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民俗学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民俗学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11-03 15:21:47

❶ 民俗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民俗学方法论的假定是:社会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社会仅仅在它的成员觉察到它存在时才存在,因此必须对社会成员在建构和解释他们所处的社会时所使用的方法进行详细考察。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组织社会活动,并使活动具有共同的意义。这套规则和程序就称为民族志方法,也有人称它为本土方法或民族方法。由于强调社会成员对社会现实的主观解释,民族学方法论常常被视为一种现象学研究。民族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是个人,它运用极为精细的实证方法,着重分析人们行为的微观方面,力图发现和描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行为、响应行为和改变行为的规则。在他们看来,这些不成文的、公认的行为规则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
民族学方法论的基本概念有:
①考虑,又称计算”或“算计”。指人们对外部世界做出解释的过程,是每一个人依其行为情景所赋予意义的能力。民族方法论者极为注重分析个人的考虑以及这些考虑的提出和被接受的方式,专注于对人们之间的会话的研究。
②指示性,又称“索引性”。指一切考虑都对应于其特定行为情境:地点、时间、当事人、行为意图、相互了解等。因此,研究者必须站在行动者的角度来理解其行为的意义和背景。
③省略原则人们在交往中允许不清楚的信息存在,待以后弄清。而不会力图问清一切情况,使交往无法继续
④文件方式。人们在交往中往往寻找不明言的潜在的含意以理解相互的行为,决不是孤立地去对待每一件事。
⑤自然语言。人们在交谈中往往轮流对话而不使会话中断的基本结构。

❷ 民俗学总体分为哪几个部分

民俗学的研究范围,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广泛,在有的国家已经扩展到民间社会及文化生活的所有领域,包括各种民间的生产惯习、社会组织及制度、行为规范、精神事象等。具有以下特点:它们是社会性和集体性的,一般要经过民众的认同和长期实践,才能成为风俗;它们大多以类型或模式的形态存在;它们在时间上具有传承性,空间上具有扩展性。

民俗是常民生活形态的真实反映,举凡生活中食、衣、住、行、育、乐的内涵与形式,以及其间思想、行为、仪式、活动的记录与形成,都是民俗学探讨的主题,这种约定俗成的习惯与风俗,不仅是人们生活的提升与满足,更是民族生存不可
民俗学总体分为以下六部分:

1、民俗学原理:对民俗发生、发展演变及性质、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理论探索。

2、民俗史:对民俗事象的历史进行探究与描述。

3、民俗志:对一定范围民俗事象进行科学记述、描写、呈现的研究方法

4、民俗学史:关于民俗问题的思想史、理论史、研究史。

5、民俗学方法论:关于民俗事象整体整体的观察研究和和具体的调查整理的技术与方法两方面的理论。

6、资料学:关于民俗事象资料的获取、整理、保存和运用等活动的探索与讨论

什么是民俗方法学

定义:民俗学可以作为人文科学乃至于某些自然科学的手段学,即方法学。民俗学本身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科学,但是它同时可以作为别的科学的研究手段。

例子:例如研究语言学的,可以利用民间大量存在的方言土语以及遗留的古语,利用民间的各种语音艺术作品以及其他有关的民俗资料,以达到自己科学工作的目的。此外,如文化史、文学史、社会学、民族学,甚至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医药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也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利用民俗学的资料和某些结论。在古代史和古代文学史、艺术史等的研究中,应用民俗学做手段,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果,开拓了学术研究的新境地。

总之,民俗方法学的研究对象是常识性知识。

❹ 民俗学与人类学的“田野作业法”到底有何区别

民俗田野作业法
民俗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和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学科一样,在研究方法上,都强调实地考察,亲自积累研究资料,而且这种资料越多越好。民俗学者应把民俗资料的调查和搜集,作为学术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学中,把这种深人实地考察,直接采集民俗资料的方法,叫“田野作业法”或“直接观察法”。
田野作业法,顾名思义是提倡和鼓励民俗学工作者走出书斋,深入民间,向社会,具体来说是向所研究的对象——民俗事象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田野作业法的采用,是由民俗学研究的对象、民俗学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民俗学研究是以现在仍在民间传承的民俗事象为出发点的。文献中保存的民俗资料,是过去的人们调查、搜集和记载的。它们所反映的是历史的民俗事象,是第二手的历史民俗资料。现代人搜集的民俗资料,只要不是研究者本人的调查所得,也是第二手的资料。根据历史的文献资料和他人调查的资料也可以进行民俗学的研究。因为任何一个研究者不可能对所有民族、所有地区的民俗事象都作调查。借用他人的科学调查资料,是允许的。但一位优秀的研究者,又不能满足于这些资料,他还必须对一些民俗事象作专题调查,因为专题调查不仅可以获得第一手的研究资料,更重要的是增加研究者对某一民族民俗生活的感性知识。这种感性知识,对分析、综合别人和自己调查所得的资料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民俗是一种活着的文化现象,任何文字记叙,甚至现代化的声像设备也不能尽其完美,何况有些属于民族心理和许多民族特点的东西,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得到。
田野作业法,是民俗学研究中最可靠的研究方法。它既可获得忠实可靠的资料,又可以修正补充前人调查资料的不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民族学工作者,结合中国民族问题的调查,运用田野作业的方法,在获得大量的民族学资料的同时,也对诸多民俗事象作了调查,积累了丰富的民俗资料。但由于过去受“左”的思想干扰,民俗学被作为资产阶级学科受到批判,所以专门的有关民俗学的调查并没在许多地区普遍展开。为了适应民俗学学科的发展,并为中国民俗学研究打下厚实的资料基础,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民俗学工作者,对中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俗开展普查。这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同时,也是培养民俗学工作队伍和理论队伍的极其重要的措施。在20世纪80年代,为了编纂大型文艺集成,中国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组织全国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工作者,对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进行了全国性的普查,获得前所未有的大量的民俗和民间文学资料,汇集编纂《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民间歌谣集成》、《民间谚语集成》。这是一项伟大的文化工程,历时近20年,动员了将近200万人次参加普查,它的成果是90多卷(每卷120万字)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目前国家又启动了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对民俗文化进行普查,同时要建立中国自己的民间文化遗产名录,意义非常深远。民俗学的田野作业是民俗学研究的生命线,应该相信,在民俗普查的基础上,中国民俗学研究必将产生新的研究成果。
人类学的田野作业法估计差不多

❺ 民俗学总体分为哪几部分专技

民俗学主要分为六大部分:民俗学原理、民俗史、民俗志、民俗学史、民俗学方法论、资料学。

相关介绍:

民俗学研究涉及的领域,随着时间的发展也越来越广泛,今天在有些国家已经扩展到全部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民俗学的内容,包括对民俗事象的理论探索与阐释、对民俗史和民俗学史的研究与叙述、民俗学的方法论以及对民俗资料的收集保存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的探索。

(5)民俗学研究的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民俗学从学术属性来说是一门兼具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的交叉学科。民俗学产生于19世纪初的欧洲。 英国在产业革命之后, 成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国家。

它的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与过去以农牧业为主的封建社会的形态,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种现象引起不少学者产生一种从科学上给予解释的诉求。

建国后,1950年3月29日,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在北京成立,郭沫若任理事长,1955年4月该会创办《民间文学》杂志。1983年5月21日至24日,全国各地的民俗工作者在北京召开了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大会。

❻ 为什么说田野作业是民俗学最重要最有效的研究方法

为什么说田野作业是民俗学最重要,最有效的研究方法?
学研究中最可靠的研究方法。它既可获得忠实可靠的资料,又可以修正补充前人调查资料的不足。这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同时,也是培养民俗学工作队伍和理论队伍的极其重要的措施。
人类学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研究方法,人类学的一些新理论、新方法大多是对田野调查成果的提炼、概括和升华。在田野工作的推动下,民族志文本和话语的表述方式渐趋多样性和科学性。伴随着田野工作范式的动态演变,论争始终与其相随,同时也给中国的田野。
所以说,田野作业是民俗学最重要,最有效的研究方法,这项说法是比较正确的了。

❼ 中国民俗学中六个民俗事项是指哪些

1、民俗学原理——对民俗事象发生、发展、演变及性质、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理论探索,包括对综合与单项问题的研究。

2、民俗史——对民俗事象的历史进行探究与描述。包括通史、断代史、专门史。

3、民俗志——一种对一定范围(如某一民族、某一地区)民俗事象进行科学记述、描写、呈现的研究方法。

4、民俗学史——关于民俗问题的思想史、理论史,也包括研究史。

5、民俗学方法论——关于民俗事象整体整体的观察研究和和具体的调查整理的技术与方法两方面的理论。

6、资料学——关于民俗事象资料的获取、整理、保存和运用等活动的探索与讨论。

(7)民俗学研究的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民俗的由来: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社会组织民俗,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结婚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

民俗学的缘起:

民俗学产生于19世纪初的欧洲。 英国在产业革命之后, 成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国家。它的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与过去以农牧业为主的封建社会的形态,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种现象引起不少学者产生一种从科学上给予解释的诉求。

民俗学早期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格林兄弟。但是,民俗学(folklore)一词却是1846年才由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W.J.Thomas)首先提出。在此之前,民俗学在德国被称为人民学 (volkskunde) ,在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被称为大众古俗(popular antiquities)或俗文学(popular literature)。

❽ 民俗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1、口头民俗学(口传文学)

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童话、谚语、谜语、绕口令、民间歌谣、史诗。

2、风俗民俗学(仪式庆典)

家族制度,社会制度,婚丧祭祀、迷信、游戏、民间舞蹈、民族音乐。

3、宗教民俗学(信仰寄托)

民间宗教、佛教、道教、灵魂转世、妖怪、占卜、巫术、民俗疗法。

4、物质民俗学(常民生活)

民间美术、民间饮食、民俗服饰、民间建筑。

(8)民俗学研究的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中国民俗学运动的发端,与蔡元培、鲁迅等的提倡密切相关。蔡元培是我国着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1917年至1922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倡科学与民主,广聘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刘半农进步学者及其它着名学者使北大面貌焕然一新,后调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仍继续倡导他的进步主张。

对中国民俗学运动有着重要的启蒙、指导和推动作用。从20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的半个世纪中,娄子匡、邓师许、杨成志、杨堃、汪玢玲等学者都对我国民俗学运动进行过分期论述:由于写作作时间过早,郑师许在1935年只分为两个时期(他称为“时代”)。

即“民国七年时北京大学为开辟草莱时代,民国十六七年至二十二年时广州中山大学的耕耘播种及开花结实时代;杨成志、娄子匡、汪玢玲都分为北大、中大、杭州三个时期;杨堃写于1948年的《我国民俗学运动史略〉却分为多达五个时段,即1922-1925年的北大起源时明。

1928-1930年的广州中大全盛时期、1930-1935年的杭州衰微时期、1936-1937年的复兴时期和“近九年来北平的民俗学研究”。

只有中国民俗学运动发展到一个较长的历史时间内,我们才能站在时代的高处来进行回顾、梳理、求得较为客观的、符合实际的分期法。

❾ 什么叫民俗学比较研究法

所谓民俗学的比较研究法,是指在民俗学研究中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度的民俗事象拿来比较,从而找出各类民俗事项之间的纵横的联系,探讨某一民族民俗产生、发展和演变规律的方法。

❿ 民俗学的研究方法

民俗学的研究方法跟其他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当然有许多相近之处。比如,民俗学中广泛使用比较研究法──两个民族之间的相类之处,是引起研究的重要因素。又如十九世纪自然神话学派对各种神话、 甚至同一民族在不同历史、地方的事象比较等。 20世纪,“结构主义”的理论及方法崛起,1958年法国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 trauss)的《结构人类学》及《亲族的结构》等着作,就是用结构方法去探究民俗的事象。 随着科学不断的发展,各种学科的研究方法该趋向多样化,连民俗学也不例外。
研究对象口头民俗学(口传文学)
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童话、谚语、谜语、绕口令、民间歌谣、史诗
风俗民俗学(仪式庆典)
家族制度,社会制度,婚丧祭祀、迷信、游戏、民间舞蹈、民族音乐
宗教民俗学(民间信仰)
民间宗教、佛教、道教、灵魂转世、妖怪、占卜、巫术、民俗疗法
物质民俗学(常民生活)
民间美术、民间饮食、民俗服饰、民间建筑

阅读全文

与民俗学研究的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联想电脑打开麦克风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969
如何测量水温传感器方法 浏览:440
桥梁钢腹板的安装方法 浏览:743
中式棉袄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71
五菱p1171故障码解决方法 浏览:866
男士修护膏使用方法 浏览:554
电脑图标修改方法 浏览:609
湿气怎么用科学的方法解释 浏览:545
910除以26的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813
吹东契奇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712
对肾脏有好处的食用方法 浏览:106
电脑四线程内存设置方法 浏览:520
数字电路通常用哪三种方法分析 浏览:27
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浏览:533
苯甲醇乙醚鉴别方法 浏览:90
苹果手机微信视频声音小解决方法 浏览:708
控制箱的连接方法 浏览:83
用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去痘 浏览:797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几个 浏览:811
自行车架尺寸测量方法 浏览: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