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天然地基的基础设计有哪些方法
基础的上方为上部结构的墙、柱,而基础底面以下则为地基土体。基础承受上部结构的作用并对地基表面施加压力(基底压力),同时,地基表面对基础产生反力(地基反力)。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基础所承受的上部荷载和地基反力应满足平衡条件。地基土体在基底压力作用下产生附加应力和变形,而基础在上部结构和地基反力的作用下则产生内力和位移,地基与基础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地基与基础之间,除荷载的作用外,还与它们抵抗变形或位移的能力有着密切关系。而且,基础及地基也与上部结构的荷载和刚度有关。即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都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它们原来互相连接或接触的部位,在各部分荷载、位移和刚度的综合影响下,一般仍然保持连接或接触,墙柱底端位移、该处基础的变位和地基表面的沉降相一致,满足变形协调条件。上述概念,可称为地基G基础G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
为了简化计算,在工程设计中,通常将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三者分离,分别对三者进行计算。视上部结构底端为固定支座或固定铰支座,不考虑荷载作用下各墙柱端部的相对位移,并按此进行内力分析;而对基础与地基,则假定地基反力与基底压力呈直线分布,分别计算基础的内力与地基的沉降。这种传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可称为常规设计法。这种设计方法,对于良好均质地基上刚度大的基础和墙柱布置均匀、作用荷载对称且大小相近的上部结构来说是可行的。在这些情况下,按常规设计法计算的结果,与进行地基G基础G上部结构相互作用分析的差别不大,可满足结构设计可靠度的要求,并已经过大量工程实践的检验。
⑵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这本书好吗
地基与基础设计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1、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效应(基底压应力)不得超过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保证建筑物不因地基承载力不足造成整体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具有足够防止整体破坏的安全储备;
⑶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有哪些检测方法
地基检测。地基检测内容包括天然地基承载力、变形参数及岩土性状评价,处理土地基承载力、变形参数及施工质量评价,复合地基承载力、变形参数及复合地基增强体的施工质量评价。检测方法可选择平板载荷试验、钻芯法、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土工试验、低应变法、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和岩基载荷试验。
基桩及基础锚杆检测。基桩及基础锚杆检测内容包括工程桩的桩身完整性和承载力检测、基础锚杆抗拔承载力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可采用钻芯法、声波透射法、高应变法和低应变法等。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可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和高应变法,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检测可采用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单桩水平承载力检测可采用单桩水平静载试验,基础锚杆抗拔承载力检测可采用基础锚杆抗拔试验。
支护工程检测。支护工程检测内容包括土钉和支护锚杆抗拔力检测、土钉墙施工质量检测、水泥土墙墙身完整性检测、地下连续墙墙体质量检测、逆作拱墙的施工质量检测、用于支护的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检测方法可采用土钉和支护锚杆验收试验、钻芯法、声波透射法和低应变法。
基础检测。基础检测内容包括各类基础及桩基础承台的施工质量检测和建筑物沉降观测。各类基础及桩基础承台的施工质量检测可参照《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采用结构钻芯法和回弹法。
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科标可以检测
⑷ 什么是地基基础要详细的解说
浅基础
独立基础: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承重时,基础常采用圆柱形和多边形等形式的独立式基础,这类基础称为独立式基础,也称单独基础。独立基础分三种:阶形基础、坡形基础、杯形基础。
条形基础: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独立基础(单独基础)统称为扩展基础。扩展基础的作用是把墙或柱的荷载侧向扩展到土中,使之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扩展基础包括无筋扩展基础和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板式基础:板式基础是指以钢筋混凝土筑成的平板形基础
筏式基础:支承整个建筑物的大面积整块钢筋混凝土板式基础。也称片筏基础。可以直接设置在地基上,当地基承载力小时也可设置在桩上。筏式基础下加设基桩对高层建筑物抗震十分有利。筏式基础适用于上部结构荷载大、地基承载力小、上部结构对地基不均匀沉降敏感的建筑物
箱型基础:箱型基础是由钢筋混凝土的底板、顶板、侧墙及一定数量的内隔墙构成封闭的箱体,基础中部可在内隔墙开门洞作地下室。这种基础整体性和刚度都好,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较强,可消除因地基变形使建筑物开裂的可能性,减少基底处原有地基自重应力,降低总沉降量
壳体基础:烟囱、水塔、贮仓、中小型高炉等各类筒形构筑物基础的平面尺寸较一般独立基础大,为节约材料,同时使基础结构有较好的受力特性,常将基础做成壳体形式,称为壳体基础。
深基础
桩基础:由基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高铁等工程。
墩基础:墩基施工应采用挖(钻)孔桩的方式,扩壁或不扩壁成孔。考虑到埋深过大时,如采用墩基方法设计则不符合实际,因此规定了长径比界限及有效长度不超过5m的限制,以区别于人工挖孔桩。当超过限制时,应按挖孔桩设计和检验。 单从承载力方面分析,采用墩基的设计方法偏于安全
沉井基础:以沉井作为基础结构,将上部荷载传至地基的一种深基础。沉井是一个无底无盖的井筒,一般由刃脚、井壁、隔墙、井孔、凹槽、射水管组和探测管、封底混凝土、顶盖诸部分组成。在沉井内挖土使其下沉,达到设计标高后,进行混凝土封底、填心、修建顶盖,构成沉井基础。
地下连续墙:在地面上采用一种挖槽机械,沿着深开挖工程的周边轴线,在泥浆护壁条件下,开挖出一条狭长的深槽,清槽后,在槽内吊放钢筋笼,然后用导管法灌筑水下混凝土筑成一个单元槽段,如此逐段进行,在地下筑成一道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壁,作为截水、防渗、承重、挡水结构。本法特点是:施工振动小,墙体刚度大,整体性好,施工速度快,可省土石方,可用于密集建筑群中建造深基坑支护及进行逆作法施工,可用于各种地质条件下,包括砂性土层、粒径50mm以下的砂砾层中施工等。
⑸ 地基基础论文怎么写求范文一篇
地基基础�
课程编号:33090002�
类〓〓别:夜大�
层〓〓次:专升本�
讲课学时:48�
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中土力学部分所包含的知识既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又是后面的专业课学习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地基基础知识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能够进行一般工程基础设计的基础。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掌握地基中的应力,基础的沉降、地基承载力、土压力和土坡稳定的分析方法,并会运用这些概念和原理,结合有关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知识,分析和解决一般地基基础设计问题,对于常见的基础工程事故,做出合理的评价。�
二、本课程对先修课的要求�
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应先修以下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了解土的成因及其结构,掌握土的组成及三相比例指标,掌握无粘性土的密实度评定指标,粘性土的物理状态评定指标,了解土的分类标准。�
第二章:掌握地基的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基底压力的分布及简化计算方法,了解地基变形的不同阶段计算方法,了解应力历史的概念,掌握有效应力原理及地基变形与时间的关系。�
第三章:掌握土的抗剪强度概念、莫尔——库仑强度理论和极限平衡理论、抗剪强度指标的测定方法及不同排水条件下抗剪强度指标的选择和应用,了解孔隙压力系数的概念。
第四章:掌握三种土压力的概念及形成条件、熟练掌握并会应用朗肯土压力理论和库仑土压力理论计算土压力,掌握地基承载力的概念和地基界限荷载的概念并会应用地基界限荷载的公式,掌握土坡稳定分析方法。了解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和计算内容和方法,了解地基破坏模式,地基极限承载力概念。�
第五章:了解地形、地貌的概念,地基的勘探方法。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等级合理估计勘探工作方法及工作内容。掌握地质勘察报告的组成并会阅读地质勘察报告。提出合理的地基基础方案。�
第六章:了解浅基础的常见类型,了解常规设计的概念,掌握浅基础的基础埋深选择方法,
掌握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地基基础设计原则、基底尺寸的确定方法、基础的构造要求及强度计算方法,了解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
第七章:了解常用的地基线性变形体计算模型,掌握文克勒地基上梁的计算,柱下条形基础的设计。�
第八章:了解桩的类型、桩的施工工艺,掌握桩基竖向承载力的确定方法,了解桩的水平承载特性及承载力确定方法,掌握桩基础的设计与计算。�
第九章:了解软弱地基的特性及常见的不良地基处理方法。�
四、实验、课设等实践环节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结束后,应安排一周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及要求见“土力学与地基课设”教学大纲。�
五、大纲编制说明�
1.土力学地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是参照国家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颁发的《土力学地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编写的。�
2.充分考虑了知识的系统性,在“够用”的原则基础上,适当拓宽。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六、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地基及基础》 第三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998年�
参考书:《土力学及地基基础》 吴湘兴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
《土力学地基基础》 陈希哲编着,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⑹ 地基的勘测方法有哪些
地基勘测的方法有:钻探取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及物探等等。除此之外,特殊情况下,还可能需要化探手段。
⑺ 地基基础检验钻探的方法
地基基础检验钻探的方法:
一.可行性研究勘察
收集地质、地形地貌、地震、矿产和当地建筑经验等资料。
二.初步勘察
1.初步查明地层构造、岩石与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并考虑基础方案;
2.初步查明不良地质现象成因与分布影响程度与发展趋势;
3.初步查明地下水埋藏类型、补给、水位、侵蚀性及对工程的影响。
三.详细勘察
1.搜集地形图(建筑规划)资料,建筑设计资料;
2.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类型、成因、分布、影响、发展趋势及 整治方案;
3.岩土层分布、性质、变形、承载力;查明地下水特性。
四.施工勘察
1.重要建筑复杂地基进行施工勘察;
2.基槽开挖后地质条件与原勘察不符;
3.深基础设计施工中需进行地基观测;
4.不良地质现象需进一步查明与处理;
5.施工中出现边坡失稳,需观测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