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学数学中的估算是怎么做的
估算的定义是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算式的结果作出的大概推断或估计,如39×4估算结果为40×4=160
② 估算的方法是什么(小学三年级)
“估算”主要问题有两个:
是学生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选择用估算,往往很多学生一看见有“大约”,就开始估了。
学生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选择用什么样的估算方法。
下面这些估算的方法的归类整理,希望可以帮助孩子们正确掌握这一知识点。
例 :一套车票和门票 49 元,四年级一共需要 104 套票,需要准备多少钱呢?
方法一:49×104≈5000(元) 50*100方法二:49×104≈4500(元) 45 *100 方法三:49×104≈5500(元) 50 *110方法四:49×104≈5250(元) 50 *105 。
第一种估算方法,因为把 49 看成是 50,把 104 看成 100,50×100 等于5000,计算很方便。
第三种估算方法,因为把 49 看成是 50,把 104 看成 110,两个数都看大了,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 50×110 等于 5500,肯定大于 49×104 的结果,还有多余的一点钱,可以防止有什么意外发生。
第四种估算方法,因为把 49 看成是 50,把 104 看成 105,两个数都看大了一点点,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 50×105 等于 5250,与准确值很接近。
我认为第二种方法不好, ,因为把 49 看成是 45,把 104 看成 100,两个数都看小了,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 45×100 等于 4500,如果带 4500 元钱肯定不够。
注意估算的原则,特别要注意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并学会根据需要调整估算结果,同时,可以使用计算器算出精确值,从而让学生对估算结果有一个比照,综合而优化地考虑较合适的方法,既使学生对估算有一个深层次较准确的认识,又使学生对特定情况如带款外出旅游等要适当估大一些有明确的把握。
③ 小学数学中的估算是怎么估算的
只要是1-5的就舍0,6-9就进1。219四舍五入就是200。247四舍五入就是250。
四舍五入是一种精确度的计数保留法,与其他方法本质相同。但特殊之处在于,采用四舍五入,能使被保留部分的与实际值差值不超过最后一位数量级的二分之一。
假如0~9等概率出现的话,对大量的被保留数据,这种保留法的误差总和是最小的。这也是我们使用这种方法为基本保留法的原因。
在应用科学计算机进行施工运算时,常遇到一种情形:在答案的整数左边,有时连着好几个小数点数字 。如:小边255 除大边1005=tan0.2537313。
类似这种情形,如果作为参考用的tan值,经常带着这些小数点进行大小边计算,将显得繁琐。因此,为适当地去除类似小数点,又不影响实际尺寸的准确性,我在这里介绍数学 中的四舍五入计算法。
通常,木工所接触的制作图,都采用公制,且以毫米(mm)为单位,制作的面积从几十毫米到十多二十米不等,只要配合实际尺寸,对小数点作适当的删除,又能使误差不超过一 毫米,就应该施行四舍五入法.应该在哪一位置施行四舍五入呢?
以毫米为单位来说,假如它在第三位,我们就在第四位作四舍五入,先看第四位:如果是4或者比四小,就把它舍去;如果它是5或者比五大,也把它舍去,但要向它的左边单位上进1,这种方法就叫四舍五入法。
再举上面的例子,用tan值乘大边,以便求出小边值。假设tan值不变,大边值改为3000,这时,以毫米为单位来算,它就在第四位,我们就取tan值小数点后的四位数作为运算值就够了。
第五位是3,因为小于4,所以将它舍去,即:0.2537乘 3000=761.1,答案的小数点这时小于1mm应把它删去,只取761mm。
但是在四舍五入中,舍去的几率有九分之四,而进一的几率有九分之五,两者不等。故有“四舍六入”的说法,在这之中,若是5需舍入,若前一位数是奇数,则进一,若是偶数,则去尾。
④ 小学生估算的方法有哪些
小学三年级估算题,要根据实际题目确定估算的位数。
一般利用四舍五入法,先把两位数估成整十数,把三位数估成整百数,一位数不变,再进行加、减、乘或除法运算。估算方法可以多样性,除了四舍五入法,还有进一法、去尾法、折中法等。
有时要根据具体的题目来确定。例如:估算192÷6,可以利用乘法口诀来估算。先把192看作180,再算180÷6=30,得到192÷6≈3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估算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们的重视,在倡导“有用的数学”这一大的教学环境下,估算更是备受青睐。
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小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估算方法,对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数感及数学应用意识都有积极的意义。
(4)小学生估算方法是什么扩展阅读:
例子一:例如π被四舍五入,保留下3.14。但是,有的时候不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而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四舍五入里的四舍是:1、2、3、4,五入是:5、6、7、8、9。例如,288个学生春游,45人一辆大巴,算下来是6.4辆大巴,但是必须进一才可以不让人多出来,不让车少,因为车的数量不能为小数,所以需要7辆大巴。
再例如,1016升汽油,要给汽车加油,20升一辆,平均可加50.8辆,但是必须去尾才可以不让车多出来,让油少,因为车的数量不能为小数,所以只可以给50辆汽车加油。
⑤ 小学估算的方法总结
小学估算的方法总结:
1、去尾法。
2、进一法。
3、四舍五入法。
4、凑十法。
5、部分求整体。
进一法即在每个数的最高位上加1,取整十整百数进行计算。
四舍五入法即尾数小于或等于4的舍去,等于或大于5的便入进去,取整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
⑥ 小学三年级估算的方法是什么
小学数学中估算的方法:
1、四舍五入:0、1、2、3、4均不进位,5、6、7、8、9进位。
2、 进一法:进一法是去掉多余部分的数字后,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个数字上加1,这样得到的近似值为过剩近似值(即比准确值大)。
3、去尾法:去尾法是去掉数字的小数部分,取其整数部分的常用的数学取值方法,其取的值为近似值(即比准确值小),这种方法常常被用在生活之中。
4、数量单位估计法:用实际生活中的物体去感知数量单位,实际体验数据的大小多少。
⑦ 小学三年级估算口诀是什么
小学三年级估算口诀是:
1、去尾法。即把每个数的尾数去掉,取整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
2、进一法。即在每个数的最高位上加1,取整十整百数进行计算。
3、四舍五入法。即尾数小于或等于4的舍去,等于或大于5的便入进去,取整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
4、凑十法。即把相关的数凑起来接近10的先相加。
5、部分求整体,几把一个大的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根据部分数求出整体数。
6、以某一标准进行实际估计,一是利用计数单位进行估计,二是利用计量单位进行估计,三是以某一物体为参照物进行估计。
7、凑整法,把数量看成整式,整百整千在计算,是最常用的估算方法。
“四舍五入”方法:
比保留的位数多看一位,该位上的数字是“5”或者比“5”大,向前进一,该位上的数字是“4”或者比“4”小,就舍去,例如:6.56,保留一位小数,就是6.6。而6.54,保留一位小数,就是6.5。
在取小数近似数的时候,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数字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且在它的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九章算术》里也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在用比例法求各县应出的车辆时,因为车辆是整数,他们就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对演算结果加以处理。
⑧ 小学三年级的估算技巧有哪些
1、四舍五入:0,1,2,3,4,均不进位,5,6,7,8,9,进位。
2、进一法:进一法是去掉多余部分的数字后,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个数字上加1。这样得到的近似值为过剩近似值(即比准确值大)。
例如,一条麻袋能装小麦200斤,现有880斤小麦,需要几条麻袋才能装完?用880除以200,商为4,余数为80,即使用4条麻袋不可能装完,因此必须采用进一法用5条麻袋才能装完。
3、去尾法:去尾法是去掉数字的小数部分,取其整数部分的常用的数学取值方法,其取的值为近似值(即比准确值小),这种方法常常被用在生活之中。
4、数量单位估计法:用实际生活中的物体去感知数量单位,实际体验数据的大小多少。
(8)小学生估算方法是什么扩展阅读:
相关例题:
一套车票和门票 49 元,四年级一共需要 104 套票,需要准备多少钱呢?
方法一:49×104≈5000(元) 50*100
方法二:49×104≈5500(元) 50 *110
方法三:49×104≈5250(元) 50 *105
第一种估算方法,因为把 49 看成是 50,把 104 看成 100,50×100 等于5000,计算很方便。
第二种估算方法,因为把 49 看成是 50,把 104 看成 110两个数都看大了,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 50×110 等于 5500,肯定大于 49×104 的结果,还有多余的一点钱,可以防止有什么意外发生。
第三种估算方法,因为把 49 看成是 50,把 104 看成 105,两个数都看大了一点点,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 50×105 等于 5250,与准确值很接近。
⑨ 估算的方法小学三年级有哪些方法
四舍五入、进一法、去尾法、数量单位估计法。
估算是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算式的结果作出的大概推断或估计。在数学上,估算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的估算不是数学算术中的估算。着名学者杜玉文创立了一种说法:“估算并不一定要接近准确值,它其实是表达人类对事物的渴求罢了。”因此她被称为估算家。
估算时间,估算得早,表明希望还早。有人说“估算是一种不严谨的人生态度”,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估算可以把它分为心理学的一部分,估算与现实差距越大,就表明内心并不憧憬着的生活。
估算是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算式的结果作出的大概推断或估计。
⑩ 小学常用估算有哪些方法
1、凑整的方法:如凑成一个整千、整百、整十的数。
2、取一个中间数:如53、57、51 和59这四个数求和,这些数都很接近35,有的比55多一点,有的比55少一点,就取一个中间数55,直接用55×4,就大约地计算出了这几个数相加的结果。
3、用特殊的数据特点进行估数:如126 × 8,就可以想到125 × 8,125的8倍,就得到1000。
4、寻找区间,也就是说叫寻找它的范围 ,也叫做去尾进一:以278为例,去尾就是只看首位,那么只看首位的时候,估得的结果就是它至少是200;进一就是首位加一,这样就是它最多可能是300,这样得到一个范围,就是寻找它的区间范围;
5、大小协调:两个数,一个数 往大了估,一个数往小了估,或者一个数估一个数不估。
6、先估后调。
7、利用乘法口诀凑数:这种方法一般用于除法的估算,一般用除数乘一个整十数、整百数或整百整十数,如果乘积最接近被除数,则这个数就是除法估算的商。如 358÷6 ,用除数 6 乘整十数 60 ,其积 360 最接近被除数 358 ,那么整十数 60 即是所求的商。
8.四舍五入
例题:2的算数平方根(保留到0.01)
解:根号2=1.414.....≈1.41
9.进一法
例题:一支笔2.6元,四支需多少钱(保留到整数)
解:2.6*4=10.4元≈11元
如果四舍五入的话是10元,是不够的,所以是要进上去的
10.去尾法
例题:有20元,买3元一支的笔,可卖多少支?
解:20/3=6.6666....支≈6支
如果四舍五入的话是7支,买不到,所以是要去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