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治疗河蟹颤抖病的方法是什么
病蟹摄食明显减少直至拒食,蜕壳困难,爬行缓慢,无反抗逃逸能力,常爬伏在池边浅水处或水草上,脚肢不停地抖动,故又称“抖抖病”。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对购进的蟹种严格检疫,并进行药浴消毒。坚持“四定”投饲原则,不投变质饲料;在7〜9月高温期,保持池塘水深1米以上,每半个月用生石灰15〜20克/米3化水全池泼洒一次,每个月用磷酸氢钙或磷酸二氢钙1克/米3对水全池泼洒一次,经常更换池水,保持水质清新。对病蟹、死蟹进行无害化处理,死蟹要集中挖坑掩埋,患病池不换水,只注水,以免扩大或交叉感染。用0.4克/米3的蟹抖停1号全池泼洒,3小时后用10克/米3的蟹水宝全池泼洒,两者每天各用1次,连用2天。每50千克饲料加入蟹抖停2号400克投喂,连喂5天。
B. 治疗颤抖病的中药有哪些
你说的颤抖应该是中医说的内风或叫肝风。中药里专门有这个种类,叫平肝熄风,重镇祛风的药,如白僵蚕,地龙,蝎子,蜈蚣,天麻,蝉蜕等好多,你可以网络一下
C. 螃蟹颤抖病怎么防治
您好!螃蟹颤抖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发病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购入的苗种本身带有病原,另一种情况则为蟹塘水质老化引起的。
在高温期,保持池塘水深1米以上,每半月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15克~20克化水全池泼洒1次,每月每立方米水体用磷酸氢钙或磷酸二氢钙1克对水全池泼洒1次,经常更换池水,保持水质清新。
具体防治措施:
1、可以每立方米水体用蟹抖停l号0.4克对水全池泼洒,3小时后每立方米水体用蟹水宝10克对水全池泼洒,两者每天各用1次,连用2天。
2、每立方米水体用福尔马林6克~8克对水全池泼洒,隔3天后每立方米水体用优氯净或强氯精0.5克对水全池泼洒,同时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15克化水全池泼洒。
3、每50公斤饲料加入蟹抖停2号400克投喂,连喂7天。
D. 黄蚂蚁泡酒能治颤抖病吗
震颤在神经病学中,有主要的两大类疾病:第一是原发性震颤,又称为特发性震颤,这种疾病和遗传有一定的相关性,1/3的患者有家族史。中年起病,症状进行性加重,但是除了震颤以外,没有其他临床表现。治疗可以口服普萘洛尔,5-10mg/次,2-3次/天。服药期间需要监测血压和心率,使心率维持在60次/分以上。如果症状较重,可以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术。第二是帕金森病,属于静止性震颤,在静止不动时抖动明显,活动时症状减轻,入睡后消失。同时还会伴有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和步态异常等。治疗可以口服美多巴,1/4片/次,3-4次/天,同时可以加用苯海索,1-2mg/次,2-3次/天。
E. 如何防治河蟹颤抖病
病蟹摄食明显减少直至拒食,蜕壳困难,爬行缓慢,无反抗逃逸能力,常爬伏在池边浅水处或水草上,脚肢不停地抖动,故又称“抖抖病”。
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对购进的蟹种严格检疫,并进行药浴消毒。坚持“四定”投饲原则,不投变质饲料;在7~9月高温期,保持池塘水深1米以上,每半个月用生石灰15~20克/米3化水全池泼洒一次,每个月用磷酸氢钙或磷酸二氢钙1克/米3对水全池泼洒一次,经常更换池水,保持水质清新。对病蟹、死蟹进行无害化处理,死蟹要集中挖坑掩埋,患病池不换水,只注水,以免扩大或交叉感染。用0.4克/米3的蟹抖停1号全池泼洒,3小时后用10克/米3的蟹水宝全池泼洒,两者每天各用1次,连用2天。每50千克饲料加入蟹抖停2号400克投喂,连喂5天;或每50千克饲料加入板蓝根1.25千克、病毒灵0.25千克、复合维生素0.1千克投喂,连喂3~5天。
F. 螃蟹颤抖病怎么治
螃蟹颤抖病是对螃蟹养殖业危害最大的一种蟹病,是螃蟹病害防治的重中之重,它由病原体寄生在螃蟹白细胞和神经与肌肉的传导系统中,导致螃蟹肢体颤抖、瘫痪,直至死亡,严重时可致90%以上螃蟹染病陆续死亡,甚至“全军覆灭”。由于病原体在蟹体内潜伏,病蟹难以隔离治疗;一旦染病,病蟹便不吃食,药物无法通过食饵到达体内,在大水面中也难以施药治疗。所以,对螃蟹颤抖病最有效的对付办法是预防,而及早发现蟹体中是否带有病原体就显得至为重要。
池塘养螃蟹颤抖病如何防治病因该病主要是因清塘不彻底,池塘老化,水质不良,以及带病原物的蟹种入池等引起。
症状病蟹摄食明显减少直至拒食,蜕壳困难,爬行缓慢,无反抗逃逸能力,常爬伏在池边浅水处或水草上,脚肢不停地抖动,故称"抖抖病"。
防治方法
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对购进的蟹种严格检疫,并进行药浴消毒。
②日常饲养中坚持"四定"
投饲,不投变质饲料;在7月~9月高温期,保持池塘水深l米以上,每半月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15克~20克化水全池泼洒1次,每月每立方米水体用磷酸氢钙或磷酸二氢钙l克对水全池泼洒1次,经常更换池水,保持水质清新。
③收集病蟹、死蟹集中挖坑掩埋,患病池不换水,只注水,以免扩大或交叉感染。
④每立方米水体用蟹抖停l号0.4克对水全池泼洒,3小时后每立方米水体用蟹水宝10克对水全池泼洒,两者每天各用1次,连用2天。
⑤每立方米水体用福尔马林6克~8克对水全池泼洒,隔3天后每立方米水体用优氯净或强氯精0.5克对水全池泼洒,同时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15克化水全池泼洒。
⑥每50公斤饲料加入蟹抖停2号400克投喂,连喂5天;或每50公斤饲料加入板蓝根125公斤、病毒灵0.25公斤、维生素0l公斤投喂,连喂3天~5天。
同时在治疗螃蟹颤抖病时要注意:
(1)在治疗河蟹颤抖病时,必须先杀灭蟹体外寄生虫,否则鳃及蟹壳上的伤口就成为病原的侵袭门户,病情会更加严重;且一边治疗,一边又大量感染,就无法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甚至最后河蟹变得很虚弱,机体本身没有抵抗力而无法治疗。
(2)外泼消毒药与内服药饲必须相结合,将水体中及蟹体内外的病原都杀灭。外泼消毒药的质量一定要好,用药量要算准;不能认为外泼一次消毒药就可以了,因为外泼一次消毒药,当时可以将水体中、淤泥最表层及蟹体外的病毒、病菌杀灭,但淤泥下面的病毒、病菌则未被杀死;同时,河蟹的颤抖病尚未治愈,病蟹还会不断向水中排放病原,在疾病流行季节,尤其是热天,病毒、病菌的繁殖速度很快。
(3)不能将药饲捏成团投喂。因河蟹主要是用2只螯足夹住饲料啃着吃,所以对制备药饲的要求比治疗鱼病的更高,在水中的稳定性一定要好;同时药饲的用量要算准。如蟹池中混养吃食鱼,则在上午、下午应先将鱼喂饱,药饲在傍晚投喂应稍推迟些,尽量使鱼少吃些药饲,同时适当增加些投喂药饲的量。
(4)一定要尽量争取早治及治愈。一旦疾病严重,病蟹失去食欲,就无法治疗。同时绝对不能从每天死几百只蟹减少死几只蟹时,就认为是治好了;或为了节省药费就停止继续治疗,这将得不偿失,过几天病原体大量滋生后,病情会愈加严重,而且蟹因反复患病,自身的抵抗力会降得很低,甚至会变得无法治疗。
(5)病死蟹一定要及时捞除深埋,不能到处乱扔,以免人为散布病原体。
(6)切忌在治疗期间外泼生石灰,因为杀虫药及消毒药一般呈酸性,如同时外泼生石灰,则将严重影响杀虫及杀病毒、杀病菌的效果。
(7)疾病治愈后,仍应继续做好预防工作,因河蟹患颤抖病后不产生终身免疫。
G. 娃娃鱼颤抖病如何治疗,传染吗为何池子很多发病,
我也是养的。首先就是你的那个来源是陕西还是浙江贵州的。。一般陕西病鱼要多 。需要分开喂养。。如果有肚子大的要分开。颤抖一般没有问题。池子的问题,多清洁
H. 狗的颤抖病如何治疗 (巴哥狗) 腿抽筋,无休止叫唤
你家狗狗公的母的?有生过小狗吗?我家以前喂过一只狗狗,就是“坐月子”时候保养得不好,营养跟不上,经常莫名其妙倒地抽搐,还会小便失禁。
然后,后来养了一只泰迪狗狗,小时候咬了充电器电线,当时就倒地,抽搐,口吐白沫。送到医院,怀疑说这是犬瘟,就测了一下,不是犬瘟。过了几天就好了。
你家狗狗这个,如果排除前2个可能,很可能是犬瘟。赶紧去医院测一下吧!
看了你的补充,我觉得多半是犬瘟!得了这个病,狗狗就真的很不幸了,最好还是区测一下吧,几十块钱。
I. 河蟹颤抖病如何防治
颤抖病又称抖抖病、环爪病。河蟹发病初期,四肢尚能伸直,以后便往回缩不能伸直。病蟹站立不稳,翻身困难,行动无力,不能爬行,连续颤抖,无食欲并停止摄食,体内积水,4~5天后死亡。
(1)病原
该病的病原可能是病毒、弧菌和立克次氏体等,推测是细菌原发性感染,病毒是继发性感染。
(2)病因
因清塘不彻底,池塘老化,水质不良,以及带病原物的蟹种入池等引起,病蟹摄食明显减少直至拒食,蜕壳困难,爬行缓慢,无反抗逃逸能力,常爬伏在池边浅水处或水草上,附肢不停在抖动,故称“抖抖病”。
(3)预防措施
①对池塘要彻底消毒,并应清除过多的淤泥。
②养蟹池要多植水草,水草覆盖面积要达到50%~60%。
③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
④注意饲料的营养均衡,并适当适当植物性的饲料。
⑤定期用15毫克/升的漂白粉或0.2毫克/升的漂粉精度(强氯精)泼洒消毒。
(4)治疗方法
①用15毫克/升的漂白粉或0.2毫克/升的漂粉精全池泼洒,连用2天,7天后用15毫克/升的生石灰遍洒1次。
②在饲料中添加用0.1%的土霉素或强力霉素,连用5天。
③每千克蟹用板蓝根10克、土霉素0.1克、吗啉胍0.1克,拌饲料投喂,连用15天。
J. 河蟹颤抖病的病因是什么
河蟹颤抖病又叫抖抖病,环爪病,抖脚病等,是当前河蟹养殖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病。全国河蟹养殖区均有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有的地区发病率高达90%以上,死亡率在70%以上,发病严重的水体甚至绝产,损失惨重。2017年高温持续时间长,养殖环境的恶化增加了该病的发生概率,该病主要危害2龄幼蟹和成蟹,病蟹体重3克~120克,100克以上的蟹发病最高。发病季节为5月~10月上旬,8月~10月是发病高峰期,流行水温25℃~35℃。关于该病的病因至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定论,部分检测分析由病毒、螺原体、弧菌、嗜水气单胞菌等引起。该病的典型症状为步足颤抖、环爪、爪尖着地,腹部离开地面,甚至蟹体倒立,基于此对该病可作初步的判断。发病初期的蟹体色正常,常静伏岸边或水草旁,但病蟹食欲下降,活动减缓,对外界刺激不敏感,并伴有蜕壳不遂的特征。后期河蟹的指节前端出现微红,并逐渐向上延伸,并伴有步足将身体支撑起来的现象,进而可发现支撑步足“颤抖”,最后步足不能回伸,站立不稳,附肢抖动不停,全身抽搐痉挛,无力翻身。打开腹甲,肠道无食,有明显的炎症;掀开背甲,体内积水,鳃呈灰黄色或黑褐色,肝脏呈淡黄色或灰白色,根据这些特征做进一步确诊。针对河蟹颤抖病的流行,目前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养殖管理中还是要树立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观念。当此病发生时,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第一,杀灭蟹体外寄生虫,主要是纤毛虫,以防病毒、病菌借助伤口进行二次感染,加重病情。
第二,水体消毒与内服药饵相结合,将水体中及蟹体内外的病毒、病菌都杀灭。消毒药的质量一定要好,可用二氧化氯,碘等,尽量选择大厂家产品,病情严重需连用2次~3次。内服药饵要拌匀,在水中的稳定性要好,尽量争取早治及治疗彻底。一旦疾病严重,病蟹不摄食,就无法治疗了。
第三,疾病治愈后,仍应继续做好预防工作,因河蟹患颤抖病后不产生终身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