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产后大出血怎么办
产后大出血是产科最常见、最危险的分娩时期并发症,犹如横在产妇面前的一道鬼门关。家中分娩太冒险 哇的一声,清脆的啼哭宣告了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小屋里顿时响起欢声笑语。接生婆像凯旋的将军,被恭迎到堂屋上座吃红蛋、喝喜酒。 突然,产妇屋里传出已停息了一阵的呻吟声,接生婆慌慌张张地跑进去。只见产妇脸色青灰、痛苦不堪,揭开被子,身下一大摊血。接生婆乱了阵脚:“快,快!快送医院!” 众人七手八脚把产妇送到县医院,抬进急诊科。值班医生和护士紧张而有条不紊地忙前忙后。首先检查生命体征:产妇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呼吸浅快、四肢湿冷、血压60/40毫米汞柱(90/60毫米汞柱以下提示休克)。很快,两条输液管将生命之泉和止血之药快速注入产妇快要“干涸”的身躯。待产妇生命体征稍平稳,医生立刻进行产科检查,阴道壁产伤不重,子宫底部位置较高,按压宫底有大量血液和血凝块涌出。初步考虑为: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大出血、失血性休克。经过4个多小时的紧张抢救,产妇终于转危为安。 产后出血是危症 正常分娩时,产妇体内具有完善的自行止血功能,包括子宫强烈收缩压迫官腔内胎盘和胎膜剥离创面的毛细血管,机体的凝血系统被激活,协同发挥止血作用。当这两种作用遭到破坏时,就可能发生产后过量出血。产科医生把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或产后两小时内失血量大于400毫升者诊断为产后出血。这是产科最常见、最危险的分娩时期并发症,犹如横在产妇面前的一道鬼门关。为什么会出现产后过量出血呢?主要是由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造成的,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最常见。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害怕分娩,或临产后使用镇静剂较多、麻醉较深,或分娩过程太长,难产而引起产妇体力消耗殆尽,或产妇合并有急、慢性全身其他疾病,都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也可因为子宫过度膨胀,比如多胎妊娠,使肌纤维过分伸展,或肌纤维发育不良影响正常收缩,以及子宫组织发生水肿、渗血等因素,导致子宫收缩乏力。 其次为胎盘因索。由于胎盘剥离不全或剥离后滞留于子宫腔内,或者胎盘发生嵌顿、粘连甚至植人到子宫肌壁内不能排出,以及胎盘和胎膜部分残留在官腔内等原因,影响了子宫的正常收缩,都会引发大出血。 再就是软产道损伤。常因子宫收绵过强引起生产过程太快,或胎儿过大,或接生时未保护好会阴,以及阴道手术助产时操作不当等情况,引起会阴、阴道、子宫颈发生撕裂伤而出血。 另外,凝血功能障碍也应引起重视,这主要是因为妊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或妊娠的并发症引起凝血功能下降等因素导致产后出血。 积极防治保平安 产后一旦发现产妇出血较多,应立即告诉医生.于家中分娩者必须立即送往医院诊治。医生将根据出血的不同原因和出血最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官缩乏力者,持续按摩子宫并应用官缩剂;胎盘因素造成者,剥离胎盘或清除胎盘碎片:软产道损伤者,应立即缝合止血;凝血功能障碍者,应输鲜血或凝血因子、血小板等成分血,如果已发生休克,必须积极实施抗休克治疗,维护生命体征的正常状态。 “上医治未病”,对产后出血应采取的最好对策是防止其发生。预防应从产前开始,对于患有凝血功能障碍或严重慢性疾病者,应待其生理功能恢复正常再怀孕。妊娠期间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厦症肝炎、肾炎等,应及时终止妊娠。怀孕后应做好孕期保健和产前榆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妊娠合并症;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索的孕妇,应提前住院。要杜绝在家分娩的陋习,凡有条件者都应到医院去分娩,千万别拿生命冒险。 分娩时,产妇应消除紧张情绪,保证精力充沛,注意合理饮食,补充足够能量,防止产程延长。产妇要学会正确使用腹压,防止胎儿娩出过快;产后要及时排空膀胱,并尽早哺乳,早期哺乳可刺激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
B. 医院对待顺产孕妇大出血的解决办法怎样避免大出血
严重的产后出血情况多发生在住院期间,除了保持生命迹象,还会视当时情况给予适当点滴、凝血因子或输血,并依其发生原因来加以处置: 子宫发炎者:需使用抗生素治疗。 产道裂伤、阴道血肿、胎盘残留、胎盘植入、子宫内翻、子宫破裂者:需要立即手术缝合止血、移除胎盘、子宫复位,甚至移除整个子宫。 子宫无力者:可按摩...子宫及给予静脉收缩剂以刺激子宫收缩。
C. 妇产科顺产的大出血于什么有关
产后大出血多因宫缩乏力、胎盘滞留、产妇软产道损伤或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那么,顺产后大出血如何处理呢? 1、如已不在产房,如发现产后出血的产妇时,护理人员要镇定,做到有条不紊,切忌手忙脚乱,一边采取止血措施:如按摩子宫,注射宫缩素等,一边迅速通知医生。 2、检查引起出血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如宫...缩不良引起的出血表现为子宫软,轮廓不清;有血块或暗红色血间歇性自阴道涌出(即宫缩时好时坏、出血时多时少),应予以加强宫缩处理。如宫缩良有持续性阴道出血,应检查产道有无裂伤,如有裂伤,应缝合止血,如无裂伤,且流血无血块形成,应考虑凝血功能障碍。 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输液、输血等一系列抗休克的抢救措施。 4、产妇休克恢复后,仍应加强护理、严密观察,防止产褥感染及再出血的发生,并应加强营养,注意休息,改善产妇的一般状况。 5、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解除其紧张、恐惧感,严密观察产妇出血量、血压,脉搏,呼吸、尿量等变化,做好记录,必要时予以吸氧。
D. 产后出血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是什么
1. 定义
胎儿娩出后24 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 者称为产后出血,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2. 病因及诊断要点
(1)宫缩乏力:不能有效关闭胎盘附着部位的子宫血窦、血栓形成障碍而出血。①临床表现
●胎盘娩出后阴道出血阵发性增多,子宫轮廓不清、软,按压宫底有大量血块排出。●有时阴道出血不多,但血块大量积存于宫腔内,当产妇出现休克时已为时过晚。②影响子宫收缩的因素
●双胎、羊水过多、巨大儿。●产程延长、滞产致孕妇衰竭。●产程中过多使用镇静剂、麻醉剂。●全身急慢性疾病。●严重贫血、妊高征、子宫胎盘卒中。●子宫发育不良、感染、畸形、肌瘤。●膀胱过度充盈。(2)胎盘因素
①胎盘滞留:胎儿娩出后30 分钟,已剥离的胎盘尚未娩出者(宫缩乏力、膀胱过度充盈)。②胎盘嵌顿:宫腔操作或宫缩剂使用不当,子宫局部形成狭窄环或宫颈口收缩,剥离的胎盘不能娩出。③胎盘剥离不全:由于宫缩乏力,或胎儿娩出后过早过度挤压子宫、粗暴牵拉脐带。④胎盘部分粘连:胎盘部分已剥离,部分粘连子宫壁上不能自行剥离出血。常见于多次人流刮宫后、多产妇。⑤胎盘部分植入:胎盘部分植入,另一部分已与宫壁分离引起大出血。⑥胎盘残留:胎盘娩出后多量流血,持续不止,检查胎盘有残缺,或副胎盘残留宫腔而致出血。(3)软产道损伤
胎儿娩出后持续性阴道流鲜红血,子宫收缩好,胎盘、胎膜完整。会阴、阴道或宫颈处有裂伤,并有活动性出血。①产程进展过快,胎儿过大,有的在胎儿未娩出前已有裂伤出血。②宫口未开全,过早使用腹压致裂伤。③保护会阴不当或助产手术操作不当。④会阴切开过早致切口流血过多,会阴切口过小裂伤而出血。⑤子宫破裂未及时发现而逐渐休克。(4)凝血功能障碍
产后出血,血不凝固。应结合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加以确诊。(5)剖宫产的出血问题
①除胎盘剥离出血外,尚有手术切口出血,麻醉等,产后出血危险性大。②前置胎盘种植在子宫下段前壁,在此处切开子宫时易损伤胎盘。③胎儿娩出后立即剥离胎盘。④胎儿、胎盘娩出后,由于子宫下段菲薄,胎盘种植部位血管丰富,子宫缺乏有力的收缩。⑤若羊水通过创面进入子宫血窦,发生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大出血。⑥子宫切口损伤。●切口位置过低或过高,切口弧度欠。●胎头深嵌入盆腔或高浮。●手法不正确,暴力娩出胎头。●胎位不正。●胎儿巨大。引起切口向两侧撕裂(左侧多见)。可延伸至阔韧带,向下至宫颈、阴道穹隆或阴道上l/3,累及宫旁或阴道壁的血管丛,发生难以控制的出血。3. 产后出血量测量方法
(1)常用的产后出血量测量方法
①目测法:即肉眼估计法,凭经验、估计血量常是实际出血量的一半。②面积法:浸湿两层敷料的面积来估算,如5×5cm2 计血量2ml;10×10cm2 计血量5ml;15×15cm2 计血量10ml 等。受敷料吸水量不同的影响,常常只做大概估计。③容积法:使用弯盘、有刻度的积血器测量,较准确。④称重法:出血量(ml)=(物品用后重量-物品用前重量)÷ 1.05⑤容积法+ 称重法:出血量(ml)= 容积法测量出血量 + [(物品用后重量-物品用前重量)÷ 1.05 ] (2)测量出血量的注意事项
①产后2 小时是观察和及时处理产后出血的重要时期。②产后出血标准定为≥ 500ml,然而待出血已达500ml 时再进行处理已为时过晚,出血量达200ml 时,即应查找原因并积极处理。③注意阴道出血的同时,注意会阴切开、剖宫产腹部切口、子宫切口出血量,纱布和敷料上吸附的血量。④在阴道出血中,来势凶猛的出血固然危险,但小量持续不止的流血,即“细水长流”式出血的潜在危险更大。⑤产后24 小时内要密切观察是否存在宫腔积血。4. 预防措施
①严密观察产程,应用产程图监测产程进展,及时发现引起产程延长的因素,及时转诊。②严格掌握剖宫产及会阴切开的适应证及时机,并注意止血。③正确应用宫缩剂预防产后出血。胎肩娩出后,子宫肌注射缩宫素20U,5% 葡萄糖液500ml 加入缩宫素20U 静脉滴注。米索前列醇400μg 嚼碎口服。④胎儿娩出后及时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缝合止血。⑤掌握胎盘剥离征象,胎盘未完全剥离前严禁暴力推压子宫和牵拉脐带。⑥胎儿娩出后10 ~ 15 分钟胎盘尚未娩出者,应查找原因及时处理。⑦阴道助产常规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⑧胎盘、胎膜娩出后仔细检查其完整性,可疑胎盘胎膜残留者,应及时清除。⑨产后留产房观察产妇2 小时、观察血压、脉搏、一般状况、阴道出血量和宫缩情况。鼓励产妇饮水,进食和排尿。新生儿早开奶早吸吮促进子宫收缩。⑩准确收集并测量产后出血量,出血量达200ml 以上时,应查找原因,及时处理。高度重视产后2 小时内出血量。特别警惕识别失血性休克的征象:如心慌,脉搏快而细;头晕,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等,早期发现早期处理。5. 处理
(1)子宫收缩乏力要促进子宫收缩
①宫缩剂:缩宫素10 ~ 20U 肌注或加入滴管内,麦角0.2mg 肌注。米索前列醇400μg 嚼粹口服。②不能自解小便者,消毒导尿。③按摩子宫:a 经腹按摩子宫法; b 腹部- 阴道双手压迫按摩子宫法。④胎盘剥离面出血,可“8”字缝合。⑤ B-lynch 缝合。⑥子宫动脉结扎、髂内动脉栓塞。⑦宫腔填塞纱条;或通过宫颈在宫腔内放置30ml 气囊的30 号French Foley 导尿管,起到填塞止血的作用。⑧出血仍不止,应行子宫次全切除(前置胎盘注意)。(2)胎盘因素:原则是助娩胎盘
①明确胎盘是否剥离,如已剥离,可协助胎盘娩出。②经脐静脉推注生理盐水10 ~ 20ml+ 缩宫素20U。③行手取胎盘术(人工剥离胎盘术)。④若为胎盘部分残留,可用手取出,必要时行刮宫术,防止子宫穿孔。⑤若为植入性胎盘,切除植入部分。或行次全子宫切除术,切忌用手强行挖取。(3)软产道裂伤:缝合止血。(4)凝血功能障碍:原则是及时转诊,输新鲜全血、血小板及凝血因子。6. 产科出血性休克的监测
(1)一般临床表现
①休克早期;烦躁不安、口渴、血压下降、脉细快,面色苍白或轻度发绀,四肢湿冷。②休克加重: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血压继续下降,脉搏减慢,瞳孔散大,面部白肿,无尿。(2)监测指标
①休克指数(shock index)估计出血量:休克指数 = 心率 ÷ 收缩压正常值为0 .5
【例】心率120 次/ 分, 收缩压80mmHg, 休克指数=120÷80=1.5,出血量估计约为1500ml。②血压:收缩压
一般情况下,收缩压< 80mmHg ,估计出血已>1000ml。③平均动脉压测定:MAP= 舒张压- 1/3(脉压差)。正常MAP=90±5mmHg;< 65mmHg 为异常。④脉搏或心率:>100 次/ 分。⑤尿量:少尿。
⑥中心静脉压。 7. 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治疗
(1)综合措施
①立即止血。② 关心、安慰、精神支持。③体位:自体输血位(平卧位,下肢抬高20°。呼吸困难者,头肩亦抬高20°)。④呼吸支持:给氧,保证血液有足够携氧能力。⑤建立2 ~ 3 条静脉通道,安置尿管。(2)补充血容量,疏通微循环,补充细胞外液
①原则:先多后少、先快后慢、先盐后糖。②快速补充足够血容量(总量超过失血量2 倍)。●首选平衡液:糖盐水、乳酸林格氏液(与细胞外液接近)。●血浆增容剂:右旋糖苷、706 羧甲淀粉。可改善微循环。●输血:补充失血量的1/3 ~ 2/3。●输全血量:液体量=1 ∶ 3
●全血 (新鲜最好 ):含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红细胞有携氧能力。●血浆(FFP):扩充血容量的胶体溶液,含全部凝血因子。●浓缩红细胞:只含红细胞,补充血液携氧能力输血速度(HCT ≤ 25% ~ 30%)。●血小板:多用于凝血障碍。(3)纠正酸中毒:轻度酸中毒不需处理
(4)应用利尿剂:如血容量基本纠正,尿量少
(5)应用心、血管活性药
严重休克,心肌缺氧,心功能不全,可用毛花苷C 0.2~ 0.4mg(P >120 次/ 分)。短时间应用血管收缩药物升压,争取时间补充血容量。多巴胺:增加心排出量,减少外周阻力,微弱升压作用,扩张肾血管。麻黄碱:在估计扩容满意后使用,可以升高血压,用量半支,在血压恢复后立即停药。(6)纳洛酮的应用
阿片肽强心,扩张冠脉,稳定细胞膜,维持血压。用法:10μg ~ 4mg/kg 静脉滴注。效果好,安全而副作用少,休克早期应用更好。(7)抗感染(
8)出血性休克纠正的指标
①收缩压>90mmHg。②中心静脉压回升到正常。③脉压差>30mmHg。④尿量>30ml/h。
⑤血气分析正常。⑥一般情况:皮肤温暖、红润,静脉充盈,脉搏有力。8.. 转诊
(1)转诊指征
①对具有产后出血危险的孕妇,应于近预产期或临产初期上转至有输血条件的医院分娩。②对产后出血产妇,积极进行紧急处理的同时尽速上转。
③产道裂伤,缝合有困难时,应用消毒纱布压迫后上转。④如出现凝血障碍应立即上转。⑤如手取胎盘困难,疑胎盘部分植入时,应填塞宫腔纱条后上转。(2)转诊过程的处理
①产妇取平卧位,注意保暖,避免剧烈振动,严密观察生命体征。②保持输液通畅,给予宫缩剂及抗生素治疗。③转诊途中随时注意宫缩及阴道流血量,随时按摩子宫,及给予宫缩剂。④转诊要一次到位,避免反复转诊延误抢救时机。⑤医生、护士全程陪同。
E. 产后大出血是什么原因所导致的有没有什么预防的方法
生孩子几乎是每个女人一生中必须经历的事情。女性生产可以说是在鬼门关转了一圈,不仅身体上受了很大的苦,还因为生产出了各种意外。比如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等等。不过怀孕的妈妈和正在准备怀孕的女性朋友也不用太担心。毕竟这些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小。哪些女性容易产后出血?1.多次流产的女性经历过多次流产的女性更容易出现产后出血。
这是产后出血的四种可能情况。不过,准备怀孕的女性朋友们也不用担心,只要选择最佳的怀孕年龄,孕期合理饮食,保持精神愉快,一般都能顺利安全地迎接宝宝的到来。如果夫妻双方都是因为避孕失败而意外怀孕,如果没有特殊原因,还是正常出生比较好,不仅是为了怀孕母亲的健康,也是为了不伤害任何宝贵的生命。
F. 产后大出血的诊断
产后出血除从出血量进行诊断外,还应对病因作出明确的诊断,始能作出及时和正确的处理。 1.宫缩乏力应警惕有时胎盘虽已排出,子宫松弛,较多量血液积聚于宫腔中,而阴道出血仅少量,产妇出现失血过多症状,故产后除密切注意阴道流血量外,还应注意子宫收缩情况。阴道流血量目测估计远少于实际失血量,故必须用弯盘收集测...量。分娩前有宫缩乏力表现,胎盘娩出过程和娩出后出血过多,诊断当无困难,但要警惕前述隐性产后出血及可能与产道裂伤或胎盘因素同时存在。 2.软产道裂伤宫颈裂伤多在两侧,也可能呈花瓣样。若裂伤较重,波及宫颈血管时,则会产生多量出血。宫颈裂伤个别可裂至子宫下段。阴道裂伤多在阴道侧壁、后壁和会阴部,多呈不规则裂伤。若阴道裂伤波及深层组织,由于血运丰富,可引起严重出血。此时宫缩良好。阴道检查可明确裂伤的部位及裂伤的严重程度。按会阴裂伤的程度可分为3度。Ⅰ度系指会阴皮肤及阴道入口粘膜撕裂,未达肌层,一般出血不多。Ⅱ度系指裂伤已达会阴体肌层,累及阴道后壁粘膜,甚至阴道后壁两侧沟向上撕裂,裂伤可不规则,使原解剖组织不易辨认,出血较多。Ⅲ度系肛门外括约肌已断裂,甚至阴道直肠隔及部分直肠前壁有裂伤,此情况虽严重。但出血量不一定很多。 3.胎盘因素胎盘剥离不全及剥离后胎盘滞留宫腔,临床上可见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未能娩出而出血量多。胎盘嵌顿则可发现子宫下段出现狭窄环。胎盘部分与宫壁粘连易发生剥离不全,且滞留的胎盘影响子宫收缩,剥离胎盘部位血窦开放出血,全部粘连者胎盘未能按时剥离排出,直至徒手剥离胎盘时,发现胎盘较牢固地附在宫壁上始能作出诊断。部分胎盘值入可发生未植入的部分剥离而出血不止,往往与胎盘粘连相混淆,当徒手剥离胎盘时,发现胎盘全部或部分与宫壁连成一体。剥离困难而确诊。胎盘残留往往是在胎盘娩出后例行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时,发现胎盘线体面有缺损或胎膜有缺损而边缘有断裂的血管,则表示有胎盘组织或副胎盘的的遗留,可作出诊断。 4.凝血功能障碍在孕前或妊娠期已有易于出血倾向,胎盘剥离或产道有损伤时,出血凝血功能障碍。 (1)精神过于紧张:有些产妇在分娩时精神过于紧张,导致子宫收缩力不好,是造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在正常情况下,胎盘从子宫蜕膜层剥离时,剥离面的血窦开放,常见有些出血,但当胎盘完全剥离并排出子宫之后,流血迅速减少。但是,如果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及其他原因,造成子宫收缩不好,血管不得闭合,即可发生大出血。如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产程过长,使用过长,使用镇静药过多,麻醉过深,也可造成胎盘收缩无力,出现大出血。又如羊水过多、巨大儿、多胎妊娠时。由于子宫过度膨胀,使子宫纤维过度伸长,产后也不能很好收复;生育过多过频,使子宫肌纤维有退行性变,结蒂组织增多,肌纤维减少而收缩无力等等,也是造成产后大出血的原因之一。 (2)胎盘滞留:胎盘滞留,也是造成大出血的原因之一,包括胎盘剥落不全、胎盘粘连等,都可造成大出血。 (3)凝血功能障碍:产妇患有血液病,重症肝炎,其后果也很严重,必须高度注意。分娩时应到有条件的医院,以免发生意外。所以,产妇必须做好产前检查,对有产后出血史,患有出血倾向疾病如血液病、肝炎等,以及有过多次刮宫史的产妇,应提前入院待产,查好血型,备好血,以防在分娩时发生万一。产后出血有时候很难预先估计,往往突然发生,所以做好保健很重要:如子宫收缩无力引起出血,应立即按摩子宫,促进子宫很快收缩,或压迫腹主动脉,以减轻出血量。 (一)止血1.宫缩乏力性出血 (1)刺激子宫收缩腹部按摩子宫是最简单有效的促使子宫收缩以减少出血的方法。出血停止后,还须间歇性均匀节律的按摩,以防子宫再度松弛出血。必要时可置一手于阴道前穹窿,顶住子宫前壁,另有一手在腹部按压子宫后壁,同时进行按摩。 (2)应用宫缩剂 (3)无菌纱布填塞 (4)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及髂内动脉以上措施均可保留子宫,保留生育机能。 (5)子宫切除是控制产科出血最有效的手段。各种止血措施无明显效果,出血未能控制,在输血、抗休克的同时,即行子宫次全或全子宫切除术。2.胎盘滞留或胎盘胎膜残留所致的出血:胎儿娩出后超过30分钟,虽经一般处理胎盘仍未剥离,或伴大出血者,应尽快徒手剥离胎盘。植入性胎盘不宜强行徒手剥离。出血多者,即行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术。3.软产道损伤所致出血4.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出血,血液呈鲜红色,不凝固。5.子宫内翻:在全麻下试行经阴道子宫内翻复位术。 (二)防治休克发生产后出血时,应在止血的同时,酌情输液、输血,注意保温,给予适量镇静剂等,以防休克发生。出现休克后就按失血性休克抢救。输血量及速度应根据休克的程度及失血量而定输血前可用平衡盐、低分子右旋糖酐、葡萄糖及生理盐水以暂时维持血容量。 (三)预防感染由于失血多,机体抵抗力下降,加之多有经阴道宫腔操作等,产妇易发生产褥感染,应积极防治。 (四)纠正贫血 有效的止血方法助产者迅速用一手置于宫底部,拇指在前壁,其余4指在后壁,作均匀有按摩宫底,经按摩后子宫开始收缩,亦可一手握拳置于阴道前穹窿,顶住子宫前壁,另一手自腹壁按压子宫后壁,使子宫体前屈,两手相对紧压子宫并作按摩。必要时可用另手置于耻骨联合上缘,按压下腹正中部位,将子宫上推,按摩子宫必须强调用手握宫体,使之高出盆腔,有节律轻柔按摩。按压时间以子宫恢复正常收缩,并能保持收缩状态炎止,使之高出盆腔,有节律轻柔按摩。按压时间以子宫恢复正常收缩,并能保护收缩状态为止。在按摩的同时,可肌注或静脉缓慢推注催产素10U(加入20ml10%~25%葡萄糖液内),继以肌注或静脉推注麦角新碱0.2mg(有心脏病者慎用)。然后将催产素10~30U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内静脉滴注,以维持子宫处于良好的收缩状态。控制感染通过如上处理,多能使子宫收缩而迅速止血。若仍不能奏效可采取以下措施:(1)填塞宫腔:近代产科学中鲜有应用纱布条填塞宫腔治疗子宫出血者,若需行此术则宜及早进行,患者情况已差则往往效果不好,盖因子宫肌可能其收缩力甚差之故。方法为经消毒后,术者用一手在腹部固定宫底,用另手或持卵圆钳将2cm宽的纱布条送入宫腔内,纱布条必须自宫底开始自内而外填塞,应塞紧(图4)。填塞后一般不再出血,产妇经抗休克处理后,情况可逐渐改善。若能用纱布包裹不脱脂棉缝制成肠形代替纱布条,效果更好。24小时后缓慢抽出纱布条,抽出前应先肌肉注射催产素、麦角新碱等宫缩剂。宫腔填塞纱布条后应密切观察一般情况及血压、脉搏等生命指征,注意宫底高度、子宫大小的变化,警惕因填塞不紧,纱布条仅填塞于子宫下段,宫腔内继续出血,但阴道则未见出血的止血假象。(2)结扎子宫动脉:按摩失败或按摩半小时仍不能使子宫收缩恢复时,可实行经阴道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法。消毒后用两把长鼠齿钳钳夹宫颈前后唇,轻轻向下牵引,在阴道部宫颈两侧上端用2号肠线缝扎双侧壁,深入组织约0.5cm处,若无效,则应迅速开腹,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即在宫颈内口平面,距宫颈侧壁1cm处,触诊无输尿管始进针,缝扎宫颈侧壁,进入宫颈组织约1cm,两侧同样处理,若见子宫收缩即有效。(3)结扎髂内动脉:若上述处理仍无效,可分离出两侧髂内动脉起始点,以7号丝线结扎,结扎后一般可见子宫收缩良好。此措施可以保留子宫,保留生育能力,在剖宫产时易于施行。(4)子宫
G. 产后42天又大出血是什么原因
您好,子宫和附件会在产后42天内逐渐恢复,产后性恶露一般会持续2周左右。建议您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B超检查,检查一下子宫及附件的基本情况,根据检查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祝您健康。
H. 分娩时大出血是什么原因,分娩大出血怎么办
在以前古代的时候,女性生孩子就好像去到鬼门关走了一圈一样,可想而知分娩对女性来说是多么的危险,但是对于现代人来说,分娩已经成为了一个小手术了,不是什么大问题,可还是有些女性分娩时大出血,那么分娩时大出血是什么原因呢?
女性生产时,如果子宫内的胎盘没有排干净,依然有残留的话,那么当胎儿分娩出来时,子宫内的压力降低,阻断了与胎盘的血流,就会让胎盘与胎儿出生后剥,但有时候胎盘完全没有剥离,就造成了生产后的出血现象。有胎盘植入式的产后大出血,也有副胎盘造成的产后出大血,女性都要格外注意。
产妇生产时大出血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子宫收缩乏力,胎儿出来后胎盘也随之与子宫剥离,剥离面会出血,因为胎盘血管丰富,所以剥离面出血也会很多,这时候医生会给产妇使用缩宫素,帮助子宫收缩从而使剥离面的血管关闭止血,如果产妇对缩宫素不敏感,子宫不收缩,开放的血管不能关闭就会大出血,这时就要采取其他的办法止血,结扎子宫动脉,再不行就只有切除子宫了。
而顺产大出血的原因,一般人以下四点导致的:1,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产妇体质虚弱、过于紧张、产程延长、体力消耗过度、有子宫肌瘤等,是产后子宫收缩乏力的常见因素。2,胎盘滞留、胎盘植入、胎盘部分残留等,会影响子宫收缩而出血。3,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软产道的裂伤而导致产后出血,比如宫颈裂伤,严重者阴道穹窿、子宫下段等裂伤。4,凝血功能障碍。
若胎儿娩出后宫缩乏力使子宫不能正常收缩和缩复,胎盘若未剥离、血窦未开放时尚不致发生出血,若胎盘有部分剥离或剥离排出后,宫缩乏力不能有效关闭胎盘附着部子宫壁血窦而致流血过多,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孕前产前要认真全面的检查,如有血液病、肝炎、白血病等疾病,要积极治疗,必要时要及时终止妊娠。否则,分娩时分娩后因凝血功能障碍而引起大出血。
处理两个关键:出血与补血。出血后需要快速的止血技术,出了血要迅速补回来,也就是容量复苏技术;在处理后仍继续流血,就得打开腹腔,将产妇的子宫动脉或某些特殊的大血管绑住,做血管结扎手术以减少出血量,如果仍未找到出血点,必要时只好采取子宫切除手术来止血了。
I. 产后出血的急救措施
产后出血是全球孕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每年导致125,000名孕妇死亡,2000万名妇女患病。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产后出血的急救的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产后出血的急救 措施 一:
(1)一旦病人出现产后大出血,抢救人员应立刻到位,指定一人负责指挥,其他人员分工合作,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必要时使用留置针头。密切监测T、P、R、BP、皮肤颜色、表情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正确掌握静脉输液的速度,以免输液过快、过多而发生肺水肿。
(3)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及时地吸氧,采取双鼻导管流量4~6L/min.吸氧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吸氧的效果,如面、唇周、指甲是否转红润,呼吸是否通畅。
(4)经手按摩子宫底,刺激子宫收缩,从而使子宫壁血窦闭合。 方法 是:左手在耻骨联合上缘按压下腹,将子宫上推,右手置于子宫底部,拇指在前壁,其余四肢在后壁,做均匀有节律按摩,在按摩过程中将子宫腔内积血压出,以免影响子宫收缩,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5)迅速协助医生抢救,边查原因,医`学 教育 网搜集整理边及时有效地止血,做好各种检查和抽血交叉配血的相关准备。
(6)取平卧位,必要时取头低足高位,有利于下肢静脉血回流,注意保暖,预防并发症。
产后出血的急救措施二:严重的产后出血情况多发生在住院期间,除了保持生命迹象,还会视当时情况给予适当点滴、凝血因子或输血,并依其发生原因来加以处置:
子宫无力者:可按摩子宫及给予静脉收缩剂以刺激子宫收缩。
产道裂伤、阴道血肿、胎盘残留、胎盘植入、子宫内翻、子宫破裂者:需要立即手术缝合止血、移除胎盘、子宫复位,甚至移除整个子宫。
子宫发炎者:需使用抗生素治疗。
在家发生者:不要擅自服用成药,更不要以为没什么要紧、或想说拖到产后回诊才问医生,而是要马上就医查明原因。
产后出血的延伸阅读:
一、什么是“产后大出血”?
“产后大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经阴道生产的产妇出血超过500毫升,或经剖腹生产的产妇出血超过1000毫升。一般经阴道生产后的出血量普遍被低估,因为在胎盘刚娩出到子宫完全收缩瞬间,往往就可能失血数百毫升,而部份产妇在出血后并没有任何不适,所以虽然依据其定义是超过500毫升属于产后大出血,但实际上这些产妇并不是每位都被认定是产后异常。
二、“产后大出血”依其发生时间可分为以下两种,其病因亦有所不同:
早发性(或称立刻性):指生产后24小时内发生,多数由于子宫收缩不良或产道裂伤所致,在产后不久即能被发现及诊断。
晚发性:指发生在生产24小时后~6周内,其原因可能是因胎盘残留或子宫复原不良所引起,症状发生及确立诊断时间较晚。
三、为什么会发生“产后大出血”
1、子宫无力(早发性)
子宫无力为产后大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子宫内的小血管在胎盘剥离后,需依靠子宫肌肉层良好收缩来压迫血管及局部血块形成,以达止血效果。
这是由以下几点所造成的:
(1)全身因素:产妇体质虚弱,精神紧张,对分娩恐惧,临产后镇静剂、麻醉剂、子宫松弛剂过度使用等。
(2)产科因素:产程延长,体力消耗过大;并发症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贫血等引起子宫肌水肿、渗血、子宫不收缩。
(3)子宫因素: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如多胎妊娠、巨大胎儿、羊水过多;子宫肌壁损伤,如前次剖宫产史、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产次过多过频造成子宫肌纤维损伤;子宫肌肉发育不良,如子宫畸形。
2、子宫内胎盘残留(早发性或晚发性)
胎盘是胎儿获得母亲养分的地方,紧密附着在子宫内壁。当胎儿娩出后,子宫内压力快速下降,以及催产素刺激子宫收缩,阻断了与胎盘之间的血流,都会导致胎盘在胎儿娩出后不久即发生剥离。但有时候胎盘没有完全脱落,或是发生不同程度的胎盘植入,或是多长出“副胎盘”,就有可能引起一部份胎盘残留在子宫内。
3、“胎盘植入”造成产后大出血
产科医师在牵引脐带时会一面注意子宫收缩,一面注意胎盘能否顺利剥离,如果子宫曾接受过手术,胎盘位置又刚好长在手术疤痕上,那么怀孕过程中,胎盘组织就可能沿疤痕往子宫肌肉层里面生长,称为“胎盘植入”,产后可能无法完整剥离而发生大出血,严重者可能引起子宫及膀胱穿孔。
4、“副胎盘”造成产后大出血
此外,当胎盘娩出后,医护人员也会检查胎盘外形有没有缺损,因为该处的胎叶可能仍依附在子宫内壁,若有此情形则需要作进一步的诊断及处理。较罕见的情况是,医护人员在检查时认为胎盘已经完整娩出,产妇在住院期间亦无异状,但许久以后还是被诊断为子宫内胎盘残留,此乃因为一个或多个“副胎盘”(就是正常而较小的胎盘,与主胎盘分开,不易察觉) 尚未排出。这些产妇在住院期间(产后2~3天)很少出现大出血,初期恶露量也跟一般人无异,但往往在返家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大量出血,然后才被诊断出来,往往造成接生医师的困扰。
5、产道裂伤(早发性)
“产道裂伤”是产后大出血的另一常见原因。整个产道(包括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及外阴)甚至连邻近器官(如膀胱、直肠及肛门),都有可能在生产时受伤出血。
每位孕妇都有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产道裂伤,但如果胎儿太大、使用产钳生产、产道明显水肿或静脉曲张、难产、急产、上一胎为剖腹生产而这胎尝试阴道生产者,都会增加严重裂伤的机会。
医师在检查会阴切口时,如果发现出血点并非只在会阴处,加上这时子宫收缩又很好,便要高度怀疑在产道上段有其他裂伤。产道裂伤有时候失血速度很快,而在伤口缝合完成前即需要输血。有时候在缝合后虽然伤口外观没有再出血,可是在裂伤较深处却形成血肿,即会导致产妇在产后病房发生生命迹象不稳定或会阴肿胀疼痛。
6、子宫内翻(早发性)
由于胎盘附着太紧密,如果子宫收缩不良加上胎盘刚好长在子宫顶部,当医师牵引脐带拉出胎盘时,便可能使子宫顶部往子宫腔内凹陷,严重者整个子宫翻出阴道外。子宫内翻虽然罕见,但后遗症却可能很严重,一旦推不回去,产妇可能大量出血,会有生命危险!
7、子宫破裂(早发性)
子宫曾动过手术、发生难产、上一胎为剖腹生产而这胎尝试阴道生产者,都会发生很少见但非常严重的后遗症──子宫破裂。子宫破裂可发生在怀孕后期或待产中,导致母子有生命危险;少数发生在产后。子宫破裂可引起严重腹腔内出血,与羊水栓塞一样,致死率很高。
8、子宫复原不良(晚发性)
子宫复原不良的原因可能只是子宫收缩不理想(但又不致于子宫无力),或一些胎盘或胎膜碎片残留、子宫发炎所致。其表现症状为持续不断的恶露,亦可能伴随子宫疼痛、阴道分泌物有异味。
9、其他,早发性:
除了上述医疗用药物因抑制子宫收缩而造成出血外,心脏疾病需服用抗凝血剂或本身有凝血功能异常的孕妇,均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此外,如果产前并发胎盘过早剥离、羊水栓塞、产前大量出血、死胎等等情况,导致凝血因子大量消耗的话,也会使出血延续到产后。
产后出血的急救措施相关 文章 :
1.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
2.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
3.浅谈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4.产后出血的急救预防及护理体会
5.产后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