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求平均数可以用什么的方法来求

求平均数可以用什么的方法来求

发布时间:2022-10-08 10:22:46

① 求平均数怎么

算术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把n个数的总和除以n,所得的商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 [1]
公式:平均值=(a1+a2+a3+...+an)/n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excel来求平均数。其函数为EXCEL
步骤如下:
首先打开一张表格,光标定位需要得到求平均数结果的单元格。
在菜单里选择“插入”--->“函数”

选择求平均函数AVERAGE
输入需要求平均数的参数,可以输入A2、B2、C2。当输入三个参数完毕时,在平均函数编辑框,就能看到计算的结果。而单元格D2里显示的求平均函数公式为AVERAGE(A2,B2,C2),此条公式适用于非连续数据区域的求平均数操作。

② 求平均数的简便方法

抛砖引玉——求平均数的简便方法

冀教版第八单元统计第一节课教学平均数。根据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得出公式为: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其中求总数量需要把统计的各部分数据加起来,然后再用所的得的和除以总份数就等于平均数。

举例如下:2003年某市举办小学生篮球友谊赛,运动员的身高如下:153 、 138 、153 、 163、 165 、 158 、 166 、 168 、 158 。 (单位:厘米)运动员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基本解法:(153 + 138 +153+ 163+ 165+ 158+ 166 + 168+ 158)÷9

=1422÷9

=158(厘米)

学生试算时,我巡视发现对于较复杂的数据之和的计算过程比较繁琐,很容易出错。针对这种情况,我提倡学生用简便解法,学生有利用加法交换律凑整十整百的,还有的学生把众多数据中相同的数提出来用乘法计算的,但毕竟不是所有的数据都具备简算的特征,所以学生感觉还是计算繁琐枯燥。那么有没有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对于这样比较大的数据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呢?首先让学生观察数据的特点:每个数都是大于大于100的数,都包含100,

能不能求出后两位数的平均数,求出的这个平均数与原数的大小有什么关系?这样抛砖引玉,引导学生简便计算如下:

(53 + 38 +53+ 63+ 65+ 58+ 66 + 68+ 58)÷9+100

=522÷9+100

=58+100

=158(厘米)

由此得出对于较复杂的数据求平均数的简便方法为:求出后几位数的平均数再加上各原始数据原有的整数部分。

为了加强对这种计算方法的巩固,课堂上继续让学生计算本次期中考试的几位学生的平均成绩,这几位学生的期中考试的成绩分别是93 95 94 99 99 96,学生出现如下计算过程:

(3+5+9+9+6)÷6+90

=36÷6+90

=6+90

=96

对于已经变化了特征的数字,学生能够举一反三,顺利解答。同时这种求平均数简便方法的探索,为学生接触到负数和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做了铺垫。

数学冲浪

6名同学参加踢毽子比赛,王小波在计算平均成绩时,忘掉了自己和自己踢的84下,计算结果为平均每人踢了72下。你能算出这6名同学平均每人踢了多少下吗?

72下是5个人平均每人踢的,那5个同学一共踢72×5=360下,6名同学踢(360+84)下,则这6名同学平均每人踢(72×5+84)÷6=74下。

简便算法:84和72都含有整十数70,按前面的简便方法可以先求出70以外的数的平均数,在加上70就是这6名同学的平均数:(2×5+14)÷6+70=(10+14)÷6+70=24÷6+70=4+70=74

③ 怎么求平均数

平均数是统计学中最常用的统计量,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平均数的求法有直接求法、基数求法等。

备26.jpg

1平均数的求法
解题关键:找准“总数量”相对应的“总分数”

(1)直接求法:利用公式求出平均数,这是由“均分”思想产生的方法。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李师傅前4天平均每天加工30个零件,改进技术后,第五天加工零件55个,李师傅5天中平均每天加工多少零件?

解答:先算出5天的总零件数:30×4+55=175(个),再求出5天中平均每天加零件的个数。

(30×4+55)÷5=35(个)

(2)基数求法:利用公式求平均数。这里是选设各数中最小者为基数,它是由“补差”思想产生的方法。

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总份数=平均数

王师傅4天平均加工26个零件,第5天加工的零件数比5天平均数还多4.8个。王师傅第5天加工多少个零件?

解答:设王师傅第5天加工,x个零件。由5天平均数这个“量”可列方程。

X-4.8=26×4+x)÷5

5x-24=104+x

4x=128

X=32

④ 平均数怎么算

平均数的计算方式是用一组数据的总和去除以这组数据的项数。

平均数在我们小学的时候就会学到,也是数学中常见的算式了,平均数是统计学术语,是统计学中最常用的统计量,用来表明资料中各观测值相对集中较多的中心位置。

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位置的一个统计量。

既可以用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平均水平,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

算术平均值是一个良好的集中量数,具有反应灵敏、确定严密、简明易解、计算简单、适合进一步演算和较小受抽样变化的影响等优点。

但同时算术平均值极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这是因为平均数反应灵敏,每个数据的或大或小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最终结果。

⑤ 用三种方法求平均数

1、平均数=(a1+a2+…+an)/n

2、算术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公式为:平均数=(a1+a2+…+an)/n

3、加权平均数

若n个数x1,x2,……xn的权分别为w1,w2,……wn,则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是(X1W1+X2W2+……+XnWn)/(W1+W2+……+Wn)

平均数非常明显的优点之一是,它能够利用所有数据的特征,而且比较好算。另外,在数学上,平均数是使误差平方和达到最小的统计量,也就是说利用平均数代表数据,可以使二次损失最小。

因此,平均数在数学中是一个常用的统计量。但是平均数也有不足之处,正是因为它利用了所有数据的信息,平均数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5)求平均数可以用什么的方法来求扩展阅读

一、很多题目中都不止存在一组平均数关系,而是有多组平均数关系,各组之间的数量切不可混淆。例如涉及男生女生平均分数的题目,全班总分数、全班人数、全班平均分是一组数量。

而男生总分数、男生人数、男生平均分是另外一组数量,女生总分数、女生人数、女生平均分则是第三组数量,这三组数量之间要注意不能混淆来计算。

二、不能简单地用两个平均数的平均来求第三个平均数。例如不能用“男生平均分”加上“女生平均分”除以2来求全班平均分,而是要严格按照平均数的定义,用“总数量÷总份数”来求平均数。这是一个常见错误,要特别注意。

三、涉及多组平均数的题目,往往各组的数量之间是有联系的,利用各组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往往是解题的关键。例如在上面提到的全班、男生、女生这三组平均分关系中,还存在“全班人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全班总分=男生总分+女生总分”这些数量关系,要善于利用。

⑥ 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有哪些

1、平均数=(a1+a2+…+an)/n

2、算术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公式为:平均数=(a1+a2+…+an)/n

3、加权平均数

若n个数x1,x2,……xn的权分别为w1,w2,……wn,则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是(X1W1+X2W2+……+XnWn)/(W1+W2+……+Wn)

平均数非常明显的优点之一是,它能够利用所有数据的特征,而且比较好算。另外,在数学上,平均数是使误差平方和达到最小的统计量,也就是说利用平均数代表数据,可以使二次损失最小。

因此,平均数在数学中是一个常用的统计量。但是平均数也有不足之处,正是因为它利用了所有数据的信息,平均数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⑦ 怎样求算平均数

求平均数的方法再简单不过了,首先要观察这组数列要计算出这组数列的总和,然后再数一下这组数列的个数,用总和来出一个数即得出这组数列的平均数了。当然也有一些简便的方法来求出平均数,还要看这个数列的特点来选择相应的方式了。小学阶段就已经学过了几种不同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观察数列来进行,找到平均数。平均数也是一个小学生应该掌握的求值方法。也是一个成年人计算的一个必备能力,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对我们平时的生活也是有一定的帮助。

⑧ 求平均值的简单方法

1、平均数=(a1+a2+…+an)/n。

2、算术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公式为:平均数=(a1+a2+…+an)/n。

3、加权平均数。

若n个数x1,x2,……xn的权分别为w1,w2,……wn,则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是(X1W1+X2W2+……+XnWn)/(W1+W2+……+Wn)。

平均数非常明显的优点之一是,它能够利用所有数据的特征,而且比较好算。另外,在数学上,平均数是使误差平方和达到最小的统计量,也就是说利用平均数代表数据,可以使二次损失最小。

因此,平均数在数学中是一个常用的统计量。但是平均数也有不足之处,正是因为它利用了所有数据的信息,平均数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算数平均值特殊说明

1、加权算术平均数同时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是各组数值的大小,另一个是各组分布频数的多少。在数值不变的情况下,一组的频数越多,该组的数值对平均数的作用就大,反之,越小。

频数在加权算术平均数中起着权衡轻重的作用,这也是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的含义。

2、算术平均数易受极端值的影响。例如有下列资料:5、7、5、4、6、7、8、5、4、7、8、6、20,全部资料的平均值是7.1,实际上大部分数据(有10个)不超过7,如果去掉20,则剩下的12个数的平均数为6。由此可见,极端值的出现,会使平均数的真实性受到干扰。

⑨ 求平均数的方法有哪几种

算术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公式为:
平均数=(a1+a2+…+an)/n
如:
3,4,5的平均数为:
(3+4+5)/3=4
几何平均数
geometric mean
n个正实数乘积的n次算术根.给定n个正实数 a1,a2,…,an,其几何平均数为(a1*a2*……*an)^(1/n).特别是,两个正数a,b的几何平均数c=(a*b)^(1/2)是a与b的比例中项.任意n个正数a1,a2 ,…,an的几何平均数不大于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即(a1*a2*……*an)^(1/n)≤(a1+a2+…+an)/n .这个不等式在研究其他不等式或极值等问题时常起特殊作用.
调和平均数
调和平均数(harmonic mean)是平均数的一种.但统计调和平均数,与数学调和平均数不同.在数学中调和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都是独立的自成体系的.计算结果两者不相同且前者恒小于后者.因而数学调和平均数定义为:数值倒数的平均数的倒数.但统计加权调和平均数则与之不同,它是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变形,附属于算术平均数,不能单独成立体系.且计算结果与加权算术平均数完全相等.主要是用来解决在无法掌握总体单位数(频数)的情况下,只有每组的变量值和相应的标志总量,而需要求得平均数的情况下使用的一种数据方法
公式为:2/(a/+1/b)
加权平均数
若n个数x1,x2,……xn的权分别为w1,w2,……wn,则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是(X1W1+X2W2+……+XnWn)/(W1+W2+……+Wn)
说明:1)“权”的英文是weight,表示数据的重要程度.即数据的权能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
2)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各项的权相等时,加权平均数就是算术平均数.
平方平均数
公式为:M=[(a^2+b^2+c^2+…n^2)/n] ^ ½

阅读全文

与求平均数可以用什么的方法来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烟气控制方法有哪些 浏览:690
中药分析验证方法 浏览:915
解决代沟的有效方法 浏览:691
王伯彤比特训练方法 浏览:87
脑袋上毛囊炎最好治疗方法 浏览:231
炒股的股利计算方法 浏览:751
传统生态学研究方法 浏览:443
认土鸭子的方法视频 浏览:201
栽种豆角更简便的方法 浏览:62
六字诀快速练习方法 浏览:856
获得金属单质常用的方法 浏览:318
用什么方法止痒好 浏览:633
瘦肚子后背运动方法视频 浏览:188
冬天怎么除甲醛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浏览:479
胸部热敷的正确方法 浏览:449
三七食用方法降血压 浏览:692
裁员的方法和技巧 浏览:727
uv胶水的使用方法 浏览:181
淋浴架子安装方法 浏览:494
贴片电容万用表测量方法 浏览: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