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地理调查研究方法书籍

地理调查研究方法书籍

发布时间:2022-10-15 21:49:41

❶ 《水经注》是一部怎样的专着

《水经注》 概述编辑本段
中国北魏时期地理着作,散文作品。郦道元撰。《水经注》是在《水经》基础上扩充成书。郦道元以《水经》为纲,作了20倍于原书的补充和发展,实际上已另成专着。全书共40卷,约30万字,所记水道1389条。逐一说明各水的源头、支派、流向、经过、汇合及河道概况,并对每一流域内的水文、地形、气候、土壤、植物、矿藏、特产、农业、水利以及山陵、城邑、名胜古迹、地理沿革、历史故事、神话传说、风俗习惯等,都有具体的记述。“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古”,繁征博引,详加考求,态度严谨,引用书籍多达437种。其中以叙述北方水系最为精详,通过亲身调查研究,对前人讹误多所厘正。南方个别水流,因当时南北政权对峙,情况不熟,不免有某些疏误。《水经注》一书集中国6世纪以前地理学着作之大成,为历史地理学、水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考古学、水利学等方面的重要文献,也是魏晋南北朝山水散文中的佳作。《水经注》的研究历来受到重视,在清代已成为一门专门学问。

《水经注》 特点编辑本段其一,是书不同子《山海经》以山海为纲、《汉志》以郡县为纲,而是独创一柏的以水道为纲的地理撰述。郧氏在《水经》确立了因水证地的撰述方法基础上,开创了“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古”的方法,对后世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二,是书以水道为纲,兼及水道经行各地的地理、历史、经济、人物等各个方面,内容至为丰富详实。这种撰述是只有在汉魏以来出现大量的地方性地理记述的条件下才有可能。此可见《水经注》比《汉志》又有了明显的进步。它与后世地理学的研究,不只提供了大量珍贵的资队又在体例上给后区以至要启示。此书内容所及,几乎涉及到汉晋正史地理志着录的一切郡县乃至域外地区,由是成为此后续写任何地方志书及中西交通史书者,无不征引的重要参考书。
其三,是书繁征博引以地理为主的四百三十七种古籍以及汉魏碑刻,原书多已散快,因此书流传,才使后人得见吉光片羽,凤毛鳞角,为我们保存了大量宝贵文献。它还收集和汲取了当代各地水文、水利、灌溉、农事、建筑、林园等现实材料。因此成为南北朝以前我国古代地理知识的一个结集。
其四,是书继承了《山海经》和《禹贡》大一统思想的传统。它撰写于南北朝时代,作者却能超脱自己出身北魏的束缚,超脱南北分裂局面,而是把汉族活动的范围,作为统一记述的对象,表现了作者无限热爱统一的祖国及共壮丽山河的崇高情操。
其五,是书行文简洁雅驯,并带有骈体修辞特色,可谓生动优美的山水散文。

❷ 地理学入门书籍有哪些

1、首先推荐地图册,防水便携式《中国地理地图》和《世界地理地图》,展开一面为大幅,另一面为行政、地形、气候等小模块。

地图是地理学的灵魂,精简版地图能让自己对世界有一个大致了解,看得多之后对一些分界线、区域位置、轮廓会了然于心,而地图册小模块知识点如冷暖锋、地球运动规律也会在翻阅频次里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当你的脑海有了地图,之后再看相关地理书籍会更有联想性和趣味性。

所以,我个人的建议是你先翻翻各类教材,看看自己对什么模块感兴趣,再具体查找该模块趣味度较高的书籍。当然,网络上强推的《地理学与生活》作为入门书籍也挺不错的。

❸ 地理方面的书籍推荐

1、《房龙地理》
关于世界的故事:黑白插图版
这是一本关于“人的”地理书。房龙独到地从地理的角度来讲述各国的历史演变,分析不同人群的性格特征,阐释人与地球——我们惟一的、共同的家园——的关系。既然我们的行星“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运转当中的公司”,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只有合作——而不仅仅是“拿走”,也不仅仅是“给予”——才能和平而有序。
这可能不算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地理学着作,但是读起来却颇有趣味。
2、《地理学与生活》
原作名:IntroctiontoGeography,11e
相对于其他地理学书籍,本书特别突出了地理学与生活的相关性。对人体有害的天气现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形态的变化、城市垃圾与危险废物的处理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均有涉及。平实、生动的文字与丰富的实例,使本书极具可读性,读者通过本书亦会获得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3、《46亿年的地球物语》
约翰H.布瑞德雷/
这本书既是一本科普读物,又是一本文化读物:它讲大气的运行、地貌的变迁、河流的缘起与影响、海洋、火山、地震、金属矿物,还讲亚里士多德对生命的看法、人类文明的更迭、诺亚的方舟、人的欲望、大航海时代等。在介绍地球知识、普及科学的同时,也带我们体验了一场人类文明的形成之旅。
4、《古老阳光的末日》
抢救地球资源
本书始于描述世界现况:人口成长、资源涸竭,以及我们如何一路破坏我们的“窝”。在此部分,特别重要的是对一个少有人发觉的要素之新洞察:食物和燃料的能量源头,以及我们正在耗尽这个源头的证据。我们将谈及现况是如何造成的,以及为何明明山雨欲来,很多人却无所警觉。
5、《所有可能的世界》
地理学思想史
这是一本地理学史和地理思想史的经典着作。作者在书中提供了古代、中世纪以及现代西方主要国家与地区的地理观念的演变史,并且介绍了它们的地理学与地理学者的概况,有助于读者对世界范围的地理学研究和实践的跨文化理解。
6、《王恩涌文化地理随笔》
王恩涌先生的这本随笔集,共收录随笔文章76篇,涉及人文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和地理教育三个方面。全书以强烈的人本主义思想,从建筑、饮食等角度,以小见大,阐释文化地理学的思想和内容;同时从大的时空尺度上,从人地关系、地缘政治等角度,对文明变迁、大国兴衰,以及文化现象如宗教、语言、习俗等等进行分析和解释。全书有史有识,内容丰富,兼具知识性和可读性。
7、《大地记》
原作名:LaTerre
《大地记》是一本关于地理学的科普类书籍,由法国科学家法布尔撰写。全书分25章,讲述了我们安居的地球的方方面面,行文生动而又严谨:大到从地球的宏观环境,小到到一块陆地、一条山脉、一处河流海洋,极地、地心、崩落的山丘,作者皆系统、详致地讲述了相关知识。法布尔的文字历来通俗易懂而十分有趣,对读者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大地记》即秉承并凸显了这样的风格,是一部难得的科普佳作。

❹ 我国最早的地理方面的书籍是什么

《山海经》为最古老全球地理书 吕应鐘教授 1979 年起,因研究中国古书中的UFO记录所需,曾购买并嬝炊ㄓ祩 v、神话、考古等类书籍,对上古史及神话产生浓厚兴趣,于是投入很多时间专研古书,一股莫名的“寻史情怀”油然而生。其中以《山海经》一书给我很大的疑问,因为学界都认为山海经是神话,可是,我深入研究后发现真相并非如此,因为《山海经》自殷商至战国成书以来,以至于明朝胡应麟之前,都被视为“实用地理书”,胡氏以一己之见视其为古今语怪之书,后人便以神话大全看待《山海经》,我认为此为后世学界的大谬,至今也是如此。 不久又读到卫聚贤教授所着《中国人发现美洲》一书,激起还原“世界上古地史”的雄心大志,但自己并非学历史出身者,此念头实在不自量力。1986 年,我认真的研究,并依书中记载自绘地图,画出了超过古代中国版图的山海经地图,当时直觉就认定《山海经》不仅是最古老之中国地理书,亦是最古老全球地理书,因为其描述内容广至全球。 我深深认为该书不仅描述美洲、亚洲、欧洲三洲之山脉、河流 (流向)、矿物、动物、植物,更描述上古风俗民情以及信仰崇拜,并不是现代学者通认的“神话”而已。结果,我在文献中得知美国易经考古学会曾于 70 年代,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台湾等地展出 1972 年在亚利桑那州出土的钗h零碎陶片,其中一件已有 7000 年历史的古印第安人彩,其上刻划有易经文字。美籍华裔考古学家洪天水经过数十年考证,加上在圣地牙哥又出土破片,发现有 9 个符号与中国半坡文化使用的表意符号完全相同,经过比对 113 个标本,又将符号表意内容与中国古籍和易经印证,发现这些彩应是中国人自上古半坡氏族移居美洲的一个明证。 再加上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人类考古学教授塔那,根据对 9000 名哥伦布以前美洲印第安人、阿留申人和爱斯基摩人牙齿及骨骼的检查,作出美洲先民于2万年前来自中国北方的结论,他认为来自中国的移民可能分三批,一批是经由白令海峡陆桥的南缘移来,美国西北部的那狄恩印第安人则经由陆桥北缘从西伯利亚大丛林来到美洲,另一批为远洋渡海而来。 地球科学已证实白令海峡原本是连接亚洲和美洲大陆,此陆桥因 14000 年前巨大的冰河溶解,海平面上升而淹没。而 10 年前,一些欧美学者经过考证认为,约在 3000 年前,即殷商末年,一批中国人就已来到墨西哥,由于在秘鲁出土的一尊奇特女神铜像,双手提着铜牌,其上铸有“武当山”三个南北朝时的汉字;在墨西哥又发现一方“大齐田人之墓”的墓碑,考证为战国或秦末从山东半岛横渡大洋来到美洲的田齐人埋骨遗迹。 美国圣地牙哥大学莫里亚蒂博士针对在加州海岸外发现的古石锚及11块大石块做研究,认为是早期中国人横渡太平洋的证据,因为对照古文物和实物,以及美国科学机构鑑定,认定此石锚岩质“不存在于北美洲太平洋岩岸,而同南中国海岸地区所产灰岩一样”,应为 5 只石锚及其附具。 有了这些美国学界的考古发现,提高了我对人类上古活动研究的兴趣,也更加认定《山海经》是世界地理书,十多年来一直无法忘怀此观念。近年研读上古史,知中国人海上航行,始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大陆东海之滨已有7000年前的船桨出土,证明了此点的可能性。 而考古学上已知殷商时代已使用青铜器具,且有能力将独木舟改良为稳定性强、载量大的木板船。研读古书知武王伐纣时,数千兵马仅用47只船,一日之间横渡黄河孟津。《史记˙周本纪》中的记载已反映了武王所乘船只之大、船行之速、吃水之深的盛况。 因此,个人思考“殷人东渡”可能选择当时最合理的沿海岛东航的“阿留申群岛”航线,因为此海路不仅比陆路 (白令海峡陆桥) 方便,且殷人素习航海,当时已知用风帆为动力,更有掌握航向的舵桨,且我研究古代天文学,知殷人天文学已能测得新星,也有早期天文导航术,更由美洲沉锚判断,殷商时已有能载百人以上的大船,此类种种均使我坚信我想法的正确性。 但为何殷人要远洋东渡?因为在周武王伐纣之前,商纣王曾把大军留驻于被征服的“人方”(今山东省),商朝灭亡时,大批殷人逃向海外,也就成为很正常之事。而且由山东半岛出航,东渡日本,沿日本列岛之东向北,过千岛群岛、阿留申群岛,再沿亚洲美洲连接处的白令海峡陆桥,过阿拉斯加前行,南下美洲西岸的加拿大、美国,驶抵墨西哥,再下到南美洲秘鲁。 此路线沿途有陆地岛屿,有鱼、禽、果可供食用,又有黑潮暖流,常年顺风顺水,木船航行毫无困难。后世航海学者及造船学者也多次以木船实验,证实此点。因此,个人对上古殷人移民美洲之事件极感兴趣。 1981 年读到郑德坤教授之《中国历史地理论文集》,知东汉明帝时王景治水,明帝赐以《山海经》等书,可见当时看《山海经》为实用地理书,而自《汉书》至《旧唐书》之间近900年,观念没改变,甚至到明朝亦是如此。然而到胡应麟《少室山房笔录》以其个人所见认为《山海经》为古今语怪之书,将传统数千年视《山海经》为地理书之观念开始扭曲,至清代修《四库全书》,将《山海经》放在“子部小说家类”,从此《山海经》就被后世之人视为神怪 (神话) 书。 我觉得很奇怪,一部流传数千年的地理书,在明朝被一位学者以一己之见扭曲为神怪书,后世学者不仅不去还原《山海经》的原貌,进行地理志的研究,当今若干学者竟附从沿袭扭曲观点,大作山海经神话及神怪文章,何能称为史实研究? 有此种“义愤”思想,再加上殷人出洋的考古发现,使我在10年前结合此二种思维,便深入研究《山海经》,并一一依经文画出上古地图,用现代精密地图对照,总归言之,〈东山经〉谈的是自阿拉斯加、加拿大、北美到南美洲的西岸地理;〈南山经〉为亚洲中南半岛地理;〈海外南经〉及〈海内南经〉已描述到中东的红海;〈大荒南经〉描述到孟加拉湾;〈西山经〉描述华北地理;〈海外西经〉及〈海内西经〉描述中亚地理;〈大荒西经〉描述远及地中海。 因此研究《山海经》可以知晓上古时代的全球地理、航海技术、风土民情等,若和现代地理做比较,正符合目前“地球村”观念之推展,以古鑑今,值得当今世人深思。

❺ 地理科学的研究方法

地图法、地理调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实验与地理模拟等

❻ 跪求跨专业考自然地理学硕士研究生需要的学习书目!

资源、环境与发展51 3 1应用数学51 3 1李家成 自然资源开发原理51 3 1黄建武 城市生态学 自然地理研究方法 (遥感、GIS 应用)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51 3 2张 毅51 3 2喻光明51 3 2黄建武 气候资源研究专题51 3 2吴宜进 指 定 选 修 课 研 究 方 向 2 11410705011 4 11410705010 3 11410705014 3 3 11410705014 2环境生态学51 3 3张 毅 全球变化引论51 3 2喻光明 旅游地研究51 3 2吴宜进 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51 3 2胡 静 11410705012 8 11410705015 1 11410705011 5 11410705015 2 11410705011 6 11410705011 3 11410705012 7 11410705013 0 任意选修课 11410705012 6 11410705012 3 11410705015 5 11410705010 8 11410705011 0 11410705013 7 114101 11410705014 9 11410705010 7流域生态学34 2 2张 毅 景观生态学34 2 2张 毅 生态设计原理34 2 3张 毅 景观生态研究方法34 2 2张海林 生态环境评价与规划34 2 2张海林 遥感地学分析34 2 1喻光明 环境演变34 2 1喻光明 环境生态信息系统34 2 2曾 群 全球定位系统 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 用 自然灾害预测、 防治与风 险评估 地理科学新进展34 2 3王宏志34 2 3黄建武34 2 2揭 毅34 2 2吴宜进 生态旅游34 2 2黄建武 旅游经济学 规划制图 营销管理学34 34 34 2 2 2 3 3、4 2徐东文 胡 胡 娟 静 礼仪学34 2 3胡 静 实践环节00014 00015 11410705019 7教学实践 学术活动 水文与水资源1 1 3、4、5 3、4、5补修课11410705019 8植物地理学

❼ 推荐一本研究中国地理的书 包括古代和现代 大致有点世界地理 但只要是中国 谢谢!!

中学地理图文详解指导地图册(第4版)

这本书包括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天文历法、时区等。

图文并茂,文字介绍特别详细,是地理初中期学习的好助手。之所以我知道这么多,因为我以前使用过这本书,绝不是广告。

买本盗版的只要十几块,正版也就20多。

❽ 想了解地理看哪些书好

1、《房龙地理》
关于世界的故事:黑白插图版
这是一本关于“人的”地理书。房龙独到地从地理的角度来讲述各国的历史演变,分析不同人群的性格特征,阐释人与地球——我们惟一的、共同的家园——的关系。既然我们的行星“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运转当中的公司”,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只有合作——而不仅仅是“拿走”,也不仅仅是“给予”——才能和平而有序。
这可能不算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地理学着作,但是读起来却颇有趣味。
2、《地理学与生活》
原作名:IntroctiontoGeography,11e
相对于其他地理学书籍,本书特别突出了地理学与生活的相关性。对人体有害的天气现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形态的变化、城市垃圾与危险废物的处理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均有涉及。平实、生动的文字与丰富的实例,使本书极具可读性,读者通过本书亦会获得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3、《46亿年的地球物语》
约翰H.布瑞德雷/
这本书既是一本科普读物,又是一本文化读物:它讲大气的运行、地貌的变迁、河流的缘起与影响、海洋、火山、地震、金属矿物,还讲亚里士多德对生命的看法、人类文明的更迭、诺亚的方舟、人的欲望、大航海时代等。在介绍地球知识、普及科学的同时,也带我们体验了一场人类文明的形成之旅。
4、《古老阳光的末日》
抢救地球资源
本书始于描述世界现况:人口成长、资源涸竭,以及我们如何一路破坏我们的“窝”。在此部分,特别重要的是对一个少有人发觉的要素之新洞察:食物和燃料的能量源头,以及我们正在耗尽这个源头的证据。我们将谈及现况是如何造成的,以及为何明明山雨欲来,很多人却无所警觉。
5、《所有可能的世界》
地理学思想史
这是一本地理学史和地理思想史的经典着作。作者在书中提供了古代、中世纪以及现代西方主要国家与地区的地理观念的演变史,并且介绍了它们的地理学与地理学者的概况,有助于读者对世界范围的地理学研究和实践的跨文化理解。

❾ 地理类的书籍有哪些

1、《房龙地理》
关于世界的故事

这是一本关于“人的”地理书。房龙独到地从地理的角度来讲述各国的历史演变,分析不同人群的性格特征,阐释人与地球——我们惟一的、共同的家园——的关系。

既然我们的行星“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运转当中的公司”,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只有合作——而不仅仅是“拿走”,也不仅仅是“给予”——才能和平而有
序。
这可能不算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地理学着作,但是读起来却颇有趣味。

2、《地理学与生活》

相对于其他地理学书籍,本书特别突出了地理学与生活的相关性。对人体有害的天气现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形态的变化、城市垃圾与危险废物的处理等与
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均有涉及。平实、生动的文字与丰富的实例,使本书极具可读性,读者通过本书亦会获得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3、《46亿年的地球物语》

这本书既是一本科普读物,又是一本文化读物:它讲大气的运行、地貌的变迁、河流的缘起与影响、海洋、火山、地震、金属矿物,还讲亚里士多德对生命的看法、人类文明的更迭、诺亚的方舟、人的欲望、大航海时代等。

在介绍地球知识、普及科学的同时,也带我们体验了一场人类文明的形成之旅。

4、《古老阳光的末日》

本书始于描述世界现况:人口成长、资源涸竭,以及我们如何一路破坏我们的“窝”。在此部分,特别重要的是对一个少有人发觉的要素之新洞察:食物和燃料的能量源头,以及我们正在耗尽这个源头的证据。我们将谈及现况是如何造成的,以及为何明明山雨欲来,很多人却无所警觉。

5、《所有可能的世界》

这是一本地理学史和地理思想史的经典着作。作者在书中提供了古代、中世纪以及现代西方主要国家与地区的地理观念的演变史,并且介绍了它们的地理学与地理学者的概况,有助于读者对世界范围的地理学研究和实践的跨文化理解。

与地理调查研究方法书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式糕点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521
正确的刹车排空气方法 浏览:990
火龙果冰粉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浏览:82
宽带拨号错误解决方法 浏览:238
杜仲原叶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浏览:181
瓦尔基里之羽快速获得方法 浏览:887
塑料模板的安装方法 浏览:884
直管球阀试压方法如何减小误差 浏览:469
p2p年化收益计算方法 浏览:438
硬拉锻炼方法视频 浏览:41
我唯一能想到的方法就是快速通过 浏览:462
哪些方法可以种大蒜 浏览:235
纸上标签怎么去除最简单方法 浏览:199
辣白菜腌制方法和步骤 浏览:362
设计控制器增益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978
洗砂机使用方法 浏览:962
手机上恢复视力的方法有用吗 浏览:809
比例尺两种计算方法 浏览:850
创造与魔法新手快速刷经验方法 浏览:617
苹果主页按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