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行动研究法和调查法的区别
行动研究法和调查法的主要区别是,性质不同、目的作用不同、特点不同,具体如下:
一、性质不同
1、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
2、调查法
调查法是通过各种途径,间接了解被试心理活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目的作用不同
1、行动研究法
其目的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2、调查法
①、为研究人员提供既定研究课题的第一手材料和数据,揭露现实存在的问题,暴露矛盾,通过不断解决内外部的各种矛盾促进发展。
②、为各部门制定政策、规则、改革提供事实依据,为实现不同层次和不同要求的管理和教育预测服务。
③、明了所研究问题的现状,发现新的研究课题、先进的经验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见解,新理论。
三、特点不同
1、行动研究法
①、研究主体:教师。强调做学者型、科研型教师。
②、研究方式:强调教师与专家相结合。开展群体教科研。协同攻关、共同研究。
③、研究程序:自我反思,螺旋式上升。
④、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践、定性与定量。
⑤、价值评估:重在应用推广。重在实效。
⑥、样本小,个性化研究,重在相互借鉴。
2、调查法
调查法的主要特点是,以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针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方法。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调查者本人作调查,也可以向熟悉被调查者的人作调查。调查法可以分为书面调查和口头调查两种。调查法能够同时收集到大量的资料,使用方便,并且效率高。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性的研究法、网络-调查法
B. 行动研究法和教学诊断法的区别
研究方式比较:“行动研究法”与其它研究方法的区别不在于运用某一套专门的研究技术。在行动研究中,可以运用所有已知的定性和定量的观察技术、数据和资料采集分析技术。
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教育行动研究强调对教育情境的研究,是在实际的教育情境中教师思考,如何富有智慧地行动以及对行动的反思,是行动和研究的紧密结合。
行动研究法一开始就打破了教育实验的常规,它不是先做好总体设计方案,而一开始就可以直接进入行动研究。其目标的差异却是研究观念的不同,行动研究强调的是在行动中获得进步与发展。
更重要的是,行动研究特别注意协商和处理行动者与研究者以及其他有关方面的人际关系和相互的道德义务。巴甫洛夫曾经说过,科学是随着研究方法方面的成就前进的。研究方法每前进一步,我们就登高一个台阶,于是我们就看到许多新事物,看到更辽阔的远景。
行动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无疑有其局限,也有待完善。但是,这种把实际工作过程作为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结合场点,要求研究者参与实践、实践者参与研究的方法,为我们观察和研究教育提供了全新操作思路与全新理论视角。
因为教育实验方法,曾严重影响过我们有关教育科研的操作体系,将两者对比一下,会看出其中的本质性差异。总体设计的不同是源于教育观念的差异,而仔细比较一下两类研究方式方法,它们的操作线索却有大同小异之感。
C. 什么是行动研究法一般实施过程
行动研究法是将纯粹的教育科研实验与准教育科研实验结合起来,将教育科研的人文学科的特点与自然科学的实验的特点结合起来,用教育科学的理论、方法、技术去审视、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将教育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但依托的是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行动研究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
1.从日常教学情境中确定、评价和形成有意义的问题。
2.与有关人士初步讨论和协商,形成初步的意向。
3.查阅相关文献,从同类研究中汲取经验教训,包括他们的目标、程序以及遇到的问题等。
4.重新修改和定义问题。
5.选择研究程序,例如取样、管理、材料选择、学与教的方法等。
6.选择评价方法。
7.实施。
8.资料解释、推论和课题评价。
D. 如何进行课堂行动研究
1、首先确立教育行动研究主题。
2、制定研究目标,以学校某个班级或学生事件为研究对象,进行问题研究归类。
它可能以一项试行性研究探索某项行动在实践中运用和可能收到的效果,也可能对行动过程本身加以描述。诊断性研究主要为被诊断的组织的领导服务,研究报告仅供领导参考。
所以它多在行动付诸实施之前或事后进行。行动之前的研究称为“试行性研究”;事后进行的研究称为“评估性研究”。这两类研究可采用专家评估法、访谈法或实证性研究法进行。
行动研究属于实验社会心理学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主要研究某些行动对组织系统的影响。最早由K.勒温提出其构念和操作程序。勒温认为,在实验室中对真实的、复杂的社会事件加以研究有很大的局限性,也不容易实现。
所以他提出,应对实际生活中的变革过程进行准实验研究,以加深对社会事件变化过程动态的理解。行动研究包括诊断性研究、参与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3种方式。诊断性研究侧重于对行动本身的研究。
E. 什么是行动研究为什么要进行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怎么进行
行动研究,是指以某些行动对组织系统的影响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活动。实验社会心理学的一种研究方法。1946年由勒温正式定名。包括诊断性研究、参与性研究与实验性研究三种方式。前者侧重于对行动本身的研究,以探索某项行动在实践中运用和可能收到的效果。
行动研究的意义:以科学的方法研究自己的问题,研究者通常是学校教育实际工作者,包括教师和行政人员。其研究的目的在于此时此地的应用,而不是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对这两类不同性质的活动,西方社会科学工作者分别以“研究”和“行动”概念来表述。
进行行动研究可根据三个阶段进行:
调研判断:起始于行动计划的每一个阶段,主要为下一步行动奠定基础,或是矫正行动计划。研究的目的是衡量每阶段目标达到的程度。
反馈研究:将调查或研究的结果向被试反馈,并与他们共同解释结果的过程。勒温1945年在团体动力研究中心以及R.利克特等50年代以来在密歇根大学所做的研究都表明,情况调研判断和反馈研究都可由研究人员的“行动”对组织变革发生影响。
自我参与:被试在得知结果之后不但参与对结果的解释,而且自己订立改革方案,并在实践中实施。用这种方法不但可以有效地应用调查结果,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作为一种激励方式,提高被试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5)行动性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行动研究的特点:
1 、研究目的: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解决实际问题。
2 、研究主体:教师。强调做学者型、科研型教师。
3 、研究方式:强调教师与专家相结合。开展群体合作、协同攻关、共同研究。
4 、研究程序:自我反思,螺旋式上升。一步步研究、一点点攻克、最终解决问题。
5 、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践、定性与定量。
6 、价值评估:重在行动。重在效率。
7 、研究特点:几个人或几个部门合作。从各方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与实际行动、多方合作、全面解决等特点。
8 、研究性质:属于应用研究。强调自我反思。具有广泛的兼容性。集各种研究方法于一体。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典型就是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
F. 什么是行动研究法一般实施过程
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加深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又都包括计划—实施—观察—反思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基本环节。
(1)计划。即旨在改进现状的行动蓝图,它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和设想。一般包括“总体计划”和每一个具体行动步骤的计划,尤其是第一、第二步行动计划。研究者可以依据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实际情况的变化来修改总体计划和具体行动计划。
(2)行动。行动者有目的、负责任,按计划进行实践,在行动环节也可以根据其他研究者、参与者的监督观察和评价建议进行不断的修正和调整。
(3)观察。“观察”不是一个独立的环节,而是对行动全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特点的观察。观察既可以是行动者本人借助于各种有效手段对本人行动的记录观察,也可以是其他人的观察。
(4)反思。它是第一个螺旋圈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螺旋圈的中介。在反思环节中,在对观察到、感受到的与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有关的各种现象加以归纳整理的基础上,对行动的全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评价,并为下阶段的计划提供修正意见。
“为行动而研究,对行动的研究,在行动中研究”是行动研究法的基本特点。它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性。即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小学教师面临的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育实践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
(2)合作性。行动研究将从事两种不同性质活动的主体——实践者与研究者结合起来,倡导教育理论人员与中小学教师的合作,或教师群体内部的合作。
(3)及时反馈性。在行动研究中,实践者直接进入研究,缩短了信息往返节,且在不同人员间信息转换出错率大减,从而使问题的解决更为迅速、高效。一旦出现较为有效的结果,可以立即反馈到教育实践中去,影响到教育实践过程。
(4)开放性。从研究过程看,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的发展过程,促成发展的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在总目标的指引下,面对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地调整方案, 修改计划,甚至更改研究课题,真正体现边行动边研究。
(5)兼容性。行动研究并非一种独立于其他教育研究方法的特殊方法。它是依据要解决的实践问题不同而优选的多种教育研究方法于一体的一种多元化研究方法。
G. 行动研究法名词解释是什么
行动研究法名词解释是:
行动研究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行动研究以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解决实践问题为首要目标。
适用范围:
主要是适用于教育实际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的研究,单个教师的行动研究的特点是规模小,研究问题范围窄,具体易于实施,但力量单薄,很难从事深入的、细致的、说服力强的研究。协作性行动研究的特点是可以发挥多个教师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但可能在理论的指导方面较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