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

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

发布时间:2022-10-21 09:23:50

⑴ 鲁如坤的介绍

鲁如坤,1926年12月13日出生于河南省永城县山城集(今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镇),抗日民族英雄鲁雨亭之子,土壤农业化学家。致力于土壤磷素农业化学以及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农田养分退化等的研究近50个春秋,对水旱轮作条件下磷肥的施用,磷在水田中形态转化、消耗、积累以及评价农田养分平衡的新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中国大面积施用磷肥和磷肥工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⑵ 求 鲁如坤.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 这一书 pdf格式

需要参考这本书,能否重新发一下链接,谢谢!!

⑶ 【求助】电子版书籍[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和[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

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pdf纳米盘共享

⑷ 李庆逵的主要成就

李庆逵是我国土壤植物营养化学的奠基人之一,长期致力于土壤化学分析、土壤植物营养化学及施肥的研究工作。
20世纪30年代,我国的现代土壤科学研究正处于创始阶段,李庆逵注意吸取欧美先进的研究方法,首先引进土壤化学分析,并结合我国具体的土壤类型,选择了适合我国当时情况的土壤分析方法,于1937年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土壤分析法》。5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农业科学的发展,1953年出版了《土壤分析法》新版本,1958年出版了再版本。《土壤分析法》较系统地介绍了现代土壤科学的物理的和化学的研究方法,成为我国30—70年代一部重要的工具书,对推动我国现代土壤科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李庆逵不仅重视土壤化学分析,而且对土壤的基本性质也进行了广泛研究。1943年,他在美国《土壤科学》(Soil Science)上发表了《中国主要土壤的化学特性》(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eat Soil Groups of China)一文,是率先向国际土壤界介绍我国土类化学特征的文章,使我国土壤科学研究成果进入国际土壤学术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和助手们在我国红壤地区进行了系统调查,并且采集了主要类型的土壤、成土母岩、半风化母岩的样本,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化学和物理化学分析,并将测定结果计算为矿物组成。先后发表了《中国红壤的化学性质》(1957)、《华南土壤的粘土矿物组成》(1958)、《中国热带土壤发生与分类的一些问题》(1958)。这些文章详细地论述了红壤的发生分类及其基本属性,提出了在自然植被下红壤不一定是风化壳的论点。 1Ching-kwei Li,Sodium Hydroxide as a Substitute for Iodine in Robinso ns Sulfur Dioxide Method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Chinese,1933,3: 288~292.
2J梭颇(Thorp)着,李庆逵、李连捷译,中国之土壤土壤特刊,(乙种),1936(1)。
3李庆逵、鹿笃伊,中国土壤的酸度和碳酸钙含量,土壤专报,1936(15):1~36。
4李庆逵,对于含碳酸钙之土壤灼烧减重的研究,土壤专报,1936(15):45~46。
5李庆逵,土壤分析法,土壤特刊(乙种),1937(3)。
6李庆逵,中国各主要土类固定硫酸铵的程度,土壤特刊(乙种),1938(4):27~40。
7Ching-kwei Li,Determining Organic Matter in Paddy Soils,Instrial a nd Engineering Chemistry,AnalEdUSA,1939,11:428~429.
8李庆逵、尚仰震,中国中南部红壤之磷肥试验,土壤季刊, 1940,1(1):46~50。
9Ching-kwei Li,Variations in Yield and Composition of the Wheat Plant as Affected by the Time of Applying Phosphatic Fertilizer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gronomy,1940,32:782~790.
10李庆逵,磷灰岩之肥效试验,土壤季刊,1941,1(4):48~56。
11李庆逵,磷肥可溶度与玉蜀黍生长之关系,土壤特刊(甲种),1941(4):26~30。
12Ching-kwei Li,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eat Soil Groups of ChinaSoil Science,USA,1943,55:(5),343~351.
13Ching-kwei Li,A Study of Methods of Extrac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Available Nutrients in Soils,Thesi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 hy in Agronimy University of Illinois,1948.
14李庆逵,中国土壤代换性钾之分析结果,科学, 1949,31(6):171~176。
15Ching-kwei Li and Roger HBray,Organic Matter and Nitrogen Contents of Soils as Influenced by Management,Soil Science,USA,1949,68:(3) ,203~212.
16李庆逵,由矾石制造钾肥之实验,科学,1950,32:215~216。
17Ching-kwei Li,Exchangeable Potassium in Lateritic Soils of China Derived from Different Parent Materials,For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Siol Science,1950,1:303~304.
18李庆逵,计划中的中南区红壤改良试验,科学通报,1951,10: 1081~1085。
19李庆逵、何金海、胡祖光,海州磷矿石肥效试验初步报告,土壤学报,1952,2(1):37~42。
20李庆逵、鲁如坤,土壤分析法,科学出版社,1953。
21李庆逵、何金海、鲁如坤、胡祖光,磷矿石肥效试验第二次报告,土壤学报,1953,2(3):167~177。
22李庆逵,对于进行磷矿粉肥效试验的意见,科学通报,1954,11:14。
23Ching-kwei Li,CHHo,RKLu and TKHu,Availability of Rock Phosphate to Plant Growth in Red Earth,Acta Scientia Sinica, 1954,3(1):65~79.
24李庆逵、胡祖光,甘家山试验场对于磷灰石肥效试验的第三次报告,土壤学报 ,1956,4(1):43~49。
25Ching-kwei Li,and Shio-ni Chang,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d Soi ls in China,Report for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Soil Science, 1956.
26李庆逵,晚近农业化学的进展,科学通报,1957,4:105~109。
27张效年、李庆逵,华南土壤的黏土矿物组成,土壤学报,1958,6(3): 178~192。
28CB佐恩、李庆逵,中国热带土壤发生与分类的一些问题,土壤学报, 1958,6(3):193~204。
29李庆逵、石华,广东、湖南、江西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初步土壤区划,土壤 专报,1959(34):1~39。
30李庆逵,关于红壤改良的研究,土壤通报,1959,5:3~8。
31李庆逵,从土壤肥力、磷矿粉性质及农业条件看中国磷肥问题,科学通报, 1959,24:820~823。
32李庆逵、王美珠、张效年,我国红壤区某些主要土类钾的含量、状态及含钾矿 物的转化规律,土壤学报,1961,9(1~2):22~35。
33Ching-kwei Li,May-chu Wang and Shio-ni Chang,On the Status of Soil Potassium and the Sequence of Transformation of Potassium-Bearing Minerals in Some Important Soil Types in the Red Earth Region of China, Scientia Sinica,1961,10(8):985~997.
34李庆逵、于天仁,我国土壤科学发展中的几个问题,科学通报,1964,2: 118~126。
35李庆逵,从土壤钾素含量和状态看我国钾肥问题,科学通报,1964,9: 780~785。
36李庆逵、曹翠玉、戎捷,应用放射性磷矿粉进行土壤性质对植物吸收磷素影响 的研究,土壤学报,1964,12(3):330~337。
37李庆逵,磷肥品种、土壤性质和植物磷素营养的相互关系,土壤学报,1966, 14(1):117~122。
38李庆逵,磷矿粉肥效问题的理论基础,科学通报,1966,2:49~57。
39Ching-kwei Li,The Availability of Phosphorus in Rock Phosphate, Kexue Tongbao,1966,17(2):49~57.
40蒋柏藩、鲁如坤、李庆逵,中国土壤磷素养分潜力概图及其说明,土壤学报, 1979,16(1):17~21。
41李庆逵,土壤条件与植物生长研究的进展情况——土壤条件与植物生长第 十版译序,科学出版社,1979。
42Ching-kwei Li and Rong-yen Chen,Ammonium Bicarbonate Used as a Nitro gen Fertilizer in China,Fertilizer Research,1980,1:125~136.
43Ching-kwei Li and Sheng-wu Qing,Phosphorus Balance on Paddy Soils Re claimed from the Salinized Waste Land,Northern Jiangsu Proceedings of Symposiu m on Paddy Soil,Science Press,Beijing;Springer-Verlag,1981:805~808.
44李庆逵,三十年来我国化学肥料的产销情况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农业现代 化研究,1982,3:1~5。
45Ching-kwei Li,Present Methods of Fertilization for the Red Soils in South China,Tropical Agriculture Research Series (Japan),1982,No 15:333~340.
46Ru-kun Lu,Bai-fan Jiang and Ching-kwei Li,Phosphorus Management for Submerged Rice Soils,Transactions of 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Soi l Science,Symposia Papers 1982,Ⅱ:182~191.
47李庆逵,五十年来我国土壤分析方法的进展——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代 序),科学出版社,1983。
48李庆逵主编,中国红壤,科学出版社,1983。
49李庆逵,现代磷肥研究的进展,土壤学进展,1986,2:1~7。
50Ching-kwei Li,Fertilizer Application,Food Proction and Changes in Soil Fertility through 30 Years Land Utilization in South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ed Soils,Science Press,Beijin g;Elsevler,Amsterdam,1986:560~575.

⑸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

土壤有机质(高温外热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或低温外热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全氮(开氏消煮法)、全磷(碳酸钠熔融法\硫酸-高氯酸消翥法)、速效氮(碱解扩散法)、有效磷(碳酸氢钠法).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中国土壤学会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希望对你有用?

⑹ 求文档: 鲁如坤主编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

给邮箱,我有PDF格式的。

⑺ 怎样测定土壤中锰的含量

1:土壤和植物中锰的测定--高锰酸盐比色法。
http://wenku..com/view/31cfa4d53186bceb19e8bb08.html

2:土壤交换态锰的测定----1 mol·L-1NH4OAc浸提—KMnO4比色法;
----1mol·L-1NH4OAc浸提—AAS法
http://jpkc.njau.e.cn/analysis/05wenbengjiaoan//page/c7/c7-3-2.htm (这个比较全面)

3: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_鲁如坤(1998),page54.

⑻ 鲁如坤的人物生平

1926年12月13日 出生于河南省永城县山城集。
1939-1940年 在四川省万县金陵中学读书。
幼年丧母,故乡沦陷后先随祖父母远逃四川,后因经济困难重返河南,适逢日军进攻和家庭失去联系,只身随学校步行一个半月从河南至陕西安康后又翻越秦岭大山到达陕西的眉县,在作为庙宇的窑洞中读完了高中。整个青少年时期是在抗日战争烽火中渡过的,1940年其父鲁雨亭在抗日战争中牺牲,鲁如坤由祖父母抚养长大。
1946-1949年 在南京中央大学学习。
1949-1950年 在南京大学农业化学系学习并毕业。
1950-1953年 任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研究实习员。
1953-1957年 任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57-1958年 在苏联莫斯科苏联科学院土壤研究所进修“放射性同位素在土壤农业化学上的应用”。
1959-1977年 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研究员。
1978-1992年 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助理。
1979-1983年 任中国土壤学会秘书长。
1983-1993年 任《土壤学报》主编。
1992-1994年 任《Fertilizer Research》编委。

⑼ 土壤采样方法有哪些

可以参照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土壤理化分析》及鲁如坤主编的《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法》两本书,前书提到根据面积布置5~20个采样点,在采样点上用小土铲斜向向下切取一片片的土壤样品,然后将样品混合均匀;后者则将采样方法分为单点采样、混点采样两种。希望能帮到您!

⑽ 鲁如坤的主要成就

鲁如坤根据对土壤磷素的研究,确定了磷酸铁是南方水稻土的主要磷源。提出的“氮磷配合”的磷肥施用原则,大大提高了磷肥肥效,为我国磷肥工业的继续发展及大面积施用磷肥作出了贡献。他对我国四十五种磷矿粉的性质及其有效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不同磷矿的利用方向提出了建议。
60年代初鲁如坤等在发明“旱重水轻”施磷技术不但在国内得到了广泛认可和采用,在国际上也受到很大重视。“旱重水轻”的施磷技术改变了过去施磷常以单个作物为单位,而代之以一个轮作周期为单位进行“统筹”施肥,从而丰富了施肥的理论概念。1982年应第十二届国际土壤学会大会邀请,鲁如坤发表了“淹水水稻土磷肥管理”的专题报告,系统地介绍了水田施用磷肥的理论和措施。
80年代中期开始,鲁如坤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的重大项目“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领导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适于我国的农田养分循环参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评价农田养分平衡的新方法。
90 年代中期,他提出了一个客观评价农田养分平衡(赤字或盈余)是否合理的方法,其实质是:农田养分平衡的盈亏是否合理必须和土壤养分的供应能力结合起来考虑。
他在从事农田养分循环工作时,十分重视有机物质的再循环过程,鲁如坤提出的农田养分退化的定义是:“任何可以导致农田养分数量的减少或有效性降低的一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过程都称为养分退化过程,其后果就是农田养分退化”。他认为农田养分退化过程分剧烈型(如土壤剧烈侵蚀)和渐进型(如土壤养分淋失),后者是普遍存在的,易被人们忽视的。农田中除进行着养分退化过程外,也同时进行着养分的重建过程,人们的任务就是要调节这两个方向相反而又同时进行着的过程,使之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在土壤所工作期间,曾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农业化学研究室主任、副主任,学术委员、所长助理等职。并担任过中国土壤学会秘书长、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以及中国水稻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开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等单位的学术委员。还出任过《土壤学报》主编,《农业现代化》、《化工时刊》等科学期刊的编委,并担任江苏省自然科学类期刊审议委员会副主任。1989-1990年曾连续两届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组成员。曾任第二届中华青年联合会全国委员和江苏省政协委员等。他先后访问了法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古巴、越南、墨西哥等国。他参加或负责的研究工作和着作曾多次获得国家和中国科学院奖励并获得中国科学院“七五”“重大任务科研先进工作者”的称号。

阅读全文

与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儿童痣治疗方法 浏览:485
研究方法调查问卷教学 浏览:397
fema安全分析方法 浏览:304
孩子快速入睡的方法 浏览:796
搜派风水机使用方法 浏览:693
猪肉价格下跌的解决方法 浏览:934
泉州学唱歌技巧和发声方法 浏览:962
神经源性膀胱工伤治疗方法 浏览:965
如何选择设计特殊杂质检查方法 浏览:15
电缆线接线方法视频 浏览:777
湖南烟熏肉食用方法 浏览:313
钓具的连接方法 浏览:135
细胞增生的治疗方法 浏览:834
下列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浏览:168
舒适进入安装方法 浏览:226
用什么方法粘胶最快 浏览:609
无线加湿器的安装步骤及使用方法 浏览:803
欧莱雅洗面乳使用方法 浏览:819
win8怎么设置锁屏图片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941
烂地面地坪施工方法简单 浏览: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