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工心脏起搏是何时开创的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1952年1月,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佐尔医生首次在人体胸壁的表面施行脉宽2ms,强度为75~150V的电脉冲刺激心脏,成功地为1例心脏停搏患者进行心脏复苏,挽救了这位濒临死亡病人的生命。电极缝在胸壁,使电刺激起搏心脏的同时也刺激胸部肌肉,引起局部肌肉的抽动和疼痛,这一创举立即受到医学界和工程技术界人士的广泛重视,迎来了心脏病学的一个变革时期,临时性心脏起搏器术逐渐被医学界广泛接受,成为一种常规的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佐尔被尊称为“心脏起搏之父”。
佐尔的这一创举是其多年潜心研究的硕果。最初他在狗的身体上进行实验,将刺激电极缝置在胸壁和食管处,细心观察刺激电极能否起到起搏心脏的作用。此后,佐尔研究成功一种标准类型的起搏器,他用一根长线状电极放置在狗的食管内,另一根缝置在狗的心包上,实验结果表明,电的脉冲刺激能引起心室有效的收缩,可使已经停跳的心脏复跳,并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接着他又着手改进心外起搏技术和仪器,力求起搏仪器操作简单,功能完善,便于临床使用和推广。佐尔的研究中发现,当电流达50~200MA(或30~50W)时,心脏才对刺激起反应,当刺激电极的负极与心肌紧密贴近时,有效起搏心脏所需的能量相对较低。起搏刺激的脉宽一般需要2~3ms,而且不易产生竞争性效应。他也注意到,心动过速或室颤引起心肌本身缺血和缺氧时,应用电脉冲刺激容易引起两种心律的竞争。1960年,佐尔等,分别通过开胸手术,植入心脏脉冲发生器及电极导线系统,使临时性起搏技术开始走向永久性。佐尔卓有成效的工作开创了心脏停搏的有效急救方法,开创了人工心脏起搏的新时代。
心脏起搏器的问世
2. 临床工程的人工心脏辅助装置的研究
目前终末期心衰患者的最有效治疗手段仍然是心脏—自然或人工心脏移植。由于存在供体缺乏、供体保存、免疫排异和社会伦理认识等方面的问题,自然心脏移植很难满足临床需要,发展人工心脏辅助装置(Artificial Heart Assistant Device,AHAD)已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方法。
自93年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课题组蔺嫦燕等以国际90年代才逐渐开展的电动植入式AHAD为研究起点,先后系统地研制了植入离心式、磁耦合轴流式、螺旋式和机电一体式AHAD。在研制过程中,采用相同直径但叶片数不同的叶轮设计解决了左、右心同时辅助的要求。螺旋式叶片的构思成型对降低血液破坏起到明显效果。陶瓷轴承的应用在延长血泵的使用寿命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体外试验结果显示:机电一体式AHAD的动力学输出完全可以满足心脏辅助需求,同时轴流式心脏辅助装置在压力变化较大范围内能保持较稳定的流量输出,且它具有更好的散热性能更适合做辅助用心脏辅助装置。在体动物试验结果证明:这种AHAD的平均辅助流量>3L/min满足了心衰动物的辅助需求。实验动物的动力学输出实验数据显示:它对心衰动物有明显的辅助功能。心肌耗氧数据证实、它还能通过减少自然心脏做功使衰竭心脏逐渐恢复。心肌组织光镜、电镜检查结果也证实了它对心脏功能的辅助功能。系统的血液相容性研究发现:由于螺旋式AHAD具有特殊的叶片形状和较小的血液接触面积,经优化设计的流场对血液的破坏较其他类血泵明显减轻。实验还发现螺旋式AHAD的泵壳与螺旋叶轮之间垂直距离的大小对红血球破坏有较大影响。该研究组还采用纳米碳复合材料涂覆技术降低了血泵表面血小板的吸附和溶血。这个研究组正为发展具有我国特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HAD,特别在开发短、中期使用的AHAD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3. 人工心脏真的能代替人的心脏吗
人工心脏是一种可植入的机械装置,可以替代部分或全部心脏。人工心脏现在更常用于等待心脏移植。然而,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在等待心脏移植,心脏的来源也越来越少。永久性人工心脏的发展必然是一种趋势。目前,虽然人工心脏发展迅速,使许多患者有了生存的机会,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人工心脏的研究从一开始就面临许多挑战。永久性完整人工心脏的病例甚至更少。因此,开发人工心脏来替代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应该是医学发展中的一项重大工程,以进一步发展它。
人工心脏分为辅助人工心脏和完整人工心脏。辅助人工心脏根据时间长短也可分为临时辅助和永久辅助。临时辅助人工心脏通常在两周内使用。永久性辅助人工心脏可以持续两年。
4. 中国国产的人工心脏研发成功了,成功研发人工心脏有什么意义
在2021年3月17日,有一个让人非常振奋的消息,就是中国国产的人工心脏研发成功了,心脏病是一个慢性病,世界上有很多人由于过大的压力或者是先天的心脏,并都丧失了自己的生命,特别是那些先天的心脏病患者,他们从一出生就要小心翼翼的,因为死神不知什么时候会把他们的生命夺走,但是人工心脏研发成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希望。
你觉得国家还应该研究出来什么东西来对抗疾病,欢迎在评论区底下留下你的想法。
5. 中国有1300万人心脏衰竭,国产人工心脏能续命吗
随着医学的发展,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大大降低,但作为各种心脏病的最终发展阶段,心力衰竭已成为心血管疾病领域唯一一种呈上升趋势的疾病。人工心脏的发明是因为它是对晚期或严重心力衰竭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之后,受“液压泵”工作原理的启发,工程师们开发了第二代心室辅助装置,该装置利用DC无刷电机产生的磁场驱动叶轮高速旋转,从而产生吸力,将衰竭心脏的血液抽出并泵入主动脉,以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6. 国产人工心脏研发成功,又一个里程碑,它能够应用于哪些地方
一:国产人工心脏国产人工心脏研发成功,又一个里程碑,它能够应用于心脏移植手术,同时也会降低人工心脏的售价,让更多的患者得到重生的机会。
有严重心脏疾病的患者,最终的病症就是出现心力衰竭,而治疗心力衰竭的最佳方法就是心脏移植。国内大约有1500万心衰患者,其中至少有130万的患者是急需心脏移植,但由于供体不足,每年心脏移植手术量仅仅只有300例左右,然而对于人工心脏则存在价格非常昂贵的问题,一个进口最先进的人工心脏售价都要在100万元以上,很多心衰患者都难以承担。苏州一家企业自主研制出了全球最小的第三代全磁悬浮式人工心脏,重量不到180克,并且价格会远低于进口产品,填补了国内人工心脏技术领域的空白。
7. 国产人工心脏研发成功,这将会为我国的医疗事业带来哪些影响呢
对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有很大帮助。看到我们现在医疗发展技术越来越好,生病也能够及时得到治疗,老有所依,这才是幸福社会生活。希望我国各方面发展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