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在电路中分析电流和电压大小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
功率因数的大小与电路的负荷性质有关, 如白炽灯泡、电阻炉等电阻负荷的功率因数为1,一般具有电感或电容性负载的电路功率因数都小于1。功率因数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数据。功率因数是衡量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功率因数低,说明电路用于交变磁场转换的无功功率大, 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增加了线路供电损失。所以,供电部门对用电单位的功率因数有一定的标准要求。
(1) 最基本分析:拿设备作举例。例如:设备功率为100个单位,也就是说,有100个单位的功率输送到设备中。然而,因大部分电器系统存在固有的无功损耗,只能使用70个单位的功率。很不幸,虽然仅仅使用70个单位,却要付100个单位的费用。在这个例子中,功率因数是0.7 (如果大部分设备的功率因数小于0.9时,将被罚款),这种无功损耗主要存在于电机设备中(如鼓风机、抽水机、压缩机等),又叫感性负载。功率因数是马达效能的计量标准。
(2) 基本分析:每种电机系统均消耗两大功率,分别是真正的有用功(叫千瓦)及电抗性的无用功。功率因数是有用功与总功率间的比率。功率因数越高,有用功与总功率间的比率便越高,系统运行则更有效率。
(3) 高级分析:在感性负载电路中,电流波形峰值在电压波形峰值之后发生。两种波形峰值的分隔可用功率因数表示。功率因数越低,两个波形峰值则分隔越大。保尔金能使两个峰值重新接近在一起,从而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② 如何使用万用表 怎样用万用表测量直流电流方法
1、测电流之前,先判断电流的性质(交流和直流)、电流大小范围。
2、选择恰当的测量工具(比如安全、精度和现场测量时使用方便)和测量档位。选择恰当的测量工具后,如果不是专业技术人员,而只是兴趣爱好者,建议阅读使用说明。3、一般的操作步骤:
1)如果是小型用电设备(如电子设备等),可以阅读产品说明书中有关产品用电功率相关描述,该部分说明有时候直接将用电设备工作时通过的电流范围标示在说明书中。如果说明书只是标明了用电功率和电压,则可以通过公式“a=w/v”计算得出电流。当需要测试多个设备工作时的总电流时,将单个设备的电流相加,计算出主线路上的总电流。
如果需要实际测量:
(1)选择恰当档位(测电流,电流值范围)
(2)断开被测线路(但是用电设备和负载不能断开,否则就是线路短路!),将万用表窜入线路(注意是串联),此时万用表电阻几乎为零,流经万用表的电流就等于流经用电设备和负载的电流。
2)如果是较大型用电设备(工作电压一般为220v至380v),建议使用钳形电流表(万用表)。其原理是在通电线路上形成闭合的电磁场,电磁场的变化引起万用表产生电流。这个电流与被测线路电流存在一个比例关系,从而可以直接在电流表中读出线路电流。万用表测电流图列
③ 电流是怎么算的
电流的计算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情况下计算方式也不同:
1、一般情况下计算电流用欧姆定律,欧姆定律定义式:电流=电压÷电阻。原理式:电流=单位时间通过的电量=Q/t。
2、串联电路假设n个用电器串联:电流:I总=I1=I2....=In(串联电路中,电路各部分的电流相等);
3、并联电路假设n个用电器并联:电流:I总=I1+I2....+In(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3)分析电流的范围和方法扩展阅读:
电流分为交流电流和直流电流:
交流电:大小和方向都发生周期性变化。生活中插墙式电器使用的是民用交流电源。交流电在家庭生活、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使用,生活民用电压220V、通用工业电压380V,都属于危险电压。
直流电:方向不随时间发生改变。生活中使用的可移动外置式电源提供的的是直流电。直流电一般被广泛使用于手电筒(干电池)、手机(锂电池)等各类生活小电器等。干电池(1.5V)、锂电池、蓄电池等被称之为直流电源。因为这些电源电压都不会超过24V,所以属于安全电源。
④ 电流、电压的大小分别用什么测量,怎么测量
一、电流的大小用电流表测量,测量流程如下:
1、电流表要与被测用电器串联。
2、正负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俗称正进负出。
3、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否则会烧坏电流表),可用试触的方法确定量程。
4、因为电流表内阻太小(相当于导线),所以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5、确认使用的电流表的量程。
6、确认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所代表的电流值。
二、电压的大小用电压表测量,测量流程如下:
1、测量时,应将电流表串接于被测电路的低电位一侧。
2、测量直流时,需要注意电流表端钮的符号,对单量限电流表,被测量电流应从标有 “+”的端钮流人电流表,从标有“—”的端钮流出电流表;对多量限电流表,标有“*”的是公共端钮;
如果其他端钮标有“+”符号.则应使被测电流从“+”端钮流入,从“*”端钮流出;如果其他端钮标有“—”符号,则连接正好与上述情况相反。
(4)分析电流的范围和方法扩展阅读:
电流的测量注意事项:
1、正确接线。测量电流时,电流表应与被测电路串联;测量电压时,电压表应与被测电路并联。测量直流电流和电压时,必须注意仪表的极性,应使仪表的极性与被测量的极性一致。
2、高电压、大电流的测量。测量高电压或大电流时,必须采用电压互感器或电流互感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应与互感器二次的额定值相符。一般电压为100V,电流为5A。
3、量程的扩大。当电路中的被测量超过仪表的量程时,可采用外附分流器或分压器,但应注意其准确度等级应与仪表的准确度等级相符。
4、另外,还应注意仪表的使用环境要符合要求,要远离外磁场。
⑤ 物理老师在课堂上演示电流,电流大小如何测量
一、钳形表的使用方法
准备工作,在使用钳形表测量前,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安装电池。早期的钳形表,仅能测电流不需要安装电池,而现在的钳形表不但能测电流、电压,还能测电阻,因此要求表内安装电池。安装电池时注意电池的极性与电池盒标注相同,按照要求安装与其电压值相符合要求的电池。
2、安装表笔。如果仅用钳形表测电流,可不安装表笔,如果要测量电压和电阻,一定要安装表笔。红表笔插入到标有“+”的插孔,黑表笔插入“-”或者“com”的插孔内。
4、测量时不能切换量程,以免损坏钳形表。
5、在测量导线电流时,应尽量让其他导线远离钳形表,以免受这些导线影产生的磁场影响,使测量误差增大。特别是裸露的导线更是如此。
⑥ 如果不知道被测电流的范围,应该怎样做
打到最大量程,用表笔试探性测量—— 一触即走,观察指针偏偏转角度,换适当量程,继续试探性测量,逐步缩小被测电流范围,直至确定电流所在的准确量程范围。
⑦ 有什么常见的电磁电流检测方法
比较常见的电磁电流检测方法的话,应该是电磁感应原理,或者是一个自动化感应原理方法
分析交流电路当然是相量法优先了,此外还有拉氏变换,如果要分析交流电流(信号),选用傅立叶变换,你可以找积分变换这本书,现代一般是用MATLAB的工具箱建模作理论分析,实际用示波器等仪器观察。
⑨ 电流检测方法
电流检测常用的方式为电阻直接取样、利用霍尔元件(LEM)取样和利用电流互感器取样。
用电阻取样易于实现,电路设计简单,但损耗大,检测信号易受干扰,适用于小功率转换电路,电路如图1所示,其中R1为电流检测电阻。以源端平均电流1A为例,常用的电流控制型PWM控制器UC1845的电流保护检测电压为1V,这样需要的电阻为1Ω,功耗为1W,按照航天器元器件降额要求(GJB/Z 35-93《元器件降额准则》),至少选用2W的电阻。而一个2W电阻的封装对于模块电源来说体积较大。
电流检测的一般方式
用霍尔元件虽然检测精度较高,但成本、体积常常对于模块电源来说还是无法接受。
一般电流互感器的特性介于电阻和霍尔元件之间,是用得最多的一种电流检测方法。DC-DC转换器中常用的是脉冲直流互感器,其原理如图2所示,工作方式为单向磁化,类似正激转换器。当初级电流流通时,磁芯中磁场逐渐增大;当初级电流不再增加时,次级感应电势将二极管击穿,使磁芯复位到剩磁感应强度Br。
通常初级线圈为1匝,次级匝数很多,这样可以减小次级反射到初级的阻抗,以减小对初级的影响。
如果不考虑线圈电阻,则次级感应电压可以近似为电压源,脉冲直流互感器的设计依据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