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因工程中考虑影响人的健康
人因工程这门学科,在大多数人眼里,是陌生的。
关于人因工程,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简单来说,人因工程(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致力于研究人、机器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最终实现提高系统性能且确保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目标。
不管是复杂到航空航天器材制造,还是小到设计一个杯子,它的理念就是“以人为中心”。
举几个例子。
手机容易滑落,掉地上易摔碎,就给它加个手机壳;小孩饭前要洗手,有些餐厅就会有低矮的洗手池;宇航员要在外太空活动,宇航服必须考虑外太空辐射、低温等环境问宇航员身体健康的影响……
人因工程涉及的问题,其实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第二届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合影
这次高峰论坛,有政府部门代表、两院院士、人因工程领域专家、设计创新领域专家、相关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代表约400余人参加会议。
翻看名单,就能发现,来的嘉宾都是学界和业界大咖。
中国工程院沈荣骏院士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周建平院士为论坛名誉主席;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陈善广研究员为论坛主席。
包括沈荣骏院士和周建平院士在内,共有15位两院院士出席了本次论坛。
过去20年,在国家载人航天工程、863计划、973计划以及大型飞机、高铁、核电站等国家重大计划和专项的支持下,我国在人因工程学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理论和技术成果。
这些成果的取得,与这些院士、专家的努力密不可分。在2天的会期内,他们将围绕“人因设计、中国智造、军民融合、共赢共享”的核心议题,分享人因工程研究成果,研讨人因设计发展规划。
此外,中国航天员刘旺也来到现场。2012年6月24日,刘旺手动控制神舟九号飞船完成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
梦栖小镇 图源网络
【浙江新闻+】
人因工程高峰论坛缘何选择杭州梦栖小镇?
2016年,首届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是在深圳举办的。第二届论坛为何会选择来到杭州良渚梦栖小镇?
“在我看来,人因工程与工业设计息息相关。这次主办方能够选择在梦栖小镇召开第二届人因工程高峰论坛,也是对小镇这几年在工业设计领域取得成绩的认可。”余杭区良渚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沈丽月告诉记者,梦栖小镇的规划理念与建设思路与本次人因工程高峰论坛“设计创新中国”的主题相一致。
2015年11月,梦栖小镇正式启动,并于2016年1月列入浙江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小镇紧盯高端装备制造前端的工业设计,兼顾智能设计、商业设计等各类设计产业,重点实施“科技、人才、文化、金融”战略。
在短短的两年不到时间里,梦栖小镇集聚了创新设计企业311家,创业人才2100余名。
良渚新城与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共建的设计开放大学就在梦栖小镇,今年9月迎来第一批20名浙江大学学生;国内着名设计公司凸凹设计总部入驻梦栖小镇。
沈丽月介绍,如此重量级的专业型论坛放在梦栖小镇,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自小镇启动以来,先后召开了中国工程院“创新设计论坛”、“2015年中国创新设计大会”、福布斯·中国设计力量榜单”发布会、世界工业设计大会、金圆规奖亚洲计划、中国原创设计奖等一系列活动。
2. 人因工程学的内容简介
本书从生产(或服务)和管理系统优化角度阐述了有关人因工程学思想、理论和方法。突出阐述了系统设计中人的因素的重要性。对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作业能力、认知能力、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以人的工作优化(高效、安全、健康、舒适)为目标,讨论了与人有关的环境、工具、设备、任务、系统、作业空间的合理设计问题。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人因工程学概述;人的因素(生理及心理);作业环境(包括特殊环境)测量、分析、评价、设计和改善;人的作业效能,包括体力作业负荷评定、人的信息处理系统、脑力负荷测量与预测;人体测量与作业空间设计;人机系统、人机界面设计、劳动安全事故预防。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工业工程、工业设计、工商管理等本科及工业工程学科工程硕士教材;也可作为各行业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产品设计、系统设计及管理人员实施有效管理的参考书;还可供有关人因工程学工作人员参考。
3.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目标
研究方向
(1)研究人的生理与心理特性
人的生理、心理持性和能力限度.是人一机一环境系统优化的基础。人因工程学从学科研究对象和追求的目标出发,系统地研究人体特性,为制定有关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使设计的工作系统及机器、作业、环境都更好地适应于人,创造高效、安全、健康和舒适的工作条件。
(2)研究工作场所设计和改善
工作场所设计的合理性,对人的工作效率有直接影响。工作场所设计包括工作场所总体布置、工作空间与工作区域设计、工作台或操纵台与工作椅设计、工作条件设计等。研究设计工作场所时,应从生理学、心理学、生物力学、人体测量学和社会性等方面保证符合人的特性和要求。使人的工作条件合理,工作范围适宜,工作姿势正确,达到工作时不易疲劳、方便舒适、安全可靠和提高效率的目的。研究工作场所设计,也是保护和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发挥人的潜能的需要。
(3)研究工作环境及其改善
任何人一机系统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因此人一机系统的功能不能不受环境因素影响,人与机相比,受影响的程度更大。作业环境包括许多方面,如照明、颜色、噪声、温度、湿度、空气尘埃等。人因工程学主要研究在各种环境下人的生理、心理反应,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研究以人为中心的环境质量评价准则;研究控制、改善和预防不良环境的措施,使之适应人的要求。目的是为人创造安全、健康、舒适的作业环境,提高人的工作、生活质量,保证人一机一环境系的高效率[1]。 你问的是研究的问题有哪些吧?
4. 人因工程的研究方法
整个人因工程的研究方法是以流行病学(Epidemiology)、生理学(Phy-siology)、心理学(Psychology)和生物心理学(Biomech-anics)四者为基础背景,透过有系统的利用人类的能力(capabilies)、本能极限(Limitations)、行为(Behavior)和动机(Motivation)等相关信息来设计事物和流程以及所属的环境。而相关信息的收集通常需要透过不断的实验和统计分析才能得到.故相当的统计和实验设计的训练亦不可或缺的。由以上看来,我们又可简单定义人因工程就是探讨和应用人类行为、能力本能极限和其它的特性等相关信息来设计器具、机器、设备、系统、任务、工作及其相关所属的周遭环境,以增加生产力、安全性、舒适感和效率,进而提升人类的生活品质。
5. 人因工程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人体工程学的特点:
以人为主体,运用人体计测、生理、心理计测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心理、力学等方面与室内环境之间的合理协调关系,以适合人的身心活动要求,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其目标应是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适。人体工程学与有关学科以及人体工程学中人、室内环境和设施的相互关系。
6. 试论述人因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人因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正在迅速发展的交叉学科,涉及多种学科,如:生理学、心理学、解剖学、管理学、工程学、系统科学、劳动科学、安全科学、环境科学等,应用领域十分广阔。因此,在本学科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各学科、各领域、各国家的学者从不同角度给该学科下定义、定名称,反映不同的研究重点和应用范围,至今仍未统一。
学科的名称没有统一,定义也没有统一。得到各国大多数学者所认同的是国际人类工效学学会(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于2000年的定义:“人类工效学(Ergonomics)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生活中和休息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
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中国朱祖祥教授主编的《人类工效学》一书中所下的定义是:“它是一门以心理学、生理学、解剖学、人体测量学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地、健康和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科学。因此,人类工效学主要研究人的工作优化问题。”
不论如何命名和定义,笔者认为,这门学科是以人为核心因素,运用心理学、生理学、解剖学、人体测量学等人体科学知识于工程技术设计和作业管理,特别是安全设计和安全管理。以人为本,着眼于提高人的工作绩效(Human performance),防止人的失误(Human error),在尽可能使系统中人员安全、舒适的条件下,统一考虑人—机器—环境系统总体性能的优化。
正是因为强调在工程技术设计和作业管理中考虑人的因素是本学科的特点,所以,我们使用人因工程学作为本学科的名称,以突出人的因素在工程上的应用。从文字上考虑,“人因工程学”,顾名思义,很容易使人想到与人的因素有关,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统一考虑人—机器—环境系统总体性能的优化”意味着,既要使机器的设计符合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利于人“安全、高效、舒适”,即“机宜人”,也要考虑通过培训和管理使人适应机器,即“人适机”。片面强调某一方面都不符合人因工程学原则。在神舟6号宇宙飞船轨道仓和生活仓的设计中,充分运用人因工程学原则,既尽可能使航天员“安全、高效、舒适”,又必须考虑在宇宙中飞行,毕竟限制条件太多,包括经济实力和工艺水平的限制,所以还必须通过对航天员进行严格的培训,使他们适应航天飞行的环境。这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其他系统也类似,只是有些情况下侧重考虑“机宜人”,有时则侧重“人适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