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心理学研究方法肖内西试题

心理学研究方法肖内西试题

发布时间:2022-09-21 10:41:51

A. 《心理学研究方法》这本书考研的话看哪一版比较好

外文中 心理学研究方法(第6版),约翰·肖内西、尤金·泽克迈斯特、 珍妮的比较好
国内的话 王重鸣的不错

B. 心理学研究方法笔记五(肖内西版本)

第五章调查研究

(一)调查研究的使用

●调查研究可用于评估人们的想法、观点和感受。

●调查研究的目标在范围上可以是具体的、有限制的,也可以是更综合的、更全面的。

●确定调查结果是否存在偏差的最佳方式是检查调查的程序和分析方法

(二)调查研究的特点

●调查研究需要抽取一个或一组样本,使用一套预先确定的问题。当研究者用一套相同的问题询问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时,我们就能根据他们的回答描述该样本所代表人群的态度。

(三)调查中的取样

●仔细选择调查样本才能确保从样本获得的结果可以推广至其代表的总体。

(四)抽样的基本术语

●在所有抽样技术中,最核心的是确认和选择组成样本的元素;样本选自抽样架构,或是感兴趣的抽样总体的所有成员。

●研究者不只对调查对象的反应感兴趣,实际上,他们对如何用样本所得结果对更大的总体进行描述更感兴趣。

●样本在多大程度上能推论至总体主要取决于样本的代表性。

●有偏样本是指该样本与总体存在系统性差异。

●当抽样程序中发生了样本选择偏差,就会导致样本对总体的某些部分代表过度或代表不足。

(五)抽样方法

●选取调查样本的方法有两种;非随机抽样和随机抽样。

●非随机抽样(如便利抽样法)无法保证总体中的每个元素都有同等被抽取的机会。

●随机抽样(如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随机抽样)能使研究者评估样本所得结果与总体间的区别。

●简单随机抽样能够保证总体中的每个元素都有同等被抽取的机会。分层随机

抽样则把总体划分为几个子群体(即"层"),并从不同的层中获得随机样本。

●随机抽样是获得代表性样本的一种选择方法。

(六)调查方法的分类

a邮寄调查法

●邮寄调查通过将自填式问卷部寄给个体的方式展开,该方法要求调查对象自行填写问卷。该方法的优点之一就是比较快捷。

●虽然邮寄调查法快捷方便,但如果接受调查的人没有完成调查问卷或没有寄回调查结果时就会发生反应偏差。

●反应偏差可能导致邮寄调查的最终样本无法代表总体。

b个人面谈法

●利用个人面谈法收集调查资料通常是在受访者家中或购物中心等公共场合进行,调查过程中由训练有索的访谈者进行提问。

●虽然个人面谈法比较耗费人力物力,但研究者能更好地控制调查过程。

●如果结果记录不准确或访谈者对受访者进行了不必要的引导,这些都可能导致访谈者偏差。

c电话访谈法

●虽然电话访谈法存在一些弊端,但此法仍经常在一些较简短的调查中得到运用。

d网络调查法

●可以说调查研究是最早被用来研究基于网络的人类行为的方法。在网络调查法中,参与者只需完成在线问卷后点击"提交"按钮。

●网络调查法有诸多优势,例如能够高效率和低成本地获得大量多样化的样本,还能对研究中关注较少的群体展开调查。

●网络调查法的主要缺点包括:可能的的反应偏差和选择偏差,无法控制调查情境等。

(七)调查研究设计

a横断设计

●横断设计要求研究者必须在同一时间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或多个样本。

●横断设计可使研究者描述总体的特征,或者描述两个或多个总体间的差异。利用横断设计所得的相关分析结果,研究者可以进行预测。

b连续独立样本设计

●连续独立样本设计是指在连续的一段时间内开展一系列的横断调查。

●在连续独立样本设计中,要求来自总体的不同样本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调查。

●连续独立样本设计可使研究者考察总体随时间的变化。

●连续独立样本设计无法推断个体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如果从总体拍取的样本间不具有可比性,即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不同,那么连续独立样本设计就会出现问题。

c纵向设计

●纵向设计的突出特点就是对同一样本调查多次。

●纵向设计在一段时间内调查相同的对象,其目的是研究个体调查对象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调查数据揭示的是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因此很难确定导致个体随时间发生变化的原因。

●如果在纵向设计中调查对象中途退出(即样本流失),那可能意味着最终样本与最初样本不再具有可比性,或可能意味着最终样本无法代表总体。

(八)问卷

●大多数的调查研究都采用问卷对变量进行测量。

●人口统计学变量描述了调查对象的特征。人口统计学变量常被用于描述调查对象的特点,如种族、民族、年龄、社会经济地位等都是非常典型的人口统计学变量。

●只有在问卷构建过程中做到既专业又细致,问卷才能既准确又有效。如果在调查研究中采用"快速草率"的方法进行测量,那么得到的数据结果必定杂乱无章,研究者也将很难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自陈量表可用于评估人们的倾向或态度。心理学家们长期对测量人们在众多问题上的观点与感受兴趣十足,他们经常编制自陈量表,并要求人们对量表上的项目做出口头或者书面的回答。

●问卷的编制:编制问卷包括确定要探究的信息、确定问卷类型、拟定间卷初稿、问卷前测以及确定正式施测程序。问卷措辞应该简明扼要,尽量使用简单、常见和直截了当的词汇。应该仔细考虑间卷中问题的编排顺序,因为提问的顺序可能会影响被试的回答。

(九)对调查法的评价

a报告行为与实际行为一致性的问题

●在调查研究中,由于调查对象知道自己的反应会被记录,因此就可能伴随反应性效应。

●社会赞许是指被试有时并不表现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而是迫于压力报告"应该如此"的想法。

●研究者可以通过将所得结果与档案数据或者行为观察结果相比较来评估调查的准确性。

b相关与因果关系

●如果两个变量问存在相关关系,那么我们就能对它们进行预测,但是我们无法推断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如果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第三个变量进行解释,那么这种关系就被称为"假相关"。

●采用多种方法考察变量间的相关将有助于研究者确定影响行为的可能原因。

C. 心理学考研有什么好点的参考书吗

我们要让自己成为一个“不但要考研还知道如何去考”的人,千万不要盲目而为哦,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是考研人必须具备的能力!!

一、心理学导论类

(一)心理学导论

1、《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 2012年第四版 2004年修订版
整体来说印刷排版比较好,文字表达、叙述顺序等也算清晰,读起来还是比较舒服的。内容主要涵盖了心理学专业基础,关于认知心理学还有心理的神经机制等心理学偏自然科学的方面讲得比较多,所以对于业余的心理学爱好者来说(也就是对催眠啊,还有看到别人表情就能知道别人在想什么啊,心理咨询方法啊,或者人性的弱点优点啊这些内容比较感兴趣的同学),这本书的内容可能和你们想看的没什么太大联系哦。
作为心理学基础的教材,本书涵盖的内容范围还是比较全面的,其中比如心理的神经机制、语言、记忆等等现在越来越热门的领域都有包括。
关于这本书最喜欢的一点是它的本土化。因为心理学的研究大多来自西方,很多资料也都是西方的。而这本书在编写的时候加入了本土的内容,尤其是在语言一章里头,具体到了中文,而不是单纯只讲了英文,这样合乎中国人的使用环境和文化背景,更便于理解也更有实用性。
书里很多专业词语都附带了英文翻译,这个还是比较细心的,因为毕竟目前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来自英语国家,知道英文单词原本叫什么也方便学生以后看一些原版的英文资料。但令人郁闷的是翻译里头有些是错误的,印象里错得最离谱的一个是印刻的英文。在书中说是stereotype,实际应为imprinting。Stereotype是类似于对某个特定团体的偏见这种意思。类似这种专业词汇的翻译错误注意到的大约还有三四处。
书里部分用来说明概念的例子用得不是特别贴切或者说对于例子的表达不够贴切。比如说讲记忆的一章对于用一个长跑运动员将数字组成各种长跑距离所需时间而可以一次性记住80个数字之多的例子被用来说明精细复述的方法对于记忆的帮助,但实际上这更像是chunking的例子。讲无意识动机时使用的老师由于已经形成了某些前置印象所以给好学生打分时容易打得高给不好的学生容易打得低的例子其实用来说明confirmation bias或者halo effect更恰当。
总体而言,作为一个学习大纲,它非常全面。作为一本教材还是有很多不足的,不能独立使用。所以需要其他教材作为补充。
补充:第四版删减了一部分陈旧的内容,增加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和案例。
《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和第四版的区别
(1)、参加学术统一命题,或者学校没有指定是修订版的同学,一律推荐使用最新的第四版教材。统考2013年真题中考了情绪智力一题就是因为书的版本问题,导致很多同学没有复习到这个知识点。这个是第十一章中“能力”的第四版(2012年版)版本修改部分。修订版这一知识点是放到了扩充阅读的资料卡里面了,所以很多同学没有复习到,导致30分的大题回答的不尽如人意。
(2)、指定是修订版普通心理学的院校,大家在复习的时候,为了复习全面,可以了解一下修订版和第四版的具体区别,进行修改补充。(具体变化可参加第四版的前言部分)
2、《心理学导论》 梁宁建 上海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10月1日)
梁宁建主编的《心理学导论》是心理学专业入门的基础课程。它涉及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是学习者获得心理学基本知识、了解心理学研究方法、把握当代心理学发展趋势的重要的知识体系,也是为进一步学习心理学其他分支学科所必须夯实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了普心和社会心理学内容,很符合大纲要求。建议大家先看彭老师的普心,总体来说普心比较理想,导论的知识面较广,两本书对照着看应该没问题。
特别是考华东师范大学专硕的同学,建议一定要看看。
梁老师的书和大纲很相似,和彭老师的书正好互补,所以两本都下功夫还是很有必要的。梁老师的习题册再加上彭老的课后题非常适合检验考生掌握心理学导论的程度。ps:考华东师范大学的孩纸重点看看梁老师的习题册。
3、《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中文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1版 (2014年11月1日)[美]格里格,津巴多 着,王垒,王甦等 译
作为心理学的第一本入门书,它的趣味性与知识性同样重要。所以,我建议刚开始复习的同学,如果感觉到看上面那本普心有点困难的话,可以从《心理学与生活》入手。这本翻译过来的外文教材,可以说给读者展示了当前心理学发展的一个全貌,同时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学习和研究心理学的有趣之处。将心理学理论和实验研究完美地融合在生活实际案例中,并且结合历史、时事政治,用心理学理论去解释和预测,不骄不躁,却展示了心理学在社会和自然学科中的重要地位。
生动流畅,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将心理学理论和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是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更好地理解人性和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的首选读物。
Ps:2014年北师大学硕765考试书单,已经明确规定,必须复习这本《心理学与生活》
如果是勤思的学员,就更开心了,因为在明年5月份时,你们即将听到双语版的《心理学与生活》。

(二)社会心理学
312学硕统考和347大纲规定的都是这本侯玉波编着的教材。大部分自命题院校也都是指定这本书,但是有几所院校:央财、湖南师大、电子科技大学;北师大、央财、南师大、西南大学等院校的专硕,它们是指定了金盛华版本的《社会心理学》,这本书,一会介绍。
1、《社会心理学》侯玉波北京大学出版社; 侯玉波第3版 (2013年7月1日)
《社会心理学(第三版)》从2002年的第一版,2007年的第二版,到2013年的第三版,累计印数达到20多万册,是国内同类书籍发行量最大、使用单位最多的教材。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2012年被列入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
作者简介
侯玉波:北大心理系副教授。
《社会心理学(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增加社会认知的神经科学研究新进展、元社会认知研究进展、个人自我认知的神经科学研究内容等近年来研究新热点问题,并对传统研究方法部分增加新的案例介绍。
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支柱之一,它与人格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一起构成了现代心理学的基本结构。

2、社会心理学金盛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2版 (2010年1月1日)
比侯玉波版本的全面、详细,比章志光版本的框架脉络清晰。
这本是和考研大纲最接近的一本,翻阅之后,写的确实很好,有许多的生活实例,比较容易理解。
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2版 (2009年3月1日)

林老这本新版的发展心理学比起蓝色封面的旧版,在排版上可读性强了不少。涵盖了大纲要求的大部分内容。按照时间发展的脉络整理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理论介绍比较突出,对各个阶段的认知发展同皮亚杰理论结合的比较好。
优点:很全
缺点:有些乱,有些内容仅仅是说出某个结论,但未详细介绍前因后果。有些难以理解和记忆。
2、《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第8版 (2009年7月7日)谢弗 (作者), 邹泓 (译者)
邹泓,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心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专业方向:发展心理学,人格与社会性发展;、人事测评与选拔。
考研的时候买的,很厚一本但都看完了,比国内的教科书好。知识框架非常调理、明确,知识点也非常具体全面。最有意思的是这本书不像大多数发展心理学教材按照年龄阶段编排内容,而是按照不同的心理层面编排,例如感觉发展一章、知觉发展一章、道德发展等等,这样其实更加具有连续性。且书中使用很多案例和配图,趣味性和逻辑指导性非常强。强烈推荐!

3、《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 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2版 (2007年4月1日)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优点:内容和大纲吻合,基本90%的内容都在上面;不同流派的学习理论结合具体实验,介绍得较为通俗易懂,不过最好是在结合普心和发展心理学一起阅读,方可思路清晰。章节后有名词词条解释,这点很人性。章节后设有自测题,这个加分。
缺点:概念性名词过多,解释性的东西繁复,通篇来说,部分调理模糊,单本看省略了部分重点,需与彭聃龄《普心》相结合。
4、《教育心理学》冯忠良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2版 (2010年7月1日)
上海交通大学(专硕)、吉林师范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学硕自命题)指定教材
冯老的书,自成体系。比较而言,一般高校指定的教育心理学教材没有独成体系,仅仅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大杂烩。
在学习本教材时候,我有非常深的感受,特别是对作者的思维方式与学科表述话语体系。是严谨治学的大师。
结合陈琦的一起看,补充一些其他内容,要不做题偶尔会发现有些内容重来没见过。
三、研究方法类

(一)、实验心理学

1、心理学研究方法
主要是包括4个版本:肖内西、辛自强、黄希庭、董奇
比如清华专硕和南京医科大学学硕,规定:肖内西版
央财专硕是辛自强版
央财学硕是董奇版
安师大、贵州师大、重庆师大是黄希庭版
它是结合着实验、统计、测量的一本综合了心理学设计、测量、数据统计的教材
2、《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 杨志良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10月1日)
《实验心理学》主要内容:绪论、实验研究的基本问题、反应时、心理物理学、注意、知觉、记忆与学习、思维、情绪等大的实验板块
优点:基础知识部分介绍得很全面,细致。适合入门学习。
缺点:印刷质量差,前面还好,但是后面的图标有误。
我在某个论坛上看见别人的评价:无师讲授,无异天书。(这个主要是针对于实验板块)
3、《实验心理学》 朱滢 主编 2009年 北大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3版 (2014年1月1日 不过暂时都指定使用第2版) 我对比了一下,第三版多了比较流行的话题:社会认知。
我觉得这本教材会让人爱上心理学实验,让人有种做研究的憧憬。某些部分比较难,需要多看两遍才能理解。这本书能够让我们对基础心理学研究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实验设计讲的非常的好。
这本书作为实验心理学课程的教材,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尤其是文科背景的心理学学生,挺伤脑筋的-。-北大朱滢老师的研究深度确实达到了一种境界,以至于这本书需要反复读上个三五遍才或许能懂70%。不过,有深度,有内涵,有建树的书,也就是本好书。从这本书里面可以学到的东西很多。
对比:单从试验设计这部分来看杨志良的几乎不具备参考价值,但是郭秀艳的书对于反应时、传统心理物理学法、信号检测论以及部分应用实验部分讲得非常出色,尤其对于没有实验基础的同学来说,对于变量的把握、实验的撰写等非常有帮助。
注意:虽然统考规定的是朱滢版本的,但是很多自命题院校指定的是郭秀艳版的。这几所院校指定的就是朱滢版本的教材,如:厦大、电子科技大学、广州大学

(二)心理统计学
1、《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3版 (2009年1月1日)
这本书,几乎是所有院校的指定考研教材,大家必须得看。很多同学反映看不下去这本书,原因可能是:公式多,解释少,推理过程繁杂。
但是它的特点是:内容全,包括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所谓的权威教材,是很不错,看第一遍的时候纠结了很多问题,多看了几遍就好了,再结合上一本书看就感觉统计全通了。
注意:这本书大家在看第一遍的时候,可能看不出什么错误,但是看第二遍的时候,会发现有些地方不对劲,那不要怀疑,很可能就是错误的,不过这种地方不多,大家去找一下统计的勘误即可。
2、《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甘怡群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11月1日)
本书介绍了行为科学(重点是心理学)中用到的基本统计知识:描述性统计、简单的假设验证和最简单的多元统计。 全书共分4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描述性统计,第二部分是推论统计,第三部分是简单的多元统计,第四部分是对初学者进行数据分析的几点建议。
非常适合入门的数学基础差的同学,可以借助它来理解张厚粲奶奶的书。但是可不能只阅读这本,张厚粲奶奶的就不看了,这个是不行的,因为有些内容,比如非参数检验、回归分析、你还是深入理解的,否则日后无法应付庞杂的数据分析以及研究生的学习工作。所以,建议结合着张厚粲和这本书一起学习。

(三)心理测量学
1、《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崎暨南大学出版社; 第3版 (2011年7月1日)
内容全,深度更深一些,可以作为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专业的测量课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心理咨询、考试评价、人员测评等工作人员的参考书。不过内容实在比较深,特别是关于项目反应理论、测验等值、题库建设、教师自编测验等实用技术的介绍。很不错的一本,但是后面的量表介绍的不是很全。
注意:有些院校明确规定要看戴海崎版本的,如东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湖北大学等
2、心理与教育测量郑日昌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6月1日)
它的优点在于,后面的各种量表介绍的很有特色,能学到很多关于量表的其他知识,比如施测、计分等等,实用性比较强。相对来说,前面的内容适合刚入门的同学,比较简洁易懂。
不过一定要结合戴海崎的来看,互相取长补短。

以上是学硕的同学需要复习的教材。

D. 关于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学考研的

关于本校的一些考研资料

链接:

提取码:njei

如资源有问题,欢迎随时追问

E. 四川大学心理学考研参考书目

注:

1.根据2019年官网书单变化--删除彭聃龄版《普通心理学》和侯玉波版《社会心理学》,增加了《社会性与人格发展》

2.标红为根据2019年真题进行添加书单。虽然是官网指定书单,但19年真题考查中有85分题目在参考书目能够无法找到明确答案,其中有70分为心理学研究方法内容(仍有20分在现有研究方法的经典教材中无法找到答案,视为超纲),另外15分为高级统计学内容(视为超纲)。结合各大高校有加大对心理学研究方法考查的趋势,以及该院校在参考书目上倾向于使用国外经典教材,特此提供《心理学研究方法》肖内西版供学员复习备考使用。

3.根据2020年官网书单变化--标蓝为2020年最新招简调整,把社心和心理学与生活教材的版本进行了更新。

更多关于院校信息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

阅读全文

与心理学研究方法肖内西试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式塑料管连接方法 浏览:513
城市宣传栏的测量方法 浏览:762
玻璃推拉门地滑轨道安装方法 浏览:981
去狗皮的正确方法 浏览:519
状态粉使用方法 浏览:18
皮卡车如何找30公分边线最笨方法 浏览:97
交通安全方法有哪些 浏览:662
新飞电压力锅使用方法 浏览:111
快速查询个人征信的方法 浏览:804
男士冬天洗衣服的方法如何 浏览:729
农业产品研究方法 浏览:15
驯服蜥蜴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702
淘宝钻展怎么操作干货方法推荐 浏览:73
临床上最广泛的研究方法 浏览:467
避孕方法有哪些怎么上环 浏览:869
电热板安装方法 浏览:172
中医治疗丝状疣的方法 浏览:711
正确梳头的方法免费学 浏览:91
斜齿轮的计算方法 浏览:331
如何写好行草方法 浏览: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