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脊柱侧弯训练方法

脊柱侧弯训练方法

发布时间:2022-10-20 17:34:55

1. 脊柱侧弯怎么锻炼啊

脊柱侧弯可以进行一些拉伸,强化和稳定脊柱的练习:
   1. 拉伸练习可以提高脊柱侧向柔韧性

   2. 身体前倾,腹部贴于大腿上面

   3. 两边手臂平行向头前拉伸

   4. 慢慢用手将身体从侧弯的地方向凸起一边侧面爬行保持这个姿势做静态伸展。

2. 脊柱侧弯怎么锻炼 8种锻炼方法恢复脊柱侧弯

脊柱侧凸的治疗可分为两大类,即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常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理疗、体操疗法、石膏、支具等,但最主要和最可靠的方法是支具治疗。

脊椎侧锻炼方法: 俯卧向前伸一只手臂。在床上趴着挺直身体,用脊柱侧弯的另一只手使劲前前伸,同一侧的手后伸,并且做抬头挺胸的动作。体转动作。两脚分开站立,转动身体躯干,向胸椎曲凸的相同方向的做体转运动。做完一次体转动作后,两只手轻轻的放在体侧,再重复做此动作,在做的时候两条腿要伸直,双脚不能移动,避免影响练习效果。

一只手臂外振动作,身体竖直站立,两只脚岔开,和肩一边宽,弯侧臂伸直,空手用力向身体的外侧使劲举起,再使劲放到身体的前内侧,反复练习。 手里拿着东西向侧上方摆动伸展。趴在垫子上,两手比肩宽,手里拿着东西,抬起胸部并挺起腹部,使胸椎曲凸面的另一侧胳膊弯曲,同一侧的手臂伸直使劲向侧凸面用力。

面对着助木,伸直手臂握紧使身体倒立,慢慢向左右摆动腰和腿,并且移动抓紧肋木的双手,反复练习。正面双手握紧单杠,两条腿并拢向左右两侧摆动,使S形的脊柱逐渐伸直,反复练习30到50次。凹侧臂手握着单杠倒立20到30秒钟。

一只胳膊拉橡皮筋,身体竖直站立,两只脚岔开,和肩一边宽,手抓着橡皮筋一端,另一端挂在固定物上,凹侧臂像侧面平举,使劲向身体的另一侧拉引。一只胳膊上举哑铃,身体竖直站立,两只脚岔开,和肩一边宽,凹侧手拿着哑铃,向上举起的时候伸直手臂,放下的时候屈肘,哑铃到肩的侧面时候停止。

(2)脊柱侧弯训练方法扩展阅读:

脊柱侧凸俗称脊柱侧弯,它是一种脊柱的三维畸形,包括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上的序列异常。正常人的脊柱从后面看应该是一条直线,并且躯干两侧对称。如果从正面看有双肩不等高或后面看到有后背左右不平,就应怀疑“脊柱侧凸”。这个时候应拍摄站立位的全脊柱X线片,如果正位X线片显示脊柱有大于10度的侧方弯曲,即可诊断为脊柱侧凸。

轻度的脊柱侧凸通常没有明显的不适,外观上也看不到明显的躯体畸形。较重的脊柱侧凸则会影响婴幼儿及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使身体变形,严重者可以影响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瘫痪。轻度的脊柱侧凸可以观察,严重者需要手术治疗。脊柱侧凸是危害青少年和儿童的常见疾病,关键是要早发现、早治疗。

3. 脊柱侧弯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引言:脊柱侧弯不管是对于大人而言还是孩子而言,都是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想要能够尽早的矫正。对于脊柱侧弯它是有很多的治疗方法的,所以家长也好孩子也罢,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比较正规的医院。小编带着大家聊一聊关于治疗的方法都有哪些。

三、遵从医嘱。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手术疗法手术疗法的话,基本上是用于比较严重的患者,他们出现了脊髓压迫或者是其它比较严重的并发症,需要进行手术疗法。基本上都是通过钢钉固定的方式,相较于其它疗法危险性是比较大的,并且它恢复的时间比较长,通常是不建议患者来进行采用的。治疗这个的方法比较多,所有的患者应该要听取医生的建议。不要自己私自的去尝试,因为自己是不清楚里面的原理,有的时候这些不正确的方法会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不可扭转的影响。

4. 脊柱侧弯该如何正确锻炼才能纠正

脊柱侧弯是脊柱的非正常弯曲。那么,日常中对于脊柱侧弯可做哪些锻炼呢?以下便是我为大家所带来的脊柱侧弯锻炼 方法 ,希望各位会喜欢!

脊柱侧弯症状
从外形上,侧弯可以产生背部隆起畸形,产生“剃刀背”畸形,有的甚至产生“漏斗胸”或“鸡胸”畸形,同时合并这种背部畸形,可以伴随双侧肩关节不平衡或者骨盆不平衡,以及双下肢不等长,可以引起患者明显局部畸形,身高减少,胸腔和腹腔容量的减少,甚至造成神经功能,呼吸功能,消化功能的损害等;同时对于脊柱骨结构本身发育不良的患者,可以伴发脑脊膜膨出,隐形脊柱裂等神经发育异常的表现。此外,先天性脊柱侧凸还可能伴有心血管系统异常,气管-食管瘘,多囊肾等多脏器异常的表现

影像学测量:

影像学方面对于脊柱侧凸或者后凸的诊断标准,包括Cobb角的测量,即选择组成侧凸或者后凸两端(最头端和最尾端)最倾斜的椎体之间成角,是对于任何脊柱畸形最基本的描述。

对于椎体旋转发生的评价,通常用Nash-Moe分型,即通过双侧椎弓根出现的对称性多少来判断。通过椎体椎弓根双侧的对称性描述,从而在普通X线上得到椎体旋转的信息;
脊柱侧弯锻炼方法
一、俯卧向前伸单臂:

在垫子上俯卧挺身,使脊柱侧弯的另一例手全力前伸,同侧手后伸,同时做抬头挺胸动作。例如胸椎骨有凸者,可做向前伸左臂的动作,俯卧腿和臂同时上举,俯卧在垫子上,用脊柱侧弯的另一侧手和同侧脚,同时做挺身和上举的动作。重复20~30次,共练习4组。

二、体转动作:

两脚开立,扭转躯干,做向胸椎曲凸的同方向的体转运动。完成一次体转后,两臂轻置体侧,再重复上述动作(不要做另一方向的体转动作),在动作过程中强调双腿伸直,不要移动双脚,以免减低练习效果。重复20~30次,共练习4组。

三、单臂外振动作:

身体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弯侧臂伸直空手用力向体外侧振举到极限,用力放下到体前内侧极限,做30~50次。接着手持重物(2.5~5公斤)重复练15~20次,共做4组。

四、持棒向侧上方摆动伸展:

俯卧在垫子上,两手宽于肩距,持棍棒或绳子或毛巾,抬起胸部挺腹,弯曲胸椎曲凸面的另一侧手臂,伸直同侧面的手臂用力向侧凸面使劲做摆振式体侧动作,并同时使上体和两臂尽力向上抬起。如持绳子和毛巾,务必绷紧,不让其放松下沉。重复20~30次,共练习4组。

五、肋木是垂移握把:

面对助木,直臂攀握悬垂身体,然后徐徐向左或向右摆动腰腿,同时顺势移动攀握肋木的双手。重复练习,不计次数。

六、手扶肋木体侧屈:

身体正侧面对肋木下站立,用胸椎侧凸面方向的手扶持肋木下档。另一侧的手攀握在头顶上的肋木侧,然后向反肋木方面不断作体侧屈运动,必须抬头、挺胸,收腹,上体不能前倾。重复用30~50次,共练习4组。

七、悬垂体侧摆:

正面双手握单杠或肋木。两腿并拢,向左右侧摆,以使“S”形的脊柱逐渐伸直。重复30~50次,共练习4组。

八、单杠单臂悬垂运动:

凹侧臂手握单杠悬垂20~30秒钟,跳下休息1分钟,重复练习6~8次。

九、单臂拉引橡皮筋:

身体直立,两脚与肩同宽,手握橡皮筋一端(另一端挂在固定物上),凹侧臂侧平举,用力向身体另一侧拉引,重复30~50次,共练习4组。

十、单臂上举哑铃运动:

身体直立,两只脚与肩同宽,凹侧手持哑铃(10~15公斤),向上举起时伸直臂,放下时屈肘,哑铃位于肩侧停止为1次,自然呼吸,重复10~15次,共练习4组。
脊柱侧弯的疾病分类
脊柱畸形根据位置可以分为颈椎,胸椎和腰椎畸形。根据形态学可以分为前凸,侧凸和后凸畸形。根据脊柱畸形的原因考虑,可以分为特发性,先天性,神经肌肉型,间质性,创伤性等原因。对于侧凸来说,特发性是其常见原因。

特发性脊柱侧凸

病因:特发性脊柱侧凸,从病因学上来讲,并不十分明确,但是和基因和遗传具有一定关系,此外还存在椎旁肌肉本身分布不平衡的原因。形态学是指椎体本身没有结构异常,椎体分隔正常,拥有对称的椎弓根,发育正常的椎板和关节突。

分类:从发病时间上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婴幼儿,少年,青少年和成年四种。婴幼儿是指发病在0-3岁,少年是指发病年龄在4-10岁,通常是在青春期前;青少年发病年龄在10岁-骨骺闭合的青春期,是成年前脊柱侧凸最常见类型,;而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是指青少年期间形成的脊柱侧凸,由于没有进行治疗,或者进行了一定治疗,但是畸形没有明显改善,进入成年期有进一步进展的侧凸。

临床表现:特发性脊柱侧凸最常见“剃刀背”,某些患者还会发现双侧肩关节不平衡和骨盆不平衡。通常很少会发生神经损害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神经纤维瘤病,或者先天性脊柱侧凸,会出现类似“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曲度,手术前必须对于脊髓功能进行明确评价。

治疗:分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种方法:

特发性脊柱侧凸进行手术的标准存在一定争议,多数学者认为侧弯Cobb角度在45°以上,或者出现肩关节或者骨盆失平衡,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可以分为侧前方手术和后路手术进行固定矫形植骨融合。

保守治疗可以分为观察和支具治疗,对于可以观察的患者,通常认为具备一定生长能力(即Risser征小于3),同时局部Cobb角度小于25°,或者Risser征为4或5,脊柱已经停止生长,但是局部Cobb角度没有达到手术标准;

支具治疗,是指脊柱具备一定生长能力(Risser征小于3),局部Cobb角度位于25°至45°之间的患者。对于支具的选择,可以根据侧凸顶椎的位置选择相应类型,一般侧凸顶椎位于T7水平以上,可以选择Milwaukee支具,而位于T7水平以下可以选择Boston支具。

先天性脊柱侧凸

对于先天性脊柱侧凸或者后凸,通常是指椎体本身结构异常而导致的脊柱畸形。其病理结构类型,通常分为椎体骨骼形成不全(Defect of formation)或者分隔不全(Defect of segmentation)。

椎体形成不全的最大特点是其椎间隙通常正常存在,但是椎体一侧椎弓根发育不全或者消失,或者和邻近椎体发生融和,或者X线显示椎体椎间隙距离增宽;椎体分隔不全最大的特点是两椎体间(甚至多个椎体间)的椎间隙消失,椎体融合为一个整体的同时,一侧椎弓根消失,甚至形成了骨性连接(bone bar),对侧可以是半椎体形成伴有椎间盘发育。这种情况可以发生在冠状位或者矢状位,从而造成了脊柱侧凸或者后凸。

先天性脊柱畸形,通常伴有脊髓的畸形,诸如椎管内肿瘤,脊髓纵裂(5-21%),椎管内骨(膜)性纵隔形成,脊髓栓系,低位圆锥,脊髓空洞,脑脊膜膨出等,同时椎管内也会发生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畸胎瘤等良性肿瘤。造成此种脊髓和脊柱畸形伴随出现的原因,是由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胎发育前6周)形成的脊索和髓节发育异常。在临床表现上可以表现腰骶部窦道,汗毛增多,局部隆起,皮下脂肪瘤等。

先天性脊柱畸形通常伴有其他脏器的发育畸形,可以用VACTERL来缩写,即为V-椎体发育畸形,A-肛门闭锁,C-心血管畸形,TE-气管食管瘘,R-肾脏发育不良,L-肢体发育不良。同时还可能伴发翼状肩胛(Sprengel Deformity),Klippel-Feil综合征等病变。

对于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的治疗,分为观察和手术治疗。支具治疗对于这类患者是没有作用的,因为支具矫正力是无法纠正椎体存在的先天性畸形。如果患者无明显外观异常,诸如肩关节和双髋不对称,背部的畸形,自己没有不适感觉,可以考虑继续观察,时间大约是4-6个月;反之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根据不同年龄,畸形位置和全身平衡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诸如半椎体骨骺融和术,半椎体切除,侧凸凸侧原位融合术等。目前随着手术器械和理念的改进,对于先天性半椎体的治疗,主要考虑对半椎体进行切除,内固定矫形融和手术。先天性脊柱侧弯在任何年龄均会造成畸形的进展

神经肌肉脊柱侧凸

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凸,主要是由于全身肌肉系统病变,导致胸背部本身肌肉无力和病变所造成椎旁肌不能够很好的支撑脊柱所造成。脊柱侧凸研究协会(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 SRS)将其分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诸如脑瘫,脊髓空洞症,脊髓损伤),和下运动神经元损害(诸如小儿麻痹症,脊柱肌肉萎缩等)。

临床表现 其中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脑瘫。脑瘫多数是由于新生儿时期缺氧所造成神经系统发育不良,导致肌肉持续性萎缩和发育不平衡。同时,此类患儿区别于其他类型侧凸,经常伴随全身疾病,例如关节脱位,癫痫,智利障碍,甚至是褥疮。发病时间多数是在婴儿期或少年期就开始,脊柱骨骼本身发育良好,椎体外形无变异,但是由于双下肢不能够行走,多数患儿只能做在轮椅上,伴有明显的双下肢肌肉萎缩,髋关节容易出现一侧内收挛缩,和另一侧外展脱位同时存在。同时,这种肌肉萎缩可以进一步影响支撑呼吸功能的肋间肌(例如Duchenne综合征),引起早期死亡。

脊柱畸形特点 脊柱外形通常呈现明显的“C“型曲度,自颈椎-胸椎-腰椎连续变化,没有明显的代偿侧凸形成。侧弯曲度大,影响节段常,脊柱柔软性差,常伴有明显的骨盆倾斜。

治疗原则 全身情况,骨科专科情况和脊柱畸形同时进行评价。对于此类病人,具有支撑功能的座椅十分必要,支具治疗在青春期生长高峰来临后基本无效,手术的固定通常要从上胸椎(T1或者T2)融合到骨盆。

神经纤维瘤病

神经纤维瘤病也是造成脊柱侧(后)凸的重要原因。神经纤维瘤病本身是由于基因缺陷导致神经嵴细胞发育异常导致多系统损害。根据临床表现和基因定位分为神经纤维瘤病I型(NFI)和II型(NFII)。

NFI患者查体时通常皮肤表面可以看到牛奶-咖啡斑(Café au lait)和周围神经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多位于躯干非暴露部位。另外眼部可见Lisch结节,是上睑纤维瘤或者丛状神经纤维瘤,眼眶可触及肿块或者凸眼搏动,裂隙灯可见虹膜粟粒橙黄色圆形小结节,为错构瘤,是NFI特有表现,可随着年龄而增大。诊断标准是青春期前6个以上,直径大于5mm(青春期后直径大于15mm)具有高度诊断价值;全身和腋窝雀斑也是特征之一;发现2个或者2个以上神经纤维瘤或丛状神经纤维瘤;以及 亲属中有NFI患者;2个或2个以上Lisch结节;骨损害。基因病变位置多位于17q11.2。

NFII患者多为中枢神经纤维瘤或者双侧听神经瘤病,诊断标准一级亲属患有NFII伴一侧听神经瘤,或伴有神经纤维瘤,脑脊膜瘤,胶质瘤,Schwann细胞瘤中的两种。基因病变位置位于22q。

神经纤维瘤病I型容易导致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发病早(通常在青春期前),侧(后)凸进展快,畸形明显,曲度僵硬,骨质本身强度降低等。支具治疗对于畸形的纠正几乎没有作用。

对于神经纤维瘤病I型的治疗原则,应该将患者分为无发育营养不良和发育营养不良两组。前者的脊柱曲度,类似特发性侧凸的外形,处理原则,诸如融和节段也相似。但是实际的角度和骨质方面,两者则明显不同,神经纤维瘤病曲度进展明显,同时术后假关节形成多,椎体发育方面可见缺陷。对于小于35°无发育营养不良组,可行试验性支具治疗;35°到45°可行单纯后路手术治疗;60°以上可行前后路联合手术,以增加融合率。发育营养不良组通常具有椎体“贝壳”样变,椎体严重旋转,椎弓根距离增加,凸侧肋骨呈现“铅笔”征等表现,和椎管内肿瘤和硬膜增宽有关。曲度的进展多在7岁之前发病。支具治疗完全失效。由于曲度大,椎体发育不良,通常手术治疗不能够提供足够力量控制畸形进展,并且容易形成局部假关节和术后曲度进展。对于营养不良和非营养不良造成侧后凸,假关节发生率无显着区别,但是进行360°融合可以提高融合率,尤其是形成侧后凸的患者,避免畸形的进展。和其他类型侧凸相比,神经纤维瘤病更加倾向早期矫正融和,而对于躯干生长影响不大。

神经纤维瘤病I型也非常容易引起颈椎后凸畸形,引起局部疼痛,同时容易被忽略。

马凡综合征

Marfan综合征也是引起脊柱侧凸的原因,男女发病比例类似,是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5号染色体15q21.1变异造成),但是也有约25%的患者是染色体变异造成的。Marfan综合征也称为蜘蛛掌畸形。其脊柱畸形发病年龄早,50%的患者是6岁时首发的,尽管外观类似特发性侧凸表现,但是Cobb角大,进展快,曲度僵硬,不易进行矫正,同时容易出现椎体间的侧方位移,植骨容易出现不愈合。

诊断标准

现代的诊断标准是在1986年第七届人类遗传学国际大会上建立,并在1988年第一次国际马凡综合征专题讨论会上明确规定的标准,1996年,de Paepe A 重新修正被视为统一标准。

标准的具体内容

⑴骨骼系统

主要标准:以下表现至少有4项——鸡胸;漏斗胸需外科矫治;上部量/下部量的比例减少,或上肢跨长/身高的比值大于1.05;腕征、指征阳性;脊柱侧弯大于20度,或脊柱前移(侧弯计);肘关节外展减小(<170度);中踝中部关节脱位形成平足;任何程度的,髋臼前凸(髂关节内陷)(X片上确定)。

次要标准:中等程度的漏斗胸:关节活动异常增强;高腭弓,牙齿拥挤重叠;面部表征:长头——正常头颅指数为75.9或以下、颧骨发育不全、眼球内陷、缩颌、睑裂下斜。

骨骼系统受累需符合的条件:至少有两项主要标准或一项主要标准加两项次要标准。

⑵ 眼睛系统

主要标准:晶状体脱位。

次要标准:异常扁平角膜(角膜曲面计测量);眼球轴长增加(超声测量);虹膜或睫状肌发育不全致瞳孔缩小。眼睛系统受累需符合标准:主要标准或至少两项次要标准。

⑶ 心血管系统

主要标准:升主动脉扩张伴或不伴主动脉瓣返流,以及至少Valsava氏窦扩张;升主动脉夹层。

次要标准:二尖瓣脱垂伴或不伴二尖瓣返流;主肺动脉扩张(在无瓣膜或外周肺动脉狭窄及 其它 明显原因下,年龄又小于40岁);二尖瓣环钙化(年龄小于40岁);降主动脉或腹主动脉扩张或夹层(50岁以下)。

心血管受累需符合的条件:有一项主要标准或一项次要标准即可。

⑷ 肺系统

主要标准:无。

次要标准:自发性气胸;肺尖肺大泡(胸片证实)。

如果一项存在即可认为肺系统受累。

⑸ 皮肤和体包膜

主要标准:无。

次要标准:皮纹萎缩(牵拉痕),与明显超重、妊娠或反复受压等无关;复发性疝或切口疝。

一项次要标准存在即可认为皮肤或体包膜受累。

⑹ 硬脑(脊)膜

主要标准:CT或MRI发现硬脊膜膨出。

次要标准:无。

⑺ 家族或遗传史

主要标准: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之一符合该诊断标准;FBNI基因中存在已知的导致马凡综合征的突变;存在已知的与其家族中马凡综合征患者相同的FBNI基因单倍型。

次要标准:无。

由于家族或遗传史在诊断中意义重大,主要标准中必须有一项存在。

2. 诊断前提:Marfan综合征和Marfan体型是在诊断时容易混淆的

Marfan综合征的诊断:

对特定病例:如果无家族或遗传史者,至少需有两个不同系统的主要标准以及另外一个器官受累;如果检出一个已知Marfan综合征的基因突变,一个系统中有一项主要标准和第二项系统受累即可诊断;具有家族史患者,具有一个系统的一项主要标准和第二个系统受累即可诊断。

Marfan体型疾病的诊断

具有类似临床表现,但是没有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治疗:

支具治疗对于Marfan综合征或Marfan体型疾病无效。

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后路固定矫形融合的方法,必要时联合前路手术椎间隙植骨融合。术前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Marfan综合征容易并发心肺主动脉等重要脏器的病变,因此对于术前的整体评估不可缺少。

成人脊柱侧凸

成人脊柱侧凸主要存在两种病理类型,其一是由于青少年时期的特发性脊柱侧凸进展到成人期而出现相应症状,称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其二是在成年期内由于椎间盘退变造成,称退变性成人脊柱侧凸(De novo Scoliosis)。后者是最常见的类型。另外还包括先天性脊柱侧凸成年表现,麻痹性侧凸,外伤后畸形等。

成人脊柱侧凸的发生率可以达到2.9%。

临床表现以疼痛为主要表现形式,同时会伴有腰椎管狭窄的症状。对于病史的询问,应该包括对于日常功能的评价,脊柱畸形对于工作,生活的影响。查体包括对于脊柱畸形,肌肉骨骼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检查,包括双下肢的长度,以避免矫形后重新造成身体的不平衡。

影像学检查包括全脊柱正侧位,动力位(左右Bending像)来明确间盘活动性,通常成年特发性侧凸和成人退变性侧凸在影像学上的区别在于:1,前者通常有两个曲度,后者通常只有一个;2,前者躯干和骨盆代偿良好,后者常见失代偿现象;3,前者椎间隙无明显退变,椎间隙等高且无明显矢状或冠状位滑移;后者椎间隙退变严重,双侧不等高,可见明显滑移,以及终板增生的改变等;CT明确骨质变化情况,尤其是伴有严重骨质疏松患者;MRI用来明确间盘退变情况和神经压迫情况,有的学者甚至使用间盘造影来明确远端融和间盘的水平。

鉴于其患者对象的特殊性,其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达到40%。术前需要对于患者整体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心脑血管功能,肺功能等)。

非手术治疗,主要是进行功能锻炼,使用N-saids消炎止痛药物缓解症状,使用支具给予一定的支撑作用,非手术治疗不能够缓解畸形的进展。

手术治疗的指征:1,畸形进展;2,脊柱平衡功能差;3,畸形严重影响心肺代偿功能;4,具有神经功能的损害。

5. 脊柱侧弯怎么办

一般来说,诊断为脊柱侧弯的患者,侧弯程度都在十度以上,轻度脊柱侧弯患者,一般建议坚持进行自我锻炼,具体锻炼方法有:
吊单杠:这种方法是比较普遍的脊柱侧弯自我矫形方法。具体方法是悬吊,然后进行引体向上,连续做十个以上,循序渐进。
仰卧起坐和俯卧撑:这两种方法对加强肌肉力量是非常有好处的,每天可以坚持做50-100个。
游泳:游泳可以把全身肌肉调动起来,加强肌肉力量。

6. 轻度脊柱侧弯如何通过锻炼矫正

脊椎侧弯自我矫正法,可以通过贴墙站和俯卧式小燕飞的方法矫正,情况严重需要到医院做手术改善。

1、贴墙站的时候需要把脚后跟、小腿肚、臀部和后脑勺贴紧在墙的部位,下腹收紧,配合腹部的呼吸,俯卧式小燕飞是在硬床上或者干净的地板上,形成俯卧的姿势,脸部朝下,两个胳膊和关节作为支撑的点,将手臂向上,同时深深地抬起头部,双肩往后收缩,双脚轻轻抬起,保持姿势,可以改善脊椎侧弯的现象。

2、脊椎侧弯也可以通过手术矫正,现在局部注射麻醉针,以免在手术操作过程中自身忍受不了,后进行局部矫正,达到完成矫正的目的,使脊椎归正。

3、脊椎侧弯是由于不良的姿势引起的,做完手术后多对局部进行护理,保持局部干净卫生,多吃促进伤口恢复的食物。

7. 轻度脊柱侧弯如何通锻炼矫正

下面介绍一些矫正轻度脊柱侧弯的体操锻炼方法,大家可以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进行锻炼。为了方便大家理解,下面的方法中均是针对胸椎向右侧弯曲的,如果你是左侧弯曲为主,就需要相应改变方向。
1.俯卧向前伸单臂:在垫子上或者床上俯卧挺身,左手伸直全力前伸,右手后伸,同时做抬头挺胸动作。重复20~30次,共练习4组。
2.站立转体动作: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扭转躯干,向右侧做转体运动。完成一次体转后,两臂轻置体侧,再重复上述动作(不要做另一方向的体转动作),在动作过程中强调双腿伸直,不要移动双脚,以免降低练习效果。重复20~30次,共练习4组。
3.单臂外振动作:身体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右臂伸直空手用力向体外侧振举到极限,用力放下到体前内侧极限,做30~50次。接着手持重物(2.5~5公斤)重复练15~20次,共做4组。
4.持棒向侧上方摆动伸展:俯卧在垫子上,两手宽于肩距,持棍棒或绳子或毛巾,抬起胸部挺腹,弯曲左臂,伸直右臂用力向右侧使劲做摆振式侧体动作,并同时使上体和两臂尽力向上抬起。如持绳子和毛巾,务必绷紧,不让其放松下沉。重复20~30次,共练习4组。
5.悬吊摇摆:此动作要借助单杠或类似单杠的装置进行。面对单杠,双手直臂攀握悬垂身体,然后徐徐向左或向右摆动腰腿,同时顺势移动攀握单杠的双手。以使弯曲的脊柱逐渐拉直,重复练习,不计次数。
6.单杠单臂悬垂运动:左臂手握单杠悬垂20~30秒钟,跳下休息1分钟,重复练习6~8次。
7.单臂拉引橡皮筋:身体直立,两脚与肩同宽,右手握橡皮筋一端(另一端挂在固定物上),左臂侧平举,用力向身体另一侧拉引,重复30~50次,共练习4组。
8.单臂上举哑铃运动:身体直立,两只脚与肩同宽,左手持哑铃(10~15公斤),向上举起时伸直臂,放下时屈肘,哑铃位于肩侧停止为1次,自然呼吸,重复10~15次,共练习4组。
采用上述矫正训练方法,在于重点加强脊柱较弱一侧的肌肉力量,逐渐把侧凸的脊柱拉直。同时,还要注意经常保持较好的动作姿势,从而达到辅助矫正侧弯的目的。

8. 脊柱侧弯如何纠正

脊柱侧凸的治疗目的是矫正畸形,稳定脊柱,维持平衡,减缓或阻止侧弯进展。
对于不同类型的脊柱侧凸,其治疗原则及方法有所差异,因此对于脊柱侧凸的患者需要实施个体化治疗,有时需要综合治疗。
急性期治疗
脊柱侧凸多为缓慢进展,严重者将影响呼吸及心脏功能,劳动或上楼时会感到呼吸困难或心慌。此时需要患者休息,保持呼吸通畅,吸氧,如症状无明显缓解,应立即拨打120行高级生命支持治疗。
一般治疗
脊柱侧凸的类型及严重程度不同,治疗方法各异。
观察
主要目的是观察脊柱侧凸是否发展。每4~6个月随诊1次,常规行站立位脊柱X线检查,前后对比脊柱侧凸角度、旋转程度等。以免延误手术时机。
运动矫正
对于轻度侧弯患者(Cobb角<40°),可以通过加强肌肉锻炼使凸侧肌力更加有力,针对性的加强凸侧肌肉的收缩,纠正侧凸。常用运动矫正方法包括游泳及吊单杠。需要注意的是,运动锻炼方法对特发性脊柱侧凸矫正效果较好,但对先天性骨畸形患者收效甚微。
支具治疗
适用于年龄小,弯度20°~40°患者,对于柔软性侧弯治疗效果好。一般根据患者身材定做支具,每天需佩戴16~23小时,随年龄增长适时更换合适的支具,直至骨骼发育成熟。在支具治疗期间需要定期复查,按时调整或更换支具,如支具治疗无效,侧凸角度超过40°~50°,应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多为对症治疗当患者因脊柱畸形出现背部疼痛不适时,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起效迅速,能减轻组织炎症、肿胀以缓解疼痛。
手术治疗
手术矫形为脊柱侧凸治疗的有效手段,侧弯早期治疗效果好,因为此时年龄轻,弯度小,脊柱柔韧性可。但脊柱侧凸矫正手术不是一般小手术,侧弯波及的脊椎节段长,差不多整个背部都要切开,因此手术创伤极大,并发症多,手术费用高昂。患者及家属应与医生充分沟通,慎重决定是否行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约25%的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由于进展较慢或身体代偿而无需手术,但需要定期评估。而约75%的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时机主要取决于脊柱侧凸的严重程度,通常局部侧凸角度大于40°时考虑进行手术。对于一些先天性畸形影响心肺功能的患者,应当尽早进行手术。
青少年手术指征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患者,当侧弯角度大于45°~50°时,应采用手术治疗。由于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分型复杂,对于不同的患者要进行个性化的方案制定。医生需要根据侧弯的形态、严重程度以及进展趋势,综合评估后决定手术时机和具体方案。
当医生建议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患者手术时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推迟可能因侧弯继续进展导致其继发的畸形产生或加重,再手术时融合阶段会相应增加,术后脊柱活动度减少,同时也增加了手术治疗的风险和费用。
成人手术指征
成人脊柱侧凸的主要手术指征为疼痛、畸形进展、功能障碍以及畸形对患者心理的影响。
术前准备
脊柱侧凸患者术前需要进行以下特殊安排。
术前牵引:术前纵向牵引能把躯干拉直,减少弯度,牵引时间具体视病情而定。此方法能使各个椎骨间的韧带、小关节初步松解,提高手术矫正效果。
呼吸训练:脊柱侧凸患者肺活量减少,手术常采用全身麻醉,术后容易发生肺炎或肺不张肺活量进一步下降,出现呼吸困难,引起严重的生命危险。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需要患者每天进行深呼吸运动,也可以用器械辅助,如吹气球,加强呼吸功能。
手术方法
由于脊柱侧凸手术术式和时机受多种因素决定,所以术前需要完善检查评价畸形的类型及其潜在进展风险,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后路手术:后路脊柱融合是矫正脊柱侧凸最广泛应用的方法。此术式首先对脊柱椎小关节进行松解,并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可以很好地达到侧弯畸形矫形的目的。
前路手术:适应证较少,主要适用于胸腰段及腰段为主的弯曲,特点在于融合节段少、椎体融合率高。但对于弯曲的矫正程度有限,如过度矫正则常带来术后失代偿。同时由于前路手术操作临近腹部重要脏器、血管、神经等,手术风险较大 ,并可能影响肺功能。
前后路联合手术:前、后路手术松解可以增加脊柱的柔韧性,再进行椎体融合将获得更好的畸形矫正效果,主要用于解决非常严重的脊柱畸形。该术式手术创伤大、风险极高,对于术者水平要求严格。
对于复杂的合并多个椎体节段畸形的脊柱侧凸患者,在进行常规手术时常需要进行椎体切除及椎体截骨,以获得较好的畸形矫正。但这样也大大增加了术中出血及神经损伤的风险,需要术前做好充分评估,同时术中进行输血、实时电生理监测、术中唤醒等。
对于早发型脊柱侧凸可以采用的非融合手术治疗(以生长棒技术为代表)。最适合的年龄为5~8岁。其目的为控制畸形进展、维持脊柱生长、保持胸廓和肺的发育进而改善肺功能。
中医治疗
该疾病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9. 脊柱侧弯有什么锻炼的好方法

(1)手拉肋木体侧屈二侧对肋木站立,一手拉住肋木,另一手上举,做体侧屈,练习3纽,每组30~50次。要求抬头、挺胸、收腹,上体不能前倾。
(2)俯卧,两臂弯曲体前撑地,将脊柱侧弯一侧的腿用力向上抬起,同时异侧手臂伸直前举,保持3~4秒,再还原。练习3组,每继10一15次。
(3)两腿开立,侧弯一侧的手臂自然下垂,另一侧手臂肩侧屈抱头,上体向侧弯一侧弯曲,手往不伸至最低,保持3秒,还原。练习3组,每组10~15次。或侧弯一侧手臂提一重物(如哑铃、书包等)进行练习。
(4)向脊柱侧弯方向侧卧,两臂屈臂撑地,外侧腿用力向肩侧方踢腿至最大限度,再还原,练习25~30次。要求踢腿时身体要正,踢腿幅度要大

阅读全文

与脊柱侧弯训练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儿童痣治疗方法 浏览:485
研究方法调查问卷教学 浏览:397
fema安全分析方法 浏览:304
孩子快速入睡的方法 浏览:796
搜派风水机使用方法 浏览:693
猪肉价格下跌的解决方法 浏览:934
泉州学唱歌技巧和发声方法 浏览:962
神经源性膀胱工伤治疗方法 浏览:965
如何选择设计特殊杂质检查方法 浏览:15
电缆线接线方法视频 浏览:777
湖南烟熏肉食用方法 浏览:313
钓具的连接方法 浏览:135
细胞增生的治疗方法 浏览:834
下列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浏览:168
舒适进入安装方法 浏览:226
用什么方法粘胶最快 浏览:609
无线加湿器的安装步骤及使用方法 浏览:803
欧莱雅洗面乳使用方法 浏览:819
win8怎么设置锁屏图片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941
烂地面地坪施工方法简单 浏览: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