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样增加力气而不长肌肉…
不可能增加力气而不长肌肉。力量是跟肌肉大小成正比的。
增加力气而肌肉增长较少,这个是可以在锻炼时通过控制负荷量和次数来达到的,一般采用最大负荷但次数控制,主要是增长力量,不会增长多大的肌肉体积。
人的力量主要取决于工作的肌纤维的数量与粗细。一般的力量性训练主要是使肌纤维的更粗;同时会动用更多的肌纤维。要不长体积,力量又提高,只有一种方法:总是在强度最大的情况下进行训练;因为大强度的训练可以刺激神经系统,使动用的肌纤维数目增多。这样做的后果是一定要保持训练时的兴奋性;还有就是比较容易受伤。比如力量性训练,如果能举起100KG,就不要在90KG的情况下去训练。如果是跑步,要每次训练都在最高速度附近运动,不要只用8成的速度。
B. 怎么锻炼能只长力气,不长肌肉
肌肉围度直接决定“绝对力量”。
也就是说,肌肉少了,最大力量很有限的。
决定力量还有速度因素,速度有一部分取决于神经反应一一控制的有效性。太极拳训练就是一个例子。
简单地说,你练速度能增加力量,但不长肌肉还要同时控制营养,最后能增加的力量并不多。
C. 怎么训练光长力量不长肌肉
肯定是白肌肉,练力量不长肌肉的方法其实很简单的,但是东明健身时间提示需要你先了解你自己的力量阈值。
比如说你知道你最多一组可以做20个俯卧撑,那么你就从一组12个开始做,做完一组休息十秒钟马上开始做第二组,再休息10秒钟再做第三组,这样连续做6组,一个简单的力量训练就完成了,既不长肌肉,又锻炼了白肌肉,紧跟着做20米折返跑锻炼下肢,一次完成休息10秒紧跟下一组,做6-8组,一个环节的锻炼结束,休息2分钟,继续这种锻炼,适应这种强度之后再重新测量自己的力量阈值,调整每一组的数量,继续锻炼白肌肉就行了。
军队的锻炼原理和这个是类似的。牢记,一定是全程厌氧运动,不要进行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锻炼红肌肉的,厌氧运动才能锻炼白肌肉。
过程中你可能会觉得头晕想呕吐,但是要坚持住,那是血糖产生乳酸的正常反应,挺过去就没事儿了,锻炼结束之后一定记着叫家人或者朋友帮忙踩背踩肩膀踩胳膊放松肌肉,自己也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加速乳酸的代谢,否则第二天会因为肌肉中乳酸过多造成酸疼影响锻炼
D. 怎样增加肌肉力量又不使肌肉增长
人体的肌肉训练状况,视活动状况来决定。当你以腕关节的活动为主时,训练的肌肉主要在前臂肌肉;如果以肘关节为主时,训练的肌肉为上臂;以肩关节为主时,训练的肌肉为肩部的相关肌肉。也就是说,活动关节的近端肢体(靠近驱干)肌肉,是该关节的主要作用肌,训练时当然是以此部位为主。
虽然手部拿着哑铃,如果以腕关节为主要的活动方式,而不是平均分配手腕的收缩伸展、外展内缩、肘关节的收缩伸展、肩关节的收缩伸展、外展内缩、水平外展水平内缩、内旋外旋、旋转等,才能够确实有效的训练手部肌肉。
哑铃的重量有限,但是相对于手部、前臂、上臂、肩部肌肉而言,远端肌肉的训练以肌力为主,进端肌肉的训练则反而已肌耐力为主,自然显现的效果就不一样了。
想要训练手臂的肌力与肌肉量时,哑铃的重量仅对于手部与前臂的肌肉有效,上臂与肩部的肌肉训练,要更重的重量才易显现肌力训练的效果。重量太轻仅能训练肌肉的耐力。
肌力训练要全身性的配合,局部的训练不但效果不佳,也很容易再退化。如果驱干的肌肉能力不佳,胸部与背部的肌力不足时,希望显现肩部的肌肉也不容易。
E. 如何涨力量而不长肌肉
对于第一个问题,增加力量、耐力不增长肌肉块而且是无器械的情况下有点棘手。现在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在器械健美中有个概念叫最大起举载荷的概念,比如楼主尽全力只能卧推70kg的杠铃一下,则这个重量为最大起举载荷,记为g。通常g*0.7会作为一般的训练重量,这个重量下一般人能做7-8个一组,长时间坚持锻炼下肌肉块会显着增大、力量加强;g*0.5的重量下训练,个数会增多,力量不变、肌肉块大小不变但是耐力会增加;g*0.8或者g*0.9下训练,力量会增加、肌肉块不变、耐力会增加(但是容易受伤,因为毕竟接近自己的极限)。所以个人建议楼主还是走常规路线,按g*0.7的重量训练,由于我们不是专业运动员,蛋白质补充跟不上,所以肌肉块不会增大而力量会显着增加。
增加耐力主要是靠有氧运动,长跑为最好。这么做有两个好处,增加耐力、减低体脂含量。体脂下降以后,肌肉轮廓会非常明显(李小龙就是个好例子,而且他的肌肉不算大块)。
最后来讲俯卧撑的问题。俯卧撑可以锻炼很多上肢肌肉,胸大肌为主要,动作要领是挺胸收腹,不能垮腰。支持手的宽窄是无所谓的,因为宽窄只是调整了上肢的主要受力肌肉块。动作要宁慢勿快,宁少勿假。我是以30个为一组,做两到三组。(楼主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定数目)
最后请楼主坚持不懈,保证一个月后就能见成效!
F. 只练力量不练肌肉,怎么练
事实上,只要增加力量,但不长肌肉,这是可以的。
影响力量的因素不止只有一个肌肉大小因素:推荐阅读:健身疑问:为什么力量涨了,肌肉不长!
如果你的目标是尽可能增加更多的力量时,你应该专注:高强度.低次数的范围。
你想要变的有力量,但不想往阿诺施瓦辛格的身材来发展。幸运的是,只要你在训练时,实行几个关键的原则,并作出饮食的调整,你可以变的更壮,但不会增加过多的肌肉尺寸。
1.减少的次数范围
当您的单一目标是尽可能增加更多的肌力时,你应该专注于低次数的范围。在练习举重动作时,低次数予许你举起更重的负荷,进而在肌力上获得最大的成长。如果你要训练成为一名冰球运动员,你想要花大量的时间在冰上进行训练。
同样的,如果你希望增加肌力,你应该将大部份的重量训练的时间着重在举起“尽可能重”的负荷。以 8~12次的范围的中等重量更偏向于肌肥大 (肌肉成长)效果的训练方式,但跟你要的目的是不同的。
若你训练的目标是在于发展力量(最大肌力)的部份,并且有训练的基础,或许可以选择6RM的重量来进行六次以下的范围。
注:所谓的6RM是指强度/重量,意指,你在扛起6RM的重量只能做6下,第7下就失败。若完全没经验的人,并不适合一开始就从事最大肌力的训练,请咨询专业的教练。
总之,要发展力量的特性:“高重量、低反复、高组数 (组间休息3~5分钟)”
组间休息是必要的,不要做成耗竭。身体在很大的张力下可以启动大量的运动单位,借由训练来改善肌肉的同步化与肌纤维的征召。
2.减少总卡路里的摄取
接下来,增加更多肌肉质量的基本要求之一是要有额外的热量摄取。因此,提供身体额外的营养来产生新的肌肉组织。如果“剩余”不存在,身体将无法吸收、同化成肌肉组织。因此,发展肌力但不变大只的最有效率的方式之一是持续控制总热量的摄取。
不要摄取比维持身体体重更少的热量,这会导致肌力的发展上更加困难。维持正常的热量摄取或摄取稍多一点,应该能够获得到合理的肌力成长。即使每天额外摄取100卡或更多,在体重上的增加亦会相当的缓慢,但这额外的热量却在提升恢复上带来相当好的益处。
3、限制有氧及重量训练的份量
控制训练的总量。你应该特别注意“有氧”这一块。因为许多人发现,进行太多的有氧训练会严重的影响力量的发展。一周你可以做1或2次的20~30分钟中强度的有氧,可能的话进行1次的间歇有氧训练。如果你想要将力量推到极限的话,尽量不要超过这个原则。
根据肌力与体能的期刊研究:“耐力型的跑步或走路(持续长时间、较低强度)削弱肌力与肌肉成长”
而你在进行重量训练,一般较高份量的训练方式是促进肌肉的尺寸,并不建议这种方式。因此,保持总数在比较低的情况才是明智之举。事实上,每完成一次更高负荷的动作,就带给神经系统一次压力。如果你将“高负荷”结合“高份量”,你将会让自己推向“过度训练”的情况,然后又增加了其它的问题。
G. 如何提高力量但是不长肌肉
推荐力量训练方法:
1. 大重量、低次数:健美理论中用RM表示某个负荷量能连续做的最高重复次数。比如,练习者对一个重量只能连续举起5次,则该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增粗,发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长不明显;10-15RM的负荷训练肌纤维增粗不明显,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长进;30RM的负荷训练肌肉内毛细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显。可见,5-10RM的负荷重量适用于增大肌肉体积的健美训练。
2. 多组数:什么时候想起来要锻炼了,就做上2~3组,这其实是浪费时间,根本不能长肌肉。必须专门抽出60~90分钟的时间集中锻炼某个部位,每个动作都做8~10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时肌肉需要的恢复时间越长。一直做到肌肉饱和为止,"饱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适度的标准是:酸、胀、发麻、坚实、饱满、扩张,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显粗壮等。
3. 长位移:不管是划船、卧推、推举、弯举,都要首先把哑铃放得尽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举得尽量高。这一条与"持续紧张"有时会矛盾,解决方法是快速地通过"锁定"状态。不过,我并不否认大重量的半程运动的作用。
4. 慢速度:慢慢地举起,在慢慢地放下,对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别是,在放下哑铃时,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让性练习,能够充分刺激肌肉。很多人忽视了退让性练习,把哑铃举起来就算完成了任务,很快地放下,浪费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时机。
5. 高密度:"密度"指的是两组之间的休息时间,只休息1分钟或更少时间称为高密度。要使肌肉块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频繁地刺激肌肉。"多组数"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础上的。锻炼时,要象打仗一样,全神贯注地投入训练,不去想别的事。
6. 念动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经支配的,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加工作。练某一动作时,就应有意识地使意念和动作一致起来,即练什么就想什么肌肉工作。例如:练立式弯举,就要低头用双眼注视自已的双臂,看肱二头肌在慢慢地收缩。
7. 顶峰收缩:这是使肌肉线条练得十分明显的一项主要法则。它要求当某个动作做到肌肉收缩最紧张的位置时,保持一下这种收缩最紧张的状态,做静力性练习,然后慢慢回复到动作的开始位置。我的方法是感觉肌肉最紧张时,数1~6,再放下来。
8. 持续紧张:应在整个一组中保持肌肉持续紧张,不论在动作的开头还是结尾,都不要让它松弛(不处于"锁定"状态),总是达到彻底力竭。
9. 组间放松:每做完一组动作都要伸展放松。这样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还有助于排除沉积在肌肉里的废物,加快肌肉的恢复,迅速补充营养。
10. 多练大肌群:多练胸、背、腰臀、腿部的大肌群,不仅能使身体强壮,还能够促进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有的人为了把胳膊练粗,只练胳膊而不练其他部位,反而会使二头肌的生长十分缓慢。建议你安排一些使用大重量的大型复合动作练习,如大重量的深蹲练习,它们能促进所有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这一点极其重要,可悲的是至少有90%的人都没有足够重视,以致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因此,在训练计划里要多安排硬拉、深蹲、卧推、推举、引体向上这5个经典复合动作。
11. 训练后进食蛋白质:在训练后的30~90分钟里,蛋白质的需求达高峰期,此时补充蛋白质效果最佳。但不要训练完马上吃东西,至少要隔20分钟。
12. 休息48小时:局部肌肉训练一次后需要休息48~72小时才能进行第二次训练。如果进行高强度力量训练,则局部肌肉两次训练的间隔72小时也不够,尤其是大肌肉块。不过腹肌例外,腹肌不同于其他肌群,必须经常对其进行刺激,每星期至少要练4次,每次约15分钟;选三个对你最有效的练习,只做3组,每组20—25次,均做到力竭;每组间隔时间要短,不能超过1分钟。
13. 宁轻勿假:这是一个不是秘诀的秘诀。许多初学健美的人特别重视练习重量和动作次数,不太注意动作是否变形。健美训练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负重的重量和动作次数,而且还要看所练肌肉是否直接受力和受刺激的程度。如果动作变形或不到位,要练的肌肉没有或只是部分受力,训练效果就不大,甚至出偏差。事实上,在所有的法则中,动作的正确性永远是第一重要的。宁可用正确的动作举起比较轻的重量,也不要用不标准的动作举起更重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