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工程测量数据误差分析及解决方法

工程测量数据误差分析及解决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21 11:04:37

⑴ 测量误差分哪几类怎样减小或消除

1 系统误差:从根源上消除,对于不变的系统误差,可以使用代替法、抵消法和变换法消除。

2 随机误差:多次测量取其平均值(对于正态分布的误差而言)。

3 粗大误差:数据本身就是错误的,直接去掉这个数据!

⑵ 误差按性质分哪几类 在工作中遇到这几种误差我们该怎么处理

系统误差

能够保持恒定不变或按照一定规律变化的测量误差,称为系统误差。系统误差主要是由,于测量设备、测量方法的不完善和测量条件的不稳定而引起的。由于系统误差表示了测量结果偏离其真实值的程度,即反映了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所以在误差理论中,经常用准确度来表示系统误差的大小。系统误差越小,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就越高。

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又称偶然误差,是一种大小和符号都不确定的误差,即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重复测量时,各次测量结果服从某种统计分布;这种误差的处理依据概率统计方法。产生偶然误差的原因很多,如温度、磁场、电源频率等的偶然变化等都可能引起这种误差;另一方面观测者本身感官分辨能力的限制,也是偶然误差的一个来源。偶然误差反映了测量的,精密度,偶然误差越小,精密度就越高,反之则精密度越低。

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误差。系统误差反映在一定条件下误差出现,的以然性:而偶然则反映在一定条件下误差出现的可能性。

疏忽误差

疏忽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操作、读数、记录和计算等方面的错误所引起的误差。显然,凡是含有疏忽误差的测量结果都是应该接弃的。

解决方法

仪表测量误差是不可能绝对消除的,但要尽可能减小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使其减小到允许的范围内。

消除测量误差,应根据误差的来源和性质,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必须指出,一个测量结果中既存在系统误差,又存在偶然误差,要截然区分两者是不容易的。所以应根据测量的要求和两者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选择消除方法。一般情况下,在对精密度要求不高的工程测量中,主要考虑对系统误差的消除;而在科研、计量等对测量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较高的测量中,必须同时考虑消除上述两种误差。

系统误差的消除方法:

对测量仪表进行校正在准确度要求较高的测量结果中,引入校正值进行修正。

消除产生误差的根源 即正确选择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尽量使测量仪表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工作,消除各种外界因素造成的影响。

采用特殊的测量方法 如正负误差补偿法、替代法等。例如,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考虑至外磁场对读数的影响,可以把电流表转动180度,进行两次测量。在两次测量中,必然出现一次读数偏大,而另一次读数偏小,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其正负误差抵消,可以有效地消除外磁场对测量的影响。

随机的消除方法:

消除随机误差可采用在同一条件下,对被测量进行足够多次的重复测量,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的方法。根据统计学原理可知,在足够多次的重复测量中,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可能性几平相同,因此随机误差的平均值几平为零。所以,在测量仪器仪表选定以后,测量次数是保证测量精密度的前提。

如何分析数据的误差

容简介本书针对测量中的误差分析、数据处理及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等问题编写。全书共分10章,内容包括: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基础、测量误差分布及其检验、随机误差及其特征量估计、系统误差处理、测量列中异常数据的剔除、误差的合成与分配、最小二乘法及其应用、回归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基于Excel的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等。为加强误差分析、数据处理及测量不确定度知识的实践应用教学,本书在各章节中穿插了统计分析软件DPS在实际问题中的解决方案及应用实例,并在第10章集中介绍了Excel电子表格在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教材,同时可供各类科技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
吴石林 张玘

开本
16

页数
255页

ISBN
7302229295、9787302229292

更多
94%的人还看了
物理实验误差分析
数据分析方法
误差分析怎么写
误差计算公式
图书信息
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定价:¥32.00

作者:吴石林,张玘编着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8-1

开本:16开

I S B N:9787302229292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测量中的误差分析、数据处理及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等问题编写。全书共分10章,内容包括: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基础、测量误差分布及其检验、随机误差及其特征量估计、系统误差处理、测量列中异常数据的剔除、误差的合成与分配、最小二乘法及其应用、回归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基于Excel的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等。为加强误差分析、数据处理及测量不确定度知识的实践应用教学,本书在各章节中穿插了统计分析软件DPS在实际问题中的解决方案及应用实例,并在第10章集中介绍了Excel电子表格在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教材,同时可供各类科技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前言
测量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人类探索自然界、打开未来知识宝库的钥匙。可以说,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从测量开始的。对自然界中的所有量进行实验和测量时,由于参与测量的五个要素(测量装置、测量人员、测量方法、测量环境和被测对象)自身都不能够做到完美无缺,使得某量的测量结果与该量的真实值之间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反映在数学上就是测量误差。测量误差大小的评估或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正是本书要介绍的内容。

有关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方面的着作很多,其中不乏精辟之作。这些着作理论体系完整,在各大中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为我国仪器仪表类专业、机械类专业、电气电子类专业、信息类专业及其他有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本书借鉴这些经典教材的理论体系,在兼顾理论体系介绍的同时,着重考虑实践应用,特别加强了计算机及数据处理软件在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全书共分10章,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第1章 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基础 内容包括测量及其分类、测量误差概述、测量精度、有效数字、修约规则、数据运算规则、DPS简介等。

第2章 测量误差分布及其检验 内容包括测量误差分布、误差分布的分析与判断、误差分布的统计检验等。其中,在测量误差分布一节中,介绍了基于DPS进行误差分布的概率计算及临界值计算;在误差分布的分析与判断一节中,介绍了基于DPS作测量点列图和统计直方图;在误差分布的统计检验一节中,介绍了基于DPS实现?χ??2检验、柯尔莫哥洛夫-斯米尔诺夫检验、达戈斯提诺检验、夏皮罗-威尔克检验及偏-峰态系数检验等。

第3章 随机误差及其特征量估计 内容包括随机误差概述、等精度测量特征量估计、不等精度测量特征量估计、测量的极限误差等。其中,在等精度测量特征量估计一节中,介绍了基于DPS的特征量估计方法。

第4章 系统误差处理 内容包括系统误差概述、系统误差的发现、系统误差的减小和消除等。其中,在系统误差的发现一节中,介绍了基于DPS的残余误差观察法及?t?检验法。

第5章 测量列中异常数据的剔除 内容包括粗大误差概述、异常数据判别准则、基于DPS的异常数据剔除等。

第6章 误差的合成与分配 内容包括误差合成、微小误差取舍准则、误差合成的应用、误差分配等。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前言 第7章 最小二乘法及其应用 内容包括概述、最小二乘法原理、最小二乘问题求解、最小二乘问题精度估计、组合测量数据处理、DPS在最小二乘处理中的应用等。

第8章 回归分析 内容包括一元线性回归、两个变量都具有误差时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多元线性回归、一元非线性回归等。其中,在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及一元非线性回归中,均介绍了基于DPS的解决方案及应用实例。

第9章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内容包括测量不确定度概述、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报告、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举例等。

第10章 基于Excel的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内容包括Excel应用基础、基于Excel的误差分布分析与判断、基于Excel的系统误差检验、基于Excel的测量数据统计特征量估计、基于Excel的最小二乘处理、基于Excel的回归分析、Excel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的应用等。其中,在基于Excel的误差分布分析与判断一节中,介绍了基于Excel作测量点列图和统计直方图;在基于Excel的系统误差检验一节中,介绍了基于Excel的残余误差观察法及?t?检验法;在基于Excel的测量数据统计特征量估计中,介绍了基于Excel函数的估计及基于数据分析工具--描述统计的估计;在基于Excel的回归分析中,介绍了基于Excel函数的回归分析、基于趋势线的回归分析及基于数据分析工具--回归分析的回归问题处理。

附录部分介绍了一些矩阵基础知识和有关附表。

本书巧妙地引入统计分析软件DSP及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的Excel电子表格进行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使教材内容更丰富,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使教学过程更形象,便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并易于在工作中学以致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张钟华研究员在百忙之中为本书撰写了序言,在此深表感谢!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国内外有关研究者的部分研究成果,参考文献中均已一一列举。本书的育成,得益于从他们的着作及研究成果中吸取了丰富的养分,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与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2010年3月

加载更多
相关搜索
物理实验误差分析
数据分析方法
误差分析怎么写
误差计算公式
标准差
工程测量
不确定度计算公式
相对误差计算公式
绝对误差
spss显着性差异分析
New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环评为什么这么重要?
搜狗网络 - 搜狗首页 - 免责声明 - 隐私政策 - 意见反馈

© 2020 SOGOU.COM

编辑
编辑
报错
取消
目录
您的网络环境不好,请耐心等待

⑷ 探索如何消除工程测量中的误差

在测量时,测量结果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值叫误差。在测量时,误差是无法消除的。
但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减少误差,例如:1.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2.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⑸ 建筑工程测量常见问题成因及其解决措施

建筑工程测量常见问题成因及其解决措施

建筑工程是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新闻报道中关于其质量问题的不在少数,下面论文就其成因和对策进行了研究分析,一起学习一下吧。

摘要: 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施工环节,其对于建筑工程的建筑标准性、质量都会起到关键性影响,做好对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质量保证对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来说至关重要。笔者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在本文当中先探讨了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中的常见问题,之后对其应对措施予以探讨,希望能够为建筑工程测量质量的提升带来帮助。

关键词: 建筑工程 工程测量 常见问题 应对措施

前言

测量工作是建筑工程建设的众多工作行为当中最具专业性和实践性的工作内容之一,其要求测量人员不仪要具备高超的测量技术,还需要测量人员具有极其专业的工作态度与精神,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因为客观原因的存在使得测量工作总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了测量结果,更为建筑工程质量带来了隐患,解决工程测量常见问题,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来说意义重大。

1.建筑工程测量常见问题的诱因

建筑工程测量的常见问题以测量准确性偏低为主,导致这 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很多,通过总结与归纳,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1测量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日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没有专门的测量队伍,绝大部分测量工作选用外聘测量团队,在进行外聘测量团队甄选过程中,施工企业最多只是对测量团队资质的核查,并没有办法对团队所有测量人员的资质进行考核,这使得测量人员的专业素质及技术很难得到保障。另外,测量团队也会存在测量人员流动性过大的情况,这在无形之中就增大了测量质量的不利影响因素。

1.2测量器材保养不当引起误差

在建筑工程测量过程中,测量器制作为基础也最为关键的设备,其准确性会对测量结果产生最为关键的影响。从建筑工程测量现状来看,对测量器材保养不当也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在完成测量后,测量人员虽然能够将测量仪器正确归放起来,但并没有对测量器材进行定期的保养、校准,这使得测量器材的准确性越来越低,进而在测量中出现较大误差,影响测量准确性。

1.3客观环境对测量质量的影响

建筑工程测量工作较为繁琐,测量内容也较多,其所有工作内容均为室外进行,在室外环境的影响下,测量质量很难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之上。在室外测量环境下,水文、土质、气候等因素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如果测量人员没有足够的技术水平与专业能力,那么就无法排除这些客观环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从而影响测量准确性。

1.4测量质量监督与管理不到位

在建筑工程测量过程中,为了保证测量工作的有效性,施工企业都会配备专门的测量质量监督部门,该部门可以是 业内部建立,也可以是企业外部第三方机构来完成。可以说测量质量监督机构对测量质量起到了一定的监督和管理作用。但很多时候,检测机构或因为自身水平影响、或凶为施工企业影响,并没有发挥出自己的监督作用,这使得测量质量监督部门失去了自身价值及作用。

2.解决建筑工程测量问题的措施

根据对建筑工程测量常见问题的诱凶分析,可以看出建筑工程测量常见问题的出现与测量人员、设备、环境以及监督部门都有着相互问的联系,因此想要实现对建筑工程测量常见问题的解决,必须要从上述几方面工作入手,做到有的放矢、划症药。

2.1加强测量人员专业素质培养

加强测量人员专业素质培养是解决建筑工程测量问题的最基本措施 鉴于测量工作对建筑工程施工行为的重要性,每个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建立专属于自己的测量部门,并根据工作需求聘用具有资质的测量人员。定期对测量人员的专业素质、技术进行培训与考核,及时的更新测量技术,使测量人员的专业测量技术、素质及职业道德都能处在一个先进、良好的状态下,为建筑工程测量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2.2 正确维护保养测量器材设备

建筑工程测量器材、设备作为工程建筑测量的重要工具,保{止它们的准确性,对于提升建筑工程测量效果,解决建筑工程测量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建筑工程测量部门必须要做好对测量器材与设备的正确维护与保养。首先是正确的存放,杜绝错误存放而为测量器材设备带来不利影响。其次是保养与维护,测量人员要定期对测量器材进行保养、维护与校准,使每一个测量器材都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做到随时取随时用。最后,在测量之前一定要对测量器材与设备进行二次校准,从根本上保证器材的准确性,避免测量误差出现,影响测量质量。

2.3做好对客观环境影响的分析环境

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客观存在条件,其对建筑测量工作的影响是必然的,也是客观存在的。在建筑工程测量过程中,工作人员无法完全排除客观环境的影响性,但却可以通过分析来降低客观环境的影响效果,将其降低到基本误差以内,以实现对测量效果的保障。因此,存建筑工程测量过程中,测量人员必须要能够具备对客观环境影响的分析水平,在完成测量后将环境影响予以有效控制和排除,将测量结果准确化,降低客观环境对测量结果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提升测量结果准确性。

2.4加强测量质量监督管理力度

测量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是客观保障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存在,其对于测量结果具有关键性影响作用,因此必须要发挥出测量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作用。对于内部监督部门而言,建筑企业要将其充分的独立出来,避免其它部门、人员对测量监督工作效果产生影响,从根本上保证其 作的有效性与真实性。对于外部监督机构来说,应充分了解自身的职责所在,杜绝一切会对测量监督工作产生不利影响的诱惑,以专业的态度去完成建筑 程测量监督工作,进一步保证建筑工程测量结果准确性,为建筑工程建设质量提供保障

3.总结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测量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行为当中专业需求较强的工作类型,其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为了保证建筑工程建设质量,做好对建筑工程测量质量的把控十分关键。由于建筑工程测量工作是在建筑场地进行,所以在多方因素的影响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测量问题,但是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测量人员必须要将这种测量问题出现的几率控制在最小,并能够具备测量问题出现后及时的进行处理和修正的能力,进而在根本E保证建筑工程测量质量,为建筑工程提供最为基础的质量保障。

⑹ 水准测量误差分析及注意事项

测量人员总是希望在进行水准测量时能够得到准确的观测数据,但由于使用的水准仪不可能完美无缺,观测人员的感官也有一定的局限,再加上野外观测必定要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使水准测量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误差。为了保证应有的观测精度,测量人员应对水准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把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等方面有所了解。尤其要避免读数错误、错记读数、碰动脚架或尺垫等观测错误。

水准测量误差按其来源可分为:仪器误差、观测与操作者的误差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等三个方面。

一、仪器误差

水准仪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以保证各轴线满足条件。但由于仪器检验与校正不甚完善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使仪器尚存在一些残余误差,其中最主要的是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的误差(又称为i角残余误差)。这个i角残余误差对高差的影响为Δh,即

建筑工程测量

式中:DA-DB——前后视距之差;

x1,x2——i角残余误差对读数的影响。

若使一个测站上前、后视距相等(即DA=DB),即可消除i角残余误差对高差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不一定要使前、后视距完全相等,只要每一测站前、后视距差在一定的允许的范围内,另外要采用距离补偿原则,使前、后视距差累计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

水准尺是水准测量的重要工具,它的误差(分划误差及尺长误差等)也影响着水准尺的读数及高差的精度。因此,水准尺应尺面平直,分划准确、清晰,有的水准尺上安装有圆水准器,便于水准尺竖直,另外,还应注意水准尺零点差。所以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水准测量,水准尺也应进行检定。

二、观测与操作者的误差

1.水准尺读数误差

此项误差主要由观测者瞄准误差、符合水准气泡居中误差以及估读误差等综合影响所致,这是一项不可避免的偶然误差。对于S3型水准仪,望远镜放大率V一般为28倍,水准管分划值τ=20″/2mm,当视距D=100m时,其照准误差m1=±1.04mm,符合水准气泡居中引起的误差m2=±0.73mm,若取估读误差m3=±1.5mm,则水准尺上读数误差m为

建筑工程测量

因此观测者应认真读数与操作,以尽量减少此项误差的影响。

2.水准尺竖立不直(倾斜)的误差

根据水准测量的原理,水准尺必须竖直立在点上,否则总会使水准尺上读数增大。这种影响随着视线的抬高(即读数增大)而增大。例如,当水准尺竖立不直,倾斜角α=3°,视线在尺上读数为2m,则对读数影响为

δ=2m×(1-cosα)≈2.7mm

因此,一般在水准尺上安装有圆水准器,扶尺者操作时应注意使尺上圆气泡居中,表明水准尺竖直。如果水准尺上没有安装圆水准器,可采用摇尺法,使水准尺缓缓地向前、后倾斜,当观测者读取到最小读数时,即为水准尺竖直时的读数。水准尺左右倾斜可由仪器观测者指挥司尺员纠正。

3.水准仪与尺垫下沉误差

有时水准仪或尺垫处地面土质松软,以致水准仪或尺垫由于自重随安置时间而下沉(也可能回弹上升)。为了减少此类误差影响,观测与操作者应选择坚实地面安置水准仪和尺垫,并踩实三脚架和尺垫,观测时力求迅速,以减少误差的影响。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水准测量,采取一定的观测程序(后—前—前—后),可以减弱水准仪下沉误差对高差的影响,采取往测与返测观测并取其高差平均值,可以减弱尺垫下沉误差对高差的影响。

三、外界环境的影响

1.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

根据分析与研究,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水准尺读数的影响f可用下式表示:

建筑工程测量

式中:D——水准仪至水准尺的距离;

R——地球的半径;

K——大气折光系数,一般取K=0.14。

若D=100m,R=6371km,则f=0.7mm。这说明在水准测量中,即使视距很短,都应当考虑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读数的影响。

由(2-22)式推得,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两点间高差的影响δf

建筑工程测量

式中:DA-DB为水准仪至A,B两点视距之差。显然,当DA=DB时,则δf=0,表明保持前后视距相等可以消除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水准测量高差的影响。

2.大气温度(日光)和风力的影响

当大气温度变化或日光直射水准仪时,由于仪器受热不均匀,会影响仪器轴线间的正常几何关系,如水准仪气泡偏离中心或三脚架扭转等现象。所以在较强阳光下进行水准测量时水准仪应打伞防晒,风力较大时应暂停水准测量。

四、水准测量注意事项

水准测量是一项集观测、记录及扶尺为一体的测量工作,只有全体参加人员认真负责,按规定要求仔细观测与操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果。归纳起来应注意如下几点:

(1)观测

1)观测前应认真按要求检校水准仪,检校视水准尺;

2)仪器应安置在土质坚实处,并踩实三脚架;

3)水准仪至前、后视水准尺的视距应尽可能相等;

4)每次读数前,注意消除视差,只有当符合水准气泡居中后,才能读数,读数应迅速、果断、准确,特别应认真估读毫米数;

5)晴好天气,仪器应打伞防晒,操作时应细心认真,做到“人不离仪器”,使之安全;

6)只有当一个测站的记录计算合格后方能搬站,搬站时先检查仪器连接螺旋是否固紧,一手扶托仪器,一手握住脚架稳步前进。

(2)记录

1)认真记录,边记边复报数字,准确无误地记入记录手簿相应栏内,严禁伪造和转抄;

2)字体要端正、清楚,不准用橡皮擦改。毫米位不能划改,如按规定可以划改时,应在原数字上划线后再在上方重写,但不得连环划改;

3)每站应当场计算,检查符合要求后,才能通知观测者搬站。

(3)扶尺

1)扶尺员应认真竖立水准尺,注意保持尺上圆气泡居中;

2)转点应选择土质坚实处,并将尺垫踩实;

3)水准仪搬站时,应注意保护好原前视点尺垫位置不受碰动。

⑺ 技术测量:什么是系统误差系统误差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系统误差是与分析过程中某些固定的原因引起的一类误差,它具有重复性、单向性、可测性。即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测定时会重复出现,使测定结果系统偏高或系统偏低,其数值大小也有一定的规律。例如,测定的结果虽然精密度不错,但由于系统误差的存在,导致测定数据的平均值显着偏离其真值。如果能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并设法测定出其大小,那么系统误差可以通过校正的方法予以减少或者消除,系统误差是定量分析中误差主要来源。
在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过程中,出现某种保持恒定或按确定的方法变化的误差,就是系统误差。
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
1、在测量结果中进行修正。对于已知的恒指系统误差,可以用修正值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对于变值系统误差,设法找出误差的变化规律,用修正公式或修正曲线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对于未知系统误差,则按随机误差进行处理。
2、消除系统误差的根源。在测量之前,仔细检查仪表,正确调整和安装;防止外界干扰;选好观测位置消除视差;选择环境条件比较稳定时读数等。
3、在测量系统中采用补偿措施。找出系统误差规律在测量过程中 自动消除系统误差。
4、实时反馈修正。由于自动化测量技术及计算机的应用,可用实时反馈修正的办法来消除复杂的变化的系统误差。在测量过程中,用传感器将这些误差因素的变化,转换成某种物理量形式(一般为电量),及时按照其函数关系,通过计算机算出影响测量结果的误差值,并对测量结果作实时的自动修正。

⑻ 实际测量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在测量中不是只出现一个问题,只有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遇到了才知道是什么问题,用什么办法解决问题。
1、首先要检查放线仪器是否准确。需要校正。
2、在计算标高中很容易出错、需小心核对。
3、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加强辅导。
4、用水准仪测标高切记不可隔玻璃测标高。
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1、仪器精密度不好,出现测量误差。仪器定期检测
2、计算错误,出现测量错误。对同一计算结果由两人以上计算或两次以上计算,在电脑上符合无误后到现现场再测放
3、测量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出现测量错误

⑼ 测量误差的分类以及各种误差的特点和减少的方法

分类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粗差,其中偶然误差包括外界条件因素和人为观测误差。
系统误差的特点是:由测量方法或系统本身造成的误差,无可避免和降低,但是由于具有系统性,可以由一些方法消除(比如经纬仪盘左盘右相减来消除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的特点:对称性(正负差不多),峰值性(误差小的比误差大的要多),抵偿性(相加接近0),有限性(误差保持在一定范围)。减少的方法就是正确观测时间、避免观测人的疲劳,考虑天气等因素,并在观测方法上改进(如往返测)。
粗差的特点:没有确定性。是由于人为错误产生。

阅读全文

与工程测量数据误差分析及解决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城市宣传栏的测量方法 浏览:762
玻璃推拉门地滑轨道安装方法 浏览:981
去狗皮的正确方法 浏览:519
状态粉使用方法 浏览:18
皮卡车如何找30公分边线最笨方法 浏览:97
交通安全方法有哪些 浏览:662
新飞电压力锅使用方法 浏览:111
快速查询个人征信的方法 浏览:804
男士冬天洗衣服的方法如何 浏览:729
农业产品研究方法 浏览:15
驯服蜥蜴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702
淘宝钻展怎么操作干货方法推荐 浏览:72
临床上最广泛的研究方法 浏览:467
避孕方法有哪些怎么上环 浏览:868
电热板安装方法 浏览:170
中医治疗丝状疣的方法 浏览:711
正确梳头的方法免费学 浏览:89
斜齿轮的计算方法 浏览:331
如何写好行草方法 浏览:495
食用方法可以分为什么和什么 浏览: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