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是指人体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以及跨过关节的韧带、肌腱、肌肉、皮肤及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 柔韧素质取决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一个是跨过关节的韧带、肌腱、肌肉、皮肤及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性。关节活动幅度主要取决与关节本身的解剖结构。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等软组织的伸展性,可通过合理的锻炼得到提高。
发展各关节柔韧性的练习方法和手段
1.肩关节
(1)压肩 (2)拉肩 (3)吊肩 (4)转肩
2.肘关节
(1)压肘 (2)旋内 (3)旋外 (4)绕环
3.手关节
(1)篮球 (2)排球 (3)乒乓球 (4)手球 (5)网球
4.膝、髋关节
(1)压腿 (2)踢腿 (3)摆腿 (4)劈腿
5.踝关节
(1)屈伸练习 (2)提踵 (3)绕环
6.脊柱
(1)头前后屈 (2)头左右侧屈 (3)头左右转动及绕环
(1) 下腰 (5)甩腰 (6)体前屈
小学生的关节软骨较厚,韧带易拉长,关节活动范围大于成年人,且肌纤维较细,肌肉的伸展性较强,是发展柔韧素质的最好时机,因此,在小学阶段应加强柔韧素质的训练,同时发展柔韧素质要与培养身体的正确姿势和力量性的练习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全部关节(特别肩关节)的协调发展。
小学生在发展柔韧素质时应注意
1、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由于肌肉、韧带等的伸展性并不是一时一刻就能得到提高的, 所以柔韧性练习应做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不能急于求成。根据停止柔韧练习一段时期,已获得的柔韧效果会有所消退的规律,柔韧性练习要做到系统化、经常化。
2、柔韧素质的发展应与力量素质发展相适应
柔韧和肌肉力量是相辅相成的,力量练习是发展肌肉的收缩能力,柔韧练习能发展肌肉的伸展能力,因此力量结合柔韧的练习对提高肌肉质量最为有效,即既能达到力量和柔韧的同时增长,又能保证关节灵活性的稳固。柔韧的发展应是在肌力增长下的发展,要提高肌力,但决不能使肌肉体积过分增大而影响关节活动幅度。
3、 柔韧素质的发展要兼顾相互关联的身体各个部位
在有些动作中,柔韧性的表现不仅仅是在一个关节或某个身体部位,而是牵涉到几个相互有关联的部位。如为发展腰部柔韧性采用"桥"的练习,就是由肩、脊柱、镜等部位的关节所决定的。因此,在练习过程中对这几个部位都应该进行发展,倘若忽视某一部位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外伤。如果发现某一部位的柔韧性比较差,就应采取措施使其得到改善。另外,也可通过身体其他部位的有效发展使其得到补偿,这样做可以使各部位的柔韧性得到发展。
4、 柔韧素质练习要注意外界温度与练习的时间
柔韧素质练习要注意外界温度与练习的时间,外界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到肌肉的状态,影响到肌肉的伸展性。一般地说,当外界温度在18°C左右时,有利于柔韧的发展,因为肌肉在这个温度下,伸展能力较强。温度过高,肌肉紧张或无力都会影响其伸展能力。一天之内在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柔韧性练习,只是效果不同。早晨柔韧性会明显地降低,所以早晨可做一些强度不大的"拉韧带"的练习。一日之中在10-18时人体能表现出良好的柔韧性, 此时可进行一些强度较大的柔韧性练习。
5、 柔韧性练习之后应结合放松练习
每个伸展练习之后,应做相反方向的练习,促进被拉伸的肌肉的血液循环,有助于伸展肌群的放松和恢复。如,压腿之后做几次屈膝练习,体前屈练习之后做几次挺腹挺镜动作,下完腰后做几次体前屈或团身抱膝动作等。
6、柔韧素质的发展要从小培养
从小发展的柔韧素质,由于是在人体自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能得到保持和巩固,不易消退。此外,柔韧素质发展的敏感期5-10岁,所以在此期间抓紧练习,并在10岁以前使柔韧素质得到较好发展。
② 柔韧训练有什么方法
1.上肢柔韧。
(1)压肩:面对一支撑物,将双臂水平放置在支撑物上,做身体向下振压的动作。
(2)甩臂:身体成弓步站立,一手叉腰,另一手放松下垂做从下向前向上向后向下的顺时针大幅度抡(甩)臂动作。顺逆时针交替练习,然后再换至另一手臂做此动作。
2.腰部柔韧。
(1)前俯腰:身体以腰部为轴向前俯约90°,双肢并拢,膝部挺直,双手按住膝部,做腰部向膝部振压的动作,做到能用双手抱住双腿身体完全与双腿膝全拢在一起为达标。
(2)甩腰:身体成前半伏状,双手自然平伸,而后以腰为轴,立用腰力做从下向左向上向右向前向下的顺时针大幅度抡(甩)腰动作。顺逆时针交替练习。
(3)胸压:,盘腿坐于地上,成两脚掌相对,然后以腰部为中心做身体向前俯卧振压的动作,能做到身体贴近双腿、双腿贴近地面、脸部贴近脚尖为合格。
3.下肢柔韧。
(1)压腿:压腿分为正压、侧压、后压三种方法。主要目的是通过它来拉长腿部的肌肉和韧带及加大髋关节的活动范围。
方法如下:
正压:面对一支撑物,将前腿抬起放置于支撑物上,保持腿直;后腿支撑身体重心,脚尖与前脚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腿亦挺直放松,双手叠并放置于前膝上,上身放松正直;而后身体努力往下振压,一直到下颌能挨到脚尖方为练到位。
侧压:面对一支撑物,将前腿抬起放置于支撑物上,保持腿直;后腿支撑身体重心,脚尖向外展90°,脚跟与前脚平行成一线,腿亦挺直放松,身体向侧振压至前脚尖方向;一直压至身侧与腿合方为练到位。
后压:背对一支撑物,将一条脚向后放至支撑物上,而后上体努力向后振压。
压腿的要求:保持正确的姿势,振压时全身放松,在心中默念放松、放松,并数数;一个姿势练完后,最好能保持振压到位的姿势10秒钟左右;压腿时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始时不能压的过低不要紧,慢慢来既可,不要急于求成。
(2)劈叉:劈叉为柔韧性训练的高级阶段,分为横劈腿和竖劈腿两种方法。
竖劈腿:腿前后分开成1字形,双手撑地,使上身正直,而后努力使身体向下振压,至两腿前后分开至一条线坐于地下为合格。
横劈叉:腿左右分开成一字形,双手在体前撑地,使上身正直,而后努力使身体向下振压,至两腿左右分开成一线并坐于地下方为合格。
劈腿的要求:劈时更要循序渐进,万万不能急于求成,否则易伤身体;练习时一定要放松肢体,只有放松了肢体才可以将韧带拉开。
(3)踢腿:拳谚云:“只压不溜不中用,只溜不压笨如牛”。压就是前面讲的压腿,而溜就是这一节中所讲的踢腿,因为踢腿不仅可以使肌肉和韧带拉长,还可以使腿有力、轻快,以促进柔韧性训练的效果。踢腿分为正踢、侧踢、里合、外摆等。
正踢:练习时要求身体成立正姿势站好,双手向左右平举,十指向上,掌心向左右;而后左脚自然向前上一步支撑身体,右脚尖勾起并利用腰胯之力将右腿猛踢向正前上方,腿踢至极限后,借回弹之力下落在体前,略上一步,左脚按相同方法做前踢腿。亦可在原地练习。
侧踢:按前面的姿势站好:右脚向前上一步,身体左侧向前,左脚尖勾起向头上方踢,右掌上架于头上,左掌立于右腋下,左脚落地后,上右步,体右转180°左脚尖勾起向头上踢。
柔韧素质的训练强度主要反应在动作频率、用力大小和负重量三人方面。研究认为:动作频率不宜太快,应采用中等或较慢的频率。因中等或较慢的频率能延长力对关节的作用时间,避免肌肉和韧带拉伤。借助外力进行被动练习时,用力程度应逐渐加大,并以舞者主观感觉为根据,当舞者感觉肌肉胀痛时可坚持一下,当感到肌肉麻时,则应停止练习。用负重练习发展柔韧性时,负重量不能超过被拉长肌肉力量能力所能达到的50%。静力性拉伸负重可相对大些,动力性摆动动作时,负重应小一些。总之,训练宜采用中等强度进行。柔韧性素质发展相对较快,消退也快,因此训练要做到系统化、经常化。
③ 柔韧性训练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1.
发展柔韧素质的基本要素 (1)进行柔韧锻炼时要循序渐进,不能一开始就用力过猛和速度过快。 (2)柔韧锻炼时不得动作幅度过大,不能超过正常的生理范围。练习时以感觉到酸、胀、痛为限。 (3)柔韧素质锻炼必须与速度...
2.
柔韧素质锻炼的方法和手段 (1)主动练习法。主动练习法是指不依靠外力而通过肌肉的主动收缩来增加关节灵活性的锻炼方法。可以分为主动动力性练习和主动静止性练习。主动动力性练习特点有动作次数的重复,有负重或不负重的.
④ 初学者如何锻炼柔韧性
压腿
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孩子腿部关节的韧带。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没有缝隙。如果孩子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特别要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压旁腿和后腿的时候,孩子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向后伸展。
2
压肩
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
3
推脚背组合
脚背的好坏因人而异,大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
1~2拍:单脚脚后跟抬起,五个脚趾紧扒地面 ;
3~4拍:脚尖绷直,向墙内推,使整个脚背绷成月牙型;
5~8拍: 换另一只脚,动作相同双脚背练习亦同。年龄小的孩子在做此类训练时,注意力不易集中,习惯低头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动作,在推脚背时,双脚容易打开,脚背推不起来,需要时刻提醒和规范他们的动作。
4
把杆训练组合
少儿舞蹈培训与专业舞蹈训练有很大区别。在做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不可能像专业学员那样的强度和难度。除非是经过若干年业余训练,自身条件可以达到专业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难度和强度并举的动作组合。
基本的把杆动作组合: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擦地组合;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蹲组合;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划圈组合;
五位脚,单手扶把小踢腿组合;
五位脚,单手扶把移重心组合。
(双手/单手)转腰组合:
这些组合适合孩子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随着孩子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在此基础上加大难度,变换花样,达到舞蹈训练的要求。
5
小跳组合
训练孩子的弹跳能力。可以由简单的一二五位小跳,发展到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复合型小跳。在小跳过程中,双膝直立,双脚背向外推开。着地时,脚尖先落,落地要轻,上半身不能前后摇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绷紧向下。臀部夹紧。
6
劈腿跳
劈腿跳是为学习中间大跳做好准备的手扶把杆的跳跃组合。在做这一动作跳起来时要注意双脚同时一前一后打开。在打开过程中:绷直脚背,伸直膝盖,跳跃越高,腿叉越开越好。着地时,双脚快速收拢,两脚并起来着地。
7
大踢腿
这是培养腿的力度和开度的训练。不论是踢前腿还是踢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夹紧,眼睛注视前方。在踢腿的过程中,同样要注意绷直脚背和膝盖。孩子在踢腿的时候,为了让腿部可以碰到身体,上半身极力向前够。这样易造成颈部往回缩,头向前探,双膝弯曲,动作非常难看。因此,在踢腿前要让孩子知道:踢不高没有关系,踢腿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正确的姿态。只有在这一前提下,经过刻苦练习,腿就会越踢越高,韧带越拉越长。除了身体和腿的姿势,还要注意两只手臂的姿势,在踢腿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手臂端平,不能放松下来。
8
下腰
年龄偏小的孩子腰的柔韧性好,但是手脚力量偏弱,无法支撑身体,孩子常常在下腰的时候是用头顶住地面下腰。而正确下腰的方法是:双脚打开至肩宽,双臂向上伸直,五指打开,手心朝前。下腰时,上半身向后仰,头抬起来,向后找自己的脚后跟,身体和手都向脚后跟靠齐并往里卷。下腰完成以后,手臂和膝盖都尽力撑直,眼睛看脚后跟。年龄偏大,有一定基础的孩子,可以适当做甩腰训练,加大训练强度。
下腰结束后,做回腰练习:双脚并拢蹲下身体,双手抱住双膝,头埋下来。家长可以顺着脊柱给孩子做按摩,以保护孩子的脊柱不受到伤害。
9
劈腿
有利于拉伸孩子腿部韧带。在训练时,注意脚背不能松弛。
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训练:
左脚在前劈腿,双手抱住左脚,控1~2分钟,然后腿不动,身体向后仰。有基础的孩子可以让右手撑住地面,左手抓住后腿控住。
左脚在前的竖叉不动,身体向右转的同时变胯,变为横叉。双脚背不要趴倒在地面。上半身和脚背都要立起来,然后上半身趴倒在地面,双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钟。
横叉不动,再向右转,变为右脚在前的竖叉。
10
踢后腿
双手扶把杆,小八字步站好,绷直膝盖,抬头,平视前方。在踢后腿的过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动,不要侧身回头,胯不能松,绷直脚背和膝盖。切忌身体前倾。如果孩子无法把动作做到位,可以先单一的练习“控后腿,”即:双手扶把杆,把一条腿向后抬起来,以纠正动作姿态,然后再过度到踢后腿的动作。
⑤ 骨头硬的儿童,怎样练柔韧性
柔韧性训练方法就具形式来讲行两种,一种是主动练习法,另一种足被动练习法。主动练习法是指练习者依靠自己的力量使肌肉拉长,加大关节活动的灵活性;被动练习法是指练习者通过他人的帮助,借助外力使肌肉被拉长,并使关节活动范围增大。 1.腿髋部柔韧性的训练方法——讲解 2.腰部柔韧性的练习方法——讲解 3.被动形式的训练方法——讲解 4.发展柔韧素质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讲解 ----------------------------------------------------------- 1.腿髋部柔韧性的训练方法 (1)正压腿:主要用来发展腿部后侧肌肉的柔韧性。面对横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站立,一腿提起,把脚跟放在横木上,脚尖勾紧;两手扶按在膝关节卜,两腿伸直,腰背挺直髋关节摆正, 上体前屈并向前、向下做压振动作。两腿交替进行。 动作要点:两腿都要伸直;上体向前、向下压振时腰背要直。压振时幅度由小到大, 直到能用下颏触及脚尖。 (1)侧压腿:主要用束发展腿部内侧肌肉的柔韧性。侧对横木或有一定高度的物体,一脚支撑,另一脚抬起,腿跟放在横木上,脚尖勾紧;两腿伸直,腰背保持直立,髋关节对前方,然后上体向放八横木的腿侧倾倒压振。左右腿交替进行。 动作要点:上体保持直立向侧、向下压振;压振幅度逐渐运大,髋关节一直正对前方。 (3)后压腿:主要用来发展腿部前侧肌肉的柔韧性。背对横木或有一定高度的物体,一腿支撑,另一腿后举起,脚背放在横木上,腿和脚背都要伸直, 上体直立、髋关节正对前方, 上体向后仰并做压振动作,左右腿交替进行。 动作要点:两腿挺膝,,支撑腿直立且全脚着地站稳;挺胸、展髋、腰后屈;后压振幅度逐渐加大。 (4)前压腿:主要用来发展腿部后侧肌肉和髋关节的柔韧性。练习者一腿屈膝支撑,另一腿向前伸直,脚跟触地,脚尖勾紧上翘,踝关节紧屈;两手抓紧前伸的脚,上体前俯;两臂屈肘,两手用力后拉,同时上体尽力屈髋前俯,用头顶和下颏触及脚尖。略停片刻后上身直起,略放松后接着做下一次。两脚交替进行。 动作要点:挺胸直背,塌腰前俯;挺膝坐胯,屈髋触脚。 (5)仆步压腿: 主要用来练习大腿内侧和髋关节柔韧性。具体方法:两脚左右开立,左腿屈膝全蹲,全脚着地;右腿挺膝伸直,脚尖内扣,尽量远伸。然后, 上体不起来;起来,将身体重心从左脚移至右脚,成另一侧的仆步。可一手扶,另一手按另—膝,向下压振。亦可两手分别抓住左右脚,做向下压振和左右移换身体重心的动作。 动作要点:挺胸塌腰,下振时逐渐用力,左右移动时要低稳缓慢。开胯沉髋,挺胸下压,使臀部和腿内侧尽量贴近地面移动。 (6)竖 叉:主要用来练习大腿前后侧和髋部柔韧性。具体方法:两腿前后分开成一条直线,前腿的脚后跟、小腿腓肠肌和大腿后肌群压紧地面,脚尖勾紧上翘,正对上方;后腿的脚背、膝盖和股四头肌压紧地面,脚尖指向正后方;髋关节摆正与两腿垂直,臀部压紧地面。上体正直。可做上体前俯,压紧前面腿的前俯压振动作、亦可做上体后屈的向后压振动作,增大动作难度和拉抻幅度,动作幅度由小到大,逐渐用力。 动作要点:挺腰直背,沉髋挺膝;前俯勾脚,后屈伸踝。 (7)横 叉:主要用来练习陶腿内后侧和胯关节柔韧性具体方法:两腿左右一字伸开,两手可辅助支撑;两腿的小后侧着地,压紧地面,两脚的脚跟着地,两脚尖向左右侧伸展或勾紧胯充分打开,成—字形。可上体前俯拉长腿后侧肌肉并充分开胯;亦叫上体向左右侧倒,允分拉长大腿内后侧肌肉并增大胯的活动幅度。 动作要点:挺腰立背,开胯沉髋;挺膝勾脚,前俯倾倒。 ------------------------------------------------------------------ 2.腰部柔韧性的练习方法 (1)前俯腰:主要用来练习腰部向前运动的能力和柔韧性具体方法:并步站立两腿挺膝夹紧两手十指交叉两臀伸直上举手心向上。然后上体亢腰前俯两手心尽量向下贴紧地面两膝挺直,髋关节屈紧,腰背部充分伸展。两手松引用双手从脚两侧屈肘抱紧脚后跟,使胸部贴紧双腿,充分伸展腰背部。持续一定时间后再放松起立。还可以在双手触地时向左右侧转腰,用两手心触及两脚外侧的地面,增大腰部伸展时左右转动的柔韧性。 动作要点:两腿挺膝直立,挺胸塌腰,充分伸展腰背部,胸部与双腿贴紧。 (2)后甩腰:主要用来练习腰部向后运动的柔韧性。具体方法:并步站立,练习时一腿支撑,另一腿向后上直腿 摆动,同时,两臂伸直,随l体向后屈做向后的摆振动作,使腰背部被充分压紧,腰椎前面充分伸展: 动作要点:后摆腿和上体后屈振摆同时进行;支撑腿,膝伸直.头部和双臂体后屈做协调性后摆助力动作
⑥ 简述柔韧素质锻炼方法和手段
1、主动或被动的静力性伸展法
主动或被动的静力性伸展练习是一种行之有效且比较流行的伸展方法,它是缓慢地将肌肉、肌腱、韧带拉伸到有一定酸、胀和痛的感觉位置,并维持此姿势一段时间,一般认为停留10~30秒应该是理想时间,每种练习应连续重复4~6次为最好。这种方法可以比较好地控制使用力量,比较安全,尤其适合于活动少和未经训练的人,它由于拉伸缓慢可避免拉伤。
2、主动或被动的动力性伸展法
主动或被动的弹性伸展练习是指有节奏的、速度较快的、幅度逐渐加大的多次重复一个动作的拉伸方法。主动的弹性伸展是靠自己的力量拉伸,被动的弹性伸展是靠同伴的帮助或负重借助外力的拉伸。
利用主动或被动的动力性伸展法进行练习时,所用的力量应与被拉伸的关节的可能伸展力相适应,如果大于肌肉组织的可伸展能力,肌肉或韧带就会拉伤。在运用该方法时用力不宜过猛,幅度一定要由小到大,先做几次小幅度的预备拉伸,再逐渐加大幅度,从而避免拉伤。
(6)一年级柔韧性训练的基本方法扩展阅读:
影响柔韧素质的因素:
1、肌肉、韧带组织的弹性不仅取决于性别、年龄,而且取决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度。情绪高涨时,柔韧性会增大。因此,柔韧训练要从少儿抓起,练习时的情绪也不可忽视。
2、关节的骨结构是柔韧性最不易改变的因素,基本上由遗传决定。如先天骨盆形态偏平,其胯关节开度就好。关节周围组织体积大小对关节活动幅度有限制作用,它受先天和后天训练的影响。如有些肌肉体积增大后,就会影响其周围关节的活动幅度。因此,对舞者来说,控制肌肉体积的增大是极其重要的。
3、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过程转换的灵活性与运动中肌肉的基本张力有关。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对于肌肉之间的协调性改善以及肌肉紧张和放松的调节能力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就是通常说的要求舞者做动作要放得开,别紧张。
⑦ 柔韧性训练方法
对柔韧的训练可分为:主动柔韧性练习和被动柔韧性练习两种。
主动柔韧性是指舞者依靠相应关节周围肌群的积极工作,完成大幅度动作的能力。主动柔韧性训练培养舞者的柔韧能力,也起到发展力量素质的作用。例如训练正、侧、后踢腿时,要求舞者的腿能踢得高、幅度大、速度快而有力,达到既有柔性又有韧性的效果。反过来力量素质的发展又能 促进“主动柔韧性”水平的拉高。
被动柔韧性是指舞者被动用力(或借助外力)时,关节所能达到的最大活动幅度,如:压腿、扳腿等练习。被动柔韧性练习是发展主动柔韧性的基础。那么,影响柔韧素质提高的因素有哪些呢?
(1)肌肉、韧带组织的弹性不仅取决于性别、年龄,而且取决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度。情绪高涨时,柔韧性会增大。因此,柔韧训练要从少儿抓起,练习时的情绪也不可忽视。
(2)关节的骨结构是柔韧性最不易改变的因素,基本上由 遗传决定。如先天骨盆形态偏平,其胯关节开度就好。关节周围组织体积大小对关节活动幅度有限制作用,它受先天和后天训练的影响。如有些肌肉体积增大后,就会影响其周围关节的活动幅度。因此,对舞者来说,控制肌肉体积的增大是极其重要的。
(3)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过程转换的灵活性与运动中肌肉的基本张力有关。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对于肌肉之间的协调性改善以及肌肉紧张和放松的调节能力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要求舞者做动作要放得开,别紧张。研究证明,训练水平高的人,肌肉的随意放松能力很高,这与中枢神经系统支配骨骼肌的神经细胞的抑制深度有关。
柔韧训练的方法详解
(1)主动或被动的静力拉伸方法
缓慢的将肌肉、肌腱、韧带拉伸到一定酸、胀、痛的感觉位置并略有超过,然后停留一定时间的练习方法。
这种方法可减少或消除超过关节伸展能力的危险性,防止拉伤,由于拉伸缓慢不会激发牵张反射。一般要求在酸、胀、痛的位置停留6秒~8秒,重复6~8秒。
(2)主动或被动的动力性拉伸方法
有节奏的、速度较快的、幅度逐渐加大的多次重复一个动作的拉伸方法。
在运用该方法时用力不宜过猛,幅度一定要由小到大,先作几次小幅度的预备拉长,然后加大幅度,从而避免拉伤。每个练习重复5~10次(重复次数可根据专项技术需要而增加)。
主动的.动力性拉伸方法是靠自己的力量拉伸,被动的动力性拉伸方法是靠同伴的帮助或负重借助外力的拉伸,但外力应与运动员被拉伸的可能伸展能力相适应。
上述方法可单独采用亦可混合运用,练习时间根据需要确定。
发展柔韧素质可采用的手段
(1)在器械上的练习:利用肋木、平衡木、跳马、把杆、吊环、单杠等。
(2)利用轻器械的练习:利用木棍、绳、橡皮筋等。
(3)利用外部的阻力练习:同伴的助力、负重等。
(4)利用自身所给的助力或自身体重的练习:如压腿时双手用力压同时上体前压振;在吊环或单杠上作悬垂等。
(5)发展各关节柔韧所采用的动作:压、踢、摆、搬、劈、绕环、前屈、后仰、吊、转等。
发展各关节柔韧性的练习方法、手段
(1)肩关节
肩关节是由半球形的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的球窝关节,所以肩关节是关节中最灵活、活动幅度最大的关节。它的加固主要靠喙肱韧带和三角肌。因此该关节的练习用以增加肩部肌肉力量同时增加肩部柔韧。
发展肩关节的柔韧练习主要有主动或被动地压肩、拉肩、吊肩、转肩等。如手扶肋木的体前屈压肩、背对肋木双手上握向前的拉肩,在单杠或吊环上作各种握法的悬垂、借助绳或木棍的转肩练习。
(2)肘关节
肘关节是由肱尺关节、挠尺关节、肱挠关节构成。它是由内侧、外侧副韧带及挠骨环状韧带加固。肘关节的运动时屈伸动作较多,所以在发展屈肌力量练习的同时配以屈肌的伸展性练习。主要采用压肘、旋内、旋外、绕环的练习。
(3)腕关节
腕关节由挠腕关节(使手屈伸、内收外展)及腕间关节(使手旋转)构成。
体操运动员主要发展背屈能力:采用俯卧撑推手、倒立爬行等练习;篮球、排球、乒乓球、手球、网球等项目对手腕的灵活性要求较高,既发展屈伸、内收外展又发展旋转的能力,主要通过基本动作、基本技术来发展;举重运动员发展手背后屈柔韧等。
(4)膝关节、胯关节
1、膝关节:膝关节由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及髌骨后的关节面以及半月板构成,由内外侧副韧带、髌骨韧带、交叉韧带加固。膝关节的柔韧主要发展腿部后面肌群(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小腿三头肌、胫骨后肌)的伸展性;发展屈膝能力主要发展腿部前面肌群(股四头肌、缝匠肌、胫骨前肌、姆长伸肌)的伸展性。
2、胯关节:由球形的股骨头与胯骨的胯臼构成。由于胯臼较深,并有软骨形成的关节盂加大与股骨头的紧屈适应,虽然它是球窝关节,但运动幅度受到限度。它的加固由髌骨韧带及股圆韧带加固。胯关节的柔韧主要发展前后、左右开胯的能力。
发展膝关节、胯关节柔韧,常结合在一起练,称为腿部柔韧练习。经常采用的练习有主动或被动的压腿、踢腿、摆腿、劈腿等。
(5)踝关节
由距骨上关节面、胫骨内踝关节面、胫骨下关节面及腓骨外踝关节面构成。踝关节前后韧带薄弱,而两侧的内、外侧副韧带较强。
踝关节主要发展背屈和背伸及内翻外翻的能力。
体操运动员主要发展足背的绷脚面能力,常采用各种后足背的练习;足球运动员主要发展内、外翻的能力;举重运动员主要发展背屈的能力等。
(6)脊柱
由26块椎骨组成,椎骨之间靠椎间盘连在一起。其中有23块椎体有椎间盘,椎骨之间由于椎间盘的弹性有少许转动,当肌肉牵动椎骨时,每一个椎骨少许转动的总合就使脊柱有了相当大的运动幅度。因此脊柱能前屈、后倾、向右侧屈、向左侧屈及转动。脊柱的柔韧包括颈椎、胸椎、腰椎的柔韧。
1、颈椎柔韧主要采用头前后屈、左右侧屈、左右转动及绕环的练习。
2、胸腰椎柔韧常结合在一起练习,主要采用下腰、甩腰、体前屈等练习。
发展柔韧素质的具体方法
柔韧素质的发展应从各项目的特点出发,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以下根据教学训练体会,提供一些发展柔韧素质的方法,供教学训练时参考。
(1)手指手腕柔韧性练习
1、握拳、伸展反复练习。
2、两手五指相触用力内压,使指根与手掌背向成直角或小直角。
3、两手五指交叉直臂头上翻腕,掌心朝上。
4、手腕伸屈、绕环。
5、手指垫高的俯卧撑。
6、杠铃至胸,用手指托住杠铃杆。
7、用左手掌心压右手四指,连续推压。
8、面对墙站立,连续做手指推撑。
9、左、右手指交替抓下落的棒球(或小铅球)。
10、靠墙倒立。
(2)肩关节柔韧性练习
1、压肩
(1)手扶一定高度体前屈压肩。
(2)双人手扶对方肩,体前屈直臂压肩。
(3)面对墙一脚距离站立,手、大小臂、胸触墙压肩(逐渐加大脚与墙的距离)。
(4)练习者背对横马并仰卧在鞍马上,另一人在后面扶着他上臂下压。
(5)两人互相以手搭肩,身体前倾,向下有节奏地肩压。
2、拉肩
(1)双人背向两手头上拉住,同时作弓箭步前拉。
(2)练习者站立,两手头上握住,帮助者一手拉练习者头上手,一手顶背助力拉。
(3)练习者俯卧,两手相握头上举或两手握木棍,帮助者坐练习者身上,一手拉木棍,一手顶其背助力拉。
(4)背对肋木坐,双手头上握肋木,以脚为支点,挺胸腹前拉起成反弓形。
(5)背向肋木站,双手反握肋木,下蹲下拉肩。
(6)背向肋木屈膝站肋木上,双手头上握肋木,然后向前蹬直双腿胸腹用力前挺。
(7)侧向肋木,一手上握一手下握肋木向侧拉。
(8)体前屈坐垫下,双手后举,帮助者握其两手向前上推助力拉。
3、吊肩
(1)单杠各种握法(正、反、反正、翻等握法)的悬垂摆动。
(2)单杠负重静力悬垂。
(3)杠悬垂或加转体。
(4)后吊:单杠悬垂,两腿从两手间穿过下翻成后吊。
4、转肩:用木棍、绳或橡皮筋作直臂向前、向后的转肩(握距逐渐缩小)。
(3)腰腹部柔韧性练习
1、弓箭步转腰压腿。
2、两脚前后开立,向左后转,向右后转,来回转腰。
3、体前屈手握脚踝,尽量使头、胸、腹与腿相贴。
4、站在一定高度上作体前屈,手触地面。
5、分腿体前屈,双手从腿中间后伸。
6、分腿坐,脚高位体前屈,帮助者可适当用力压其背部助力压。
7、后桥练习,逐渐缩小手与脚距。
8、向后甩腰练习。
9、俯卧撑交替举后腿,上体尽量后抬成反弓形。
10、双人背向,双手头上握或互挽臂互相背。
11、肩肘倒立下落成屈体肩肘撑。
(4)胸部柔韧性练习
1、俯卧背屈伸。练习者腿部不动,积极抬上体、挺胸。
2、虎伸腰。练习者跪立,手臂前放于地下,胸向下压。要求主动伸臂,挺胸下压。
3、练习者面对墙站立,两臂上举扶墙,抬头挺胸压胸。要求让胸尽量贴墙,幅度由小到大。
4、练习者背对鞍马头站立,身体后仰,两手握环使胸挺出。要求充分伸臂,顶背拉肩,胸。
5、练习者并腿坐在垫子上,臂上举,同伴在背后一边向后拉其双手,一边用脚蹬练习者肩背部,向后拉肩振胸。
(5)下肢柔软性练习
1、前后劈腿。可独立前后振压,也可以将腿部垫高,由同伴帮助下压。
2、左右劈腿。练习者仰卧在垫子上,屈腿或直腿都可以,由同伴扶腿部不断下压。
3、压腿:将脚放在一定高度上,另一腿站立脚尖朝前,然后正压(勾脚)、侧压、后压。
4、踢腿:原地扶把杆或行进,正踢(勾脚)、侧踢、后踢。
5、摆腿:向内、向外摆腿。
6、控腿:手扶支撑物体,前控、侧控、后控。
7、弓箭步压腿。
8、跪坐压脚面。
9、在特制不同形状的练习器上练习脚腕不同方位的柔韧(特制练习器械见弹跳力部分)
10、用脚内侧、外侧、脚跟、脚尖走。
11、负重深蹲,脚跟不离地使脚尽量弯曲。
12、双刀腿坐,双脚互相顶位,双手相拉,一人前俯,一人后仰。
13、背对背坐,双手头上拉,一个前俯,一人后仰。
(6)踝关节和足背部柔韧性练习
1、练习者手扶腰部高度肋木,用前脚掌站在最下边的肋木杠上,利用体重上下压动,然后在踝关节弯曲角度最大时,停留片刻以拉长肌肉和韧带。
2、练习者跪在垫子上,利用体重前后移动压足背,也可将足尖部垫高,使足背悬空做下压动作,增加练习时的难度。
3、练习者坐在垫子上,在足尖部上面放置重物,压足背。
4、做脚掌着地的各种跳绳练习。
5、做脚前掌着地的各种方向、各种速度的行走练习。
1、一字马
在平地上取站位,两腿逐渐向前后打开,做劈叉的动作。当两腿分开到最大限度后,让两手撑住地面,再尽力让上身做下压的动作,保持30秒。注意不要使用暴力来强制劈叉。
2、压腿
找一个合适高度的横杠,横杠最不要太高。一条腿在平地上站直,另一条腿搭在横杠上。两腿都要绷直,然后将身体的一侧尽量向前下方压,直到两条腿有轻微的酸痛感。
3、弓步下压
在平地上取弓步站位,双手放在前腿上,后腿一定要绷直。然后随着上身的下压动作,去尽力压两条腿,持续30秒。然后再交换前后腿,重复上述动作。
4、弯腰摸脚
在平地上取站位,两腿绷直,然后向前弯腰。随着上身的下压动作,尽力去触碰自己的双脚。触碰到双脚后,每次可以保持30秒左右。
5、坐位抓脚趾
在平地上取坐位,双腿向前伸直,上身往前下方压,让胸部尽量靠近膝盖。同时双手向前伸直,尽力去抓脚趾。抓到脚趾后,每次可以保持30秒左右。
6、坐位抬双手
在平地上取坐位,上身挺直,两腿交叉。两手在胸前交叉,掌心向下,然后慢慢抬起,直到最大限度后停止,此时两手的掌心应该在上。接下来两手尽力往上拉,保持30秒左右。
7、俯卧挺上身
在床上取俯卧位,两手屈曲,放在身体两侧,两腿保持绷直状态。然后用双手将上身慢慢撑起,直到最大限度,保持30秒左右。
8、平躺抱腿
在床上取仰卧位,上身保持不动,双腿绷直。然后一只脚屈膝,同时慢慢让这只脚的膝盖靠近胸腹部。直到最大限度后,用两手抱住这只脚的膝盖,尽力向下压,保持30秒左右,再换腿。
9、平躺抱膝
在床上取仰卧位,上身保持不动,两腿一起屈膝,同时让两个膝盖尽力靠近胸腹部。两腿到最大限度后,用两手一起抱住膝盖,然后尽力向下压,保持30秒左右。
10、平躺拉腿
在脚上系一条绳子,用同侧的手拉住这条绳子。然后在床上取平卧位,上身保持不动,双腿绷直。用手去拉绳子,让腿部以绷直的状态被抬起,直到最大限度后,保持30秒,再换另一条腿来进行上述动作。
⑧ 练习柔韧性有什么方法
柔韧性方法如下;
1、正(反)压肩:正(反)手扶一定高度的物体,正压时体前屈直臂压肩,反压时下蹲直臂压肩;
⑨ 柔韧训练有什么方法
1.上肢柔韧。
(1)压肩:面对一支撑物,将双臂水平放置在支撑物上,做身体向下振压的动作。
(2)甩臂:身体成弓步站立,一手叉腰,另一手放松下垂做从下向前向上向后向下的顺时针大幅度抡(甩)臂动作。顺逆时针交替练习,然后再换至另一手臂做此动作。
2.腰部柔韧。
(1)前俯腰:身体以腰部为轴向前俯约90°,双肢并拢,膝部挺直,双手按住膝部,做腰部向膝部振压的动作,做到能用双手抱住双腿身体完全与双腿膝全拢在一起为达标。
(2)甩腰:身体成前半伏状,双手自然平伸,而后以腰为轴,立用腰力做从下向左向上向右向前向下的顺时针大幅度抡(甩)腰动作。顺逆时针交替练习。
(3)胸压:,盘腿坐于地上,成两脚掌相对,然后以腰部为中心做身体向前俯卧振压的动作,能做到身体贴近双腿、双腿贴近地面、脸部贴近脚尖为合格。
3.下肢柔韧。
(1)压腿:压腿分为正压、侧压、后压三种方法。主要目的是通过它来拉长腿部的肌肉和韧带及加大髋关节的活动范围。
方法如下:
正压:面对一支撑物,将前腿抬起放置于支撑物上,保持腿直;后腿支撑身体重心,脚尖与前脚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腿亦挺直放松,双手叠并放置于前膝上,上身放松正直;而后身体努力往下振压,一直到下颌能挨到脚尖方为练到位。
侧压:面对一支撑物,将前腿抬起放置于支撑物上,保持腿直;后腿支撑身体重心,脚尖向外展90°,脚跟与前脚平行成一线,腿亦挺直放松,身体向侧振压至前脚尖方向;一直压至身侧与腿合方为练到位。
后压:背对一支撑物,将一条脚向后放至支撑物上,而后上体努力向后振压。
压腿的要求:保持正确的姿势,振压时全身放松,在心中默念放松、放松,并数数;一个姿势练完后,最好能保持振压到位的姿势10秒钟左右;压腿时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始时不能压的过低不要紧,慢慢来既可,不要急于求成。
(2)劈叉:劈叉为柔韧性训练的高级阶段,分为横劈腿和竖劈腿两种方法。
竖劈腿:腿前后分开成1字形,双手撑地,使上身正直,而后努力使身体向下振压,至两腿前后分开至一条线坐于地下为合格。
横劈叉:腿左右分开成一字形,双手在体前撑地,使上身正直,而后努力使身体向下振压,至两腿左右分开成一线并坐于地下方为合格。
劈腿的要求:劈时更要循序渐进,万万不能急于求成,否则易伤身体;练习时一定要放松肢体,只有放松了肢体才可以将韧带拉开。
(3)踢腿:拳谚云:“只压不溜不中用,只溜不压笨如牛”。压就是前面讲的压腿,而溜就是这一节中所讲的踢腿,因为踢腿不仅可以使肌肉和韧带拉长,还可以使腿有力、轻快,以促进柔韧性训练的效果。踢腿分为正踢、侧踢、里合、外摆等。
正踢:练习时要求身体成立正姿势站好,双手向左右平举,十指向上,掌心向左右;而后左脚自然向前上一步支撑身体,右脚尖勾起并利用腰胯之力将右腿猛踢向正前上方,腿踢至极限后,借回弹之力下落在体前,略上一步,左脚按相同方法做前踢腿。亦可在原地练习。
侧踢:按前面的姿势站好:右脚向前上一步,身体左侧向前,左脚尖勾起向头上方踢,右掌上架于头上,左掌立于右腋下,左脚落地后,上右步,体右转180°左脚尖勾起向头上踢。
柔韧素质的训练强度主要反应在动作频率、用力大小和负重量三人方面。研究认为:动作频率不宜太快,应采用中等或较慢的频率。因中等或较慢的频率能延长力对关节的作用时间,避免肌肉和韧带拉伤。借助外力进行被动练习时,用力程度应逐渐加大,并以舞者主观感觉为根据,当舞者感觉肌肉胀痛时可坚持一下,当感到肌肉麻时,则应停止练习。用负重练习发展柔韧性时,负重量不能超过被拉长肌肉力量能力所能达到的50%。静力性拉伸负重可相对大些,动力性摆动动作时,负重应小一些。总之,训练宜采用中等强度进行。柔韧性素质发展相对较快,消退也快,因此训练要做到系统化、经常化。
⑩ 柔韧性训练的基本方法
柔韧性训练方法
一种是主动练习法,另一种足被动练习法。主动练习法是指练习者依靠自己的力量使肌肉拉长,加大关节活动的灵活性;被动练习法是指练习者通过他人的帮助,借助外力使肌肉被拉长,并使关节活动范围增大。 1.腿髋部柔韧性的训练方法——讲解 2.腰部柔韧性的练习方法——讲解 3.被动形式的训练方法——讲解 4.发展柔韧素质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讲解
1.腿髋部柔韧性的训练方法
(1)正压腿:主要用来发展腿部后侧肌肉的柔韧性。面对横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站立,一腿提起,把脚跟放在横木上,脚尖勾紧;两手扶按在膝关节卜,两腿伸直,腰背挺直髋关节摆正, 上体前屈并向前、向下做压振动作。两腿交替进行。
动作要点:两腿都要伸直;上体向前、向下压振时腰背要直。压振时幅度由小到大, 直到能用下颏触及脚尖。
(1)侧压腿:主要用束发展腿部内侧肌肉的柔韧性。侧对横木或有一定高度的物体,一脚支撑,另一脚抬起,腿跟放在横木上,脚尖勾紧;两腿伸直,腰背保持直立,髋关节对前方,然后上体向放八横木的腿侧倾倒压振。左右腿交替进行。
动作要点:上体保持直立向侧、向下压振;压振幅度逐渐运大,髋关节一直正对前方。
(3)后压腿:主要用来发展腿部前侧肌肉的柔韧性。背对横木或有一定高度的物体,一腿支撑,另一腿后举起,脚背放在横木上,腿和脚背都要伸直, 上体直立、髋关节正对前方, 上体向后仰并做压振动作,左右腿交替进行。
动作要点:两腿挺膝,,支撑腿直立且全脚着地站稳;挺胸、展髋、腰后屈;后压振幅度逐渐加大。
(4)前压腿:主要用来发展腿部后侧肌肉和髋关节的柔韧性。练习者一腿屈膝支撑,另一腿向前伸直,脚跟触地,脚尖勾紧上翘,踝关节紧屈;两手抓紧前伸的脚,上体前俯;两臂屈肘,两手用力后拉,同时上体尽力屈髋前俯,用头顶和下颏触及脚尖。略停片刻后上身直起,略放松后接着做下一次。两脚交替进行。
动作要点:挺胸直背,塌腰前俯;挺膝坐胯,屈髋触脚。
(5)仆步压腿: 主要用来练习大腿内侧和髋关节柔韧性。具体方法:两脚左右开立,左腿屈膝全蹲,全脚着地;右腿挺膝伸直,脚尖内扣,尽量远伸。然后, 上体不起来;起来,将身体重心从左脚移至右脚,成另一侧的仆步。可一手扶,另一手按另—膝,向下压振。亦可两手分别抓住左右脚,做向下压振和左右移换身体重心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