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弹药威力杀伤体积评价方法研究

弹药威力杀伤体积评价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8 04:07:09

㈠ 一颗子弹的威力

威力?
LZ你所说的威力应该有两种吧,一种是对人员的杀伤威力,一种是对器材的损毁威力。当然也不完全是,还有要求穿透一定的掩蔽物杀伤人员的。
其实两种都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特点要配合起来使用。
纯对人员杀伤的,要求对肌体和组织造成最大的伤害.或者使对象短时间内迅速失去战斗力。那就要求弹丸外形和动力学原理都要设计成拥有这个效果,说白了就是把弹丸的动能最大限度的释放在对象的体内,而不是简单的一穿而过,它要使肌体最大面积的受到损害,同时最好弹丸可以射出但是余下动能要低,说白了就是能量都释放在体内了,最后破出是为了放出体液让对象急剧失血。
工程上要达到这种效果,首先要一定程度的增加弹丸的质量,一定的初速度,材料?材料和质量是挂钩的,当然这个就复杂了,有钢芯也有铅芯的,要求穿透的还需要硬质合金。当然只有穿透还不行,AK47可以打穿钢轨,打人则比不上5.56的M16,弹丸稳定性太高,穿个小洞没什么意思,当然打头了那除外了。
至于外形设计,成熟的有让失稳弹丸翻滚,让弹丸破碎迸裂,让弹丸头部涨大成蘑菇状等几个基本原理。翻滚的一种原理就用粗短弹丸,比如手枪弹,质量较大,初速不高,长径比小容易遇到阻力翻滚,把能量尽可能的释放在肌体内。令一种原理是滑动式铅芯弹,用于口径较大的高长径比枪弹,铅芯置于包覆皮内轨道的后端,遇到肌体阻力外壳减速,铅芯滑向前端,造成弹丸从头轻脚重变成头重脚轻,然后失稳翻滚。
置于碎裂,就是预先在弹丸上加工一定的内槽等应力薄弱线,使射入肌体后阻力增大变形应力集中,弹丸会碎裂开,在自旋下迸裂分散,给更大范围的组织造成KB伤害,同时医疗处理也更加困难。
蘑菇头估计不用说LZ你也知道了,就是禁止的铅头弹丸,又增加阻力面又容易翻滚破碎。
当然,真正用的时候,有可能是综合起来一起用的,加上初速度和质量,很KB的,伤口又大又破又脏乱七八糟,人可以挨很多刀,但是,挨不了一枪的。
至于反器材弹药..那就是以穿透和燃烧为主了。穿透,要求高质量,高初速,高长径比,高硬度,高稳定性(增加自旋速度或者使用脱壳尾翼稳定),至于质量是靠材料来保证的,常用的热处理钢芯是最普通的,硬质合金基本也普及,如果不是国际法规,老美估计贫铀材料也用了。硬质合金和贫铀都是高密度和高硬度材料,加上一定的热处理,就如虎添翼了。
当然,一般希望穿进去能搞点破坏,那燃烧是少不了的了。末端加铝镁粉末,高爆混合炸药..等等,反器材弹药,就是希望它进去能烧线路,烧油罐,殉爆炸药的。
综合用途的弹药,要求穿防弹衣又翻滚身体的,那设计就复杂了,我也不是完全搞懂它怎么弄,呵呵,看楼下的了。

㈡ 各种枪械不同口径 种类 子弹 的杀伤效果

现在的子弹弹壳弹芯大都是合金钢的,只是在弹壳外面镀了一层铜,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经济性了,还有早先用的也不是纯铜,而是黄铜(铜-锌合金).黄筒的优点主要在于延展性好,有一定的强度,并且比钢更耐腐蚀.
延展性好对于需要多道拉申工序的弹壳制造来说,可以提高精度,延长模具寿命.
在发射时,延展性能好的弹壳可以紧贴弹膛,起到气密的效果.
铜本身是一种金属"润滑剂",有利于顺利抽壳.铜的导热性能很好,比热较大,可以在抽壳时带走大部分热量,降到弹膛的温度.再说子弹的杀伤威力,手枪弹一般五米内能穿透5毫米内钢板
步枪弹的威力大很多,一般7.52毫米口径步枪弹就能在五十米外射穿5毫米钢板,M80A1那些反器材的就不说了

㈢ 中国枪族5.8毫米有什么利弊,请高人分析

早在1970年,中央军委常规兵器工业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就明确指出要研制一种初速大、重量轻、杀伤威力大的步枪。根据这个指示精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装备部于1971年3月在北京召开轻武器科研工作会,简称“713会议”。会议决定研制我国小口径弹/枪系统,并初步提出战术技术论证指标。

口径:6mm左右;

初速:1000m/s左右;

膛压:≤3200kg/cm2;
DBP87普通弹是5.8mm小口径枪弹中的主要弹种,主要配用于87式5.8mm自动步枪、5.8mm班用机枪,95式5.8mm自动步枪、班用机枪和各种变型枪;必要时也可配用于88式5.8mm通用机枪和88式5.8mm狙击步枪等步兵轻武器。DBP87普通弹与56式7.62mm普通弹相比有如下优点:

提高弹药基数
提高弹药基数的关键问题是减轻枪弹重量。DBP87普通弹质量仅为7.62mm普通弹重量的3/4,因此在同等负荷条件下,DBP87弹的携弹量比56式普通弹可增加约25%。对于7.62mm普通弹,以步枪一个基数200发、轻机枪一个基数1000发计,则5.8mm自动步枪的弹药基数将提高到250发,5.8mm轻机枪的弹药基数将增加到1250发。因此,采用DBP87普通弹可增加单兵弹药携带量,提高单兵火力的持续能力。另外,由于DBP87普通弹体积小、质量轻,使用同样的运输工具时,后勤运输量可比7.62mm普通弹成倍提高,有利于后勤供应。

减小后坐冲量,提高点射命中率
小口径弹药的另一个优点是后坐冲量小。一般口径越小,弹头越轻,武器的后坐冲量就越小。DBP87弹的后坐冲量与56式普通弹的后坐冲量相比约降低了30%。另外,由表中可以看出,DBP87弹R50值比56式普通弹R50值小1/3。弹药后坐冲量减小,使武器操作和使用容易,有利于提高点射命中率。

侵彻力和杀伤威力增大
众所周知,小口径枪弹具有独特的杀伤威力,其原因在于枪弹的侵彻力和杀伤威力,而这又主要取决于命中目标时弹头的飞行速度、弹头进人肌肉组织后的翻滚和(或)变形。弹头飞行速度越高,侵彻力越大。试验证明,DBP87弹在100m射击距离上对普通钢板的侵彻深度为8~10mm,而56式普通弹只能贯穿6~8mm厚的普通钢板;对30cm3的肥皂块进行模拟人体肌肉组织射击,56式普通弹出口比87式5.8mm枪弹小40%左有。所有这些都说明了DBP87弹比56式普通弹的侵彻力和杀伤威力大,致伤效果显着。另外,DBP87普通弹初速高达960m/s,所以其弹道低伸性好。例如对人脑目标的直射距离,DBP87弹为400m,而56式普通弹为300m,这也提高了射击效果。

节省原材料
步/机枪弹在战时的需求量大,生产常以亿计,如果每发弹药节约1g金属,每生产1亿发就可节约100吨;按每发节约1分钱计算,每生产1亿发就可节约100万元。以DBP87弹与56式普通弹相比,1亿发可节约铜钢皮160.9吨、铅条67.1吨、钢条255.2吨、发射药150吨、包装箱16,666个。如采用涂漆弹壳,还可再节省铜100吨。同时,向战区输送以每台汽车载重量2.5吨计算,1亿发弹可少用车辆450台次。用火车运输时,5.8mm弹较7.62mm弹可少用火车皮16节。反之,如果车皮数不变,则可多运5.8mm弹19,200箱(2,880万发),可多补给十多个步兵师。同为1亿发入库存贮时,5.8mm弹较7.62mm弹可少占库房面积325m2。由此可见,以DBP87弹代替56式普通弹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DBP87弹综合性能优于其他小口径枪弹。下表为DBP87 5.8mm普通弹、1956年式7.62mm普通弹、北约SS109 5.56mm步枪弹和俄罗斯7N6 5.45mm步枪弹性能的对比。

弹种 DBP87 1956式 SS109 7N6
全弹长(mm) 57~58 55~56 57.3 56.5
全弹重(g) 12~13 15.9~16.9 12.7 10.2
弹头长(mm) 25 26.8 23 25.07
弹头重(g ) 4.15 7.75~8.05 4 3.44
初速(m/s) 940~960 710~725 946 900
枪口动能(J) 1952 - 1711 1558
膛压(MPa) 284.3 280 380 275
散布精度(cm,300m,R50) 6.6 9.6 6.4 10.8

首先,DBP87弹在初速上高于SS109弹和7N6弹。增加弹头初速,能增大弹头的飞行距离,使弹道更加低伸;减少外界条件对弹头飞行的影响;增大弹头的杀伤力和对目标的贯穿能力。

其次,DBP87普通弹在直射距离上优于SS109弹和7N6弹。由上表中可看出,DBP87弹弹头重,枪口动能大,中远距离存速能力强。故配用DBP87弹的自动步枪和轻机枪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增加外弹道的直射距离,使其直射距离分别达到375m和680m,比SS109弹远25m。直射距离大可使武器更能充分发挥其战斗性能,具体表现在:(1)对直射距离内的目标射击时,不变更表尺分划就可进行连续射击,提高了战斗射速。(2)可以弥补测量距离的误差对命中的影响,提高射击效果。

第三,DBP87弹在同等距离内侵彻力和杀伤威力均优于SS109弹和7N6弹。侵彻力和杀伤威力与弹头的长径比(弹头的长度与口径之比)、断面比能(弹头的瞬时动能与其最大横截面面积之比)有关,长径比、断面比能大,对目标的侵彻力就相对高。DBP87弹、SS109弹和7N6弹的弹头长径比分别是4.3:1、4.1:1和4.6:1,通过对600m距离上2mm厚的冷轧钢板加松木板构成的复合目标射击试验对比,DBP87弹侵入木板的深度达到140mm,比7N6弹深24mm,比SS109弹深54mm;另外,长径比大的弹头在击中目标时,飞行稳定性更容易被破坏,翻滚力矩增大,极易造成弹头翻滚,扩大目标创伤面。

机枪弹是87式5.8mm枪弹中的重弹头型号,主要配用于QJY88式通用机枪和QBU88式狙击步枪。弹头长度为28mm,比普通弹(轻弹)长了4mm,但由于装入深度大,因此两种弹的全弹长相同。由于机枪弹的弹头较重,因此有效射程比较远,侵彻力也比较大。在85米处可穿透16mm厚中碳钢板,在1000米处可穿透3.5mm厚A3钢板。虽然发射普通弹的自动步枪在紧急时也可发射机枪弹,但会加速枪膛磨损,从而缩短寿命。

有效射程:400m;

威力:在600m以内杀伤和穿甲性能优于56式7.62mm普通弹;600m处能穿透3mm厚的A3钢板;

精度:连发射击精度优于63式7.62mm自动步枪;

结构简单,工艺性、经济性好,使用方便,适于我军作战特点;

全枪质量:不大于3.2kg;

设计中要考虑配备特种弹(穿甲曳光弹、燃烧弹)问题;

400m弹道高不大于0.4m。

根据“713会议”提出的初步战术技术论证指标,确定7参加论证研制的单位,并在1971年开始进入军用小口径步枪论证阶段。此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无论是科研还是生产都搞群众运动。于是在各大军区和省军区的领导下组成8个会战组:浙江会战组、安徽会战组、江苏会战组、广州兰州军区会战组、北京军区会战组、沈阳军区会战组、重庆地区会战组(一组和二组)、973厂和942厂会战组。实施两个“三结合”:研究所、工厂、部队三结合;工人、知识分子、领导干部三结合。因此,我国军用小口径步枪的论证工作是轻武器科研有史以来参加人数最多、涉及单位最多、覆盖地区最广的一次大规模行动。参加口径、火药、枪械论证的单位有27个工厂、3个研究所、2所院校、1个训练基地和有关部队,参加人数100多人,论证工作历时8年,于1978年结束。

选择口径的主要原则是保证步枪的战术技术性能,即在400m和600m距离内具有足够的杀伤威力,保证自动步枪的连发射击精度,减轻武器系统质量和提高携弹量,同时也要考虑制造的工艺性。开始论证的口径有5种,即5.6mm、5.8mm、5.81mm、5.98mm和6mm。每种口径有多个方案,每种口径的方案又配多个方案的枪,火药和底火也是如此,有多种配方方案。由此可见工作量之大。四川会战组开始论证的口径是5.6mm和5.81mm。经过多次计算与试验,从基本性能和工艺性考虑认为5.81mm比5.6mm要好。浙江、东北、北京、安徽、湖南、江苏等会战组论证的口径是5.8mm、5.98mm和6mm。

1972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自动步枪科研工作会,简称“7210会议”。会议总结了一年多来的科研工作成绩,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如不重视理论分析、工作不严谨等等。会议还明确指出: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为提高产品性能,设立若干专题进行技术攻关。新枪口径的选择由四川地区会战组负责;减小新枪抽壳阻力的研究由东北地区会战组负责;新枪弹最佳弹形的选择由940厂和华东工程学院 (即现在的南京理工大学)负责;新枪的膛线形状及导程的研究由930、376、9336厂和华东工程学院负责;新枪枪弹合理药室容积的选择由861、977厂负责;变化枪膛结构尺寸、降低膛压、提高初速的研究由972厂负责。

1974年4月,四川地区会战组提出“关于自动步枪口径的选择”案报告,初步认为5.81mm口径比较好(5.81口径中的81取自八一建军节之意)。1974年4月又召开科研工作会(简称“744会议”)。经过认真讨论决定,放弃5.81mm口径的政治含义,继续进行5.8mm和6mm两种口径的论证。经过4年的努力工作,1978年口径试验论证结果表明,5.8mm和6mm两种口径的方案都能满足战术技术指标要求,但是各有所长。最终由总后军械部和五机部正式下文决定采用5.8mm口径为我国军用步枪制式口径。至此,历时7年多的口径论证工作全面结束,随后转入5.8mm口径枪弹和枪的方案论证及研制阶段。

7个枪弹厂的弹和弹道枪主要性能诸元
厂名 321厂 791厂 861厂 930厂 940厂 941厂 942厂
口径(mm) 6 5.81 6 5.8 5.8 6 6
全弹重(g) 12.7 12.45 12.2 12.63 11.7 13.0 12.4
全弹长(mm) 56 56.5 56.8 58.0 59.5 55.0 58.0
装药量(g) 1.75 1.67 1.76 1.6 1.69 1.81 1.66
枪管长(mm) 520 520 520 520 520 540 520
枪管膛线(条) 4 6 4 6 6 6 3
导程(mm) 240 260 240 260 240 240 300
枪弹重(g) 4.2 4.2 4.42 3.9 3.9 4.3 4.1

在小口径枪弹论证的同时,十几个枪厂根据不同口径进行了多方案的小口径自动步枪设计。起初,5.8mm口径的自动步枪有5个方案,自动方式分别为导气管式(配有小活塞顶杆)、导气式、火帽后坐式、弹底间隙式和导气式(闭塞膨胀式)。6mm口径的自动步枪有4个方案,其中,有3个方案的自动方式为导气式,1个方案为气体活塞式。到1974车,在浙江省丽水军分区驻972厂军代室的主持下。8个会战组所研制的小口径自动步枪方案进行了对比试验。由于弹和枪技术均不成熟,根本就不能试验,但是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只能服从上级的安排,于是只做了少量试验就告结束。

到了1978年,正式决定我国小口径自动步枪采用5.8mm口径,于是在1978年11月15日开始正式启动我国第一代5.8mm小口径自动步枪的研制工作。此时,科研工作开始步入正轨,不再采用群众运动的办法搞科研,只集中几个有技术实力的单位进行5.8mm自动步枪和弹的研制。经过9年的艰苦奋斗,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枪和弹紧密配合采用多方案、多途径的技术攻关,到1987年,第一代小口径步枪完成设计定型,命名为QBZ87式5.8mm自动步枪。87式自动步枪少量试制并配发部队试用,但部队意见不如理想,于是在1989年开始研制第一代5.8mm小口径班用枪族,并提出更高的战技指标要求。此项研制工作的成果就是95式班用枪族、QJY88通用机枪和QBU88式狙击步枪。

㈣ 5.56毫米子弹的杀伤力如何,真的比AK的7.62毫米子弹强吗

这样形容只是因为5.56NATO(SS109)子弹(两段式结构)的初速快 弹头质量小 射入人体后会失稳并翻滚造成的(俄国5.45弹也有类似的效果)早期的M193弹质量更轻 初速也更高 而且弹头易碎 故射入人体后杀伤更大 也正由于这个 M193弹存速能力很差 300米外的杀伤力和精度就不如7.62弹了 只是因为5.56毫米子弹发射是后坐力较小 所以近距离精度较7.62弹稍好 。
如果在100米左右 Ak47发射的子弹打中较软的组织 一般会直穿而过 弹如果碰到骨头啊什么的 效果就比5.56的好了(这么说是不是很BT呵呵)
总之 杀伤的大小是相对而言的…… 愿世界和平!

阅读全文

与弹药威力杀伤体积评价方法研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烟气控制方法有哪些 浏览:690
中药分析验证方法 浏览:915
解决代沟的有效方法 浏览:691
王伯彤比特训练方法 浏览:87
脑袋上毛囊炎最好治疗方法 浏览:231
炒股的股利计算方法 浏览:751
传统生态学研究方法 浏览:443
认土鸭子的方法视频 浏览:201
栽种豆角更简便的方法 浏览:62
六字诀快速练习方法 浏览:856
获得金属单质常用的方法 浏览:318
用什么方法止痒好 浏览:633
瘦肚子后背运动方法视频 浏览:188
冬天怎么除甲醛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浏览:479
胸部热敷的正确方法 浏览:449
三七食用方法降血压 浏览:692
裁员的方法和技巧 浏览:727
uv胶水的使用方法 浏览:181
淋浴架子安装方法 浏览:494
贴片电容万用表测量方法 浏览: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