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直,身体略向前倾斜,手指要立直,自然弯曲,呈握球状,用指尖接触琴键,手腕高度和琴键基本相平
如果有老师的话可以让老师在旁边给你纠正,靠这样学效果可能会打折扣啊
㈡ 怎样才能让背挺直
挺不直背的痛苦在生活中我们是尝尽了,于是,下了一个决定,让自己的背挺直,小编曾经因为背没有挺直被女朋友的父母指责,最终被女朋友遗弃。那么小编对于背挺直有着非常好的方法。
每天早上起来后,抬头挺胸靠墙直立10分钟,需要头部,肩部,屁股,脚后跟一条垂直线,静静的站着。
靠墙站好后,在这十分钟内将眼睛闭起来,然后心中默念,我要做一个背看起来非常笔直的人,然后心中想象着军人的样子。
走路时刻告诉自己,我要挺胸抬头,因为我有自信,然后对自己说,我可以做到拥有军人的笔直形象,时刻提醒着。
晚上休息时,将自己的手臂放在身体的两旁而不是放在身上,平躺睡觉不建议侧着身体睡觉,一定要平躺,然后枕头不能太高。
每天上班工作后,一定要坐直对着电脑,不管是打字还是看资料,身体都坐直了,不要趴着,像老了没有骨头了一样,坚持一段时间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身体有了魔鬼般的变化。谢谢!
㈢ 弹钢琴时背挺起来吗
坐姿只是个人的问题,你喜欢挺就挺,一般也不用太直的哦,毕竟做音乐追求放松的嘛
㈣ 钢琴学习时身体需要坐直,而有些钢琴家演奏时,会出现驼背等现象,你怎么认为
原则上弹钢琴要腰背挺直,这样仪表会比较好,但是钢琴键盘很长,在弹奏高音或低音区是由于距离较远,臂膀带动身体出现左右倾很正常,而且有些身高比较高的钢琴家弹奏某些音是偶尔驼背是可以理解的。作为初学者,还是要做到基本要求最好。
㈤ 弹钢琴的时候 肩膀 怎么放松
这是须长期煅炼才能改变的习惯。方法是:两肩上放两杯水,这样子放它半小时而水不会洒出来。与此同时,你想到你的双肩如两坐平原样地辽阔空旷,双臂如两根橡皮水管从双肩的杯中吸取水份。每天炼习三次,每次一小时,连续三个月不放松。最后你就会放松你的双肩了。
㈥ 学钢琴能不能纠正驼背
想纠正驼背是件好事,知道形体美了,不是学习钢琴能不能纠正驼背,而是你有没有毅力纠正驼背!做什么事情都一样,如果你学习钢琴只是为了纠正驼背,那你还是别学了!如果你很想学习钢琴!那就把纠正驼背这件事放到第二考虑的位置,学习钢琴和弹钢琴的时候多想想好的坐姿,心理暗示一下自己的坐姿,时间长了,要对这种不驼背的坐姿感到自豪,久而久之,你的驼背就没有了!我个人认为,最好纠正驼背的方法就时提高自己的自信和站军姿,站军姿的的时候一开始感觉很累,时间长了,就会发现这种站姿也是很美的,自然自信就提高了,驼背也就没有了!这是我亲身体会。(你去当兵吧!)
㈦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背快速挺直
①注意端正身体的姿势,平时不论站立、行走,胸部自然挺直,两肩向后自然舒展。坐时脊柱挺直。看书写字时不过分低头,更不要趴在桌上。人们所说的要“站如松,坐如钟”是有一定道理的。
②正在发育的青少年最好睡硬板床,以使脊柱在睡眠时保持平直。
③加强体育锻炼。认真上好体育课,做好课间操,促进肌肉力量的发展。在全面锻炼的基础上做矫正体操。矫正体操有很多种,有各种形式的徒手操,有利用各种体育器械的矫正操。矫正驼背主要以增强背肌、挺直躯干和扩张胸廓为主。
㈧ 弹钢琴的姿势
练习钢琴及弹钢琴坐的位置正确是指坐位与钢琴距离离远近合适,面对钢琴键盘正好居中,不偏左不偏右,坐位本身的高低适度。简单地说,前后、左右、高低都要正确。
坐位正确,将使钢琴弹奏者便于对钢琴的88个琴键的全面控制和驾驶,也是为身体——特别是双手、双臂在钢琴键盘上的活动,提供最大限度的方便。这是发展、发挥正确钢琴弹奏技术的前提之一。
不正确的坐的位置(无论前后、左右、高低哪方面不合适)必然造成某种不方便。在不方便的情况下必然影响到对技术的正确把握。严重时,还会造成钢琴弹奏中的毛病。
在正确的坐位上练习钢琴的意义,还在于形成眼睛、手臂与钢琴的每个琴键稳定的距离感。有了这距离感,当我们想弹某一个音时,只要“扫上一眼”,就会找到那个音。高度准确的距离感,可以一眼不看地弹出想弹的音来。如果是盲人弹琴,这种距离就更为重要了。一般正常的人也会因此提高识谱能力。
所以,不要小看坐的位置的重要性。我们在音乐会上看到钢琴家坐下后,往往都调整一下坐位。在他确认了坐的位置适合对钢琴键盘全局的控制、活动方便、建立了稳定的距离感后,才开始考虑弹奏。这也告诉我们,动手弹奏钢琴前的第一件事,是先要调整好坐位。
调整好坐位,包括三个方面:
(1)调整坐位与钢琴的距离。上身坐直,用双臂轻轻提起双手并将其置于钢琴键盘之上。这时如果臂肘部刚好被牵动到上身垂直线的胸前一方一点点,上臂与前臂形成一个略微大于90度的钝角,坐位与钢琴琴键的距离就基本合适了。假如臂肘部前移过多,上臂与前臂的角度较多的大于90度,整只胳膊有点“伸直感”,就说明坐得远了,应把琴凳朝键盘前移动一点。相反,假如手置钢琴键盘之上时,肘部并未被牵移到前面,甚至还移到了上身垂直线的后面一点,造成胳膊的“窝曲感”,这表明坐得太靠近键盘,应把琴凳往后适度移动。
(2)找到整个键盘的中间点。有钥匙孔的钢琴,钥匙孔就是中间。没钥匙孔的,可将双脚不偏不倚地直对钢琴的两个踏板,这时,双腿如果没有任何左右偏斜,就是坐在正中了。另外,还可在键盘上找中间点。钢琴88个键盘的中间点,在中央C右边第一个E和F键之间;85个键盘的,则在中央C右边第一个降E上。找到中间点,居中而坐,控制全局。
(3)调整坐位的高低。上身坐直,双手置于钢琴键盘之上,这时,如果肘部略微高于钢琴键盘的平面,坐低的高低,大致就合适了。但假如肘部高于钢琴键盘平面过多,胳膊好象有点“吊着”似的,手腕也不能自然放平,说明坐位偏高了,就把琴凳适当调低。相反,假如手置钢琴键盘之上时,肘部明显低于钢琴键盘平面,说明坐位偏低了,应把琴凳适当调高。
以上讲的都是一般的标准。其中,坐在中间点,对任何人都是同样的要求,而坐位的高低、前后,每个人不见得绝对完全一致,但对自己而且言,则应当有一个稳定的调整尺度。
而在练习钢琴的前后最主要的就是坐姿与身体协调性的关系:
身体的的协调牵涉到钢琴弹奏的基本坐姿和体位等方面,是从第一课开始就要明确的一些问题,随着程序的深化,又要不断发展和更好地运用。保证身体协调的根本是正确合理的坐姿。从开始学琴起,就要让学生明确,坐的前后和高低都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进行调节。坐得太近了使手缺少了活动余地,影响了手臂的舒展;坐得太远了,影响对键盘的控制,不利于力量的集中;从太高或太低了同样影响力量的合理自如运用。应以下臂与钢琴键盘基本持平为准。身体要处在较积极的、利于运动的状态,所以首先要稍挺直一些,不要弯腰驼背,不要耸肩缩脖,保持上身的自然协调。随着级别的上升,程度的提高,对力度、速度、音乐情绪和色彩的变化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所以身体的参与和调节也越来越重要。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好的钢琴演奏,身体都是非常协调地随时调节着的,而不是僵硬而紧张的。臀部要稳定而固定地坐在琴凳中部,为了便于灵活用力,不要坐满,坐一半即可。而且为了照顾到高低音,要坐在钢琴中部,不要随意挪动,而两条腿放在钢琴踏板两旁,在强奏时左腿可后撤作为全身力量支点。这是坐姿的基本要求。至于身体的左右调节,主要依据音的高低。以音阶为例,弱低音区时,身体重心放到左腿方面去;弹中音区时,身体重心两面摆平;弹到高音时,身体重心侧往右腿方面,我们如果双手弹四个八度同向音阶时,身体就有一个自左至右,又自右至左的重心转移过程。
再说上身的前后位置。上身的前后可以根据音量的大小、力量的强弱来确定。一般规律是,较弱的力度时,身体可处在较正的位置,力度越强,身体可越向前倾一些。整个身体臆后活动的范围以坐直为基准,随音量加大而逐渐前倾。反之,随着音量减小从前倾的位置逐渐回到身体的坐直位置。需说明一点是一般不用后倾身体的位置。但在高级程度时,在一些很宁静的弱奏段落,随演奏的需要亦可有适当的后倾,但在基础学习阶段则不提倡重心向后,因为学生首先要做到把力量下去。上述的前后调节,完全应是灵活、协调,并随时变化的,而且用力应是有弹性的,有向前的力量,必有相应的反作用力,所以再强的用力也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固定前倾,有向前的动作必有回来的动作,这点一定要记住。有了随钢琴键盘高低而变化的身体左右动;又有了随力度大小而变化的身体前后动,这些动作在乐曲中是千变万化的,由此,我们的灵活身体调节就能使身体形成像一棵风中摇摆的树,安静的乐曲,身体的动作也会安静,而变化幅度大的乐曲,身体也会有相应幅度较大的动作,这是合理的,也是一致的。在考级和教学中,会发现有的学生弹钢琴身体后倾,使不上劲,造成声音力薄;有的学生弹钢琴时身体较板,不善调节,弹出来的音乐平淡而缺乏变化,常是显得无动于衷,这跟内心音乐感和由引产生的必要身体调节都有关系;也有的学生弹琴时,人在琴凳上挪来挪去,不会坐稳在中间,身体再左右摇动;在程度和级别高一些的学生中,由于身体不会协调用力,而弹不出较强和丰厚的声音,乐曲做不出高潮,缺乏应有的强弱变化......这些毛病,无不和身体的是否协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