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定量方法有哪些
1、比率分析。是金融分析的基本方法,也是定量分析的主要方法。
2、趋势分析。对同一转业单位连续几年相关财务指标数据进行纵向比较,观察其增长情况。通过趋势分析,分析人员可以了解企业在某一具体方面的发展变化趋势。
3、结构分析。通过对企业财务指标中各子项目在整个项目中的比例或构成进行分析,来考虑各子项目在整个项目中的地位。
4、相互比较法。它通过经济指标的相互比较来揭示经济指标之间的定量差异,可以是当期与上期的纵向比较,可以是同行业不同企业的横向比较,也可以是与标准值的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差距。然后分析了差距产生的原因。
5、数学模型方法。在现代管理科学中,数学模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经济预测和管理工作中。由于数学模型不能通过实验来验证,所以通常用数学模型来分析和预测经济决策的可能结果。
(1)试述计量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扩展阅读:
定量分析:分析社会现象的定量特征、定量关系和定量变化的方法。在企业管理方面,定量分析是以企业的财务报表为主要数据源,以一定的数学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和排序,从而获得企业的信用结果。
定量分析:投资分析师利用数学模块对公司的可量化数据进行分析,对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评估,并通过分析做出投资判断。定量分析的主要对象是财务报表,如资金余额、损益表、留存收益表等。它的功能揭示和描述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发展趋势。
❷ 计量经济的回归分析是什么
回归分析方法是计量经济学的主要方法。“回归分析”这个词最初是由一位叫弗朗西斯 高尔顿的英国学者提出来的,他用收集的样本数据来说明孩子的身高与父母身高及人口平均高度的关系。现代计量经济学所用的回归分析方法是用实际数据来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
❸ 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经济计量分析基本步骤是建立模型、估计参数和运用模型。
经济计量分析是用统计推论方法对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数值估计的一种数量分析方法。
经济计量分析是用统计推论方法对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数值估计的一种数量分析方法。它首先把经济理论表示为可计量的数学模型即经济计量模型,然后用统计推论的方法加工实际资料,使这种数学模型数值化。
这种分析方法有两个特点:
1、理论与观察资料相结合,赋予理论以经验的内容。
2、将随机因素对经济关系的影响纳入分析之中,得出的结论具有概率性。
❹ 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建造模型。
设定一个合理的模型,应该注意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要有科学的理论依据;模型要选择适当的数学形式;方程中的变量要有可观测性。建造模型就是要用全体外生变量和随机干扰因素作为已知条件来解释全部内生变量的数值最终是怎样决定的。
估算参数数值。
通常是用普通最小平方法对观测统计资料配合线性回归方程式。
❺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方法与
是不是大学经济学就一定比小学经济学高深呢?不一定,可能很难,但未必是对的。你所接触到最稳定的科学,是中学教科书,那些都是公认的基础。而越往上,越容易被推翻。
拖了这么久,因为这种文章人们是不愿意读的,对科学没有一点兴趣,所以我也懒得写。最近又有人搬出来了,那我来科普一下。
你可能听说过奥派鄙视计量经济学,但是没有任何人解释一下他所鄙视的是什么东西。
计量经济学算是比较难的课,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很简单,初中毕业的人应该也能理解,学过方程就可以。
比如我们统计了全班上课的时间设定为a, 做作业的成绩为b,这学期的考试成绩估值为E。那我们把所有的数据汇总后解方程,总结成公式,得出的就是E= 10a+5b+u。10和5就是你解方程得出来的系数。
也就是当你上了1个小时课,作业成绩为10的时候,你的预期成绩就是60(a=1,b=10时,E=60+u)。当你上了10个小时课,没交过作业的时候,预期成绩是100(a=10,b=0时,E=100+u)
u是什么,是“不可观测量”。现实中总有一些东西是可能影响你成绩的,但是又无法察觉出来,比如你家距离学校的路程l。因为路程会耽误时间,导致你回家做功课的时间减少,或者消耗你更多的精力,让你提前疲惫。
如果我们确定l对成绩有相关性,比如每增加一公里最后让你的成绩减少0.5分。那我们的公式就变成了E=10a+5b-0.5l+u
还有,家庭情况,是否单亲,也会影响孩子的心情,进而影响成绩,有可能单亲的孩子更厌学。还有可能单亲的孩子见证了老妈的辛苦,从而更加的上进。通过统计数据后我们发现单亲家庭普遍比非单亲家庭的成绩低20分。那这个“是否单亲”,也要在公式中体现出来。当单亲时,我们的变量取值为1,非单亲时,这个变量取值为0,平时用m来代替,这个就叫做“虚拟变量”。公式为E=10a+5b-0.5l-20m+u
单亲时m=1,公式成为E=10a+5b-0.5l-20+u
这个公式也叫做模型,数学模型。你总听到“建模建模”,就是指得出一个这样one for all的公式。
你可能发现了个问题,就是这个公式可以无限延长。比如跟气候有没有关系,你说下雨天w多了就影响了上课时间,进而影响成绩,可以,去调天气数据。你又说谈恋爱o会影响成绩,可以,统计下有对象的和没对象的数据。
把这两个变量加进去得出的模型是:E=10a+5b-0.5l-20m-100w+5o+u
翻译过来是每多下一天雨,成绩就减少100分。看意思天气这个影响好大啊?
这违背我们的常识了,我们就要去检测上面这个模型。去测它的方差(R square)。
得出的结论是天气它不是一个有效的典型因素。这个公式里应该把天气因素剔除掉。怎么理解?当天气对成绩有影响时,他下一天雨会让成绩减少100分。但是,99%的情况下天气是对成绩没有影响的。
举个例子就是当天气下特大暴雨的时候,整个城市就水漫金山,直接瘫痪了,根本没法去考场,但是这种情况微乎其微,根本不值得加入进公式里。
这就是经典的统计参误。类似的还有很多种,比如人均gdp 1万美金,和你挣了1万美金,就差飞了。小编们无数次用数据来误导你,制造个大新闻。只要瞎J8分析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公式有一个缺陷,就是外部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今天可以用的模型,到了明天再用可能就不准了。当我们考虑到了事物的动态变化,这就引出了计量经济学的第二部分:时间序列。
也就是说,公式是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实时变化。
这算是计量的一个革命,动态公式。时间(t)在变化,你的预测的模型和结果也在变化。
举例如果拿来预测股价,比如今年的时间我们视为t,去年是t-1,明年就是t+1。
当你写公式时,今年的股价是和去年的股价是有关的。我们要把去年的数据带进去。但是呢,去年的数据又是和前年的数据相关的,前年的数据又是和大前年的数据相关。
类似于俄罗斯套娃。非常复杂,但最后用数学公式,大数定理等等都消掉了,可以出一个简易的公式。
时间序列大概的原理就是这样,剩下的不讲了,跳过。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就是这种数理概念,应用在计算经济上,就成为了计量经济学。平时的经济学是可以告诉你趋势的。比如增加最高工资会降低就业率,但是每增加1美金的最低工资会让就业率降低几个百分点呢?这个传统经济学就答不上来了。计量经济学家大喊一声,我知道!回答了老爷的问题,就受到了青睐。
比如预测明年的GDP,新增就业人口为p亿, 产值人均1万美金,去年的gdp是80亿美金,如果出现新冠疫情c则会减少20亿,统计后得出的公式为:E(gdp)= 80+0.0001p-20c+u
把现实公式化。有了公式,我们再查出几个变量,就可以推测出今年的gdp。
但是这个是非常粗糙的预测,即使你再加10个变量也不够,影响经济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比如闹海啸了,闹旱灾了,中美断交了。世上有太多的黑天鹅,在不可观测量u里,却对经济影响巨大。可能中美断交这一件事的权重,就比你前面的所有变量加一块的影响都大,那你那公式还有什么意义?
“模型动态变化”是一个非常好的理念,但我觉得要来预测经济还是远远不够。黑天鹅太多的时期里,你或许更应该和新闻,消息相关。
比如说这一秒你的模型是今年GDP= 106%*去年的GPD。
下一秒电视下面突然弹出了个Breaking News,特大新闻:川普已当选总统,会发生贸易战,那动态公式也应该改成GDP=105%*去年的GDP。
或者新闻弹出来的是川普被抗议者给击毙了,爆发内战,US解体,美金作废,帼成为世界老大,1RMB换7美金,一带十路,万国来朝。那公式瞬间就该变成GDP=去年GDP乘5。
没有这种能力,计量对一个这么大的社会的预测,还是太嫩了。
公式化看着给人一种很科学的印象,以至于券商们可以出个人工智能大数据预测股价涨跌的IP来忽悠股民入市:亲,我公司有“量化交易”,根据数据起伏自动交易,保你稳赚不赔,充钱试试吧?
但很多事是无法量化的,我认为GDP的预测都不可靠,对GDP的预测完全是错的,就不该预测。
这种数理预测适用于在工业革命以前,工业革命之前你问一个农民,明天你做什么,他会说跟今天做的一样。我告诉你前十年每年的gdp增幅是6%,那我让你预测下明年的涨幅,你会蒙哪个数?还是6对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历年gdp连起来是可以接近直线的。
顺着图片的曲线,可以描出19年,20年,2021年点在哪里,做出预测。但科技爆发之后,可能明年的GDP就一飞冲天了,或者来了地震疫情,gdp又突然跌入谷底了。
你前年的gdp是90亿,去年的GDP是95亿,今年的GDP是100亿,明年的gdp是多少?完全可能是130亿。因为今年路通了。要想富,先修路。
同理,在微信产生之前,运营商们每年收着几百亿的短信费。有了微信后就几乎清零了,可能当年的GDP就减少了。
❻ 宏观经济分析基本方法有哪些
宏观经济的分析方法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分析的对象,研究各个有关总量以及变动,特别是研究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以及与社会就业、经济增长等之间的相关系,因此宏观经济分析也可以被称之为总量分析或者是整体分析。下面我们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宏观经济的基本分析方法有哪些?
1、实证分析:客观科学的认识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运行机制以及变化的规律,并且归纳。
2、历史分析:纵向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历史过程当中的变化规律和变化的特点,正确的掌握今后的发展运行趋势。
3、结构分析:深入的认识错综复杂的经济结构,掌握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互相影响的程度和变化的特点,全面系统的综合性的把握住经济运行的规律。
4、计量分析:将结论和数量分析的方式互相结合,对于经济社会现象进行定量分析,这种分析的方式保证了研究的精确性、严密性和科学性。
5、国际比较:各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的规律,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各国发展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当前和今后的经济决策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们在分析宏观经济的时候尤其是在分析基础产品增长的时候,应当意识到技术产品对于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正在逐渐发生变化,比如发电量的多少在以往一直都作为经济发展的指标之一,但是由于很多的行业从高耗能变为低耗能,因此即便发电量增长相对缓慢,也不能够像以前那样同比例推断经济增长速度快慢。
❼ 从事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并解释其含义
经济分析的主要方法有:
经济指标分析对比。经济指标是反映经济活动结果的一系列数据和比例关系。
(1) 先行指标 如:货币供应量。股票价格指数等。它们可以对国民经济的高峰和低谷进行计算和预测。
(2) 同步指标 如:失业率。国民生产总值等。它们反应的是国民经济正在发生的情况,不预示将来的变动。
(3) 滞后指标 如:银行短期商业贷款利率。工商业未还贷款等。
计量经济模型。它是表示经济变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授关系。
(1) 经济变量(2) 参数 (3) 随机误差
概率预测 它实质上是根据过去和现在来推测未来。广泛搜集经济领域的历史和现时的资料是开展经济预测的基本条件,善于处理和运用资料又是概率预测取得效果的必要手段。
❽ 计量经济学怎么学啊有什么好的方法
1.打好矩阵计算的基础,然后用R or GAUSS编点小程序。技术过硬了以后就会慢慢理解技术背后的含义了。其实,计量是一门很讲究逻辑分析的学科。
经济学的专业面非常的广
牵扯的领域也很多
从宏观上的和微观上的领域都进行了 相关的研究
宏观上来讲核心课程上政治经济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 主要 设计国计民生和政府管理方面的经济领域。与经济的规划有关
微观上来讲 核心课程是会计学、西方经济学等主要是研究市场主体的
但是从大的方面来讲经济学更加侧重公共的管理即政府管理
而管理学则侧重局部和微观管理即企业内部的管理
两者牵扯的领域不同
因此两者的理论的侧重也就不同
2.GREEN 的计量经济分析和hamilton的时间序列分析实在太难(也许是对我们来说,但我们相信与我们有类似感受的人不在少数),而且上面的方法也是不可能用手算的,也没必要搞懂,不拔除花很多时间也能搞懂,但从机会成本来说,这是不值得的.正是基于这些看法,学习计量经济学只是搞清楚如何使用相关软件,如何解释计量结果,其他相关运算全是选择比较好的软件,点OK就可以.我觉得这样效果很好. 另外,我只是对一个专题感兴趣,一个一个用软件实现,然后找相应数据做实证做论文. 总之建议大家不要搞得太难,会用会做就可以,具体为什么这不是我们现在能做的也不是最终的要求.
❾ 经济计量分析的基本步骤
分析过程
经济计量分析的主要过程是建立模型、估计参数和运用模型。
建立模型
根据经济理论、可利用的资料和现有的经济计量技术,确定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形式,这是经济计量分析的第一步。它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决定:①模型包括哪些经济变量、哪些经济关系式。②每个经济关系式的函数形式。③参数的符号和取值范围。根据所研究问题的复杂程度,模型可以是单一方程,也可以是联立方程组。模型中的变量必须区分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内生变量是由模型的求解来决定其数值的变量,外生变量是在模型以外决定其数值的变量。外生变量给模型所反映的经济系统以影响,而不受这个系统的影响。一个变量在模型中为内生变量或外生变量,决定于问题的性质与研究的目的,例如积累率在社会主义宏观经济预测模型中常常作为外生变量,而它在经济系统的优化模型中又常常作为内生变量。
在建立模型阶段,各方程通常采取结构方程形式。结构方程式是指其变量间的关系比较直接、其经济意义明显的方程式。例如说明消费c与国民收入y之间关系的消费方程:c=α+β y,式中α、β为结构参数。结构方程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关系的性质分为四类:第一类叫行为方程。说明经济主体(居民、企业、政府等)的经济行为。例如表明消费者行为的需求函数。第二类叫工艺方程。说明生产中的工艺技术关系。例如反映生产中的人力、物力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关系的生产函数。第三类叫法规方程。说明法令、制度所规定的经济关系,例如税收方程。第四类是恒等式。说明均衡条件或部分与全体的关系。例如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消费加积累等于国民收入。
估计参数
经济计量模型中的参数是指模型的各个方程中的常数。估计参数就是根据历史资料,用数理统计方法推定这些常数的值。经济计量分析中最常用的参数估计方法是最小平方法。其特点是:对于因变量与自变量的若干组观测值,按给定的函数形式确定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回归式,使得因变量的观测值与其回归值(以相对应的自变量代入回归式而算出的值)之差的平方和为最小。设有因变量y与自变量x的n对观测值(yi,xi),i=1,2,…,n。并设y与x有线性关系y=α+βx+u,其中u为零均值的随机变量。
运用模型
将已经估算好了参数的模型用之于结构分析、经济预测和政策评价。结构分析的内容主要是测定模型内其他外生变量不变时某一外生变量变动一个单位或百分之一所引起的内生变量的绝对量变动或百分比变动。前一种场合,在绝对量上分析外生变量对内生变量的影响程度,称为乘数分析。后一种场合,在相对量(即百分比)上分析外生变量对内生变量的影响程度,称为弹性分析。经济预测是将预计的未来时期的外生变量值代入模型之中,求解模型,得出未来时期内生变量的预测值。政策评价是根据模型计算和比较不同政策的不同后果,以便选取较好的政策。
❿ 经济学分析最基本方法是什么
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就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来揭示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本质及其发展运动的规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就是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变革,看做是客观必然的历史过程。对一定社会经济制度及其变革的评价,要遵循生产力标准。?
②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要运用科学的抽象法,这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
?③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逻辑方法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按照经济范畴的逻辑关系,从比较简单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逐步上升到比较复杂的具体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阐明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逻辑发展进程。历史方法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时,按照历史发展的真实进程来把握其规律。?
④借鉴现代科学和经济方法。政治经济学研究应运用和借鉴现代自然科学的某些方法,如数学方法、系统分析方法,以及运用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等方法论。同时还可借鉴和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些方法,如实证分析、均衡分析、边际分析、总量与个量分析、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