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梯形的周长怎么算
1、梯形周长公式C=上底+下底+两个腰长
2、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2腰
3、梯形面积公式:S=1/2(上底+下底)*高
4、梯形的面积公式: 中位线×高
5、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面积为:对角线×对角线÷2
性质
1.等腰梯形的两条腰相等。
2.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3.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4.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上下底中点的连线所在直线(过两底中点的直线)。
判定
①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②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③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Ⅱ 梯形的面积、周长公式推导
梯形的周长是定义的,就是四边之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是(上底+下底)×高/2
它是做两个一模一样的梯形,然后把一个梯形倒过来,和另一个拼在一起,形成一个连长为(上底+下底)长的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高,得到梯形的面积为(上底+下底)×高/2
Ⅲ 梯形的周长公式是什么
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腰+腰,用字母表示:L=a+b+c+d;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2腰,用字母表示:a+c+2b。
1、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S=(a+c)xh÷2
变形:h=2S÷(a+c);变形2:a=2s÷h-c;变形3:c=2s÷h-a。
2、梯形的面积公式:中位线×高,用字母表示:L·h。
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面积为:对角线×对角线÷2。
1、高的计算方式可以根据梯形的周长,面积,梯形的角度来计算。
2、在已知条件比较少的情况下,可以坐辅助线来帮助答题。比如画出辅助线形成特殊的形状(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之类)
3、或者直接根据奥数之类的特殊计算方式来计算高的数值。
梯形的高的平方=梯形母线的平方-(平行的上下底边差的二分之一)的平方。
注意如果是直角梯形,梯形的高的平方=梯形母线的平方-(平行的上下底边差)的平方。
Ⅳ 梯形的周长公式是什么
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腰+腰,用字母表示:L=a+b+c+d
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2腰,用字母表示:a+c+2b。
梯形(trapezium)是指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边,较长的一条底边叫下底,较短的一条底边叫上底。另外两边叫腰;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梯形的高。
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直角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isosceles trapezium)。等腰梯形是一种特殊的梯形,其判定方法与等腰三角形判定方法类似。
(4)梯形周长公式推导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一、面积公式
1、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S=(a+c)xh÷2
变形:h=2S÷(a+c);变形2:a=2s÷h-c;变形3:c=2s÷h-a。
2、梯形的面积公式: 中位线×高,用字母表示:L·h。
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面积为:对角线×对角线÷2。
二、常做辅助线
1、作高(根据实际题目确定)。
2、平移一腰。
3、平移对角线。
4、反向延长两腰交于一点。
5、取一腰中点,另一腰两端点连接并延长。
6、取两底中点,过一底中点做两腰的平行线。
7、取两腰中点,连接,作中位线 。
Ⅳ 梯形的周长公式
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腰+腰,用字母表示:L=a+b+c+d;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2腰,用字母表示:a+c+2b。
常用辅助线:
1、作高(根据实际题目确定)。
2、平移一腰。
3、平移对角线。
4、反向延长两腰交于一点。
5、取一腰中点,另一腰两端点连接并延长。
6、取两底中点,过一底中点做两腰的平行线。
7、取两腰中点,连接,作中位线。
Ⅵ 梯形的周长公式是什么汉字和字母。都写出来。
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腰+腰。
用字母表示:L=a+b+c+d(L表示周长,a表示上底,b表示下底,c、d表示两腰)。
梯形平行的两条边为底边,分别称为上底和下底,其间的距离为高,不平行的两条边为腰。下底与腰的夹角为底角,上底与腰的夹角为顶角。周长为图形一周的长度,梯形的周长的就是把上底、下底和两条边的长度的总和。
(6)梯形周长公式推导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梯形的面积公式
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1/2。
用字母表示:S=(a+b)×h×1/2。(S表示面积,a表示上底,b表示下底,h表示梯形的高)。
梯形的面积是梯形所占空间的大小。其面积公式也可以为:S==m×h,m=(a+b)÷2,其中m为中位线的长度。由梯形两腰的中点连成的线段称为梯形的中位线。梯形的中位线与上底和下底都平行,长度为上底与下底的长度之和的一半。
Ⅶ 梯形周长公式 梯形周长公式是什么
1、梯形周长公式C=上底+下底+两个腰长。
2、梯形判定: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
3、梯形特征:
梯形: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
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边,在下面且较长的一条底边叫下底,在上面且较短的一条底边叫上底。另外两边叫腰。
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梯形的高。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直角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等腰梯形是一种特殊的梯形,其判定方法与等腰三角形判定方法类似。梯形有不稳定性。
Ⅷ 梯形的周长公式
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腰+腰,用字母表示:L=a+b+c+d。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2腰,用字母表示:L=a+b+2d。
设梯形的上底长为a,下底长为b,两腰长分别为c、d ,周长为L,则梯形的周长公式为:L=a+b+c+d。
通俗表示为:上底+下底+腰+腰
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由于等腰梯形的两腰长相等,即c=d,故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可简化为:
L=a+b+2d。
1.等腰梯形的两条腰相等。
2.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3.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4.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上下底中点的连线所在直线。
5.等腰梯形(这个非等腰梯形同理)的中位线(两腰中点相连的线叫做中位线)等于上下底和的二分之一。
6.直角梯形有两个角是直角。
7.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面积可用两条对角线积的一半计算。
1、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
2、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
Ⅸ 梯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梯形周长公式C=上底+下底+两个腰长(如果两腰不相等需要分别加)
梯形面积公式:S=1/2(上底+下底)*高
等腰梯形的两条腰相等,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上下底中点的连线所在直线(过两底中点的直线)。
(9)梯形周长公式推导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判定一个任意四边形为等腰梯形,如果不能直接运用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一般的方法是通过作辅助线,将此四边形分解为熟悉的多边形,此例就是通过作平行线,将四边形分解成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等腰三角形。
过顶点作一条对角线的平行线,把两条对角线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集中到一个三角形中,将求梯形上下底的长转化为求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