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么是横断面研究
横断面研究是在特定的时间内研究特定范围的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并描述有关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关系的一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在横断面研究中是暴露组的患病率与非暴露组中患病率的比,可以衡量暴露增加了患病的多少风险,从而推断出暴露是否和患病有联系。
(1)横断面调查法是什么抽样方法扩展阅读:
横断面研究注意事项:
将观察对象按照可疑的致病因素分为暴露组及非暴露组或者按照不同的暴露程度分为若干组,经过一个阶段的追踪观察,比较各组某病的累积发生率或死亡率有无差别。
病例对照研究和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最大的区别在于设计思路上的区别。病例对照研究是由病及因(暴露),即先找到患病的病例以及其对照,然后从病例和其对照中找到可能的暴露因素。而回顾性队列研究是由因(暴露)及病,即先按暴露和非暴露进行队列划分,然后再研究暴露队列中的发病情况和非暴露组中的发病情况。
㈡ 抽样调查分为哪几种形式
1、简单随机抽样法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一步抽样法,它是从总体中选择出抽样单位,从总体中抽取的每个可能样本均有同等被抽中的概率。抽样时,处于抽样总体中的抽样单位被编排成 1~n编码,然后利用随机数码表或专用的计算机程序确定处于1~n间的随机数码,那些在总体中与随机数码吻合的单位便成为随机抽样的样本。
这种抽样方法简单,误差分析较容易,但是需要样本容量较多,适用于各个体之间差异较小的情况。
2、系统抽样法
这种方法又称顺序抽样法,是从随机点开始在总体中按照一定的间隔(即“每隔第几”的方式)抽取样本。此法的优点是抽样样本分布比较好,有好的理论,总体估计值容易计算。
3、分层抽样法
它是根据某些特定的特征,将总体分为同质、不相互重叠的若干层,再从各层中独立抽取样本,是一种不等概率抽样。分层抽样利用辅助信息分层,各层内应该同质,各层间差异尽可能大。
这样的分层抽样能够提高样本的代表性、总体估计值的精度和抽样方案的效率,抽样的操作、管理比较方便。但是抽样框较复杂,费用较高,误差分析也较为复杂。此法适用于母体复杂、个体之间差异较大、数量较多的情况。
4、整群抽样法
整群抽样是先将总体单元分群,可以按照自然分群或按照需要分群,在交通调查中可以按照地理特征进行分群,随机选择群体作为抽样样本,调查样本群中的所有单元。
整群抽样样本比较集中,可以降低调查费用。例如,在进行居民出行调查中,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以住宅区的不同将住户分群,然后随机选择群体为抽取的样本。此法优点是组织简单,缺点是样本代表性差。
5、多阶段抽样法
多阶段抽样是采取两个或多个连续阶段抽取样本的一种不等概率抽样。对阶段抽样的单元是分级的,每个阶段的抽样单元在结构上也不同,多阶段抽样的样本分布集中,能够节省时间和经费。调查的组织复杂,总体估计值的计算复杂。
(2)横断面调查法是什么抽样方法扩展阅读:
抽样调查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某些总体本身的性质决定了不能对其进行全面调查而又要全面了解的情况,例如无限总体(连续生产产品的质量等)。
(2)某些总体理论上虽然可以全面调查,但实际上不可能也不必要的情况,例如调查城市居民出行情况。
(3)某些总体理论上虽然可以全面调查,但是实际上不可能的,例如破坏试验(灯泡寿命、炮弹的杀伤力等)。
(4)某些特殊总体,要求具有相当资格的调查员才能进行,为此只能采用抽样调查,例如对科学技术方面总体的调查。
(5)为了提高时效,要求在短时间内取得关于总体的情况。
(6)利用抽样调查原理还可以对某总体的假设进行检验来判断这种假设的真伪,以决定行动取舍。
㈢ 抽样调查方法有哪些呢
抽样调查方法有:
1.简单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也称为单纯随机抽样,是指从总体N个单位中任意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使每个可能的样本被抽中的概率相等的一种抽样方式。简单随机抽样一般可采用掷硬币、掷骰子、抽签、查随机数表等办法抽取样本。在统计调查中,由于总体单位较多,前三种方法较少采用,主要运用第四种方法。
2.分层抽样
分层抽样又称为分类抽样、或类型抽样,它首先是将总体的N个单位分成互不交叉、互不重复的k个部分,我们称之为层;然后在每个层内分别抽选n1、n2、......nk个样本,构成一个容量为个样本的一种抽样方式。
3.整群抽样
整群抽样是首先将总体中各单位归并成若干个互不交叉、互不重复的集合,我们称之为群;然后以群为抽样单位抽取样本的一种抽样方式。整群抽样特别适用于缺乏总体单位的抽样框。应用整群抽样时,要求各群有较好的代表性,即群内各单位的差异要大,群间差异要小。
4.等距抽样(系统抽样)
等距抽样也称为系统抽样、或机械抽样,它是首先将总体中各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根据样本容量要求确定抽选间隔,然后随机确定起点,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单位的一种抽样方式。根据总体单位排列方法,等距抽样的单位排列可分为三类:按有关标志排队、按无关标志排队以及介于按有关标志排队和按无关标志排队之间的按自然状态排列。
㈣ 什么是横断面调查法,主要用于哪些类型的课题研究
横断面研究又称横断面调查,因为所获得的描述性资料是在某一时点或在一个较短时间区间内收集的,所以它客观地反映了这一时点的疾病分布以及人们的某些特征与疾病之间的关联。由于所收集的资料是调查当时所得到的现况资料,故又称现况研究或现况调查(prevalence survey);又因横断面研究所用的指标主要是患病率,又称患病率调查。
编辑本段二、研究目的1.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情况 通过对某一地区或人群的调查,获得某种疾病在时间、地区和人群中的分布,从而发现高危人群或发现有关的病因线索,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2.描述某些因素或特征与疾病的关联,确定危险因素 如通过对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调查,发现高血压、高血脂、超重、吸烟及有关职业与冠心病的关系,从而为降低危险因素、减少冠心病发生提供依据。
3.为评价防治措施及效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如在采取措施若干时期后,重复进行横断面研究,根据患病率差别的比较,可以考核前段时期所施行措施的效果。
4.为疾病监测或其他类型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编辑本段三、研究的用途1.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
2.评价一个国家或地方的健康水平。
3.研究影响人群健康和与疾病有关的因素。
4.用于卫生服务需求的研究。
5.用于医疗或预防措施及其效果的评价。
6.用于有关卫生标准的制定和检验。
7.用于检查和衡量既往资料的质量。
8.用于社区卫生规划的制定与评估。
编辑本段四、横断面研究的分类(一)普查普查是指为了解某病的患病率或某人群的健康状况,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范围内的人群中的每一成员作调查或检查。这里强调的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中的每一个成员"。例如某居民点的全体居民。一定时间可以是1-2天或1-2周,大规模的普查也可在2-3个月内完成。普查的时间不能拖的太长,以免人群中的疾病或健康状况发生变动,而影响普查的质量。
我国开展普查工作有较丰富的经验。对肿瘤、心血管疾病、甲状腺肿、乙型肝炎、结核病等都进行过大规模的普查工作。其中有些疾病通过早期治疗与反复防治已得到控制或基本控制,取得了显着的成果。
普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早期发现病例并给予及时治疗。普查的疾病最好是患病率比较高的,以便短时间内调查能得到足够的病例。
普查由于是调查某一人群的所有成员,所以在确定调查对象上比较简单;而且所获得的数据可以了解疾病的三间分布特征,因此对疾病的流行因素能有一定的启示。
但普查不适用于病程短、患病率低或检查方法复杂的疾病调查。由于普查对象多,难免漏诊、误诊;因参加普查的工作人员多,掌握调查技术和检验方法的熟练程度不等,调查员质量不易控制;同时由于工作量大,很难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
(二)抽样调查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统计学上称为样本)进行调查称为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根据抽取样本所调查的结果来估计出样本所代表总体的某些特征,因此抽样调查必须遵循随机化原则,才能获得较好代表性样本。抽样调查可以节省人力、物力、时间。因其调查范围小,故调查工作易做得细致。但抽样调查的设计、实施与资料分析较复杂,重复和遗漏不易发现,不适用于变异过大的研究对象。
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如下:
1.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 即先将调查总体的全部观察单位编号,再用随机数字表或抽签等方法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目前,在横断面研究中,因调查的观察单位太多时,很难将全部观察单位编号,故使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机会不多,但它是实施其他抽样方法的基础。
2.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 又称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即先将总体的观察单位按某一顺序号分成n个部分,再从第一部分随机抽取第K号观察单位,依次用相等间隔,机械地从每一部分各抽一个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例1 欲了解某单位职工HBSAg阳性率,该单位有职工1000人,试按系统抽样法,抽取一例数为100的样本。
今总体例数N=1000,样本例数=100,抽样间隔=1000/100=10,先在1-10之间随机确定一个数字,比如为4,于是以职工工作证号4,14,24,34,…,994者组成样本。
3.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 又称分类抽样。即先按影响观察值变异较大的某种特征,将总体分为若干类型或组别(统计学上叫“层”,Strata),再从每一层内随机抽取一定数量(可按比例或最优分配确定)的观察单位,合起来组成样本。
例如,先将欲调查的总体按年龄、性别或疾病严重性等特征分成不同层次,在各层再作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可以减少由各层特征不同而引起的抽样误差。
4.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 在整群抽样中,被抽样的不是一个一个的个体,而是由一个一个的个体组成的若干个集团(群)。整群抽样是先将总体划分为K个"群"组(如K个地区等),每个群包括若干观察单位。再从K个群中随机抽取若干个群,并将被抽取的各个群的全部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例如,作钩虫病调查时,抽查某县的几个乡的全体乡民。作计划生育调查时,抽查城市里几个居委会的全部居民。
因抽样调查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作为调查对象,所以抽样调查不可避免产生抽样误差,抽样误差的大小因抽样方法不同而异,一般情况下,抽样误差从小到大的顺序为分层抽样、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
(三)抽样调查的样本大小求估计总体均数(或率)所需样本例数n的方法如下(作假设检验时,n的估计方法详见实验设计)。
1.均数的抽样 对于计量资料,欲估计总体均数时,可用公式估计样本例数
n=[(tαs)/d]2 (15-1)
式中n为样本例数,d为允许误差,即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相差所允许的限度(事先指定的),s为估计的标准差,可通过前人资料或小规模的调查得到。当α确定后,式中tα可查t界值表(取双侧)。通常,若样本较大,α取0.05,tα=1.96,近似为2,则
n=(4s2)/d2 (15-2)
例2 现拟调查小学生血红蛋白含量,估计标准差为3g/dl,希望d不超过0.5g/dl,α=0.05,问需调查多少人?
本例s=3,d=0.5, α=0.05,按公式15-2计算:
n=(4×32)/0.52=144(人)
即需要调查144人。
2.率的抽样 对于计数资料,欲估计总体率时,可用公式估计样本例数。
n=[tα2P(1-P)]/d2 (15-3)
式中P为估计率,其余符号的意义同前。
设d=rP(r为P的允许误差系数),则公式成为:
n= (tα2/r2)[(1-P)/P] (15-4)
通常设: α=0.05,r=0.1,用公式16-4变换为:
n=(4/0.12)[(1-P)/P]=400×[(1-P)/P] (15-5)
例3 现拟调查血吸虫感染率,据过去资料估计流行率P=30%,设α=0.05,d=0.1P,问需调查多少人?
本例,P=0.30,α=0.05,r=0.1,按公式15-5计算:
n=400×[(1-0.3)/0.3]=933(人)
即需要调查933人。
(四)横断面研究的资料分析横断面研究所得资料,可按下列步骤进行整理分析。
1.检查与核对原始资料,检查原始资料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填补缺漏,删去重复,纠正错误。
2.对疾病或某种健康状态按已明确规定好的标准,将全部调查对象分组归类。
3.将原始资料分组进行比较,了解疾病或某健康状态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以及不同人群组中的分布。
(五)横断面研究中常见的偏倚当某一研究(观察)结果,与它的真值之间,出现了某种差值,这种差异的现象或结果,即称为偏倚(bias)。
1.无应答偏倚(nonresponse bias) 对访问调查或通信调查获得应答的比例称应答率。影响应答率的因素有:1)群众对调查了解的程度;2)调查方式或调查内容是否适当;3)调查对象身体健康,故不关心疾病调查;4)调查对象身体不好,或高龄拒绝调查;5)调查对象外出未遇等。如果无应答者比例较高,例如在抽样调查中达30%,即可造成偏倚。
2.回忆偏倚或报告偏倚 这是由调查对象所引起的偏倚。例如某病患者常能较好地回忆既往的暴露史,而健康人则常遗忘以往的暴露。当调查某些敏感性问题时,调查对象可能不愿做正确答复而造成报告偏倚。
3.调查人员偏倚 例如调查员有意识地对具有某些特征的对象深入调查,对另一些则否。有时为了获得自已所需要的内容或答案,进行诱导性询问等。
4.测量偏倚 由于仪器不准、试剂不统一、实验条件不同等造成测量结果不正确,可使调查结果偏离真值。
(六)横断面研究中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即偏倚的控制,这是现况调查成败的关键。上述偏倚应在设计阶段预先考虑防止发生。主要的控制方法如下。
1.坚持随机化原则,严格按照抽样设计方案进行研究对象的选取。及时分析无应答的原因,补漏调查,提高受检率。
2.选用精良的仪器设备并事先做好校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与可靠。 3.严格培训调查员,并对其进行监督和质量控制,统一调查程序和方法
㈤ 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哪四种
常见的四种抽样方法是2020年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点之一,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的掌握这一内容,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如下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在笔试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目前最常用的应该以下几种吧:
(1)简单随即抽样:包括直接抽选法、抽签法、法。
(2)分类抽样:也叫或,先将总体中所有的单位按照某个标志分成若干类(组)然后在各个类中分别随机抽取样本。
(3)机械抽样:先将抽样按照一定顺序排队,根据总体单位数和样本单位数计算出抽选间隔(抽选距离),然后按照一定的间隔抽选样本单位。由于抽选间隔相等,所以也叫。
(4):先将总体分为若干群或组,然后一群一群地抽选,每一群中包含若干个样本单位。
㈥ 抽样调查的基本方法有几种
常用的抽样调查法包括以下几种:
1.简单随机抽样。其特点是不对调查对象的特征进行规定,采用随机的方法提取样本,保证总体中每一单位都有同等的和可计算的被抽中机率,并能计算样本的代表性程度。
2.分层随机抽样。又叫类型随机抽样法,即首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准分成若干层,然后在各层中随机抽样。如:某企业要对自己的顾客公众进行调查,将消费者公众按职业分成工人、农民、干部、学生、个体户、企业家,然后从中选择被调查对象。
3.分区多级抽样。在需要对广大地理区域进行公众当面访问时,调查人员需要采用这种方法。就是把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过程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阶段分步进行。抽样的过程是将广大的地理区域划分成若干群,分阶段渐次缩小选样的地区范围,直至家庭或小组。
4.配额抽样法。它是一种不完全随机抽样法。对于复杂的社会问题,配额抽样法是一种准确率高,但又省时、省力、省钱的好方法。配额抽样的具体方法是:在确定了调查对象的特征后,根据基础材料,按公众总体中具有规定特征的人口比例,确定样本中各种特征的人数,再把这些人数分配给调查员,请他们按照规定特征选择调查对象。配额抽样法一般要选择两项或两项以上的特征,有时特征相互独立,有时相互交叉。
㈦ 民族医药横断面调查法 名词解释
民族医药没什么好解释的,只解释后面的;
横断面调查(又称现患率调查),
是利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
收集某一时点或一个特定的时间内,
有关实际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资料,
描述医院感染及影响因素的关系。
横断面调查是医院感染监测的重要手段,
通过开展调查可了解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
同时对抗菌药物应用及病原学送检资料进行监测,
可以在短时间内检验常规调查资料的准确性,
针对总体趋势评价医院感染管理效果
㈧ 抽样调查都有哪些方式方法
抽样调查方法:等距抽样、类型抽样、整群抽样。
1、等距抽样: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志或次序排列成为图形或一览表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排队),然后按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本单位。
特点是:抽出的单位在总体中是均匀分布的,且抽取的样本可少于纯随机抽样。等距抽样既可以用同调查项目相关的标志排队,也可以用同调查项目无关的标志排队。
2、类型抽样:将总体单位按其属性特征分成若干类型或层,然后在类型或层中随机抽取样本单位。
特点是:由于通过划类分层,增大了各类型中单位间的共同性,容易抽出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样本。该方法适用于总体情况复杂,各单位之间差异较大,单位较多的情况。
3、整群抽样:就是从总体中成群成组地抽取调查单位,而不是一个一个地抽取调查样本。
特点是:调查单位比较集中,调查工作的组织和进行比较方便。但调查单位在总体中的分布不均匀,准确性要差些。
根据抽选样本的方法,抽样调查可以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两类。概率抽样是按照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从调查研究的总体中,根据随机原则来抽选样本,并从数量上对总体的某些特征作出估计推断,对推断出可能出现的误差可以从概率意义上加以控制。
(8)横断面调查法是什么抽样方法扩展阅读:
抽样调查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作为样本进行调查,据此推断有关总体的数字特征,经济性好,实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
抽样调查是根据部分实际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标志总量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属于非全面调查的范畴。它是按照科学的原理和计算,从若干单位组成的事物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单位来进行调查、观察,用所得到的调查标志的数据以代表总体,推断总体。
适用范围:
第一、不能进行全面调查的事物。有些事物在测量或试验时有破坏性,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如,电视的抗震能力试验,灯泡的耐用时间试验等。
第二、有些总体从理论上讲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但实际上不能进行全面调查的事物。如,了解某个森林有多少棵树,职工家庭生活状况如何等。
第三、抽样调查方法可以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第四、利用抽样推断的方法,可以对于某种总体的假设进行检验,来判断这种假设的真伪,以决定取舍。
㈨ 什么是横断面研究
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是在某一特定时间对某一定范围内的人群,以个人为单位收集和描述人群的特征以及疾病或健康状况。它是描述流行病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
横断面研究又称横断面调查,因为所获得的描述性资料是在某一时点或在一个较短时间区间内收集的,所以它客观地反映了这一时点的疾病分布以及人们的某些特征与疾病之间的关联。由于所收集的资料是调查当时所得到的现况资料,故又称现况研究或现况调查(prevalence
survey);又因横断面研究所用的指标主要是患病率,又称患病率调查。
㈩ 抽样调查方法有哪些
抽样调查方法有:
1、单纯随机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是在总体中以完全随机的方法抽取一部分观察单位组成样本(即每个观察单位有同等的概率被选入样本)。常用的办法是先对总体中全部观察单位编号,然后用抽签、随机数字表或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等方法从中抽取一部分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其优点是简单直观,均数(或率)及其标准误的计算简便;缺点是当总体较大时,难以对总体中的个体一一进行编号,且抽到的样本分散,不易组织调查。
2、系统抽样:系统抽样又称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即先将总体中的全部个体按与研究现象无关的特征排序编号;然后根据样本含量大小,规定抽样间隔k。
系统抽样的优点是:易于理解,简便易行;容易得到一个在总体中分布均匀的样本,其抽样误差小于单纯随机抽样。缺点是:抽到的样本较分散,不易组织调查;当总体中观察单位按顺序有周期趋势或单调增加(减小)趋势时,容易产生偏倚。
3、整群抽样:整群抽样是先将总体划分为K个“群”,每个群包含若干个观察单位,再随机抽取k个群。
整群抽样的优点是便于组织调查,节省经费,容易控制调查质量;缺点是当样本含量一定时,抽样误差大于单纯随机抽样。
4、分层抽样:分层抽样是先将总体中全部个体按对主要研究指标影响较大的某种特征分成若干“层”,再从每一层内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分层随机抽样的优点是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抽样误差较小,分层后可根据具体情况对不同的层采用不同的抽样方法。
抽样调查的特点是:
一、抽样调查从总体中抽选出来进行调查并用以推断总体的调查样本,是按照随机原则抽选出来的,由于不受任何主观意图的影响,因此总体中各个单位都有被抽中的可能性。
能够保证被抽中的调查样本在总体中的合理、均匀分布,调查出现倾向性偏差的可能性是极小的,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很强。
二、抽样调查是以抽选出的全部调查样本作为一个"代表团"来代表总体的,而不是用随意挑选出来的个别单位来代表总体,使调查样本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三、抽样调查所抽选的调查样本数量,是根据要调查的总体各个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和调查推断总体允许的误差大小,经过科学的计算确定的。由于在调查样本的数量上有可靠的保证,样本就会与总体实际十分接近。
四、抽样调查中的样本误差,在调查前就可以根据调查样本数量和总体中各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进行计算,可以把样本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调查结果的准确程度比较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