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采用什么方法出环境监测报告

采用什么方法出环境监测报告

发布时间:2022-10-09 04:04:05

什么情况下需要第三方环境检测报告或,什么企业需要环境监测报告环境检测报告有什么作用

需要第三方检测报告的情况:
1、需要向社会公示数据时,需要第三方检测报告;
2、需要给委托检测的用户给出检测结果时,需要第三方检测报告;
3、环境执法时,需要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
作用:
人类的活动影响了自然环境,所以自然环境也反作用于人类。为了追求更健康的生存环境,人类开始从现象着手开展环境监测,通过积累长期的数据达到分析及追溯污染源头的目的。通过掌握污染的趋势与变化规律,建立防范模式及预警、预报模式。通过采集的标志性数值来评定环境质量,并提出控制环境污染的相关对策。一边作为制定国家及地方级环保政策提供标准,另一边为依法监测及惩治提供依据。
目的:
1)通过长期监测判定该区域内的环境质量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
2)判断污染范围、区域、严重程度。评价治理对策及方法的效果。
3)掌握污染分布的状况、趋势、速度、途径,为建立管理对策提供依据。
4)为环境污染预测及预警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
5)环境监测数据结合流行病调查数据,研究两者之间的互相影响,保护人类的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对人类对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但体现在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等方面,而且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只有不断加强对环境监测及治理方面的工作,人类社会才能拥有持续繁衍的健康环境。
拓展资料:
环境监测报告是生态环境行政部门下属机构环境监测站或由其委托的第三方社会化监测单位出具,报告结论代表了生态环境行政部门的意见;二是被检查人很多并非环境专业机构和人员,无法识别监测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无法提出质疑。

❷ 环境监测报告内容需要包含哪些通用要素和特殊要素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28

❸ 环境监测报告制度的内容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管理,完善环境监测报告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十一条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制定本制度的目的是:加强环境监测报告的管理,实现环境监测数据、资料管理制度
化,确保环境监测信息的高效传递,提高为环境决策与管理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准确性和系统性。
第三条 环境监测报告分为数据型和文字型两种;数据型报告是指根据监测原始数据编制的各
种报表、软盘等;文字型报告是指依据各种监测数据及综合计算结果进行文字表述为主的报告。
第四条 环境监测报告按内容和周期分为环境监测快报、 简报、月报、季报、年报、环境质
量报告书及污染源监测报告。
第五条 地方各级环境保护局负责组织、协调本辖区各类环境监测报告的编制和审定;并按本
制度规定的要求,向上一级环境保护局和同级人民政府报出各类文字型环境监测报告。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及各级环境监测站具体承担本辖区各类监测报告的编制,并按本规定的要求报
告;各流域 ( 区域 ) 近岸海域等专业监测网 ( 以下简称“专业网” ) 组长单位负责按本制度规定的要
求组织编制和上报本网络各类环境监测报告。
第六条 市级以上环境保护局有权要求本辖区下一级环境保护局、环境监测站向其报告监测数
据和其它有关资料;市级以上环境监测站有权要求本辖区下一级环境监测站向其报告监测数据和其它有
关资料。
第七条 各省、市环境保护局每年应至少两次组织所属环境监测站,向同级人民政府或有关政
府部门汇报本辖区环境质量和污染源排放情况,每次汇报的重点内容分别由各级环境保护局确定。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每年至少两次向国家环境保护局汇报全国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排放情况。
第八条 本报告制度规定的各类环境监测报告的编写内容、数据处理与评价方法等,执行《国
家环境监测报告编写技术规定》的规定。
第二章 环境监测快报
第九条 环境监测快报是指采用文字型一事一报的方式,报告重大污染事故、突发性污染事故
和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自然灾害等事件的应急监测情况,以及在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过程中发
现的异常情况及其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
第十条 环境监测快报由地方各级环境保护局负责组织编写并报出,报送范围是:主送上级环
境保护局、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同时直接以传送计算机文本方式上报国家环境保护局,并通报可能
影响到的有关省、市环境保护局。
污染事故发生后二十四小时内应报出第一期环境监测快报,并应在污染事故影响期间内连续编制
各期快报,编报周期由当地环境保护局根据污染事故情况确定。
第十一条 国家或地方各级环境保护局确定的环境敏感地区,在污染事故易发期间,地方各级
环境监测站应在定期组织开展有关环境监测工作的基础上,负责编制文字型环境监测快报,并在每次监
测任务完成后五日内将本次监测快报报到同级环境保护局,同时抄报上一级环境保护局和中国环境监测
总站。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在接到地方监测快报五日内,将有关内容编制成《环境监测快报》报到国家环
境保护局。
第三章 环境监测季报、月报
第十二条 环境质量监测网基层站、“专业网”基层站应于每季度第一个月的十五日前将上一季
度数据型环境监测季报报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监测站。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监测站以及全球环境监测系统中国网站成员单位负责编制本辖区环境
监测数据型季报,并于每季度第一个月三十日前将上一季度的季报报到同级环境保护局、中国环境监测
总站。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于每季度的第二个月二十日前将上一季度全国环境质量状况和全球环境监
测系统 ( 中国站 ) 数据型报告报到国家环境保护局。
第十三条 参加国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三十七个重点城市和国务院确定的经济特区
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及重点旅游城市的环境监测站,应于每季度第一个月十五日前将上一季度的数据型
环境监测季报报到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应于每一季度的第一个月底前编制完成上一季度全国重点城市环境质量文字型
季报并报到国家环境保护局。
第十四条 各流域环境监测网络成员单位应于每年的二月底、五月底和九月底前分别将当年枯
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的数据型监测季报报到组长或副组长单位。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网成员单位应于每年五月底、十月底前将当年枯水期、丰水期的数据型监测季
报报到组长或副组长单位。
其它专业环境监测网成员单位的数据型季报的报送时间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各流域监测网组长单位负责编制本流域各类文字型环境监测季报或期报,并于三月
底、六月底、十月底前分别将当年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监测期报报到网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中国
环境监测总站。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网组长单位负责编制近岸海域文字型环境监测期报,并于七月底、十二月底前
分别将当年枯水期、丰水期监测期报报到网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其他专业环境监测网的季报时间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已开展大气自动监测的城市环境保护局应组织所属环境监测站编制数据型大气环境
质量监测月报,并于次月五日前报到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汇总、编制各有关城市环境监测站上报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月报,于每月
十五日前报到国家环境保护局。
第四章 环境质量年报、报告书
第十七条 环境质量年报属数据型报告,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成员单位应自一九九七年一月一
日起,正式开始实行微机有线联网;同时以微机网络有线传输方式,逐级上报环境质量年报。
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成员单位应于每年一月二十日前将上年度的环境质量年报报到本省、自治区、
直辖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专业网”成员单位应于每年一月二十日前将本单位年报报到网络组长单位。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和专业网组长单位,应于每年二月二十日之前将本地区、
本“专业网”年报报到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第十八条 《环境质量报告书》属文字型报告。《环境质量报告书》按内容和管理的需要,分年
度环境质量报告书和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两种。为了提高环境质量报告书的及时性和针对性,按其形式
分为公众版、简本和详本三种。
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的起始年为一九九一年,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只编详本,在其编写年度不再
编写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详本。
第十九条 地方各级环境保护局应于每年三月底和六月底前,组织所属环境监测站完成上一年
度《环境质量报告书》简本和详本的编制,并报到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环境保护局;五月底完成环境
质量报告书公众版。
各环境监测专业网组长单位应于每年五月底前完成上年度流域 ( 区域 ) 、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报告
书,并报到网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应分别于每年三月底、五月底、六月底之前编写完成上年度全国环境质量报告
书的简本、公众版和详本,并报到国家环境保护局。
地方各级环境保护局应于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年的八月底前,将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报到同
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环境保护局;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亦应于八月底前将全国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报到国
家环境保护局。
第五章 污染源监测报告
第二十条 地方各级环境监测站负责核实、认可各排污单位申报的排污状况数据,并将核实后
的排污申报数据报到当地环境保护局。
第二十一条 污染源监督监测季报是及时反映当地环境监测站在实施污染物总量核实、抽检、
治理设施验收与运行效果检查等各类污染源监督监测基本情况的文字型报告。
各市级环境监测站负责于每季度第一个月十日前,将上一季度本辖区污染源监督监测情况季报报
到同级环境保护局及省级环境监测站,并应向有关排污单位展示其监督监测数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监测站负责于每季度第一个月底前,将本辖区上一季度污染源排污在
前三十位的企业监督监测数据及基本情况汇总后,报到同级环境保护局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于每季度第二个月十五日前,将上一季度全国重点污染监督监测数据及基
本情况汇总后,将排污在前三位的企业监督监测数据报到国家环境保护局。
第二十二条 地方各级环境监测站负责本辖区内重点污染源的监测,各地方环境监测站负责于
三月底之前将上一年度、国家确定的重点污染数据型报告汇总编制完成;并报到同级环境保护局和上一
级环境监测站。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中心站负责于当年四月底之前将本辖区国家重点污染源的上一年度数
据型报告汇总后报到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各“专业网”成员单位,负责于三月底之前将上一年度污染源数据型监测报告报到网络组长单位;
网络组长单位于四月十日前负责编制完成上年度本网络所监测范围内污染源排污状况文字型报告,并报
到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监测站和各流域、近岸海域等专业网络组长单
位上报的重点污染源监督监测数据,于六月底之前,负责编制完成上年度全国重点污染源排污状况文字
型报告并报到国家环境保护局。
第二十三条 地方各级环境保护局确定的本地区重点污染源数据型报告上报周期、时间和内容,
可由地方和级环境保护局根据环境管理的需要另行规定。
地方各级环境保护局负责组织编写本辖区内污染排污状况文字型年度报告,并于六月底前将上年
报告报到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环境保护局。
第六章 报告的管理
第二十四条 环境监测站的各类监测报告、数据、资料、成果均为国家所有,任何个人不得占
有;属于保密范围的监测数据、资料必须严格按照国家保密制度进行管理,监测数据资料的密级划分及
解密时间按国家环境保护局的有关规定执行;未经市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任何单位和个
人不得向外单位提供、引用和发表尚未正式公布的监测报告、监测数据和相关资料。
第二十五条 地方各级环境保护局、环境监测站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需要向本制度确定的范围
以外的任何单位提供监测报告、监测数据和资料时,应当履行以下审批手续:
(1) 由需求单位向市级以上环境监测站提交申请报告,写明需求报告、数据、资料的用途、名称和
数量。
(2) 环境监测站填写报告、数据、资料出站报告单,报同级环境保护局核批后提供。
(3) 县级环境保护局、环境监测站不得向本制度确定的报送范围以外的任何单位直接提供本制度规
定的各类环境监测报告,确因工作需要必须提供的,必须经上级环境保护局核批后才能提供。
(4) 应用监测报告和数据的单位不得超出申报范围使用环境监测站提供的监测数据和资料;根据环
境监测站提供的监测数据对环境质量、污染源排污状况所作出的评价结论,必须征询提供数据的环境保
护局的意见。
(5) 经市级以上环境保护局批准,环境监测站在向本制度规定范围以外的任何单位提供监测报告、
监测数据、资料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并参照地方财政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适当收取成本费用。
第二十六条 凡属有偿服务性监测、国际合作项目监测,各级环境监测站在向委托方提供监测
资料或报告时,必须附有监测数据、报告使用范围的限定,并报同级环境保护局备案;凡有偿提供监测
报告、数据和资料的,应执行地方财政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
第二十七条 负责收集、贮存和管理下级环境监测站、网络成员单位上报的监测数据、资料、
报告的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及地方环境保护局、环境监测站有责任维护报送单位的权益,未经报送单位的
认可及同级环境保护局核批,不得将有关监测数据、资料及监测报告用于有偿性服务。
负责编制各类监测报告的环境监测站,必须及时将编制的各期文字型监测报告发送给有关监测数
据、资料提供单位,以保证监测信息的双向交流。
第二十八条 为了保证环境监测报告的准确性和严肃性,各级环境监测站应按计量认证的有关
规定实行三级审核;各级环境监测站应指定专人负责监测报告的收、发、登记工作,以便随时查询和考
核。
第七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九条 对认真执行本制度,上报各类监测报告及时、准确、完整的,国家环境保护局和
地方环境保护局可以职权范围内,对其给予通报表扬、参加评选和优先享受网络各项权利的资格。
第三十条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拒报、谎报或逾期不报各类监测报告,或违反监测数据、资料
管理规定造成不良影响的,其所属环境保护局或上一级环境保护局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有关单位领导
及其直接责任人员相应的行政处分,并取消该单位或个人参加各类评优活动及享受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
所规定的各项权利的资格。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本制度自分布之日起施行,原《全国环境监测报告制度 ( 试行 ) 》同时废止。

❹ 环境评估报告的流程是什么一般提出由谁来做环评报告

环评报告的流程很简单!
看你是新建企业还是旧厂房组建企业或是贸易型公司,这个都是有很大区别的
你首先去环保局窗口递交项目申请(主要是你们是什么公司,法人是谁,在哪里,生产加工的要提供生产工艺,能源消耗,主要原材料,以及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噪音,浮尘等等对环境有影响的因素单位是怎么解决的,这个一定要好好的写,)写完申请递交上去的话,他们环保局会现场来你们工厂或是公司核查,然后大约3天就能批下来意见书(这个是环保局同意你们建设或是组建该公司的审批表)
拿到审批表后,环保局会提供有资质的环评单位,叫你选择,当然你也可以自己找环评公司做,建议你找他们提供的环评公司,最主要是环评公司的资质要符合该项目。
找到环评公司后可以和他们砍价,确定好环评公司够把那个意见书交给环评公司,环评公司会过来人现场核查,(就是看看地形,)然后了解一些具体情况,(需要提供土地产权、房屋产权证、项目地址、项目概况,大约消耗能源,有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的等)然后就可以等环评公司出监测方案了
这个我我感觉是最麻烦的!就是监测:
环保局大部分都有环保监测分析站之类的下属单位,在环评公司做报告的时候,看一下他们在你们周边做没做过别的环评,这样的话和环保监测的人疏通一下,可以直接用附近的数据,
拿环评公司给的监测方案交到环保监测站,他们会安排时间派人过来给你监测,
有时候监测站的人会说你出的监测方案不行,不全,这个最好叫环评公司和他们沟通,他们大部分都认识,能节约不少费用,
根据给的监测方案和监测点,环保监测站得人会派员公过来监测,
怎么说呢!如果正经八本的监测很麻烦,也很费钱。大部分都是噪声2个点,监测1到2天,还是分昼夜的,大气和浮尘监测更长,好像是7到4天呢,所以给监测站得主管领导疏通一下,给来监测的人在疏通一下,他们也就来做做样子,
做完监测后,等监测站出报告,这个监测费用很贵的,我去年做的一个噪声是4000,一个大气是15000,一个浮尘是6000,但是主要看你怎么疏通关系了,呵呵
出来了监测方案后,把扫描件或是复印件发给环评公司,环评工才开始编制报告,
三天大部分就能出来报告,应嘎是一试5-7份,(这个是后才付给环评公司钱,但是环评报告不通过他们是负责免费修改的)

出来环评报告后把环评报告交给环保局业务窗口一份,然后在等几个工作日,他们会给你发下来审批意见,有环保局主管领导签字,和环保局红章,这个时候环评报告算是完成了,
(不管何时,都必须要自己留一份原版的环评和环保局的审批意见,有的是分开的,有的是在一起的,其余基本会在以后的证件办理中陆续用光,呵呵)
在生产后,还要通知环保局过来验收,来看何不合格,是不是按着报告所编写的如实做了环保措施,验收合格后还要办理排污许可证,(污水,噪音等都要办理,挺麻烦的,呵呵)

❺ ISO 14000 的 环境监测报告 在哪里做

环境检测报告:是由当地的环保局的环境监测站来进行现场取样分析之后出具的。
1、首先向当地环境监测站申请环境监测,这个属于委托检测,需要交纳必要的费用,这些费用的核算,都是按照标准进行,各地环保部门都会有明确的计算依据。
2、出具的监测报告涉及污水、废气、噪声、固废等等的处理情况等等来进行具体的检测,检测之后,环保部门会按照你所在区域及所属企业的情况,按照相关的国家标准进行评定,然后出具相关检测数据是否合格的结论。

❻ 怎样加强环境监测报告编制水平

现在,各级环境监测站硬件建设得到普遍加强。地处中、西部的有些县级监测站也配置了双光源原子吸收光度分析仪、气液两相色谱分析仪等高精尖监测仪器。每年完成的各种监测任务多,分析生成的监测数据量大。但是,对数据的分析、评估水平不深,编制的监测报告质量不高。不能完全满足环境管理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据此,如何提高体现环境监测工作成果的监测报告编制质量水平,实现提高监测工作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评价水平的目标,让环保工作走进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和社会生活的大舞台,是摆在广大环保工作者面前重要问题。
1. 环境监测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环境监测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1. 表格报告
常见于污染源监测报告、环境质量监测报告等。整个报告就是适用标准、监测结果等几个数字表格,缺少文字表述,只见骨头不见肉。即便是报告结论中有少量文字表述部分,也是寥寥几个文字。如某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报告》中的“监测结论和建议”:“
按(GB12348——2008)3类区标准评价,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昼间不超标,夜间东边界超标1.2分贝。”没有分析,评价仅对照标准用了几个字,建议被省略,让人费解难思量。
1.2猜测报告
大多见于环境污染纠纷监测报告、环境污染事故监测报告等。整个监测报告文字述说较多,评价分析时常用些“大概”、“ 可能”、 “疑似” 等副词,
在关键词上常用些副词加以修辞,不予说清楚、道明白,致使整个监测报告性质演变成模糊的猜测推理报告。导致这种报告出笼原因,一是出据监测报告单位怕担责,二是监测技术手段、评价分析水平高低问题,三是受监测报告的编制者文风影响。
1.3.术语报告
常见于验收监测报告、环境质量评价报告等。整个监测报告满篇术语,晦涩难懂。如某集镇环境质量报告中的“数据显示:熏烟条件下,当夜间形成贴地逆温,日出后,由于地面层的热力湍流作用,逆温消退到烟流顶部时,烟羽全部受到混合层的抑制自下扩散,地面浓度可达最高。导致集镇空气质量超标。”该报告只能供专家研究,对普通老百姓如读天书。
2. 对提高环境监测报告编制水平的思考
环境监测报告即不同于一般的化验单,只需用数据说明“合格” 或“不合格”,
也不同于数据报告、专业研究报告,仅供交流、参考。它是以报告的形式,完成对环境管理和经济建设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功能,并要面向社会公众和服务对象、贴近生活公开发布的环境信息。因此,环境监测报告的形式要多样化,内容要丰富,不仅要有准确、翔实的数据,还要有清晰、精辟的评价分析文字,而且表述要简洁、通俗,说清楚监测对象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道明白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2.1监测报告形式要多样
监测报告形式不能太过于简单,不能拘泥于数字型、图表型、文字型等形式。监测报告制作不仅要向系统自动生成发展,但也应加强手工编写能力水平。要大力提倡制作混合型、综合型报告,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编制综合分析演示报告。系统内部门交流采用数字图表型,对外发布的要用文字图表型,综合环境质量监测报告最好编制成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的综合分析演示报告。
2.2监测报告内容要丰富
监测报告内容应丰富多彩,其中不仅包含丰富的信息,还要有图文并茂的描述,体现出技术支持文件的价值。据此,监测监测报告内容必须有监测目的、监测方法、适用标准、监测结果、结论建议等信息。报告即可是监测站开出的一个技术“处方”,
能说清楚某个环境“恶症”、
解决某个环境问题,也可以对某区域生态质量进行浓墨重彩地描述,还可以对某个污染纠纷案例进行精雕细琢地剖析。同时,应结合当前环境形势,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监测信息的深度分析和评价,提出实事求是的结论和简单适用的对策措施。
2.3监测结论建议要精辟
监测结论是整个报告之“魂”, 属画龙点睛之笔,
不仅要实事求是地说请楚问题,给出客观、准确、翔实的结论,而且要表述清晰、精辟、通俗;建议是报告结论的组成部分,不仅要针对具体问题给出对策措施,而且要经济、适用。试举一例:某企业《工业锅炉烟尘监测报告》中的“结论建议”:“
根据规定,A县城区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标准。该企业锅炉2002年建成使用,且烟囱高度不符合要术,因此其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100毫克/标立方米。对照标准,烟尘排放浓度超标0.8倍。由于锅炉房周围居民密集,烟尘排放产生的污染,会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建议:1.
更新或维修除尘设施,或加高烟囱至标准高度25米,并修补排气管道;2.
空气过剩系数和烟气温度过高,表明锅炉运行与配风工况不符合,风量过大,影响燃烧,浪费燃料,造成污染,需调节鼓风机和引风机的风量。”报告对企业告知了执行标准、要求,锅炉运行及排污状况,结论客观,建议合理,容易引起企业重视。同时,环保管理部门能根据报告结论建议有针对性地对企业提出整改要求。

资料来源:http://www.cjbd.com.cn/index.php?a=show&catid=1717&id=581428&m=content

❼ 编辑企业环境自行监测报告的原则是什么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10

❽ 环境污染可以用什么数据分析方法

3.对环境监测数据综合分析
在对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或对区域
环境污染状况进行评价时,都是以一定数
量的监测数据和资料为依据的。这些数据
和资料包括环境要素的监测数据、环境条
件数据、污染源调查监测数据、现场调查
数据和实测数据等等。环境监测综合分析
采用的方法很多,并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通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有统计规律分析、合
理性分析、效益分析等。

3.1 统计规律分析
统计规律分析中包括了对环境要素进
行质量评价的各种数学模式评价方法,也
就是应用数理统计方法,模糊数学方法和
适用于不同环境要素的数学、物理方程等
方法,对监测数据资料进行剖析,解释,
做出规律性的分析和评价。该分析方法主
要应用于环境调查、环境规划或课题、环
评等比较大的工作中。
3.2 合理性分析
(1)通过项目之间的相关性来分析
监测项目多种多样,有机的、无机的
都有,但是物质本身具有相互关系,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项目监测数据往往存在一种
固定关系,这就为我们分析单个已实行质
量控制措施的监测数据正确与否提供了依
据,对一些例行监测数据,可做出直观的
判定。例如,氟含量与硬度之间的关系。F
与Ca、Mg形成沉淀物容积度较小,因此,
在中性、弱碱性水溶液中,如氟含量在(mg/
L)级,则其氟含量与Ca、Mg含量呈明显
负相关,即与硬度值呈负相关,所以高氟
区内的水质监测结果中硬度监测值一般较
低。如果氟含量较高,同样硬度监测值也
很高,数据就要重新分析。
(2)通过掌握的资料对监测值进行判

进行合理性分析,首先要了解是否有
新的污染源介入,其次是采样全过程有无
异常,包括水质的颜色,气味、流量的大
小等。与以往数据进行比对,采样是否规
范,采样的容器是否达到可用标准等。再
次是实验室分析,如查找显示剂保存时间
是否过期,标准曲线是否及时绘制,分光
光度计是否调零等等。对于气体来说,还
要考虑采样时的风向,采样仪器是否校准
等。对于可疑值,在分析过程中已经知道
数据是可疑的应将可疑值舍去;对复查结
果时已经找出出现可疑值原因的,也应将
可疑值舍去;对找不出可疑值出现原因的,
不应随意舍去或保留,要对留样重新进行
实验室分析或根据数理统计原则来处理。
(3)通过监测项目的性质对监测值判

在同一水样中有许多项目根据其性质
可以判定相关的监测值是否正确。如总氮,
是指可溶性及悬浮颗粒中的含氮量,如果
同一水样监测结果出现总氮与氨氮、亚硝
酸盐氮、硝酸盐氮数据倒挂,就表明监测
结果是不正确的,需要重新分析找出原因;
同样,还有总磷与可溶性磷以及无机磷之
间数据的倒挂;大气中,氮氧化物与一氧
化氮、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与可吸入
颗粒物之间数据的倒挂等,都是不合理现
象。
监测数据是多种多样的,不仅仅包括
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等等,也包括
点源,如我们常说的工业污染源。工业污
染源多种多样,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污染
物产生,多数行业都有自己的特殊污染物
产生,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只是多数工业污
染源的共性污染物。因此,要在日常工作
中对辖区内的污染源或者是重点污染源有
所了解,根据行业的不同,选择有针对性
的监测项目来监督污染企业。国家对这些
行业制定了最多25项污染物监测分析排放
标准,最少 11 项污染物监测分析排放标准,
其中有共性的污染物,也有特殊的污染物,
根据特殊的污染物是否存在,就可以判定
是哪类制药行业。
3.3 效益分析
环境监测数据有例行监测、环评监测、
验收监测、监督监测等等。对于监督监测
来说,分析数据相对较少,数据合理性比
较好判断;而对于数据较多的例行监测、
环评监测来说,在较短时间内判断数据是
否准确、合理、可靠,上述综合分析方法
提供了简单、明了的依据,在实际工作中
能够及时为环境管理提供准确的监测信息,
减少企业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在有效的时
间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复旦生命学院为您解答,希望您能采纳,谢谢

❾ 去哪可以拿到环境监测报告需要什么手续

当地的环保局监测站,需要提前委托监测,支付监测费用,待监测采样完成后,然后等报告出来。

❿ 环境监测方法都有哪些

按专业部门分类,环境监测可分为飞秒检测监测、卫生监测、气象监测和资源监测等。按污染物存在的介质分类(1)水质污染监测对地表水、地下水和底泥中的物理指标(色度、电导率、温度、悬浮物等)、化学指标(重金属、无机盐类、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农药、挥发酚等)和生物学指标(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等进行监测。(2)大气污染监测对大气中的悬浮颗粒、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汞等一次污染物和光化学烟雾等二次污染物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3)土壤污染监测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量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进行监测。(4)固体废弃物监测对工业有害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的毒性、易燃性、腐蚀性、重金属等指标进行监测。(5)生物污染监测当生物从环境中摄取营养时,水、空气、土壤中的污染物质随之进入生物体内。植物的监测项目大体与土壤监测项目类似,水生生物的监测项目依水体污染情况而定。(6)噪声污染监测现代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业和生活噪声产生的污染日益严重,噪声污染的监测和噪声控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7)放射性污染监测。
按照监测目的分类(1)例行监测例行监测又称常规监测或监视性监测,是对指定的项目进行长期、连续的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状况、评价环境标准的实施情况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等,是环境监测部门的日常工作,其工作的质量是环境监测水平的标志。例行监测包括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督监测。环境质量监测基本上是采用各种监测网(如水质监测网、大气监测网等)在设置的测点上长期收集数据,用以评价环境污染的现状、污染程度及变化的趋势,以及环境改善所取得的进展等,从而确定一个区域、国家或全球的环境质量状况。污染源监督监测是为掌握污染源,监视和检测主要污染源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所采取的定期、定点的常规性监督监测,包括主要生产、生活设施排放的“三废”监测,机动车辆尾气监测,噪声、热、电磁波、放射性污染的监测等。(2)应急性监测应急监测又称特定目的监测,监测的内容和形式很多,除一般地面固定监测外,还有流动监测、低空航测、卫星遥测等。按照其特定的目的,主要指:①污染事故监测:在污染事故发生时进行应急监测,以确定污染物的扩散方向、速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为污染的有效控制提供依据。例如,监测核动力事故发生时放射性物质危害的空间、油船石油溢出污染的范围、工业污染源意外事故造成的影响。②仲裁监测:当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纠纷或在环境执法过程中发生矛盾时,进行仲裁监测,为执法部门、司法部门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数据。仲裁监测只能由国家指定的权威部门进行。例如,目前我国的排污收费中进行的监测,处理污染事故中进行的监测。③考核验证监测:包括人员、实验室的考核,方法的验证和污染治理工程竣工时的验收监测等。④咨询服务监测:为政府部门、生产部门和科研部门等提供的咨询性监测。如对新建企业进行环境评价时所进行的监测。⑤可再生资源的监测:如对土壤、植被草原和森林等自然资源的监测,监测土壤退化的趋势,热带雨林的变化,牧地的变化等。⑥健康监测:了解污染对人们健康的危害。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监测。西方国家多因掌握了这种监测数据和所发生的污染事件才使得政府采取严格的控制污染的措施。(3)科研监测科研监测又叫研究性监测,是针对特定目的的科学研究所进行的高层次监测。科研监测主要是通过监测找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研制监测环境标准物质,专项调查监测某环境的原始背景值,或参加某个项目的环境评价等。当收集到的数据表明存在环境问题时,还必须研究确定污染物对人体、生物体等各种受体的危害程度。

阅读全文

与采用什么方法出环境监测报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烟气控制方法有哪些 浏览:690
中药分析验证方法 浏览:915
解决代沟的有效方法 浏览:691
王伯彤比特训练方法 浏览:87
脑袋上毛囊炎最好治疗方法 浏览:231
炒股的股利计算方法 浏览:751
传统生态学研究方法 浏览:443
认土鸭子的方法视频 浏览:201
栽种豆角更简便的方法 浏览:62
六字诀快速练习方法 浏览:856
获得金属单质常用的方法 浏览:318
用什么方法止痒好 浏览:633
瘦肚子后背运动方法视频 浏览:188
冬天怎么除甲醛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浏览:479
胸部热敷的正确方法 浏览:449
三七食用方法降血压 浏览:692
裁员的方法和技巧 浏览:727
uv胶水的使用方法 浏览:181
淋浴架子安装方法 浏览:494
贴片电容万用表测量方法 浏览: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