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学前班笔画撇的教学方法

学前班笔画撇的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28 11:49:40

‘壹’ 怎样教孩子学好基本笔画

1、横画的写法。

横画乍看好像比较简单,但对于5、6岁的小朋友来说也很不简单。一是因为横画有几个特点,必须把握住;二是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写得出来;三是孩子第一次动手写字,常言说:“万事开头难”。横画是第一个要学的笔画,当然也就显得比较困难,为了让孩子们尽快地认识和掌握书写横画的本领,可以把横画分成两大方面去讲。

(1)首先弄清横画的基本形态。第一,横画的位置是左稍低右稍高;第二,横的样子是方头圆尾。

(2)学会写横画的运笔方法。要写出横画的方头圆尾来,就需要正确的运笔方法:要逆锋起笔;接着朝右下方按笔;接着转笔正锋;接着逆锋行笔;提笔;朝右下方用力顿笔;转笔收锋。

2、竖画的写法。

有了写横画的基础之后,再学竖画就容易多了。关于竖画的基本形态,我们提出了悬针竖和垂露竖两种,因为这是两种最常见的竖画。

3、撇画的写法。

在学习撇画的写法之前,还是要认真地复习一下竖画的写法,特别是要有目的地重点复习悬针竖的写法。如果小朋友们真正会写悬针竖了,写撇画时就相当容易。

4、捺画的写法。

三个要点:(1)一波三折。(2)逆锋起笔铺开锋。(3)平拽侧出。

5、点画的写法。

已经学会了横、竖、撇、捺,再学点画容易多了。书法中任何一个笔画,都不是随便一下子写成的,而是要通过几个过程才能写成,点画也是这样。

写点画也要逆锋入笔,也要按笔、行笔、顿笔、回锋。这样写出来的点画才能饱满、圆润,富有变化,才是活的笔画,而不是一块死疙瘩。

‘贰’ 撇捺组合书写要领

撇捺组合书写要领

撇捺组合书写要领,现如今很多人希望在空闲的时候拓展一下个人兴趣,我们说每个人都可以学习书法,但人和人之间是有差距的,毕竟情况大不相同,书法入门看似容易要精通还是比较难的,下面看看撇捺组合书写要领。

撇捺组合书写要领1

撇捺具体写法:

1、平撇

短小平缓,起笔稍顿,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渐提笔出锋,行笔要快,总体看来坡度平缓,近乎直线。

2、斜撇

斜撇是最常见的撇,有长的,有短的,不管长短,斜撇都宜直不宜弯,起笔稍顿,向左下行笔,坡度要大,既不能太直,又不能过于弯曲,由重到轻,由慢到快,逐渐变细,收笔出尖。粗的地方按,细的地方抬,就会写出粗细的变化。

3、竖撇

先竖后撇,起笔稍顿,先写一段竖,再向左弯轻抬笔出尖。

4、斜捺

起笔较轻,从左上向右下行笔,改变方向平向右顿笔出捺脚。(轻—重—轻)

5、 平捺

起笔平行写出一小横,再向右下行笔,后改变方向平向右顿笔出捺脚。

位置不同写法不同

一、撇捺在上部和中部时

撇捺在上部和中部时,应该撇低捺高,注意这个幅度极小。一般的初学者保持撇捺齐平就行了,但是作为高手,要做到险峻,捺应该微微高于撇划。

二、撇捺在最下面时

当撇捺在最下面时,也就是位置最低的地方是,一般撇高捺低,这个幅度也是极小的,外行人不容易注意到。

撇捺组合书写要领2

笔画书写方法

横法

1.平横 粗细不一,以细笔居多。写法为:逆笔向左按笔铺锋,按住笔锋右行,收笔处笔锋弹性恢复直立,并将笔锋按住,如“江、东(东)”两字。

2.波横 一般在字中做主笔。写法为:逆势向左按笔铺锋,稳住笔锋右行,至右半段后逐渐向右下按笔铺锋,再逐渐向右上收锋,形成“雁尾”。为了与后面的波脚取得平衡,有时起笔要粗重些,形成“蚕头”。波横的形态变化较多,要注意其长短、粗细、曲直等差异,如“古、至”两字。

竖法

1.长竖 长竖写法与平横大致相同,只是运笔方向不同而已,笔画有曲直、粗细的变化,但不示弱。写法为:逆笔向上铺锋,按住笔锋下行,行笔要稳,收笔时按住笔锋。长竖在字中常常作为主笔,起支撑作用。如“樵、升”两字。

2.短竖 短竖写法与长竖相同,有斜有正。正者为直竖,斜者则有曲有直。写法为:逆笔向上铺锋,按住笔锋下行,最后收笔,笔锋收拢,直立于纸面,并按住笔锋,如“十、草”两字。

撇法

1.平撇和斜撇 平撇多直,斜撇有直有弯,写法与竖的相似。平撇的起笔多逆锋,斜撇的.起笔多顺锋;逆锋者由粗至细,顺锋者由细至粗,如“香、家”两字。平撇有时也写成横,如“低”字。

2.竖撇和竖弯撇 竖撇的写法为逆锋起笔,转锋向下行笔,稍带弧弯,至中段转向左下出锋收笔,笔画扎实凝练,如“月”字。竖弯撇的写法与竖撇相近,向下行笔至中段时转笔向左下,有一定的转折变化,最后回锋收笔,如“犬”字。

捺法

1.斜捺 笔画粗细起伏较大,起笔略轻,然后逐渐加力,再顺势向右上收锋,收笔果敢凌厉,既厚重又富有动感,显得舒展飘逸,如“人”字。斜捺多与撇搭配,呈均衡之势,如“来”字。

2.平捺 平捺与斜捺除存在角度的差异外,还具有斜捺所不具备的一波三折之势,写法与波横较为接近,起笔有蚕头,运笔有提按,后半段写法与斜捺相同,笔画较长,常常作为字的主笔,存在于走之底中,如“近、还(还)”两字。 提法

1.提 隶书提画的写法与横相似,多略向右上斜。其写法为:逆笔向左下铺锋,按住笔锋向右上行笔,收笔出锋,但不宜太尖,如“把”字;而真正写成提的往往是由点变化而来,如“寸”字;单人旁的撇也往往由提笔代替,如“何”字。

2.竖提 隶书的竖提与我们日常书写习惯很不一样:竖短提长,竖常作斜竖,形似撇折。其写法为:逆笔向右上铺锋,按住笔锋向左下行笔,再转换为提,收笔出锋,如“祗”字。有时也可以将竖提断开书写,如“低”字;或者写成竖折,如“比”字。

点法

1.撇点、捺点、提点 撇点的写法为:逆笔向右上铺锋,按住笔锋,向左下收锋,如“黄”字的下部左点。捺点的写法为:露锋入笔,按笔铺锋,收笔力到笔尖,如“黄”字的下部右点。提点的写法为:逆笔自左下按笔铺锋,按住笔锋向右上收锋。提点多用于字左,与其右边点相呼应,如“凉(凉)”字左下两点。

2.横点、竖点、侧点、出锋点 横点类似短横,比短横更短,写法与短横相似,如“寒”字的下两点。竖点类似短竖,写法为:逆笔向上铺锋,按住笔锋下行,再迅速收锋,如“家”字上点。

侧点写法类似于竖点,其写法为:逆笔向左上铺锋,按住笔锋向右下收锋;上粗下细,常用作三点水旁的首点,如“深”字。也有上细下粗的,起笔露锋,再逐渐加粗,最后回锋收笔,如“无(无)”字的左点。出锋点写法与竖点相近,只是收笔时向左下出锋,呼应下一笔画,如“高”字。 折法

1.横折 包括连笔横折和断笔横折。连笔横折又有方折和圆折之分。方折只要将横的收笔转换为竖的起笔即可,要注意竖部分的长短、正斜变化,如“相、音”两字。圆折基本上是篆书的写法:横画行笔至折笔处顺势圆转,转换为竖的写法,要圆中带方,如“君”字。断笔横折在隶书中极为常见,有交接与否之别;横竖断开,但笔意连贯,自然流畅,如“信、合”两字。

2.竖折 与横折相反,先竖后横,将竖的收笔转换为横的起笔,注意竖横夹角的不同,如“山”字。

3.撇折 隶书中的撇折基本保留了篆书的写法,笔画粗细均匀,尽管有方有圆,但均婉转流畅。运笔时要尽可能保证笔锋直立,使线条圆实有力,如“海、妆”两字。

撇捺组合书写要领3

撇和捺在篆书中,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点画。在草书中,撇和捺大都变形为两个点。只有在隶书、楷书和行书三种书体中,尤其是在楷书和行书中,有充分表现的机会。

在撇捺组合里,撇划相对稳定,是配角;捺划富于变化,是主角。撇捺出现在字的左侧时,捺划为了让右,通常变形为一个点;在行书中,捺划的变化最丰富,可以是斜捺、反捺、也可以是一个点。

写好撇捺组合,一要把握好撇和捺本身的角度、孤独,二是灵活处理撇和捺之间连不连,在何处连;三是把握撇和捺底部的高低。撇捺组合在字的不同位置,撇和捺底部高低处理也不同。一般是撇高捺低,但也有撇捺底部持平,个别情况也有撇低捺高的。

撇捺组合使用频繁,变化丰富,语言难尽其妙。选了下面的例字,请共同仔细观察、琢磨、体会。

一、独体字中的撇和捺,尽情舒展。

二、合体字中的撇捺

1、撇捺在上部,撇捺舒展以覆其下,一般撇高捺低。

2、撇捺在中部,承上启下,一般也是撇高捺低。

3、撇捺在下部,伸展其姿。

4、撇捺在右部,通常撇划收缩,避免与左侧部件发生冲突,捺划伸展。

5、撇捺在左部,捺划收缩为点以让右。

6、撇捺在包围之内,一般要展撇抑捺。

7、撇捺在一侧,撇上捺下,撇收捺放,撇短捺长。

以点画组合为单位,研究其行、神,结体和笔法,是我的突发奇想。有无价值有待于检验。同时希望能荣幸地看到大家的见解。

‘叁’ 撇捺的书写口诀

撇捺的书写口诀

撇捺的书写口诀,在生活当中,相信有很多小伙伴自己写字的笔法顺序还是错误的吧,小时候可能因为没认真听课,导致笔画顺序错误,下面我整理了撇捺的书写口诀,一起来看看吧。

撇捺的书写口诀1

1、方字不方正,左右都内行。(田白回向)

阴笔划细,右阳粗笔明

2、划斜体不斜,整体要端正。(五古直质)

斜虽明显,立稳是主功。

3、中划长启下,横担要分明。 (喜吾娄安)

一笔揽腰过,不失砥柱用。

4、人字八交叉,叉处空中顶。(会合金命)

下部要对准,不要偏西东。

5、八字下交叉,亦在字正中。(天父文支)

如若偏东西,此字不成形。

6、本来字端正,横笔斜上行。(主王生正)

倘要平或下,反倒减美容。

7、有字无正笔,划撇偏斜行。 (易母力乃)

偏者要稍正,整体美容生。

8、上划不要长,下划是主功。(丕互立并)

整体两划间,排列宜适中。

9、左右有竖者,左短宜瘦形。(页自因固)

右竖粗又壮,主笔浑圆成。

10、有横又有竖,横短要记清。(木米朱未)

竖长不得减,撇捺展长风。

11、有字笔划多,横长竖短行。(染粟架桑)

撇捺要收缩,以点补其空。

12、乙字本偏斜,弯度是硬功。(乙已包乞)

宜活不宜死,划少亦生风。

13、划少本单薄,粗壮不减容。(卜了月土)

该字不宜长,免去瘦弱病。

14、上下都有点,上点向内行。(兼煎兴羔)

下点应向外,扎根各西东。

15、以点为字边,上下要照应。(冷次洪海)

上点俯其下,下点望星空。

撇捺的书写口诀2

一、起笔规律:点、带、转

适用于一拓直下起笔法,之所以教这种写法是方便学生以后学习行书。

点:任何笔画都由点起。

笔杆垂直,以斜势(45XXXXX)(缺省为这个角度,具体到不同风格楷体可作相应调整)下笔由轻到重写出前尖后圆的杏仁点。要求下笔要轻,角度要斜,根据笔画的粗细写出点的长短,不可一味拉长以免给下一步带来麻烦。

带:是为了写出起笔轮廓,也便于转笔。

以横为例,杏仁点写完后,毛笔按笔画运笔方向(横向右、竖向下、撇向左下、捺向右下、提向右上)侧锋带笔形成平形四边形块面,这样做既写出了起笔的轮廓;

又便于笔锋在其中不露痕迹地换向,保证下一步的中锋运笔。注意:带时毛笔不要提起,把点的头和尾盖住(以看不见点的头尾为准),写出三条直边两个方某某。

转:是为了调整笔锋指向以达到中锋运笔要求。

平形四边形块面形成后,笔锋不须提起,接着就是靠大拇指和食指逆时针转动笔杆(横、提为逆时针转动,竖、撇为顺时针转动,捺因为下笔方向同点一致,故不须转动),带动笔锋作逆时针调锋;

使原来的笔锋指向由向左前变成向左,这时向右运笔才是横的中锋行笔。注意:转笔时毛笔不要提起,直接用拇指和食指转动笔杆带动笔锋在纸上转动,像跷跷板一样,让接触纸面的笔尖和笔跟部同时向笔画中心移动,直到笔锋状态符合中锋要求为止。

以上只是以横为例说明起笔点、带、转的规律,其它笔画起笔可类推。至于横、竖、撇、提、捺五个最基本笔画的起笔点、带、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请看表和。

二、行笔规律:中锋铺毫

起笔三步完成后,紧接着中锋铺毫行笔,在行笔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笔锋指向与运笔方向正好相反,同时要求笔锋始终保持在笔画的中央,随着手腕的运动;

笔杆可以倒向笔锋所指方向(不能往运笔方向也不能往笔画两边倒,否则会造成拖锋或偏锋),笔杆倾倒幅度越大,笔锋与纸面的摩擦力越大,笔毫克服阻力前进,写出的笔画自然就有力度美(见图3 —3)。

三、收笔规律

行笔结束后,接下来就要收笔,收笔有两种方法:

(一)藏锋收笔:弹、挑、折、转

中锋行笔到末尾,收笔第一步是笔锋反弹提起(越是弹性小的笔或按笔幅度大的情况,越要反弹提起),因为象横、垂露竖或短竖以及反捺的收笔需要较轻的笔触才能圆满完成收笔。所以反弹提起是圆满收笔的关键一步。这里我用一个“弹”字概括反弹提起这一步。

第二步“挑”概括的是笔锋上挑(对横而言)或笔锋左某某(对竖而言),这一步的目的是同第三步“折”配合形成棱角,以强调笔画的造型效果。注意:挑时要用一分笔轻挑,不可用很重的笔触。

第三步“折”概括的是笔锋在“挑”之后折笔(方向与起笔点的方向保持平行)向右下形成方某某,与下一步圆转形成的'圆弧收笔构成方圆对比。注意:这一步依然要用一分笔轻折。

第四步“转”概括的是圆转回收,完成“折”后,手腕带动毛笔,使笔锋轻松一转,从下方轻轻收回,整个笔画到此圆满结束。

垂露竖、短竖、反捺都可以此法收笔。

(二)露锋收笔:弹、倾、踢

露锋收笔是要写出笔锋。与藏锋收笔相同的是第一步也需要反弹提起(此步也称“弹”),不过这种反弹提起是反复且连续进行,运笔一次比一次轻,直到写出笔锋为止。伴随着反复多次反弹提起,为使笔毫能渐渐收拢,笔杆必须向笔锋所指方向倾斜,(此步谓“倾”);

最后一步笔尖快速从纸面踢出,形成笔锋(此步谓“踢”)。基本笔画中如悬针竖、撇、捺、提及钩的收笔全用此法。需要注意的是:要想收出漂亮的笔锋,起笔时转笔就要到位,只有转笔到位,才能在收锋时将笔锋写到笔画的中心线上,从而产生美的外观。

撇捺的书写口诀3

横竖撇捺点的硬笔书法口诀如下:

横要稍斜 竖要畅(三) 竖的写法 要流畅 上部出锋 用悬针(中)

长横有弧 短横粗(王) 长竖悬针 短竖柱(弄) 上部隐锋 用垂露(甲华)

横可偏左 不宜右(千) 左竖垂露 右竖悬(并) 左竖下延 底横出(口)

天覆地载 要记住(里) 左竖稍短 右竖长(门、竖)

撇短捺长 角适度 下有撇捺 上横短(来)

撇长捺扬 分清楚 写撇宜急 不宜缓

撇要回锋 锋向上 撇短捺长 不越钩(人)

捺要回锋 锋向下

点的妙用 取平衡 点下有横 半悬空(市)

注意两点 相互顾 点下无竖 点偏右(广)

独点取势 要庄重 点竖永远 找直线(宋)

‘肆’ 幼儿园大班田字格生字怎么教笔顺

幼儿园大班田字格生字教笔顺的标准格式为:

1、关注竖中线

(1)中竖居正

(2)首点居正

(3)交叉居正

2、关注字头

(1)人字头(人):撇画起笔在字的中线上

(2)文字头 :上点居正,要写在竖中线上

(3)宝盖头(宀):上点居正,写在竖中线上

(4)“学字头”与“常字头”:与宝盖头类似

(5)草字头(艹):竖中线在两竖中间,下合处正在字的中线上

(6)山字头(山):中竖平分底横,通过字的中线

(7)“春字头”与“卷字头”:撇画从竖中线上起笔

(8)竹字头(竹):中缝要通过字的中线

(9)雨字头(雨):中竖要通过字的中线

(10)左偏旁:左偏右主一般左占三分之一,也就是右面部分应延伸至竖中线左侧一些.

3、关注字底

(1)土字底:竖画要通过竖中线

(2)女字底:撇折与撇的交叉点要写居字的中线上

(3)弄字底:竖中线应在撇竖中间

(4)木字底: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5)四点底(灬):竖中线左右两边各占两点

(6)心字底(心):中点要写在竖中线上

(7)皿字底(皿):竖中线要通过四竖中间

4、标点符号在田字格的规范书写

(1),。;:等标点写在左下格

(2)引号、括号写在靠近被引内容那边

(3)破折号、省略号写在田字格正中靠下

(4)问号、叹号写在田字格正中

‘伍’ 撇的写法口诀

撇的写法口诀

撇的写法口诀,笔画就是构成汉字字形的各种点和线。但是不管这个汉字笔画有多么多,它都是由基本笔画构成的。写字的时候,从落笔到抬笔,就是一笔或叫一画。 以下分享撇的写法口诀。

撇的写法口诀1

撇的写法口诀

撇的写法特别多。按方向分有平撇、斜撇(斜撇又分短撇与长撇)、竖撇等;按用笔来分,有回锋撇、兰叶撇、弯头撇等。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这里先介绍平撇、短撇、长撇、竖撇。

1、平撇

平撇写法为下笔顿笔,然后向左方(略向下)撇出。平撇多出现在竖或竖弯钩的上面。口诀:“顿笔——撇出”。如:“千、壬”等字。

2、短撇

短撇的形态和用笔与平撇相同,只有取势的斜度变为向左下方出锋。短撇一般在短横的左面。如:“牛、生、”等字。

平撇、短撇都形如鸟嘴啄食,行笔迅速有力,似宝剑出锋,干净利落,尖锐有力。

3、长撇

长撇的写法是下笔顿笔,向左下方行笔,行笔到位后,提笔收笔。口诀:“顿笔——行笔——撇出”。长撇多为主笔,要认真练好。

长撇如大象的牙齿般坚实有力。长撇的行笔角度是随着字形的变化而变化的。行笔时要略带弯度,力送尾端。如:“左、在”等字。

4、竖撇

竖撇的写法为下笔顿笔,向下行笔,行笔到位后,向左下方撇出。口诀:“顿笔——行笔——撇出”。

竖撇的形态是上边直,下边弯,先竖后撇,上部取直陡之势,行笔至全画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方成弧形撇出。如:“井、升”等字。

提的写法口诀

提又称“挑”。提的书写要快捷有力,不能拖泥带水。特别要防止提写成对号形或打弯无力。提又分平提及斜提。

1、平提(右尖横、平挑)

平提也叫“右尖横”或“平挑”。写法是下笔顿笔然后向右方挑出。口诀:“顿笔——挑出”。

平提的形状象一把锋利的短剑。一般来说工字旁、王字旁、提土旁等最下面的提都用平提。如:“址、圳”等字。

2、斜提(斜挑)

斜提也叫“斜挑”。写法与平提基本一致,只是取势方向为向右上方挑出,形状好似犀】牛角冲上天。斜提一般用在提手旁或牛字旁当中。如:“牡、牲”等字。

点的写法口诀

楷书中的点丰富多采,变化无穷。有侧点、垂点、横点、竖点、撇点、挑点等。点的面积虽小,形态各异,但都如人的眼睛,精光四射,顾盼生情,如能写好,则最为传神。因此,点要写的浑厚有力,神采飞扬,起笔收笔不能头尾不分,随意拖抹。

1、侧点(右点)

侧点又称“右点”。写法为由轻到重,向右下方顿笔,最后回锋收笔。口诀:“轻——重——回锋”。

侧点的形状是头尖、背鼓、尾圆、腹收。既象掰开的一瓣蒜,又象一粒苹果核。在点当中,侧点的`应用是最多的,所以一定要把侧点练好。如“下、斗”等字。

2、垂点(左点)

垂点也叫“左点”。写法是由轻到重向左下顿笔,略带弯度,最后回锋收笔。口诀“轻——重——回锋”。垂点多用在竖心旁或宝盖头,有时需向左或向右倾斜。

垂点的形状是上面尖,下面圆。形似一滴下落的水珠。如:“忏、州”等字。

3、其它点

(1)、横点实际上是短横的缩写,如:“非、耳”等字。

(2)、撇点即短撇的缩写,如:“平、半”等字。

(3)、竖点为短竖的缩写,如:“主、立”等字。

(4)、挑点即斜提的缩写,如:“汁、江”等字。

以上这些点只要掌握了相应笔画的写法,相应的点也就能写好了。因此,在这里就不重复介绍其写法了。

撇的写法口诀2

如何写好硬笔书法之部首撇的写法心得

起笔向右稍微顿笔,回笔往坐下行笔,弧度不可过大,由重到轻快速出锋,撇画末端多为出尖,但是在行书中,应其要与其他笔画连贯,也可以收笔时回钩。

会:

一撇结尾回钩,使得与第二笔的捺过度自然,整体连贯,倾斜不宜过大,不然看起来没力。

入:

入字很简单,一撇一捺,第一笔短撇,第二笔长捺,一长一短却不失平衡。

介:

介字的人字头与会字的一样,笔画越简单的往往要越注意其整体的构造。

借:

很多人写借字的时候,廿字头的写成竖,但是在真正书写时,应当写成撇,这样显得更加具有美感,但是要注意其撇的角度。

注意事项

坚持就是胜利

撇的写法口诀3

书法的好处

好处是:传统经典书法作品在展现美感的同时,还会给人以启迪,具有很强的教化作用和醒世作用。

书法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书法是指以文房四宝为工具抒发情感的一门艺术。

2、 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载体。汉字的特殊性是书法特殊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古人所谓“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有关汉字造字和用字的方法,它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分析极具指导意义。

3、 书法艺术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传统文化是书法赖以生存、发展的背景。

4、 书法艺术本体包括笔法、字法、构法、章法、墨法、笔势等内容。

(5)学前班笔画撇的教学方法扩展阅读

五种书体

1、篆书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2、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3、楷书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楷书有楷模的意思,张怀瓘《书断》中已先谈到过。六朝人仍习惯地用着它,例如羊欣《采》文,王僧虔《论书·韦诞传》中云:“诞字仲将,京兆人,善楷书。”

4、行书

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5、草书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陆’ 怎样让孩子写撇

一、掌握撇画书写技巧

撇的写法特别多。按方向分有,平撇、斜撇(斜撇又分短撇与长撇)、竖撇等;按用笔来分,有回锋撇、兰叶撇、弯头撇等。

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

本文先介绍:短撇,平撇,斜撇,大长撇、竖撇

1、短撇

笔尖朝向10点钟方向下笔,轻入笔+顿笔,再向左下角运笔,由粗到细,逐渐变细出峰,整体呈现轻微的弧度,斜度是45度左右浮动。

2、平撇

笔尖朝向10点钟方向下笔,轻入笔+顿笔,再向接近水平的左边运笔,由粗到细,逐渐变细出峰。

3、斜撇

运笔技巧和短撇一样的动作,只是将长度加长。但是不可以弯的太大或者太直,不可以一样的粗细,需要有由粗到细的变化,或者整体粗细均匀末端时出峰变细。

4、大长撇

书写方式与长撇接近,长度要略大。

5、竖撇

笔尖朝向 10 点钟方向下笔,轻入笔+顿笔,再向垂直方向运笔,底部往左弯出锋。

提示:撇画长度也没有明确界定,同上。

二、掌握撇类笔画

所谓撇类笔画是指带撇画特征的笔画,比如撇折的撇,撇点(大撇折)的撇,竖折撇的撇,横折折撇的撇,都是撇类笔画。

书写要领:撇类笔画需要与同类型撇画写法一致,方向一致。

三、掌握撇画规律

同类型撇画方向平行,多撇画出现在一个字中可平行,可延长线相交,可发散型,且具备长短之分参差变化。

多撇在一起可间隔接近,可递增放大。

撇捺成交叉状态,撇画弧度会变大。

竖撇分两种情况,如果在左边出峰角度缓和,如果在字中间出撇角度要急且往水平方向。

1、平行关系

叠加撇画,通常采用平行关系处理撇画,这时我们的运笔习惯就能很好的体现出来,不管如何撇,弧度和方向基本一致。

2、发散关系

从表面看形态,仿佛撇画是从一个地方出发,向不同方向发散出去,并且存在每个撇画之间间隔均等或者渐变间隔的格局。

3、聚拢关系

聚拢关系,每个撇画往一个方向去,一般不能将这些撇画直接写到一起去,应该是延长线在一个地方相交,这些撇画多数是不同类型的撇画在一起的状态。

四、例字分析

1、彩

书写要领:

彩字的横画左边可以长可以延伸,右边需要缩短进行避让。三撇要注意平行关系。

2、人

书写要领:

人字的结构,注意撇画的整体角度与捺画的角度可以接近,可以撇画角度45度左右,捺画角度小于45度,但是要注意落脚点接近平衡。

3、天

书写要领:

天字的第二横只需要比第一横长一点点就可以了,两个横画带大坎肩,撇画要用竖撇,撇捺的角度和人的处理接近。

阅读全文

与学前班笔画撇的教学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智远一户通使用方法 浏览:822
驾驶避免剐蹭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734
胸上缝的训练方法 浏览:106
太原公交乘车码使用方法 浏览:944
三星手机拨号快捷键怎么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528
如何辨别钻石好坏的方法 浏览:431
hdlc检测方法 浏览:670
水培石斛兰的种植方法 浏览:426
干式变压器项目研究试验方法 浏览:386
青春期偏头疼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浏览:66
瓷砖成型缺陷解决方法 浏览:392
一岁半亚麻籽油的食用方法 浏览:28
虫害处理方法哪里找 浏览:416
决战平安京有哪些方法登录 浏览:578
小腿划伤怎么处理方法 浏览:478
如何测量磷酸盐的方法 浏览:976
平稳序列检测方法 浏览:919
不打针治疗咳嗽的方法 浏览:280
毛利润30利润计算方法 浏览:4
后束三角肌的锻炼方法 浏览: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