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打拳送髋训练方法

打拳送髋训练方法

发布时间:2022-10-28 10:09:40

A. 老是说莫法拉赫腰腹力量强,还有送髋技巧,可是这些到底是什么意思

腰部核心训练,又称核心力量训练,是力量训练的一种形式。

所谓的“核心”是人体的中间环节,即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的区域,包括骨盆。它是由腰部、骨盆和髋关节组成的整体,包括29块肌肉。

核心肌肉群负责稳定重心和指挥力量。它是整体力量的主要环节,对上下肢的活动和受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强壮的核心肌肉群在运动过程中对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具体技术动作起到稳定和支撑作用。因此,拥有良好姿势、强大控制力和平衡感的人必须有一个训练有素的核心肌肉群。

(1)打拳送髋训练方法扩展阅读:

核心肌肉是环绕躯干的肌肉,包括腹肌、臀部肌肉以及连接脊柱和骨盆的肌肉。当我们的手和腿活动时,这些核心肌肉帮助保持身体稳定和直立。其他人称这些肌肉为“能量屋”。

因为整个身体就像一条运动链,而核心就像桥梁一样连接着身体的上下部分。如果桥架出现问题,很可能会导致上/下车身和整个链条出现问题。

有两部分核心肌肉需要特别注意。其中之一是腹横肌:四头肌中最深的肌肉。它的肌肉纤维位于外侧,所以当它收缩时,它就像一条腰带,压缩内部器官,支撑背部。

强壮的腹横肌对于防止腰背部受伤和提高运动成绩是很重要的。了解深层腹肌的一个好方法是,当你笑的时候,小腹收缩并向内振动,这就是腹横肌。为了收缩腹横肌,想象将肚脐推向脊柱并将其拉入。

除此之外,核心肌肉还有非常重要的骨盆底肌肉。这些连接在骨盆底部的肌肉是由交替的肌肉层组成的,当肌肉层收紧时,增加腹内压力,帮助横向腹肌收缩,从而稳定身体。

收紧这些肌肉会让你觉得你想去洗手间,但又无法抑制想去的冲动。你可以想象骨盆底部的肌肉就像一部电梯,从一楼到二楼再到三楼,然后慢慢地一层一层地下降到一楼。通过这样的想象,你可以有效地练习收紧这些肌肉。

B. 跆拳道的腿法基本功训练方法

跆拳道基本功训练方法有哪些呢?跆拳道的腿法有哪些?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跆拳道的腿法基本功训练方法,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跆拳道的腿法技巧

跆拳道实战中脚踢进攻时一般使用的部位包括脚前掌,脚趾,脚背,足刀,脚后跟,脚后掌(脚跟底部)。利用这些部位可以进行站立踢,跳动踢,助跑踢,转身踢和飞踢等不同形式有踢法进攻,而且每种踢法踢击的部位各有不同。实战过程中,运用脚踢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如对方所处位置,暴露的部位,防守的姿势以及双方的距离,选择不同的踢法。

脚踢时要利用步法保持身体的平衡,并有效接近对方做出踢击动作。注意两臂的防守。踢击完成马上回到准备姿势,准备下一次的进攻和防守。腿的回位动作要快,以免被对方抓住或抱住。脚踢的练习方法主要是靠平时用各种腿法踢击悬挂的沙袋,经过反复练习提高踢的力量,速度和高度。

(1)前踢:实战姿势的基本姿势开始。右脚蹬地髋关节向左旋转,双手握拳置于体侧;同时,右腿以髋关节为轴屈膝上提。当大腿抬至水平或稍高时,关节向前送,向前顶,小腿以膝关节为轴快速向前上方踢出,力达腿尖,整条腿踹直。踢击后迅速放松,右腿沿原路线弹回,将右脚放置在左脚前面仍成实战姿势。动作要领:膝关节夹紧,小腿放松,要有弹性;往前送,高踢时往上送;小腿回收与前踢的速度一样快。主要攻击部位有面部,下颏,腹部,裆部。前踢亦可用于防守。将前踢发力部位由脚尖改换为脚跟时,前踢动作就变为前蹬动作,动作方法要点相同,只是脚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2)侧踢:实战的基本姿势开始;右脚蹬地右腿以髋关节为轴屈膝提起,两手握拳置于体侧;随即左脚以前脚掌为轴外旋180度,髋关节向左旋转,右腿以膝关节为轴向前蹬伸,右脚快速向右前上方直线踢出,力点在脚跟。发力后没起腿路线收腿,放松,重心落下(原处或向前均可),再次回到实战姿势。动作要领:起腿时大小腿,膝关节夹紧;踢出发力时头肩,腰,髋,膝,腿和踝成一直线;大小腿直线踢出,原路线收回。侧踢动作的主要攻击部位有膝部,腹部,肋部,胸部和头面部。

(3)后踢:实战姿势开始,转身后腿后撤背对对方。重心后移至左脚右脚蹬地后屈膝提起,右脚贴近左大腿,两手握拳置于胸前;随即左脚蹬地伸直,右脚自左大腿内侧向后方直线踢出,力达脚跟。踢击后右脚沿原路线快速收回,成实战姿势。动作要领:起腿后上体和大小腿折叠收紧;后踢时动作延伸要长,用力延伸;转身,提腿,出脚动作连续一次性完成,不能停顿;击打目标在正后偏右。后踢动作的主要攻击部位有膝部,腹部,裆部,胸部和头面部。

(4)下劈:实战姿势开始。右脚蹬地,重心前移至左脚。同时,右腿以髋关节为轴屈膝上提,两手握拳置于胸前;随即充分送髋,上提膝关节至胸部,右小腿以膝关节为轴向上伸直,将右腿伸直举于体前,右脚过头。然后放松向下以右脚后跟(或脚掌)为力点劈击,一直到地面,成实战姿势。动作要领:腿尽量往高,往头后举,要向上送髋,重心往高起;脚放松往前落,落地要有控制;起腿要快速,果断;踝关节要放松。劈腿的主要攻击部位有头顶,脸部和锁骨。

(5)勾踢:实战姿势开始。右脚蹬地重心前移,右腿以髋关节为轴屈膝上提,两手握拳置于体侧;左脚以前脚掌为轴外旋180度,右腿以膝关节为轴继续向前上方伸成直线,顺势右脚的脚掌用力向右侧屈膝鞭打,顺鞭打之势上体右转,右腿屈膝回收,右脚落回原处,成实战姿势。动作要领:提膝,伸直,右侧屈膝鞭打动作要连贯快速,没有停顿;击打点在体前偏右侧,以脚掌为击打点;左脚旋转支撑在保持平衡,踹击后迅速将腿收回。摆踢攻击的主要部位是头面部和腹胸部。

(6)后旋踢:实战姿势开始。两脚以两脚掌为轴均内旋约180度,身体随之右转约90度,两拳置于胸前。上体右转,与双腿拧成一定角度。右脚蹬地将蹬地的力量与上体拧转的力量合在一起,右腿继续向右后旋摆鞭打,同时上体向右转,带动右腿弧形摆至身体右侧,右腿屈膝回收;右脚落到右后成实战姿势。动作要领:转身旋转,踢腿连贯进行,一气呵成,中间没有停顿;击打点应在正前方,呈水平弧线;屈膝起腿的旋转速度要快;重心在原地旋转360度。后旋踢攻击的主要部位有面额和胸部。

(7)推踢:实战姿势开始。右脚蹬地,重心前移,右脚以髋关节为轴提膝前蹬,用右脚脚掌向前蹬推,力点在脚掌,推力向正前方。动作要领:提膝后尽量收紧膝关节;重心往前移,利用身体的重量和力量;推的时候腿往前伸展,送髋;推的路线水平往前。推踢的主要攻击目标是腹部。

(8)横踢:实战姿势开始。右脚蹬地,重心前移至左脚,右脚屈膝上提,两拳置于胸前;左脚前脚掌碾地内旋,髋关节左转,左膝内扣;随即左脚掌继续内旋至180度,右腿膝关节向前抬至水平状态,小腿快速向左前横向踢出;击打目标后迅速放松收回小腿。右腿落回原地成实战姿势。动作要领:膝关节夹紧,向前提膝,尽量走直线;支撑脚外旋180度;髋关节往前顺,身体与大小腿成直线;严格注意击打的力点在正脚背;踝关节放松,击打的感觉是“面团”,"鞭梢”。横踢攻击的主要部位有头部,胸部,腹部和肋部。

(9)跳踢:指先跳起使身体腾空,然后在空中完成各种踢法的攻击技术。跳踢包括旋风踢,双飞踢,腾空后踢,腾空劈腿,腾空后旋踢,跳步横踢等多种方法,是跆拳道高难技术动作,在后面的教学篇中将专门进行分解教学和介绍练习方法(

(10)单腿连踢:同一条腿连续进行两次以上的进攻方法。这种技术也属于跆拳道高难技术动作,将在后面的教学篇中专门讲述。

(11)双腿连踢:两条腿连续进行两次以上的进攻。

竖踢是最基本的腿法接下来是横踢它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练习这是重中之重因为它在很多时候是最常用的腿法之一下劈反击和进攻中也是最好不过的腿法它可是好东西前横踢和横踢一样重要其它的由这几种腿法配合步伐的都是它们的分支而已还有就是品势前面的几章一定要熟练乘下的.都是高带位的事了。

跆拳道的特点

以腿为主,手足并用

跆拳道技术方法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腿法,腿法技术在整体运用中约占3/4,因为腿的长度和力量是人体中最长最大的,其次才是手。腿的技法有很多种形式,可高可低,可近可远,可左可右,右直右屈,可转可旋,威胁力极大,是比赛时得分和实用制敌的有效方法。其次是手法,手臂的灵活性很好,可以自如地控制完成防守和进攻动作,同时也可以变化为拳,掌,肘,肩的多种用法,进行实战。在竞赛规则以外的跆拳道实战中,人体的一些主要关节部位亦可以用来作进攻的武器,或防守的盾牌,这是跆拳道技术的本质,如人体的手,肘,膝,脚等关节部位,是跆拳道实战中最常用,最有效的击打武器。

方法简练,刚直硬打

不论是在比赛时还是在实战中,跆拳道的进攻方法都是十分简捷而实效的。对抗时双方都是直接接触,以刚制刚,用简练硬朗的方法直接击打对方,或拳或腿,速度快,变化多;防守的动作也是以直接的格挡为主,随即是连续的反击动作。防守时很少使用躲闪防守法,追求刚来刚往,硬拼硬打,尽可能保持或缩短双方间的距离,以增加击打的有效性,在近距离拼斗中争取比赛或实战的胜利。

内外兼修,功法独特

跆拳道理论认为,经过专门训练,人的关节部位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威力,特别是拳,肘,膝和脚四个部位,尤以脚和手为甚。长期专门练习跆拳道,可以使人达到内外合一的程度,即内功和外力达到统一的巅峰。由于无法确定人体关节部位武器化的威力和潜力到底有多大,只有通过对木板,砖瓦等物体的击打来测量验定练习者的功力水平。功力测验是跆拳道训练水平,晋级考试,表演和比赛的一个重要内容,以此显示出跆拳道独特的功法和特点。

以击破为测试功力的手段

跆拳道在向外推广时,大多是以这种击破的方式向人们展示其威猛无比的功夫,这种方法是用拳、掌或脚分别击碎木板、砖瓦,以此检验和测试练习者的功力程度。这种独特的方法现已成为跆拳道训练、晋级升级、表演比赛的一个主要内容。

强调气势,发生扬威

无论品势还是竞技跆拳道,都要求在气势上给人以威严,多以发出洪亮并带有威慑力的声音来显示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在竞技跆拳道比赛中,双方练习者都会以规则允许的发声来提高自己的斗志,借以在气势上压倒对手,甚至在出击时配合击打效果使裁判得以认可,争取在心理上战胜对手。所以,跆拳道练习者都要进行专门的发声练习。

礼始礼终,培养良好道德品质

跆拳道给人们留下的较深的印象是,跆拳道练习者始终是在不同的场合行礼鞠躬。这是因为跆拳道练习者始终把“礼”作为训练内容,强调“礼始礼终”,即练习活动都要从礼开始,以礼结束,并突出爱国主义。要求跆拳道练习者在练习技术的同时,在道德修养方面也要不断提高自己。通过用行礼的方式向长辈、教练、老师、队友鞠躬施礼,使跆拳道练习者养成发自内心的行礼习惯,以养成恭敬谦虚、友好忍让的态度和互相学习的作风,并培养其坚韧不拔的意识品质。

拓展: 跆拳道实战的9种腿法

1.前踢

前踢是跆拳道最基本的腿法之一。前踢技术在跆拳道比赛中很少运用,主要运用于自卫或跆拳道基础练习中。

[动作要领]

提膝时小腿要夹紧,踢腿动作应迅速有力,髋关节前送。

[实战作用]

可用于攻击对手的裆部、下颌等部位。

2.横踢

横踢是跆拳道比赛中运用率最高的腿法。横踢技术动作简单实用,技术变化多样,是跆拳道技术中重要的腿法。为了便于大家掌握,我们把横踢技术分解为提膝、转体和弹腿三个部分,下面予以介绍。

[动作要领]

1)提膝时,膝关节夹紧直线向前提膝;

2)横踢动作时,支撑腿要以前脚掌为轴,随横踢动作脚跟逐渐内旋(约180°),横踢发力时,髋关节应展开;

3)髋关节前送,击打的感觉似鞭打动作;

4)横踢时,摆动腿应踢过身体中线约30厘米;

5)小腿弹踢的瞬间,要有-个制动的过程,使击打腿产生鞭打的效果。

[实战作用]

可以用于攻击对方的头部、躯干及大、小腿部位。

3.侧踢

侧踢在跆拳道比赛中,主要用于攻击对方的躯干和头部,也可以用于阻截对手的进攻。它有力量大、速度快、进攻动作直接的特点。

[动作要领]

1)提膝时,膝关节夹紧向前直线提起,提膝、转体与踢击要协调连贯。

2)踢击时,要转体、展髋,上体略侧倾,踢击目标的瞬间髋、膝、腿应在同一平面内。

3)动作完成后,应按原路线返回。

[实战作用]

用于进攻对方头部、面部、胸部、腹部和肋部。

4.勾踢

勾踢也称为侧摆踢,是跆拳道巾侧向进攻技术,主要用于攻击对方头部的侧面,实战中,运用得当也会给对手带来重创。

[动作要领]

1)勾踢时,身体要适当放松,起腿后,右腿屈膝抬至水平,然后内扣;

2)勾踢时,要充分发挥腰、腿的力量,小腿后勾要快;

3)鞭打后要顺势放松。

[实战作用]

主要用于进攻对方头部、面部、胸部,也可以用于反击对方。

5.下劈踢

劈踢是跆拳道技术巾杀伤力较大的腿法之一,也常作为跆拳道的招牌腿法动作,比赛中得分率较高,主要用于攻击对方的又部、而部、肩部。比赛巾,运用得当会给对方造成重创。

[动作要领]

1)右腿上摆时,大腿应放松,踝关节应举过头顶,身体重心应向高起;

2)动作要迅速有力,支撑脚脚跟要离地,同时髋关节上送;

3)向下劈落时,踝关节应放松;

4)向下劈落时要有控制。

[实战作用]

用于进攻对方头、面、肩等部位,也可以用于反击对方。

6.推踢

推踢属于直线型腿法技术。它具有动作突然、起动较快的特点。实战巾,主要用于阻截对方的进攻或与其他动作配合进攻,一般情况下推踢很少能够直接得分。

[动作要领]

1)提膝时,大小腿应夹紧。推踢时,腿法运行的路线应是水平向前的;

2)推踢时,髋关节应向前送,应利用身体重心的前移来加大腿法的力量。

[实战作用]

用于进攻对方的胸部或用于阻截对方的进攻动作。

7.后踢

后踢是跆拳道巾的转身攻击技术,比赛中,可以直接用于反击或与其他动作相配合进攻,运用得当会给对手以重创:

[动作要领]

1)后踢时,上体与踢出腿应在同一平面内,要控制住肩部不要随之转动;

2)提腿时,大小腿应充分同收,蓄力待发;

3)转身、提腿、后踢三个动作要连贯有力。

[实战作用]

可用于进攻对方胸部、腹部或头部,也可以用于反击对方的进攻。

8.后旋踢

后旋踢同后踢一样,均属于转身腿法,动作相对较为复杂。后旋踢也是比赛巾常用的技术,应用时,可以直接用于进攻也可以与其他技术配合用于进攻,还可以用于反击,运用得当往往会重创对方。

[动作要领]

1)摆动腿在正前方时,击打的路线应是水平弧线;

2)以腰带动腿发力,原地旋转360°;

3)起腿要快,蹬地、转腰、转上体、摆腿发力要连贯、协调、快速,不要停顿。

[实战作用]

用于进攻对方的头部、颈部和胸部,也可以用于反击对方。

9.双飞踢

双飞踢是在跆拳道实战中,将两次或多次的横踢动作在腾空状态下的快速组合。双飞踢有动作突然、得分率高的特点。

C. 跆拳道基本训练方法

跆拳道基本训练方法

跆拳道以其变幻莫测,优美潇洒的腿法着名于世,被世人称为踢的艺术,这是跆拳道区别于其他格斗术的一个重要特点。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跆拳道基本训练方法,欢迎参考~

跆拳道基本训练方法

一、以腿法为主,拳脚并用

由于竞赛的需要、规则的限制和跆拳道进攻方法的特点,使得跆拳道是已腿法攻击为主。据统计,在跆拳道技术当中,腿法约占总技法的70%。腿击无论在攻击范围、攻击力量等方面都远远超过拳法的攻击,而拳法的招式,一般偏重于防守和格挡。

二、动作追求速度,力量和效果,以击破为测试功力的手段

跆拳道不讲究花架子,所有动作都以技击格斗为核心,要求速度快,力量大,击打效果好。在功力的检测方面,则以击破力为测试的手段。就是分别以拳脚击碎木板等,以击碎的厚度来判定功力。

三、强调呼吸,发声扬威

在跆拳道的练习当中,要求在气势上给人以威严的感觉,练习者常以洪亮并带有威慑力的声音来显示自己的威力。据日本有关研究资料证明,人在无负荷工作时,10%的肌肉会由于发声使他们的收缩速度提高9%,在有负荷工作时更是可以提高14%。这就是为什么在比赛当中运动员会发出响亮的'喊叫声的原因。在发声的同时停止呼吸,可以使人体内部的阻力减小,提高动作速度,集中精力,使动作发挥出更大的威力。

四、以刚制刚,方法简练

受跆拳道精神影响,运动员在比赛当中多是直击直打,接触防守,躲闪技术运用得比较少。进攻都采用直线连续进攻,以连贯快速的脚法组合击打对手。防守多采用格挡技术,或采取以攻对攻,以攻代防的技术。

五、礼始礼终,内外兼修

在任何场合下,跆拳道练习者始终以礼相待。练习活动都要以礼开始,以礼结束,以养成谦虚、友好、忍让的作风,在道德修养方面不断的提高自己。

【 基本动作 】

跆拳道以其变幻莫测,优美潇洒的腿法着名于世,被世人称为踢的艺术,这是跆拳道区别于其他格斗术的一个重要特点。跆拳道的腿法讲究变化多样和灵活多端,对人体的柔韧性、大脑反应的灵敏性、身体运动的稳定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它是对人体机能和体能的综合考验。

跆拳道实战中脚踢进攻时一般使用的部位包括脚前掌、脚趾、脚背、足刀、脚后跟、脚后掌(脚跟底部)。利用这些部位可以进行站立踢、跳动踢、助跑踢、转身踢和飞踢等不同形式有踢法进攻,而且每种 踢法踢击的部位各有不同。实战过程中,运用脚踢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如对方所处位置、暴露的部位、防守的姿势以及双方的距离,选择不同的踢法。脚踢时要利用步法保持身体的平衡,并有效接近对方做出踢击动作。注意两臂的防守。踢击完成马上回到准备姿势,准备下一次的进攻和防守。腿的回位动作要快,以免被对方抓住或抱住。脚踢的练习方法主要是靠平时用各种腿法踢击悬挂的沙袋,经过反复练习提高踢的力量,速度和高度。

(1)前踢:实战姿势的基本姿势开始。右脚蹬地髋关节向左旋转,双手握拳置于体侧;同时,右腿以髋关节为轴屈膝上提。当大腿抬至水平或稍高时,关节向前送,向前顶,小腿以膝关节为轴快速向前上方踢出,力达腿尖,整条腿踹直。踢击后迅速放松,右腿沿原路线弹回,将右脚放置在左脚前面仍成实战姿势。 动作要领:膝关节夹紧,小腿放松,要有弹性;往前送,高踢时往上送;小腿回收与前踢的速度一样快。主要攻击部位有面部、下颏、腹部、裆部。前踢亦可用于防守。将前踢发力部位由脚尖改换为脚跟时,前踢动作就变为前蹬动作,动作方法要点相同,只是脚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2)侧踢:实战的基本姿势开始;右脚蹬地右腿以髋关节为轴屈膝提起,两手握拳置于体侧;随即左脚以前脚掌为轴外旋180度,髋关节向左旋转,右腿以膝关节为轴向前蹬伸,右脚快速向右前上方直线踢出,力点在脚跟。发力后没起腿路线收腿,放松,重心落下(原处或向前均可),再次回到实战姿势。动作要领:起腿时大小腿,膝关节夹紧;踢出发力时头肩、腰、髋、膝、腿和踝成一直线;大小腿直线踢出,原路线收回。侧踢动作的主要攻击部位有膝部、腹部、肋部、胸部和头面部。

(3)后踢:实战姿势开始,转身后腿后撤背对对方。重心后移至左脚右脚蹬地后屈膝提起,右脚贴近左大腿,两手握拳置于胸前;随即左脚蹬地伸直,右脚自左大腿内侧向后方直线踢出,力达脚跟。踢击后右脚沿原路线快速收回,成实战姿势。动作要领:起腿后上体和大小腿折叠收紧;后踢时动作延伸要长,用力延伸;转身、提腿、出脚动作连续一次性完成,不能停顿;击打目标在正后偏右。后踢动作的主要攻击部位有膝部、腹部、裆部、胸部和头面部。

(4)下劈:实战姿势开始。右脚蹬地,重心前移至左脚。同时,右腿以髋关节为轴屈膝上提,两手握拳置于胸前;随即充分送髋,上提膝关节至胸部,右小腿以膝关节为轴向上伸直,将右腿伸直举于体前,右脚过头。然后放松向下以右脚后跟( 或脚掌)为力点劈击,一直到地面,成实战姿势。动作要领:腿尽量往高,往头后举,要向上送髋,重心往高起;脚放松往前落,落地要有控制;起腿要快速,果断;踝关节要放松。劈腿的主要攻击部位有头顶、脸部和锁骨。

(5)勾踢:实战姿势开始。右脚蹬地重心前移,右腿以髋关节为轴屈膝上提,两手握拳置于体侧;左脚以前脚掌为轴外旋180度,右腿以膝关节为轴继续向前上方伸成直线,顺势右脚的脚掌用力向右侧屈膝鞭打,顺鞭打之势上体右转,右腿屈膝回收,右脚落回原处,成实战姿势。动作要领:提膝,伸直,右侧屈膝鞭打动作要连贯快速,没有停顿;击打点在体前偏右侧,以脚掌为击打点;左脚旋转支撑在保持平衡,踹击后迅速将腿收回。摆踢攻击的主要部位是头面部和腹胸部。

(6)后旋踢:实战姿势开始。两脚以两脚掌为轴均内旋约180度,身体随之右转约90度,两拳置于胸前。上体右转,与双腿拧成一定角度。右脚蹬地将蹬地的力量与上体拧转的力量合在一起,右腿继续向右后旋摆鞭打,同时上体向右转,带动右腿弧形摆至身体右侧,右腿屈膝回收;右脚落到右后成实战姿势。动作要领:转身旋转,踢腿连贯进行,一气呵成,中间没有停顿;击打点应在正前方,呈水平弧线;屈膝起腿的旋转速度要快;重心在原地旋转360度。后旋踢攻击的主要部位有面额和胸部。

(7)推踢:实战姿势开始。右脚蹬地,重心前移,右脚以髋关节为轴提膝前蹬,用右脚脚掌向前蹬推,力点在脚掌,推力向正前方。动作要领:提膝后尽量收紧膝关节;重心往前移,利用身体的重量和力量;推的时候腿往前伸展,送髋;推的路线水平往前。推踢的主要攻击目标是腹部。

(8)横踢:实战姿势开始。右脚蹬地,重心前移至左脚,右脚屈膝上提,两拳置于胸前;左脚前脚掌碾地内旋,髋关节左转,左膝内扣;随即左脚掌继续内旋至180度,右腿膝关节向前抬至水平状态,小腿快速向左前横向踢出;击打目标后迅速放松收回小腿。右腿落回原地成实战姿势。动作要领:膝关节夹紧,向前提膝,尽量走直线;支撑脚外旋180度;髋关节往前顺,身体与大小腿成直线;严格注意击打的力点在正脚背;踝关节放松,击打的感觉是“面团”、“鞭梢”。横踢攻击的主要部位有头部、胸部、腹部和肋部。

(9)跳踢:指先跳起使身体腾空,然后在空中完成各种踢法的攻击技术。跳踢包括旋风踢、双飞踢、腾空后踢、腾空劈腿、腾空后旋踢、跳步横踢等多种方法,是跆拳道高难技术动作,在后面的教学篇中将专门进行分解教学和介绍练习方法

(10) 单腿连踢:同一条腿连续进行两次以上的进攻方法。这种技术也属于跆拳道高难技术动作,将在后面的教学篇中专门讲述。

(11)双腿连踢:两条腿连续进行两次以上的进攻。这种技术同样属于跆拳道高难技术动作,将在后面教学篇中专门讲述。

;

D. 武术基本功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

武术基本功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

武术基本功是练习武术必须具备的身体活动能力、技术技巧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基础。下面我给大家介绍武术基本功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武术基本功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压腿

1.正压腿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

动作说明:左脚跟搁在肋木上,脚尖勾紧,上体向前下做振压动作。

要点:直体向下振压,压至疼痛时,进行耗腿练习。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两腿不直。

纠正方法:强调收胯、正髋,也可用手下压膝部。

(2)上体不正。

纠正方法;挺胸、立腰,被压腿异侧的肩、胸部前俯,双手抱住被压腿脚掌。教法提示:

(1)集体压腿时,统一口令进行。压至疼痛时可停住不动。

(2)压腿前先把肌肉和关节活动开,压腿后把被压腿屈膝抱在胸前,然后松开。可与控腿、搬腿、踢腿和摆腿练习交替进行。

2.侧压腿

预备姿势:同正压腿,唯侧对。

动作说明:左脚跟搁在肋木上,脚尖勾紧,右臂上举,左掌附于右胸前,上体向左侧压振。

要点:立腰、展髋,直体向侧下压振。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同正压腿(1)。

(2)上体侧振时前屈。

纠正方法:支撑腿脚尖外展,被压腿一侧髋尽量前送,向里掖左肩,右臂上举并向头后伸展。教法提示:同正压腿。

3.后压腿

预备姿势:同正压腿,唯背对。

动作说明:左脚背搁在肋木上,脚面绷直。上体后屈并做振压动作。

要点:挺胸,展髋,腰后屈。

易犯错误:两腿不直。

纠正方法:挺膝或同伴用手顶其被压腿膝部,另一手协助其上体后振。

教法提示:同正压腿。

4.仆步压腿

预备姿势:开步站立。

动作说明:右腿全蹲,左腿挺膝伸直,脚尖内扣。两脚全脚掌着地,两手分别抓握两脚外侧。

要点:挺胸、立腰、沉髋,臀部尽量贴近地面。

易犯错误:步幅太小,髋关节拉不开。纠正方法:逐步加大两脚距离。

教法提示:仆步振压时,不要太猛,以免拉伤韧带。仆步与弓步交换练习。

(二)搬腿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

动作说明:右腿支撑,左腿向前上方举起,挺膝、脚外侧朝前;也可由同伴托住脚跟或膝部做正搬、侧搬和后搬练习。

要点、易犯错误、纠正方法、教法提示同正、侧、后压腿。

(三)劈腿

1.竖叉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

动作说明:两腿前后分开成直线。左腿后侧着地,脚尖勾起;右腿内侧或前侧着地。

要点:挺胸、立腰、沉髋、挺膝。

易犯错误:两腿不成直线。

纠正方法:在地上划一直线。

教法提示:练习竖叉时,先做压腿、摆腿和踢腿等练习,以免韧带拉伤。

2.横叉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

动作说明:两腿左右分开成直线,腿内侧着地。

要点、易犯错误、纠正动作、教法提示同竖叉。

(四)直摆性腿法

1.正踢腿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两臂侧平举。

动作说明:左脚上步直立,右腿挺膝,脚尖勾起向前额处猛踢;目向前平视。

要点:挺胸、收腹、立腰。踢腿时,迅速收髋、收腹,脚尖勾起绷落,过腰后动作加快,要有寸劲。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俯身弯腰。

纠正方法:收下颚、头上顶,直腰。

(2)拔跟或送髋。

纠正方法:降低踢腿高度,腿上踢时收髋,支撑腿全脚掌着地。

(3)动作缓慢无力。

纠正方法:按口令要求的速度踢。

教法提示:

(1)先练压腿,再练踢腿。

(2)先踢低腿,适当放慢速度,然后按要点练习。

(3)左、右交替的行进间踢腿。

2.斜踢腿

预备姿势:同正踢腿。

动作说明:向异侧耳际猛踢,动作同正踢腿;目向前平视。

要点、易犯错误、纠正方法、教法提示同正踢腿。

3.侧踢腿

预备姿势:同正踢腿。

动作说明:右脚上步,脚尖外展;左脚跟稍提起,身体略右,两臂后举。随着,左腿勾脚向左耳际踢起,右臂上举亮掌,左臂立于右肩前;目向前平视。

要点:开髋、侧身、猛收腹。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同正踢腿第(1)、(3)。

(2)侧身不够。

纠正方法:支撑腿外展,异侧肩朝前。

教法提示:同正踢腿。

4.外摆腿

预备姿势:同正踢腿。动作说明:右脚上步;左脚尖勾紧,向右侧上方踢起,经面前向左侧上方摆动,直腿落在右脚旁;目向前平视,可用掌在面前依次迎击脚面。

要点:展髋,腿成扇形外摆,幅度要大。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同正踢腿的第(2)、(3)。

(2)外摆幅度不够。

纠正方法:外摆腿越过适当高度的障碍标志,体会外摆动作要求。教法提示:同正踢腿的(1)~(3)。

5.里合腿

预备姿势:同正踢腿。

动作说明:同外摆腿,唯由外向内合。

除要求合髋,要点、易犯错误、纠正方法、教法提示同外摆腿。

6.拍脚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

动作说明:左脚上步;右腿挺膝、绷脚面向上猛力踢摆。同时右拳变掌,于前上方迎击右脚面;目向前平视。

要点:收腹、立腰。踢腿高度过胸,击拍脚面要准确、响亮。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同正踢腿(1)。

(2)击拍不响。

纠正方法:脚面绷平,手掌并紧。

教法提示:

(1)先练原地单腿的拍脚,再练行进间的.左右腿交替拍脚。

(2)也可做用异侧手击拍脚面的“斜拍脚”练习。

(五)屈伸性腿法

1.弹腿

预备姿势:同拍脚。

动作说明:支撑腿直立或稍屈,另一腿由屈到伸向前弹出。脚面绷平,力达脚尖。

要点:收髋,弹击有寸劲,力达脚尖。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屈伸不明显,类似踢腿动作。

纠正方法:强调收髋、屈膝后再弹出。

(2)力点不明显。

纠正方法:强调猛挺膝、绷脚尖。

教法提示:

(1)逐渐增加弹腿高度。

(2)结合手法练习。

2.蹬腿

预备姿势:同弹腿。

动作说明:同弹腿,唯脚尖勾起,力达脚跟。

要点、易犯错误、纠正方法、教法提示同弹腿。

3.侧踹腿

预备姿势:成插步。

动作说明:右腿伸直支撑;左腿由屈到伸,脚尖里扣,用脚掌猛力踹出,高与腰平,上体倾斜;目视左侧方。

要点:挺膝、开髋、猛踹,脚外侧朝上、力达脚掌。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脚尖朝上、成侧蹬腿。

纠正方法:强调侧踹腿内旋后再踹出。

(2)高度不够或收髋。

纠正方法:上体倾斜;扶一定高度的物体,做侧踹腿练习。

教法提示:

(1)逐步提高踹腿高度。

(2)手扶一定高度的物体,做侧踹腿练习。

(六)扫性腿法——伏地后扫腿

预备姿势:成左弓步,两堂向前推出。

动作说明:成右仆步,上体前俯,两掌撑地,左腿全蹲;右腿伸直,脚尖内扣,以左脚掌为轴贴地后扫一周。

要点:体、俯身、撑地、扫要连贯协调,一气呵成。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向右体、拧腰速度慢,以致旋无力和腰腿动作脱节。

纠正方法:多做高姿势的快速甩头、拧腰、扫腿动作的练习,体会扫腿动作的用力方法和连贯的要求。

(2)手扶地的位置不对。

纠正方法:强调上体右,两掌在右腿内侧撑他。

教法提示:

(1)先体会以拧腰带动扫腿的旋要求,然后再逐步增加后扫腿的速度和力量。

(2)先做以左脚掌为轴向后旋的练习,再逐渐降低重心,做完整的后扫腿练习。


;

E. 寸拳的训练方法有哪些要领

李小龙原创无敌寸拳,又称为寸劲拳,寸拳以本能反应为主导与潜能最大发挥为主体,至简、至灵、至威、至猛。同时寸拳也有一定的训练 方法 。下面是我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寸拳的训练方法。

寸拳的外力训练方法
可采用杠铃、哑铃、拉力器、臂力器等器具练力及俯卧撑、深蹲跳等徒手练力,在这里我仅介绍几种既简单又实用的哑铃练力, 其它 一些练力方法,可参考别的教材或书刊。

(1)扩胸运动:双脚分开同肩宽而立,双手握哑铃于胸前直臂做扩胸运动,扩胸时(手分开)鼻吸气,还原时鼻呼气,20次/组做3组,亦可量力而行。 功效:发展胸大肌力量,同时对发展三角肌、背阔肌有作用。

(2)曲小臂运动:端坐于凳子上,一手握哑铃,肘部放置于膝上,另一手按置肘窝贴紧膝部,而后做手握哑铃上下曲伸练习,曲肘时吸气、伸肘时呼气,30次/组做3组,亦可量力而行。 功效:发展小臂肌力,同时对指抓力、大臂力亦有效果。

(3)俯身侧平举运动:上身向前俯约90°左右,双手握哑铃同肩侧平举成一线,而后还原成双手握哑铃朝地面方向,平举时吸气,还原时呼气,20次/组做3组,亦可量力而行。 功效:发展背肌等。

(4)负铃仰卧起坐:双手握哑铃于脑后,身体仰卧于板凳上,做仰卧起坐动作,起时呼气动作快,卧时吸气动作慢,30次/组做3组,亦可量力而行。 功效:发腹肌力及腰力。

(5)负铃深蹲:双手握哑铃至肩部,做上下起蹲动作,蹲时吸气将哑铃回收肩部,起时呼气,同时将哑铃直臂举起,30次/组,3组,亦可量力而行。 功效:发展全身各部位功力。

(6)握铃快速冲拳:双手握哑铃于胸前,快速向前做冲拳动作,出拳时喷气,力竭而止,30次/组做3组,亦可量力而行。 功效:增强出拳的爆发力。 做完上述动作后应深呼吸,拍打按摩全身进行放松。 注意事项: ①呼吸:用力时吸气,放松时呼(喷)气,切记这很重要。 ②放松:不管是训练时还是训练后,均要放松肌肉。绝对避免练僵肌肉,尤其是练完力量后要迅速放松,方法有“拍打、按摩、热水浴、意念放松(可参照大成拳桩功意念放松)。 ③要量力而行,有条件平时多加强营养。
寸拳的内力训练方法
所谓内力就是通过呼吸意念加特定的姿势所培养出来的 武术 内劲,作用是培训充实流动的内在能量,形成“意、气、力”合一的强大内劲,至于内力理论方面本人在此就不多说,朋友们可参考其它教材,本人在此只想说一些实际的东西,以便让学者迅速的、简单地登堂入室,笔者根据 经验 介绍二种方法。

站桩

习者双脚分开一肩半宽而立,双脚趾似抓非抓大地、足心含空、膝曲(不超过脚尖),臂部似后坐一高凳、重心稳固上身正直、涵胸拔背收腹,头正目直,头顶似被小线上掉,而后抬起双臂曲肘环抱于胸前、手心向内、十指相对、做到沉肩坠肘、十指间距为一拳,手心距胸约一尺远,十指自然分开似曲似直,做上述姿势要求全身放松,而后意想双手环抱一大树,双臂内侧、胸腹、两腿内侧皆与树似触非触。 要求:姿势保持稳固,心平气和,呼吸自然,平心静气,全身做到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目视前方,排除杂念。

俯卧桩

站桩完毕后既可进行俯卧桩练习,姿势同俯卧撑式要求双脚跟并拢,脚尖触地,双拳撑地开立与肩同宽,从后脑到脚跟成一线,全身挺身,动作:身体慢慢下俯至胸几乎贴地,全身仍然保持一线,下俯同时吸气入丹田,而后身体慢慢撑起,同时呼气,意想丹田气经双肩至双肘至拳面,在身体上撑双肘近乎伸直时,突然加速伸直双肘,同时喷气并意想气达拳面,同时意想双拳下各垫一砖块气到时砖块即被我内气击碎,如此反复练20次/组,力竭而止。
寸拳的内力练习注意事项
①无论是站桩或俯卧桩均保持全身放松,排除杂念,精神集中,全身保持松而不懈,紧而不僵,但在俯卧桩力达拳面时,要求有意握紧拳头,并有拳往下钻的感觉(紧后既松)。

②内力练习每天最少保持练习两次以上,先站桩后俯卧桩。

③饭前后一小时内最好不要练功,练功前解除身上一切紧身物及排除大小便。

④站桩后可拍打全身,深呼吸放松,俯卧桩后可快速冲拳放松。

⑤练习时保持循序渐进,不硬撑,慢慢延长练功时间,保持呼吸自然,不故意造作憋气,保持精神集中,如杂念太多无法克制,不要强求,可眼微闭想一些愉快的事,练习要持之以恒,只有勤加练习才能登堂入室,一般在1—3个月即感效果明显。
寸拳的爆发训练
简述

发力(技术)训练 一听发力,大家可能都知道是将拳力打出去,但怎样发力,怎样正确的发力,可能很多人不是很明白,武术追求的效果是爆发穿透力,但怎样练出或者说发出爆发力呢?很多书刊教材上对发力的描述只局限在“脚蹬地、拧腰、送髋、顺肩”等,试想这样的描述对有一定 武术基础 者是一听就明白,但对那些武术初学者或一些悟性较差者来说,就不那么好理解了,为此在介绍寸拳发力技术之前,我先介绍一下“现有之力爆发训练”。

现有之力爆发

什么叫现有之力爆发呢?就是在自身没有练习武术功力之前将自身原来所具备的功力(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具有功力)发出去,体会、学习发力技术,为以后学习寸拳发力,更高层次的发力技术服务。

体会脚蹬力与腰力

面前准备一沙袋或让同伴持脚靶站立面前,动作要领:取截拳道警戒式站立(强侧置前前,一般是右手右脚在前),右肘(后肘)抬平,肘尖朝外,前臂回收靠近大臂、左手扶右手拳面,随后,以前脚为轴,后脚掌猛蹬地面,同时后脚掌后转,上体左转,髋左拧,肩内转,同时右肘以小臂为力点,随同全身转动,由右侧向左正前方(鼻子正前方)横击沙袋,喷气发力。

注意:①击打目标时,双眼始终盯着要打的位置,击中目标(沙袋)后,立即回复原来位置。

②重点体会:“脚蹬地与拧腰力”,切记!

③你在练习前可先按自己想象中的方法用肘击沙袋,再按此方法击沙袋试比威力如何,体会什么叫发力。

体会现有爆发拳力

仍然面对沙袋,取截拳道警戒桩站立(右手、右脚在前),仍然以前脚为轴,后脚掌猛蹬地,同时后脚掌内转上体左转,髋左拧,肩内转,肩催动大臂,大臂催动小臂,小臂催动拳头,同时喷气发力击中目标,目视沙袋,如此反复练习,直至熟练。

注意:① 拳击 中目标一定是在鼻子正前方的位置。

②拳击中目标前全身均放松,只是在拳头击中目标的一刹那有意握紧拳头,而后迅速放松恢复至警戒桩式,再做下一次练习。

③必须严格按照要领练习,练习时一下一下的来,不要用连续,等熟练后,体会到正确爆发出拳后再连续出拳。 现有之力爆发两个步骤只是由简单的肘击过

渡到拳击,你就学会了爆发出拳,也就是学会了发力(重点:脚蹬地力与腰拧力),在学习“现有之力爆发”前,你可先按原来的方法击沙袋,再严格按照此方法击沙袋,比一比便知武术中的爆发力跟平时死力气是不能相比的。 学习“现有之力爆发”后,你再学习其它拳法就轻而易举了,像“直、摆、勾、弹、鞭、栽”等,再学寸拳发力技术就更容易了,如果等练习了寸拳功力后,你再按此方法将“现有之力”爆发后,你的攻击威力将会更加无比强劲。
寸拳的发力要领
你练习了内外合一的寸拳功力,又学会了现有之力爆发,再根据本方法练习寸拳,你就可以毫不犹豫的试验寸拳威力了,也可以向你的朋友展示“绝技”了。 动作要领:习者仍然持截拳道警戒式站立(注意:将有力的拳脚置于前方,下面以右手右脚在前为例)。首先度量距离,伸直前手臂,指尖触目标,为合适站位,然后前手轻握拳,拳眼向上,拳面向目标,回收身前离目标13CM处,松握拳并塌腕,肘贴肋部,正对目标,后手拳置下颏处,同时将身体重心后移,前脚掌轻着地,重心大部分在后脚,做好上述动作后,目视目标,做几次深呼吸,以放松身心,然后深吸一口气入丹田,而后后脚猛蹬地面(并微向外转动),同时向外(右)拧腰,转髋、展胸、顺(转)肩,以肩催动大臂,大臂催动小臂,小臂催动拳头,并将原来塌腕之拳猛上翘击中目标,同时重心前移将原来之高虚步变成前弓后箭之弓箭步,在拳击中目标的一刹那,拳头猛握紧,内部呼吸猛下沉,短促的爆喝一声(声音:“哈”、“嘿”、“哼”等),压缩横隔膜,使腹腔突然膨涨,同时意想丹田之能量通过前臂达拳面喷射而出,其劲力洞穿目标。
寸拳的注意事项
(1)动作前应全身放松,集中精神,凝神定意,注视目标;

(2)拳击向目标时应像离弦之箭飞速射穿目标;

(3)击中目标的劲力是由全身肌肉力量,自身体重、内力和寸拳特定的技术动作发出的瞬间爆发穿透力(切记脚蹬地之力用上);

(4)拳击中目标后应迅速放松还原成警戒式,再进行下一次练习;

(5)习者练习前应仔细阅读弄懂动作要领。 此即为“神秘”的寸拳技术,勤加练习即可掌握,练习时可让同伴持双层脚靶(单层容易受伤)于胸前,试验寸拳威力。

寸拳是截拳道中发力距离最短,穿透力最强的拳法。寸拳发力十分简捷,但支具有入表透里的攻击效果,被打击中击者往往凌空飞出,寸拳之所以威名远播,原因就在于此。

一、身体素质

1、肩部柔韧性训练:要想将拳劲完整地爆发出来,必须使肩部变得柔韧,灵活、灵活,具体方式如压肩、拉肩、臂绕环等。 2、爆发力训练:截拳道寸拳需要一触即发的爆发力,这主要通过动力性爆发肌力训练和静力性肌力训练获得。 3、动力性肌力训练: (1)腕部力量训练:卷腕运动,哑铃绕环。 (2)胸背臂肌力训练:a.可以运用传统的仰卧推举杠铃练习法,但要注意重量应适当。b.双拳俯卧撑跳跃,即双拳触地成俯卧撑,撑起时双臂及胸大肌用力,全身肌肉收紧,向上猛然一跃为一次,连续数次。 4、静力性肌力训练:双手握单杠略宽于肩,用力上拉至后颈部贴杠,坚持一会儿,身体略下降,使头顶部微触杠,再坚持一会儿。

二、流动能量

所谓流动能量(能量流),也可以理解为通常所讲的内气、内力。长期以来,很多人以为截拳道没有内力训练。其实,截拳道的寸拳即脱胎于咏春拳,而咏春拳正是一种拳功一体的拳术,即在练习拳术套路的同时伴随着内气的收放。所以截拳道的寸拳才具有巨大的攻击力。流动能量具体练法如下: 全身放松,双腿并立,双手自然下垂。双拳抱于肋侧。屈膝,使身形略沉,以脚跟为轴,双脚同时外旋成“一”字形。以脚尖为轴,脚跟处旋成“二字钳羊马”,臂部忌突出。左拳贴身而出,同鼻尖平齐,向胸前打击。注意动作应慢,意念内气(能量流)由丹田送出,并流至双臂,双手,似要喷涌而出,用意不用力,逐步达到“力不断而若止,形似静而实动”的境界。本节如能配合咏春拳的“一摊三伏”,动作效果会更好。

三、精神力量

精神力量是由精神力量激发人体潜能所产生的力,也称“念力”。一种简便而又功效显着的训练方法是:手握一根约一公斤重的金属棒,以警戒式站好,前手握棒径直地向鼻子前方出击数次,直至能做到拳如鞭击般迅速而有爆发力。此法既能增强出拳力量又能提高出拳速度,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你会感到在空手打出一拳时,会有更大的冲击力,这便是“精神创造的奇迹”。 通过上述三步的修炼,应具备“机械力、能量力、精力”这三种最基本的力。然而还需要在正确的技战术指导下协调运动,将这三种力同收同发,这个境界就我们通常所讲的“合”、“顺”、“整”、“本能”、“意发”。下面谈谈这几个问题。

四、拳架及发力

以截拳道警戒式站好,前手向假想目标快速打出,同时后手猛地抽回,并贴向身体,书刊号转髋部,后脚用力把整个身体向前推进,在将要击中目标的刹那,握紧拳头,腕部翘起;在击中目标时,拳头突然向内一扭。完成发力后,手臂应迅速回收。 掌握了正确的发力动作后,便可进行发力练习了。寸拳的发力练习来源于中国武术的“撞板功”,方法如下:取弹性好的木板,在距墙一砖远处固定,地上部分同身高,木板上端缠软布,以防伤手。以木板为目标,用正确的发力技术进行发力练习。若能轻松地将板头击碰墙上时,便可在木板与墙之间加砖,切记须循序渐进。 需要注意的是,寸拳的应用能否成功,不但取决于正确的发力,更重要的一点便时机。出拳可能过早或过晚均可能是错过战机,以致由优势变为劣势。最后请记住:近身与发力是统一的整体,一旦掌握并运用好这一点,定能成为“寸拳高手”。

猜你喜欢:

1. 太极拳的整劲和寸劲的练习技巧

2. 寸劲的介绍

3. 阮奇山咏春拳的简介

F. 如何自学跆拳道及相关的训练方法

一、 跆拳道防守技术总则
防守通常与反击共同就应用。
防守是获取胜利的间接形式,防守源于自我保护意识。
在实战中,如果不能直接战胜对手的话就应积极防守等待时机,但如果可以直接战对手的话,就无须多此一举。
防守有三种模式:1)、移动防守
2)、攻击防守(以攻为守)
3)、格裆防守
防守时尽量不要使用格裆防守。如若逼不得以,应在做完防守后立即做出反击动作或同时做出攻击动作,即所谓的“守攻同期”。
二、 跆拳道防守技术研修
移动防守法则:移动防守是积极利用灵活、快速为、准确的步法和身法改变空间位置(距离和角度的位置)破坏对手的有效攻击范围。使对手的攻击无法成功。再利用对手出招时产生的破绽与时间差予以狠击。
移动防守的主要技术手段:
1)、前移防护
前移防护即迫前防护。主要是抢在对手动作完成前主动缩短距离,使对手动作无法奏效。此动作关键是破坏对手完成攻击动作时必须的距离。
此动作要求施用者具备良好的技术基础和反应。否则极有可能正好撞到对手的“刀口”上。
动作示范:敌我双方对峙,对方欲起腿攻击我方,而我则在对方的攻击动作完成之前移向对手并尽量贴近。以此逼使对手无法攻击。
前移防护是矮小者对身材高大者时的有力防守技术,可以达到较好的使用效果。而且前移防还是一种对付器械较量好的战术武器,当对方使用棍棒等较长武器时其打击范围也就相应较大远,而此时应用前移防护可以有效破坏对方长距离的攻击优势而达到制人而不制于人的止目的。
前移防护主要以前滑步、快进步、上步来完成。但要注意的是在做前移防护时要尽可能的给自己多的手部保护,以更安全的配合步法的完成。
2)、后移防护
后移防护是通过延长双方的距离来破坏对手攻击使对手的攻击落空的防御技术。远离对手的后移防护在实战应用中使用频繁,只是能够精妙施用者却不多。因为此动作要有足够好的距离感,否则将出现要么没有移出对手的打击范围,要么距离太远无法适时给对手以反击。
防御的总则是通过防护技术间接获取胜利。没有适时的反击做后续动作将加大制胜难度,是跆拳道训练所不取的。所以希望读者能够明白,精确的距离对于后移防护与反击的重要性。
动作示范:双方对峙,对方以横踢攻击,我方则以后移防御应对来撤出对方的有效攻击距离。
后移防御的战术宗旨是:“避其锋芒,适时反击”;战术理论则是“让自身处于对手的射程之外以求的自身的安全”。
后移防护主要是利用后滑步、退步来完成的。
3)、侧移防护
侧移防护是利用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来移动到对手的攻击范围之外的战略技术。
通俗的讲,前、后移防护是在破坏对手的攻击距离,侧移防护则是更多的破坏对手的攻击角度。一旦没有了适合攻击的角度任谁也不可能打出有效的攻击。
侧移防护示范:双方对峙对方企图用直线性的侧踹攻击我,我方则利用侧移步移动到对手的侧面完成移防护,使对手没有合适的角度来继续攻击。我方则力求在这一瞬间完成反击动作。
要在实战中完美的应用侧移防护,施用者就需要有良好的对时机、角度。距离的把握能力。因此需要长期刻苦的进行侧移防护的战术性训练,而不是仅仅进行侧移步法的练习。
侧移防护主要利用侧移步来完成,有时也利用斜上步来完成。
侧移防御还分内侧移与外侧移,主要是指移动向对手的内侧还是外侧而言。对于此本人只建议练习者以自己的习惯或以当时的具体情况而自行决定。至于向内侧移好还是向外侧移好则没有什么不同。在技术理论上向内向外都是正确的。
4)、躲闪防护
躲闪防御是利用躯体的形变与位移来完成的自我保护技术。其在“型以正”、“刚来刚对”的传统跆拳道中很少见到,躲闪防护是在后来的竞技跆拳道中逐渐产生形成的技术。
躲闪防护主要是由“体前屈”式的降低高度的技术和“侧屈”式的位置移动与躯体偏转的技术所组成。
体前屈式的躲闪防护主要是针对敌方对我头部实施的攻击。
侧屈式的躲前防护则是在对付器械时应用较多,但是因为对施用者自身的技术要求和心理素质、距离感等基础要求较高。故侧屈式防护较体前屈式防护的使用频率要少的多。而基于侧屈式防护的特殊性,有许多选手反而把侧屈式防护技术应用到了迷惑对手的战术中,使之成为了一种兼具战术与防御为一体的技术。
大家在拳击比赛中可以看到拳击手对于体前屈防护的大量应用,足以证明体前屈防护的有效性与实用性。只是在跆拳道比赛中当施用体前屈防护后,不容易立即做出反击所以在正统的跆拳道比赛中较少出现选手利用体前屈式防护的镜头。但这并不表示体前屈式防护在跆拳道中就没有价值。相反在跆拳道的自由对抗中体前屈是一个绝不容忽视的防护技术。
体前屈式防护的具体做法:基础站架保持下盘的高度稳定,在此基础上上身向前做小幅度的前倾弯曲。以避开对手对我方头部实施的攻击。
做前屈时一定要以适度为原则,前倾时切不可过份低头,要始终保持双眼对敌的注视。否则容易被对手乘机施技。另外在自由对抗时,做完防护也可直接下潜对敌施以抱腿摔等技术,以应“将计就计”的战术。
对侧屈式防护技术,其实我们的许多人在平时的训练中或实战中自觉不自觉的就会应用到因为侧屈式防护技术可以说是一种本能性的防御动作。只不过那种本能并不一定很完善,只要在技术理论与应用上稍加深化一下便够了。
具体动作:与体前屈一样在站架基础上保持高度的下盘稳定,身体向左或向右做适度侧倾弯曲。
5)、跳跃防护
与“体前屈”式防护相反,跳跃式防护主要是应对对手对我方的低位攻击。
虽然在竞技跆拳道中因为受到规则不充许打击腰带以下部位的限制,而很少用到跳跃防护。但在传统跆拳道中和跆拳道自由对抗中跳跃防护技术也是一旨
使用此技术时一定经注意看清对手的攻击技术是否适合我方使用此技。例如:对手用低扫腿时;对手用器械攻击我下肢时;对手用铲腿攻击时都可以利用跳跃防护。至于跳跃防护的技术则只要能够做到跃起后有足够的平衡能力,、跃起的高度达能够达到所要求的高度即可。其它则并不重要。
攻击性防守(以攻为守)法则:攻击性防守又叫以攻为守或连消带打式防守。
攻击性防守的技术就是攻击技术。只不过攻击目标和攻击时机有所不同罢了。
攻击性防守是利用攻击技术直接打击对手因攻击而暴露出来的主体或直接打击对手攻击武器的动力臂。利用攻击阻止对手的攻击,是为以攻止攻、以攻为守。
几乎所有的攻击技术都可以当成攻击性防守的技术来加以应用。
攻击防守不是一谓的出击如同拼命一样,而是在对手攻击时,以攻击技术打击对手来达到防守目的。
攻击性防守技巧多样而简单,学习者只要能明白基本原理即可,具体使用应自由发挥。但切不可落入某招制某招、某技制某技的错误思想中。
攻击利用攻击技术打击对手的攻击武器使对手的攻击在半路被封杀是主要的攻击性防守方式,也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攻击性防守技法。另外还有一种是在对手攻击时利用更为简捷的动作与更为快速的攻击,直接打击对手的主体,使其失去平衡或受重创而化对手的攻击为无形。但是要成功的使用此技法必需要求自己的技术水平达到较高层次。
以下是几例攻击性防守的典型战例以供读者参考:(1)、对方以横踢攻击我方(图¥¥)我则在对手的攻击到达之前,利用提膝阻打对手的攻击腿(图¥¥)使其攻击动作“夭折”于半路,以达到防守目的。并尽可能的在同时给对手以更大的破坏。
(2)、依然是以对手横踢进攻为例(图¥¥),当对手出击时我则以直线性的推踢或侧踢直接攻击其身体主体(图¥¥)。只要能抢在对手的攻击完成之前出击,并且有足够的力量破坏力使对手失去平衡那么则可把对手的攻击化于无形,也就达到了防守的目的。如果打击时机和打击力量达到较高水平的话则可在防守的同时给对手以重创。是为攻击性防守的最佳模式。
格档防守法则:格档防守从理论上来讲是一种非常被动的防守技法,所以原则上提倡尽量不用。
如果是在不同有办法的情况下使用的话,要以格档对手的“主动力臂”(*近身体的部分)为目标,并且尽量在防守后的瞬间做出相应的反击动作。
格档主要是利用自身动作阻止对手动作的完成。
格档应注意以下几点:1)切勿用僵硬蛮力硬性对抗。
2)切勿消极防守
3)勿做正面的“冲突”尽量以各种角度的运行来化解对手的力量。
4)一定要趋势反击。
格档技术主要在《太极一章》中,所以意欲学习格档技术就应从《太极一章》入手。(限
于篇幅,《太极一章》将在下期提供给读者。)
总结
单纯的攻击有时不足以获胜,所以当一时无法战胜对手时,为了保持体力寻找时机,就应积极借助防守技巧主动改变形势。人为的创造获胜的条件与机会方为上策

基本腿法

动作规格:
以左势实战姿势开始;右脚向后蹬地,身体重心前移至左脚;右脚蹬地顺势屈膝提起,左脚以前脚掌为轴外旋约90度,同时,右腿迅速以膝关节为轴伸膝、送髋、顶髋,把小腿快速向前踢出,力达脚尖或前脚掌。踢击目标后右腿迅速放松弹回,落回原地仍成左势实战姿势。

动作要领:
1膝关节上提时大小腿折叠,膝关节夹紧,小腿和踝关节放松,有弹性。
2踢击时顺势往前送髋;高踢时往上送髋。 易犯错误:
1、直腿上撩,大小腿没有折叠,膝关节不夹紧。
2、上体后仰过大,失去平衡。
3、踢击目标时向前用力,与推踢动作混淆。
进攻部位:腹部、肋部、胸部、颏部。

动作规格:
左脚掌为轴内旋约90度,上身旋转重心移到右脚,屈膝收腿直线提出,重心前移落下。

动作要领:
1起腿后上身于小腿折叠成一团。
2动作延伸,用力延伸。
3转身,踢膝,出腿一次性完成,不能停顿。
4击打目标在正前方稍偏右。 易犯错误:
1上身,大小退不折叠,直腿往上撩。
2转身,踢腿有停顿,不连贯。
3击打成弧线,旋转发力。
4肩,上身跟着旋转,容易被反击。

动作规格:
实战姿势开始。两脚以两脚掌为轴均内旋约180度,身体之右转约90度,两拳置于胸前。上体右转,与双腿拧成一定角度。右脚蹬地将蹬地的力量与上体拧转的力量全在一起,将右腿向后上以髋关节为轴直腿摆起,右腿继续向右后旋摆鞭打,同时上体向右转,带动右腿弧形摆至身体右侧,右腿屈膝回收;右脚落至右后成实战姿势。

动作要领:转身、旋转、踢腿连贯进行,一气呵成,中间没有停顿;击打点应在正前方,呈水平弧线;屈膝起退的旋转速度要快;重心在原地旋转360度。后旋腿攻击的主要部位有要额和胸部。 易犯错误:
1、转身、踢腿中有停顿,二次发力;
2、起腿太早,最高点,不在正前方;
3、上身往前、往侧、往下,推动平衡.
动作规格:
实战姿势开始。右脚蹬地,重心前移至左脚。同时,右腿以髋关节为轴屈膝上提,两手握拳置于胸前;随即充分送髋,上提膝关节至胸部,右小腿以膝关节为轴向上伸直,将右腿直举于体前,右脚过头。然后放松向下以右脚后跟(或脚掌)为力点劈击,一直到前面,成实战姿势。

动作要领:腿尽量往高、往头后举,要向上送髋,重心往高起;脚放松往前落,落地要有控制;起腿要快速、果断;踝关节要放松。劈腿的主要攻击部位有头项、脸部和锁骨。 易犯错误:
1、起腿不够高,不够充分,重心不往高起;
2、踝关节紧张,往下压太用力;
3、重心控制,腿控制不好,落地太重,
4、上身后仰太多,应随重心一起前移,保持直立

360

动作规格:
两人从闭势实战姿势开始,功方左角向右脚右侧前方跨一步,左脚内扣落地,身体向右旋转180度;左脚落地的同时右腿随身体继续右转向右后摆起,此时身体以转动360度,左脚等地起跳,顺势在空中用左横踢击打对方腹部后头部,右脚落地支撑。
动作要领:
1功放上步转体动作要迅速果断,左脚内扣落地时脚跟对敌。
2右脚随身体又转向后右侧摆起时不要太高,以能带动身体旋转起跳为宜。
3左脚蹬地起跳,身体腾空,但不过膝,目的是快速旋转出腿。
4左脚横踢时,右腿向下落地,要快落站稳,即横踢目标的同时右脚落地

双飞
动作规格:两人从闭势实战姿势开始,攻方先用右横踢攻击对方左肋部,同时,左脚蹬地起跳,身体腾空右转,腾空高度在膝关节以上,但不宜过高;左脚起跳后在空中用左横踢迅速踢击对方胸部或腹部;左右脚交换,右脚落地支撑,左脚横踢目标后迅速前落,成左势实战姿势。

动作要领: 1、右腿横踢目标的同时,左脚蹬地跳。
2、左脚起跳后迅速随身体右转横踢目标。
3、两腿在空中交换,右脚先落地。 易犯错误及纠正:
1、右横踢和左脚起跳时机不直辖市,或早或晚;应该先利用踢击沙袋练习右横踢同时左脚起跳的动作,熟练后再起左腿横踢。
2、右横踢和左横踢之间间隔过长;可利用原地右横踢起跳左横踢空击练习,提高出腿和起跳的速度。

进攻部位:肋部、胸部、腹部、头部。
分解动作教学:
1、双 1、方从闭势实际1、实战姿势开始。
2、攻方起右腿向前横踢攻击目标。
3、左脚同时地起跳,在空中顺势交换两腿。

----------------------------------------------------------------------
1、跆拳道
跆拳道是一项以手脚技术和身体能力进行搏击格斗和自身修炼的竞技体育项目,起源于朝鲜半岛,1994年被正式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1995年被正式命名为跆拳道,是一项世界性的体育项目。它对抗性强,格斗场面紧张激烈。本片主要介绍跆拳道基本技术中的实战姿势、基本步法、手法技术、腿法技术,以及组合技术应用等内容,将基本动作和这战演练相结合,再通过各种辅助性练习,以达到练习者在实战中熟练运用这些基本动作的目的。

跆拳道运动介绍
第一部分 礼仪规范
第二部分 实战姿势 标准实战姿势 高位实战姿势 低位实战姿势和对手对岐时的基本站位方法。
第三部分 基本步法(重要环节)
第四部分 手法技术
第五部分 腿法技巧
第六部分 跆拳道组合技术
http://www.winff.com/Software/Catalog25/406.html
2、截拳道与拳术
截拳道以意会.力拙而意巧,力易而志难.若要由自然动静中悟出万物变化之理,自万物变化之力中,悟出别人之拳法之节奏破绽,乘虚而入,如水渗隙.

心拳与术拳

大巧若拙,拙中之巧.返朴归真,内蕴天地变化之机,外藏鬼神莫测之变.

哲艺之境

有些武术虽然先声夺人,但却如喝渗水之酒.令人越瞧越无味.但有些武术,其味随觉苦涩,但却如细嚼橄榄,令人越想越回味无穷.

--------------------------------------------------------------------
前踢腿 面对目标,两脚后开立,左脚在前;两拳握拳做好准备姿势。右腿向前上方踢摆,屈踝,用足前掌踢击对手冲拳的前臂;支撑腿微屈。

横踢腿 两腿前后开立,左脚在前;两手握拳做好准备姿势。身体左转,左脚外展;同时,右腿屈膝上提,收至腰间,脚步面绷平。上体侧倾;右腿以膝关节为轴,由屈到伸弧形摆踢,米惚程呋鞫允值耐凡俊O屡�让娑阅勘辏�浇徘昂罂�ⅲ�医旁谇埃涣绞治杖�龊米急缸耸啤W笸认蚯吧戏教撸�米愀�一鞫允值耐凡俊?

侧踢腿 面对目标,两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两手握拳做好准备姿势。左脚外展,身体随之左转;同时,右腿屈膝上提,脚尖勾紧。上体侧倾;右腿继续上提,并由屈到伸,用足跟踹击对手的咽喉。

后踢:实战姿势开始,转身后腿后撤背对对方。重心后移至左脚,右脚蹬地后屈膝提起,右脚贴近左大脚,两手握拳置于胸前;随即左脚蹬地伸直,右脚自左大腿内侧向后方直线踢出,力达脚跟。踢击后右脚沿原路线快速收回,成实战姿势。 动作要领:起腿后上体和大小腿折叠收紧;后踢时动作延伸要长,用力延伸;转身、提腿、出脚动作连续一次性完成,不能停顿;击打目标在正后方偏右。后踢动作的主要攻击部位有膝部、腹部、裆部、胸部和头面部。

摆踢:实战姿势开始。右脚蹬地重心前移,右腿以髋关节为轴屈膝上提,两手握拳置于体侧;左脚以前脚掌为轴外旋180度,右腿以膝关节为轴继续向前上方伸成直线,顺势右脚的脚掌用力向右侧屈膝鞭打,顺鞭打之势上体右转,右腿屈膝回收,右脚落回原处,成实战姿势。 动作要领:提膝、伸直、右侧屈膝鞭打动作要连贯快速,没有停顿;击打点在体前偏右侧,以脚掌为击打点;左脚旋转支撑要保持平衡,踹击后迅速将腿收回。摆踢攻击的主要部位是头面部和腹胸部。

后旋踢:实战姿势开始。两脚以两脚掌为轴均内旋约180度,身体随之右转约90度,两拳置于胸前。上体右转,与双腿拧成一定角度。右脚蹬地将蹬地的力量与上体拧转的力量合在一起,将右腿向后上以髓关节为轴直腿摆起,右腿继续向右后旋摆鞭打,同时上体向右转,带动右腿弧形摆至身体右侧,右腿屈膝回收; 右脚落到右后成实战姿势。 动作要领:转身、旋转、踢腿连贯进行,一气呵成,中间没有停顿;击打点应在正前方,呈水平弧线;屈膝起腿的旋转速度要快;重心在原地旋转360度。后旋踢攻击的主要部位有面额和胸部。

推踢:实战姿势开始。右脚蹬地,重心前移,右脚以髋关节为轴提膝前蹬,用右脚脚掌向前蹬推,力点在脚掌,推力向正前方。 动作要领:提膝后尽量收紧膝关节;重心往前移,利用身体的重量和力量;推的时候腿往前伸展、送髋;推的路线水平往前。推踢的主要攻击目标是腹部。

横踢:实战姿势开始。右脚蹬地,重心前移至左脚,右脚屈膝上提,两拳置于胸前;左脚前脚掌碾地内旋,髋关节左转,左膝内扣;随即左脚掌继续内旋至180度,右腿膝关节向前抬至水平状态,小腿快速向左前横向踢出;击打目标后迅速放松收回小腿。右腿落回原地成实战姿势。

动作要领:膝关节夹紧,向前提膝,尽量走直线;支撑脚外旋180度;髋关节往前顺,身体与大小腿成直线;严格注意击打的力点在正脚背;踝关节放松,击打的感觉是"面团"、"鞭梢"。 横踢攻击的主要部位有头部、胸部、腹部和助部。

跳踢:指先跳起使身体腾空,然后在空中完成各种踢法的攻击技术。跳踢包括旋风踢、双飞踢、腾空后踢、腾空劈腿。腾空后旋踢、跳步横踢等多种方法,是跆拳道高难技术动作。

单腿连踢:同一条腿连续进行两次以上的进攻方法。

双腿连踢:两条腿连续进行两次以上的进攻。

G. 跆拳道速度力量训练方法

跆拳道速度力量训练方法

一、柔韧素质

柔韧素质是人体的基本身体素质之一。它是指人体关节活动的范围大小以及肌肉和韧带的伸展性和弹性。发展跆拳道运动员的柔韧素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体间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性。

跆拳道技术的掌握和发挥柔韧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柔韧性的提高可以加大技术动作的攻击高度(新规则规定,在比赛中,使用腿法技术攻击到对手头部可以得两分),利于肌力和速度的发挥,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增加动作的协调优美感,可获得最佳的机能水平。

并加速动作掌握进程,有利于技术水平的提高。使技术动作显得轻巧灵活,更加协调和准确。跆拳道练习者在进行柔韧性练习中,可以缓慢的将肢体移动到一定位置,使肌肉、肌腱、韧带被拉长,让机体有一定的酸、胀、痛的感觉,在该位置或略有超过处停留一定时间(一般停留6—8秒,重复6—8次);也可有节奏的、速度较快的、幅度逐渐加大的多次重复一个拉伸动作的方法,下面介绍一些下肢的柔韧性练习方法。

1、前后劈腿。可独立前后振压,也可以将腿部垫高,由同伴帮助下压。

2、左右劈腿。练习者仰卧在垫子上,屈腿或直腿都可以,由同伴扶腿部不断下压。

3、压腿:将脚放在椅子或一定高度上,另一腿站立脚尖朝前,然后正压(勾脚)、侧压、后压。

4、踢腿:原地扶把杆或行进,正踢(勾脚)、侧踢、后踢。

5、摆腿:向内、向外摆腿。

6、控腿:手扶支撑物体,前控、侧控、后控。

7、弓箭步压腿。

8、跪坐压脚面。

9、在特制不同形状的练习器上练习脚腕不同方位的柔韧(特制练习器械见弹跳力部分)

10、用脚内侧、外侧、脚跟、脚尖走。

11、负重深蹲,脚跟不离地使脚尽量弯曲。

12、双人面向而坐,双脚互相顶位,双手相拉,一人前俯,一人后仰。

柔韧素质的练习更是一种意志力的练习,练习中肌体的痛感强,练习效果见效慢,而停止训练便有所消退,因此应持之以恒、系统化、经常化才能见效。由于肌肉、韧带等的伸展性并不是一时一刻就能得到提高的,所以柔韧性练习应做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不能急于求成。柔韧的发展应是在肌力增长下的发展,要提高肌力,但决不能使肌肉体积过分增大而影响关节活动幅度。发展柔韧素质需要兼顾相互关联的身体各个关节部位,在练习前,重要注意热身与外界温度及练习的时间,练习后应结合放松活动练习。

二、速度素质训练

速度主要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是跆拳道比赛中争取时间优势的重要条件。常言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跆拳道运动员的速度素质训练主要在于反应速度和短距离的移动速度训练,速度又分为一般速度和专项速度。一般速度主要是加强下肢力量,步幅、腿击频率的训练。专项速度是结合各腿法技术特点,如反应快、起动快、急停快、变向加速快、动作衔接快、动作转换快、起跳快、攻守转换快等。专项速度要求与一般速度密切结合,一般速度是专项的基础。在跆拳道运动中,身体速度素质训练中,可采用以下几种练习方法。

1、各种步法练习

可使跆拳道运动员提高控制身体重心变化与平衡的能力,在提高技术水平时少走弯路,应该坚持经常练习,做到“天天练,堂堂练”,跆拳道运动员尤其要加强这方面步法的训练。如小步快跑、高抬腿、后蹬跑、左右交叉步跑、跨跳步跑、原地快频小跑、左右滑步、上步后撤步、交叉步以及它们的综合练习等。

2、追逐游戏

两人相距2米面向站立,根据教练规定哪队是单数哪队是双数(或其他信号),听教练口令发出是单数还是双数(教练叫一个数字),按事先的规定(叫到单数,单数跑或追),一队跑一队追,在15—20米左右距离内追上为胜,追不上为败。

3、各种腿法技术的启动练习

这项练习主要发展跆拳道运动员各个腿法技术的快速启动能力以及灵敏性,同时也逐步提高了运动员根据比赛情况的变化及时做出相应技术动作的能力。如原地或移动中,当听或看到信号后,突然起动做各种距离的攻防技术练习;根据教练员的技术信号,做步法或技术的快速起动、急停、转身、变向的练习。

4、仰卧高抬腿 仰卧两腿快速交替作高抬腿练习(动作同上),要求以大腿工作。做10—30秒,练习次数及间歇同上。这练习也可做抗阻力练习,如拉胶皮带,将胶皮带分别固定在肋木(或树干)上和两脚踝关节处,以高抬腿拉力抗阻力,胶带固定的一端要低于垫子平面约20公分,也可拉完胶带后再徒手练习,以提高动作速率。

5、悬垂高抬腿

两手握单杠成悬垂,两腿快速交替做屈膝高抬腿和下蹬伸直动作,速度越快越好。每次两腿各抬20—50次,重复2—3组,组间歇3—5分钟。

速度素质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如跆拳道场上的起动姿势为站立式,身体向前或移动方向主要是面向前,侧向前,转身对前三种。步法移动与技术的攻击过程中不断要求身体的变速、变向的能力。所以专项速度素质训练必须与技术相结合。当然速度素质训练最好多采用对抗性和竞赛性的练习,因为运动员兴奋,才可发挥最快的速度,适应比赛的需要;也可采用信号的练习手段,有效地训练运动员的观察、判断、反应速度;要严格要求,要求运动员以最快的速度、正确地完成练习:在反复练习中严格注意掌握间隔时间等。

三、力量素质训练

力量素质是指人的机体或机体的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收缩和舒张)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外部阻力是指物体的重量、支撑反作用力、摩擦力以及空气或水的阻力等。内部阻力包括肌肉的粘滞力、关节的加固力及各肌肉间的对抗力等。外部阻力往往是发展力量素质的手段,人体在克服这些阻力中提高、发展自身的力量素质。在激烈的跆拳道比赛中,突然起动、技术的相互变向、转化、或转身、跳跃及攻与守的身体的直接接触等,都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力量素质。

力量素质分为最大力量了、快速力量、力量耐力三种。

A.绝对力量:一般以最大负重量的85%—100%练习,次数:1—3次,组数:6—10组。

B.速度力量:一般以最大负重量的60%—80%练习,次数:5—15次,组数:4—6组。

C.力量耐力:一般以最大负重量的40%—60%练习,次数:15—30次,组数:2—4组。

跆拳道运动员所需要的力量主要是爆发性的快速力量,要求肌肉有迅速地伸展和收缩的能力,要求神经兴奋的高度集中,要求兴奋和抑制过程迅速转化,有很高的灵活性。因为在快速、频繁身体接触、激烈对抗的跆拳道比赛中,很多技术动作都是在快节奏和爆发用力的情况下完成的,现在介绍一些发展力量性的练习方法:

1、发展腰腹力量练习

这是对控制自身体重心,保持身体平衡,以及协调用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有目的地加强和提高腰、腹部肌肉收缩和舒张的能力是提高腰、腹部力量的关键。如仰卧举腿(图14、图15)、仰卧折体、俯卧挺身、悬垂举腿练习;利用杠铃负重转体、“8”字体绕环、体前屈伸等练习;跳起空中折体、转身练习:跳起空中传球、接球练习等。

2、发展下肢力量的练习跆拳道运动员主要是提高下肢爆发用力的能力。安排训练时多做动力练习,少做静力练习,负重轻。如单腿起落(图16、图17、图18)、蛙跳、立定跳、多级跳、连续纵跳摸高练习:负重杠铃快速提踵练习;负重半蹲、半蹲跳、原地台阶交换跳等练习(图19、图20)。

在进行力量素质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根据跆拳道运动特点,训练中要特别加强爆发力训练,同时注意以轻、快的力量练习为主。力量素质训练要与灵敏、弹跳、速度等素质和跆拳道技术练习结合进行,使力量成为“灵劲”。力量训练后,还应注意肌肉放松,要使肌肉既有力量又有弹性。每周可安排二次大力量训练。

跆拳道以其变幻莫测,优美潇洒的腿法着名于世,被世人称为踢的艺术,这是跆拳道区别于其它格斗术的一个重要特点。跆拳道的腿法讲究变化多样和灵活多 端,对人体的柔韧性,大脑反应的灵敏性,身体运动的'稳定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它是对人体机能和体能的综合考验。

跆拳道实战中脚踢进攻时一般使用的部位包括脚前掌,脚趾,脚背,足刀,脚后跟,脚后掌(脚跟底部)。利用这些部位可以进行站立踢,跳动踢,助跑踢,转身踢和飞踢等不同形式有踢法进攻,而且每种踢法踢击的部位各有不同。实战过程中,运用脚踢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如对方所处位置,暴露的部位,防守的姿势以及双方的距离,选择不同的踢法。脚踢时要利用步法保持身体的平衡,并有效接近对方做出踢击动作。注意两臂的防守。踢击完成马上回到准备姿势,准备下一次的进攻和防守。腿的回位动作要快,以免被对方抓住或抱住。

脚踢的练习方法主要是靠平时用各种腿法踢击悬挂的沙袋,经过反复练习提高踢的力量,速度和高度。

(1)前踢:实战姿势的基本姿势开始。右脚蹬地髋关节向左旋转,双手握拳置于体侧;同时,右腿以髋关节为轴屈膝上提。当大腿抬至水平或稍高时,关节向前送,向前顶,小腿以膝关节为轴快速向前上方踢出,力达腿尖,整条腿踹直。踢击后迅速放松,右腿沿原路线弹回,将右脚放置在左脚前面仍成实战姿势。动作要领:膝关节夹紧,小腿放松,要有弹性;往前送,高踢时往上送;小腿回收与前踢的速度一样快。主要攻击部位有面部,下颏,腹部,裆部。前踢亦可用于防守。将前踢发力部位由脚尖改换为脚跟时,前踢动作就变为前蹬动作,动作方法要点相同,只是脚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2)侧踢:实战的基本姿势开始;右脚蹬地右腿以髋关节为轴屈膝提起,两手握 拳置于体侧;随即左脚以前脚掌为轴外旋180度,髋关节向左旋转,右腿以膝关节为轴向前蹬伸,右脚快速向右前上方直线踢出,力点在脚跟。发力后没起腿路线收腿,放松,重心落下(原处或向前均可),再次回到实战姿势。动作要领:起腿时大小腿,膝关节夹紧;踢出发力时头肩,腰,髋,膝,腿和踝成一直线;大小腿直线踢出,原路线收回。侧踢动作的主要攻击部位有膝部,腹部,肋部,胸部和头面部。

(3)后踢:实战姿势开始,转身后腿后撤背对对方。重心后移至左脚右脚蹬地后屈膝提起,右脚贴近左大腿,两手握拳置于胸前;随即左脚蹬地伸直,右脚自左大腿内侧向后方直线踢出,力达脚跟。踢击后右脚沿原路线快速收回,成实战姿势。动作要领:起腿后上体和大小腿折叠收紧;后踢时动作延伸要长,用力延伸;转身,提腿,出脚动作连续一次性完成,不能停顿;击打目标在正后偏右。后踢动作的主要攻击部位有膝部,腹部,裆部,胸部和头面部。

(4)下劈:实战姿势开始。右脚蹬地,重心前移至左脚。同时,右腿以髋关节为轴屈膝上提,两手握拳置于胸前;随即充分送髋,上提膝关节至胸部,右小腿以膝关节为轴向上伸直,将右腿伸直举于体前,右脚过头。然后放松向下以右脚后跟(或脚掌)为力点劈击,一直到地面,成实战姿势。动作要领:腿尽量往高,往头后举,要向上送髋,重心往高起;脚放松往前落,落地要有控制;起腿要快速,果断;踝关节要放松。劈腿的主要攻击部位有头顶,脸部和锁骨。

(5)勾踢:实战姿势开始。右脚蹬地重心前移,右腿以髋关节为轴屈膝上提,两手握拳置于体侧;左脚以前脚掌为轴外旋180度,右腿以膝关节为轴继续向前上方伸成直线,顺势右脚的脚掌用力向右侧屈膝鞭打,顺鞭打之势上体右转,右腿屈膝回收,右脚落回原处,成实战姿势。动作要领:提膝,伸直,右侧屈膝鞭打动作要连贯快速,没有停顿;击打点在体前偏右侧,以脚掌为击打点;左脚旋转支撑在保持平衡,踹击后迅速将腿收回。摆踢攻击的主要部位是头面部和腹胸部。

(6)后旋踢:实战姿势开始。两脚以两脚掌为轴均内旋约180度,身体随之右转约90度,两拳置于胸前。上体右转,与双腿拧成一定角度。右脚蹬地将蹬地的力量与上体拧转的力量合在一起,右腿继续向右后旋摆鞭打,同时上体向右转,带动右腿弧形摆至身体右侧,右腿屈膝回收;右脚落到右后成实战姿势。动作要领:转身旋转,踢腿连贯进行,一气呵成,中间没有停顿;击打点应在正前方,呈水平弧线;屈膝起腿的旋转速度要快;重心在原地旋转360度。后旋踢攻击的主要部位有面额和胸部。

(7)推踢:实战姿势开始。右脚蹬地,重心前移,右脚以髋关节为轴提膝前蹬,用右脚脚掌向前蹬推,力点在脚掌,推力向正前方。动作要领:提膝后尽量收紧膝关节;重心往前移,利用身体的重量和力量;推的时候腿往前伸展,送髋;推的路线水平往前。推踢的主要攻击目标是腹部。

(8)横踢:实战姿势开始。右脚蹬地,重心前移至左脚,右脚屈膝上,两拳置于胸前;左脚前脚掌碾地内旋,髋关节左转,左膝内扣;随即左脚掌继续内旋至180度,右腿膝关节向前抬至水平状态,小腿快速向左前横向踢出;击打目标后迅速放松收回小腿。右腿落回原地成实战姿势。动作要领:膝关节夹紧,向前提膝,尽量走直线;支撑脚外旋180度;髋关节往前顺,身体与大小腿成直线;严格注意击打的力点在正脚背;踝关节放松,击打的感觉是“面团”,"鞭梢”。横踢攻击的主要部位有头部,胸部,腹部和肋部。

(9)跳踢:指先跳起使身体腾空,然后在空中完成各种踢法的攻击技术。跳踢包括旋风踢,双飞踢,腾空后踢,腾空劈腿,腾空后旋踢,跳步横踢等多种方法,是跆拳道高难技术动作。

(10) 单腿连踢:同一条腿连续进行两次以上的进攻方法。

(11)双腿连踢:两条腿连续进行两次以上的进攻。

H. 跆拳道技术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跆拳道 技术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都有各自不同的训练目的、任务、 方法 及手段。下面是我为专门您整理好的跆拳道技术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跆拳道技术训练方法和手段的概念
1 跆拳道技术训练的方法

训练方法是指教练员和运动员为完成训练任务,掌握专项枝术达到提高专项成绩的目的而采用的途径和方法。训练过程中要完成身体身素质、技术,战术 心理等各方面的仟务。达到提高专项运功成绩的目的,就必须采用各种具体的途径和方法。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 ,各阶段任务的完成,以及达到创造专项运动最高成绩的目的。无不是依赖于训练方法的正确和创新。在训练实践中,训练方法的运用往往又是与新选用的训练内容密切结合进行的,因而又有训练手段这一概念,技术训练力法是专门针对技术训练采取的方法。

2.跆拳道技术训练的手段

训练手段指解决运动员身体素质、技术、战术和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而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专门练习内容和具体方法。及训练手段段包含练习的内容和训练方法两个方面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仅*在训练馆所采用的各种具体方法解决这一需要,因此,必须将运动训练手段这一 概念加以延伸。更为广泛的内涵。技术训练手段,是指为了完善跆拳道技术的学习,而采取的不同方法和 措施 。其目的是为了使技术更准确更规格化。
跆拳道技术训练的主要方法
跆拳道的技术训练是在一定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技术训练,可以提高专项技术的熟练运用程度、技术的运用效果和掌握运用技术的实战变化规律,从而达到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目的。

1. 自我训练法

即自己进行专门的技术动作训练 这种方法训练可以使练习者自己用身心去休会和感觉动作.理解动作含义和目的。寻找技术力法的运动和变化规律。从而提高掌握技术.运用技术的能力。常用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对镜子练习法。即自己面对镜子练习各种技术动作.边练 习、边自我观察,通过个人的对镜练习,可以正确地掌握基本动作,体会各种攻防的路线、方向、角度、力点等。同时,通过镜子的反馈,可以及时纠正错误,建立良好的、正确的动作概念,并不断强化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

(2)模仿练习法 模仿优秀运动员或有效技术组合进行技术练习。模仿法可以专门练习提高有特殊效果的技术动作。通过模仿,了解和掌握技术动作的特点和优势,既利于自己运用,又利于自己从中发现规律,创造出新的技术组合。模仿的形式多种多样 ,可以模仿单个技术动作也可以模仿组合技术动作:模仿练习的同时,可以请教练或同伴在旁边临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利于改进和捉高。

2. 配合练习法

通过和教练或同伴的配合,训练基本技术和组十技术。这种方法比较灵活,练习时教练员或同伴可以做出多种不同的配合动作,训练练习者的各种技术,提高其运动技术的效果和能力。

常采用以下的具体方法:

(1)听口令完成技术动作。练习者按教练员或同伴的不同口令,完成相应的技术动作。练习者处于准备状态,当听到教练员或同伴发出的口令。例如:“左横蹋”、“右横踢”、“左前蹋接右横”、“右横踢接左后旋踢”等时。练习者必须迅速、准确地完成相应的技术动作, 这种练习既可练习技术动作,又可练习练习者的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训练方法。

(2)蹋脚靶练习法 教练员或同伴手持脚靶,让练习者进行攻击性技术动作踢击练习,踢靶练习可以先从固定靶丌始,练习固定位置们踢击技术。熟练和具有一定的力度后,再进行移动靶的踢击练习。踢移动靶时要遵循由慢到快、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个变到多变的原则。不断提高练习难度,逐渐向实战过渡。通过蹋靶练习,可以有效地提高练习者的反应速度。应变能力,动作灵敏协调性和攻防扛术动作的准确性,熟练掌握在不同情况下的击打技术。提高攻击效果。

(3)踢组合靶练习-由4~6名同伴乒持不同高度、不同放置角度的固定靶,站在相距每人不超过两米的两条直线,由练习各从一端踢向另一端。要求练习者根据靶位的高低和靶而的角度,选择运州不同的方法踢击 。要求动作准确,击打力度,声音清脆宏亮,这是较为综合的练习法。选择运用和击打效果有较高的要求。因而是提高技术训练效果的最有效的方法。如果利用这种方法行移动靶的练习,难度更大,效果也更好。

3. 增加难度训练法

即通过增加术难度和攻防难度的练习方法,来提高技术的熟练程度和运用能力。

(1)增加技术难度的训练方法。在已经掌握动作规格的基础上,在有干扰或进行 其它 练习时听信号突然完成技术动作的练习方法:例如.给练习者规定,只要看到脚靶举过头顶,就用劈腿攻击,练习叫教练员或同伴训练习开先用中、低位脚靶练习横踢、侧踢或前踢技术动作,每踢2或3次,就突然将靶举过顶一次或两次,让练习者突然问完成重点练习动作,增加技术的难度相突然性。

(2)增加攻防难度的训练方法。

即利用比正常条件困难得多的练习条件,进行技术训练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多种形式,例如,负重练习法;大强度练习法和同时的一对二练习法等,利用高难度或超重量的训练,使运动员对技术有一个强化运用的过程。这样对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更深刻。

4. 利用外界条件和环境的练习力法

借助外界的不同条件和环境,进行有一定体能或心理要求的训练,这种形式的训练是辅助性和针对性的。用来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

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模拟比赛环境练习法。有的运动员自己练习时。技术的发挥和运用非常好,们在比赛中却发挥不出来这种情况,可采用模拟比赛的方法。将技术训练设置到类似比赛的环境中,增强这种环境下发挥技术能力的训练。

(2)利用水阻练习法已经掌握了基本技术的练习者,让他们列齐腰或齐胸的水中进行技术训练,利用自然界的条件训练技术,因为水中阻力的影响,练习者在水中做动作时会感到很困难,同时,还要克服浮力对动作的影响,以及水压对呼吸带来的困难。要想在水中完成动作,就必须准确控制动作的规格,否则就会变形。因此,水中训练法对精确握动作技术是非常有益的。同时,水中练习既是对练习者灵敏、协凋素质的加难训练,又是对体能耐力的有效训练。

5.踢打沙袋练习法

沙袋练习是跆拳道训练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踢打沙袋,可以提高腿法技术的完成速度和击打力度,从而提高技术训练的质量。通过踢打沙袋练习技术时,应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技术动作的规格,不要猛踢猛打,使技术动作变形;二是体会完成技术动作的本体感觉,即进行正确合理而又有效的技术动作时自己的感觉是怎样的,并将这种感觉保持下去;二是将技术训练打击力度训练、时间空间感觉训练以及准确性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逐渐向实战过渡。

6.有条件实战训练法

针对某些技术的训练,必须在近似实战或实战中训练,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根据训练需要,进行有目的有条件的实战训练,专门性地强化所练技术,是技术训练中有实际意义的练习法。这种练习可以使练习者有目的地熟练掌握运用各项攻防技术动作,同时.锻炼练习者在近似实战状况下,经过技术训练相运用,提高对抗击打的时机和准确性,积累实战 经验 ,为实战做技术、战术和心理上准备。

7.实战训练法

训练专项技术的目的是实战,实战是对技术训练效果的有效验证和进一步促进,因此,利用实战训练法进行实战技术的训练和检验。技术训练的最高阶段,同时也是最终目的。所以,经常进行测验赛、选拔赛、邀请赛、对抗赛等多种形式的实战比赛,会对运动员的技术训练起到任何训练方法都不能比拟的实际效果。通过实战比赛,使练习者技术技能有质的变化,同时,在高度紧张激烈和瞬息万变的情况下,有效地运用技术战术,可增强练习者的自信心,丰富其临场经验,为真正进入高水平比赛创造条件。
跆拳道的基本动作
(1)前踢(smapkick):实战姿势的基本姿势开始。右脚蹬地髋关节向左旋转,双手握拳置于体侧;同时,右腿以髋关节为轴屈膝上提。当大腿抬至水平或稍高时,关节向前送,向前顶,小腿以膝关节为轴快速向前上方踢出,力达腿尖,整条腿踹直。踢击后迅速放松,右腿沿原路线弹回,将右脚放置在左脚前面仍成实战姿势。 动作要领:膝关节夹紧,小腿放松,要有弹性;往前送,高踢时往上送;小腿回收与前踢的速度一样快。主要攻击部位有面部、下颏、腹部、裆部。前踢亦可用于防守。将前踢发力部位由脚尖改换为脚跟时,前踢动作就变为前蹬动作,动作方法要点相同,只是脚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2)侧踢(side kick):实战的基本姿势开始;右脚蹬地右腿以髋关节为轴屈膝提起,两手握拳置于体侧;随即左脚以前脚掌为轴外旋180度,髋关节向左旋转,右腿以膝关节为轴向前蹬伸,右脚快速向右前上方直线踢出,力点在脚跟。发力后没起腿路线收腿,放松,重心落下(原处或向前均可),再次回到实战姿势。动作要领:起腿时大小腿,膝关节夹紧;踢出发力时头肩、腰、髋、膝、腿和踝成一直线;大小腿直线踢出,原路线收回。侧踢动作的主要攻击部位有膝部、腹部、肋部、胸部和头面部。

(3)后踢(back kick):实战姿势开始,转身后腿后撤背对对方。重心后移至左脚右脚蹬地后屈膝提起,右脚贴近左大腿,两手握拳置于胸前;随即左脚蹬地伸直,右脚自左大腿内侧向后方直线踢出,力达脚跟。踢击后右脚沿原路线快速收回,成实战姿势。动作要领:起腿后上体和大小腿折叠收紧;后踢时动作延伸要长,用力延伸;转身、提腿、出脚动作连续一次性完成,不能停顿;击打目标在正后偏右。后踢动作的主要攻击部位有膝部、腹部、裆部、胸部和头面部。

(4)下劈(cut down):实战姿势开始。右脚蹬地,重心前移至左脚。同时,右腿以髋关节为轴屈膝上提,两手握拳置于胸前;随即充分送髋,上提膝关节至胸部,右小腿以膝关节为轴向上伸直,将右腿伸直举于体前,右脚过头。然后放松向下以右脚后跟( 或脚掌)为力点劈击,一直到地面,成实战姿势。动作要领:腿尽量往高,往头后举,要向上送髋,重心往高起;脚放松往前落,落地要有控制;起腿要快速,果断;踝关节要放松。劈腿的主要攻击部位有头顶、脸部和锁骨。

(5)勾踢(hook kick):实战姿势开始。右脚蹬地重心前移,右腿以髋关节为轴屈膝上提,两手握拳置于侧;左脚以前脚掌为轴外旋180度,右腿以膝关节为轴继续向前上方伸成直线,顺势右脚的脚掌用力向右侧屈膝鞭打,顺鞭打之势上体右转,右腿屈膝回收,右脚落回原处,成实战姿势。动作要领:提膝,伸直,右侧屈膝鞭打动作要连贯快速,没有停顿;击打点在体前偏右侧,以脚掌为击打点;左脚旋转支撑在保持平衡,踹击后迅速将腿收回。摆踢攻击的主要部位是头面部和腹胸部。

(6)后旋踢(Reverse kick):实战姿势开始。两脚以两脚掌为轴均内旋约180度,身体随之右转约90度,两拳置于胸前。上体右转,与双腿拧成一定角度。右脚蹬地将蹬地的力量与上体拧转的力量合在一起,右腿继续向右后旋摆鞭打,同时上体向右转,带动右腿弧形摆至身体右侧,右腿屈膝回收;右脚落到右后成实战姿势。动作要领:转身旋转,踢腿连贯进行,一气呵成,中间没有停顿;击打点应在正前方,呈水平弧线;屈膝起腿的旋转速度要快;重心在原地旋转360度。后旋踢攻击的主要部位有面额和胸部。

(7)推踢(push kick):实战姿势开始。右脚蹬地,重心前移,右脚以髋关节为轴提膝前蹬,用右脚脚掌向前蹬推,力点在脚掌,推力向正前方。动作要领:提膝后尽量收紧膝关节;重心往前移,利用身体的重量和力量;推的时候腿往前伸展,送髋;推的路线水平往前。推踢的主要攻击目标是腹部。

(8)横踢(turning kick):实战姿势开始。右脚蹬地,重心前移至左脚,右脚屈膝上提,两拳置于胸前;左脚前脚掌碾地内旋,髋关节左转,左膝内扣;随即左脚掌继续内旋至180度,右腿膝关节向前抬至水平状态,小腿快速向左前横向踢出;击打目标后迅速放松收回小腿。右腿落回原地成实战姿势。动作要领:膝关节夹紧,向前提膝,尽量走直线;支撑脚外旋180度;髋关节往前顺,身体与大小腿成直线;严格注意击打的力点在正脚背;踝关节放松,击打的感觉是“面团”、“鞭梢”。横踢攻击的主要部位有头部、胸部、腹部和肋部。

(9)跳踢(jump kick):指先跳起使身体腾空,然后在空中完成各种踢法的攻击技术。跳踢包括旋风踢、双飞踢、腾空后踢、腾空劈腿、腾空后旋踢、跳步横踢等多种方法,是跆拳道高难技术动作,在后面的教学篇中将专门进行分解教学和介绍练习方法

(10) 单腿连踢(double kick):同一条腿连续进行两次以上的进攻方法。这种技术也属于跆拳道高难技术动作,将在后面的教学篇中专门讲述。

(11)双腿连踢(double turning kick):两条腿连续进行两次以上的进攻。这种技术同样属于跆拳道高难技术动作,将在后面教学篇中专门讲述。

猜你喜欢:

1. 跆拳道实战训练技巧

2. 跆拳道的练习方法之品势入门

3. 跆拳道的八种练习方法

4. 跆拳道专业训练之六大练习法

5. 跆拳道比赛的种类和方法

阅读全文

与打拳送髋训练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扇形弦的计算方法 浏览:695
哲学解决问题的方法 浏览:868
腋臭非手术治疗方法 浏览:353
男用润滑油的使用方法 浏览:294
魅族相机水印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356
lol里缓存视频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300
眼睛模糊土方法怎么治疗 浏览:420
隧道防风布正确安装方法 浏览:359
手机拍照放大到6倍的方法 浏览:768
除湿器使用方法 浏览:524
口臭怎么去除最快方法三七粉 浏览:954
35岁内斜视眼恢复最简单方法 浏览:788
中蜂越冬的解决方法 浏览:431
洛阳养老金计算方法 浏览:107
治疗白斑有效的方法 浏览:458
土粒的沉降分析方法有哪些 浏览:971
小冻干燕窝的食用方法 浏览:97
成都中风锻炼小方法 浏览:294
五星红旗怎么折的方法 浏览:763
成年人经常磨牙解决方法 浏览: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