检定工具、测试方法等有较严格的要求 ,使得造价升高、测试难度增加。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此次试验中我选取反力式滚筒试验台。
三、车辆制动性能检测标准:
对制动力的要求:制动力总和占整车重力的百分比,空载≥60%或满载≥50%;主要承载轴的制动力占该袖轴荷的百分比,空载≥60%或满载≥50%。在
GB7258-1997中,仍保持制动力总和与整车重力的百分比空载≥60%或满载≥50%的要求,由于对主要承载轴的理解容易有误,将主要承载轴的制动力与该轴轴荷之比改为前轴制动力不得小于前轴轴荷的60%。
对制动力平衡的要求:原标准中是以轴荷为基准确定的,即前轴左右轮制动力差不得大于该轴轴荷的5%,后轴左右轮制动力差不得大于该轴轴荷的8%。由于这种规定不能准确反映制动力差的数值应随制动力增加按正比例相应变化的实际情况,所以在GB7258一1997中改
为:在制动力增长的全过程中,左右轮制动力差与该轴左右轮中制动力大者之比,前轴不得大于20%,后轴不得大于24%。这个要求的幅度与原标准比较,前轴要求适当放宽,对后铀的要求基本保持不变。
四、车辆制动性能检测标准的意义
保障行驶安全和使汽车的动力性得以充分发挥。
五、在制动性能检测过程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对ABS制动车辆的检测
现时机动车检测站对车辆制动性能检测的设备主要有平板式制动台和滚筒式制动台。这两种制动台对带ABS车辆的检测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足。现时在汽车检测行业中有观点认为滚筒式制动无法对带ABS车辆的制动性能进行一个很准确的综合评估,其理由是由于带ABS车辆车轮不能抱死,最大制动力难以反映,所以用滚筒式制动台不能检测带ABS车辆的制动性能。一般情况下,车辆的ABS系统一般要在行驶速度25~40km/h以上采取紧急制动时才产生作用。在滚筒式制动台上虽然不足以达到车辆产生ABS制动的条件,但检测结果是对车辆的正常制动力和制动力平衡的综合评价,制动检测台反映的是除车辆紧急制动情况外的制动性能参数。据笔者的经验,一般情况下只要是在能正常制动时制动检测合格的车辆,其紧急制动时的制动性能更好。车辆的ABS系统要在行驶速度30~40km/h以上采取紧急制动时才产生作用,而且就其制动控制过程来看,评价其制动效果的指标应该是车辆在制动过程中的制动减速和制动跑偏程度,而不是所产生的制动力。
现在我们所用的平板式制动台,按标准只达到5~10km/h的检测速度,所以其检测结果也不能很准确地反映ABS车辆的制动性能。因此,笔者认为平板式制动台能检ABS车辆,而滚动式制动台不能控测,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在台架试验中模拟ABS系统起作用时的紧急制动工况是难以达到目的,在检测中只能近似对制动性能进行评价,这是台架试验的一种局限性。据笔者的经验,在制动台架性能检测中合格的车辆其紧急制动时制动性能是合格的。
(二)多轴车制动动力检测
型货车都是多轴汽车,其后轴多是双驱动桥结构,重型汽车列车的半挂车也是多轴车,这些多轴车的长、宽、高都是充分利用了GB1589-2004规定的外廊尺寸限值,由于车辆外型尺寸较长许多检测站受场地设备布置限制,不能对这部分车辆上线检测。 对检测线进行全面改造时,充分考虑到重型汽车列车上线检测的要求,除所选设备单轴负荷达15t级外,检测线工位间距也设定为7m,满足汽车的检测要求。但在检测工作中遇到一些实际问题:当前检测线上制动力检测广泛采用的滚筒反力式制动检测台只能单轴检测,虽然我们选用的制动台带前后自由滚筒可解决双联轴检制的要求,但不能同时检测各车轴;在汽车列车台试检测时,若牵引车和半挂车各车轴的制动力和制动力平衡满足了GB7258-2004和GB18565-2004的要求,不等于汽车列车整体制动性就达到了标准的规定。
现时大多数检测站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对此项控测不够严谨或是没有检测,笔者在这里提出一个在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上检测整车制动协调时间的一种方法。制动协调时间应是指整车的制动协调时间,利用滚筒反力式制动控验台检测制动力是按每轴单独检测,并按标准的规定进行相关参数的评价,而作为制动协调时间,应是整车的制动协调时间,而非单指前轴或后轴的协调时间,这才与标准的原意相对应。因车辆原轴的制动力没有明确的限值要求,结合车辆安全行驶的实际制动情况标准中规定的制动协调时间,理解为整车制动协调时间是比较合理的,检测方法是采用制动踏板力计测取作用计时开始,在制动力检测的全过程中,储存各轮制动力采样的各记录点(时间)所对应的制动力值,在同一时间各轮制动力值总和,达到受检车辆总重量与标准中限值的百分比之积的75%时,做为制动协调时间计算的终止点。因此采用制动踏板力计,只要对软件增加相应内容,就可以在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上检测制动协调时间。
六、平板式制动试验台的应用
平板式制动试验台是一种低速动态惯性式制动试验台,检验时汽车以5~10km/h速度开上平板,置变速器于空档并紧急制动。汽车在惯性作用下,通过车轮在平板上附加与制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使平板沿台纵向位移,经传感器送测出各车轮的制动力,并由指示装置显示检测结果。这种试验台结构简单,运动件少,用电量少,日常维护工作量少,提高了工作可靠性,测试过程与实际路试条件较接近,反映了车辆的实际制动性能,即能反映制动对轴荷转移带来的影响,以及汽车其他系统对汽车制动性能的影响,该试验台不需要模拟汽车转动惯量,较容易将制动试验台与轮重仪、侧滑仪组合在一起,使车辆测试方便且效率高。
(一)测试重复性差
在检验的外界环境不足的情况下,重复性主要受检测员的踩制动习惯影响。从理论上讲,制动初速度的大小对测量值没有直接影响,根据牛顿力学第二定律(F=MA,力的大小与加速度成正比),在制动过程中,由于质量不变,当加速度最大时,力达到最大,所以制动力的大小与初速度无直接关系,而跟速度的变化有关。当然初速度也不能过高或过低,车速高不安全,而且由于制动距离过长不易将车辆停在平板上影响测试,车速太低则不足以产生足够的制动减速度影响测试准确,在平板式制动台测试制动性能时,要求检测员迅速制动,在汽车减速过程中减速度最大的点就是制动力最大的点,制动时汽车减速度的变化过程就是汽车制动力变化过程。因此,测试重复性差与检测员紧急制动的过程有很大关系,由于检测员动作不一致会造成检测结果重复性差。
(二)检测传感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随着平板式制动试验台的优越性已逐渐被国内有关管理部门及检测部门所认识,GB7258-2004已明确使用平板式制动试验台检测方法。笔者对检测线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时小车线选用平板式制动试验台。在使用初期存在着测试结果不稳定,重复性差等情况,经过分析研究,我们发现平板式制动试验台对检测员的操作要求较高,其动作要规范准确;另外,制动台的传感器精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也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