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锻炼腰部肌肉的方法
锻炼腰部肌肉方法第一步比较简单,训练效果也不错;首先平躺仰卧,双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双脚收回,使膝盖弯曲,然后将腹部往上抬,抬到最高点再放下,重复以上动作进行训练。
第五个是用山羊挺身器进行训练;将脚后跟顶在挂钩处,双手抱头,膝盖要绷直,先弯腰,再直腰;弯腰时,速度要慢,慢慢弯到底;直腰时,速度要加快,提高爆发力。
❷ 泰森、大克、菲多、锤子......世界级格斗家有没有特殊的训练方法
量身打造,是关键,世界拳王也是练那些东西,关键是如何合理的指导。
❸ 中国功夫现在在世界能排在第几名
最强之人是俄罗斯的 菲多·艾米连科
“格斗沙皇”Fedor Emelianenko
菲多·艾米连科(Fedor emilianenko)
国籍:俄罗斯, 生日:1976年9月28日, 身高183cm,体重105kg.
擅长:俄式勾拳(手臂拉直、挥舞拳头时范围很大)、冰之拳(压制于对手的上位、以游泳中的自由式朝对手凶狠的不停挥拳)、组合拳、腕部逆十字固、裸绞、木村锁
称号:最后的沙皇(THE LAST EMPEROR),60亿分之1的最强。
综合格斗界硝烟弥漫,“战警”米尔科在与新人的交峰中两连败令自己风光不再, PRIDE中量级王者“巴西将军”路瓦远征UFC 意外折戟,饮恨擂台。“蜘蛛侠”安德森.席尔瓦(Anderson Silva)成功改朝换代,令UFC中量级日月换新天。昔日格斗英雄不断受到新辈强者的挑战,成王败寇,各个级别新人不断涌现,各领风骚。擂台风云突变,令人不仅感慨:谁人能真正笑傲江湖,谁才是真正的MMA 擂台王者?在这个乱世出英雄的MMA战国时代,谁才是大家心中真正的MMA第一人?答案只有一个,他就是被称为六十亿最强男的“格斗沙皇”—菲多(Fedor Emelianenko)。
1976年9月28日菲多在俄罗斯出生,他的家庭背景与格斗似乎毫无关系,他母亲是老师,他的父亲则是一个焊工。在如此平凡与普通的家庭中,大家很难想象会诞生出一个世界为之瞩目的“格斗沙皇”。在并不富裕的生长环境中,属于菲多的乐趣更多来自对于格斗技的爱好与学习。俄罗斯的桑搏技术(Sambo)世界闻名,实战桑搏是一种包括了踢打摔以及丰富地面关节技术的综合武术。菲多从小就开始练习桑搏和柔道(Sambo / Judo),虽然他的身体条件看似并不出众,但他对于格斗的领悟能力和娴熟技术优势让他曾获得俄罗斯桑博冠军,并且光荣的被选为俄罗斯柔道国家队成员。
MMA擂台扬威,格斗沙皇君临天下
183公分,体重106公斤的菲多在重量级的选手中只能属于是小个子,貌不惊人的他既没有一身棱角分明的块状肌肉,也没有身高体重之利,甚至在他平淡的眼神中你看不到象泰森那样的凶狠杀气,这样一位看似普通俄罗斯人的菲多却创造了MMA历史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他的格斗风格总是另对手不寒而栗,因为你几乎不能从他的眼神里刺探出他的喜怒哀乐,即使是战胜了在pride无败的王者mino后,也没有表现出欣喜若狂,缓缓的举起拳头~~似乎宣布pride重量级的金腰带早是他囊中之物,他的目光就象俄国雪山上的豺狼,永远那么安详,安详得他看着对手的时候就象是看着一具死尸。
他来自冰天雪地的俄罗斯;他在Pride的重量级赛场上未尝败绩;他有啤酒肚和赘肉,胖嘟嘟的憨态可掬——没错,他就是Fedor Emelianenko,拥有“格斗沙皇”、“六十亿之最强男”等称号的传奇性格斗天才!
2000年菲多进入了职业MMA届,他在2000年正式进军日本着名的综合格斗Rings赛事。在比赛中无论是出众的拳法表演还是地面关节技的展现,菲多全面的技术被人们惊为“天人”,并成为 Rings擂台的第一代重量级王者。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Rings赛事中他却意外遭受了迄今为止唯一的一场败绩。2000年12月22日在 Rings比赛中刚出道不久的菲多在比赛中遇到了日本着名MMA元老--高阪刚。在比赛中菲多意外被高阪刚擦破眼角,伤口流血不止,尽管菲多并未失去比赛的能力,但医务监督出于选手安全考虑还是果断终止了比赛,根据规则这场比赛菲多以TKO的方式告负。
2002年菲多离开了Rings,转战日本最高水准综合格斗赛—当时正如日中天的PRIDE擂台。在这块汇聚了世界最顶尖选手的擂台,菲多以自身的表现迅速成为世人注目的焦点。在PRIDE 21中菲多的对手是目前大名鼎鼎的K-1GP三冠王211公分的“巨神兵”萨米(Semmy Schilt),萨米犀利的膝法在菲多精湛的摔法面前完全“哑火”,在比赛中几乎无法稳定的站立,三回合多次被比自己矮近30公分的菲多扭倒在地,最终判定失利;而PRIDE的打击系明星“德克撒斯疯马”豪斯(Heath Herring)也在菲多出色的地面打击中一回合血溅擂台。连胜好手的菲多在PRIDE25中获得了挑战重量级冠军“柔术魔法师”安东尼奥(Antonio Rodorigo Nogueira)的资格,在这场火星大碰撞中,菲多的俄罗斯式GNP(地面砸拳)让柔术魔法师往日变幻莫测的关节技术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只能是在观众的惊呼中一次次承受着菲多的重击,最终将重量级王者的头衔拱手相让,菲多顺利加冕第二代PRIDE重量级王者。之后格斗沙皇展现出了王者的铁腕,将一个个强有力的挑战者斩落马下:4分17秒裸绞了日本重量级领军人物藤田和之,54秒十字固制服了目中无人的柔道世锦赛冠军小川直也,在凯文.瑞德曼(Kevin Randleman)惊天一摔下毫发无伤,并最终逆转木村锁制服对手,两胜UFC和PRIDE前冠军马克.库尔曼(Mark Coleman),三番战摧毁安东尼奥复辟美梦。2005年4月3日PRIDE 武士道6比赛中菲多以一个TKO回敬了曾带给自己败绩的高阪刚,一雪前耻,更确立了自己无敌的地位。随后菲多在右手手指受伤的情况下几乎单凭左手就战胜了“克罗地亚战警”米尔科,拳法26秒打趴了“黑巨人”祖鲁(ZULU),木村关节技一回合降伏了前K-1 冠军马克.亨特,一大批高手都在挑战王者的路上失意而归。
07年11月10日,菲多在布拉格成功卫冕了实战桑搏世界赛(Combat Sambo World Championship)无差别级冠军。07年12月31日在M-1组织参与合办的日本年终赛中菲多遭遇了218公分韩国巨汉崔洪万的挑战。崔洪万不仅拥有惊人身高,更具备了160公斤的一身壮硕肌肉,相比菲多有着近35公分的身高优势和54公斤的体重之利。而且身为历年K-1GP8强选手,崔洪万的打击技术和身体灵活性绝非一般笨重巨人所能媲美。崔洪万以前还是韩国摔角选手,对于摔法也非外行,此战对于菲多来说,甚至对于人类极限来说也是一次挑战。技术能否超越如此巨大的身体差异?比赛开始,崔洪万的巨人之躯确实对菲多造成了很大压力,双方的身材差异如同大人与儿童,几十公分的臂展差距让菲多的拳法无法顺利发挥,而50公斤的体重差异也让菲多的摔法显得异常困难。由于赛前菲多对手名单的迟迟不能决定,留给菲多的针对性备战时间很短暂,而崔洪万对于菲多显然是充分研究过,比赛中充分发挥身材优势,采用避让并利用围绳弹力和体重优势反压制的战术,成功的将菲多压在身下,并使用地面拳法攻击对手。面对160公斤的巨汉骑马式的拳法锤击,菲多再次展现出他精湛的技术和过硬的心理素质,面对攻击丝毫没有慌乱,不但利用身体和头部移动充公躲避开对手由上向下的攻击,更不可思议抓住机会抽身对崔洪万送到眼前的手臂施展了凌空的十字固,成功锁住对手的手臂,1分54秒制服对手获胜。以自己的表现再次证明了格斗沙皇的王者地位不容动摇。
菲多训练纪实,王者是这样炼成的
成绩的背后是刻苦的训练。菲多的训练有其独到之处,从体能和基本素质方面来说,菲多与很多欧美选手体能训练方法不同。欧美选手很多受健身文化影响,喜欢以杠铃负重方式来增加肌肉力量,以力量训练来提高比赛成绩,体型多为壮硕的肌肉型。以“铁锤之屋”(HAMMER HOUSES)拳馆为代表,其中的菲尔.巴卢尼、马克.库尔曼和凯文.瑞德曼三人并称为“格斗届的筋肉三兄弟”。菲多曾公开表示,他的体能并不以器械和负重增肌训练为主。而菲多看似肥胖,实则柔软肌肉型的身躯也证明了这点。这类柔软肌肉型的体格,不仅持久力强,更主要的是拥有很强的爆发力。爆发力在格斗比赛中非常重要,它也是菲多体能训练的主题。菲多的力量训练方式并不复杂,多以普通的徒手运动为主,比如常见的拳卧撑和引体向上。但和一般人的做法不同,菲多的动作并非孤立练习单一部分肌肉,而是以全身协调,爆发力训练为主。拳卧撑虽说是格斗中的基本训练,但菲多做这个动作的节奏恐怕不是所有人能完成的,菲多的动作非常自然流畅,以一秒两个拳卧撑的快速频率完成。整体动作松快,感觉不到一点出力的感觉,似乎在松弛状态发力,丝毫没有不自然和僵硬的感觉。在引体向上训练时一般人总是注意身体的稳定,尽力不让身体产生摆动,只用臂力进行引体向上来刻意锻炼背部和手臂力量。而菲多的引体向上动作不仅利用爆发力让动作完成速度快的惊人,平均一秒完成一个引体向上, 更是利用了全身肌肉的配合,尤其是腰部的抖动协同完成动作。虽然没有大器械的力量训练,但如此训练方式确实有效的使全身肌肉群得到锻炼,而且较器械单一的力量训练在提升身体力量的同时还能提高身体协调性。除了徒手的力量训练,菲多也进行一些器械辅助训练,包括铁锤砸轮胎的抡锤训练和柔道中的皮筋转身背摔的训练。抡大铁锤砸轮胎可以有效的训练腰背力量,而且这种动作并非是孤立肌肉练习,在提高腰背力量同时对协调性和爆发力也有不错的训练效果。皮筋转身背摔的训练最早出现在柔道训练中,这个动作可以训练腰部力量和灵活性,提升转腰摔投和出拳的力量。通过如此训练,菲多各处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与同级别其他运动员相比很出众,特别是打拳时他的关节和肌肉很"活”:放松--瞬间发力--贯穿--放出,一气呵成,如同栓在铁链上的铁球,动作的灵敏度和应变能力超越了一般重量级选手的水准。
菲多的打击能力十分出色,以重拳闻名的“刚力王”加瑞.古得瑞杰(Gary Goodridge)在菲多的铁拳下也仅支撑了1分09秒。俄罗斯风格的拳法训练造就了菲多独特的拳法攻击体系。俄罗斯拳法有着自身的特点:第一,出拳时送肩,转腰幅度明显,这样的好处就是俄式拳击的有效击打距离要比西方拳击的远。第二,移动步幅大,冲击重心。 俄罗斯拳法要求的有效攻击范围比一般拳击要近,因此俄罗斯风格强调大幅度的移动,启动距离要比其他拳击的距离远,在对方能打击自己之前,抢先大幅度的上步攻击。进步的同时强调自己的前脚在攻击时与对手脚重叠,这样大幅度上步攻击在打击对手同时可以有效冲击对手重心,即使对方不挨打,也站不稳,一下变成了无法防避的状态,也有利于打击技术与摔法的结合,所以菲多在比赛中可以打摔结合令对手防不胜防。同时俄罗斯拳法强调侧面移动,特别是反击时,当对手直线攻击的时候他给你来个大侧身反击,打闪结合,变被动为主动。突击与变向迎击是俄罗斯拳法的第三个特点。
作为桑搏世界冠军,菲多的地面技术十分丰富,加上柔软性与爆发力兼备的身体,让他在地面技术中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对,完美地完成地面攻击和防御技术。目前为止,没有人能用地面技术对菲多造成实质性的威胁。而且菲多的战术意识十分出色,往往能抓住对手微小的差错完成漂亮的关节技术部署。自由式摔跤世锦赛军马克.库尔曼也都两次臣服于菲多精湛的十字固技术之下。
目前菲多MMA战绩为31胜1负 0平1次无结果 ,在获胜的31次比赛中8次 (T)KO对手,16次关节技降伏(Submissions)获胜,7 次判定获胜. 在MMA擂台上菲多几乎横扫了一切强敌。他深厚的桑搏和柔道功底让他的地面技术全面而丰富,十字固(Armbar)与木村锁(Kimura)是他偏好的关节技术。菲多有着6场比赛十字固制服对手,3场木村锁制服对手.除了地面技术,俄罗斯风格的拳击训练打造出菲多令人胆寒的 “俄罗斯勾拳”。在他身上打击能力和地面能力都十分出色,打摔结合更有一手俄式GNP的地面绝活。如此全面的技术让菲多在比赛中可以根据不同对手的技术特点和破绽制定针对性的战术。菲多在比赛中出人意料的冷静心态更让他极少犯错,每次都能化险为夷,成功战胜强敌,成为如今当之无愧的MMA格斗沙皇。
主要获得头衔:1996年俄国柔道选手权大会优胜、1997年俄国桑搏选手权大会优胜、1997年欧洲桑搏选手权大会优胜、1998年国际A级桑搏锦标赛优胜(莫斯科)、1998年俄国柔道选手权大会第1名(3位入赏)、1998年俄国桑搏选手权大会第3名、1998年俄国军队桑搏选手权大会(重量级优胜)、1998年俄国军队桑搏选手权大会(无差别级准优胜)、1999年俄国国际桑搏选手权大会优胜(莫斯科)、1999年国际A级桑搏选手权大会第三名(莫斯科、索非亚市)、2000年俄国桑搏选手权大会第3名、2000年欧洲桑搏选手权大会优胜、2001年初代RINGS世界重量级王者、2002年RINGS世界无差别级王者(RINGS史上首位二冠王者)、2002年全俄国桑搏选手权大会优胜(莫斯科)、2002年全世界桑搏选手权大会优胜(希腊)、2002年全世界桑搏选手权大会(巴拿马无差别级优胜)、第二代PRIDE重量级王者、2004年PRIDE-GP王者(PRIDE史上首位重量级2冠王者)、WAMMA(世界综合格斗联盟)重量级冠军。
2009年12月,FEDOR EMELIANENKO当选俄罗斯有史以来最杰出运动员。
❹ 如何训练成 菲多的那种体型
很难,体形跟人种和地域百很大关系的。俄罗斯人不管男女很容易就成了那粗壮的身材,因为气候冷,他们平常的饮食会摄人很多脂肪,主食肉类,这样才能御寒。何必非要依照别人的身形呢?你自己加强锻炼也可以有很好看的身形。
❺ 菲多-艾米连科都输给谁了
输给了日本选手高坂刚,那场比赛因为对手划伤fedor眼上的伤口,裁判为了选手安全结束比赛,判fedor被tko 。其实如果不是伤口作怪,结果显而易见,后来与高坂刚的2战也证明了这一点,战胜了高坂刚。
❻ 你们平时都进行哪些体能训练请给些指点。
我每天训练2小时左右,跑步40分左右,冲刺3分钟,俯卧撑一次性200,单腿蹲20-30,左右腿,还就是一些简单的腰部动作,放松之后行进间组合拳脚空击 再打沙袋15分钟左右,有时候中间的内容会换其他的训练内容,简单的说
跑步-冲刺跑(固定)--身体素质训练(看情况安排)--放松-空击-打沙袋(固定)。
❼ 菲多·艾米连科怎么锻炼
王者是这样炼成的
成绩的背后是刻苦的训练,菲多的训练有其独到之处,从体能和基本素质方面来说,菲多与很多欧美选手体能训练方法不同。欧美选手很多受健身文化影响,喜欢以杠铃负重方式来增加肌肉力量,以力量训练来提高比赛成绩,体型多为壮硕的肌肉型。以“铁锤之屋”(HAMMER HOUSES)拳馆为代表,其中的菲尔·巴卢尼(Phil Baroni)、马克·库尔曼(Mark Coleman)和凯文·兰德尔曼(Kevin Randleman)。这三人并称为“格斗届的筋肉三兄弟”。 菲多曾公开表示,他的体能并不以器械和负重增肌训练为主。而菲多看似肥胖,实则柔软肌肉型的身躯也证明了这点。这类柔软肌肉型的体格,不仅持久力强,更主要的是拥有很强的爆发力。爆发力在格斗比赛中非常重要,它也是菲多体能训练的主题。菲多的力量训练方式并不复杂,多以普通的徒手运动为主,比如常见的拳卧撑和引体向上。但和一般人的做法不同,菲多的动作并非孤立练习单一部分肌肉,而是以全身协调,爆发力训练为主。拳卧撑虽说是格斗中的基本训练,但菲多做这个动作的节奏恐怕不是所有人能完成的,菲多的动作非常自然流畅,以一秒两个拳卧撑的快速频率完成。整体动作松快,感觉不到一点出力的感觉,似乎在松弛状态发力,丝毫没有不自然和僵硬的感觉。在引体向上训练时一般人总是注意身体的稳定,尽力不让身体产生摆动,只用臂力进行引体向上来刻意锻炼背部和手臂力量。而菲多的引体向上动作不仅利用爆发力让动作完成速度快的惊人,平均一秒完成一个引体向上, 更是利用了全身肌肉的配合,尤其是腰部的抖动协同完成动作。虽然没有大器械的力量训练,但如此训练方式确实有效的使全身肌肉群得到锻炼,而且较器械单一的力量训练在提升身体力量的同时还能提高身体协调性。
除了徒手的力量训练,菲多也进行一些器械辅助训练,包括铁锤砸轮胎的抡锤训练和柔道中的皮筋转身背摔的训练。抡大铁锤砸轮胎可以有效的训练腰背力量,而且这种动作并非是孤立肌肉练习,在提高腰背力量同时对协调性和爆发力也有不错的训练效果。皮筋转身背摔的训练最早出现在柔道训练中,这个动作可以训练腰部力量和灵活性,提升转腰摔投和出拳的力量。通过如此训练,菲多各处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与同级别其他运动员相比很出众,特别是打拳时他的关节和肌肉很"活”:放松--瞬间发力--贯穿--放出,一气呵成,如同栓在铁链上的铁球,动作的灵敏度和应变能力超越了一般重量级选手的水准。俄罗斯风格的拳法训练造就了菲多独特的拳法攻击体系。
❽ 菲多·艾米连科的轶事典故
王者是这样炼成的
成绩的背后是刻苦的训练,菲多的训练有其独到之处,从体能和基本素质方面来说,菲多与很多欧美选手体能训练方法不同。欧美选手很多受健身文化影响,喜欢以杠铃负重方式来增加肌肉力量,以力量训练来提高比赛成绩,体型多为壮硕的肌肉型。以“铁锤之屋”(HAMMER HOUSES)拳馆为代表,其中的菲尔·巴卢尼(Phil Baroni)、马克·库尔曼(Mark Coleman)和凯文·兰德尔曼(Kevin Randleman)。这三人并称为“格斗届的筋肉三兄弟”。菲多曾公开表示,他的体能并不以器械和负重增肌训练为主。而菲多看似肥胖,实则柔软肌肉型的身躯也证明了这点。这类柔软肌肉型的体格,不仅持久力强,更主要的是拥有很强的爆发力。爆发力在格斗比赛中非常重要,它也是菲多体能训练的主题。菲多的力量训练方式并不复杂,多以普通的徒手运动为主,比如常见的拳卧撑和引体向上。但和一般人的做法不同,菲多的动作并非孤立练习单一部分肌肉,而是以全身协调,爆发力训练为主。拳卧撑虽说是格斗中的基本训练,但菲多做这个动作的节奏恐怕不是所有人能完成的,菲多的动作非常自然流畅,以一秒两个拳卧撑的快速频率完成。整体动作松快,感觉不到一点出力的感觉,似乎在松弛状态发力,丝毫没有不自然和僵硬的感觉。在引体向上训练时一般人总是注意身体的稳定,尽力不让身体产生摆动,只用臂力进行引体向上来刻意锻炼背部和手臂力量。而菲多的引体向上动作不仅利用爆发力让动作完成速度快的惊人,平均一秒完成一个引体向上,更是利用了全身肌肉的配合,尤其是腰部的抖动协同完成动作。虽然没有大器械的力量训练,但如此训练方式确实有效的使全身肌肉群得到锻炼,而且较器械单一的力量训练在提升身体力量的同时还能提高身体协调性。
除了徒手的力量训练,菲多也进行一些器械辅助训练,包括铁锤砸轮胎的抡锤训练和柔道中的皮筋转身背摔的训练。抡大铁锤砸轮胎可以有效的训练腰背力量,而且这种动作并非是孤立肌肉练习,在提高腰背力量同时对协调性和爆发力也有不错的训练效果。皮筋转身背摔的训练最早出现在柔道训练中,这个动作可以训练腰部力量和灵活性,提升转腰摔投和出拳的力量。通过如此训练,菲多各处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与同级别其他运动员相比很出众,特别是打拳时他的关节和肌肉很活”:放松--瞬间发力--贯穿--放出,一气呵成,如同栓在铁链上的铁球,动作的灵敏度和应变能力超越了一般重量级选手的水准。俄罗斯风格的拳法训练造就了菲多独特的拳法攻击体系。
俄罗斯拳法的特点:
第一,出拳时送肩,转腰幅度明显,这样的好处就是俄式拳击的有效击打距离要比西方拳击的远。第二,移动步幅大,冲击重心。俄罗斯拳法要求的有效攻击范围比一般拳击要近,因此俄罗斯风格强调大幅度的移动,启动距离要比其他拳击的距离远,在对方能打击自己之前,抢先大幅度的上步攻击。进步的同时强调自己的前脚在攻击时与对手脚重叠,这样大幅度上步攻击在打击对手同时可以有效冲击对手重心,即使对方不挨打,也站不稳,一下变成了无法防避的状态,也有利于打击技术与摔法的结合,所以菲多在比赛中可以打摔结合令对手防不胜防。同时俄罗斯拳法强调侧面移动,特别是反击时,当对手直线攻击的时候他给你来个大侧身反击,打闪结合,变被动为主动。突击与变向迎击是俄罗斯拳法的第三个特点。使得菲多的打击能力十分出色,以重拳闻名的“刚力王”Gary Goodridge在菲多的铁拳下也仅支撑了1分09秒。
他深厚的桑搏和柔道功底让他的地面技术全面而丰富,十字固(Armbar)与木村锁(Kimura)是他偏好的关节技术。除了地面技术,俄罗斯风格的拳击训练打造出菲多令人胆寒的 “俄罗斯勾拳”。在他身上打击能力和地面能力都十分出色,打摔结合更有一手俄式GNP的地面绝活。如此全面的技术让菲多在比赛中可以根据不同对手的技术特点和破绽制定针对性的战术。菲多在比赛中出人意料的冷静心态更让他极少犯错,每次都能化险为夷,成功战胜强敌,成为如今当之无愧的MMA格斗沙皇。
❾ 菲多的腹肌是被脂肪遮盖了,还是根本就很少
是被盖住了~有的运动员腹部没有堆积脂肪,所以腹肌非常明显,有的脂肪太厚,腹肌看不出来,但是腹部力量很强,这就说明脂肪层把腹肌挡住了,所以看不出来
❿ 格斗基础体能训练方法
一、训练内容:
1、第一天坚持做100个(数量不得低于次,有能力者自我控制。所有科目也需按此要求)拳上压(伏卧撑,用拳做)、(胸部+肱三头肌+三角肌前束)
第二天做引体向上100个(上背部+肱二头肌+三角肌中束后束)
2、第一天坚持做100个仰卧起坐(腹直肌)
第二天做俯卧挺身100个(下背/腰部)
3、第一天坚持做100个深蹲动作(大腿股四头肌)
第二天做直立脚弯举100个(大腿股二头肌)
4、每天坚持做100个直、摆、勾拳法练习和100个正蹬、横扫踢/鞭腿、侧踹的空击练习(非常重要!需要有基础的人帮你纠正动作与掌握技巧。
一般初学者掌握拳腿组合足够,有兴趣可加入肘膝的进攻技巧练习)
以下是选择项,不在训练计划中,习者自我斟酌
5、击打沙袋。在熟练基础动作与有一定实力后,以沙袋为假想敌进行进攻。在攻击时注意保持严密防护。
6、在镜子前进行各种拳法腿法组合,检查动作是否正确、流畅
7、有条件的最好一个星期进行2至3次的实战对抗
二、使用须知:
1、在进行训练前一定要热身跑、柔韧性拉伸!它是进入状态的钥匙!无论是身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即使是李小龙亦十分重视准备运动。
2、顺序:在热身以后,先进行第四项空击训练,然后再进行力量训练。
每次训练课前后进行韧带拉伸,包括:颈部、肩关节、斜方肌、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胸肌、背肌、腰部、髋关节、跨部、股四头肌(大腿前部)、股二头肌(大腿后部)、膝关节、腓肠肌(小腿后部)、踝关节等等。
坚持一个月初见成效,三个月筑基,半年提高,一年突破。
【拓展内容】
格斗技种类
拳击
拳击可能是一般人最具感性认识的格斗形式。它起源于英式格斗,英国作为世界上最早进入资本主义文明社会的国家,希望能用一种相对文明的方式体现格斗的精神。踢击作为攻击力最大的招法,理所当然地被禁止了。摔法、反关节技术也相继被取消,只有最基本,并且也是杀伤力最小的拳法被保留下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由于拳击被认为是最“文明”的格斗形式,它开展得最为普及,还顺利地进入了奥运会,相对发展水平最高。今天,即使是这项最安全的格斗形式,仍然有可能给参加者带来严重伤害。职业拳王很多都具有强大的力量,唯此才能在顶级职业拳坛立足。那些着名的重拳手都无一例外地重视力量训练,腰腿力量对于重拳最为关键,因此深蹲是职业拳手的重要训练项目,另外包括大重量硬拉以及负重仰卧起坐。
摔跤
摔跤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竞技体育运动,希腊、埃及、中国以及日本等国家的古代文明中都有摔跤的文字记载。古代奥运会在公元前776年诞生之时,摔跤就是其中的一项比赛,而且一直是历届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在奥运会中占有重要比重的摔跤项目,分为古典式和自由式两个跤种,又统称国际式摔跤。
191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第5届现代奥运会时,国际业余摔跤联合会(FILA)正式成立。根据该会章程规定,古典式摔跤、自由式摔跤被列为国际比赛项目。国际摔联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古典式摔跤、自由式摔跤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使摔跤运动在五大洲得以蓬勃发展。迄今为止,国际摔联拥有153个会员协会。分布的情况是:亚洲33个,欧洲45个,非洲34个,美洲28个,大洋洲13个。国际摔联管理和负责古典式、自由式摔跤的所有赛事。
跆拳道
跆拳道是种手脚并用的武术搏击,但在有些竞技比赛中,如奥运会,部分技术,特别是手技,出于保护运动选手、增强比赛观赏性等原因而被限制。具体要求即手的攻击动作只可使用直拳攻击,且只能攻击躯干部分被护具保护的位置。它由品势(特尔)、实战、击破、特技、跆拳舞等五部分内容组成。跆拳道是创新与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特武术,具有较高的防身自卫及强壮体魄的实用价值。跆拳道的由来,是将跆跟和松涛馆流空手道融合而来的朝鲜/韩国民间较普遍流行的一项技击术。跆拳道源于朝鲜半岛三国时代的跆拳。其根源甚至可以追寻到古代的徒手搏击。另有说法认为跆拳道并无历史,其内涵风格以及名字均自20世纪50年代起始。“跆拳道”一词,是1955年由崔泓熙创造。其中“跆”指踢击(脚法)、“拳”指拳击,“道”则是代表道行、自己对礼仪的修练。崔泓熙在留学日本时,学习了日本松涛馆流空手道,并融入到跆拳道中去,因此在跆拳道的型中,可以看到少数松涛馆流的手部招式。
它通过竞赛、品势和功力检测等运动形式,使练习者增强体质,掌握技术,并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分为世界跆拳道联盟(WTF)和国际跆拳道联盟(ITF)世界职业跆拳道联盟(WPTF)。跆拳道是第三个进入奥运会的格斗项目。前两个进入奥运会的格斗项目都不约而同地回避了腿法这个杀伤力最大的技术,但缺少了这种最重要的技术,格斗世界无疑是极不完整的。怎样既能反映腿法技术,又能保证参赛者的安全呢?花式跆拳道吸取了击剑的思想,用一种点到为止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使跆拳道练习者的数量呈爆炸式增长,但也受到了格斗界人士最多的批评。对他们来说,花式跆拳道是典型的“花拳绣腿”,将本是重击利器的腿法变成纯粹表现技巧的表演,简直是“对格斗精神的亵渎”。由于是点到即止的原则,花式跆拳道重视力量训练的程度较小。
如今跆拳道快速的发展,在很多格斗赛事都能看到跆拳道选手的身影。
泰拳
泰拳,即泰国拳术,杀伤力大,历史悠久。泰拳分为古代泰拳(Muay Boran)和现代泰拳。泰拳脱胎于暹罗武术。泰拳号称“八条腿的运动”。古代的泰拳其拳法并不突出,但拥有凶狠的膝法、肘法,以及异常刚猛的腿法:泰拳的标志技术---扫踢,曾使众多的拳手葬身于铁腿之下,被踢断胳膊、踢断腿的不胜枚举。在古代泰拳刚猛的技法基础上,现代泰拳完美的融合了西洋拳(拳击)技术,使现代泰拳技术得以完善,如虎添翼。在现代泰拳手中不乏拳猛之辈。泰拳的致命弱点,是拳手对摔法及反关节技术缺乏了解。泰拳的力量训练思路比较独特,强调耐力训练,要求每一击都集中全身力量,对训练重量倒不太关心。当然,这种思路称不上正确,只能认为是一种趣向。在泰拳式技术占据主流地位的自由搏击界,拳手们用正统的力量训练方法,获得了力量更强的腿法。
泰拳在泰国是属于国技,具有很强的杀伤力。而近年由于瘦身热潮,有人利用泰拳的高热量消耗来代替带氧舞踏,在帮助女士瘦身之余,亦使她们习得一技之长,以作个人防卫用途。
散打
散打也叫散手,诞生于1979年,80年代初,中国国家体委在北京体院和武汉体院开始试点开展散手运动。如今散打已经在国际格斗赛事上有一定的地位。
散手是中国武术的普及形式。为了安全起见,传统武术绝大多数增强功力的训练方法,散手都没有采用。目前散手有“踢、打、摔”三项招法。散手腿法受到的批评最多,由于指导思想首先关注的是安全问题,腿法力量受到了最大的限制。这一点渗透到散手比赛规则、战术思想和训练的方方面面,尽管从来没有过明文禁止腿法重击,但不可否认,散手腿法在杀伤力方面和传统武术有天壤之别。摔法是散手的杀手锏,在以拳脚为主的普及型格斗界,散手摔法让很多门派的拳手感到不适应。散手如今仍不太重视力量训练,力量训练的方法还不太科学,因此散手缺少重击选手。散打中的摔法是有一定特色的。根据“快摔”的要求和“无把”的特点,把握“破坏重心”和“抡圈”的要点,创造出了“接招摔”和“夹打摔”的方法,使散打的摔法快速、省力且实战性强。
现代散打比赛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而2000年的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则以全新的形式亮相,相对于传统的锦标赛和邀请赛,武术散打王比赛给人的感觉是更精彩,更好看,也有其竞赛的一些基本规则。
法国踢打术
法国踢打术是土生土长的欧洲格斗技,它的诞生有着不同的说法,关于它的起源众说纷纭,但是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则是法国当时的'水手们去亚洲一些国家时学到了当地的一些武术,然后融合了拳击就诞生了“法国踢打术”,法国踢打术的英文名是“Savate”,音译“萨瓦特”,但是国内也很多人叫它“赛法斗”
踢拳
踢拳,英文名称是:Kickboxing,片假名是:キックボクシング,它在日本那边有很多个汉字名称,如:‘蹴拳’‘蹴撃’‘蹴道’等名称。有美式跟日式。
注:当年踢拳(Kickboxing)传入中国时,被香港人翻译成“自由搏击”,自由搏击这一词就是当初翻译Kickboxing时来的,这个词原意是指Kickboxing。
相扑
相扑是日本的国技,在日本,相扑运动是高雅的事业,运动员要具备纯真、热心、胸怀宽广的素质以及诚实果敢、谦虚的修养。
相扑力士们在“土表”使用各种相扑技法进行比赛,相扑不以体重分等级。
如今相扑也受到很多女性的喜欢。而横纲则是相扑里的最高等级称号.
综合格斗
MMA是英文“Mixed Martial Arts”的简称,中文全称即是综合格斗(综合武术)
谈到最暴烈的格斗项目,非无限制格斗莫属。早期的无限制格斗,真是名副其实的打架比赛。选手不带护手带和拳套,空手上阵。且规则极为开放,头撞、击裆、揪头发等不道义的打法也未加限制。选手们能够充分发挥踢、打、摔、拿等各项技术。当今的MMA(综合格斗)并不残酷,它从赛制、规则、监督各方面保证比赛的安全性,所以选手的伤亡很少。无限制格斗中可以采用踢、打、摔、反关节等各项技术,比传统的空手道、泰拳等项目的技术更全面,有利于选手形成全面的技术。
MMA是一种集观赏性、娱乐性、竞技性于一体的优秀运动项目,现已成为国际武术搏击比赛的主要项目。MMA运动是拳击、kickboxing(踢拳)、柔道和摔跤等运动的完美结合,可以说是搏击运动的十项全能。MMA比赛是体育比赛规则上的一个突破,MMA的规则对所有的武技一视同仁,不同格斗技的练习者可以在统一的规则下同场竞技。MMA运动的赛规可以让各方高手在一个公开且公平的环境下进行较量,是真实公平的一种竞赛方式。在比赛中允许使用击打、抱摔、关节技等各种技术,并在选手倒地时继续进行比赛。踢、打、摔、拿等各种武技都可以得到完美的展示。
实战桑搏
桑搏(Sambo,самбо)一语来自俄罗斯语“самозащита без оружий 。”,意思就是“不带武器的防身之术”即徒手防身术;所以桑博被称为“徒手格斗”技术。桑搏分为运动式桑搏(一种国际性的摔跤运动)和格斗式(即实战)桑搏两种,其中实战桑搏是集踢、打、摔、拿、地面技、器械防守、解脱、押解、捆绑、日常物品的防身使用等。一语的意思就是“不带武器的防身术”—徒手防身术。 大家所熟悉的俄罗斯总理普京,K1名将菲多都是俄罗斯国术桑搏的高手。桑搏曾作为前苏联的国技在其15个加盟共和国内广为发展和传播。
现代桑搏可以分为运动桑搏和格斗桑搏两大类. 桑搏在90年代前,曾被作为国家机密,只是在军警,国家安全部门中被使用。一直带着其神秘的面纱。只是在苏联解体后,格斗式桑搏才被一些退役的特种部队,克格勃工作人员传播出去。
格斗式桑搏对训练者的最终要求是在5秒钟内应当结束战斗。格斗式桑搏的目的是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体力,制服侵犯者,并从心理上打消他的进攻念头。
格斗式桑搏作为一种训练体系,被研发出。使得没有运动基础的人,在习练后也可以发挥出足够的威慑力,起到真正抗暴防身的作用。20岁的小姑娘击败成年壮汉,拄着拐杖的老人击倒冒犯者,不是电影效果,而是完全真实可行。既能健体又可防身,格斗式桑搏是绝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