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正确处理伤口
正确处理伤口,可使伤口迅速愈合,避免局部感染、化脓和并发全身性疾病。因此,掌握一些处理伤口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这里说的“伤口”,是专指外伤所造成的伤口。外伤所致的伤口可以是两种形式:表面皮肤、黏膜没有破裂(闭合性伤);表面皮肤、黏膜有破裂(开放性伤)。如果仅是表面皮肤、黏膜破损,由于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伤者常不以为意。但事实上,皮肤、黏膜的破损已使机体正常的防线出现了缺口。
众所周知,许多足以威胁人类健康和性命的致病微生物和毒物,在人体的皮肤、黏膜完整时,是不能通过皮肤、黏膜侵入人体为害的。例如,麻风病病菌、艾滋病病毒、破伤风病毒……都不可能超越正常的皮肤、黏膜屏障;就连几分钟内可致人死地的蛇毒,对完好的皮肤、黏膜也发挥不了毒性作用。
然而,一个小小的伤口,就足以使上述那些危害人体健康、威胁生命安全的微生物进入体内。大家都熟知的白求恩大夫,在抢救伤员时划破了手指,但他为了抢时间救治伤员,没有及时处理自己受伤的指头,结果细菌就从那小小的伤口侵入他的体内,最终导致白求恩大夫不幸逝世。
一、表浅擦裂伤,亦须防感染
对于皮肤表浅的切割伤和机械性摩擦伤来说,最简便、有效的消毒药就是碘酊(亦叫碘酒)。2%碘酊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外用消毒药,它不会腐蚀伤口,用它涂抹伤口时所引起的疼痛是非常短暂的;它对防治伤口化脓感染、真菌感染和病毒感染,都有显着的作用。
通常可先用凉开水或生理盐水等清洁的水,冲洗伤口局部,再涂以2%的碘酊,或直接用2%碘酊涂抹伤口。然后用消毒敷料包扎伤口或暴露伤口,48小时内避免沾水。如果没有碘酊,也可以涂抹红汞或酒精。但红汞与碘酊不能同时使用,以免中毒。“风油精”、“酱油”等并无消毒效果,而“云南白药”、“三七”等中成药也不能消毒。
二、伤口小又深,要敞开暴露
由尖而长的东西刺入人体组织所造成的“刺伤”,其伤口多数小而深。由于这种伤口深而外口较小,伤口内有坏死组织或血块充塞,是最容易感染破伤风厌氧性芽胞杆菌的,也最有利于形成这些杆菌生长繁殖、产生毒素的“缺氧的环境”。
故对待诸如锈钉刺伤的伤口,除对伤口周围的皮肤用碘酊进行消毒外,应用3%过氧化氢(双氧水)或1‰高锰酸钾溶液,对伤口进行反复冲洗或湿敷,并彻底清除伤口内的异物。
此外,这类伤口不能缝合、包扎,应把创口敞开,充分暴露,从而去除坏伤风厌氧性芽胞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要知道,正确处理伤口,是预防破伤风发生的关键步骤。
在伤后24小时内,皮下或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1500单位,是预防破伤风感染的重要补救措施。
有时候,伤口虽然不深但污染严重,或有皮片覆盖的,也必须做好伤口的清创,不缝合、不包扎伤口。
对于伤口污染严重或在受伤24小时以后,才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的,则破伤风抗毒素需要用加倍的剂量。预防破伤风的最可靠方法,是在平时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使人体产生抗体。一般注射3次,有效期可保持10年。
三、动物抓咬伤,预防毒播散
狂犬病一旦发病,则百分百死亡。所以,被猫、狗抓咬伤后,应立即用大量的肥皂水或淡盐水或清水,反复冲洗伤口;冲洗时间一般要达半小时以上,以尽量减少病毒的侵入。冲洗后可用2%的碘酒以及75%酒精涂抹伤口,但不要包扎,并及早带伤者去注射狂犬病疫苗;此外,必须按规定注射五次。当狂犬病从潜伏期转入前驱期时,再注射狂犬病疫苗就没有效果了。
如被毒蛇咬伤,伤口可能只有几个“牙痕”,但蛇毒已经被注入伤口内。此时必须迅速用止血带或手帕、绳索、布条等,在伤口近心端(指离心脏最近的一侧)5~10厘米处进行绑扎,防止毒素扩散和吸收(但必须每隔30分钟,放松绑扎2~3分钟,以防肢体坏死)。
绑扎后,一是用清水、肥皂水等,冲洗伤口及周围皮肤(有条件时可用双氧水、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二是用小刀按毒牙痕方向,纵切或十字切开皮肤(不要太深,切至皮下即可),以便于排出毒液,如有毒牙残留要挑去毒牙;三是在伤口处用吸奶器、拔火罐吸出毒液(如口唇的黏膜无破损,也可用口吸吮伤口,边吸边吐,再用清水漱口)。必要时还可用火柴直接烧灼伤口,破坏蛇毒。经过紧急处理伤口后迅速到医院,进行抗蛇毒血清等治疗。
四、伤口内异物,应分别对待
异物残留伤口内易致化脓感染。对于伤口内的异物,一般是先将伤口消毒干净,用消毒过的针及镊子,将异物取出,再消毒、包扎伤口。但自己在家中处理伤口时,对伤口内的异物则要谨慎分别对待。
2. 伤口清洗可以什么方法
清洗伤口应该用流动的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用干净的布蘸着肥皂擦洗伤口周围的皮肤。注意不要把肥皂弄到伤口里,会刺痛皮肤。然后再使用纱布或是镊子把伤口里脏东西清洁干净。
如果伤口不大,可将伤口边缘整齐对合好,然后再用棉签蘸双氧水清洗伤口,伤口周围再用碘酊、酒精消毒,最后用创口贴敷盖伤口。如伤面表皮剥脱,可以清洗消毒处理后,再在伤口上撒少许消炎粉,盖上消毒纱布胶布固定。伤口大、深或伤口边缘剥开,应去医院清创缝合。若为铁锈或污染物所致伤口,需去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病。
感染性伤口或者化脓性伤口最好用有齿镊揭去伤面敷料,再用无齿镊夹碘酊与酒精棉球消毒伤口周围皮肤,再用3%双氧水或盐水清洗伤口,注意不要让酒精浸入伤口皮肤以内,以免引起疼痛。另外可根据需要再加盖凡士林纱布或其他促进伤口愈合的纱布或纱条,上面再加盖3-4层干纱布。
最后,用胶布或绷带包扎固定。贴胶布方向应与肢体或身体垂直,以免脱落。伤口1-4天换药1次。伤口感染重、脓多、组织发黑、有恶臭或敷料有绿色的情况,这几种伤口家中处理有困难,应该及时去医院治疗。
3. 处理伤口的正确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身体受伤的情况,特别是小孩子,如果是夏天穿着短裤或者短裙在外面玩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碰伤皮肤,如果出现了伤口就要及时的进行处理,但是还有很多人不知道伤口怎么处理,那么,处理伤口的正确方法有哪些呢?
如果皮肤破损程度不大,只是轻微的擦伤、裂伤或轻度的烫伤,可以直接暴露伤口。如果是面部、会阴部受伤,一般也应该直接暴露伤口。而如果是手掌、脚部等容易摩擦的部位,或者伤口较深的,可以用消毒纱布包扎伤口。渗液较多的应该每天更换纱布敷料,一般伤口可以2-3天更换一次敷料。记住一定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这样能减少感染的风险。
擦伤: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如果伤口很浅,面积较小,可以用碘伏、酒精涂抹伤口周围的皮肤,然后涂上抗菌软膏,可以直接暴露伤口,也可以用干净的消毒纱布包扎好。小的创口可贴上创可贴。如果伤口较深,而且伤口有污物,要及时要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如果没有生理盐水,可以用清水冲洗干净伤口,然后用碘伏涂抹伤口以及周围组织,再涂上抗菌软膏。而如果受损部位严重,最好到医院检查。
砸伤:轻度的红肿不需要处理,孩子不小心被重物砸伤,或者挤伤,如果只是出现轻度的皮肤红肿疼痛,可以先观察伤口,暂时不用处理。如果是皮肤破损,可以按照擦伤进行处理。假如皮肤淤紫、破裂、剧烈疼痛,最好尽快到医院检查。
1、小而浅的创口才能用创可贴,一些小伤口可以直接用创可贴,如出血不多的切割伤、玻璃划伤等,无需去医院,只要做好及时止血保护好伤口即可。但是要注意不能沾水,以免伤口感染,加重病情。
2、贴前要简单消毒,贴创可贴之前要注意简单消毒,而且还要察看伤口处是否有污物。如果有就要用生理盐水清洗,之后再贴上创可贴。如果伤口是被铁钉等物刺破且比较深,就需要立即去医院处理。
3、手指不要绕圈贴,如果是手指受伤,在贴创可贴的时候不要绕圈贴,或是绕圈贴不要太紧,否则的话可能会导致手指血流不畅,影响伤口愈合。
4、纱布比创可贴更靠谱,受伤后需要及时止血,如果家中有纱布的话尽量选择纱布,因为纱布更透气,吸收渗液效果更好。而且在包扎前也需要消毒,之后再用纱布包扎。如果伤口处有红肿疼痛渗出等现象,则说明已有感染,要到医院处理。
4. 伤口的处理方式
最好先用生理盐水清洗
伤口的正确处理方法应该是先用食盐水冲洗伤口,再用双氧水消毒,接着以食盐水冲掉。先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再用双氧水,主要是因为双氧水等消毒水会破坏肉芽组织,减少白血球活性、减低皮肤细胞的再生能力,进而造成皮肤的伤害,而延迟伤口愈合。如一定要用双氧水等消毒水,建议擦过双氧水,不要直接包扎,用生理食盐水冲洗干净再包扎,以减少双氧水对肉芽组织的破坏。
根据伤口愈合情况换药布
女孩之所以要接受截肢,主要是因为手指长时间被创可贴及布条包裹,如果早些发现,就会避免这样的不幸。所以,伤口处理上还有一个环节非常重要,即适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是否需要换药布。长时间不换药布,对伤口不利。包裹在伤口上的药布要接触到许多物体,容易滋生细菌,如果长时间不换药布,药布上滋生的细菌会对伤口造成二次感染。长时间不换药布对伤口不利,但是频繁地换药布也不利于伤口的愈合,频繁地换药布,伤口就会被频繁地接触,也很容易造成感染。一般情况下是一天换一次药布即可,但是药布的更换最好根据伤口愈合情况而定。
伤口“增生期”适当保持湿润
伤口从出现到愈合一共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止血期、炎症期、增生期、成熟期。伤口在炎症期要伤口干燥、清洁,这样有利于伤口恢复、愈合,炎症期过后就是伤口的增生期,在伤口增生期,要适当的保持伤口的湿润,因为当皮肤表层细胞游移增生时,若遇到结痂,则皮层细胞难以移动,伤口愈合时间变长。若伤口在适度湿润的环境下其细胞再生能力与游移速度较快,因此伤口要使用敷料让其保持适当的湿润。医界公认,湿伤口好的速度,比干燥伤口快约1.5倍。
以上这些处理伤口的方法都是基于伤口可以自行处理,不需要医生指导的情况进行的,如果伤口伤比较深、比较严重,一定要简单进行处理后,及时前往医院,由专业的医生进行伤口清洗和包扎。
5. 怎么处理伤口
处理伤口,先用医用盐水冲洗,然后擦拭碘酒,再用酒精消毒,最后用黄药水和纱布包扎。
6. 如何处理小伤口
处理小伤口的方法1、受伤后先用肥皂水、双氧水,或者生理盐水来清洗伤口,防止细菌感染;2、有出血的情况进行止血治疗,使用碘伏或者酒精进行消毒;3、伤口消毒后用创可贴或者纱布进行无菌包扎,能够止血、防止感染,有利于促进患处的恢复;4、恢复期要对伤口进行定期的消毒换药,避免伤口感染;5、不要进行剧烈性的运动,尤其是要限制患处的活动;6、恢复期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不要喝酒,以免引起炎症;7、定期检查伤口,出现有红肿、脓液的情况说明出现了感染,要及时进行消炎治疗,脓液较多时要进行引流;8、如果伤口较深,比如钉子扎伤,伤口较深有内部损伤需要到医院进行处理,必要时还需要打破伤风针。
7. 伤口怎么处理
1.伤口的清创
由于伤口上沾了泥沙所以我们要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在用碘酒消毒,这样的话因为它的刺激性比较小,所以适用于皮肤黏膜的消毒。因为医用酒精的刺激性较大,所以不建议朋友们用于大面积的皮肤消毒。像云南白药、红花油、紫药水等这些外用药医生不建议用于有破损的皮肤。
2.而不同伤口的急救方法也不同
一般像没有裂开的表浅创口局部清创的,我们要遵医嘱外用或口服抗生素,然后再直接包扎就行了。
但是有些皮肤创口较深的,我们要局部清创、缝合后包扎一下,同时还要注射破伤风,然后需要用抗生素。
那么对于扭伤或肌肉拉伤时,大家就可以外用云南白药,红花油等这类的外用药,一定不要在24小时内不宜按揉,这样会加重肿胀程度。
所以别小看了小伤口它也可能引起大问题的,因此出现伤口时大家一定不要自己乱用药,我们一定要根据伤口轻重的情况,然后按照正确的方法消毒和抹药,而对于伤口严重的情况下,一旦清创后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切记不要擅自主张。
8. 如何处理伤口
各种外伤,常常引起皮肤和软组织的损伤,严重时甚至断肢。伤口处理正确,
能使其迅速愈合;反之,可能化脓感染,经久不愈,甚至因并发全身感染、气性坏疽、
破伤风等危及生命。因此,对于创伤的伤口,一定要进行严格认真的处理。
人体一旦遭受创伤,如果处理伤口不及时,便容易使伤口感染。
处理伤口的原则为:
1.止血:可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止血。
2.包扎:伤口包扎得当,可使其少出血,少化脓,少痛苦。扎时要做到快、准、
轻、牢,快,动作迅速敏捷;准,部位准确、严密;轻,动作要轻,不碰伤口;牢,包扎牢靠,松紧适当。
具体步骤是:
(1)先用碘酒后用酒精消毒,
沿着伤口的边缘由里向外擦,不要把碘酒、酒精涂入伤口内。伤口内如有异物,要慎重处理,大而易取的,可取出;深而小不易取出的不要勉强取,以免把细菌带入伤口或增加出血。
(2)小伤口可以在其浅表涂一点红汞(红药水)或紫药水,较大伤口则不宜涂上述药水,以免给下步处理增加困难.伤口上用消毒纱布或敷料覆盖,
并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遇有肠或组织膨出时,应用干净饭碗,纱布圈套扣住膨出物再包扎,以防挤压损伤组织。
(3)在处理较大的创伤伤口时,必须进行详细检查,不能只顾伤口表面而忽略内在损伤,头部伤口合并颅脑外伤者,伤员一般都有神志异常,两侧瞳孔不一般大;胸部伤口合并有脑膜、肺腔损伤时,伤员一般都有呼吸困难;腹部伤口合并脏器损伤时,伤员一般都有腹肌紧张、腹痛等表现;肢体伤口合并骨折时,会有肢体活动障碍,骨异常活动等现象。
下面谈一下大创伤断肢的处理,遇到断肢或断手指时,既要保护好创面,更要将断肢冷藏好,及时地送到医院,尽量为断肢再植成功创造条件。
正确的作法是:用消毒过的纱布(或干净纱布)将断肢、断指包好,放进无漏洞的塑料或橡皮口袋中,紧扎袋口,周围再敷以冰块冷冻。
千万不要在断肢上面涂擦消毒液或把断肢浸夜酒精或其他消毒液中,这样做使组织细胞凝固、变质,失去再植的机会,结果事与愿违。
将断肢、指泡在各种高渗或低渗的溶液中同样也是错误的,前者使细胞瘪缩,后者使细胞破裂。因此,我们一定要冷静地按着上述正确的方法,将断肢冷藏好,并以最决的速度送往医院。
9. 如何处理各种伤口
一、浅度擦伤:
如果是轻度的烧伤和烫伤,要立即把受伤部位在自来水下冲洗,或者在冷水中浸泡,以降低局部温度和减低创面疼痛,这种冷疗持续的时间以疼痛感减轻为准。如果是大面积的严重烧伤或者烫伤必须立即去医院处理。
10. 如何处理伤口
一、处理伤口常用物品
⒈清洗消毒剂:75%酒精、磺酊(或磺伏)、3%双氧水、2%红汞、0.9%生理盐水。以上消毒剂可去药店或医院购买。
⒉敷料类:纱布块、棉球、棉签、绷带、胶布、创口贴等,以上敷料可去药店或医院买。如自行制作的纱布块、棉球、棉签,可放置饭盒进行蒸锅消毒。
⒊换药用具:不锈钢饭盒1个,内盛短解剖有齿、无齿镊各1把、医用剪和棉球适量。
二、新鲜伤口的处理
如伤口不大,伤口边缘整齐对合好,用棉签蘸双氧水清洗伤口,伤口周围碘酊、酒精消毒,用创口贴敷盖作品口。如伤面表皮剥脱,经清洗消毒处理后,伤口撒少许消炎粉,盖上消毒纱布胶布固定。伤口大、深或伤口边缘剥开,应去医院清创缝合。若
为铁锈或污染物所致伤口,需去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病。
三、感染(或化脓性)伤口的处理
⒈普通伤口的处理。用有齿镊揭去伤面敷料,再用无齿镊夹碘酊与酒精棉球消毒伤口周围皮肤,用3%双氧水或盐水清洗伤口,注意不要使酒精浸入伤口皮肤以内,以免引起疼痛。根据需要可加盖凡士林纱布或其他促进伤口愈合的纱布或纱条,上再加盖3-4层干纱布,最后,用胶布或绷带包扎固定。贴胶布方向应与肢体或身体垂直,以免脱落。伤口1-4天换药1次。
⒉伤口感染重、脓多、组织发黑、有恶臭或敷料有绿色,这几种伤口家中处理有困难,应及时去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