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燃料“工业分析”项目及其基本性质是什么
用工业分析法证明燃料组成为挥发分、固定碳及灰分和水分,还包括全硫和热值。挥发分对 煤的着火温度、燃烧时间及煤粉细度控制值影响较大;灰分、热值对配料、配热及熟料矿物组成 有很大影响。工业分析方法简单,在水泥企业中广泛采用。
1挥发分(V)燃料的挥发分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和其他有机物所构成的混合物。挥发分是衡量煤的燃烧特 性的重要指标。其含量多少影响煤粉在燃烧过程的初析温度、着火温度和火焰形状。挥发分越 高,初析温度越低,着火温度也越低。挥发分高,在燃烧后使煤粒疏松多孔,有助于完全燃烧。
2固定碳(C)燃料中固定碳是煤炭分类的一项重要指标和燃烧产生热量的主要化学源,其含量随煤的变质 程度而增加。lkg碳元素完全燃烧可产生33913W热量,而不完全燃烧时,1kgCO只能产生 10048kJ热量,因此生产上要尽量避免出现不完全燃烧。
3灰分(A)燃料燃烧后剩下不可燃烧的杂质称为灰分。灰分是燃料中的有害成分,灰分越高,燃料品质 越差。灰分存在影响:降低燃料的发热量和最高燃烧温度;灰分高,燃料的燃烧速率减慢, 温度降低,相应提高着火温度;灰分在较高温度下,熔融产生液相,加大窑内或炉内出现结皮、 结圈、结揸的可能性;煤燃烧后的灰分,直接进人熟料成分,带人其所含的有害成分,影响窑 内物料成分的均匀性和质量。因此灰分的高低,不仅影响燃料热值,且对熟料质量和窑操作也有 影响。
4水分(M)燃料中水分是指自然水分(一般是非结晶水和吸附水),不包括化合结晶水,属于燃料中有 害成分。燃料中水分不能燃烧,反而汽化时要吸收热量,高温时甚至出现裂化,从而提高着火温 度,降低最高燃烧温度并增加废气量。
5热值(Q)煤产生热量的成分是碳和氢。窑炉热工设备的热量传递是靠燃料燃烧产生烟气来实现的,单 位烟气含热量越高,窑炉热效率越高,可能达到最高燃烧温度也越高。
‘贰’ 工业分析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instrial analysis 应用于工业方面的分析。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主要用以检验原料和成品的规格和纯度,并确定它们是否符合于有关工业方面的要求。一般包括无机化学药品分析、有机化学药品分析、金属分析和合金分析、水分析、燃料分析、油脂分析、油漆分析、纤维分析、纸分析等。要求操作简单迅速而结果相当准确。如果说把亚马孙比作地球的肺,那么工业分析就是工业的肺。
‘叁’ 工业分析技术是干什么的
本专业以分析检验职业核心能力为主线,培养具有化学品分析检验和品质监督与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操作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在工业品的制造与流通等领域进行产品质量检验、质量管理与监督、新产品研发分析、分析测试质量保证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工业分析专业挺好的
工业分析专业就业前景不错的,比如化工、石油、轻工、环保、食品、医药类企业:检验分析。主要面向化工、石油、医药、食品、环保等行业,在分析、检验、质量控制等岗位群, 从事原材料分析、中间产品质量控制、产品质量控制与管理等工作。
就业面向:学生可从事各企业(如医药、材料、环保、食品、化工等)产品生产质量检测、质量分析、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环保等岗位工作,也可从事分析检验仪器维护、技术服务等工作。
职业发展:从事分析仪器设备管理、质量监督与管理、产品研发、实验室资质认可等工作。
工业分析技术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在化工、环保、石油、轻工、医药、冶金、地质、建材等部门进行分析检验工作及实验室的组织管理工作,并能参与对分析方法的选择、改进和制订等科研工作。在外贸、商检、环保、精细化工、食品、医药、纺织、化妆品、建材、石油等部门从事化学分析、生产技术管理。
‘肆’ CAD/CAE/CAM技术对模具工业的重要性有哪些
CAD/CAE/CAM的实施意义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巨大的内外环境压力下,企业若要达到预期的市场占有率和预期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用最短的时间生产出市场适销对路的、质量好、价格低的产品,最大幅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最有成效地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主目标。企业的竞争是对用户的竞争,谁拥有更多的用户,谁就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怎样才能赢得客户?最关键的是要满足客户的需求--产品和服务,在制造环境相同的情况下,影响产品的主要因素是产品设计水平、产品的设计水平是与企业所采用的设计手段密不可分,如何提高设计手段呢?各国的实践证明采用高科技的手段--CAD/CAE/CAM。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从五十年代末,伴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能力的增强和存储管式图形显示技术的出现,美国许多公司,象波音、GM公司等,设计最早的使用计算机和显示技术的辅助设计系统,称为CAD。这样,CAD系统出现。到现在,CAD系统已发展了三十多年。CAD系统以其强大的冲击力,影响和改变着工业的各个方面,甚至社会的各个方面。使传统的产品技术、工程技术发生深刻的变革。CAD系统已经成为设计人员从事产品设计、分析的工具。CAD技术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产品质量,缩短了从设计到生产的周期,实现了设计的自动化,使设计人员从繁琐的的绘图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进行创造性的劳动,设计工作。如果说CAD技术解决了设计问题,那么CAE/CAM的应用解决了实际工程分析和制造加工问题,大大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加速了产品的开发,缩短了产品的上市周期
‘伍’ 为什么要数据分析,对论文有什么意义
目的
数据分析的目的是把隐藏在一大批看来杂乱无章的数据中的信息集中和提炼出来,从而找出所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在实际应用中,数据分析可帮助人们做出判断,以便采取适当行动。数据分析是有组织有目的地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使之成为信息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支持过程。在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包括从市场调研到售后服务和最终处置的各个过程都需要适当运用数据分析过程,以提升有效性。例如设计人员在开始一个新的设计以前,要通过广泛的设计调查,分析所得数据以判定设计方向,因此数据分析在工业设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数据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多维性和描述性。有些几何方法有助于揭示不同的数据之间存在的关系,并绘制出统计信息图,以更简洁的解释这些数据中包含的主要信息。其他一些用于收集数据,以便弄清哪些是同质的,从而更好地了解数据。
资料分析可以处理大量数据,并确定这些数据最有用的部分。本学科近年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制图技术的提高。这些图可以通过直接分析数据,来突出难以捕捉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这些表达方法与基于现象分布的“先验”观念无关,与经典统计方法正相反。
资料分析的数学基础在20世纪早期就已确立,但直到计算机的出现才使得实际操作成为可能,并使得资料分析得以推广。资料分析是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产物。
若是以固定时间为资料分析的颗粒单位,则称为时间序列分析,是主要作为销售数据商业分析的方法之一。
(5)实际工业分析方法重要性扩展阅读:
分析工具
使用Excel自带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完成很多专业软件才有的数据统计、分析,其中包括:直方图、相关系数、协方差、各种概率分布、抽样与动态模拟、总体均值判断,均值推断、线性、非线性回归、多元回归分析、移动平均等内容。
在商业智能领域Cognos、Style Intelligence、Microstrategy、Brio、BO和Oracle以及国内产品如Yonghong Z-Suite BI套件等。
‘陆’ 如何对一种分析方法做验证试验
1. 绪论
本指南旨在为申请者提供建议,以帮助其提交分析方法,方法验证资料和样品用于支持原料药和制剂的认定,剂量,质量,纯度和效力方面的文件。
本指南旨在帮助申请者收集资料,递交样品并资料以支持分析方法。这些建议适用于NDA,ANDA,BLA,PLA及其它们的补充中所涉及的原料药和制剂。
这些原则同样适用于二类DMF所涉及的原料药和制剂。如果使用了其它方法,鼓励申请者事先和FDA药品评审中心的官员进行讨论,以免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是花了人力物力所准备起来的递交资料后来发现是不可用的。
本指南中所述的分析方法验证的原则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分析方法。但是,本指南中特定的建议可能不适用于有些产品所用的特殊分析方法,如生物药,生物技术药,植物药或放射性药物等。
比如说,许多生物分析是建立在动物挑战模式,免疫原性评估或其它有着独特特性的免疫分析基础上的,在递交分析方法和分析方法验证资料时需考虑这些独特的性质。
而且,许多原料药和制剂的界定和质量控制所需的生物和免疫化学检测并不在本指南的范围之内。
尽管本指南并不专门叙述原料,中间体,赋形剂,包装材料及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中所用的其它物料的分析方法及分析方法验证资料的递交,但是应该应用验证过的分析方法来分析检测这些物质。
对于本指南中未提及的关于分析方法验证和资料提交方面的问题,请向FDA相关的化学评审人员咨询。
本指南,一旦定稿,将取代FDA于1987年2月份发布的工业指南:分析方法验证所需提交的样品和分析资料。
II. 背景
每个NDA和ANDA都必需包括必要的分析方法以确保原料药和制剂的认定,剂量,质量,纯度和效力,还包括制剂的生物利用度(21 CFR 314.50(d)(1) 和314.94(a)(9)(i))。
FDA验证文件现场备查,可以不与DMF一起交。
必须要有资料来论证所用的分析方法是符合一定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标准的。
分析方法验证是论证某一分析方法适用于其用途的过程。分析方法的验证过程是从申请者有计划地系统性收集验证资料以支持分析方法开始的。
审评化学家会对NDA或ANDA中的分析方法和验证资料进行评审。
一旦FDA有要求,则NDA或ANDA的申请者必须提交制剂,原料药,非药典对照品和空白以使FDA实验室能对申请者所用分析方法进行评审(21 CFR 314.50(e) and 314.94(a)(10))。
FDA实验室的分析会论证该分析方法在实验室内是可以重现的。审评化学家和实验室分析家会从法规的角度确定该分析方法的适用性。
FDA检查官会对分析实验室进行检查确保用于放行和稳定性实验的分析方法符合现行的GMP(21CFR part 211)和GLP (21 CFR part 58)。
每个BLA和PLA都必须要有详细的生产工艺描述,包括分析方法,以说明所生产的产品是符合规定睥安全,纯充和效力标准的(21 CFR 601.2(a) and 601.2(c)(1)(iv))。
必须要有资料证明所用的分析方法是符合一定的准确度和可靠性要求的(21 CFR 81211.194(a)(2))。对于BLA,PLA及它们的补充,在所提交的许可证申请中应当要有分析方法和方法验证这部分的资料,审评委员会会对这部分资料进行评审。
需提供代表性样品及该样品所代表批号的检测结果总结(21 CFR 601.2(a) and 601.2(c)(1)(vi))。评审委员会主席会要求CBER实验室的分析人员进行分析实验对申请者的分析方法进行评估,并确认其分析结果。
从验证的角度来看,所有的分析方法有着同样的重要性。一般来说,应当要应用已验证过的分析方法,而不论其是被用于过程控制,放行,合格或稳定性实验。高等每个定量分析方法时都应当要减少其分析误差。
分析方法和验证资料应当摆在申请的分析方法和控制章节中提交。本指南的第III到IX章和XI章给出了所需提供资料方面的建议。向FDA实验室提供样品和递交NDA和ANDA中的分析方法验证资料的信息见第X章。
III分析方法的类型
A. 法定分析方法
法定分析方法是被用来评估原料药或制剂的特定性质的。USP/NF中的分析方法是法定的用于药典项目检测的分析方法。为了确认符合法规,需使用法定分析方法。
B. 替代分析方法
替代分析方法是申请者提出用于代替法定分析方法的分析方法。只有当一替代分析方法相当于或优于法定分析方法时,才可以应用验证过的替代分析方法。
I如果提交了替代分析方法,申请者还应当提供其理由,并标明其用途(如,放行,稳定性实验),验证资料及其与法定分析方法的对比资料。
C. 稳定性指示分析
稳定性指示分析是能检测出原料药或制剂的某些性质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出现的变化的定量分析方法。
稳定性指示分析能不受降解产物,工艺杂质,赋形剂或其它潜在杂质的影响而准确测定其中的活性成分。
如果申请者递交了用于放行检测的非稳定性指示分析方法,则应当要有能定性和定量地监测杂质,包括降解产物,的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补充。稳定性试验中所用的含量分析方法应当要有稳定性指示能力,除非有科学的理由能证明其合理性。
IV 标准品
A.标准品的类型
可以从USP/NF处或其它官方(比如说,CBER,21CFR 610.20)获得标准品 (也就是一级对照品)。如果不能确定一标准品的来源是否会被FDA认为是官方来源,申请者应当要向适当的化学评审人员咨询。如果没有官方来源,则被用来作标准品的物质应当要有尽可能高的纯度,并得到充分界定。
工作对照品 (也就是内部标准品或二级标准品)是根据一级对照品标定的,并用来代替一级对照品的。
B.分析报告单
对于非官方标准品,在申请的分析方法和控制章节中应当要提供该标准品的分析报告单。对于从官方获得的标准品,用户应当要确保标准品的适用性。应当正确储存标准品并在已确定的时间段内使用该标准品。
C.标准品的界定
从USP/NF及其它官方来源获得的标准品是不需要进一步界定的。非官方对照品要有尽可能高的纯度,并进行充分地界定以确保其结构,剂量,质量,纯度和效力。
T用于界定标准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应当要不同于用于控制原料药或制剂的结构,剂量,质量,纯度和效力的分析方法,要比它们更深入。用于标准品界定的分析方法不应仅仅是和先前的指定标准品进行比较实验。
一般来说,界定资料应当要包括:
标准品的简单工艺描述,如果其生产工艺是否于其相应的原料药的话。应当要叙述制备标准品时所用的补充精制过程。
相关光谱图,色谱图,TLC照片及其它仪器输出的清晰复印件。建立纯度的资料。应当要应用适当的检测方法来获得这些资料,比如说TLC,GC,HPLC,相溶解分析,适当的热分析方法及其它必要的分析方法。
适当的化学性质资料,比如结构式,经验式和分子量等。结构确证资料应当要包括适当的分析测试,比如元素分析,IR,UV,NMR和MS,及适用的官能团分析。还应当要提供具体的结构解析资料。
物理性质的描述,包括颜色和物理形态。 适当的物理常数,比如说熔程,沸程,折射率,离解常数(pK值)和旋光度。用于界定标准品的分析程序的详细叙述。
至于生物技术/生物产品的标准品,应当要考虑上述建议,可能可以应用。然而,其它确定物理化学性质,结构特性,生物活性和/或免疫化学活性的补充检测和/或其它检测将是非常重要的。
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异构体,电泳和液相色谱行为及光谱性质等。结构界定可能包括氨基酸序列,氨基酸组成,缩氨酸图和碳水结构。确定生物和/或免疫化学活性的分析方法应当要和用来确定产品效力的分析方法一样。
Th这些分析方法可以包括基于动物的,细胞培养的,生物化学的或配位体/接受体螯合的分析方法。如果这些检测需用于某些标准品的界定,生物和免疫化学检测的分析方法验证方面的特殊建议并不在本指南的范围之内。
V.IND中的分析方法验证
对于IND而言,每个阶段的研究都需要有足够的资料以确保合适的认定,质量,纯度,剂量和/或效力。所需的分析方法和方法验证方面的资料会随着研究的阶段变化而变化(21CFR312.23(a)(7))。
N关于在第1阶段研究所需提交的分析方法和方法验证资料方面的指南,发起人可以参考FDA的指南:药品(包括结构确定的,有疗效的,生物技术产品)第1阶段研究的IND申请的内容和格式(1995年11月)。
第2和第3阶段研究所需提交的分析方法和方法验证资料方面的指南,发起人将可以参考FDA的指南:药品(包括结构确定的,有疗效的,生物技术产品)第1阶段研究的IND申请的CMC内容和格式(草案,1999年4月)。
在递交NDA,ANDA,BLA或PLA时,所有的分析方法都应当要开发出来,并得到验证。
VI.NDA,ANDA,BLA和PLA中分析方法的内容和格式
NDA,ANDA,BLA和PLA中所提交的任一分析方法都应当要有详细的描述,以使合格的分析人员能重现出所需的实验条件并获得和申请者相当的实验结果。应当要叙述分析方法中需要特殊注意的地方。
如果所用的分析方法是USP/NF或其它FDA认可参考文献(如,<>)中且所参考的分析方法未经过修改的话,则需提供该分析方法的参引,而不用提供该分析方法的描述(21 CFR 211.194)。
对于从其它公开发表的文献上获得的分析方法,应当要对其进行叙述,因为评审官可能并不能很方便的获得这些文献。
分析方法描述中需要包括的典型内容如下所示:
A.基本方法
HPLC进行分离的,检测器为UV检测器。
B.取样
需要叙述的有:所选样品的数目(比如,瓶,片等),它们是如何使用的(也就是,单独的或是混合样品),每个样品分析的重复次数。
C.仪器和仪器参数
需要叙述的有:仪器列表(比如,仪器类型,检测器,柱子类型,尺寸等)和仪器参数(比如,流速,温度,运行时间和设定波长等)。如果必要的话,还要提供实验结构示意图(比如,阐述喷洒式分析方法的位置)。
D.试剂
需要叙述的有:试剂列表及其相应的规格(比如:USP/NF,美国化学社(ACS)分析试剂)。如果使用的是自制试剂或更改过的商业试剂,则应当要有其制备方法。对于不稳定的或有潜在危险的试剂,应标明其储存条件,安全使用说明和使用周期。
E.系统适应性实验
系统适应性实验参数和合格标准是建立基础是:仪器,电子元件,分析操作和待测样品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适应性实验确保系统在样品分析的时候能很好地运行。在分析方法中应当要包括适当的系统适应性合格标准。
所有的色谱分析方法都应当要有系统适应性实验及相应的合格标准。CDER评审官指南<<色谱分析方法的验证>>(1994年11月)对用于评估系统适应性的典型参数进行了定义和讨论。
建议系统适应性实验应成为所有分析方法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色谱分析方法。无论是哪类分析方法,都要采用实验来证实该系统能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正确地运行。比如说,滴定法一般来说需要进行空白实验。
F.标准品的制备
要有所有标准品溶液(比如,储备液,工作对照品溶液,内部对照品溶液)的配制方法。
G.操作过程
应当要按操作步骤对操作过程进行逐步叙述。叙述应当要适当包括如下信息:平衡时间,样品进样顺序和系统适应性或启动参数。需标明不常见的危险。
‘柒’ 工业分析技术是做什么的
1、《工业分析技术》是2002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盛晓东。是本工具书,应用于工业方面的分析。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主要用以检验原料和成品的规格和纯度,并确定它们是否符合于有关工业方面的要求。工业分别是从试样的采取、制备和分解,分离技术,有硅酸盐分析,钢铁分析,矿石分析,煤的工业分析,肥料分析,无机化工分析。
2、丛 书 名:出 版 社: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9787502538873出版时间:2002-07-01版 次:1页 数:166装 帧:平装开 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科技>一般工业技术。
3、《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工业分析技术》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审定的中等职业教育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教学计划(CBE模式)和2001年审定的《工业分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在总结多年的CBE教改和教学经验,根据当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和生产实际需要编写而成的。
4、本教材除绪论外共分6章,重点介绍了试样的采集和制备、物质分离、物理常数的测定、有机化合物定量分析、气体分析、安全分析和实验室安全知识等内容。总教学时数220学时,其中安排理论授课60学时,实验160学时。
5、《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工业分析技术》为中等职业教育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分析与检验工作人员的培训教材或参考书。
6、《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工业分析技术》配有《工业分析技术》多媒体光盘,光盘内容以每一专项能力为一个基本模块,在每个基本单元中设置有学习指导、重要知识点、仪器介绍、操作演示、模拟实验、自我测试等学习栏目,可根据不同的学习需要来选择学习内容,也可进行系统学习。本课件重点突出,加强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各种分析测试方法的规范化操作方法和仪器及测定装置的正确使用方法为重点学习内容。课件包括试样的采集和制备技术、层析分离技术、物理常数测定技术、有机化合物定量分析技术、气体分析技术、常用的试样分解方法等六个模块。
7、分析化学、工业分析、环境化学、仪器分析、波谱分析、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8、牢固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分析与检测技术知识、操作技能,具有全面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分析与检测专业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捌’ 工业分析的方法是什么
煤的工业分析是指包括煤的水分(M )、灰分(A )、挥发分(V )和固定碳(Fc )四个分析项目指标的测定的总称。不同的指标使用不同的煤质分析仪器和方法进行分析化验。
‘玖’ 早期工业工程主要分析方法有哪些
工业工程的基本方法
导入:在各类工业工程的实践中,已形成了许多具有通用性、能较好的体现工业工程思想及工作过程的基本方法,如系统工程中的霍尔三维结构、切克兰德方法论和5W1H、列举法、头脑风暴、情景分析、肯定式探询等创造性方法,以及多年实践所积累下来的应用工业工程所应遵从的一些原则。这些方法、技术和原则在现代工业工程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是各种工业工程专门技术的基础。下面我将具体介绍几种基本方法:
一、KJ法
概念:KJ法是将未知的问题、未曾接触过领域的问题的相关事实、意见或设想之类的语言文字资料收集起来,并利用其内在的相互关系作成归类合并图,以便从复杂的现象中整理出思路,抓住实质,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的一种方法。
特点:在比较分类的基础上由综合求创新。在对卡片进行综合整理时,既可由个人进行,也可以集体讨论。
范围:
1.常用于以下生产管理活动中:
①迅速掌握未知领域的实际情况,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②对于难以理出头绪的事情进行归纳整理,提出明确的方针和见解。
③通过管理者和员工的一起讨论和研究,有效地贯彻和落实企业的方针政策。
④成员间互相启发,相互了解,促进了为共同的目的的有效合作。
2.在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KJ法是寻找质量问题的重要工具:
①制订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方针和目标。
②制订发展新产品的方针、目标和计划。
③用于产品市场和用户的质量调查。
④促进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开展。
⑤协调各部门的意见,共同推进全面质量管理。
⑥调查协作厂的质量保证活动状况。
步骤:
1.确定对象(或用途)。KJ法适用于解决那种非解决不可,且又允许用一定时间去解决的问题。对于要求迅速解决、“急于求成”的问题,不宜用KJ法。
2.收集语言、文字资料。收集时,要尊重事实,找出原始思想(“活思想”、“思想火花”)。
注解:收集这种资料的方法有三种:
①直接观察法,即到现场去看、听、摸,吸取感性认识,从中得到某种启发,立即记下来。
②面谈阅览法,即通过与有关人谈话、开会、访问,查阅文献、集体BS法(Brain Storming“头脑风暴”法)来收集资料。
③个人思考法(个人BS法),即通过个人自我回忆,总结经验 来获得资料。通常,应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对以上收集资料的方法进行适当选择。
3.把所有收集到的资料,包括“思想火花”,都写成卡片。
4.整理卡片。对于这些杂乱无章的卡片,不是按照已有的理论和分类方法来整理,而是把自己感到相似的归并在一起,逐步整理出新的思路来。
5.把同类的卡片集中起来,并写出分类卡片。
6.根据不同的目的,选用上述资料片段,整理出思路,写出文出来。
二、防呆法(愚巧法)
概念:防呆法,日本的质量管理专家、着名的丰田生产体系创建人新江滋生根据其长期从事现场质量改进的丰富经验,首创的概念,并将其发展成为用以获得零缺陷,最终免除质量检验的工具。
特点:具有即使有人为疏忽也不会发生错误的构造──不需要注意力;具有外行人来做也不会错的构造──不需要经验与直觉;具有不管是谁或在何时工作都不会出差错的构造──不需要专门知识与高度的技能。
功用:1.积极:使任何的错误,绝不会发生。
2.消极:使错误发生的机会减至最低程度。
应用:任何工作无论是在机械操作,产品使用上,以及文书处理上皆可应用到。
原则:使作业的动作轻松;使作业不要技能与直觉;使作业不会有危险;使作业不依赖感官。
步骤 :1、发现人为疏忽
2、设定目标,制定实施计书
3、调查人为疏的原因
4、提出防错法的改善案
5、实施改善
‘拾’ 煤的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的优缺点
工业分析:1. 水分
(1) 外在水分(Wwz)外在水分是指煤在开采、运输和洗选过程中润湿在煤的外表以及大毛细孔(直径>10-5厘米)中的水。它以机械方式与煤相连结着,较易蒸发,其蒸汽压与纯水的蒸汽相等.与煤粒度等有关,而与煤质无直接关系.
(2)内在水分(Wnz)吸附或凝聚在煤粒内部的毛细孔(直径〈10-5厘米〉中的水,称为内在水分.内在水分指将风干煤加热到105~110时所失去的水分,它主要以物理化学方式(吸附等)与煤相连结着,较难蒸发,故蒸气压小于纯水的蒸汽压. 失去内在水分的煤称为绝对干燥或干煤.
2. 灰分
1).灰分的来源和种类 煤灰几呼全部来源于煤中的矿物质,但煤在燃烧时,矿物质大部分被氧化,分解,并失去结晶水,因此,煤灰的组成和含量与煤中矿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差别很大.我们一般说的煤的灰分实际上就是煤灰产率,煤灰成分及其含量与层聚积环境有关。 大量试验资料表明,SiO2含量在45~60%时,灰熔点随SiO2含量增加而降低;SiO2在其含量〈45%或〉60%时,与灰熔点的关系不够明显。A12O3在煤灰中始终起增高灰熔点的作用。煤灰中A12O3的含量超过期30%时,灰熔点在1500。灰成分中Fe2O3,CaO,MgO均为较易熔组分,这些组分含量越高,灰熔点就越低。灰熔点也可根据其组成用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3. 挥发分和固定碳
挥发分主要是煤中有机质热分解的产物,评价煤质时为了排除水分,灰分,变化的影响,须将分析煤样挥发分换算为以可燃物为基准的挥发分,以符号VR表示。挥发分随煤化程度升高而降低的规律性十分明显,可以初步估计煤的种类和化学工艺性质,而且挥发分的测定简单,快速发分的分析结果常受煤中矿物质的影响。所以当煤中碳酸盐含量较高,矿物质在高温下分解出来的CO2,结果水等也包括在挥发分内。所以当煤中碳酸盐含量较高,分解出来的CO2产率大于2%时,需要对煤的挥发进行正。也可在测定挥发分之前,用盐酸处理分析煤样,使煤中碳中碳酸盐事先分解。在我国大我数煤中,粘土矿物,高岭土在560析出的结果水也算入挥发分,因此粘土矿物含量高的煤所测出的挥发分通常偏高。
固定碳就是测定挥发分后残留下来的机物质的产率,可按下式算出: Cgd=1000-(Wf+Af+V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