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樱桃细菌性穿孔病如何防治
樱桃细菌性穿孔病主要为害樱桃、桃、李、杏等果树的叶片、新梢和果实。
症状。叶片受害后,初呈半透明水渍状淡褐色小点,后扩大成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直径为1~5毫米,紫褐色或黑褐色,周围有一淡黄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后面常溢出黄白色黏质状菌脓,病斑脱落后形成穿孔。
防治方法。
①加强综合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②秋季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剪除病枝,集中烧毁,消灭越冬菌源。
③发芽前喷布5波美度石硫合剂。花后半月开始每隔10~15天喷1次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90%新植霉素30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
Ⅱ 樱桃穿孔性褐斑病如何防治
樱桃穿孔性褐斑病,又名樱桃褐斑病或叶片穿孔病,是为害樱桃叶片最主要的病害。
症状。发病初期形成针头大的紫色小斑点,以后扩大,有的相互接合,形成圆形褐色病斑,上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子囊壳及分生孢子块。这有别于细菌性穿孔病,最后病斑干燥收缩,周缘产生离层,常由此脱落成褐色穿孔,边缘不明显,多提早落叶。
病叶
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可参照樱桃细菌性穿孔病。
②药剂防治。在谢花后至采果前,喷1~2次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采果后,喷2~3次1∶2∶20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95%疫霜灵(三乙膦酸铝、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0%安泰生(丙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
Ⅲ 樱桃树叶子穿孔脱落怎么治
樱桃树穿孔症
症状:
⑴细菌性穿孔病。主要危害叶片,初为水渍状半透明淡褐色小病斑,后发展成深褐色,周围有淡黄色晕圈的病斑,边缘发生裂纹,病斑脱落后形成穿孔或一部分与叶片相连。
⑵褐斑穿孔病。叶片初发病时,有针头大的紫色小斑点,以后扩大并相互联合成为圆形褐色病斑,直径1~5毫米,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点粒,最后病斑干缩,脱落后形成穿孔。一般5~6月发病,8~9月为发病高峰,引起早期落叶,影响来年产量。
防治方法:
冬季结合修剪,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及落果,减少越冬菌源;容易积水,树势偏旺的果园,要注意排水;修剪时疏除密生枝、下垂枝、拖地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施有机肥料,避免偏施氮肥,提高抗病能力。
Ⅳ 樱桃树干和叶片上有孔洞,是怎么回事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5-11
Ⅳ 樱桃树的一些病害防治,有哪些方法
樱桃褐腐病
主要为害花和果实,引起花腐和果腐,发病初期,花器渐变褐色,直至干枯;后期病部形成一层灰褐色粉状物,从落花后10天幼果开始发病,果面上形成浅褐色小斑点,逐渐推广为黑褐色病斑,幼果不软腐,成熟果发病,初期在果面产生浅褐色小斑点,迅速推广,引起全果软腐。
防治措施:
1)清洁果园,将落叶、落果清扫烧毁;
2)合理修剪,使树冠具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3)发芽前喷1次3~5度石硫合剂;
4)生长季每隔10~15天喷1次药,共喷4~6次,药剂可用1:2:240倍波尔多液或77%可杀得500倍液,50%克菌丹500倍液。
樱桃流胶病
主要为害樱桃主干和主枝,一般从春季树液流动时开始发生,初期枝干的枝杈处或伤口肿胀,流出黄白色半透明的粘质物,皮层及木质部变褐腐朽,导致树势衰弱,严重时枝干枯死。发病原因一是有枝干病害、虫害、冻害、机械伤造成的伤口引起流胶,二是由于修剪过度、施肥不当、水分过多、土壤理化性状不良等,导致树体生理代谢失调而引起流胶。
防治措施:
1)增施有机肥,健壮树势,防止旱、涝、冻害;
2)搞好病虫害防治,避免造成过多伤口;
3)冬剪最好在树液流动前进行,夏季尽量减少较大的剪锯口;
4)发现流胶病,要及时刮除,然后涂药保护。常用药剂有50%退菌特1份、50%悬浮硫5份加水调成混合液,以及用生石灰10份、石硫合剂1份、食盐2份、植物油0.3份加水调成混合液。
樱桃叶斑病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叶柄和果实。叶片发病初期,在叶片正面叶脉间产生紫色或褐色的坏死斑点,同时在斑点的背面形成粉红色霉状物,后期随着斑点的扩大,数斑联合使叶片大部分枯死。有时叶片也形成穿孔现象,造成叶片早期脱落,叶片一般5月份开始发病,7~8月份高温、多雨季节发病严重。
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2)清除病枝、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
3)发芽前喷3~5度石硫合剂;
4)谢花后至采果前,喷1~2次70%代森锰锌6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600倍液,大生M-45800倍液等,每隔10~14天喷1次。
樱桃瘿瘤蚜
一年发生多代,以卵在樱桃幼枝上越冬,春季萌芽时卵孵化成干母,干母在3月底在叶端部侧缘形成花生壳状伪虫瘿,并在瘿内发育、为害和繁殖,被害叶背凹陷,叶面突起在泡状瘿,虫瘿长2~4cm,初呈微红色,后变枯黄,4月底出现有翅孤雌蚜并向外飞迁,10月中下旬产生性蚜并在幼枝上产卵越冬。
防治措施:
1)发生量小的果园,可人工剪除虫瘿;
2)3月上旬,在瘿瘤蚜卵孵化后和虫瘿形成前,喷40%氧化乐果或50辛硫磷乳剂2000倍液,也可在10月份性蚜出现时喷上述药剂。
樱桃细苗性穿孔病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开始产生半透明水渍状淡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为不规则形暗褐色周围有黄色晕环的病斑,最终病斑干枯脱落形成穿孔。从5月开始到落叶期均有发生,最重的是8~9月。
防治措施:与樱桃叶斑病基本相同,另外在5~6份可喷65%代森锌500倍液。
樱桃虫害―绣线菊蚜
一年发生10余代,主要以卵在樱桃枝条芽旁或树皮裂缝处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萌芽时卵开始孵化,初孵幼蚜群集在叶背面取食,10天左右即产生无翅胎生雌蚜,6~7月温度升高,繁殖加快,虫口密度迅速增长,为害严重。8~9月蚜群数量开始减少,10月开始产生有性蚜虫,雌雄交尾产卵,以卵越冬。
防治措施:
1)展叶前,越冬卵孵化基本结束时,喷40%乐果或70%灭蚜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
2)5月上旬蚜虫初发期进行药剂涂干,如树皮粗糙,先将粗皮刮去,刮至稍露白即可;常用内吸药剂有40%乐果乳油,或50%久效磷乳油2~3倍液,在主干中部用毛刷涂成6cm的环带。如蚜虫较多,10天后可在原部位再涂药1次;
3)有条件的可人工饲养捕食性瓢虫、草蛉等天敌。
樱桃虫害―舟形毛虫
一年发生1代,以蛹在树根部土层内越冬,第2年7月上旬至8月中旬羽化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较强,卵多产在叶背面。3龄前的幼虫群集在叶背为害,早晚及夜间为害,静止的幼虫沿叶缘整齐排列,头、尾上翘,若遇振动,则成群吐丝下垂,9月份幼虫老熟后入土化蛹越冬
防治措施:
1)结合秋翻地或春刨树盘,使越冬蛹暴露地面失水而死;
2)利用3龄前群集取食和受惊下垂习性,进行人工摘除有虫群集的枝叶;
3)为害期可喷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2000倍液。
Ⅵ 樱桃树的一些病害防治,有哪些方法
为害樱桃的病害主要有穿孔病、流胶病和根颈腐烂病等。生长季喷5%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0.2%百菌清溶液,以防治穿孔病;修剪和树干涂白可有效抑制流胶病;春季发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以防治枝干干腐病,对已发病的,及时刮除病斑,涂刷菌毒清药液;根癌,栽植前用33%根癌灵(K84)溶液蘸根,或石灰水1∶6浸泡10~15分钟,用清水将根部石灰冲洗干净栽植,对已发病植株,在春季扒开根部、切除根癌后用K84灌根,或用2%~3%菌毒清溶液灌根;根颈腐烂病,多发生在初果期的树上,造成根颈溃烂。主要是避免在植株根颈部长期培土,防治地下害虫啮伤树皮。同时,要经常检查,发现病株,及时刮治,刮后用波尔多浆或石流合剂消毒。根颈腐烂严重的,还可通过春季桥接恢复地上部的生长。
Ⅶ 樱桃穿孔病怎么办
靓果安800倍+速净800倍+80%甲基硫菌灵+有机硅;
备注:补硼—防缩果病、补锌;
Ⅷ 樱桃细菌性穿孔病如何防治
樱桃细菌性穿孔病主要为害樱桃、桃、李、杏等果树的叶片、新梢和果实。
症状。叶片受害后,初呈半透明水渍状淡褐色小点,后扩大成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直径为1~5毫米,紫褐色或黑褐色,周围有一淡黄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后面常溢出黄白色黏质状菌脓,病斑脱落后形成穿孔。
防治方法。
①加强综合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②秋季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剪除病枝,集中烧毁,消灭越冬菌源。
③发芽前喷布5波美度石硫合剂。花后半月开始每隔10~15天喷1次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90%新植霉素30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
Ⅸ 樱桃叶片穿孔病是怎样发生为害的如何防治
造成樱桃叶片穿孔的病害有三种,它们分别是细菌性穿孔病、霉斑穿孔病和褐斑穿孔病,三者为害叶片均产生褐色病 斑,最后脱落形成穿孔,严重时,可造成早期落叶,病菌侵染嫩梢后,在枝条上形成不规则形黑褐色斑块。但是,细菌性 穿孔病由细菌引起,在叶片上的病斑小、不规则,后两种是由真菌引起,病斑较大,呈圆形。后两种病菌主要在枝梢病部 越冬,春季借风雨传播,5月份开始发病,生长季节可反复再次侵染。发病程度与树势强弱、降雨量多少,以及立地条件 等有关。树势弱,降雨量多而频繁,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树冠郁闭、通风透光差的果园,发病重;反之则轻。不同品种 间,雷尼等发病较轻。
对于穿孔病的防治,首先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体的抗病能力。越冬休眠期间,结合冬剪剪除病枝,彻底清理果园, 扫除落叶烧毁。樱桃树发芽前,喷布一次4~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菌源。发病期间,根据降雨早晚和降雨量的多少 ,在谢花后至采果前,喷洒2~3次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200单位,或80%大生800倍液。采果后 ,喷布2~3次1∶1∶180~200倍波尔多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