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芍药甘草汤的研究方法

芍药甘草汤的研究方法

发布时间:2022-10-09 03:56:37

Ⅰ 白芍甘草汤的功效和作用

白芍甘草汤用于胃气痛,证属阴虚血燥,肝气妄动,木克土者。其痛在脐腹以上,胸膈之间,时作时愈,愈则安然无恙,偶有拂逆,则复作。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白芍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白芍甘草汤的功效

白芍甘草汤同时发挥了白芍和甘草消炎、镇痛的作用,可用于痛经、胆石症等疾病的治疗。

芍药甘草汤为柔肝解痉、和营止痛之良方。此方仅由芍药(白芍)、甘草两味药组成,白芍味酸,养阴柔肝,调和营卫。甘草味甘,缓急止痛,且能补虚。酸甘化阴以养肝,肝得柔养,气急则平,故能解痉止痛。药理研究表明,芍药、甘草中的成分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松弛平滑肌的作用。经临床证明,此方对多种急性痛症,尤其是平滑肌痉挛引起之疼痛,均有较佳疗效。现列举数则如下:

原发性痛经:白芍50克,甘草5克。水煎两次,将药液浓缩约50毫升,于行经当天分两次服,连服3~4天,解痉止痛。

胆绞痛:多为胆石症突发。白芍、甘草各等份,研为细末合匀,每次取15克用水调成稀糊状,文火煮数沸,晾温后服用。一般服后15分钟可止痛,且无副作用。

三叉神经痛:表现为一侧面颊阵发性剧痛,痛时闭目流泪,翘嘴咬牙,数秒钟可暂止,旋即再作。白芍(酒炒)30克,甘草(蜜炙)12克。水煎服,每日3次,连服5剂。

胃脘痛(急性胃痉挛):表现为胃脘阵发性疼痛,夜间尤甚,喜按,饮食无碍。白芍30克,甘草9克。水煎取药汁150毫升,分两次服。第一次服后,3小时再服,一般1~2剂可止痛。

白芍甘草汤的副作用

白芍甘草汤的副作用女性如果有严重的痛经,就可以通过服用白芍甘草汤来改善,由于可能需要长期饮用,所以大家也担心它的副作用问题。

白芍甘草汤的副作用较小。

中医认为,不少急性疼痛症(非器质性)、抽搐痉挛常与肝阴不足、津伤血虚有关。芍药甘草汤为柔肝解痉、和营止痛之良方。此方仅由芍药(白芍)、甘草两味药组成,白芍味酸,养阴柔肝,调和营卫。甘草味甘,缓急止痛,且能补虚。酸甘化阴以养肝,肝得柔养,气急则平,故能解痉止痛。药理研究表明,芍药、甘草中的成分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松弛平滑肌的作用。

经临床证明,此方对多种急性痛症,尤其是平滑肌痉挛引起之疼痛,均有较佳疗效。

白芍甘草汤的做法

甘草白芍汤怎么做白芍甘草汤对各种常见妇科病和一些肠胃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和调养作用,下面 说说 它的做法:

组成:芍药12克 甘草12克

用法:上二味,用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功用:调和肝脾,缓急止痛。

Ⅱ 芍药甘草汤怎么做

芍药甘草汤用甘草12mg,芍药12mg,一起煮水就可以,此药的主要作用是用于阴虚津伤导致的筋脉拘挛疼痛等疾病的治疗的,可以治疗一些痉挛性疾病神经性疼痛等疾病的,西医药理研究表明此药就有抗炎止痛的作用的。

Ⅲ 去杖汤配方

中药方剂是生活中很常见的,常见的种类比较多,我们在选择时,要根据自身疾病需求进行,下面就来介绍一种:去杖汤。

【处方】

赤芍药180克甘草30克

【制法】

上哎咀。

【功能主治】

治脚弱无力,行步艰辛。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25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

《朱氏集验方》卷一

以上就是对中药方剂去杖汤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实生病不怕,怕的就是有些人明知生病了却不肯去看病更不肯医治,这种心态是不能有的,如若不然的话,会使自己的健康受损。

Ⅳ 安利纽崔莱护肝片配方

纽崔莱第一款护肝保健产品养藏善衡片2015年登场,源自千年中医经典古方,同时结合现代前沿科技,萃取超强抗氧化成分,增强解毒、保护肝脏,面向中国数亿护肝群体。

主要疗效:
完全天然的生物类黄酮萃取物,可帮助维持正常的肝功能,可以发挥强效抗氧化作用,保护肝细胞,改善黄胆,清除肝毒,促进肝细胞再生,对付酒精伤害、各类病毒肝炎、肝硬化特别有效,无任何副作用。

产品特点

以白芍、甘草、葡萄籽、西兰花提取物为主要成分,经动物功能试验证明,对化学性肝损伤具有辅助保护功能。

配方借鉴近两千年使用历史的中医经典护肝古方“芍药甘草汤”,具有滋养肝血,调理肝脏功能的作用。

葡萄籽提取物中含有丰富的原花青素,有效保护肝脏。

西兰花提取物含有多种维生素,有助提高肝脏的代谢功能。

产品标志性成分被标准化(每100g含有原花青素10.5g,芍药苷4.3g,甘草酸3.5g,萝卜硫苷40mg)。

不添加人造香料、合成色素和防腐剂。


《内经》中言,“肝苦急,即食甘以缓之,以酸泻之”。在距今近两千年的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着《伤害论》中便载入了经典护肝方——芍药甘草汤。此方由芍
药、甘草二药组成,立法以甘酸为主,具有益阴和血,柔肝的功能。为使传统经典古方逐步发展到现代科学知识水平,近年人们对该方剂物质基础、组分配伍规律及
其作用机
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为古方进一步开发和临床新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食用方法:每日3次,每次1片,随餐食用。

适宜人群:有化学性肝损伤危险者。

不适宜人群:少年儿童、孕妇、乳母、高血压患者、低血钾患者。

注意事项

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请放置于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

服用治疗药物的人士以及所有疾病患者在食用前请咨询医生。

请按照推荐量食用。

保质期24个月。

纽崔莱养藏牌善衡片保健功能功效: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

定价:355元/90片

Ⅳ 张仲景的芍药甘草汤为什么又叫戊己汤

芍药甘草汤
【来源】《伤寒论》。
【异名】戊己汤(《症因脉治》卷四)。
【组成】芍药12克 甘草12克
【用法】上二味,用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功用】调和肝脾,缓急止痛。
【主治】伤寒伤阴,筋脉失濡,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现用于血虚津伤所致的腓肠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痉挛、胃痛、腹痛、坐骨神经痛、妇科炎性腹痛、痛经;以及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性乳腺炎、颈椎综合征等属阴血亏虚,肝脾失调者。
实验研究
解痉、止痛、抗炎作用 安徽医学院《急腹症资料》1977:74,本方对病变异常兴奋状态有强力的抑制、镇静作用。其中芍药对疼痛中枢和脊髓性反射弓的兴奋有镇静作用,故能治疗中枢性或末梢性的筋系挛急,以及因挛急而引起的疼痛。芍药、甘草中的成分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松弛平滑肌的作用,二药合用后,这些作用确能显着增强

Ⅵ 芍药甘草汤纵横谈0

一、芍药甘草汤源流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系仲景为伤寒误汗亡阳,阳复后脚挛急而设。白芍益阴和营,炙甘草补中缓急,故其具有柔肝舒筋、缓急止痛之效。其运用范围甚广,仅《伤寒论》中就有24首方使用了这一配伍,使用率达21%。仲景及历代医家十分重视此方的化载运用,国内外同仁研究该药方成果甚丰。

仲景用本方加附子,名芍药甘草附子汤,治外感风寒、发汗不解、阴阳俱虚反恶寒者;加黄芪、大枣,名黄芪汤,治太阳少阳合病自下利者。

笔者认为,四逆散亦是在本方的基础上加柴胡、枳实而成。盖芍药甘草汤治汗后津伤之挛急,四逆散治四肢厥逆、腹中痛,二者同出一辙,仅轻重有别矣。

后世运用此方多有发挥,如加黄芩,名黄芩芍药汤,治热痢里急后重、腹痛便脓血;加白术,名白术芍药汤,治脾湿水泻、身重困乏。《素问病机保命集》载本方加当归、黄连、槟榔片、木香,名芍药散,治下利脓血、里急后重。芍药、甘草这一组合在《传信适用方》中,名中岳汤,治湿气脚肿、全身疼痛;在《朱氏集验方》中,名去杖汤,治脚弱无力、行步艰难;《岁时广记》用白芍、甘草,按5 1之量,治脚气肿痛;《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用赤芍、生甘草,按(5 10) 1之量,治急性乳腺炎……推广运用不一而足。

二、芍药甘草汤治痛经验

现代研究表明,芍药甘草汤主要有松弛骨骼肌、解痉镇痛、抗溃疡等作用,适用范围十分广泛。笔者总结前贤之经验,将本方用于急慢性痛证、消化系统疾病和老年病,效果甚佳。

①急慢性痛证

吾师郑家本擅长用此方治急性病症。如治三叉神经痛患者王某,用白芍60g,甘草10g,加刺蒺藜、白芷、葛根、地龙、全蝎,8剂而愈;治胆石症患者杨某,白芍90g,甘草10g,加酒大黄、虎杖、鸡内金等,10剂排除1cm大小结石数枚;治胆道蛔虫症患者陈某,白芍60g,甘草10g,加乌梅、炒川楝、酒大黄等,1剂腹痛大减,3剂排蛔虫30多条;又治肾绞痛患者段某,白芍60g,甘草10g,加木通、延胡索等,服药2小时痛减,数剂而愈。特别是家本先生自创之“昆海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以本方加昆布、海藻、桃仁、红花等,治泌尿系结石数百例,排石率达85%。

治疗头面部疼痛,特别是血管神经性疼痛,以赤白芍各30g,甘草6g为主,配白芷、川芎、葛根、全蝎、蜈蚣、蜂房等,效果十分理想。

治青春期痛经,特别是中学生学习紧张导致的痛经,以赤白芍各30g,炙甘草10g,加失笑散、郁金等,一般使用3 4个月经周期便愈。

②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多虚实夹杂,且病程日久,治疗宜攻补兼施、寒热并用、升降勿过,即“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笔者常以赤白芍各30g,甘草6g为主,治消化道溃疡及其炎症,随寒热虚实之不同而加减变化。寒症去赤芍,加桂枝、良附丸之类;热证加虎杖、白花蛇舌草、柴胡之类;虚症去赤芍,用炙甘草加四君子汤;实证加酒大黄、枳实、槟榔片等。对慢性溃疡病,以赤白芍各100g,白及120g,共为极细末,每次5g,饭前1小时服,日服3次,效果甚为满意。

慢性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多见便秘、腹泻交替出现,病程长,一般治疗效果不佳,特别是滥用抗生素后,菌群失调所致慢性肠炎。

笔者曾治一中学生,近两年大便不成形,一日数次,大便常规及细菌培养均为阴性。追问病史,患者曾在2年前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治疗阑尾炎,尔后每服用抗生素则腹泻加重,诊为菌群失调。拟赤白芍各30g,生甘草6g,陈皮10g,白术、藿香各12g,6剂而愈。对慢性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亦可用芍药甘草汤为主加健脾燥湿理气之品治之。

③老年病

据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且性味平和的特点,可将其广泛用于治疗多种老年病,特别是血管平滑肌痉挛,导致的组织缺血缺氧所致的症状,治疗多事半功倍,得心应手。如冠心病,重用赤芍30 60g,炙甘草6 10g,加丹参、琥珀等;骨质增生,用赤白芍各30g,炙甘草6g,加葛根、丹参、水蛭、骨碎补等;前列腺增生,用赤芍30g,生甘草6g,加琥珀、车前子、水蛭、桃仁等。

对于老年性习惯性便秘,不少患者用果导片、黄连上清丸之类,以图一时之快,然犹如以油救火,便秘日重。笔者以白芍30 40g,生甘草10g,加四妙勇安汤治之,多在服药2 3剂时顺利解便,且无便后燥结之虑。此方对阴虚、气滞、食阻之便秘,亦应手取效。

有文献报道,以芍药甘草汤治疗不安腿综合征临床效果好,为首选方。笔者受此启发,对老年肌肉颤动、胀痛、酸软麻木之症亦多以芍药甘草汤治之,疗效显着。

三、结语

仲景所创芍药甘草汤这一基本方,深受后世医家喜爱,且逍遥散、柴胡疏肝散、达原饮、防风通圣散、胶艾汤、八珍汤等数十首名方中都含有这一基本方。

该方临床运用范围十分广泛,凡骨骼肌痉挛、肌痛、神经痛及因平滑肌痉挛引起的内脏疼痛等均可使用。经长期临床证实,其缓急止痛的效果十分令人满意,用之得当,常有立竿见影之功。

每日一文,陪伴中医人成长

Ⅶ 纽崔莱护肝片配方的秘密

纽崔莱第一款护肝保健产品养藏善衡片2015年登场,源自千年中医经典古方,同时结合现代前沿科技,萃取超强抗氧化成分,增强解毒、保护肝脏,面向中国数亿护肝群体。

主要疗效:
完全天然的生物类黄酮萃取物,可帮助维持正常的肝功能,可以发挥强效抗氧化作用,保护肝细胞,改善黄胆,清除肝毒,促进肝细胞再生,对付酒精伤害、各类病毒肝炎、肝硬化特别有效,无任何副作用。

产品特点

以白芍、甘草、葡萄籽、西兰花提取物为主要成分,经动物功能试验证明,对化学性肝损伤具有辅助保护功能。

配方借鉴近两千年使用历史的中医经典护肝古方“芍药甘草汤”,具有滋养肝血,调理肝脏功能的作用。

葡萄籽提取物中含有丰富的原花青素,有效保护肝脏。

西兰花提取物含有多种维生素,有助提高肝脏的代谢功能。

产品标志性成分被标准化(每100g含有原花青素10.5g,芍药苷4.3g,甘草酸3.5g,萝卜硫苷40mg)。

不添加人造香料、合成色素和防腐剂。


《内经》中言,“肝苦急,即食甘以缓之,以酸泻之”。在距今近两千年的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着《伤害论》中便载入了经典护肝方——芍药甘草汤。此方由芍
药、甘草二药组成,立法以甘酸为主,具有益阴和血,柔肝的功能。为使传统经典古方逐步发展到现代科学知识水平,近年人们对该方剂物质基础、组分配伍规律及
其作用机
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为古方进一步开发和临床新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食用方法:每日3次,每次1片,随餐食用。

适宜人群:有化学性肝损伤危险者。

不适宜人群:少年儿童、孕妇、乳母、高血压患者、低血钾患者。

注意事项

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请放置于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

服用治疗药物的人士以及所有疾病患者在食用前请咨询医生。

请按照推荐量食用。

保质期24个月。

纽崔莱养藏牌善衡片保健功能功效: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

定价:355元/90片

Ⅷ 芍药甘草汤的基本信息

芍药甘草汤
【来源】《伤寒论》。
【异名】戊己汤(《症因脉治》卷四)。
【组成】芍药12克 甘草12克
【用法】上二味,用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功用】调和肝脾,缓急止痛。
【主治】伤寒伤阴,筋脉失濡,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现用于血虚津伤所致的腓肠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痉挛、胃痛、腹痛、坐骨神经痛、妇科炎性腹痛、痛经;以及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性乳腺炎、颈椎综合征等属阴血亏虚,肝脾失调者。
实验研究
解痉、止痛、抗炎作用 安徽医学院《急腹症资料》1977:74,本方对病变异常兴奋状态有强力的抑制、镇静作用。其中芍药对疼痛中枢和脊髓性反射弓的兴奋有镇静作用,故能治疗中枢性或末梢性的筋系挛急,以及因挛急而引起的疼痛。芍药、甘草中的成分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松弛平滑肌的作用,二药合用后,这些作用确能显着增强。

Ⅸ 白芍甘草汤

中国人一直有茶疗的习惯,就是将各种中药材泡制成药茶来治疗治疗。白芍甘草汤就是取白芍和甘草为主料,它对于女性疾病以及胆石症等消化道疾病都有不错的治疗效果,同时也不会有严重的副作用。

白芍甘草汤的功效

白芍甘草汤同时发挥了白芍和甘草消炎、镇痛的作用,可用于痛经、胆石症等疾病的治疗。

芍药甘草汤为柔肝解痉、和营止痛之良方。此方仅由芍药(白芍)、甘草两味药组成,白芍味酸,养阴柔肝,调和营卫。甘草味甘,缓急止痛,且能补虚。酸甘化阴以养肝,肝得柔养,气急则平,故能解痉止痛。药理研究表明,芍药、甘草中的成分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松弛平滑肌的作用。经临床证明,此方对多种急性痛症,尤其是平滑肌痉挛引起之疼痛,均有较佳疗效。现列举数则如下:

原发性痛经:白芍50克,甘草5克。水煎两次,将药液浓缩约50毫升,于行经当天分两次服,连服3~4天,解痉止痛。

胆绞痛:多为胆石症突发。白芍、甘草各等份,研为细末合匀,每次取15克用水调成稀糊状,文火煮数沸,晾温后服用。一般服后15分钟可止痛,且无副作用。

三叉神经痛:表现为一侧面颊阵发性剧痛,痛时闭目流泪,翘嘴咬牙,数秒钟可暂止,旋即再作。白芍(酒炒)30克,甘草(蜜炙)12克。水煎服,每日3次,连服5剂。

胃脘痛(急性胃痉挛):表现为胃脘阵发性疼痛,夜间尤甚,喜按,饮食无碍。白芍30克,甘草9克。水煎取药汁150毫升,分两次服。第一次服后,3小时再服,一般1~2剂可止痛。

白芍甘草汤的副作用

女性如果有严重的痛经,就可以通过服用白芍甘草汤来改善,由于可能需要长期饮用,所以大家也担心它的副作用问题。

白芍甘草汤的副作用较小。

中医认为,不少急性疼痛症(非器质性)、抽搐痉挛常与肝阴不足、津伤血虚有关。芍药甘草汤为柔肝解痉、和营止痛之良方。此方仅由芍药(白芍)、甘草两味药组成,白芍味酸,养阴柔肝,调和营卫。甘草味甘,缓急止痛,且能补虚。酸甘化阴以养肝,肝得柔养,气急则平,故能解痉止痛。药理研究表明,芍药、甘草中的成分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松弛平滑肌的作用。

经临床证明,此方对多种急性痛症,尤其是平滑肌痉挛引起之疼痛,均有较佳疗效。

甘草白芍汤怎么做

白芍甘草汤对各种常见妇科病和一些肠胃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和调养作用,下面说说它的做法:

组成:芍药12克 甘草12克

用法:上二味,用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功用:调和肝脾,缓急止痛。

主治:伤寒伤阴,筋脉失濡,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现用于血虚津伤所致的腓肠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痉挛、胃痛、腹痛、坐骨神经痛、妇科炎性腹痛、痛经。以及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性乳腺炎、颈椎综合征等属阴血亏虚,肝脾失调者。

Ⅹ 白芍与经方(1)——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附子汤介绍

白芍、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附子汤介绍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首先需要说明的1个问题是:医圣张仲景在经方中所用的芍药是现在的白芍还是赤芍?大家要知道,东汉时期芍药还没有白、赤之分,芍药白、赤之分始于六朝时期。后来有了白芍和赤芍的功能比较:赤芍可清热凉血、活血散淤,而白芍主要是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的作用。另外赤芍可以泻肝火,白芍主要是养肝阴。经方中,共有57首用到芍药。那么,经方中的芍药究竟是白芍还是赤芍呢?不能一言以蔽之,应依据具体经方作具体分析?笔者认为,这次介绍两首经方“芍药甘草汤”和“芍药甘草附子汤”,里面所用的芍药,应该是白芍。

白芍

白芍为毛茛科芍药属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是常见的补血药。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经、脾经。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现代研究指出白芍化学成分主要有单萜及其苷类、三萜类、黄酮类等;其具有清热、抗炎、镇痛、解痉、保肝、抗氧化,、降血糖、保护神经、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药效作用。

芍药甘草汤

组成服法:芍药12克 ,甘草12克。上二味,用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功能主治:调和肝脾,缓急止痛。治伤寒伤阴,筋脉失濡,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

备注:本方主治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筋脉失濡所致诸证。方中芍药酸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甘温,健脾益气,缓急止痛。二药相伍,酸甘化阴,调和肝脾,有柔筋止痛之效。

附:芍药—甘草药对研究

芍药-甘草是来源于《伤寒论》的经典药对。研究显示芍药-甘草配伍具有抗炎、镇痛、解痉等药理作用,临床广泛应用于呼吸、消化、神经、肌肉、泌尿、内分泌等多系统疾病的治疗。如用于血虚津伤所致的腓肠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痉挛、胃痛、腹痛、坐骨神经痛、妇科炎性腹痛、痛经;以及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性乳腺炎、颈椎综合征等属阴血亏虚,肝脾失调者。

芍药甘草附子汤

组成服法:芍药 、甘草(炙)各9克 ,附子3克(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用水1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温三服。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阴阳两虚,肌肤失温,经脉失养的病症。体虚外感,发汗后病不解,反增恶寒者。

方解:方中有芍药甘草汤可以缓急止痛,附子可以温阳可以温经散寒。方中芍药酸收敛汗液以固阴气,附子辛热补真阳以强卫气,甘草可以调和营卫,全方共奏温经扶阳的作用。

附:附子—白芍药对研究

附子、白芍作为治疗痹证临床常用药对之一,两者合用,刚柔互济,生克制化有序,具有散寒止痛,温补脾阳,柔肝养血等功效。用以治疗痹证,取得很好的效果。

阅读全文

与芍药甘草汤的研究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烟气控制方法有哪些 浏览:691
中药分析验证方法 浏览:915
解决代沟的有效方法 浏览:691
王伯彤比特训练方法 浏览:87
脑袋上毛囊炎最好治疗方法 浏览:231
炒股的股利计算方法 浏览:751
传统生态学研究方法 浏览:443
认土鸭子的方法视频 浏览:201
栽种豆角更简便的方法 浏览:62
六字诀快速练习方法 浏览:856
获得金属单质常用的方法 浏览:318
用什么方法止痒好 浏览:633
瘦肚子后背运动方法视频 浏览:188
冬天怎么除甲醛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浏览:479
胸部热敷的正确方法 浏览:449
三七食用方法降血压 浏览:692
裁员的方法和技巧 浏览:727
uv胶水的使用方法 浏览:181
淋浴架子安装方法 浏览:495
贴片电容万用表测量方法 浏览: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