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墨子的“扣则鸣,不扣必鸣”是什么意思
这个扣是针对学生来说的,是学生扣门来找老师教。鸣是指老师针对学生问题而教的语言。
墨子强调主动教学,即,即使学生不叩门请教,自己也要教学生。
孔子则强调不主动,即,不扣则不鸣:学生不来请教就不要去回答学生。
‘贰’ 在教学方法上,墨子有什么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墨子很重视因人施教,因才施教。他认为社会是有分工的,各人的资质也有不同,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教学也一样,应该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各人的特长,而分别进行,使学生发展个性,各有专长,并在此基础上分工合作,共同谋求天下之大利。他说,这好比筑墙一样,能筑的筑,能运土的运土,能掀土的掀土,这样才能把墙筑成。为义谋利也是这样,能运用哲学的运用哲学,能运用文字的运用文字,能运用科学技术的运用科学技术,各人都“量其力所至而从事”,如此方能达到天下之大义。
‘叁’ 简述墨家学派的教育方法
今天我们对中国古代一位非常重要且在考试中也是经常考察到的教育家—墨子的思想进行总结,以便各位考生备考。
1.教育的作用
(一)教育的社会作用
墨子主张通过“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建设一个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他认为教育是实现兼爱的重要手段。
(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墨子也非常重视教育和环境在人个性形成中的作用,墨子的贡献则在于提出染丝说,以素丝和染丝为喻,来说明人性及其在教育下的改变和形成。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故染不可不慎也。”
2.教育目的
墨子主张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造就“贤士”或“兼士”,“贤士”的标准有三条: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3.教育内容
(一)重视科技知识和生产知识的传授
《墨子》一书中,记载有几何学、光学、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二)重视研究军事知识和军事技术的教育
墨子在政治上主张“非攻”,他对兵工学和防御战争中所使用的器械是很有研究的,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内容。
(三)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包括认识和思想方法的教育、逻辑形式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善于与人论辩,以雄辩的逻辑力量去说服他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4.教育方法
(一)积极主动的教学态度
墨家不同意儒家“扣则鸣,不扣不鸣”的消极等待的态度,主张积极主动“强说人”,扣则鸣,虽不扣必鸣。
(二)主张创造
墨子反对儒家“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主张,他认为应该“述而且作”
(三)言行一致,合其志功
墨子和孔子一样把道德修养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他说:“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四)实际出发,量力而行
墨子是在中国教育史中首先提出“量力”这一教学法的,他十分注意施教时学生力之所能及。墨子的“量力”具有两方面念义:一是就学生精力而言,人不能同时进行几方面的学习。二是就学生的知识水平而言,应当量力而教,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益尊。”
‘肆’ 墨子的教育思想
墨子的教育思想是“艰苦实践、服从纪律”。具体为:
1、墨子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于人性形成的重要作用。
墨子提出了着名的“素丝说”,认为人性如素丝,以素丝和染丝为喻,形象地说明环境、教育对人性形成的重要性。
2、墨子主张以“兼士”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通过他们去实现贤人政治。
墨子认为兼士应该具有知识技能、思维论辩和高尚道德三项要求。其中道德高尚尤为重要。唯有如此,兼士才能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不分彼此、亲疏、贵贱和贫富。
3、在教育内容方面,墨子除了主张进行政治和道德教育、文史知识教育之外,还特别重视科学技术知识教育和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
前者包括生产和军事科学技术知识教育以及自然科学知识教育,目的在于训练和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善于与人进行论辩,说服别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与儒家主张“六艺”教育相比,这是墨子在教育内容方面的一个重要创造。
4、在教育原则和方法上,墨子不赞同儒家的方法,而是提倡积极主动地去说教。
(4)墨子教学方法口诀扩展阅读
墨子的教育教学方法:
1、不扣必鸣
墨子不赞同儒家即消极等待的教育方法,强调主动教育。他认为强调学生的知识和心理准备固然不错,但未免太不主动了,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即使人们不来请教,教师也应该主动地上门去教。这种以教人为己任的精神是很可贵的。
2、述而且作
墨子认为:对于过去好的东西要继承,对现在有价值的就应当进行创造。这样才能使全人类的知识不断增进。由此可看出墨子认识到人类的创造继承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它提倡每代人和每个人都应当有所作为。
3、言行一致
墨子强调言行一致。墨子认为,凡是说话不守信用,心无诚意,在行动上必然不果断。
在学术研究上,墨子同样强调实践,知识是从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得来的。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知识的来源,某个人的新发现,需要以过去或现在群众已有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为基础。
墨子还创立了语义的科学实验法,在训练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如墨经中的小孔成像实验,证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具有某种超越其时代的现代风格。对墨家吃苦耐劳、艰苦实践的精神,当时和后来各家都十分叹服。
4、量力而为
墨子在教学中还提出了量力性原则。他认为一个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难以同时进行几个方面的学习,所以就应该量力而学。量力原则不但是对学生的提醒,同时也是对教师的要求。
对教师而言,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阶段、知识结构和心理发展上的阶段性特点和个体差异,从而对学生实施既因材又量力的教育。
在中国教育史上,墨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量力性教育原则的人,也是在世界教育史上首创这一原则的教育。它比西方近代量力性原则的提出早了两千多年。
‘伍’ 教学方法的记忆口诀
记忆技巧:
培根首提出(首次指出应该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纽斯来实现(《大教学论》(1632)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巴特去规范(《普通教育学》(1806)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
康德大学讲(最早在大学(1776,德国柯尼斯堡大学)里讲授教育学这门课程)
洛克画白板(代表作《教育漫画》、白板说)
卢梭爱自然(代表作《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
裴斯要心理(教育学心理学化)
杜威来三即(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2.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孟轲(孟子)
记忆技巧1:最近股市很孟,不断跌停,很多人赔洛,陈奕迅就站在卢子上唱福夸。
记忆技巧2:卢洛浮夸,太过苛求
3.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孔子、斯宾塞、涂尔干、孔德、赫尔巴特。
记忆技巧:双孔特干涩
4.教学原则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性、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量力性原则
记忆技巧:直起弓,寻找一英(因)里外的狐狸当粮食。
5.德育方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锻炼法、陶冶法、品德评价法。
记忆技巧:淘宝在唯品会上讲段(锻)子,这给奇葩说起到了榜样作用。
6.教学方法:
a..语言性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
b.直观性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
c.实践性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
d.研究性教学方法:讨论法、发现法。
记忆技巧:动嘴(语言)、动眼(直观)、动手(实践)、动脑(研究)
动嘴:教授在讲坛(谈)读书
动眼:眼馋(参)
动手:2次实战演练
动脑:武王思考如何讨伐(发)纣
7.外铄论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
记忆技巧:外出寻找落花生
8.内发论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高尔顿、霍尔、董仲舒
记忆技巧:梦见佛给四个儿子
9.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a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b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c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d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记忆技巧:关键词(规、加、即、延、特殊、个)快递公司规定:加急快件不得延误,必须满足每个人的特殊需求。
‘陆’ 王者荣耀墨子连招教程
王者荣耀墨子连招教程手游自上线以来就受到了广大玩家们的喜爱,在王者荣耀墨子连招教程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呢,一起来跟随小编的脚步看看吧~
王者荣耀墨子最强连招介绍,随着KPL职业选手把墨子发掘出来后,这个英雄成为了大家首选英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王者荣耀新版墨子的连招,希望这篇攻略详解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阅读:王者荣耀墨子教学视频 墨子如何带领队友赢得团战
推荐位置:中路
墨子优势:有控制、有伤害,后期十分恐怖
墨子劣势:前期伤害不足,并且大招命中率低,需要一定的发育时间
王者荣耀墨子连招方法推荐
1、配合队友抓单:
利用二技能眩晕,一技能位移靠近,接着立即开启大招墨守成规,将目标框住。这是墨子最常见的释放连招,控制一到两个敌方会比较容易成功,但是多个敌方就会变得有点吃力,墨子的三技能虽然很厉害,但是持续眩晕的条件过于苛刻,随时都有被打断的可能性。当大招被中断后,应该立即释放二技能对周围输出英雄进行眩晕,如果处于团战失利状态,使用一技能进行撤退;如果队友被牵制,那么就利用一技能刷新被动去解救他们。
2、大招最佳使用方法:
大闪,在墨守成规并没有禁锢到敌方英雄的情况下立即使用闪现将他锁定在大招范围内,开团时有奇效,大招和闪现配合的足够完美,很够眩晕到多个单位,完成极限翻盘。
当大招只控制住一个英雄时,因为大招CD较长,如果该目标处于墨守成规正中心,碰巧屏障外还有别的敌方英雄,判断好距离,确认可以框住目标,那就立即使用闪现,进行多目标控制,增加本次团战胜率。
在刷新被动的同时,使用闪现靠近敌方英雄,打出击退后立即使用二技能眩晕该目标,再使用一技能贴近,配合开启大招,该连招技巧较高,能在敌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造成持续控制,适合应对位移能力强的目标。
技能总结:
墨子是一个比较简单,新人比较容易上手的英雄,首先对技能的掌控必须达到一定程度,合理运用每个技能,打出完美的配合,他造成的控制效果会成为团队胜利的关键。
‘柒’ 何为墨子的教育思想
墨子的教育思想
墨子的教育思想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着名的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出身农民的哲学家,更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科圣”。墨子的贡献十分庞杂,那么墨子在教育基础知识当中的考点,大家知道多少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了解教育基础知识中的墨子。
1.教育思想:
以“兼爱”,“非攻”为基本主张。提倡:“兼相爱,交相利”。
2.教育目的:培养出兼士或贤士
那么什么是兼士呢?其实就是实现“兼相爱,交相利”社会理想的人。
那么如何判断兼士呢?墨子提出了三条标准:“博乎道术”、“辩乎言谈”、“厚乎德行”。也就是说,要判断一个人要从知识技能、思维辩论和道德这三个维度综合来进行考虑。
3.教育的作用: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4.教育内容:
(1)政治和道德教育
(2)科学和技术教育:点线面的概念、十进制、
(3)文史教育
(4)培养思维能力
5.教育方法:
虽然墨子本人受过不少儒家思想的熏陶,但是其教育方法却有独树一帜之感,与儒家学派有着较大区别。
(1)主动:“虽不扣则必鸣也”
这一点与孔子倡导的“不扣不鸣”以及《学记》中的“扣之以小者小鸣,扣之以大者大鸣”不同,补足了儒家学派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
(2)创造:批判儒家“述而不作”;主张“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
(3)实践:儒家“听其言观其行”强调思想动机;墨家:“合其志功而观焉”志指的是动机,功指的是是效果,主张以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去评价人的行为。
(4)量力:“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
墨子是中国教育史上首先明确提出“量力”这一教育方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