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作假设是一种说明方法吗
作假设是一种说明方法。作假设是运用思维、想象,对所研究的事物的本质或规律的初步设想或推测,用假设的环境来预设将来可能要出现的状况,会增强说明对象的说服力。在特定的情况下,排除所有因素,实现自己想达到的效果。
方法:
1、理解目的,即在明晰对方目的和最终需求的前提下对话。
2、把握论点,即抓住谈话的要意要点。
3、构建假说,即假设一个答案,如果对方反应良好,就更上一层楼。
4、实施验证,即在刚假设的答案的基础上,收集客观证据以验证答案真伪。
5、提取启发,即在充分的论据的基础上回答对方的疑问。
说明文的语言的要求是科学性、严谨性、准确性,真实性,周密性,简练明确;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形象性。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强说服力,有时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出主题。
②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假设和研究问题有什么区别
区别在于假设是对问题提出的推测,而问题是研究本身。
研究假设是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理论。
简单地说,即研究问题的暂时答案。主要分为: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预测性假设、内容性假设。研究假设是一个能够验证真假的陈述,一般用于比较规范的验证性的量化研究之中。
所谓“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就是以基本的数理逻辑为假设前提,并采用精确理论、实验手段和科学语言来最大限度地避免研究前提的主观性、模糊性。它的基本特点是:
①、假设必须以基本公理为前提。
②、推理运算必须遵循严密的逻辑程序。
③、结果必须经得起严格的实践或实验的检验。
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中,尤其以数学方法最为重要,这种方法可为科学研究提供简洁的形式化语言、精确的定量分析手段、严谨的推理论证程序。
显然,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人们完整、客观、准确地把握客观世界本质与规律的最佳方法,社会科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完整、客观、准确地把握人类社会及思维的本质与规律。
只有实现了自然科学化的社会科学才是真正成熟的社会科学,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引入社会科学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由此可见,社会科学的总体趋势是客观化、精确化和系统化,在本质上就是“自然科学化”。
③ 假设法属于哪种研究方法
我们从力学角度研究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时,只需考虑质量这一最重要的属性,其他因素均可略去.对于具有一定质量的物体,我们假设其质量集中在物体的质量中心,便抽象出质点模型.
所以从科学方法来说,是属于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
故选A.
④ 研究假设的定义及其特征
研究假设是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其特征是一种带有方向性的有待验证的想象,而且还影响着确定研究活动的过程组织、研究逻辑和选择研究途径。
基于这一假设,要有一系列的经验测试问题与之相配合(有关受众接触大众传播习惯的一些问题的提问),并根据演绎法对研究假说进行逻辑检验。
如果具体假设成立,理论命题也就得到证实,那么就说明理论命题和具体假设是一致的。如果具体假设不成立,理论命题则被证伪。
随着新闻传播研究从主观判断式的研究阶段进入科学实证研究阶段,对研究假说的设定愈来愈重视其科学性。
(4)假设是研究方法嘛扩展阅读
课题研究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检验假设的过程,课题研究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验证假设。同时,验证假设的结果可以证实,也可以证伪。
需要注意的是,假设与课题设计的其他环节不同,课题包括关于研究对象、范围、内容和方法的表
述;而假设是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合乎科学的猜测,是对课题中所提问题的尝试性解答,因此,在研究工作中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例“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这个课题可以提出三种假设:
第一,接受教法一的学生学习成绩高于接受教法二的学生的学习成绩;
第二,接受教法二的学生学习成绩高于接受教法一的学生的学习成绩;
第三,接受两种教法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差异。无论是证实还是证伪,都可以从课题研究中得出研究结果,从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⑤ 论文写作中 假设是什么方法
假设是举例论证方法,提出假设例子,来供推翻论证正确事实道理的。
⑥ 研究假设有什么作用,有哪些特征
1.指导调查研究
有了研究假设,就可以明确研究的重点和主要方向,使调查任务具体化,并明确针对什么问题去收集资料、收集哪些资料,这样就能够避免资料收集的盲目性和片面性。研究假设是设计调查方案的主要依据,有了假设,就能够明确要在哪些地区展开调查、要调查哪些人、如何抽取样本和采用什么程序去调查等。
2.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经验事实联系起来
人们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是运用一些抽象的概念来概括同类事物,而研究假设是对这些概念之间的特定关系所做的尝试性说明。抽象概念表明事物的共性、一般性和普遍性,它与个别的、具体的、特殊的现象之间有很大距离;但是假设中的概念是被清晰定义的,并且能够精确地观测,因此通过逻辑推演就能从抽象的理论推演到具体的现象上。例如,由“工业化导致家庭规模缩小”这一假设,可以推论出“由于农村比城市的工业化程度低,所以农村家庭的规模比城市家庭的规模大”这一假设。后一个研究假设说明了比较具体的现象,由它可设计出具体的调查指标和调查项目,分别在城市和农村做调查,这样就能够根据经验事实来检验假设。理论假设虽然来源于经验观察,但它必须返回到经验世界中加以应用和检验。人们的认识过程就是在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之间不断循环,形象地说,社会调查研究需要清晰、明确而又富于想象地往返于抽象层次和经验层次之间。在调查研究中,研究假设具有推演作用,因此它是连接这两个层次的桥梁,它可以将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抽象层次与经验层次、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
3.探求新的理论知识
研究假设或者由某一理论推演而出,或者在经验观察中得出,它们的目的都是要探求新的理论知识。在科学研究中,研究假设不管是被经验事实证实,还是被经验事实否定,它都可以促进科学知识的发展。研究假设如果在对具体现象的研究中被证实,就能支持它所依据的一般理论或发展新的理论;如果被否定,则说明原有的理论认识需要修改、补充和完善。
⑦ 课题中的研究假设是什么
研究假设就是在。在研究过程,当中针对研究问题。的原因。结果作出的预色性问段和假定性说明。根据研究假设的倾向性可以分为方向性假设和非方向性假设区分是放在性假设指出的相关或差异的特点。非方肾性贾是王十对,还对于这个研究对象的那一代关系不是很了解,仅仅是凭借其经验,只能肯定兑现的一代便利化还环境之间的关系代步不能说明是什么样的关系?根据研究假设的复杂程度可以分为,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预测性假设,描述性假设是科学发展探索最初阶段描述的对象的结构向我们提供了一种方向,外部和大致的数量,推测,是关于对象,大致轮廓的表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揭露事物内部联系说明是质的方面,李,描述性,更加高一层次,假设,预测性假设对事物发展的科学的推测,比现实更加,深入。
⑧ 使用理论知识证明一个研究假说是一种研究方法吗
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及特征
(一)实证方法
实证方法作为自然科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其基本规范就是“用经验材料证明或证伪理论假说”.这些经验材料既可来自研究者的现实观察或实验活动(直接经验),也可来自记录了前人观察或实验结果的历史文献(间接经验);这些经验材料在形式上可以是量化的也可以是非量化的,但都必须是可检验的.
实证方法包括教育测量法、定量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教育实验法、内容分析法.
教育测量法是指根据某种规则或尺度,以数量化的形式描述教育现象或教育对象的某种属性.其中,包含着测量的三个要素:事物及其属性;数字或符号;法则.教育测量法的基本特点是根据一定法则,以测验为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从而获得数量化的结果,并通过进一步分析获得相关结论.它可以把抽象、概括的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反映个体发展水平、教育发展状况的方便工具,并提供可靠的数据.
定量观察法是按照事先设计的一套明晰而严密的“计量系统”实施的观察,它也被称为系统化的、结构性的、标准化的观察.这套系统包括:明确的观察对象、有严密逻辑性的观察项目系统、确定的观察程序和记录单位,还有物化的观察记录工具.它的长处是能系统地、高效地获得大量真实的、确定的观察资料,容易进行观察记录,而且观察结果便于系统地定量处理和对比分析.它的短处是对观察设计人员和观察者的理论和技术要求较高,同时观察过程比较呆板,缺乏灵活性.
问卷调查法是研究者用严格设计的统一问卷,通过书面语言与被调查者进行交流,来收集研究对象关于教育问题的信息和资料的方法.它有如下特点:1.调查工具标准化;2.调查过程标准化;3.调查结果标准化;4.研究效率高.
教育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理论假设,有计划地控制教育活动中的某些因素,以引起其他因素朝着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的方向转变,然后检验假设,并由此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综合性研究活动.它的基本特点是:1.教育实验要揭示教育现象或教育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2.教育实验对因果关系的预先设想以假说形式表现出来,实验过程围绕假说展开操纵、控制等一系列干预活动,经观察、分析,最后检验假说.内容分析法是对教育文献的内容作客观而系统的量化分析,并加以描述,从而对相关的教育现象作出事实判断的研究方法.用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的文献资料可以是:1.以文字记录的资料,报纸、期刊、教材等内容往往是专业研究者的研究对象.2.以声音记录的资料,包括:上课录音、学生谈话录音、竞选会现场的录音,与某个年段的教材配套的录音磁带.3.以影像记录的资料,包括:教学录像、电影、电视、幻灯片、图片.
内容分析法具有明显、客观、系统、量化等四个基本特点.1.明显的内容;2.客观的事实;3.系统的记录;4.量化的结果.
(二)质性方法
作为与实证研究相对的定性研究,有着独特的研究传统和研究假设,为定性研究所采用的质性方法,有着它的定义.陈向明先生给质的研究方法下了一个定义:“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质性研究包括访谈调查法、定性观察法、叙事研究法.
访谈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与被调查者面对面进行交谈,以口头问答的形式来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态度和教育现象的一种调查方法.它有以下特点:1.调查过程灵活深入.2.获取信息完整真实.3.适用范围更为广泛.访谈调查法的主要局限有:1.样本小、费用多、时间长、效率较低.2.标准化程度较低,难以统计.3.调查过程容易产生偏差.4.访谈调查不能体现的特点,不能完全消除受访者的心理顾虑,这往往会影响受访者所提供信息的客观性.
定性观察法是研究者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对被观察的人或事所作的开放性观察.它有以下几种特点:1.可以了解到更为真实的信息.2.可以获得更为完整的资料.3.可以进行多次观察.定性观察法也有局限:1.易受观察者的主观影响.2.观察结果的代表性不够高.
叙事研究法就是以叙述故事的方式来描述人们的经验、行为和生活方式,通过所叙述的故事来探究经验、行为的意义,及其蕴含的思想和哲理.在教育研究领域,叙事研究就是通过描述和分析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来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工作、事件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理念,从中发现教育问题,探究教育思想,揭示教育活动特点.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点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教育叙事研究具有:1.以质性研究方法为工具.2.以教育中的故事为对象.3.教育实践者成为研究主体.4.形成认识时采用归纳的方式.但也有局限性:1.外来研究者征得研究对象的配合相当耗时.2.不易了解到局内人的真正想法.3.研究者很容易受到叙事者故事的影响而偏离研究目的.4.叙事研究受到研究者个人倾向的影响.5.叙事研究对研究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三)系统方法
系统科学方法论的运用体现在研究主体身上,主要表现为系统思维.它的关键特点体现在运用系统科学原理考察和把握研究对象的性质,并据此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性方法——既包括实证方法,也包括质性方法,以达到研究目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及相关因素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研究,着重探讨研究对象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系统方法论及系统思维的特点:1.与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相比,系统思维具有清晰性和开放性.2.与自然科学的还原主义分析思维相比,系统思维强调系统的整体性.3.与以往任何一种研究范式相比,系统方法论提供了新的思维原则、模式、路线及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范例.
(四)复杂思维方法
复杂思维直面世界或事物本来具有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变化的生动丰富性.它考察事物及其运动变化的思维方式,是以非线性思维、关系思维、过程思维、情境思维为特征的.教育系统的复杂性体现在:1.教育活动组成因素的多样性和可变性.2.教育活动结构与功能、系统与部分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3.教育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性和教育结果的不确定性.
(五)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指依靠教育专家、学者的帮助,在教育实践中展开科学研究,并以研究的成果指导自身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的基本特点:1.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主体,教师即研究者,课程即实验,课堂即实验室.2.强调参与、合做与交流.3.强调实践反思.
(六)文献法
文献检索是科学研究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它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文献检索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献检索是由文献贮存和文献检索两个部分构成的一个检索系统.狭义的文献检索则指根据检索课题,利用一定的检索工具把所需要的文献及其线索查出的过程.文献法有利于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现状,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科研成果,帮助研究人员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有利于为教育科研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研究效益;有利于拓展研究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课题研究的创新性.
⑨ 假设法是什么
当某一变因素的存在形式限定在有限种可能(如某命题成立或不成立,如a与b大小:有大于 小于或等于三种情况)时,假设该因素处于某种情况(如命题成立,如a>b),并以此为条件进行推理,谓之假设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大量应用于数学、物理研究中,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