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4岁小孩戴上助听器教学方法

4岁小孩戴上助听器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21 23:08:24

Ⅰ 佩戴助听器儿童因应该怎样培养正确使用习惯

你好,开始时有些孩子会拒绝佩戴助听器,家长应先把助听器戴在自己的耳朵上,给孩子做个样子,要表示出很舒适,很满意的样子,或是用更好的方法去引导孩子戴助听器的良好习惯。
注意摘戴前先关闭助听器开关,耳膜和耳甲腔吻合,戴牢后再打开开关。
睡前关好开关,取下耳膜及助听器,并放入专业干燥器械内。
夏季,孩子易动、出汗,汗水会腐蚀助听器,应采取恰当措施,如用橡皮套、线套等套在助听器上,或选用有纳米涂层的助听器,以防汗水侵蚀,延长助听器的寿命。
孩子初戴助听器往往感觉不舒适,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一般在两周左右。
孩子的听觉训练,应从幼儿期开始,训练他对各种声音做出反应;一旦孩子能利用自己的存余听力辨认声源,他的听觉就开始发展了,此时应当培养他注意更多的声音。
抓住孩子的视线。每当孩子看着你的时候,你就跟他说话,渐渐地,他的目光就会集中在你的脸上,养成注意看你口型的习惯,特别是当他发现别人说话是件有意义的事情时,他的目光就变为专注。注意口型,看人说话,是学习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言语康复训练是非常关键的,应该尽力寻求言语康复师的帮助,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
多让孩子接触社会,启发孩子说话的积极性,增加语言词汇量。

Ⅱ 小儿戴助听器后怎么做语训

小儿初次佩戴助听器后,语训就正式开始了。家长在语训时的原则:语训顺序一定要按照以下正常孩子的发展过程来:听觉感知-言语认知-言语发晋(开口说话)-词语积累-用短句表达语言-语言交际-矫正口齿。
一 、听觉感知: 家长首先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有声环境。初期以家里的各种声音、轻音乐、家人说句子为主。家长可以在孩子玩时放些轻音乐,音量开到家长觉得舒适的位置。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家长要用语言说出来,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没有回应,就没耐心做下去。这个阶段是孩子听觉察知阶段,不会作反应,因此家长要耐心、持久地说,不能急于求成,否则挫败感很强。这个阶段孩子还开始为开口说话做准备,要做舌操和气息练习。这个练习贯穿整个语训阶段,需要家长每天给孩子做1次,目的是锻炼孩子的舌头灵活度,以及学会控制气息。
二、言语认知: 孩子玩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家长就用语言描述出来。等言语刺激积累到一定程度,孩子就会明白他所玩的东西是什么了。比如孩子在玩小汽车,您可以说’“宝宝,这个是个玩具小汽车,你看它是蓝颜色的,它有4个轮子, 4个窗户,前面坐的是司机,宝宝和妈妈坐后面。宝宝长大了也要开汽车好不好”。孩子玩一次家长说一次。切记不要单调地说“宝宝,汽车、汽车......”这样孩子无法理解和记忆。要想记忆和理解一个东西,获取的信息越多越容易。
三、言语发音: 为了让孩子顺利地开口说话,家长需要对孩子进行呼吸、节奏、发音器官等方面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大多有听损的孩子的发音器官都没受损,只是缺乏锻炼,不懂得如何发音。发音训练主要两大块,其一,锻炼孩子舌头的灵活度,此时孩子发音不清,家长要以鼓励为主,让孩子伸舌、做舌操、舔东西等;其二,锻炼孩子如何控制我们的气息,如吹东西、吹纸片等。发音训练需要每天进行,时间贯穿整个语训阶段。通过发音训练和言语认知后,孩子就可以开口说话了。
四、词语积累: 佩戴儿童助听器开口说话后,词汇量的积累非常快速。这个阶段要让孩子多认知自然界的东西,多说话。说的不清楚千万不要太在意。这个阶段的目标,就是让孩子的词汇量最好能达到比他实际年龄小一岁小朋友的水平。听力损失轻度或中度可以和同龄孩子相当,极重度可以和实际年龄小两岁相当。
五、用短句表达语言: 这个阶段尤其是1-3岁的孩子要注意短句数量积累,不要太过苛求清晰度。家长多和孩子说故事,也可让孩子多听些故事CD。让孩子多用耳朵听,不能靠看电视来达到目标。
六、语言交际: 多带孩子参加一些日常活动,比如看电影、聚餐、体育运动等。绐弦子读小故事并让孩子尝试复述,说给别人听,也可以找些文章、诗句让孩子大声朗诵。
七、口齿的矫正: 这个时候孩子可能已经4-5周岁了,有些词汇可能说得不清楚,需要纠正。对于家长怎么说,孩子都说得不清楚的词汇,需要结合口型和舌头的摆位来纠正。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口齿,说得不清楚就让孩子再清楚地说一遍,说对了给予奖励,一直纠正到孩子的发音习惯改过来。
以上这七个步骤中的每个步骤绝不是独立进行的,而是一个连续的、交叉的过程。语训最核心的康复原则是:尽早康复,给孩子创立个好的聆听和语言环境,掌握有效的训练方法,定期对效果进行评估,然后根据结果制定训练计划,过程中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Ⅲ 怎样帮助孩子正确使用助听器

儿童选择助听器的原则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三早”,即应尽早依靠助听器的帮助,开展以“三早”为原则的康复训练:早诊断、早干预(使用助听产品)、早康复(进行语言训练)。一旦错过了这个康复时期,儿童掌握语言就有很大的困难了。在为儿童选配助听器的过程中,对助听器的性能要求通常会更高一些。儿童学习语言其实就是一个模仿说话的过程,只有听到清晰完整的言语信号才能正确发音,并且纠正错误的发音。所以,助听器的清晰度越高,舒适度越高,孩子听到的声音就越清晰完整,给孩子带来的听力帮助就越大。为了孩子能和听力正常的小朋友一样,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感受大自然的各种声音,融入正常孩子的集体,在选择助听器上一般建议中低档以上的全数字助听器产品,以获得满意的康复效果。此外,双耳验配助听器对听力损失的孩子非常重要,它是进一步缩短听力康复周期和提高助听效果的关键手段。尤其是对正处在快速成长期的孩子来说,大脑和听神经对声音信号的处理能力也在逐渐开发,双耳佩戴助听器能使孩子听得更加舒适、清晰,声音自然,更快地建立起双侧大脑和听神经对声音的联系,感受声音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更容易地建立起听觉记忆功能,起到更好的听力康复效果。需要提醒的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聆听需求有所不同,对应的助听器性能也有所不同。0-3岁 尚未掌握语言,首先要能够感知到各种不同响度和种类的声音,然后认知不同声音的意义,其次再是模仿语言,学习说话。因此,助听器的分段压缩功能必须满足不同响度声音的聆听舒适度,而中档以上的全数字助听器能提供更好的言语清晰度,帮助儿童更快提高听辨能力,学习发音,积累词汇。3-6岁 相比0-3岁儿童来说,已经掌握部分语言,他们更需要的是纠正发音,使口齿清晰。这个阶段的听障儿童一般需要进语训学校或者幼儿园学习,聆听的内容在不断加大,聆听环境也变得复杂起来,他们需要能够在相对嘈杂的环境中分辨言语。因此,助听器的全数字降噪功能和环境识别的方向性功能能帮助他们在复杂环境中聆听言语,掌握更多的词汇和语句。6岁以上 听障儿童在经过之前两个阶段的语训康复之后,一般都会进入正常小学学习,他们要融入正常孩子的群体中学习,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此时,聆听需求变得更加复杂,他们需要学习外语,参加集体活动,培养与外界沟通的能力,所以对助听器的性能要求更高。一般会建议助听器搭配FM调频语训系统一起使用,保证嘈杂环境的信噪比,而且可以选择相对美观、隐形的助听器。

Ⅳ 怎样教孩子戴好助听器

第一,有些孩子拒绝配戴助听器,比如有的孩子一戴助听器就哭、闹或用手抓。如果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当家长的应当首先把助听器戴在自己的耳朵上,给孩子做个样子,要表示出很舒适、很得意的样子,或是用更好的方法去引导孩子戴助听器的兴趣,培养孩子戴助听器的良好习惯。 第二,注意摘戴前先把助听器的开关关上,耳模和耳甲腔吻合,戴牢后再打开开关。没有语言的孩子,音量调节要根据孩子的反应而定。如果音量过大,孩子表现出惊恐不安的样子;音量太小,孩子没有反应,有语言的孩子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表示,回答助听器好不好、有没有声音等问题。 第三,睡前关好开关,取下耳模及助听器,以免造成不良后果。因耳模较坚硬,易把外耳道压疼、压伤。 第四,在炎热的夏季,孩子不停地活动,容易出汗,汗水会沿电池盒浸入机芯,应采取恰当措施,如用象皮套、钩针钩的线套,套在助听器上,预防汗水的侵蚀,以延长助听器的寿命。 第五,聋幼儿初戴助听器往往感觉不舒适,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一般在两周左右。这阶段应当注意三点: ① 开始要把助听器的调节钮开小,然后渐渐增大,以便于适应。 ② 戴助听器的时间从短到长,比如第一天戴 1~2 个小时,第二天戴 2~3 个小时。根据聋儿的适应能力,逐渐延长时间,一直到对戴助听器有好感,产生依赖为止。 ③ 训练地点要从安静的室内到鸟语花香的自然环境,以培养孩子适应各种声音。 第六,聋儿的听觉训练,应从婴幼儿期开始。母亲将孩子抱在怀中,给他唱歌,或靠近孩子的耳朵说话,让他感觉声音的振动,训练他对各种声音作出反应;一旦孩子能利用自己的残余听力辨认声源,他的听觉就开始发展了,此时应当培养他注意更多的声音,比如听录音机、电视机的声音,听开门声、铃声、盆声、碗声、鼓声、狗叫声,识别每个发音的东西,必要时还可以让他边听边用手触摸发音的物体来感觉发音的振动。这些都是聋儿语言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七,抓住孩子的视线。每当孩子看着你的时候,你就跟他说话,渐渐地,他的目光就会集中在你的脸上,养成注意看你口型的习惯,特别是当他发现看别人说话是件有意义的事情时,他的目光就变为专注。注视口型,看人说话,是学习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八,利用发音感觉声音的振动。当你说啊(a)的时候,把手按在脖子正中,会感到声音的振动;当你说摸(m)的时候,把手指按在两侧鼻翼,会觉得鼻腔振动;当你说不(bu)的时候,把手指放在嘴唇前边,可感到有一股气流冲出来。这些触觉信息,都可以用来帮助聋儿发音,这对重度的聋儿尤其重要。 第九,语言训练是非常关键的。首先让孩子理解语言,发展语言能力。先从单词开始,许多单词可以单独作为语言使用,例如吃、跑、跳、走、停……。从孩子理解第一个单词开始,他就获得了语言能力。 第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让孩子听说话,学说话;另一方面还要结合实际,教他认识事物的名称,如吃饭时,指着饭碗教他说“碗”;出去玩时,看见汽车教他说“汽车”,看见花教他说“花”、“红花”、“黄花”、“白花”等等;还应当教孩子说儿歌、讲故事。 家长应经常带着孩子去些有趣的地方玩。带着孩子做些有趣的游戏。这都是启发孩子说话的积极性措施。随着孩子的成长,语言词汇日趋复杂、丰富,经过持久的训练和培养,你会为孩子的进步和成绩感到自豪,你也会说“只要努力,就能取得了不起的进步”。你的孩子也将为此感到自豪,并因此而更有前途。

Ⅳ 儿童使用助听器要领是什么

聋儿戴上助听器后,不要期待马上就能听到声音并理解所有的话语,这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首先要培养孩子戴助听器的兴趣,同戴眼镜、镶假牙一样,初戴助听器时会感到不舒服,有的孩子一戴上助听器就又哭又闹,或者用手去抓,家长应设法转移其注意力或给孩子做示范动作,让其感觉戴上助听器后很高兴、很舒适,培养孩子戴助听器的良好习惯。并且应先在安静的环境中使用,练习孩子聆听熟悉的声音,如流水声、关门声等,逐步到多样化声音的环境中佩戴,以培养孩子适应各种声音的能力。开始戴时音量不要开太大,然后逐渐增高,并逐步延长佩戴时间,如果孩子感到疲倦或不舒服,需立刻取下来。再者对聋儿进行听觉言语训练,让聋儿学习发展语言,学会说话。对儿童还要注意安全问题,误吞电池各个年龄段的小孩都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建议父母将新旧电池放在小孩拿不到的地方,尤其是3岁以下的小孩。如果被小孩误当玩具或零食,那是非常危险的。

Ⅵ 孩子戴上助听器后如何进行语言训练

一、保护聋儿大声说话的欲望: 得到康复的聋儿,虽然能较清楚地读出字音,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但由于听力的局限,在一些字词的发音上,仍有咬字不清,语调不准的情况;在对字词的运 用上也有词不达意,乱用,错用词语的情况。在这个时候,他们有可能会受到社会上一些不明真情的人的嘲弄,听到一些人的学舌声。虽然,并无恶意,但对于自尊心极强的聋儿来说,是不可忍受的,他们常会用沉没来代替辩解和争论。在以后的日子中,他们常常会拒绝与陌生人交往,或吱吱唔唔,不敢大声说话,有的干脆在人多的时候缄口不言。时间一长,老师、父母多年来的心血就会付之东流。 因此,要使聋儿回归主流,必须鼓励聋儿大胆说话,必须保护聋儿大声说话的欲望,让他们愿意开口大声说话,自愿自觉同人交往,这是使他们语言得到发展的基础。 二、培养聋儿主动聆听的习惯: 聋儿另一个不能适应主流社会的原因是,他们没有主动聆听世界的习惯。 聋儿通过几年的康复,的确学会了不少听的技能,他们能轻易辨别声音的有无、声音的方向、声音的大小。然而,对于辨别语气、理解语言的内容却无从下手。听觉的辨别能力是要通过训练才能形成和提高的。因此,首先要训练聋儿辨别声音的内容,教会聋儿主动去聆听。要在聋儿不至于不在意时,叫他们的名字,训练他们随 时随地运用听觉的习惯。因为,许多聋儿在游戏、做事时,常无意是识地“关闭”自己的听觉,当你在他旁边同他说话时,他并不意识到是在同自己说话,因此并没有在意去听。他们费用费用非要在一本正经的谈话环境,才会用心去听,只有这时,他们的听觉才是苏醒的。然而,正常人并不只在正式环境中才进行对话,他们随 时随地进行着对话。因此,我们必须随时随地唤醒聋儿的听觉,训练他们在众多的声音中突破各钟干扰,获得自己需要的声音的能力。有了这样的能力,聋儿才能自觉去聆听身边发生的一切,聆听世界上一切美好的声响。 三、引导聋儿找到获得发展语言的途径: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的责任不在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不论你给聋儿多少知识,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中并不只在正式环境中才进行对话,他们随时 随地进行着对话。因此,我们必须随时随地唤醒聋儿的听觉,训练他们在众多的声音中突破各钟干扰,获得自己需要的声音的能力。有了这样的能力,聋儿才能自觉去聆听身边发生的一切,聆听世界上一切美好的声响。 四、引导聋儿找到获得发展语言的途径: 那些知识总是微不足道的,只有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引导聋儿找到自觉获得知识的途径,那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歇的。在当今社会,大量的信息来自于书报`广 播`电视等各种途径。因此,要尽量为聋儿提供适合于他们的阅读环境,引导他们自觉的获得知识,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引导他们通过主动于正常人交往,出墙 报,开晨会,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和各种读书`读报比赛,观看电影` 电视,背诵优美词句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获得知识,积累语言。 五、提高聋儿驽驾语言的能力: 在多方面获得大量知识后,要及时创设情景,激发聋儿抒发内心的情感。让聋儿将生活体验,通过学到的知识,积累的句式表达出来。使聋儿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学会运用这些语句,从而真正提高聋儿驽驾语言的能力。 聋儿有了大声说话的欲望,养成主动聆听的习惯,找到了自觉获得发展语言的途径,提高了驽驾语言的能力,才能真正回归主流,成为主流社会的一员。

Ⅶ 小儿戴助听器后怎么做语训

小儿初次佩戴助听器后,语训就正式开始了。家长在语训时的原则:语训顺序一定要按照以下正常孩子的发展过程来:听觉感知-言语认知-言语发晋(开口说话)-词语积累-用短句表达语言-语言交际-矫正口齿。
一 、听觉感知: 家长首先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有声环境。初期以家里的各种声音、轻音乐、家人说句子为主。家长可以在孩子玩时放些轻音乐,音量开到家长觉得舒适的位置。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家长要用语言说出来,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没有回应,就没耐心做下去。这个阶段是孩子听觉察知阶段,不会作反应,因此家长要耐心、持久地说,不能急于求成,否则挫败感很强。这个阶段孩子还开始为开口说话做准备,要做舌操和气息练习。这个练习贯穿整个语训阶段,需要家长每天给孩子做1次,目的是锻炼孩子的舌头灵活度,以及学会控制气息。
二、言语认知: 孩子玩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家长就用语言描述出来。等言语刺激积累到一定程度,孩子就会明白他所玩的东西是什么了。比如孩子在玩小汽车,您可以说’“宝宝,这个是个玩具小汽车,你看它是蓝颜色的,它有4个轮子, 4个窗户,前面坐的是司机,宝宝和妈妈坐后面。宝宝长大了也要开汽车好不好”。孩子玩一次家长说一次。切记不要单调地说“宝宝,汽车、汽车......”这样孩子无法理解和记忆。要想记忆和理解一个东西,获取的信息越多越容易。
三、言语发音: 为了让孩子顺利地开口说话,家长需要对孩子进行呼吸、节奏、发音器官等方面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大多有听损的孩子的发音器官都没受损,只是缺乏锻炼,不懂得如何发音。发音训练主要两大块,其一,锻炼孩子舌头的灵活度,此时孩子发音不清,家长要以鼓励为主,让孩子伸舌、做舌操、舔东西等;其二,锻炼孩子如何控制我们的气息,如吹东西、吹纸片等。发音训练需要每天进行,时间贯穿整个语训阶段。通过发音训练和言语认知后,孩子就可以开口说话了。
四、词语积累: 佩戴儿童助听器开口说话后,词汇量的积累非常快速。这个阶段要让孩子多认知自然界的东西,多说话。说的不清楚千万不要太在意。这个阶段的目标,就是让孩子的词汇量最好能达到比他实际年龄小一岁小朋友的水平。听力损失轻度或中度可以和同龄孩子相当,极重度可以和实际年龄小两岁相当。
五、用短句表达语言: 这个阶段尤其是1-3岁的孩子要注意短句数量积累,不要太过苛求清晰度。家长多和孩子说故事,也可让孩子多听些故事CD。让孩子多用耳朵听,不能靠看电视来达到目标。
六、语言交际: 多带孩子参加一些日常活动,比如看电影、聚餐、体育运动等。绐弦子读小故事并让孩子尝试复述,说给别人听,也可以找些文章、诗句让孩子大声朗诵。
七、口齿的矫正: 这个时候孩子可能已经4-5周岁了,有些词汇可能说得不清楚,需要纠正。对于家长怎么说,孩子都说得不清楚的词汇,需要结合口型和舌头的摆位来纠正。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口齿,说得不清楚就让孩子再清楚地说一遍,说对了给予奖励,一直纠正到孩子的发音习惯改过来。
以上这七个步骤中的每个步骤绝不是独立进行的,而是一个连续的、交叉的过程。语训最核心的康复原则是:尽早康复,给孩子创立个好的聆听和语言环境,掌握有效的训练方法,定期对效果进行评估,然后根据结果制定训练计划,过程中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Ⅷ 如何帮助孩子正确使用助听器

孩子戴助听器也像人们初戴眼镜、新镶一个牙一样,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助听器是帮助孩子恢复听力的重要工具,是聋幼儿不可不戴的必需品。那么,家长要注意什么?做些什么?

第一,有些孩子拒绝配戴助听器,比如有的孩子一戴助听器就哭、闹或用手抓。如果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当家长的应当首先把助听器戴在自己的耳朵上,给孩子做个样子,要表示出很舒适、很得意的样子,或是用更好的方法去引导孩子戴助听器的兴趣,培养孩子戴助听器的良好习惯。

第二,注意摘戴前先把助听器的开关关上,耳模和耳甲腔吻合,戴牢后再打开开关。没有语言的孩子,音量调节要根据孩子的反应而定。如果音量过大,孩子表现出惊恐不安的样子;音量太小,孩子没有反应,有语言的孩子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表示,回答助听器好不好、有没有声音等问题。

第三,睡前关好开关,取下耳模及助听器,以免造成不良后果。因耳模较坚硬,易把外耳道压疼、压伤。

第四,在炎热的夏季,孩子不停地活动,容易出汗,汗水会沿电池盒浸入机芯,应采取恰当措施,如用象皮套、钩针钩的线套,套在助听器上,预防汗水的侵蚀,以延长助听器的寿命。

第五,聋幼儿初戴助听器往往感觉不舒适,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一般在两周左右。这阶段应当注意三点:

① 开始要把助听器的调节钮开小,然后渐渐增大,以便于适应。

② 戴助听器的时间从短到长,比如第一天戴 1~2 个小时,第二天戴 2~3
个小时。根据聋儿的适应能力,逐渐延长时间,一直到对戴助听器有好感,产生依赖为止。

③ 训练地点要从安静的室内到鸟语花香的自然环境,以培养孩子适应各种声音。

第六,聋儿的听觉训练,应从婴幼儿期开始。母亲将孩子抱在怀中,给他唱歌,或靠近孩子的耳朵说话,让他感觉声音的振动,训练他对各种声音作出反应;一旦孩子能利用自己的残余听力辨认声源,他的听觉就开始发展了,此时应当培养他注意更多的声音,比如听录音机、电视机的声音,听开门声、铃声、盆声、碗声、鼓声、狗叫声,识别每个发音的东西,必要时还可以让他边听边用手触摸发音的物体来感觉发音的振动。这些都是聋儿语言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七,抓住孩子的视线。每当孩子看着你的时候,你就跟他说话,渐渐地,他的目光就会集中在你的脸上,养成注意看你口型的习惯,特别是当他发现看别人说话是件有意义的事情时,他的目光就变为专注。注视口型,看人说话,是学习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八,利用发音感觉声音的振动。当你说啊(a)的时候,把手按在脖子正中,会感到声音的振动;当你说摸(m)的时候,把手指按在两侧鼻翼,会觉得鼻腔振动;当你说不(bu)的时候,把手指放在嘴唇前边,可感到有一股气流冲出来。这些触觉信息,都可以用来帮助聋儿发音,这对重度的聋儿尤其重要。

第九,语言训练是非常关键的。首先让孩子理解语言,发展语言能力。先从单词开始,许多单词可以单独作为语言使用,例如吃、跑、跳、走、停……。从孩子理解第一个单词开始,他就获得了语言能力。

第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让孩子听说话,学说话;另一方面还要结合实际,教他认识事物的名称,如吃饭时,指着饭碗教他说“碗”;出去玩时,看见汽车教他说“汽车”,看见花教他说“花”、“红花”、“黄花”、“白花”等等;还应当教孩子说儿歌、讲故事。

家长应经常带着孩子去些有趣的地方玩。带着孩子做些有趣的游戏。这都是启发孩子说话的积极性措施。随着孩子的成长,语言词汇日趋复杂、丰富,经过持久的训练和培养,你会为孩子的进步和成绩感到自豪,你也会说“只要努力,就能取得了不起的进步”。你的孩子也将为此感到自豪,并因此而更有前途

Ⅸ 小孩2岁,戴上助听器后再怎么教说

您好,首先,家长要明确佩戴助听器的目的是使孩子不因听力障碍而影响言语的发育,为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所以,家长不要因孩子哭闹拒绝佩戴,而心疼孩子并放弃助听器。更不要打骂、恐吓孩子,这样只会适得其反。由于孩子对事物具有好奇心,喜欢模仿,所以,家长可先戴着助听器让孩子看,并表现出很高兴、开心的样子,同时让孩子用手去触摸助听器以减少恐惧感。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让孩子看到同龄的小朋友佩戴助听器,这样,他会更利于接受。当孩子初戴上助听器时,家长要运用语言、表情和动作去夸赞他,同时要让他在安静的环境里,听一些柔和的声音,如一段优美的轻音乐,以便在他的心里树立一个概念“戴上助听器后,可听见很好听的声音。”而一定不要把他放在很嘈杂的环境,听到的声音又大又乱,这样他会觉得戴上助听器后听到的是不舒服的声音,从而产生抵触情绪拒绝佩戴。最好可以进行语训,更利于孩子的发音、语言锻炼。

Ⅹ 如何帮助孩子正确使用助听

给孩子配上助听器后,家长不能撒手不管,一开始就要耐心帮助孩子熟悉助听器,适应助听器的声音。
听力正常的人,每天生活在各种响 声的环境之中,譬如树林里的鸟鸣声,马路上的车辆声,家庭里的各种碰撞声,等等,这都已习以为常,充耳不闻了。但是听损儿童有听力损失,周围对他是一片寂静。如今用上了助听器,使他进入有声世界,这时万物俱响,对他是不习惯的,一时间会出现烦躁情绪,做父母的对此应特别理解。家长应按以下步骤耐心帮助聋儿熟悉 使用助听器。
(l)把孩子带到比较安静的房间,对他说一些他比较熟悉的事物。也可用他所熟悉的有声玩具,让它在房间的不同地点发声,引导孩子对声音产生直觉感和方位感。
(2)带孩子到厨房,让他听取切菜、做饭、碗筷等碰动、自来水流动等各种环境的响声。使他引起语音之外其它声音的感觉。
(3)带他到安静的房间收听广播或收看电视,让他听取社会新闻或孩子喜欢的其它节目。
(4)在吃饭时带上助听器,父母可以慢条斯理地向他介绍有关饭桌上的事物。
(5)请来别的小朋友和他对话,让他们融治地交流,争取小朋友对他的好评。
(6)带孩子上街玩或买东西,这里会遇到各种吵闹的环境,要观察孩子的反应。
经过以上六个步骤,有了一两个星期的适应以后,孩子能够习惯使用助听器,这就可以说助听器选配大致成功。如果仍继续对声音的反应木然,就要先检查一下助听器的工作是否正常?音量开得够不够?电池是否该换新的?否则就可能是助听器未选配适当。但应当指出的是,和孩子对话有困难是不奇怪,因为孩子原先没有语言基础,现在暂时还不明白别人讲话的意思,家长不宜性急。要记住,戴上助听器只是孩子学话的第一步!
当然,如果试用期间发现孩子对声音有恐惧或痛苦的反应,这必须引起家长的注意。这很可能在选配助听器前还没有掌握孩子听觉的痛阈和舒适阔的范围。对于那些不具备“自动增益控制”或“自动削峰” 功能的助听器,事先必须调节好增益,免得大声喊话时达到聋儿的听觉痛阈,以排除可能引起的痛苦,因为这种声音的不良刺激甚至可使聋儿掉泪,或者使得难以动 员他再次戴上助听器。

阅读全文

与4岁小孩戴上助听器教学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淘宝钻展怎么操作干货方法推荐 浏览:70
临床上最广泛的研究方法 浏览:465
避孕方法有哪些怎么上环 浏览:866
电热板安装方法 浏览:168
中医治疗丝状疣的方法 浏览:708
正确梳头的方法免费学 浏览:86
斜齿轮的计算方法 浏览:328
如何写好行草方法 浏览:493
食用方法可以分为什么和什么 浏览:163
老伴按摩床使用方法 浏览:851
原始蜂蜜怎么食用方法 浏览:16
研究方法名词解释333 浏览:503
腿部伸展机使用方法 浏览:107
健腹轮训练正确方法 浏览:780
qq同步助手短信功能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925
风险识别分析方法培训 浏览:927
用什么方法识别身上的灵 浏览:734
中周的安装方法 浏览:636
嗓子肿了怎么办最有效的方法 浏览:218
老秤怎么使用方法视频 浏览: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