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语法学习教学方法

语法学习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30 19:03:58

如何学好英语语法方法总结

学好英语要从多方面入手,语法其中就是一个方面,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如何学好英语语法 方法 总结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学英语语法先从哪部分学起?

1、先学词性:名词、代词、数词、介词、冠词、连词等等。

2、学简单句,通过简单句弄清楚,什么是主、谓、宾、定、状、补。

3、学复杂句,也就是各类从句,主语从句和宾语从句是最简单的,最难的是定语从句。

4、时态是与汉语最不同的地方,英语共有16种时态,但常用的只有10种。

第1、2条学习的时候,要不忘与汉语对比,你会学得很快,大同小异,重点去理解和记忆“不同

”点。

英语其实就是:单词+语法

2.学英语语法的步骤有哪些?

1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刚开始不应过度在意语法。

这就好比小孩走路,没有必要掌握技巧,需要的只是多多尝试,慢慢地就有了感觉,然后平衡能力就好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学习如何走得好看。其实学英语也是如此,刚开始要多读,多说,学任何语言都要有一个模仿的过程。

2有了一定的阅读量和词汇量之后,也就是说你有了一定的积累,然后就可以看看语法了,刚开始看一些简单的语法,再回想一下你读过的一些东西,仔细想这些 句子 是怎么来的。

3.看语法的话也讲究主次,最基本的一定要先掌握,比如主谓宾,动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等等,句式结构,句式搭配都有哪些,这些东西也是你学习语法的骨架,是 学习英语 的根本,试想这些基本的东西你都搞不明白,你怎么可能去读懂那些更高级的句子呢。

4更进一步,可以通过阅读来不断地巩固你所学习的语法,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培养语感,当你大多数时候靠语感来判读分析一个句子的时候,说明你的英语水平已经很可以了,就像我们说我们的汉语时,根本就不用寻思它合理与否。

英语的学习在于坚持,语法的学习更是如此,刚入门的时候更要注意这个。

3.英语语法口诀

★数词变化规律及读法口诀

两大数词基和序, 前表数量后第几。

构成先谈基数词, 1至12请认真记。

13至19,teen结尾齐, ty结尾表几十。

若要表达几十几, 几十短横1到9。

One hundred 一百记, 若表几百几十几。

几百 and几十几, 基数规律上述里。

再把序数谈仔细, 第一至三独立记。

第四至十九结尾th, 第廿到九十有规律。

基数基础y变ieth。 第几十几有特例,

第几十由基数起, 几用序数有道理。

第一百one hundred。 若说第一百几十几。

One hundred and第几十几。 谈此即告一段落。

序有缩式莫忘记, 上述须用心体味。

★变动词单三人称口诀

一般情况动词尾-s加。 o,s,ch,sh结尾“-es”没有差。

辅音加y 去y为“-ies”是方法。

★现在分词构成口诀

词尾直加-ing是一般式,若遇无音e去之加-ing。

重读闭音一辅音字母尾,双写该字母-ing是正理。

★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构成口诀

结尾直加-er,-est属一般, 详细构成方法逐一来侃谈。

一辅音结尾重读闭音节看, 辅音双写-er,-est是习惯。

辅音加y(ly)除外有型感, 按照去y,-er,-iest方法办。

上述皆属单音部分双音段, 下面把多音节规律来看看。

词前加more,most此规律唤。 规则变化到此已全都谈完。

有些不规则变化请你记全。 “双好”better,best记的宽。

“坏病”worse,worst莫记乱。 “双多” more,most不用管

“老、远”两种形式别记篡, “有点”less,least记清盼。

★感观使役动词记忆和使用口诀

记忆口诀:二听四看一感觉,使役动词有三个。(或:一感二听三使四看。)

一感;feel

二听:hear,listen to

三使:make ,let ,have

四看:look at,see,watch,notice

使用口诀:感使动词真奇怪,to在句中象妖怪。

主动句里它走开,被动句里它回来。

动词let要除外,to词可来可不来。


如何学好英语语法方法总结相关 文章 :

★ 学好英语的方法总结

★ 英语学习方法总结5篇精选

★ 如何快速学好英语语法介绍

★ 如何学好英语语法的论文

★ 关于高效快速学好英语语法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分享

★ 英语语法的速学技巧

★ 如何学好英语语法

★ 怎样学好英语语法

★ 英语学习方法总结大全

Ⅱ 怎么学英语语法有哪些方法

语法是语言的规律,想要学好英语,首先得攻克语法。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学习英语语法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学习英语语法的方法
英语语法书很多,学习英语语法的方法也不少。学好一样东西,本没有绝对好的方法。号称包治百病的医生,要么是庸医,要么是骗子。事实上,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不断尝试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依我这个半路出家的人看来,不管用什么方法学英语语法,进而学英语语言,一是要有整体语感,要学会归纳和演绎,由此及彼;三是要借助对母语的了解,琢磨汉语和英语的异同之处,转而进行两种语言之间的由此及彼。比如:学了wish的宾语可以用不定式,可以推理出名词wish的定语、表语也有可能是不定式。是还是不是?一查词典便知。汉语的“讨论”一词用动词短语作宾语,中间一般要加个wh-词,如能说“讨论如何学习英语”,不能说“讨论学习英语”。

英语里的discuss用不定式作宾语是否也是如此呢?英语中类似的词是否是同样情况呢?花点时间就解决问题。

对语言的分析能力,实际上以对语言的整体语感为基础的,更是以对语言完整的整体语感为目的的。说到底,语言不就是规律和例外的组合吗?!两三年积累下来,你就是语法高手。
快速学习英语语法的建议
一、准备一本语法参考书。

在英语语法学习中,语法参考书的作用就像词典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书。语法参考书对语法知识的介绍一般都比较系统。大家可以选择一本适合高中生的语法书,利用课余时间先通读一遍,大概了解一下有哪些语法内容,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带着问题查阅相关的语法知识做好准备。谈到查阅语法书,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根据老师的教学进度,结合教材的语法安排,认真研读相关语法项目,以便能够对相关规则理解透彻,应用自如。二是通过作业和考试发现自己对某一语法知识点模糊不清时,要及时翻阅语法书,仔细研读自己欠缺的部分。

二、积极主动地归纳总结语法规则。

中学阶段的语法知识点非常多,常常给人错综复杂的印象,记忆起来常常是“剪不断、理还乱”。其实语法记忆也有规律性,我们首先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将语法点分类串起来。例如:

My sister is a nurse. (主+系+表)

The leaves are falling. (主+谓)

Walls have ears. (主+谓+宾)

Mary’s mother bought her a pink coat. (主+谓+间宾+直宾)

The class elected Robert Monitor. (主+谓+宾+宾补)

英语中的句子千变万化,但归根结底都离不开这些基本句型,那些比较长的并列句、复合句都是由这些句型扩展变化而来的,因此这些句型应作为我们学习英语语法的出发点。

另外,记忆语法规则也讲究技巧性。英语中有许多抽象的概念,如果死记硬背,确实让人头疼,所以应该运用一些方法使语法学习变得活泼有趣。
学习英语语法的目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简要讨论一下要不要学习英语语法的问题。这个问题,答案也许是很清楚的。主张英语语法可以不学的人往往这样说:我们中国人,如果智力正常,从小就会说汉语,能遣词造句,没见过哪个小孩先学语法再学话的。再说,英语讲得多了,有了语感,语法还不是水到渠成的事。

这种实践出真知的说法,绝对是正确的。但我仍主张学一点英语语法。本人没受过很好的教育,更不懂高深的语言学习理论,但一直有这样的看法:在我们中国,百年都没有营造出正常情况下用正式英语交际的大氛围和小氛围,所以难以在投入产出比符合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培养出一定的英语语感。语法,实际上就是给你语言整体上的语感(规则),既给你能解释语言现象的鱼,又教你如何用语感去钓语言深层的鱼。何乐而不为呢?说到这,学习英语语法的目的也就清清楚楚了:弥补氛围难以在短期内培养一定语感的缺憾,比较经济地获得英语整体的语感。当然,也为通过我们这个优习网国的众多英语测试提供初级“抱佛脚”的方法。
学习英语语法的范围
学习英语语法的范围,指的是学习英语语法需掌握的内容程度。既然我们学习英语语法的目的那么简单实际,到啥山唱啥歌吧。范围不必很大,也就是说面不宜太宽,点也不宜研究太深,毕竟需要用英语说之乎者也的人不多。另外,我认为通过学习英语语法,求得对英语的整体感觉非常重要。有了整体感,可以揭开英语的神秘面纱,知道了对手的模样,就知己知彼了;有了整体感,对语言就有了“君临天下”之气,加之不懈的积累,从掌握语法的必然王国,进而出入语言的自由王国。出于这种考虑,这个讲义编得非常简单,有些方面甚至还不如高中所学的内容,但实用语法的基本脉络比较清晰。

猜你喜欢:

1. 关于英语语法如何学习的建议

2. 如何快速学习英语语法

3. 自学英语语法最好的方式

4. 英语零基础应该怎么学语法

5. 如何自学英语语法

Ⅲ 中学英语语法的教学方法

中学英语语法的教学方法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万物在更新,而我们在成长,回顾一段时间以来的教学经历,付出了汗水,也收获了成果,请务必好好写一份教学总结,记录好这段经历。相信很多人都是毫无头绪、内心崩溃的状态吧!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学英语语法的教学方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引言

随着以“任务型教学”为代表的交际教学法思想被推崇,以及对新课标中“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理解的偏颇。有教师认为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而误以为语法教学可有可无。于是“淡化语法”的教学现象普遍存在,直接导致了学生“双基”的薄弱,因此阻碍着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形成。为此,本文提出重新审视中学英语语法教学。

二、语法教学的必要性

语法作为形式语言的要素,是对语言存在的规则所做出的概括描述。其形式是一套规则,其作用是将负载语音的词汇组合成语言(language)并生成言语(words)。这样,语法就成了学习者掌握语言的完善而有价值的工具,学习者不可不学。

对于中国的中学生来说,语法教学更具有必要性。因为中国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获得更多的是靠“学得”(learning)而不是“习得”(acquisition)(张正东,XX)。这是由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具有的特点所决定的(崔刚,XX):

第一, 英语学习主要围绕课堂教学进行,而课堂教学的学时有限。

第二,英语使用的环境差。在中国没有二语国家(如新加坡、印度)的使用环境,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相对较少。

第三,学生学习英语是学业课程的需要,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多数没有直接的学习动机。

第四,汉语与英语的差异大。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象形文字,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拼音文字。受汉语“负迁移”影响,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时要比其它拼音文字国家学生面临更多的困难。

这些特点决定了英语教学是作为一门外语,不能象第二语言那样习得语言。虽然外语相对于第一语言是第二语言,但作为目的'语,并非在目的语国家(如英、美)为移民者开设的二语(英语),外语主要通过有意学习(学得)而掌握。在学校学得外语又有以下主要特点:

(1)主要遵循知识(主要为语法)→技能→运用能力的线路发展;

(2)输入之后在吸收之前都得经过理解,这种理解或采用归纳方式、类似“熟而生巧”,或采用演绎方式、类似“画龙点睛”,都离不了语法(戴淑静,XX)。

三、优化语法教学的方法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明学习是一个接受知识与完全消化并贮存知识的动态过程。英语学习也是这样一个输入与输出的过程。因此,不能用语言“习得”模式去硬套我们的英语教学活动,而应根据教与学的实情,在教材与教学设计上多下功夫,创新语法教学方法(杨金昌,XX)。

1、归纳法。归纳法即教师向学生逐步渗透具体的语言现象,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找出规律,总结出语法规则,这样能使学生容易接受语法。例如,在学习情态动词结构“should have done”时,教师可呈现例句:the driver’s carelessness cost many passengers’ lives. 接着启发学生:do you think the driver should have been careful ?学生会立刻理解句中“should have been careful”的含义。此时教师不要急于点明语言点的规则,而是应呈现更多的句子,以检验学生的对新语法项目的理解。教师呈现每个例句都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待他们领会句意后再引导用“should have done”改写句子。

(1)this morning mary was late for school .→ she should have got up a little earlier .

(2)i didn’t pass the exam because i had wasted lots of time .→i should have made full use of time to work on my lessons .

…… 在上述语法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和练习若干句子,既能很快理解“should have done”的意义,又能较好地掌握其用法,即:“should+现在完成式”表示“本来应该做某事而实际上并未做”,常常含有责备、不满的语气。这样的归纳教学能让学生理解和活化语法规则。

2、对比法。学生学习了一些语法规则后,在一段时间内会产生“越学越糊涂”的困惑。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组织学生将所学的语法知识进行思维加工,引导学生对类似的语法现象进行对比,找出关键点,发现差异点。例如,学生学习了定语从句与同位语从句后,对that引导的从句究竟是定语从句还是同位语从句深感迷惑。此时,教师可出示以下两个例句:(1)the news that he passed the entrance college examination made his parents very happy . (2)the news that he told me made me very surprised .接着让学生仔细观察that引导的两个从句,然后让学生分析that在两个从句中的语法成分,很快学生发现that在句(1)从句不作任何成分,而在句(2)从句中作动词的宾语,最后与学生共同总结出that在同位语从句中不作语法成分,在定语从句中作语法成分。经过对比,看似复杂的语法知识很快“化难为易”。

3、情景法。情景是指运用目的语的环境。学习语言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教师如能为学生知觉和理解教材创设情境和构架,制作生动形象的语境,启发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加以清楚而又合逻辑的知觉组织,定能提高学习质量(万云英,1991)。如,―ing分词与―ed分词是中学语法的重点和难点,许多学生对其之间的差异分辨不清。教师可以采用实验演示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观察其差异。课堂上,教师演示水被烧开的过程,当水沸腾时,教师介绍短语boiling water;待水降温不沸腾时,呈现短语boiled water,并作喝水状。在这种生动的语境中,学生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现在分词与过去分词的区别:现在分词一般表示主动进行的动作而过去分词一般表示被动完成的动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国情制约下的中学英语教学是离不开语法的,应给予语法教学一片天地。在进行语法教学时,方法是人为多样的,正所谓“教无定法”,但“贵在得法”,其核心应是结合英语教学活动,体现“优化而不淡化,重视而不死抠”的原则。

拓展:最新英语教学方法

一、“画”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是一种最直观、最有效的教学手段。

因为它有着特有的信息沟通作用,能提示语言与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且可以提高学生学英语的浓厚兴趣,教学效果也十分好。具体方法是:

(1)首先教师举着自己的画边问边答,倒如:要教学“小汽车”这个单词,教师就可以指着画提问“What‘sthis”?“It‘scar”反复指着画多说几遍“Car”,这时学生一看就会明白,然后教师又可要学生们拿出自己先画好的“小汽车”卡片来进行两人间的问答练习。

(2)边画边操练。就是让学生根据老师的画一步步进行口头操练。例如:教师首先在黑板上画某样物品,让学生猜教师画的是什么,学生可能会有很多答案,老师给予否定,最后完成画,并告诉他们正确答案,虽然学生第一次没猜到,但在他们的发言中不知不觉地操练了一船疑问句:Isthisa…?

二、“唱”的运用。英语歌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增添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感情。

如:知道有学生过生日时,教师就可以和同学们一起给他(她)唱生日歌,这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热爱集体的思想。再如:“TheSpellingSong”这首歌,教师可叫学生改唱自己同学的名字;当学生们唱“TheNumberSong”这首歌,教师还可告诉学生配上动作,师生边唱边演,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不知不觉就记住了0-10这几个数字的读音。新教材中的“ComeandSeeMyFamily”和“Fly”等优美的曲调,既可使学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又可巩固学生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还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

三、“演”。

表演是一种让学生熟练掌握句型和课文,增强运用学过词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水平的有效活动。在介绍课文时,教师进行示范表演,是一种导入新课常见的教学方法,学生喜欢看教师表演,教一些动词时,教师可边做动作边板书新单词。如“Iamswimming,I‘mrunning,I‘mwatchingTV,I‘mclcaning.”等。

培养和鼓励学生上台表演。每次表演的内容是根据所学课文的句型灵活自由地表演,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运用英语的能力。表演前,让学生自由结组,准备几分钟,然后让他们上台表演,每课句型进行这样反复操练。这样,教学内容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与此同时,还锻炼了学生们的胆量,提高了听说的能力。

;

Ⅳ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方法

语法在初中英语中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难点,学生的语法能力提高,这就需要老师的帮助了。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初中英语语法 教学 方法 ,供大家参阅!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方法篇1

完整步骤化教学策略

一.含义及适应情境

完整步骤化教学策略指教师在进行语言形式的教学过程中,应策划一系列完整、有步骤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这些步骤掌握语言知识,最终达到运用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目的。应用该教学策略,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过一个从不知到知之、直至用之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呈现指学生以何种方式接触将要学习的语言现象,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表明其构成及意义。应先让学生接触语言现象或为学生提供运用这种语言现象的情境,使学生自己经过疑问、猜测、探索的过程,在教师的帮助下 总结 归纳。练习指教师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与活动,使学生练习所学的语言结构,确保学生能准 确地掌握语言知识。运用指在学生理解并掌握语言形式及其意义之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可运用语言知识的机会。该教学策略适用于各阶段知识的讲解和训练,主要针对语法教学。

二.教学中对语法的一些认识

1、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激活元认知。

课堂教学中,特别是语法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活(activate)学生的元认知(meta-knowledge), 通 过日常对话,谈论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将学生的原有知识活跃出来,使其具有粘合新知识、构成新认知结构 的活力。话题必须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教

师循循引导,积极鼓励,多加表扬,拉近师生距离,形成一种浓浓 的 学习英语 的氛围。

2、从已学知识着手,找到最近粘合点。

同样,在语法教学中,教师不要直奔主题,急于求成。相反,应从学生已学过的语法能力着手寻找最近的 粘合点。这个过程是师生双方交际的过程,是学生对以往具有的语法能力输出的过程,也是学生为填补教师( 或学生)所提问题中所含信息沟的过程,也为新语法能力的培养铺平道路。

3、在学生语言输出中,加深对语法意识的体验。

在语法教学中,教师不应将注意力集中在语法规则或用法上;而应将注意力放在学生对新语法意识成功的 体验上。其途径并非体现在教师对该语法项目滔滔不绝或绘声绘色的讲解,而是表现在学生对教师有针对性的 语法情景设计(具体以问题形式出现)能作有意义的语言反应上。这种有意义的语言反应,因为有该语法概念 作为内核,因此可以使学生的语法意识(不是语法知识)得到体验。这种精心设计的问题越多,学生语法意识 (awarenss)的成功体验便越深刻。等到这种成功的体验积累到一定数量时,教师或优秀学生对语法规则或用 法(usage )上的稍加点拨便会使这种体验升华到理性高度,深层地储存在大脑的记忆库中。

至此,语法知识与语法技能已合二为一。但是,问题尚未到此结束,语法能力还未形成。

4、站在语篇层面上,达到自动化输出的境地。

语法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于单句训练,那只是语法技能的即席反应,我们还须将语法技能放在一个陌生的 语境中加以运用,进一步得到体验。具体地说,即将该语法技能放在语篇中的诸多语法群中加以选择,流畅输 出,得以证实。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话题,让学生运用所学语法技能,或对课文中某一情景要求学生加以描述 。这时候,新学的语法技能融合到众多已学到的语法能力中去并成为其要素之一。如此循环往复,使语法知

识 、技能和能力螺旋上升,达到自动化的境地。

3教学中学习语法的一些方法举例

三.教学中语法的具体方法举例

1.归纳、演绎法

归纳语言的结构和规则,有助于加强学生对语法知识的认知,同时教学效果也较好。

如:在讲授以what开头引起的感叹句时,首先通过大量的示范,

hot day what a hot day(it is)!

dry weather what dry weather(we have)!

delicious mplings what delicious mplings(they are eating)!

然后给出 其它 词汇,要求学生尝试说出类似的语句,并引导学生发现其规律:what

(a/an)+adj.+n.+(主+谓)!然后通过大量的联系,尝试其他形容词的变化构成形式,进行口头和笔头的巩固性训练,提高学生使用英语的准确性,使学生更加灵活地运用语言知识进行交际。

2. 简笔画 与语境相结合

一个 句子 离开了语境,其表达的意义就很难确定。而新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大量的

对话,每段对话都有一个微型情景,要讲授的内容也比较多。因此在语法教学中利用简笔画依据教学内容创设直观的语境,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概念,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才能有一个完整的理解。

如:教“现在进行时”的结构和用法时,利用简笔画创设语境,帮助学生理解所学

语法规则,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能正确地运用所学语言进行口头和书面的表达。

Today is Sunday.the students of class 3 go to the farm to help the farmers

pick apples.look!Meimei is picking the apples.lily is holding the ladder for her.Tom and Jim are carrying the apples.Li lei is lifting the baskets on to the truck.and the farmers are working on the truck.

另外也可以用简笔画来呈现新句型。如:出示简笔画,引导学生用both„and和

neither„nor句型。

Both lily and Jim are happy.

Neither lily nor Jim is sad.

Both lily and Jim are unhappy.

Neither lily nor Jim is happy.

再出示另一幅图, 造句 如下:

Neither Lily not Jim is a teacher.

这样分层次引入,就会使学生对所授句型的用法有了更形象、清晰的认识。

3.口诀法

例如大多数初一新生在初学英语时,对于联系动词“be”的用法总是出现错误,因

为汉语中无论任何人称的“是”都是一个,而英语则不同。在纠正多次而效果却并不好的情况下,将口诀“我是am,你是are,is跟着她,他,它;单数is,复数are;not加在系词后;提前大写就疑问。”讲述给学生,他们对此语法项目的学习效果就有明显提高。

四.具体事例

(1)教学内容。现在完成时的结构及其意义。

(2)教学目标。学生能掌握has done„的结构并能熟练运用。

(3)教学过程。

步骤1 通过挂图设置语义情境,并提供例句。如:

She arrived at 4 o’clock. Now it’s 5 o’clock. She has waited for an hour. 步骤2 按照挂图提供其他的语境和例句。如Another person arrived at 4:30. He has waited for half an hour.

步骤3 教师把两个例句写在黑板上,教学生读并让学生总结该句型的意义和结构,教师加以指导说明。

步骤4 让全班抄写例句,并指名学生复述句子。注意练习have/has done„for„的结构。 步骤5 将准备好的图片发给学生,进行 配对 或小组看图说话练习,要求使用刚才学过的句型。 步骤6 学生翻开书,在课文/对话中找出带有此句型的句子,并检查其理解程度。 步骤7 学生运用该句型,说一段有语义情境的话。之后,写出这段话。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步骤1、2、3、4为呈现阶段,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语境中认识并理解特定语言现象;步骤5、6为练习阶段,旨在通过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新学的语言;步骤7为运用阶段,这是本课的教学目的。

五.训练要求

运用该策略进行语法教学时,呈现阶段的语境设计并非只局限于挂图,教师可利用学生情况、教室和现实生活情境等,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应的语境。在练习阶段应根据情况让学生进行机械控制类练习、过渡类练习和运用类练习。在运用阶段应注意教学的趣味性和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同时注意口头和书面表达的兼顾。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运用该策略时,应注意呈现生词方式的多样性,避免千篇一律的讲解。生词的练习与运用应与课文或辅助读物相结合,避免孤立地死背单词表。

在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英语语法不应停留在语法知识,语言点的传授、讲解上,而应成为培养语言能力的一环,成为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手段。学习语法规则是为了掌握语言,进行交际,不能为学语法而学语法。我们的英语语法教学必须在方法上有所创新,有所进步,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方法篇2

1、引言

目前,很多中学英语教师感到语法教学很棘手,在公开课上尽量避开语法教学。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 教育 部 2003)。”有些教师认为,新课程标准强调的语言运用能力主要是指口头表达能力,因此过分强调口语的重要性,而忽视语法教学在 英语学习 中的作用。语法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是语言得以成为语言的根本条件之一。“语法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理所当然地要有它应有的地位,语法教学好不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外语教学(教育部 2003)”。

因此,中学英语教学争议的不是要不要教语法,而是要研究语法教学的理念和方法,重新认识语法教学和改进语法的教学,本人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种语法教学方法。

2、 运用小组协作式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指的是:在学生了解了相关语法项目的基本结构及其常用表意功能后,教师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将抽象的语法规则融入生活情景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使所学语法规则在真实交际中得到运用,从而达到内化规则和有效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目的。任务型教学认为,以功能为基础的教学活动中有许多活动并不是来自真实生活,因此最多只能称其为“准交际(quasi-communication)”活动(D. Nunan

989),而要培养学生在真实生活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的生活任务(real-life tasks)

(D. Nunan 1989)。

小组协作任务型教学是任务型教学比较好的实施方式,它采用两人活动或小组活动形式,避免了班额大,不同学生之间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参差不齐,同时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际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等教学问题。运用小组协作式任务型教学,可以改变目前语法教学过于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的状况,从而优化英语语法教学,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实践,使枯燥的语法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新教材Go for it!九年级第3单元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这一单元是学习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在呈现语言目标的句子后,我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要求每小组成员就学校的校规进行讨论,运用“Student should be allowed to……/Students shouldn’t be allowed to……”进行讨论,各小组得出若干意见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到讲台发表意见,最后综合全班同学的一致的意见向校长提建议。由于这一活动与每位同学密切相关,人人都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积极地“动”起来了,教学也随之“活”了起来。学生在小组协作讨论中,反复运用以上句型,达到了掌握运用情态动词被动语态教学任务的目的。

3、运用语境教学

传统的语法教学主要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掌握语言知识上,而不是形 成语 言运用能力上。但是,学习语法的目的不应只是掌握语言形式,而应使语言学习者能够在特定的场合及情景中运用语言形式来实现交际目的。语境教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正确理解判别同一词语或同一句子的不同意思。例如在新教材Go for it八年上册第4单元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的Section A 中出现了“I’m

babysitting my sister./He is watching TV./She’s visiting her

grandmother.” 等具有相同语法形式的句子。此时,教师应告诉学生,BE+V-ing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不同的意思,比如,

“I’m babysitting my sister.”可以指“我正在照看妹妹”但根据上文的问句“What are you doning

for vacation?”此处“I’m babysitting my sister”意思就应是“我将要照看我妹妹。同样,“She’s

visiting her grandmother.”意思便是“她要去看望她奶奶”而不是“她正在看望她奶奶。”又如“hang”一词,作为动词意思可以是“悬挂,吊着”,也可以是“绞死,吊死”之意,那么要正确理解它的意思就要根据特定的语境来判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hang这一词,我给出了以下两道题(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He_____(hang) his dry clothes on the line yesterday.

2. He_____(hang)for murder.

在题1中,整句应理解为“他把他的湿衣服吊在绳子上,所以hang此时应为“悬挂,吊着”的意思,而第2题应是“他因杀人而被处以绞刑”的意思,那么hang就应理解为“绞死,吊死”了,根据hang为“悬挂,吊着”时过去式为hung而hang为“绞死,吊死”时,过去式和过去分词为hanged,所以第1题应填hung而第2题答案为hanged。

可见,在语境中教学语法能使学生更清楚地理解语言和词语,而不是只

注意语言的形式和词的片面意思,这样才能使学生认识到:同一语句和词语在不同场合和不同情景中可能具有不同的意思,从而促使学生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4、运用语篇教学

语法教学应与听、说、和阅读活动紧密结合。阅读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过程,通过分析阅读中遇到的一些语法现象,学生会加深对这些语法现象的理解,这绝非单纯向学生灌输语法知识所能替代的。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机械地在句中操练某个语法点,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若将语法点放入语篇中,让学生在阅读 文章 时对文章中的语言现象首先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就能引导学生根据语境归纳和总结出语法规则。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又不会使学生感到乏味。

例如,教材Go for it! 八年级 上册第8单元SectionB中的一封信件: Dear Tom,

How was your day off ? Did you have fun caping ? I didn’t have a very fun day. I visited my cousins . It rained all day. In the

morning, I stayed in the house and watched DVDs, played computer games, and read. In the afternoon, Uncle Martin put some of his old things out in the yard and had a yard sale! However, no one came to the sale because the weather was so bad. Luckily, we brought our umbrellas and raincoats, so we didn’t get wet.

See you soon,

Nick

这封信件非常适合学生学习动词的过去时,其中有动词过去时的肯定式、否定式及疑问式,而且里面还包含个别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文章又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即描述他们是如何度过假日的,如“visited my cousins/ stayed in the house/ watched DVDs/ played computer games/ read”等;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仿照此信件给自己的朋友写一封信,描述自己刚刚度过的假日。这样的写作活动既能让学生通过语篇来学习语法,学到系统的语法知识,又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5、运用归纳和演绎教学

以归纳的方法教学就是让学生先接触语言材料,通过给学生输入大量真实的语言实例,使学生对所学语言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并进行思维加工,从中归纳出语法规则。这一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记忆、思维和综合能力。演绎的方法是对学生较难理解的语法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先给学生呈现语法规则,再适当举例或让学生举例的教学方法。教材Go

for it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

这一单元主要语法点是学习如何将直接引语转变为间接引语,在归纳总结转变规则之前,我先给学生呈现以下句子:

1. He said,”I am a student.”

2 .She asked,”Will you go to the zoo?”

3. “Where is John?” the teacher asked.

4. “Make sure the door is shut when you leave.” The teacher said to us.

其中1、2句直接引语的内容我请班里学生A表达,然后由学生B告诉

其他同学刚才学生A说了什么,在这一过程中体会人称、时态的变化,同时指导学生一般疑问句转变时要用连词whether或if引导且疑问语序要改为陈述语序(主语在谓语前面),句末用句号。接着第3、4句直接引语部分由我表达,班里学生主动举手,由一名学生告诉其他学生老师说了什么,同时指导学生特殊疑问句及祈使句转变时应注意的问题。最后总结归纳出如何将陈述句、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及祈使句的直接引语转变为间接引语。接着再用“传悄悄话”的活动方式,让学生操练,要求学生在“传悄悄话”的过程中尽量运用不同句式,学生通过这一活动,练习巩固了转变规则,达到熟练掌握间接引语的句型结构的目的。

6、运用游戏教学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求获得 文化 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语法教学一向被认为是“枯燥无味”的代名词,很多学生认为语法难学,没有意义,所以语法教学一定要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若能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不仅可以复习和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学现在进行时的语法内容时,我设计猜测游戏,让一位学生做动作,让全班学生运用句型“What’s

he /she doing? He/She is doing ;”猜测动作。再如,教学“There be”句型时,我将全班分成3--4个小组,每组由一位学生发出指令,例如:There is a table/bed/ ;in the

living room.其他学生按照指令画出某人的起居室;然后小组之间交换所画的图,并用“There

be”句型描述图片内容。在这样的趣味性活动中,学生既掌握了新的句型,也复习了已学的词汇,同时还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7、结语

总之,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语法教学不再“枯燥”,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法知识,只有这样,新课改下的英语语法教学才能在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发挥重要作用。

Ⅳ 怎么上好英语语法课

上好英语语法课,不但要求教学方案做得好,更重要的是会用。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怎么上好英语语法课,供大家参阅!

怎么上好英语语法课

语法教学一直被认为是很难很枯燥,很复杂的,因此学生一般都害怕,讨厌,以致抗拒语法。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很多教师局限于传统英语语法教学,传统的语法教学一般采用满堂灌的模式,教师一味地讲理论、讲规则,学生机械地背诵、记忆,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及精力都用于对语法知识的讲解、传授上。把原本可以生动有趣的语言材料较生硬地灌输给学生,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状态。一堂课下来,既没有高潮也没有低谷,枯燥无味,老师和学生都累得够呛,实际效用无从得知。新课标要求:英语教学要注重交际,突出语篇,利用语境使学生更好地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培养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能把语法与语境结合起来,在语境中传授语法知识,使语法具有魅力,使语境充满生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那么怎样才能改变以前的语法教学模式顺应新课标要求,上好语法课,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把语法学好呢?经过在实践中的尝试,我总结出以下做法。

1、我们知道中国学生没有像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那样习得英语的环境,他们不可能在平时、在课外获得充分足够的英语语言刺激并内化其语言规则,很难靠单纯模仿去自然习得英语。因此,设计真实的语法情境,让学生在运用、交际的交互式中学习语法,可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利用真实的环境或设计模拟的情境进行语法教学,使语法教学更趋形象化、直观化、真实化和趣味化。情景活动中的学习降低了语法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可以避免学习语法的枯燥性,使他们学得快,记得牢,用得活。教授语法的时候,给学生创设学习语法的语境,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去自然习得语法,尽可能找些学生感兴趣的视频,音频,这样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能使用。例如,我们可以用一些总统的演讲视频,尤其是奥巴马的,特别有说服力,有教育意义,而且语法运用也很好。我们也可以下载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人物的视频,像Steve Jobs的,我们将这些运用到教学中,学生既感兴趣,同时也学到了语法。极大地拓宽了教学空间,增加了信息容量。

2、以适合学生特点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对待每个学生,才能使学生的身心自由地发展,创造性的成长。把某些语法教学转化为交际活动,具体设计有:

(1)利用教授英文歌曲来教语法

学生一般对英文歌曲都很感兴趣,下载一些通俗易懂的英文歌曲,通过填补英文歌中的 missing words,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利用歌曲优美的画面和动听的旋律,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创造意境让学生在比较放松的状态下参与学习活动,不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2)进行游戏式教学。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各种不同形式的游戏,这在外教教学中也经常采用。在这样的操练活动中,学生既锻炼了思维能力与快速反应能力,又加深了对所学语法现象的理解,同时使语法教学既轻松又有效。这种游戏竞争激趣的教学方式只所以深得师生的厚爱,因为它既能为英语学习创造逼真的、富于交际性的语言环境,又能为学习提供引人入胜的练习形式,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脑子想,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使课堂焕发无限的生命力。

(3)表演、对话式教学

设计一些使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表演和情景对话,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言信息的使用和接受能力,这样也可以扩大他们对知识的输出。

(4)视听法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与影像呈现语言情景或话题,引导学生运用目标语言结构进行表达和交际。

4、通过小组竞赛方式实现激励机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他们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互相竞争,教师通过自己的表情、语言、体态等给学生尽可能多的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发展创新,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减少教学的强制性,留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进行以自主活动为基础的主动探索型学习,靠自身的努力不断发现和获取新的知识并将其创造性地运用。练习由静态设置成为动态,不仅充实了教材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把知识的训练、技能的培养、智能的开发与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贯穿起来,

让学习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从而使学生从中体验学习的愉快,促使学生主动去运用,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异彩纷呈。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发现者和使用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应充当引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帮助学生一步步完成学习的任务。语法教学也应重视发展性评价,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应及时给予肯定,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评价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实践证明,评价手段在课堂上的介入,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找到发展的方向,从而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意识的逐步形成。

总而言之,面对新的教材和新课程标准,我们要“优化”英语语法教学而不是采用传统的死抠语法进行满堂灌的语法教学模式。与学习英语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一样,语法学习也没有统一的学习方法。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借鉴他人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探索最符合自己学习目的和学习习惯的学习方法与策略。

如何上好英语语法课

语法教学一直被认为是很难很枯燥,很复杂的,因此学生一般都害怕,讨厌,以致抗拒语法。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很多教师局限于传统英语语法教学,传统的语法教学一般采用满堂灌的模式,教师一味地讲理论、讲规则,学生机械地背诵、记忆,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及精力都用于对语法知识的讲解、传授上。那么怎样才能改变以前的语法教学模式顺应新课标要求,上好语法课,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把语法学好呢?我觉得有以下方法:

(1)利用英文歌曲来教语法

学生一般对英文歌曲都很感兴趣,下载一些通俗易懂的英文歌曲,通过填补英文歌中的 missing words,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利用歌曲优美的画面和动听的旋律,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创造意境让学生在比较放松的状态下参与学习活动,不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2)进行游戏式教学。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各种不同形式的游戏,学生学习过程中既锻炼了思维能力与快速反应能力,又加深了对所学语法现象的理解,同时使语法教学既轻松又有效。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脑子想,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使课堂焕发无限的生命力。

(3)表演、对话式教学

设计一些使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表演和情景对话,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言信息的使用和接受能力,这样也可以扩大他们对知识的输出。

(4)视听法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与影像呈现语言情景或话题,引导学生运用目标语言结构进行表达和交际。

(5)通过小组竞赛方式实现激励机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他们分成若干个

小组,让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互相竞争,教师通过自己的表情、语言、体态等给学生尽可能多的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发展创新,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进行以自主活动为基础的主动探索型学习。练习由静态设置成为动态,不仅充实了教材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把知识的训练、技能的培养、智能的开发与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贯穿起来,让学习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从而使学生从中体验学习的愉快。

总而言之,面对新的教材和新课程标准,我们要“优化”英语语法教学而不是采用传统的死抠语法进行满堂灌的语法教学模式。与学习英语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一样,语法学习也没有统一的学习方法。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借鉴他人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探索最符合自己学习目的和学习习惯的学习方法与策略。

英语语法教学方法

一、简介几种主要外语教学法及其语法教学观

1、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The Classical Method) 语法翻译法是十八世纪创建的,直至十九世纪80年代之前的外语教学,它独领风骚。其教学过程是先分析语法,然后把外语译成本族语,主张两种语言机械对比。

2、直接法(Direct Method)

直接法是十九世纪下半叶始于西欧的外语教学改革运动的产物,是古典语法翻译法的对立面。要求外语与思想直接联系,绝对不使用本族语,即完全不借助于翻译,语法降到完全不重要的地位。

3、听说法(The Audiolingual Method/ Oral Approach)

听说法产生于第二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美国。强调模仿、强记固定短语并大量重复,极其重视语音的正确,尤其强调语调训练,“There is little or no grammatical explanation: Grammar is taught by inctive analogy(归纳类推) rather than dective(演绎的) explanation.” 广泛利用对比法、在对比分析母语与外语的基础上学习外语的难点,并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但听说法过分重视机械性训练,忽视语言规则的指导作用,过分重视语言的结构形式,忽视语言内容和意义,存在流于“造作”的语言倾向。

4、视听法(Audio-Visual Method),又叫情景(Situational Method)

视听法于20世纪五十年代首创于法国,它是以幻灯的视觉感受和录音的听觉感受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法,是在直接法和听说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张听说训练必须同一定情景结合,在某一情景基础上进行。视听法的缺点是过于重视语言形式,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整体结构,忽视语言分析、讲解和训练。

5、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全身反应法是美国加州圣约瑟大学心理学教授詹姆士.阿歇尔(James Asher)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这种方法倡导把语言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强调听力理解领先。首先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然后再要求学生用口语表达。主张以句子为教学单位,整句学、整句用,重视语言内容和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6、认知法(cognitive Method)也称认识符号学习理论(cognitive-code learning theory)

认知法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卡鲁尔首先提出的。它是语法翻译的现代形式,它是要求在外语教学中发挥学生的智力,重视语言规则的认识作用,主张全面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一种外语教学法体系或学习理论。企图用认知--符号学习理论代替听说法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反对在教学中进行反复的机械操作练习。它主张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提倡用演绎法讲授语法。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从学习外语一开始就同时进行训练,允许使用本族语和翻译的手段。

7、功能法(The Functional Approach)又被称为交际法(The

Communication Approach)、意念法(The Notional Approach)和语义—意念法(The Semantic Notional Approach)

功能法产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的西欧共同体国家,中心是英国,功能法是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体系。它主张外语教学不要象语法翻译那样,以语法为纲,也不要象视听法那样以结构为纲,而应以语言的表意功能为纲,针对学生今后使用外语的需要选择教学内容。通过接触、模仿范例练习和自由表达思想三个步骤来组织教学。

8、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

任务型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该理论认为:掌握语言大多是在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任务型教学法是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点而形成的,它和其它的教学法并不排斥。其优点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

从以上所列出的教学法流派的主要特点我们不难发现:自传统语法翻译法被取代主导地位以来,其他的教学法都针对传统的语法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不要或淡化处理语法,如直接法、全身反应法、听说法、视听法;另一种观点提倡用演绎法讲授语法,如认知法;还有一类就是反对过于重视语法教学,如功能法、任务型法。

二、几种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语法教学模式

中学语法教学应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不同的教学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1、单元常规教学模式

“观察——发现——讨论——归纳——巩固——运用”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应每遇到一个新的语法项目都花费大量时间去讲解和操练,而应根据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每单元花费一定时问,采用“观察——发现——归纳”的方法,专项突破该单元的重点语法项目。

2、语法专项复习模式

“集中呈现——对比分析——专项梳理——巩固运用”

进行期中或期末或一学段复习时,教师可以集中所涉及的语法内容,通过对比和归纳,引导学生梳理语法规则,并加以巩固和运用

同时,注意设计语法练习时,应尽可能让学生在语篇中完成,避免学生死扣语法规则、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

总之,语法教学不是我们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只是一种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教学内容和手段。所以,我们应该始终倡导学生探究--发现式和自主式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坚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他们在适当的语境中感受语言规则的存在,再通过对语法规则的观察、发现、了解、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学会利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去完成一些具体事情,最终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Ⅵ 几种有效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方法

(一)加强语境教学方法应用
英语语法的学习情况是通过学生在语言应用中体现出来的,英语语言是以其独有的文化和环境背景为依托的,因此语法的教学也要注重情景的创造和介绍。初中英语教学中队语法的教学一般都是从理论结构上进行讲授,但是每一语法都是有其语境的,语境的运用实际上非常重要。初中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突出文章的背景介绍,语法教学中突出语境的分析,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何时应用何种语法,从而真正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二)应用情景对话模式开展英语语法教学
语言的最强大功能就在于交流,我国中小学的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也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对语法的学习必须要积极主动才能真正的学进去和掌握住,依照初中生的水平,只有通过生动的实际的情景才能学到兼具理论和实践性的英语语法。初中英语教师要改变传统僵化的课堂教学氛围,营造生动的充满互动的情景开展英语语法的教学,让学生张口进行英语对话,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用英语表达,在情境中学生更加能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成为主体,也能得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三)教学中应用现代多媒体
英语学习尤其是语法学习是十分枯燥的抽象的,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利用课件展示图片或者播放动画、视频等方式来提高学习的趣味性,通过经典外文影片的观影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语法的实际应用。Look
at the picture.What are they
doing?同时,多媒体还可以用来展示内容丰富的课件,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做好课程设计,力求让学生在课件中可以看出清晰的语法结构体系。多媒体课件还可以应用在练习等多方面,多媒体教学能够使枯燥无味的英语语法教学变得富有趣味性,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外,英语语法教学还可以应用精讲精练、经典美句赏析背诵、游戏学习等多种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应用上述对策开展英语语法教学时,需要注意结合初中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等因素,要选择与初中生生活相关的并能够引起初中生兴趣的话题和情境,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能力为目标开展教学。
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Ⅶ 教你怎么学英语语法最有效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最令人头疼的往往是英语语法。那么有效学英语语法的方法有哪些?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有效学英语语法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有效学英语语法的方法
(1)练好基本句型。 我国近年来的英语教学实践证明:在初学阶段,采用听说领先、学习基本句型的方法去学习英语语法,是行之有效的。 句型学习是通过听说领先的方法去学习传统语法里最常用的语法项目(把它们变为句型去操练)。句型训练实际上吸取了传统语法与结构语法两派的长处。目前国内的英语广播(电视)教学,在入门阶段,多采用句型教学法。因此自学者或者收听广播(收看电视)进行学习,或者根据所选用的课本提供的句型用替换词进行替换练习。所学的句型应该是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讲求熟练掌握,不要贪多冒进。每学一个项目,首先要把单项练习练熟,然后过渡到综合练习,最后则应做到扩大运用。 以定语从句这一项为例。把"I read a novel yesterday.和"It was extremely Interesting."这两个单句改为"The novel I read yesterday was extremely interesting."这就是定语从句的单项练习。首先要反复进行替换练习。如把"I saw a man this morning."和"The man is my teacher."改为"The man I saw this morning is my teacher."把"I saw a film last night."和"The film was very amusing."改为"The film I saw last night was very amusing."这种练习虽然是枯燥的,却是重要的基本功,务求把定语从句练到脱口而出的地步。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把定语从句放在一定的语言情景中去综合运用,进行一问一答。如: A:Did you enjoy the opera? B:Which opera? A:The one we saw last night,of course. B:Yes,very much. 第三步是扩大运用,也就是把定语从句和以前学过的两三个项目放在一起去操练。 A:Do you know who Edgar Snow was?(一般问句;名词从句) B:Yes,he was an American writer who interviewed Chairman Mao in Beijing.(定语从句) A:Oh,now I remember.He was the author who wrote"Red Star Over China",wasn't he?(定语从句;反意疑问句) B:Exactly. 这种回答不但练了定语从句,而且复习了一般问句和反意问句,也给名词从句的学习打了"埋伏"。进行句型操练,既需要"滚雪球"(复习已学的项目),也需要"打埋伏"(预先练一下将来要学习的项目)。 在句型学习阶段必须注意:在听、说领先的前提下,写、读要跟上,力求听、说、写、读四会均衡发展。因此,时间上要作出合理的安排。早上通常可安排为朗读时间。如果能每日坚持下去,收效一定很大。

(2)结合课文去学。 吕叔湘先生说过:"与其多读语法书,不如多读文章。"又说:"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才容易记住,才知道用法。"(引自《中国人学英语》)课文是学习英语的"重要基地"。课文里有语音、词汇项目,也有各类语法项目。它们有机地结合在课文里。课文中出现的语法项目,是有血有肉的,不是干巴巴的。通过课文去学语法,可以学得活,记得牢,这比孤零零地背诵语法条目要有效得多。因此,在句型学习结束后,宜结合课文去学语法,要围绕课文中出现的主要语法项目,循序渐进地学习比较系统的语法知识。 哪些项目是课文里的主要语法项目?通常教科书的编者都明确指出了每一课的主要语法项目。要弄清这些项目的基本概念,掌握它们的公式与用途,尤其要认真地做好有关练习。

(3)对比英语和本族语的语法。 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二者的语法区别很大。英语学习中出现的许多错误,往往是由于汉语语法习惯在自学者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对英语语法的学习产生了种种干扰。要排除这种干扰,最好的方法是经常对比英语与汉语语法的异同。现举数例: 人家问你:"Haven't you read this book?"(你没有读过这本书吗?)如果回答是否定的,依照汉语的习惯,回答通常是:"是的,我没有读过。"但说英语时,你就得说:" No,I haven't." 汉语说"一万",英语却说"十个千(ten thousand)";汉语说"两亿",英语则说:"二百个百万(two hundred million)"。两种语言关于数目的表达是大不相同的。 英语说:"She is too tired to run on."译成汉语却说:"她太累了,不能再跑了。"这中间要加上"不能"这个否定词。 我们只有掌握了这些区别,才有可能把语法学到手。可见在语法学习中,自觉地运用语法是很重要的。

(4)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 英语语法学得好不好,主要不是看你读了多少语法书,记了多少条语法规则,而是要看你在实践中能否正确掌握所学的这些语法规则——能听懂,说得好,写得好,理解得好,译得准确。要达到这个地步,除了在必要的语法理论指导下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以外,是没有什么速成的办法的。 我们常听到学习的人抱怨说:"这个项目一讲就懂,一用就错。"这句话说明一般的语法理论知识并不难懂,但就是难用。要掌握好一个语法项目,就得靠多听、多说、多写、多读、多译,也就是做反复的、大量的、多样化的练习。
有效学英语语法的建议
从阅读中领悟语法,再以语法书巩固领悟而来的知识。

举个简单的例子。冠词the看似简单,其实用法深奥多变。

一本详尽的语法书往往会记录数十条运用the的规则,以及无数的例外情况,而且例外中仍有例外。比如:“根据冠词法规第五条第三小节,这里应用the而非a,但由于前面出现了某字,符合了例外情况三,所以这里用the...”。看看吧,这么多规则以及例外,如果死记的话,记得住这么多吗?即便记下了,写作的时候也未必用得出。

学好语法,语感比规则重要。

养成阅读英文的习惯。仍以the为例。每次读书时总会遇到the字数十次,而每次都会见到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句式。读的多了,加上多留意词语之间的关系,便自然能领悟出the字微妙的用法,写作时也能够少犯错。

阅读时遇到困惑,再去翻阅语法书。这时,语法书上的繁杂规则就正好派上用场了。因为你知道自己要找什么,也知道这些语法规则怎样应用于实际的句子。
学习英语语法的目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简要讨论一下要不要学习英语语法的问题。这个问题,答案也许是很清楚的。主张英语语法可以不学的人往往这样说:我们中国人,如果智力正常,从小就会说汉语,能遣词造句,没见过哪个小孩先学语法再学话的。再说,英语讲得多了,有了语感,语法还不是水到渠成的事。

这种实践出真知的说法,绝对是正确的。但我仍主张学一点英语语法。本人没受过很好的教育,更不懂高深的语言学习理论,但一直有这样的看法:在我们中国,百年都没有营造出正常情况下用正式英语交际的大氛围和小氛围,所以难以在投入产出比符合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培养出一定的英语语感。语法,实际上就是给你语言整体上的语感(规则),既给你能解释语言现象的鱼,又教你如何用语感去钓语言深层的鱼。何乐而不为呢?说到这,学习英语语法的目的也就清清楚楚了:弥补氛围难以在短期内培养一定语感的缺憾,比较经济地获得英语整体的语感。当然,也为通过我们这个优习网国的众多英语测试提供初级“抱佛脚”的方法。

猜你喜欢:

1. 经典的英语学习方法总结

2. 俞敏洪谈英语学习方法

3. 如何利用牛津词典高效学英语

4. 如何从头开始学英语

5. 如何自学英语最快

Ⅷ 探索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

探索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

导语:语法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实践证明:机械练习、替换练习、扩展练习、词语填空、划线提问、对比设疑、交际练习等方法,在语法教学中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水平有积极意义。

语法教学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核心,由于汉语没有时态和词形的变化,语法教学就更为繁杂。因此,绝大多数对外汉语教学的教材,在语音阶段之后,都是以语法结构为纲进行编排的。即每课围绕一两个语法点进行,使外国学生逐步掌握汉语语法的特点及表达方式。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用适当的方法展示语法点,用适当的方法和技巧教授语法点,对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水平极为重要。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机械练习法 机械练习目的是在简单情景中加深学生对语法点的理解,并通过反复的、高频率的机械练习,达到流利说出正确的汉语句子的目的。

例如:老师先大声领读三遍:我是留学生。(此句包含最简单的主谓宾结构)

学生集体朗读、同桌互相朗读、个人自读几遍:我是留学生。

练习结构是:老师——学生——学生——学生——老师

学生不但掌握了最基本的汉语句式,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重复练习,纠正学生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错误。从最简短的句式开始,随着学生对汉语句式的熟悉和掌握,逐渐加入复杂的句型和结构框架。并且在练习过程中,不断加快练习的频率,达到脱口而出。

机械练习对学习任何语言都是必须的,尤其在学习语言的初级阶段,只有经过大量的、反复的机械练习,才能掌握该语言最基本、最核心的句式。

二、替换练习法 教师用所学语法点写出一个标准的句子,然后给出替换的词语,再由学生替换出新句子的方法。

例如:

我 骑自行车 去 长城。

坐火车 广州。

乘飞机 上海。

坐轮船 武昌。

替换练习也经常用在汉语复句的学习中,譬如练习(如果……就……)

老师:如果明天下雨, 学生:我们就不去爬山了。

如果明天刮风, 我们就不赛篮球了。

如果晚上停电, 我们就不上课了。

……

替换练习也可以认为是一种不完全的重复练习,不仅适合句型学习,还有利于复习学过的词语。在实际练习中,教师要掌握好练习速度和替换词语的难度。一般速度可以略快一些,这样可以使学生精力集中,训练学生的.反映能力,提高练习的效率。替换词语要具体、难度要适当,既复习巩固学过的词语,又使替换练习正常进行下去。

三、扩展练习法 通过不断添加新词语,增长句子的长度,以达到使学生能流利说出包括所学语法点的语句。具体方法是教师给予词语提示,由学生进行扩展练习。

例如:老师:饭 学生:饭

中国 中国饭

吃 吃中国饭

喜欢 喜欢吃中国饭

玛丽 玛丽喜欢吃中国饭

……

扩展练习即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句子;既可以师生互练,也可以同桌相互问答。

例如:学生甲: 去食堂, 学生乙: 吃午饭。

去邮局, 买邮票。

去操场, 打篮球。

去机场, 接朋友。

去书店, ……

去银行, ……

扩展练习的优点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使学生加深对所学语法点的理解,培养学生用汉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生活中实际的、有意义的交际打下基础。

四、词语填空法:这是语法教学中最常用的手段和方法,用此法可以练习汉语数量词搭配、动宾搭配、定中结构、状中结构等。

例如:教师说出一个名词,学生迅速添上数量词。

老师:飞机 学生:一架飞机

词典 一本词典

地图 一张地图

汉语课 一节汉语课

教师说出一个动词,学生快速搭配合适的宾语。

老师:锻炼 学生:锻炼身体

克服 克服困难

节约 节约时间

参观 参观博物馆

教师说出一个名词,学生迅速添加定语,定语可以是限定性的,也可以是修饰性的。

老师:电影 学生:中国电影 好看的电影

朋友 美国朋友 漂亮的朋友

民歌 乡村民歌 优美的民歌

饼干 苏打饼干 美味的饼干

词语填空法用途非常广泛,汉语助词“的、地、得、着、了、过”,连词“还、再、又”都是留学生容易混淆的语法难点,只有经过大量的填空练习,才能准确掌握他们的用法。

五、划线提问法: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句子,然后用彩色粉笔在句子下方依次划线,要求学生对划线部分提问:

例如:乔治坐8路公交车去商场买衣服。

要求学生依次用谁、几(多少)、哪儿(什么地方)、什么(东西)提问,并说出完整的疑问句:

1、谁坐8路公交车去商场买衣服?

2、乔治坐几路公交车去商场买衣服?

3、乔治坐8路公交车去哪里买衣服?

4、乔治坐8路公交车去商场买什么?

教师在讲授特指问句时,用划线提问法效果较好。特指问句还包括用“多长”、“多大”、“多高”、“多宽”、“多远”、“多大岁数”等提问的句子。划线提问法,有利于训练学生对特指疑问句的熟练掌握。

六、对比设疑法 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来讲授某些语法点,是教师常用的方法。对比的方式有不少,可以比大小、高矮、长短、颜色……,对于一些复杂的语法现象,教师先对比设疑,后进行讲解,常常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讲授动词前加“一”出现在复句的第一分句这一语法现象时,教师先板书两组词组:

甲组:找人问问 乙组:开门看看

找人一问 开门一看

然后请学生思考,每组中的两个词组意思是否一样?用它们造句时用法是否相同?学生讨论后,教师把词组扩成句子。

甲组:大卫要找人问问去邮局怎么走。

大卫找人一问,就知道了去邮局怎么走。

乙组:我开门看看是谁来找我。

我开门一看,原来是玛丽来找我。

最后,启发学生自己总结出:每组的前句表达“问”、“看”的内容,每组的后句表达“问”的结果、“看”后发现的情况。这种讲授新知识前,进行对比设疑的方法,可使学生形成一种悬念,急切地、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更牢固地掌握新知识。

七、交际练习法 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或创造交际环境,使学生把所学语法点运用于实际交际中。这是语言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语法学习的最高目的。交际练习的特点是真实,教师问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要求学生给予真实的回答。

老师:大卫,这个星期天你到哪里去了?大卫:我去逛超市。

超市里有什么? 有食品、服装、百货。

你买了什么好吃的? 我买了烧鸡、面包、啤酒、巧克力。

单价多少钱?一共多少钱? ……

你坐几路车回来的?

……

交际练习的范围很广,话题很多,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模仿去图书馆借书、医院看病、朋友家作客、野外郊游等。交际练习是语法学习的重要环节,因为只有经过这种练习,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所学语法点的含义,准确地掌握它的用法,学会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使用。

总之,语法教学的方法是极为丰富的,教师在课前要精心准备例句,设计情景,尽量用例句和情景使学生理解所学语法点,并通过大量的、有意义的、行之有效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

;

Ⅸ 英语语法教学方法

英语教师应该掌握一定的语法教学方法,语法教学中通过创设教学交际活动情景,可以使语法教学变得真实,内容丰富,而且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积极的互动,能够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操练的机会,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英语语法教学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英语语法教学方法 篇1

1、设置情景教学法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模拟具体的交际情境,通过讲解练习点评的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随着课程内容的深入,逐渐出现动词的时态和语态等语法现象,这些语法对英语交际的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指导学生在情境中操练它们的用法非常有必要。如“I am opening the door。”、“I have opened thedoor。”、“I will open the door。”这样把语法现象和具体生活的情境联系起来,学生必然能够学得快、记得牢,还能引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课外试着去使用英语。这样,以后在类似情境下,学生必能脱口而出地说出相似的句子来。

2、归纳教学法

归纳是指从大量具体现象中总结、提取出其中的规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先列举出几个的例子,让学生接触一系列的语言现象,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定的语法规则。初中大多的语法句子先是在课本中出现,并逐渐增多,再作归纳总结,并辅之以大量练习。教学实践证明,归纳教学法是一种适合我们中国学生特点的教学法。本人认为,在归纳教学法的基础上,适当结合演绎法,对加深学生的记忆是种不错的方法。

3、句型对比教学法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大量的句子,英语当然也不例外,句型就是从大量的句子中概括出来的典型句式,是语言的结构和模式。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句型和语法都滚雪球式出现的,某个句型或语法会一次出现――再次出现――反复出现――,由少而多,由浅入深,课文就是对已学句型语法的实际运用,每课所配的练习就是用来巩固句型、语法、词汇的。因而,在初中阶段,必须扎实地搞好句型教学,每一个句型都要通过模仿、替换、扩展和活用等步骤的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每一个句型。句型与一般句子相比具有典型性,但是与语法相比,它具有局限性,句型操练代替不了语法学习。为了进一步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必须进一步去学习语法,句型练习是语法学习的起点,语法学习是句型练习的深化和提高。对于初学者来说,只有掌握了大量的句型才能为较系统地学习语法提供感性材料的前提准备,为以后的语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句型操练的基础上,进而学习词法和句法,在学习词法和句法时,又借助句型操练,变语法知识为运用英语的能力,语法教学和句型教学互相结合、互为补充。对不同句型、类似句型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分辨其异同之处,加深理解,这是有助于他们正确运用这些句型的有效方法。

总之,语法教学需要通过实践来实现,其教学效果也要由实践来检验。一成不变的教学法是不可取的,绝对最优的教学法也是没有的,教学方法是否可取,是由其是否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来决定的。语法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水平、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支配的时间等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对最优的结合。我们初中英语教师应尽量使用英语讲课,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在教学过程中分析所用方法的得失,不断予以改进。

英语语法教学方法 篇2

语法教学主要不是针对小学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小学本身接触的语法现象很有限,没有多少需要系统处理的,二是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也不太适合给他们讲语法。

但常有老师问这个问题,小学英语教不教语法,不教的话教材中出现的一些语法现象咋处理?教的话,怎么教法?

这说明,小学英语虽然简单,可也不可避免地遇到语法问题,有些单靠听说活动任务来处理,效果可能不是最好地,也就是说,某些语法现象也有必要从结构形式上进行某种处理,也就是一般说的语法教学了,下面就小学英语语法教学谈24个字的浅见,请大家指正。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这24个字就是:先例后法、意义领先、提醒注意、点到为止、随遇随点、适时归纳。

“先例后法,意义领先”,是说不在接触足够实例的情况下解释语法现象,不脱离实例讲结构。解释语法现象的时候首先从意义出发,结合语言使用来解释,不离开意义讲结构,更不要背“口诀”

“提醒注意”是在听说读写实际语言材料中遇到需要处理的语法现象时,教师明确点明这种用法,适当解释其形式和意义。“点到为止”是仅仅结合当时具体例子解释,不作不必要的拓展。比如第一次接触名词复数的时候,学生遇到了apples,可能会问这个s是干什么用的?这时候告诉学生这个S表示“不是一个”就行了。遇到teeth,学生会问牙不是tooth吗?可以让学生先记住,表示一个牙的时候EE,表示多个牙的时候就OO了,不必把名词复数的各种情况和变化形式全部展示给学生。

“随遇随点”是说前面接触过的语法现象后面再遇到,比如名词的各种复数形式,每次遇到都应该结合当时的例子明确提示。“适时归纳”是当一类语法现象学生遇到的实例已经足够多了,比较熟悉了,可以进行简单的'总结。比如学生接触了名词复数的几种形式变化后,可以把学生以前学过的例子集中到一起,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找出规律。但是不必要“求全”,没接触过得没必要急着“补充”。

从反面说,主张“先例后法、意义领先、提醒注意、点到为止、随遇随点、适时归纳”也就是反对离开语境和意义讲语法规则,不主张离开意义背口诀;反对语法知识点支离破碎,主张适时归纳,但也反对没有足够感性积累的情况下过早归纳;语法规则的归纳反对教师灌输,提倡教师提供典型实例,学生或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反对不顾学生需要和接受能力追求全面。

英语语法教学方法 篇3

一、引言

随着以“任务型教学”为代表的交际教学法思想被推崇,以及对新课标中“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理解的偏颇。有教师认为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而误以为语法教学可有可无。于是“淡化语法”的教学现象普遍存在,直接导致了学生“双基”的薄弱,因此阻碍着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形成。为此,本文提出重新审视中学英语语法教学。

二、语法教学的必要性

语法作为形式语言的要素,是对语言存在的规则所做出的概括描述。其形式是一套规则,其作用是将负载语音的词汇组合成语言(language)并生成言语(words)。这样,语法就成了学习者掌握语言的完善而有价值的工具,学习者不可不学。

对于中国的中学生来说,语法教学更具有必要性。因为中国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获得更多的是靠“学得”(learning)而不是“习得”(acquisition)(张正东,XX)。这是由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具有的特点所决定的(崔刚,XX):

第一, 英语学习主要围绕课堂教学进行,而课堂教学的学时有限。

第二,英语使用的环境差。在中国没有二语国家(如新加坡、印度)的使用环境,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相对较少。

第三,学生学习英语是学业课程的需要,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多数没有直接的学习动机。

第四,汉语与英语的差异大。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象形文字,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拼音文字。受汉语“负迁移”影响,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时要比其它拼音文字国家学生面临更多的困难。

这些特点决定了英语教学是作为一门外语,不能象第二语言那样习得语言。虽然外语相对于第一语言是第二语言,但作为目的语,并非在目的语国家(如英、美)为移民者开设的二语(英语),外语主要通过有意学习(学得)而掌握。在学校学得外语又有以下主要特点:(1)主要遵循知识(主要为语法)→技能→运用能力的线路发展;(2)输入之后在吸收之前都得经过理解,这种理解或采用归纳方式、类似“熟而生巧”,或采用演绎方式、类似“画龙点睛”,都离不了语法(戴淑静,XX)。

三、优化语法教学的方法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明学习是一个接受知识与完全消化并贮存知识的动态过程。英语学习也是这样一个输入与输出的过程。因此,不能用语言“习得”模式去硬套我们的英语教学活动,而应根据教与学的实情,在教材与教学设计上多下功夫,创新语法教学方法(杨金昌,XX)。

1、归纳法。归纳法即教师向学生逐步渗透具体的语言现象,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找出规律,总结出语法规则,这样能使学生容易接受语法。例如,在学习情态动词结构“should have done”时,教师可呈现例句:the driver’s carelessness cost many passengers’ lives. 接着启发学生:do you think the driver should have been careful ?学生会立刻理解句中“should have been careful”的含义。此时教师不要急于点明语言点的规则,而是应呈现更多的句子,以检验学生的对新语法项目的理解。教师呈现每个例句都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待他们领会句意后再引导用“should have done”改写句子。

(1)this morning mary was late for school .→ she should have got up a little earlier .

(2)i didn’t pass the exam because i had wasted lots of time .→i should have made full use of time to work on my lessons .

…… 在上述语法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和练习若干句子,既能很快理解“should have done”的意义,又能较好地掌握其用法,即:“should+现在完成式”表示“本来应该做某事而实际上并未做”,常常含有责备、不满的语气。这样的归纳教学能让学生理解和活化语法规则。

2、对比法。学生学习了一些语法规则后,在一段时间内会产生“越学越糊涂”的困惑。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组织学生将所学的语法知识进行思维加工,引导学生对类似的语法现象进行对比,找出关键点,发现差异点。例如,学生学习了定语从句与同位语从句后,对that引导的从句究竟是定语从句还是同位语从句深感迷惑。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国情制约下的中学英语教学是离不开语法的,应给予语法教学一片天地。在进行语法教学时,方法是人为多样的,正所谓“教无定法”,但“贵在得法”,其核心应是结合英语教学活动,体现“优化而不淡化,重视而不死抠”的原则。

阅读全文

与语法学习教学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钢的热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846
智远一户通使用方法 浏览:822
驾驶避免剐蹭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734
胸上缝的训练方法 浏览:106
太原公交乘车码使用方法 浏览:944
三星手机拨号快捷键怎么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528
如何辨别钻石好坏的方法 浏览:431
hdlc检测方法 浏览:670
水培石斛兰的种植方法 浏览:426
干式变压器项目研究试验方法 浏览:386
青春期偏头疼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浏览:66
瓷砖成型缺陷解决方法 浏览:392
一岁半亚麻籽油的食用方法 浏览:28
虫害处理方法哪里找 浏览:416
决战平安京有哪些方法登录 浏览:578
小腿划伤怎么处理方法 浏览:478
如何测量磷酸盐的方法 浏览:976
平稳序列检测方法 浏览:919
不打针治疗咳嗽的方法 浏览:280
毛利润30利润计算方法 浏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