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鼻咽通气管使用中的气道湿化
湿化液种类:临床上最常用的湿化液是蒸馏水和生理盐水。国外新的护理操作常规已不将滴注生理盐水作为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的常规护理操作,而且实验证明,无菌蒸馏水和0.45%盐水湿化效果优于生理盐水。陈超男通过实验证明,1.25%碳酸氢钠作为湿化液,其碱性具有皂化功能,可使痰痂软化,痰液变稀薄,其湿化效果也明显优于生理盐水。此外,真菌在碱性环境中不宜生存,故碳酸氢钠还有抑制真菌生长的作用。临床现根据病情可选择沐舒坦、普米克令舒、爱全乐、万托林等为药物湿化液。湿化量:一般认为长期湿化的病人每天的湿化量在300~500ml,小于300ml起不到湿化作用,大于500ml则成为湿化过度。老年病人每天的湿化量在200~300ml为宜。确切的湿化量必须视室温、空气湿度、通气量大小、体温、病人的出入量、痰液的量和性质作适当调整。
⑵ 一文读懂气道湿化液、湿化方式、湿化标准的选择与判断!
正常生理情况下,气道内温度和湿度相对恒定,呼吸道通过分泌能够保持一定黏度的分泌物保持湿润,通过鼻腔加温、湿化、过滤后使进入下呼吸道的气体温度为30°C~ 34°C,湿度为80%~90%;在支气管隆突处接近体温,而湿度达到 95%以上;在肺泡时已接近体温,湿度为100%,此时 1 L气体约含43.9 g水,气体分压约为6.27 kPa。合适的温度、湿度保证了呼吸道黏液-纤毛系统发挥正常生理功能,此外在呼气时通过鼻腔的降温作用,经肺呼出的含饱和水蒸气的呼出气体可将 20%~30%的热量及水分保留在鼻黏膜上,因此生理状况下的呼吸道失水量仅为 8~12 mL(m2/h)。在一些生理病理状态或者人工气道建立后的患者呼吸道水分容易丢失, 破坏气道黏膜以及影响黏液-纤毛运输系统的活性。
· 一、湿化与雾化·
湿化疗法是指应用湿化器将溶液或水分散成极细微粒(通常为分子形式)以增加吸入气体中的湿度,使呼吸道和肺吸入含足够水分的气体,达到湿润气道黏膜、稀释痰液、保持黏液纤毛正常运动和廓清功能的一种物理疗法。 雾化吸入疗法(又称气溶胶吸入疗法)则是一种以呼吸道和肺为靶器官的直接给药方法,则应用特制的气溶胶发生装置(雾化器或吸器)将药物制成气溶胶微粒(平均直径通常为1∼5μm),吸入后沉降于下气道或肺泡,达治疗疾病、改善症状的目的。在临床上有时也用雾化器来作湿化治疗。
· 二、绝对湿度与相对湿度 ·
湿度”是指空气中所含水分的多少或潮湿程度。水以气体形式可产生压力,此压力与湿度密切相关。 每单位容积的气体所含水分的重量称为“绝对湿度(solute humidity,AH)”,常用计量单位为mg/L,即每升气体内所含水分的毫克数。 在一定温度下,每单位体积内所能容纳的最大水分含量称为“最大绝对湿度”,又称“饱和湿度”。 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是指一定温度下,气体实际所含水量与该温度下饱和湿度含水量的比值。相对湿度(%RH)=绝对湿度/饱和湿度×100%。
· 三、湿化的适应症·
尽管对于湿化已经有不少的研究,但对于哪些情况下需要对吸入气体进行湿化,如需湿化,应达到的最佳湿度标准为多少至今尚没有完全统一标准。临床上常需进行湿化疗法的情况有几种。
· 3.1 吸入气体过于干燥·
在进行氧疗时,高压氧源或氧气简内的气体往往湿度很低。在吸人人体前常需进行湿化。又如我国北方冬季在室内烤火或暖气取暖,室内空气又热又干燥,如给予湿化,可使患者更舒适地呼吸,并保护鼻和气道黏膜,预防鼻出血和上气道炎症。
· 3.2 高热、脱水·
同样的室温和湿度,体温越高,湿度缺就越大,从呼吸道丢失的水分就越多。在患者脱水情况下,气道水分供应不足,对吸入气体的湿化将不能充分和正常地进行,呼吸道分泌物将变稠厚、结痂,难以排出。 对这些患者一方面应补液,纠正体内水的失衡,另一方面同时进行湿化疗法是必要的。
· 3.3 呼吸急促或过度通气·
引起呼吸急促或过度通气的原因很多,常见病因有肺源性(如肺炎、肺纤维化、ARDS等)、心源性、神经精神性、血源性、中毒性。除病理情况外, 还有些生理性因素,如处于运动状态、应激状态等均可使呼吸加快、通气量增加,使气道丢失水分和热量增加。
· 3.4 痰液黏稠·
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囊性纤维化、肺炎等疾病时,由于分泌物化学成分的改变,痰液黏稠度可明显改变并且难以咳出,加强湿化有利于分泌物排出。
· 3.5 气管旁路·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由于上呼吸道的湿化和温热功能完全丧失,进人的气体必须充分湿化和温热,尤其是经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者,更是湿化疗法的适应证。
· 四、常用的湿化装置 ·
· 4.1 气泡式湿化器(bubbler humidifer)·
氧气简或中心供氧管道释出的氧气湿度很低,一般在4%左右 ,吸人人体之前常需湿化。气泡式湿化器是氧疗中最常应用的。如果气泡太大,湿化效果就差。若氧通过湿化瓶内的筛孔、多孔金属或泡沫塑料,形成细小气泡,即可增加氧气和水的接触面,增加湿化瓶的高度,也可增加水一气接触时间,从而提高湿化效果。 气泡式湿化器一般用于低流量(如1.55L/min)给氧,无论经鼻导管或面罩(简单面罩、附贮气袋面罩)给氧均可应用。良好的气泡式湿化器在室温下正常应用,一般可达40%左右的体湿度。
· 4.2 热湿交换器(heat and moisture exchanger,HME·
HME是模拟人体解剖湿化系统的机制所制造的替代性装置,故又俗称“人造鼻-嘴-咽”或简称“人工鼻”。它将呼出气中的热和水气收集和利用以加热和湿化吸人的气体。HME主要用于人工气道的患者,在呼吸室内空气,干燥的医疗用气或应用机械通气时,用以湿化吸入的干燥气体。HME的外口和内口(15/22mm).适合于联接呼吸机和管道。几乎所有的加热湿化器都可使湿化后的气体达到100%的体湿度。
· 4.3 雾化吸入·
雾化吸入是利用超声或氧气吹动药液形成雾状,根据不同的方式分为超声雾化和氧气雾化。优点是雾状颗粒直接与呼吸道黏膜接触,药物与黏膜接触面积大、局部药物浓度高,具有发挥作用迅速,直达病灶消除炎症和水肿的作用,并且雾状的药液能够和纤毛充分接触,更好的促进黏膜纤毛系统的恢复。
· 4.4 其他简便湿化法·
① 没有任何湿化器时,可通过一细塑料管向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内滴入液体,但滴入液量不能过多,一般每分钟进液量1.5−3ml。 每日湿化液量在150~250ml较妥,确切的滴液量可根据痰的性质来决定,如痰液稀薄,容易吸出,表明湿
化满意。
如痰液过稀过多、频繁咳嗽,需经常吸痰即表明湿化过度、痰液黏稠纬痂、则表明湿化不足。
②面盆法,让患者坐在盛有热水的面盆前,张口吸气。 也可在室内放长嘴壶盛水烧开,让水蒸气湿化室内空气,也可在沸水中加苯甲酸酊(30ml水中加4~5滴)。
③可在室内放置大量热水任其自然蒸发,使湿气布满全室,或者将浸水的毛巾或湿布挂在暖气片上,让其自然烘烤蒸发。
· 五、湿化标准 ·
对于人工气道的患者
①湿化满意: 分泌物稀薄,能顺利通过吸引管,通常吸引一次即可将气道内的痰液吸引干净,气管导管内无结痂,患者安静,呼吸道通畅,痰液分度在‖º。
②湿化不足: 分泌物粘稠,吸出困难,需多次方能将气道内痰液吸引干净,患者多有烦躁不安,可有突然的呼吸困难、发绀或SPO2下降,痰液分度≥Ⅲº。
③湿化过度: 分泌物过分稀薄,咳嗽频繁,需不断吸引,听诊肺部气管内痰鸣音多,患者多烦躁不安、发绀、SPO2下降。
· 5.1 按照进气部位·
鼻咽部: 低流量导管鼻罩,温度22℃,相对湿度100%;
口咽部: 面罩鼻导管(插至鼻咽),温度29°C∼32°C,相对湿度100%;
气管: 呼吸机/气切套管,温度32°C∼34°C,相对湿度95~100%;
· 5.2 按痰液的粘稠度·
以痰液粘稠度为判别标准:根据吸痰过程中痰液在吸痰导管中的性状和附着情况为主要判别标准, 将痰液的粘稠度分为IV度。I°(稀痰):痰液如米汤状或白色泡沫状,吸痰后,吸痰管内无痰液滞留。II°(轻度粘痰):痰液呈白色粘液丝状,吸痰后,吸痰管内少许粘液样痰附着,易被水冲洗干净。III°(中度粘痰):痰液呈白色粘液状,较II°稠,吸痰后吸痰管内有较多粘液样痰附着,用水冲洗1-2次方能冲洗干净。IV°(重度粘痰):痰液外观粘稠,多呈黄色,具有无规则形态,吸痰管常因痰液块堵塞出现吸痰管塌陷,或吸痰管内壁可见明显痰液附着,反复多次用水冲洗方能冲洗干净。
除主观评估外,还可以通过痰液pH值( 痰液 pH 值影响着痰液黏稠度;pH 值越低,黏稠度越高 )、α-酸性糖蛋白( 黏稠痰液中 α-酸性糖蛋白含量多,稀薄痰液中 α-酸性糖蛋白含量少 )、钙离子 ( Ca 2+ 含量越高则痰液黏稠度越高,Ca2+ 含量越低则痰液黏稠度越低).
· 六、常用的湿化剂 ·
湿化剂是指减少黏液同支气管壁的黏着性,促进痰液稀释和排出的“药物”。湿化剂并没有特殊的黏液溶解作用,而只有湿化支气管分泌物,增加吸入气体的湿度和润滑支气管壁的作用。最常用的湿化剂有蒸馏水、高渗氯化钠注射液、0. 45%的氯化钠注射液以及0.9%氯化钠注射液。它们的渗透压不同,因而各有特点。可根据其不同特点和临床应用目的来选择。湿化剂中较常用的是0. 45%氯化钠溶液,它经吸入后在气道内发生再浓缩,浓缩后溶液的浓度接近0.9%氯化钠溶液,对支气管没有刺激作用。用 0.5mol/L盐水(浓度0. 45%)进行雾化吸入的适应证包括产生黏痰较多且不易咳出的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及囊性纤维化等。
· 6.1 蒸馏水·
低渗液体,有渗透细胞膜和进入细胞内的特点,因此蒸馏水既可用于湿化较黏稠的痰液,又可用于湿润气道内细胞。但用量过多,可增加气道黏膜的水肿,致使气道阻力增加。
· 6.2 高渗氯化钠溶液·
雾化吸入高渗盐水溶液有刺激性,因为它的渗透压比呼吸道黏液细胞内的渗透压要大得多,故在支气管内高渗氯化钠溶液有从黏液细胞内吸出液体的倾向,这种液体同支气管分泌物相混合而稀释痰液并使之易于咳出。它主要应用于排痰,尤其是对仅咳少量痰液的患者。
· 6.3 0.9%氯化钠溶液·
生理盐水与身体细胞的渗透压相同,常用小剂量,在短期内作为湿化剂使用。以3~5ml0.9%氯化钠溶液用小容量的雾化器吸入支气管内。雾化后水分自雾液中蒸发,留下较高浓度的盐水,如经数小时雾化后,0.9%氯化钠溶液可变为高渗性并刺激呼吸道黏液细胞。由于0.9%氯化钠溶液雾化有这种再浓缩现象,故一般不长期用超声雾化
器吸入0.9%氯化钠溶液。
· 6.4 碳酸氢钠溶液·
碳酸氢钠溶液为碱性溶液, 它能够对黏稠的痰液或痰痂起到皂化作用,并且增强内源性蛋白酶活性、促进气管黏膜纤毛运动达到稀释痰液,促进
痰液排除的目的。
碳酸氢钠营造的碱性环境能够抑制真菌的定植,有实验证明碳酸氢溶液同 0.45%氯化钠注射液一样同样能够良好的进行湿化气道,但碳酸氢钠在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方面有显着优势 。
· 七、湿化不满意的后果 ·
· 7.1 湿化过度·
湿化过度可使气道阻力增加,甚至诱发支气管痉挛;水潴留过多,可增加心脏负担,有心肾功能不全者更易发生;对婴幼儿进行湿化治疗时,也应警惕水中毒的发生;湿化过度还可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遭受损害,引起肺泡萎陷或肺顺应性下降。
· 7.2 湿化气温度不适·
如进入气管的湿化气温度低于30°C,可引起支气管纤毛活动减弱,气道过敏者易诱发哮喘发作,个别患者可引起寒战反应。湿化气温度超过
40°C,可使支气管黏膜纤毛活动减弱或消失,呼吸道灼热感,甚至体温增加、出汗、呼吸加速。
· 7.3 干稠分泌物湿化后膨胀·
黏稠结痂的分泌物在吸湿后可膨胀,因而进一步加重气道阻塞。临床上有长时间机械通气,先无湿化后又突然增加湿化,因用湿化疗法引起气道堵塞而突然死亡的报道。
· 参考文献 ·
[1]Plotnikow GA, Accoce M, Navarro E, Tiribelli N. Humidification and heating of inhaled gas in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airway. A narrative review. Acondicionamiento del gas inhalado en pacientes con vía aérea artificial. Revisión narrativa. Rev Bras Ter Intensiva. 2018;30(1):86-97. doi:10.5935/0103-507x.20180015
[2][1]孙龙凤,代冰,王爱平.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应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效果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01):16-18.
[3]Management of the Artificial Airway
Richard D Branson, Dina Gomaa, Dario Rodriquez Respiratory Care Jun 2014, 59 (6) 974-990
[4][1]袁媛,马燕兰,杨成秀.痰液性质的主观判定和客观检验对比[J].中华护理杂志,2000(07):15-16.
[5]呼吸内科主治医生760问/俞森洋,蔡柏蔷主编. −3版。一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 10 ISBN978−7-5679−0642−6
⑶ 气管插管后不用呼吸机,只需要给氧的话怎么湿化呀
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把雾化设备对准气管插管吸入,另一种是是把无菌湿化液通过气管插管缓慢滴入。一般使用的是第一种,而第二种由于容易操作不当而导致反流感染,所以非专业人员尽量不用。
⑷ 如何判断人工气道湿化效果与痰液黏稠度分级
将120例建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持续推注湿化法,观察组采用持续氧气雾化湿化
法.观察两组气道湿化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痰液黏稠度及刺激性咳嗽、痰阻、气道黏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
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氧气雾化湿化法对人工气道的湿化效果优于持续推注湿化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⑸ 如何做好人工气道湿化
气管切开术后,由于空气未经鼻腔黏膜湿化过滤而直接与下呼吸道相通,由此造成呼吸道分泌物干燥结痂不易吸出,从而影响通气效果;加之气管切开术后气道自身湿化作用明显降低甚至消失,造成管腔内分泌物粘结阻塞管腔,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同时还容易导致细菌侵入增加下呼吸道感染机会,可引起支气管炎、肺炎等。 因此,病室应加强通风,保持室内恰当的温度与湿度(室温保持在22℃左右,相对湿度在80%~90%),气管内滴入适宜的抗生素溶液及湿化液,防止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常采用下列方法湿化: 1、直接灌洗方法:用注射器吸5 ml生理盐水,在患者呼气末快速注入气道,以达到冲洗的目的。 2、气道滴入湿化液:每1~2 小时1次,每次滴入量3~5 ml,应在呼气末转吸气时沿气管内壁缓慢匀速滴入,避免在患者咳嗽时滴药,以免药液的浪费,滴入药液量、间隔时间药根据痰液黏稠度而定。 3、雾化:常规每4小时一次,用药可用α-糜蛋白酶、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氨茶碱等。气道湿化温度应达到32~35℃,且<40℃,以免造成烫伤。 4、持续湿化:(1)在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下,同输液法悬挂输液装置,或用50 ml注射器抽生理盐水,接微量泵及微量泵延长管。湿化液选择生理盐水,生理盐水能维持正常呼吸道黏膜的功能,湿化液中还可配制含有庆大霉素、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等药物,起到化痰、解痉、抗感染作用。(2)用无菌剪刀剪去输液器穿刺针部分或延长管的前端,把细管部分同吸氧管一同放入气管套管内,并固定于患者的前胸部,缓慢滴入。滴入湿化液的量依据气道内痰液的黏稠度而定,痰多且黏稠时,适当调快滴入速度,平均保持在每分钟2~5滴,以患者分泌物稀薄、易于吸出为目标,24 h总量在300 ml左右,但不少于200 ml。 —————————————————————————————————————————————以上是外科医生“麦子”针对你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对你有帮助,祝你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⑹ 气管插管患者的正确吸痰以及膨肺手法
您好,膨肺吸痰法方法
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用膨肺吸痰法,由两人操作,甲护士首先连接人工气囊与氧气管,流量为10L/min,分离呼吸机与气管插管,人工气囊接口与气管插管连接,然后均匀挤压人工气囊,以10~12次/min的频率挤压人工气囊3~5次,气量是平时潮气量的1.5倍。持续2min后由乙护士迅速将准备好的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内,每次吸痰时间少于15s,吸痰后甲护士再次接人工气囊与气管插管挤压3~4次,之后接呼吸机呼吸。如痰液黏稠可向气管内注入稀释液3~5mL,接人工气囊挤压3~4次再次吸痰,效果更好。
讨论膨肺吸痰法意义及注意事项
1.膨肺是以简易呼吸器与患者的气管插管相连接,给患者进行人工呼吸,吸气时深而缓慢,随即有10~30s的呼吸暂停,然后快速呼气。膨肺吸痰时,缓慢吸气使通气量增加,扩张了小气道,使原有塌陷萎缩的肺泡扩张,屏气一定时间可使气体在不同肺泡之间均匀分布,肺泡充分开放,复张的肺泡稳定性和肺的顺应性增加,有利于自主呼吸的加强和锻炼。随着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增加,通气血流比例改善,使氧合指数上升,症状体征改善。膨肺后迅速而无障碍的呼气,促进了支气管分泌物排出。
常规的翻身拍背吸痰,细小支气管的痰液不易排出,吸痰前后虽加大氧浓度,但机械通气病人一方面要克服通气回路、人工气道阻力;另一方面吸痰时呼吸加快,耗氧增加,会出现机械通气与自主呼吸对抗,不仅降低通气量,而且增加体力消耗及心脏负担。膨肺吸痰法能减少吸痰时的低氧状况,吸痰前给患者吸入高浓度氧气可增加患者体内的氧储备,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从而减轻患者的不适反应。吸痰完毕再次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2~3min,以恢复患者在吸痰过程中氧的消耗,恢复体内的氧储备。
2.膨肺时在气管插管内注入湿化液;较大的潮气量输入使湿化液迅速弥散在各段支气管,使痰液稀释,加上叩背与有效吸痰,使排痰较彻底,预防肺不张,减少了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机械通气期间若气道湿化不够,易导引起肺不张和继发下呼吸道感染,因此,湿化疗法也是机械通气中防止和减少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个重要措施。
3.研究表明,通过膨肺技术,使肺内外产生一个压力差,促使细支气管的痰液松动,流向大支气管而易于吸出,减少肺部感染。膨肺增加功能残气量,扩张了小气道,使原有萎陷的肺泡复张,预防了肺不张,并且经膨肺吸痰后,患者肺顺应性增加,气道阻力减少,人机对抗减轻,呼吸肌做功减小,能使患者尽早脱机,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肺部并发症。
4.膨肺前需彻底吸净呼吸道分泌物,以免将分泌物挤进远端小支气管。膨肺吸痰过程中心输出量降低,因此对心功能差的患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膨肺吸痰对循环有一定影响,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等。机械通气期间,严密监测呼吸机使用的参数,根据病人的情况及时调整氧浓度、辅助通气模式、呼吸频率及插管深度,定时查血气分析,观察呼吸机使用效果及停机指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⑺ 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要气道湿化为什么
因为空气通过鼻腔的时候,会被鼻黏膜湿化,从而减轻对气管、肺泡的刺激。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后呼吸机内的气体会直接进入深部气管,得不到鼻粘膜的湿化作用,所以要对进入的气体进行人工湿化。
⑻ 气道温湿化改善方案
患者如果有支气管炎出现咳嗽,胸闷等不适症状,可以到医院就诊,进行气道湿化治疗。一般来说主要是选择蒸馏水或者是生理盐水来进行湿化。患者需要在正规医生的操作下气管切开,从而对肺内和支气管进行加湿,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肺炎的发生。同时患者平时应该多喝水,或者是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来保证体内的水液代谢平衡。、选用蒸馏水和0.45%的生理盐水进行湿化,效果要优于单用生理盐水。
2、湿化的方法选择,对于未接呼吸机的气管切开患者,在套管外口接人工鼻,预防呼吸道水分的丢失,从而保证气道的通畅。
3、对吸入的气体加温,可以应用湿化器加热调节吸入管道气体的温度,避免气体在管道内形成冷凝,还能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
4、保证患者充足的液体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