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中医治风湿用什么方法有哪些

中医治风湿用什么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9-24 03:37:27

‘壹’ 治疗风湿的中药方

风湿病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下面我带你了解治疗风湿的中药方,希望对你有帮助!

治疗风湿的中药方

1、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柴胡、葛根、甘草、黄芩、羌活、白芷、芍药、桔梗、石膏。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之恶寒发热,关节疼痛,肌肉酸楚,中医辨证为风热在表者。

2、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羌活、独活、藁本、防风、川芎、炙甘草、蔓荆子。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之头痛头重,腰背重痛,恶寒微热,中医辨证为风湿在表者。

3、三痹汤(《妇人良方》):独活、秦艽、防风、细辛、当归、芍药、川芎、干地黄、杜仲、牛膝、党参、茯苓、甘草、肉桂心、黄芪、续断、生姜。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日久不愈,腰膝冷痛,手足拘挛,中医辨证为风寒湿痹,属于肝肾两亏,气血不足者。

4、蠲痹汤(《百一选方》):羌活、姜黄、当归(酒浸)、黄芪(蜜炙)、赤芍、防风、炙甘草、生姜。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游走疼痛,尤以项背、肩肘疼痛为甚,中医辨证为风痹者。

5、宣痹汤(《温病条辨》):防己、杏仁、连翘、滑石、苡仁、半夏、蚕沙、赤小豆皮、栀子。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骨节烦疼,活动不利,寒战热盛,中医辨证为湿热痹者。

6、加减木防己汤(《温病条辨》):木防己、石膏、桂枝、苡仁、滑石、通草、杏仁。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关节红肿热痛者。

7、乌头汤(《金匮要略》):乌头、麻黄、黄芪、芍药、甘草、蜂蜜。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剧痛,喜暖恶寒者。

风湿的发病原因

1、免疫反应:机体对外源性或内源性抗原物质直接或通过巨噬细胞呈递的刺激,使相应T-细胞活化,部分T-细胞产生大量多种致炎性细胞因子造成各类组织器官不同程度的损伤或破坏;部分T-细胞再激活B-细胞,产生大量抗体,直接或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使组织或器官受到损伤或破坏。此外由单核细胞产生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如MCP-1)等,也可参与炎症反应。大部分风湿性疾病,或由于感染产生的外源性抗原物质,或由于体内产生的内源性抗原物质,可以启动或加剧这种自身免疫反应,血清内可出现多种抗体。

2、遗传背景:近年来的研究证明一些风湿性疾病,特别是结缔组织病,遗传及患者的易感性和疾病的表达密切相关,对疾病的早期或不典型病例及预后都有一定的意义;其中HLA(人类组织白细胞抗原)最为重要。

3、感染因素:根据多年来的研究阐明,多种感染因子,微生物产生的抗原或超抗原,可以直接或间接激发或启动免疫反应。

4、内分泌因子:研究证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失调、与多种风湿病的发生有关。

5、环境与物理因素:如紫外线可以诱发SLE 。

6、其他:一些药品如普鲁卡因酰胺,一些口服避孕药可以诱发SLE和ANCA阳性小血管炎。

风湿的临床表现

1、风湿病大多有关节病变和症状,可高达70-80%,约50%仅有疼痛,重则红,肿,热,痛及功能受损等全面炎症表现;多为多关节受累。侵及关节大小视病种而有不同。

2、异质性,即同一疾病,存在有不同亚型,由于遗传背景,发病原因不同,机制也各异,因而临床表现的类型,症状,轻重及治疗反应也不尽相同。

3、风湿病多是侵犯多系统的疾病,许多疾病的病理多有重叠,症状相似,如MCTD为这种表现的典型。

4、血清内出现多种抗体及免疫复合物(CIC),并可沉积于组织(皮肤,滑膜)或器官(肾,肝)内致病。

5、雷诺现象常出现于本类疾病,如SLE,MCTD。


‘贰’ 能治疗风湿的中药方

风湿 病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 疾病 ,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多较隐蔽而缓慢,病程较长,且大多具有遗传倾向。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能治疗风湿的 中药 方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到你。

能治疗风湿的中药方

1. 三百年祖传中药秘方:治疗风湿 浸酒药配方

每次一副,泡20斤酒,一个月后可饮用

续断 10克 八角10克 陈皮 10克枣仁10克 甘草5克 木瓜20克 防己10克 羌活20克 白芍10克 枸杞30克 杜仲15克细辛10克 熟地 30克 茯苓10克 秦艽10克 玄参 15克 独活 10克 黄芪30克 川芎10克 威灵仙15克 肉桂10克 大枣 5枚 牛膝 15克 当归30克 党参 20克

2. 治疗风湿特效方:二妙汤-----治一切风湿瘫痪筋骨疼痛无不神效。

生甘草 威灵仙各一斤,用水一石将药煎成半石,滚入大缸内用板凳坐其中,周围用布包住, 乘热熏之。待水温降到不烫时,再 用药 汤将浑身洗透。务使汗出即愈。治疗时要在封闭的房间里进行,切忌见风。

轻者1次,重者也不过3-7次即可根治。

此方乃是我常用的特效秘验方,今特献出,希望能为更多患者造福。

【三代祖传】治疗风湿 骨病 秘方,治疗各种疼痛一抹灵

【配方】:红辣椒、虎杖、食盐各2公斤,75度酒精15公斤,二甲亚砜4公斤。

【用法】:共研细末,用酒精浸泡七天滤渣取液,加入二甲亚砜搅拌后密封三天后即可使用。每天抹患处三至五次。

【方解】:本方对于风湿骨病特效!哪里疼痛抹哪里五分钟见效,可治疗一切疼痛(头痛和肚子疼除外)立竿见影!哪里疼痛抹哪里,对各种疼痛奇效。患者可以按照比例适量配制即可!

【来源】:此乃沂蒙山区老 中医 三代祖传特效方。特此公开,希望更多的朋友能摆脱痛苦。

【温馨提醒】:此方只能外用,不能内服。如果不慎溅入眼睛,立即用清水冲洗。如果不慎口服、后果自负!

【献方人】:李医生山东临沂

【三代祖传】治疗风湿骨病秘方一抹灵

配方:红辣椒、虎杖、食盐各2公斤,75度酒精15公斤,二甲亚砜4公斤。

用法:共研细末,用酒精浸泡七天滤渣取液,加入二甲亚砜搅拌后密封三天后即可使用。每天抹患处三至五次。

方解:本方对于风湿骨病特效!哪里疼痛抹哪里五分钟见效,可治疗一切疼痛(头痛和肚子疼除外)立竿见影!哪里疼痛抹哪里,对各种疼痛奇效。患者可以按照比例适量配制即可!

温馨提醒:此方只能外用,不能内服。如果不慎溅入眼睛,立即用清水冲洗。如果不慎口服、后果自负!

远离骨病“黄金6法”

很多人认为,风湿、 关节炎 这些疾病是和老人的“专利”,跟我们年轻人没啥大关系,这你就错了。同样的,很多年轻人也患上了各种颈椎、腰突等骨病,这不得不让我们好好反省一下。掌握一些基本治骨病的方法,看来还是很有必要的。

【预防 颈椎病 】

取葛根、粳米、薏米仁各50g,刺五加15g。首先将刺五加和葛根熬制出药汁,与粳米、薏米仁一同倒进锅里,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成粥。食用的时候可以加点白糖,经常吃这种粥,能够有效的预防颈椎病,对轻微患者,还有治愈效果。

【骨刺】

取一个玻璃瓶,洗净消毒,加入400ml米醋和50g铁锈,密封浸泡一个星期。7天过后,把混合泡的药液涂抹在骨刺患处,并用一个热水袋进行热敷。每天按照这种方法2次,半个月以后骨刺就能治愈。

【炎症型足跟痛】

取新鲜仙人掌一片,去除刺和绿皮,将里面的瓤掏出,敷在足跟痛患处,并用塑料布密闭包扎,裹上纱布,12个小时以后再揭去。本方只适用于炎症导致的足跟痛,10天即能断根。

【类风湿】

取蓖麻子40粒,大刺菜叶7片(去除叶片上的毛),将二者混合一起,放进捣盘中捣烂,用纱布包裹,擦拭类风湿患处20分钟即可。可能第一次擦拭的时候,会出现小水泡,这就是寒毒。几天以后,等它完全消除在擦一次,类风湿会有很大好转甚至痊愈。

【腰突病】

取全蝎、红花、五加皮各30g,制草乌、制川乌、细辛各10g,狗脊50g(上述均可在中药店买到)。然后浸泡在5斤白酒中,一个星期以后即可饮用。每天早晚各喝10ml,越喝到后面,就能感觉腰间越来越轻松,一般喝完全部,腰突即愈。

【股骨头坏死】

准备(红花、川断、朱砂、三七、儿茶、熟地各9g;海马、没药、马钱子、乳香、土元各6g;血竭12g,白芍30g),将上述药材全部捣碎,研成细末,加入适量的蜂蜜以后调制成丸状。一共制成45颗,一日3次,一次一颗。半个月以后,股骨头坏死即可修复。

一份坚持,一份收获。相信任何一个人,只要在这条路上坚持下去,都会 成功 战胜它。

终于来了,针对骨病的7大妙方

脚痛,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可能是站立或者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导致的。那么,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该怎么处理呢?去医院就医是其中一种 办法 ,还可以运用民间 偏方 ,轻松解决我们的痛苦,一起来学学吧!

1:缓解腿脚酸痛

如果你是坐的时间太长导致双脚酸痛,可以用清凉油擦拭双脚,即能减轻脚部的酸痛;如果你是运动像爬山之类的导致双脚酸痛,可以把脚板弓着,下面放一个空酒瓶来回滚动,能够很快消除脚部疲劳。

2:治腿酸腿软

取小茴香30g,红花椒40粒,用小火炒黄,研磨成细末。然后加入适量的蜂蜜,用文火炼成膏状。每次服用的时候取5g,用开水冲服,一日2次,对治疗腿酸腿软有特效。

3:治风湿症

准备50g樟木屑,洗净以后,泡在1000ml60°的白酒中,密封泡制半个月以上。等到药酒的颜色逐渐变红,即可用来擦洗患风湿的地方。晨起和睡前各一次,只需要一个星期,风湿就有很大的好转。

4:治关节炎

将葡萄干放在浅口的杯子里,然后倒入白酒浸没,敞口7天。在这7天以内,要不定时的搅拌几次。等到7天一过,将葡萄干捞出,放进有盖子的杯子里,每天食用20粒左右,半个月关节退肿明显,坚持食用,关节活动自如。

5:治类风湿

取鳖壳一个,放在锅内炒黄,趁热捣碎,然后研磨成粉。每天早晚煮稀饭,把鳖壳粉撒在粥上,一口喝下,长期坚持食用,对类风湿有很好的治愈效果。

6:治 肩周炎

取50g干竹花,放进煲罐里,加入半罐清水,用大火烧开。接着倒出里面的药汁,温度适合即可饮用,早晚各一次。还可以把白酒与竹花按照2:1的比例泡制一个星期以后,即可在吃饭的时候饮用一小杯,这样对肩周炎的康复效果更佳。

7:治颈椎病

将1500g黄豆晒干,装进一个大小适合的棉布袋中,然后做成一个枕头。睡觉的时候,把枕头中间压低一些,高度略低于自己的一个拳头,睡下后两个肩膀顶住在枕头的两边,先要保持仰睡的姿势,由于在睡梦中不自主的活动身体,使得一粒粒的黄豆始终在 按摩 颈部。

在未来,风湿、肩周炎等等这些关节性的疾病会越来越普遍,这是因为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与习惯所导致的。但我相信,运用正确的 治疗方法 ,肯定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民间治病的绝技秘方,简单实用

一、刺血救命法,简单实用,孝子必读!

如果你关心你的父母,就应该好好看看,事后的补救 措施 都显得太晚了。了解知识,预防意外,有备无患!

老人一旦患了中风,脑部的微血管会慢慢破裂,危及生命。遇到这种情形,千万别慌张,无论患者在什么地方,都不要搬动,因为移动会加速微血管的破裂。所以要先原地把患者扶起坐稳,以防止再摔倒,这时再开始刺血急救。家中如有注射专用的针当然最好,如果没有,就拿缝衣用的针,在患者的十个手指头尖儿(没有固定 穴位 ,大约距离手指甲一分之处)刺,一定要刺出血来,如不见血,可用手挤。等每个手指头都流出一滴血来,大约几分钟之后,患者就会 自然 清醒。如果嘴也歪了,就拉耳朵,直到把耳朵拉红,然后在两耳的耳垂儿的部位,各刺两针,也各流两滴血。几分钟以后,嘴就恢复原状了。等患者一切恢复正常,感觉没有异状时再送医,就可以转危为安,否则,若是急着抬上救护车送医院,一路颠跛震动,恐怕还没到医院,脑部微血管就破裂了。如果吉人天相,保全老命,容得勉强行动,那得要靠祖上的庇荫了。

刺血救命法,是住在新竹的中医师夏伯挺先生公布的。且经自己亲身实验,敢说百分之百有效。大概是民国六十八年,一位在台中逢甲学院任教的教师,有天上午正在上课,一位老师跑到教室上气不接下气的说:“刘老师快来,主任中风了!”他立刻跑到三楼,看到陈幅添主任气色不正,语意模糊,嘴也歪了,很明显的是中风了。立即请工读生到校门外的西药房,买来一支注射用的针头,就在陈主任十个手指头上直刺。等十个手指尖儿都见血了(豆粒似的一滴),大约几分钟以后,陈主任的气色就变过来了,两眼也有神了,只有嘴还歪着,他就拉搓陈主任的耳朵,使之充血,等把耳朵拉红,就在左右耳垂之处,各刺两针,待两耳垂都流出两滴血来,奇迹就出现了,大约不到三五分钟,他的嘴形恢复正常了,说话也清楚了。又让陈主任静坐一阵子,喝了一杯热茶,才扶他下楼,开车送到惠华医院,打一罐点滴,休息了一夜,第二天就出院回学校上课了。一切照常工作,毫无后遗症。反观一般 脑中风 患者,都是送医院治疗时,经过一路颠簸震荡,血管急速破裂,以致多数患者一病不起,所以脑中风,在死因排行榜上高居第二位;其最幸运者,也仅能保住老命,而落得终身残废。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现象。如果大家都能记住这(刺血救命)的方法,立刻施救,在短时间内能起死回生,而且保证百分之百的正常。这是个救命的方法,希望大家互相转告、转帖,功德无量!

二、绝技验方

作者: 朴古子

绝技大公开, 天下 第一招,全国首次揭密,一用灵验无比

1.急性 乳腺炎 挂药立消

鲜坤草(益母草)、鲜一见消(白花丹)各等量捣烂,用布包隔衣挂前胸或挂在所呆的椅脚上、床头上,使之近身即可,勿融及皮肤,在未发脓以前用药,十几分钟开始痛减,二到五小时全消。有些病人吃药打针无效后,改用此法神奇无比。我用本方治此病无不应手取效,名传百里,争相求索。

2.带状疱疹一蘸即愈

水韩信草鲜品适量,洗净捣烂,取汁蘸患处,一至三次痊愈,而且无任何后遗症。临床应用一般一次治愈,目前我所看到的任何书籍尚没有如此佳效的报道。

3. 腮腺炎 屡试屡效

板蓝根、生石膏各30克,柴胡、蚤休(七叶一枝花)、葛根各15克,牛蒡子、天花粉、升麻、黄芩、连翘、桔梗各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天一剂。服本方时,配合灯火灸角孙穴,有特效。热毒壅盛,大 便秘 结者加大黄6各(后下);热毒较重,见壮热、局部肿胀热痛较甚者加大青叶15克,金银花10克,石膏可加大用量;睾丸肿痛者加龙胆草、荔枝核、桔核各10克;腮部坚硬漫肿加昆布、海藻各10克;腮腺硬结或合并颌下淋巴结炎加浙贝10克。本病流行期间或接触过病人,可采用板蓝根、金银花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3天,有预防作用。

4、病毒性心肌炎单药可愈

每日取黄芪30—50克,水煎服,连服三至五个月痊愈。为特效专方,已救人无数,万勿轻视。

5、黑木耳一味治 骨折

昔父亲出外云游,遇一长者,传父一秘方:黑木耳一味,加红糖,以竹筒捣,共捣如泥,外敷患处,可治骨折、跌打损伤、痈肿疮毒,其效如神。父即函示于我,云此方或于临床有助。

6、 补肾 奇方

60克花生米,60克大枣(干枣最好)。先把花生米煮好,再放大枣一起煮烂,每天一次,相当于每天的一顿饭,连汤汁一起吃(很好吃的),补肾效果最好了。与肾有关的病都可以用此方。

三、 李时珍秘经治疗高 血压

明代着名 医学 家李时珍,一生最主要的医学巨着有两部,一部是传遍全世界的《本草刚目》 ,成书于1578年(万历六年).另一部是《李时珍祖传秘经》,成书于1587年(万历十五年),几百年来,这部李氏秘笈只有李氏后人相传沿用,外人很难得知.

2000年6月,李时珍第24代传人李诺雷在日内瓦举行的世界传统医学新闻发布会上,首次向全世界公开这部医学秘笈造福人类.所有药方都经过严格的临床验证。可以放心服用。

1:花生全草治疗高血压

花生全草(整棵花生),干的一次50克,鲜的一次150克,切段煎水.一日一剂.血压正常后可改为不定期服用.巩固疗效.

主治: 清热 凉血,有降血压,降胆固醇作用,对治疗高血压有较理想的功效!

2:花生加醋治疗高血压

花生半碗(大碗,带红衣)加上好醋慢一碗.泡上7天,每天早晚各吃10粒.等血压降下来后可改为隔几天服用一次.巩固疗效.

主治:清热活血,用治高血压,对保护血管壁,阻止血栓形成有较好的作用.

【附录】补肾秘方

60克花生米,60克大枣(干枣最好)。先把花生米煮好,再放大枣一起煮烂,每天一次,相当于每天的一顿饭,连汤汁一起吃(很好吃的),补肾效果最好了。与肾有关的病都可以用此方。

手脚麻木

经霜桑叶(不拘多少)晾晒干后煮水浸洗手脚,每天二次,7天即愈。

疯狗咬伤

桃仁(去皮尖)6克,土鳖虫(去头足)6克,生大黄9克,水煎。蜂蜜15克(冲服)。服药后必定泻下猪肝或鱼肠样大便,小便如苏木水。服药至大小便正常。

眼瘀肉

芦荟焙干研极细末,少许撒于患处每日一次。

慢性肾小球 肾炎

蜈蚣一条,生鸡蛋一个,将蜈蚣去头足焙干为末,纳入鸡蛋中用细棍搅匀,外用湿纸和黄泥巴糊住,放入火内煨熟,剥取鸡蛋吃,每日一个,连吃七天。病不好隔三天,再吃七个。

胃脘疼(寒泻、水泻)

1、延胡索、五灵脂各15克,草果、没药各10克。(气滞者加郁金、香附各10克。)

2、鲫鱼一条(250克左右)剥杀好,肚内纳入橘皮10克、胡椒2克、吴茱萸10克、生姜50克,加适量盐、葱黄酒和150克水,隔水炖30分钟,吃鱼肉。

多汗症

广郁金40克(30克)、五倍子12克(90克)共研细末,分成5份用蜂蜜调成不流动稠糊状,贴二侧乳头上,用纱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最多二剂痊愈。

足跟痛

当归20克,川芎、乳香、没药、栀子各15克研粉,用时加热后放于足跟部(半公分厚)。

慢性肾盂炎

丹皮、泽兰、赤芍、大黄各9克,金钱草30克,丹参12克。(肝胆 湿热 加知母、黄柏、黄芩、枳壳各9克,柴胡6克,龙胆草12克)

消化 道鄎室

白芨30克,煅瓦楞30克,乌贼骨15克,甘草10克,浙贝母12克,水煎服。参三七粉3克饭前冲服,蜂蜜60克分三次饭前冲服。

低血压

人参、麦冬、五味子各9克,连服7天。即愈。

高血压

香蕉皮3个,加水组成一茶杯液。分三次服。连服三天即可。

脚板疼

川芎、白芷各等份共研为末,洒在鞋内一日一次。10天即愈。

关节疼

生姜切片放在醋内,佐餐食用,坚持终生不发生关节疼。

肩周炎

鲜桑枝半斤煮水二碗,趁热用毛巾沾液洗患处。另用桑枝一把切碎煎水二碗一日服尽,7日愈。

小儿 腹泻

云南白药和好白酒共为糊。覆于肚脐,外用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连用3天痊愈。

淋巴结结核

高粱酒和松香调成糊状,摊于白布上,覆于红肿处,好后自掉。

骨质增生

木瓜、当归、威灵仙各15克,白芍30克,甘草、五加皮各6克。(在颈椎加羌活10克,在腰椎加川断20克,在下肢加牛膝10克)

除疣

食用醋精和面粉成糊状,在每晚睡前擦在疣上,次日糊干脱落。连续6天疣去。

便秘

茵陈250克,连用一周。 加上核桃仁多吃。

止血

生姜捣烂附在流血伤口,止血有特效。

止鼻血

左鼻流血向右耳孔吹气;右鼻流血向左耳孔吹气。可立竿见影。

耳鸣 耳聋

乌龟尿用吸管滴入耳内,每日一次每次二滴,连用10天。(用镜子照乌龟头,乌龟即尿)

麦粒肿

用细线35公分长,将患眼侧手中指第二个关节扎紧,二小时解开。立即见效。

治风湿骨病魔贴(万应散)秘方

本方对风寒湿痹、各类腰腿痛、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 痛风 等数十种疾病有奇特疗效。

组方:桂枝200克、红花200克、血竭200克、没药200克、生川乌200克、生草乌200克、木通300克、牛膝300克、儿茶300克、芒硝300克、木瓜300克、防己300克、续断300克、白芨300克、细辛300克、香附500克、秦艽500克、白芷500克、生南星100克、白附子100克、牙皂100克。

上药研细末,贮瓶备用,每次取药末30克,加开水调匀,用文火煮2至5分钟,使成糊状,取生姜6克、大葱6克捣烂与白酒少许加入药中调匀。

将药糊摊于薄棉垫上,棉垫下垫一层塑料薄膜,乘热贴于患部,以胶布或绷带固定,隔日换药一次。

注:有严重高血压、 心脏病 、孕妇、 儿童 、 皮肤过敏 者忌用本药。仅供参考。

‘叁’ 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本属于风湿类的一种病,这种病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和麻烦,很多患者都愿意选择中医的治疗方法,以下是我为你整理有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1、风湿热痹型:多见于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活动期。关节肿痛、局部灼热、皮色发红,或触之有热,或兼发热,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或数。

治法:清热利湿,祛风通络。

方药:宣痹汤。

2、毒热瘀痹型:多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或成人Still's病。关节红肿,欣热剧痛,拒触拒按,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发热,甚至高热寒战,皮下红斑,口渴,小便短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或燥,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通络。

方药:三水白虎丸(汤)。

3、寒热错杂型(寒痹、痛痹):多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期,或急性期向稳定期过渡。关节肿痛,局部皮色正常,但触之有热感,或自觉局部有热灼感,但全身畏寒畏风,受风寒则关节疼痛加重。舌暗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滑或弦缓。

治法:祛风散寒,清热通痹。

方药:桂枝芍知母汤。

4、风寒湿痹型(着痹):多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或慢性活动期。

症见关节肿痛,屈伸拘急,局部皮色正常或苍白,遇寒加重,得热减轻。舌淡红,或暗红,苔薄白,脉弦紧或濡缓。

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痹。

方药:薏苡仁汤。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饮食调理
寒湿型

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或有积液,纳差,大便搪薄,小便清长,畏寒,舌淡苔白腻,脉濡,血沉也增快。此型的患者应选用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猪、牛、羊骨头煮汤,及姜、桂皮、木瓜、药酒等。因为酒性辛热,助阳生火,能祛散寒邪,可饮用一些药酒类的酒剂。对于一些不会饮酒的病人,可以稀释或加入调料调味后饮用。

风热型

主要症状为关节游走性疼痛,发热,咽痛,便秘,小便搜赤,苔厚,舌红,脉数或弦数,血沉也明显增快;而湿热型的病人可出现低热、胸闷、纳差、关节肿痛有积液、舌质红、苔白腻、脉滑数、血沉增快等表现。出现这些症状的病人应该多选用寒凉的饮食,如米仁粥、绿豆、生梨、豆卷、菊花菜、芦根等,可以协助清除内热。

而不应食用温热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姜、桂皮、酒等,因为吃这些会伤阴助火,加重症状。不适宜于饮酒,因为酒热伤肝,酒湿伤脾,如再浸入附子、肉桂、细辛一类的热药,会加重内热和肿痛。此类病人如欲服药酒,可选择清凉性的药物浸入酒中,使药酒性质偏凉。对于一些不会饮酒的病人,可以稀释或加入调料调味后饮用。

肝肾两虚型

这型患者可表现为关节疼痛畸形,肌肉萎缩,筋腱拘挛,畏寒,消瘦,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而血沉多不增速,或接近正常。此型患者可以多食一些补益的食品,如甲鱼肉、鸡肉、鸭肉、鹅肉、猪肉、牛肉、羊骨髓、胡桃、桂圆、芝麻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运动保健
1、慢性期要尽可能安排有规律的运动,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1个小时。以有氧运动为主,散步、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均为适宜项目,以不感到疲劳、活动后无症状加重为原则。

2、无论急性期还是缓解期、慢性期,开展活动都要循序渐进,活动间歇要适当休息。如果在活动中或活动后出现症状加重或肌肉痉挛现象,应停止活动1~3天,待症状改善后再考虑开展活动,并适当调整活动方案并减小运动量。

3、进入缓解期后可多做家务劳动,如扫地、抹桌子等,开展如握拳、甩手、踢腿、屈伸等关节活动,并配合按摩、理疗等物理疗法以改善症状。这一阶段可安排外出活动,如散步等轻体力活动,每次10~30分钟,注意事项同急性期。

猜你喜欢:

1. 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原因

2.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用药原则

3. 治类风湿的中药方

4. 类风湿跟痛风的区别

5. 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怎么治疗比较好

‘肆’ 中医怎么治疗风湿病

中医可通过艾灸、中药汤剂、针刺等方法治疗风湿病。

艾灸点燃艾条放在特殊腧穴上,借助艾条温热之性对于特殊腧穴给予刺激,能够起到疏通经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比如艾灸神阙穴、关元穴、命门穴、足三里穴、百会穴等。

针刺治疗辨证取穴,比如行痹者,选择合适的针刺手法针刺膈俞穴、血海穴等;属于热痹者,选择合适的针刺手法,针刺大椎穴、曲池穴等;同时可配合局部取穴的方法,以达到协同的治疗作用。

中药汤剂辨证用药,比如感受风邪所致者,选择疏风通络止痛的药物,常用的药物防风汤加减治疗;感受湿邪所致的痛痹,选择散寒通络、祛风除湿的药物,常用的有乌头汤加减治疗;感受寒邪所致的痛痹,选择除湿通络、祛风散寒的药物,常用的有薏仁汤加减治疗;感受风湿热邪所致者,选择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的药物,如白虎桂枝汤加减治疗等;属于血虚受邪所致的血痹证,选择养血补血、祛风通络的药物,如黄芪桂枝五味汤加减治疗等。

建议:选择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伍’ 对于类风湿和关节炎,中医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引言:很多人在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身体保健,总是非常粗心,有时候天气转凉也不穿上厚衣服,这就非常容易会引起类风湿和关节炎,在寒冷的冬天或是阴雨天就会非常痛苦,那对于类风湿和关节炎中医都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艾灸

艾灸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医疗法,艾灸对于很多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关节炎就是其中的一种,除了关节炎,艾灸也可以很好的治疗鼻炎或是宫寒等问题,如果患上了关节炎或是风湿病,就可以经常去艾灸馆做艾灸,如果觉得艾灸馆做艾灸的花费比较高的话,也可以自己在家做,只需要购买艾条就可以自己做艾灸了。但是也要注意,他就还是有一定危险性的,在做艾灸的时候,小心不要将自己的皮肤烧到。

‘陆’ 老人患有风湿病,中医有效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引言:很多老年人都患有风湿病,因此常年饱受风湿的折磨。特别是到了下雨天或者是比较寒冷的天气时,疼痛就会加剧。患者的舌头也会出现红色舌苔变白经脉则是出现腹脉等症状,这些都是因为体内风寒入侵,所以影响了气血的运行。今天小编想与大家分享的话题,就是老人患有风湿病,中医有效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三、小结

常见的风湿关节出现问题,大部分都是因为寒气入体,导致人体中的血液不流通,并且对血管造成阻塞,这个时候就要及时去除体内的风寒和湿气,然后疏通经络,同时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一些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当出现风湿热郁症或者是热毒痹阻证时,就需要服用清热疏风的药物。

‘柒’ 中医怎么治风湿

中药巩固善后:中医则认为正邪交争,正虚邪留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病理变化。邪去则正安,正气旺盛,阴平阳秘则百病不生。在去除类风湿关节炎病邪后,人体正气就可以恢复,阴阳就可达到新的平衡而恢复健康。
在中医看来主要是风、寒、湿、热之邪通常是引起类风湿关节炎主要外因,所以散寒、祛风、除湿、清热等是中医治疗风湿病的常用祛邪方法。

‘捌’ 治风湿的中药有哪些

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的痹证,目前治疗方法有热水浴,蒸汽疗法还有石蜡疗法等,同时配合吃些祛风除痹的中药。那么治风湿的中草药有哪些呢?接下来我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治风湿最常用的三味中药

1、川乌

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就有“乌头煎”治寒疝之方,因其辛温大热,具有较强的温经散寒、镇痛蠲痹之功,是治疗“痹症”的较佳药物,凡寒证、痛证,必用本品。用量一般为6-15克,部分寒证,可加大剂量,以不超过30克为是。

对“痹症”偏热者,可伍以甘寒之品,如寒水石、知母,以制其偏;但舌红、脉弦大之阴虚内热者,则不宜用之。本品有毒,宜用制川乌为妥,如用生者,必先煎2个小时,以减其毒。如服用后出现头昏、舌麻、流涎、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呼吸减缓,是乌头碱中毒之征,必须立即停服,并用绿豆、干姜、甘草煎服,以解其毒。孕妇忌用。

2、穿山龙

为薯蓣科植物穿龙薯蓣的根茎,味苦,性平,入肺、肝、脾经,别名甚多,有过山龙、穿龙骨、穿山骨、金刚骨等,《中华本草》载其主要功效为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咳定喘,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胸痹心痛、慢性支气管炎、跌打损伤、痈肿等。本品是近30年来从民间搜集而逐步广泛应用的,有报道,用穿山龙注射液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有效率达89%。要取得较好的疗效,本品用量需40-50克,30克以下往往收效不着。因其性平,所以不论寒热虚实,均可应用。

3、鬼箭羽

又名卫矛,《神农本草经》载其味苦,性寒,善入血分,可破血通络、解毒消肿、蠲痹止痛,称其“(可)除邪,杀鬼蛊疰”,指出它能治疗瘀血阻络而导致的诸多疑难杂证。因此,对于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白塞氏综合征等疾病,均可应用。用量一般15克左右,体实者可用至30克,也有的书中,如《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中用其治风湿病方,用量可达60-90克。但气血亏虚,或有出血倾向,以及妇女月经过多、孕期,则不宜应用。

风湿病中药治疗效果

风湿病是泛指以骨、肌肉、关节及关节周围软组织为主要病变的一组疾病,其中包括类风湿关节炎、脊柱关节病、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等百余病种。风湿病做为一门学科在我国临床中属于新兴学科。风湿病属于中医的痹证范畴,中医治疗风湿病的特点是通过调整寒热虚实、阴阳气血,使脏腑功能达到平衡,从而改善临床症状,使疾病得到控制。

风湿病的原因

1、免疫反应:机体对外源性或内源性抗原物质直接或通过巨噬细胞呈递的刺激,使相应T-细胞活化,部分T-细胞产生大量多种致炎性细胞因子造成各类组织器官不同程度的损伤或破坏;部分T-细胞再激活B-细胞,产生大量抗体,直接或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使组织或器官受到损伤或破坏。此外由单核细胞产生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如MCP-1)等,也可参与炎症反应。大部分风湿性疾病,或由于感染产生的外源性抗原物质,或由于体内产生的内源性抗原物质,可以启动或加剧这种自身免疫反应,血清内可出现多种抗体。

2、遗传背景:近年来的研究证明一些风湿性疾病,特别是结缔组织病,遗传及患者的易感性和疾病的表达密切相关,对疾病的早期或不典型病例及预后都有一定的意义;其中HLA(人类组织白细胞抗原)最为重要。

3、感染因素:根据多年来的研究阐明,多种感染因子,微生物产生的抗原或超抗原,可以直接或间接激发或启动免疫反应。

4、内分泌因子:研究证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失调、与多种风湿病的发生有关。

5、环境与物理因素:如紫外线可以诱发SLE。

‘玖’ 风湿病的中医治疗

风湿病的中医治疗法则:
1行痹:以肢体关节痛无定处,走窜为特点。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2痛痹:以痛有定处而剧烈为特点,得热痛减,遇寒加重。治法:经散寒,祛风除湿。
3着痹:关节疼痛重着,痛有定处,肌肤麻木不仁,屈伸不利。治法:除湿通络,祛风
散寒。
4痹:关节痛处灼热红红肿,得凉则舒。治法:通络,祛风除湿。

中医辨证论治:
(1)
古方:
①柴葛解肌汤
(《伤寒六书》):柴胡、葛根、甘草、黄芩、羌活、白芷、芍药、桔梗、
石膏。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之恶寒发热,关节疼痛,肌肉酸楚,中医辨证为风热在表者。

②羌活胜湿汤
(《内外伤辨惑论》):羌活、独活、藁本、防风、川芎、炙甘草、蔓荆子。
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之头痛头重,腰背重痛,恶寒微热,中医辨证为风湿在表者。

③三痹汤
(《妇人良方》):独活、秦艽、防风、细辛、当归、芍药、川芎、干地黄、杜
仲、牛膝、党参、茯苓、甘草、肉桂心、黄芪、续断、生姜。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日久不愈,
腰膝冷痛,手足拘挛,中医辨证为风寒湿痹,属于肝肾两亏,气血不足者。

④蠲痹汤
(《百一选方》):羌活、姜黄、当归(酒浸)、黄芪(蜜炙)、赤芍、防风、炙甘
草、生姜。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游走疼痛,尤以项背、肩肘疼痛为甚,中医辨证为风痹
者。

⑤宣痹汤
(《温病条辨》):防己、杏仁、连翘、滑石、苡仁、半夏、蚕沙、赤小豆皮、
栀子。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骨节烦疼,活动不利,寒战热盛,中医辨证为湿热痹者。

⑥加减木防己汤
(《温病条辨》):木防己、石膏、桂枝、苡仁、滑石、通草、杏仁。适
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关节红肿热痛者。

⑦乌头汤
(《金匮要略》):乌头、麻黄、黄芪、芍药、甘草、蜂蜜。适用于风湿性关节
炎关节剧痛,喜暖恶寒者。

⑧桂枝芍药知母汤
(《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炙甘草、麻黄、白术、知母、防风、
炮附子、生姜。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冷痛,按之热感,或关节红肿,但触之不热,遇寒
痛甚者。

⑨桃红饮
(《类证治裁》):桃仁、红花、川芎、归尾、威灵仙。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
节疼痛,痛有定处,肿胀难消,活动不利者。

⑩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香附、五灵脂、牛膝、地龙、当归。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痛有定处如针刺,肌肤青紫,舌紫脉涩者。
(2)经验方:
经验方1:双花、蒲公英、生石膏、龙胆草、土茯苓、虎杖、生地、木通、赤芍、桃仁、蝉衣、炙水蛭、乌梅、甘草,嫩桑枝或鲜芦根适量煮汤代水。适用于急性风湿热关节红肿疼痛,恶寒发热,皮肤结节红斑者。黄柏、黄精、鳖甲、秦艽、木瓜、防己、丝瓜络、威灵仙、青蒿、忍冬藤、鸡血藤、夜交藤、地龙、五味子、嫩桑枝或鲜芦根适量煮汤代水。适用于急性风湿热高热已退,关节红肿渐消,但仍有低热,口干,关节疼痛者。黄芪、黄精、鸡血藤、丹参、青蒿、千年健、龟板胶、地龙、桂枝、白蔻、鸡内金、土元、枸杞、桂圆、茉莉花、夏枯草。适用于急性风湿热恢复期。
经验方2:防风、桂枝、白芍、当归、羌活、独活、白术、苡仁、细辛、黄芪。适用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属风寒湿痹者。
经验方3:桂枝、鸡血藤、制川草乌、白芍、当归、黄芪、防风、炙甘草。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在本方的基础上根据风寒湿的偏重及关节疼痛的部位对症加减。
经验方4:苡仁、牛膝、苍术、木瓜、香附、防己、当归、乳香、没药、桃仁、红花、地龙、桂枝、苏梗、乌药、秦艽、川芎、甘草。水煎煮酒送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经久不愈者。
熏洗疗法:
熏洗疗法是将中药煎煮后,乘热对患部熏蒸或浸泡,使药性从毛孔直入病所。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现介绍几种常用的配方。
①海桐皮、桂枝、海风藤、路路通、宽筋藤、两面针各30g,水煎,每日1次,每次20分钟,连续使用1个月。
②川、草乌各20g,白芷50g,羌活、独活各50g,细辛10g,川芎、桂枝各30g,威灵仙、伸筋草、透骨草各60g,水煎,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5~10天为一疗程。
③艾叶、红花各9g,透骨草30g,花椒6g,水煎。每日1~2次。
④土鳖虫12g,苏木30g,大戟6g,寻骨风20g,水煎。每日1~2次。
⑤桑枝、柳枝、榆枝、桃枝各70cm,熬水熏洗患处,每日2~3次。
⑥透骨草、追地风、千年健各30g,熬水熏洗患处,每日2次。
药敷疗法:
外敷疗法:本法是将药物局部或穴位外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散寒祛湿,消肿止痛的作用。
(1)菖蒲、小茴香各60g,食盐500g,同炒热,布包,烫患处。适用于肢体关节冷痛,遇寒痛增,得热痛减者。
(2)石蒜、生姜、葱适量捣烂,外敷患处。适用于关节疼痛,怕风畏寒者。
(3)新鲜骨碎补3~5根捣烂敷患处。适用于关节冷痛者。每次5~10分钟即可见效。
(4)桃仁、白芥子各6g研细末,用适量蛋清调成糊状,外敷关节痛处,3~4小时可止痛。注意不可久敷。
(5)如意金黄膏涂患处,用纱布盖好,每日换1次。适用于关节红肿者。
(6)仙人掌适量捣成泥状,涂敷患处。
(7)鲜紫花地丁适量,捣烂敷患处。
(8)蒲公英120g,加水煮成药液,用毛巾浸透,湿敷患处。
(9)山栀末、飞罗面各等份,用开水或醋、黄酒、蛋清调成糊状,敷痛处。敷处现青色,无碍,数日可退。
(10)绿豆粉和鸡蛋清调敷患处。
以上6~10疗法,均适用于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剧烈、得冷则舒、屈伸不利者。有较好的清热、消肿、止痛作用。
(11)坎离砂(熨剂):用铁屑和醋混合后,产生温热效应,直接熨敷局部。已被制成外用熨剂成药。适用于肢体关节冷痛、重着,或痛处有肿胀者。
针疗法:
疗法1
(1)取穴:外关、曲池、手三里、足三里、外膝眼、阳陵泉、血海、风市、环跳、条口、绝骨、昆仑、肾俞、命门、至阴、阿是穴。
(2)药物及方法:选用复方马钱子注射液,根据患病部位,每次选穴2~3个,每次注射0.5~1ml药液,日1次,7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4~7日。
疗法2
(1)取穴:上肢取外关为主穴,配曲池、合谷;下肢取阳陵泉为主穴,配绝骨、解溪;腰背取大杼为主穴,配大椎、身柱、至阳、阳关、命门。
(2)药物及方法:用凤仙透骨草、骨碎补注射液,每次选3~6个穴位,每穴注药0.5~0.8ml。10次为1疗程,隔日1次,3个疗程后休息2~4周。
疗法3
(1)取穴:①膝眼、鹤顶、阳关、曲泉、委中。②梁丘、血海、阴陵泉、阳陵泉。③足三里、三阴交、昆仑、照海。
(2)方法:每次取各组的1~3穴,隔日1次,交替取穴。用28号毫针5~6寸及电针机。用捻转泻法,重刺激,留针20~30分钟,5~10分钟行针1次。电针用疏密波20~30分钟,刺激强度以能耐受为度,10次为1疗程。
推拿法:
推拿法(一)
(1)取穴;指掌关节取合谷、后溪、二间、中渚、劳宫、四缝;腕关节取曲池、天井、小海、手三里、等;肩关节取肩贞、天宗、肩井、臂;踝关节取昆仑、丘墟、悬钟、解溪、商丘、太溪、申脉;膝关节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委中、梁丘、丰隆、足三里;髋关节取环跳、秩边、髀关、承扶;下颌关节取下关、合谷、翳风、颊车、内庭;脊柱关节取病变部位相应的督脉和膀胱经有关穴位。
(2)操作手法
①上肢:a.患者取仰卧或坐位,先用推法和一指禅推法,继用滚法、揉法,沿指、腕、肘反复施术,在受累关节处作重点治疗。b.捻指间关节;按掐四缝、劳宫;点阳溪、大陵、曲泽,拿合谷、曲池、肩井。c.屈伸、摇、搓、拔伸各受累关节。d.擦热患处再施拍打诸法,使热透入关节。
②下肢:a.患者取卧位,先用推法和一指禅推法沿足太阳经施推、滚、揉、运诸法。b. 拿太溪、昆仑、委中;点承扶、环跳、秩边;擦热患处再施拍打诸手法,使热透入关节。
③下颌关节:凡下颌关节受累者可推下关,颊车;按太阳、翳风、外关;拿合谷、内庭。
以上推拿隔日1次,3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期内嘱患者进行关节功能锻炼。1月后再进行下1疗程治疗。
推拿法(二)
病变在四肢者
①取穴:以病变关节为治疗重点。常取八邪、阳溪、阳池、阳谷、内关、外关、后溪、小海、天井、曲池、曲泽、肩贞、天宗、八风、商丘、解溪、丘墟、照海、昆仑、太溪、申脉、飞扬、承山、悬钟、阴陵泉、阳陵泉、膝眼、鹤顶、血海、梁丘、秩边、环跳、承扶。
②操作手法:a.患者取坐姿,术者按常规用滚法在患肢手臂内、外侧施治。从肩至腕部,上下往返3~4遍。b.接上势,术者循患臂上下循经用拿法,同时重点在肩、肘、腕部配合按、揉曲池、曲泽、手三里、合谷等穴。指间关节作捻法,然后在病变关节施以按揉局部穴位以痛为俞。最后再用揉法施于患肢,并配合被动活动有关关节而结束上肢治疗。时间约10分钟。c.患者仰卧,术者一手握住患者踝关节上方,另一手以滚法从大腿前部及内、外侧至小腿外侧施术,同时被动伸展活动下肢。随即在踝关节处以滚法治疗,同时伸展内、外翻活动该关节。再循髋、膝关节、踝关节上下先按揉伏兔、梁丘、丘墟、八风等穴。时间约10分钟。d.患者俯卧,术者以滚法施于臀部至小腿后侧,并重点施术于髋、膝关节,然后再按揉环跳、秩边、承扶、承山、委中、飞扬、悬钟、太溪、申脉、昆仑等穴。时间约5分钟。
治疗风湿病民间有很多偏方,有时候治起来还真见效。以下几种方法不妨试一试:
1.常饮蜂王浆。每天服用5~10m l蜂王浆,连服2~3个月,可使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关节活动得到改善。
2.常饮鲜牛奶。每天服用鲜牛奶500ml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因为类风湿病在整个病程中,均缺钙,牛奶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富含钙离子。
3.生姜加葱敷。取鲜生姜、鲜葱白,按1∶3比例配用,混合捣烂如泥,乘热敷于患处,每48小时更换1次。
4.生姜外敷。鲜生姜切片炒热敷于膝上,两个晚上后再将陈小麦打碎,炒热包之。
5.苡仁粥。取苡米仁末,用粳米煮粥常食。对急性期风湿热型或湿热型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6.泥炭疗法。将泥土块在火中烧成黑黄色,研成粉末与水调和,涂抹全身或患处,亦可将粉末倒入浴盆浴洗。这种疗法对风湿有显着疗效,在欧洲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其中德国就有用泥炭疗法治疗风湿病。
7.砂浴疗法。在海滨、江河流域或西北沙漠地带,可采用砂浴疗法,即在天气炎热的夏天或三伏天,患者将患肢或全身埋置于烫热的砂中,起热敷作用,亦可通过发汗而祛邪外出。
8.日光浴疗法。夏天中午阳光最强时,可将病变部位暴露于日光下,其余部分可用伞遮挡阳光。一般身体上部一次照射20分钟左右,下部一般照射30分钟左右。
9.矿泉疗法。矿泉疗法分水浴疗法和饮疗法。水浴疗法即在35℃~39℃之间的矿泉水中进行短时间或长时间浸泡,以达治病目的的方法。饮疗法是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矿泉水饮用。适用于各种风湿病。

风湿病患者的饮食,一般应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生冷、油腻之物。饮食不可片面,正确对待药补、食补问题。瓜果、蔬菜、鱼肉、鸡、鸭均有营养,不可偏食。注意饮食宜忌。

‘拾’ 中医治疗类风湿的方法

中医治疗类风湿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可以应用一些中药方剂辅助调理,也可以选择物理疗法缓解症状,还可能会应用一些中成药来配合治疗,当然要配合西医药物治疗才能达到很好的疗效。常用的中药方剂主要是具有一些滋阴或者温阳补肾作用的药物,以及具有祛风,止痛,消肿,健骨,舒筋,活血等作用的中药。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药品使用请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常用的中成药,包括痹祺胶囊,尪痹片,雷公藤,白芍总苷胶囊,昆仙胶囊等。

类风湿关节炎的前兆
除了关节症状外,类风湿关节炎还会,出现多脏器受累的全身表现,包括发热、乏力、食欲下降、心包炎、类风湿结节,肺间质病变,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血液系统损害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主要是在关节上的表现,包括活动期出现关节肿胀、压痛、疼痛和僵硬感,颞颌关节受累及时,会出现咀嚼时疼痛,以及张口受限等的症状。晚期则出现关节畸形,重症患者关节呈,纤维性或骨性强直,关节活动受限,直至完全丧失功能,生活不能自理。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药品
生物制剂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经有好几种生物制剂被批准上市,它能够靶向治疗控制患者的病情,尤其适用于难治性的类风湿关节炎。云克,即锝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是一种非激发状态的同位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起效快,不良反应较小。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药品使用请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药,比如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具有抗炎止痛的作用,适用于活动期等各个时期的患者。

阅读全文

与中医治风湿用什么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新手机密码锁定方法 浏览:579
水晶玉器真假鉴别方法 浏览:29
如何只用一种方法就能减肥 浏览:105
什么是大学计算方法 浏览:703
敏感肌怎样才能好有哪些方法 浏览:745
面对问题要能够找到解决方法作文 浏览:378
毛豆的种植方法和技术视频 浏览:435
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仪操作方法 浏览:974
如何挑选牛仔裤的裁剪方法 浏览:361
甲亢的常用诊断方法 浏览:359
天固智能门锁安装方法 浏览:460
pc肌锻炼方法教学 浏览:183
t梁数量计算方法 浏览:144
暖气片怎么使用方法视频 浏览:492
有什么方法可以把充电器擦干净 浏览:982
软开度训练方法 浏览:734
造价答题技巧和方法 浏览:967
奥克斯压力锅使用方法 浏览:22
狂犬病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 浏览:580
趣味性幼小衔接教学方法 浏览: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