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踝关节康复及力量训练
踝关节康复及力量训练
踝关节康复及力量训练,踝关节的康复锻炼与力量训练 与踝关节相关的病症,我们熟知的有扁平足、高弓足、外翻足、内翻足、马蹄足等等,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踝关节康复及力量训练方法。
训练器械:一条弹力带
1、脚踝内翻训练
长坐式(腿部伸直,坐在床上,上身略向后倾,双手为身体提供支撑)踝部内翻训练。
使患者处于长坐式坐姿,将训练带缠在脚上。向内翻转健肢一侧的脚(内翻)。不要向外旋转膝部。
2、脚踝外翻训练
长坐式(腿部伸直,坐在床上,上身略向后倾,双手为身体提供支撑)踝部外翻训练。使患者处于长坐式坐姿,将训练带缠在脚部外侧,用另一只脚固定。向外翻转健肢一侧的脚(外翻)。不要向外旋转膝部。
3、脚踝斜角训练
踝部PNF(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D1斜角弯曲训练(开始姿势)。坐在床上,腿部伸直,使患者处于足底曲、外翻和旋前的开始姿势。
踝部PNF(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D1斜角弯曲训练。在承受弹性阻力的情况下,做(脚)背屈、内翻和旋后(反掌)动作。不要让膝部向内旋转。
踝部PNF(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D2斜角弯曲训练(开始姿势)。坐在床上,腿部伸直,,使患者处于足底曲、内翻和旋后(反掌)的开始姿势
踝部PNF(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D2斜角弯曲训练。在承受弹性阻力的情况下,做(脚)背屈、内翻和旋前动作。不要让膝部向外旋转。
4、脚踝足背屈训练
长坐式踝部背屈训练。让患者处于长坐式坐姿,将训练带套在脚背上。保持膝部伸展,脚部向上弯曲(脚背屈)。
坐式踝背屈训练。坐姿,将训练带套在脚背上。将训练带的另一端绑在另一只脚上。向上抬起患侧的脚(脚背屈)。
腓肠肌和比目鱼肌收缩舒张训练。将训练带套在一只脚上。先让脚部处于自然姿势,足底曲。弯曲膝部来隔离比目鱼肌;伸展膝部来隔离腓肠肌。
踝部背屈训练(结束姿势)。向头部拉动脚的前部,使脚尖向上。
踝部背屈训练(结束姿势)。坐在椅子上,膝部完全伸展,踝部靠在地面上,将训练带固定在踝部前方。将训练带套在脚尖周围和正在训练的脚的脚底圆形部位。
踝部背屈训练(训练胫前肌)。坐姿,一脚放在矮凳上。将训练带系在固定物体上,然后套在脚上。在承受弹性阻力的情况下踝部背屈,并保持不动。返回开始姿势。提示:把脚尖向鼻子方向拉
5 、脚踝足底屈训练
长坐式踝部足底曲训练(训练腓肠肌)。先处于长坐式坐姿,将训练带套在脚的上前方。保持膝部伸展,向下压脚(足底曲)。
坐式踝部足底曲训练(训练比目鱼肌)。坐姿,将训练带套在脚底。双手抓住训练带的.两端。向下蹬患侧的脚(足底曲)。
踝部足底曲训练(训练腓肠肌)。坐姿,双脚下放置矮凳提供支撑。将弹性训练带套在脚底的圆形部位。踝部足底弯曲并保持不动。返回开始姿势。提示:让腓肠肌用力。
小腿上提(蹬起脚尖)训练(开始姿势)。站姿,将训练带中央踩在脚底圆型部位。双手抓住训练带两端,保持双肘伸直
小腿上提(蹬起脚尖)训练(结束姿势)。提起脚跟,越高越好。不要通过拉动手臂来拉伸训练管。变动:偶尔可利用单腿进行训练,可使用椅子或桌子提供支撑。
关节活动度
正常的踝关节可以进行各个方向的活动,今天我们主要讨论的是背伸(同背屈)和跖屈、内翻和外翻的动作。由于在踝关节手术术后,很多患者都会被石膏固定一段时间,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踝关节活动度受限的情况。那么在拆掉石膏之后的早期,就要进行关节活动度的练习。下面介绍一些关节角度练习的方法。
背伸(背屈)
背伸即踝关节向上的活动,由于后方有跟腱的存在,所以这个角度是术后最容易出现活动受限的角度,也是比较难练的角度。术后早期可以利用毛巾或任何长条带子进行向上的牵拉。
也可以让家属帮助练习,练习的过程中,可在膝关节下垫一个小枕头,这样有利于使小腿三头肌处于放松的状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踝关节所能耐受的强度的增加,今后就可以利用自己体重来进行角度的练习了,比如下面 几个方法:
“弓箭步”——患肢在后,脚尖自然向前,膝关节伸直,下压脚踝。这样可以充分牵拉小腿三头肌和跟腱。解决因小腿三头肌和跟腱造成的踝关节活动度受限。
“蹲”——
蹲的时候注意脚尖自然向前,膝关节和臀部不要歪斜,即使脚后跟没落地也没关系。主要解决因踝关节内部原因造成的关节活动度受限。
跖屈
跖屈即踝关节向下的活动,属于术后比较容易练习的角度,早期可以把踝关节伸出床外让家属协助下压即可,后期随着角度加大,可以利用“跪”的方法,让臀部下压踝关节。
内翻
内翻其实就是常见的“崴脚”的动作,如果是外踝韧带损伤术后的患者,早期是不建议练内翻的,通常是在术后复查时,主刀大夫认为患者内翻活动受限的时候才进行内翻的练习。早期练习内翻角度,可以在跷二郎腿的姿势下,
自己用手来进行内翻的牵拉。
外翻
外翻与内翻的方向相反,由于踝关节的结构本身就可以限制外翻,所以正常踝关节外翻的角度都不会太大,
而且通常外翻受限的情况也较少,主要出现在内踝损伤或骨折的情况,如果出现活动受限,可以采用与外翻相反方向的练习方法。
❷ 足底筋膜炎康复训练方法
足底筋膜炎康复训练方法
足底筋膜炎康复训练方法,生活中有很多朋友会足底筋膜炎,对于我们是有一定危害的,对患者生活工作都会有影响,要加快疾病的恢复,要注意护理问题,适当进行一些足底筋膜炎康复训练,以下分享足底筋膜炎康复训练方法
一、足底筋膜按摩运动
用两只手的大拇指从上下进行按压脚掌,让足底筋膜的得到充分的按摩,按压的力度以感觉到足底出现轻微酸痛即可,每天可以进行2-3次,每次大概3分钟左右即可。通过按摩可以舒缓筋膜的紧绷,促进足底血液循环,这对足底筋膜炎的康复很有帮助。
二、足底筋膜牵拉运动
先用一只手将脚跟固定好,然后再用另一只手握住脚趾,稍微用力将脚趾往上扳,起到筋膜出现被拉扯感觉为止,每次拉扯完之后需要停留10秒左右再放松,重复进行10次即可。此动作能够舒缓筋膜紧绷,帮助增加筋膜弹性,有利于足底筋膜炎的恢复。
三、跟腱牵拉运动
双脚前后分开呈弓箭步姿势,双手扶在墙壁上面,后脚的整个脚掌要保证完全着地,使得足底部出现完全伸展的感,这个动作需要停留10秒左右再放松,重复10次即可,每天进行2-3次,能够促进足底筋膜炎的康复。
方法一:脚踩擀面杖
将擀面杖放在脚底,擀面杖不用太粗,细一点的效果会更好。然后用脚踩着擀面杖前后一定,对于足底筋膜炎的恢复很有帮助。有的足底筋膜炎患者可能不是经常做饭,家中也没有擀面杖,可以通过踩网球或者是高尔夫球的方式,甚至是脚踩一些其它的圆形物体,也能同样达到锻炼的目的。
方法二:裤腰带拉前脚掌
裤腰带应该每家都有,如果真没有也可以使用绳子或者是布条代替。患者平躺在床上或者是地下,将裤腰带放在前脚掌下,双手用力向上拉,通过拉伸前脚掌,达到加快足底筋膜炎康复康复的目的。
方法三:脚趾夹毛巾
很多足底筋膜炎患者对于脚趾夹毛巾这种锻炼方法是比较熟悉的。先用脚趾踩上毛巾,然后脚趾发力,将毛巾往回勾,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可以坐着做。通过脚趾夹毛巾练习能够加强脚底肌耐力,对于足底筋膜炎的康复很有帮助。
足底筋膜炎康复锻炼方法还有很多,今天主要和大家介绍了三个。患者如果能够将这三个锻炼方法学会了,并且能够坚持去做,那么足底筋膜炎恢复速度会很快。很多足底筋膜炎患者知道很多康复锻炼方法,但是坚持不下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对于足底筋膜炎的恢复是非常不利的。只有坚持治疗,坚持锻炼,足底筋膜炎才有康复的希望。
第一个:踩网球
网球大小合适,弹力适中,非常适合足底筋膜炎患者做康复训练时使用。将网球放在地板上,足底筋膜炎患者光脚踩在网球上,让网球进行滚动。每次大概进行5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根据恢复的情况,可以加大脚踩网球的力度。但是患者要注意安全,以防摔倒。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一开始可以扶着墙踩网球,更安全一些。
第二个:抓毛巾练习
足底筋膜炎患者可以将毛巾放置在脚下,然后自己也坐在地上,反复通过脚趾去抓起毛巾,来达到康复训练的目的.。患者也可以用脚趾去抓一些其它的东西,比如家中常见的筷子、勺子等物,也能够达到锻炼的目的。
第三个:弹力带拉伸
如果家中有弹力带,足底筋膜炎患者可以平坐在凳子上,然后将弹力带放于前脚掌下方,双手用力向上拉弹力带,达到康复训练的目的。患者也可以通过弹力带拴住某个脚趾,向上拉达到锻炼的目的。如果家中没有弹力带,也可以用腰带等物代替。
❸ 扁平足有什么不错的矫正方法
引言:很多孩子在学习走路的时候,因为腿部的肌肉还未健全就开始学习走路,而导致孩子在小的时候就出现有扁平足。扁平足会给人的日常生活带来非常多的影响,例如有扁平足的人一旦长时间的走路,就会出现脚部酸痛和腿部也会有所不适。随着时代的发展,医疗技术有所进步,很多人都想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扁平足矫正,通过发现扁平足的矫正方法有很多,那么下面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扁平足有哪些不错的矫正方法比较实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扁平足会给人的日常生活带来非常多的不便,同时改善扁平足的症状,也有很多种方法,可以通过后天的不断训练进行矫正。所以患有扁平足的人不要过于的担心和忧虑,要放平心态,有个愉快的心情。
❹ 跆拳道的基本腿法训练
跆拳道的基本腿法训练
跆拳道是一项以脚法为主的独特武道,约75%的动作都是由脚法完成。如果想在实战搏击中发挥出巨大的威力,那就必须重视脚法的基础训练。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跆拳道的基本腿法训练,欢迎参考~
1、正踢腿:
【动作特点】以脚前掌为着力点,属攻击性脚法。
【动作方法】①实战姿势(左势)②左脚支撑,以左脚的.前脚为轴,脚后跟随身体向前转动大约120度(同时)右脚伸直,脚夹勾紧,以前脚掌快速有力地向对方下额和脸部踢击。③右脚快速前落成实战姿势(右势)或落到原位成实战势(左势)
【要点】上体稍前倾,收腹、展髋,踢时勾脚尖,过腰后加快速度。
【易犯错误】①低头,收髋,屈膝。②踢速慢,重心不稳。
【纠正方法】①抬头目视对方胸部或眼部展髋增加踢的距离。注意挺膝。②踢过腰后加速,落地轻快,身体保持稳定。
2、里合腿
【动作特点】以脚内侧或足跟、足底为着力点属进攻性腿法。
【动作方法】①实战姿势(左势)②左脚支撑,以左脚的前脚掌为轴,脚后跟随身体向前转动大约120度(同时)右脚脚尖勾起,向右侧上方直踢,经脸前向左侧上方直腿摆动,用脚内侧或足跟、足底踢击对方。③右脚快速前落成实战姿势(右势)或落回原位成实战姿势(左势)。
【要点】松髋,开胯。里合腿时以髋关节国轴,里合呈内扇形。
【易犯错误】①收髋、弓腰。②里合时没有呈扇形,弧度小,支撑腿拔腿。
【纠正方法】①正压、侧压腿,提膝里合,立膝练习。②加强由外至正前下落呈现内扇形练习,弧度由小到大,注意支撑稳定的练习。
3、劈腿
【动作特点】以脚掌为着力点,属攻击性腿法。劈腿也称下压。
【动作方法】①实战姿势(左势)②左脚支撑以右脚的脚前掌为轴脚后跟随身体向前转动大约120度,同时,右脚蹬地起动,重心前移脚尖勾紧右脚尽量上举至头部上方,踝关节放松,下劈腿时,用脚掌向下劈击对方的头、颈、肩、胸、腹部,然后右腿自然下落成实战姿势(右势)
【要点】提重心,右脚尽量高举,踝关节放松,展胯,快速、果断下劈腿,踝关节下扣,击打准确、有力,重心平稳。
【易犯错误】①腿上举高度不够,收胯,重心后仰。②踝关节紧张、挺腹。落地重,重心不稳。
【纠正方法】①加强柔韧性练习。练习时,腿尽量高举,下劈时展胯,重心稍前倾。②踝关节在举腿时放松上扣,下劈时紧张下扣,注意收腹,落地轻灵,重心平稳。
;❺ 扁平足可以矫正吗如何有效矫正扁平足
扁平足可以矫正.扁平足有遗传因素,与体重有直接关系,超重的人,也会导致扁平足,扁平足可以在40岁之前矫正,通过足弓矫形垫,支撑垫,平时做一些弹跳运动,可以再次形成足弓。支撑足弓,纠正足部不正确的受力,稳定人体基础,达到矫形效果。
小编对问题做了详细的解释,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可以给我在评论区留言,大家可以和我好好评论,如果哪里有错的地方,你也可以和我互动,如果你喜欢作者,你也可以关注我哦,你的大拇指向上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我希望你多关注我,一个新手白,等待你的关注。你们明白了吗?今天到此为止。在下面留下评论。
❻ 足球课的荡球是什么意思怎么做
荡球1、脚尖或是脚背铲球:
铲球技术的动作要领:当防守人追至距运球人右后方1米左右时,可用右脚掌或左脚尖(脚背)进行铲球。在运球人的左侧时,则用左脚掌或是右脚尖。
(脚背)进行铲球:如用右(左)脚掌铲球,可在运球人刚刚将球拨出时,先蹬左(右)腿,跨右(左)腿,膝关节弯屈,以脚外侧从地面滑出,用脚掌将球踢出。然后小腿、大腿,臀部、上体依次着地,身体随铲球动作向前滚动。 如用右(左)脚尖(脚背)铲球时,左(右)腿要用力蹬地,右(左)腿向前跨出,以脚外侧从地面滑出。在脚快要触球时,可用力弹小腿,将球踢出。然后铲球腿的小腿、大腿、臀部依次着地,上体向铲球腿方向滚翻,两手撑地起立。
2、正面铲球:移动接近控球者,膝关节微屈,重心下降,当控球者触球脚触球后尚未落地时,抢球者双脚沿地面向球滑铲,随即用手扶地做向一侧的翻滚,并尽快起身。
3、侧后铲球:进攻者带球已越过防守队员,防守队员只能从进攻者的侧后方去破坏对手的进攻。此时,防守者可运用铲球技术。目前铲球技术已不单纯属于防守技术,而且也适用于进攻。如有目的地将球铲给同伴,便可顿时由守转攻。又如在门前射门,为了争取时间,可用铲球直接将球铲进球门。从防守的角度来说,铲球是个人防御中的有力武器。铲球技术好的人,他的防守成功率往往也较高,破坏力也就相对增强。这主要地因为运用铲球技术,可以较大范围地控制防守面的缘故。
4、单脚脚背外侧铲球:此种方法一般在回追情况下采用。铲球时,要先抓住时机,要在球刚一离脚的刹那做铲球的动作。支撑脚同侧的膝盖弯屈,铲球脚的髋向有球方向送出,身体借蹬地力量迅速后仰,腰、腹充分伸展,铲球脚的外沿顺地滑行,小腿、大腿,臀部集资着地,手部同时支撑地面。铲球后顺势转体起立。
5、单脚脚掌铲球:此种方法在距对方较近,或在追击情况下采用。在对方出球一刹那,先占据有利位置,与球构成一定角度,倒地用脚掌将球铲掉。
6、双脚铲球:在迎面并距对方较近时,可采用这种方法。在看到对方步子错乱或球刚离脚的刹那,迎面向球铲去,铲球时,要求身体重心下降,上体前倾,用双脚向前蹬出,身体借力后仰,依次由脚跟、小腿、大腿、臀部、背部贴地面顺势向有球方向滑行,同时用手支撑地面,以缓冲身体着地的力量。
7、异侧脚铲球:当双方都不能用正常的动作触球时(指跑动中),防守者应根据与球的距离,同侧脚用力蹬地使身体跃出,异侧脚向前沿地面对着球滑出,脚底将球铲出,然后小腿外侧、人腿外侧、手依此着地。或铲出球后身体向铲球腿一侧翻转,手撑地后立即起身,使身体恢复到与下一动作衔接的状态和位置。
❼ 如何在室内练习体育中考中的足球定位
可以通过脚底多种踩拉球练习。
1、脚底揉球练习。
2、脚底踩拉球练习。
3、脚内侧荡球练习。
4、行进间脚底踩球练习。
5、脚背正面推拨球+脚底踩拉球组合练习。
6、脚底横向踩拉球练习。
7、脚外侧推拨球+脚底踩拉球组合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