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财务分析方法及应用

财务分析方法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2-09-20 19:56:51

‘壹’ 常用的财务分析方法包括

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就是将实际达到的财务数据同特定的各种标准相比较,从数量上确定其差额,分析和判断个人或家庭当前财务状况和投资理财业绩的一种分析法。通过比较分析揭示财务活动中的数量关系和存在差距,从中发现问题。比较分析法,包括水平分析比较法和纵向比较分析法。

二、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财务分析最重要的方法。它是将影响财务状况的两个相关的项目加以对比,计算两者的比率,以此来确定经济活动变动程度的分析方法。这些比率可以反映,资产、负债的构成、效率等情况。

三、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根据个人或家庭连续各时期的会计报表中的相同指标,运用指数或完成率的计算,确定分析各期有关项目的变动情况和趋势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趋势分析法,既可用于对会计报表的整体分析;也可以对某些主要指标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贰’ 财务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财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又称水平分析法,是将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相同指标进行对比,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
拓展资料:
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的经济管理活动。它是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关心企业的组织或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的经济应用学科。关于财务分析的定义,还有多种表达,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Water B.Neigs认为,财务分析的本质是搜集与决策有关的各种财务信息,并加以分析和解释的一种技术。
财务分析的方法与分析工具众多,具体应用应根据分析者的目的而定。最经常用到的还是围绕财务指标进行单指标、多指标综合分析、再加上借用一些参照值(如预算、目标等),运用一些分析方法(比率、趋势、结构、因素等)进行分析,然后通过直观、人性化的格式(报表、图文报告等)展现给用户。比率分析法是指利用财务报表中两项相关数值的比率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分析方法。因素分析法也称因素替换法、连环替代法,它是用来确定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对分析对象一一综合财务指标或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出发点在于,当有若干因素对分析对象发生影响作用时,假定其他各个因素都无变化,顺序确定每一个因素单独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资金运作分析:根据公司业务战略与财务制度,预测并监督公司现金流和各项资金使用情况,为公司的资金运作、调度与统筹提供信息与决策支持。

‘叁’ 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哪几种

财务分析的主要办法:
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就是将实际达到的财务数据同特定的各种标准相比较,从数量上确认其差额,分析和判断个人或家庭当前财务状况和投资理财业绩的一种分析法。通过比较分析揭示财务活动中的数量关系和存在差距,从中发现问题。
比较分析法,包含水平分析比较法和纵向比较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财务分析最重要的办法。它是将影响财务状况的两个相关的项目加以对比,计算两者的比率,以此来确认经济活动变动程度的分析办法。这些比率能反映,资产、负债的构成、效率等情形。
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根据个人或家庭连续各时期的会计报表中的相同指标,运用指数或完成率的计算,确认分析各期有关项目的变动情形和趋势的一种财务分析办法。
趋势分析法,既可用于对会计报表的整体分析;也能对某些主要指标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关注环球网校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哪几种

‘肆’ 财务分析方法的种类有哪些

财务分析方法是使下一轮经济业务活动达到更加经济合理的要求的一种技术方法。下面我要介绍的是财务分析方法的种类有哪些。

财务分析方法的种类之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指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经济指标的对比,确定指标间的差异,并进行差异分析或趋势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是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分析方法。比较的基本表达方式一般有三种,即绝对额的比较、百分数的比较和比率的比较。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差距,确定差异的方向、性质和大小,并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及其对差异的影响程度,以进一步改善公司的经营管理;将实际达到的结果与不同时期财务报表中同类指标历史数据相比较,确定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和变化规律,揭示企业的发展潜力,为企业的财务决策提供依据。

运用比较分析法时,为了检查计划或定额的完成情况,可将本企业本期实际指标与计划或定额指标相比较;若要考察企业经济活动的变动情况和变动趋势,则以本企业本期实际指标与以前各期(上期、上年同期或历史最好水平等)同类指标进行比较;如果想要确定本企业在国内外同行业中所处的水平,则可采用本企业实际指标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指标或同行业平均指标相比较的形式。总之,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分析者的分析目的和分析对象来决定需要哪些指标、多少指标以及采用哪种比较形式。而且,用于比较的指标应具有可比性,其比较的结果才有意义。

财务分析中最常见的三种比较分析法是:财务报表的比较、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财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

1.财务报表的比较

财务报表的比较是将连续数期的会计报表的金额并列起来,比较其相同指标的增减变动金额和幅度,据以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发展变化的一种方法。会计报表的比较,具体包括资产负债表比较、利润表比较、现金流量表比较等。比较时,既要计算出表中有关项目增减变动的绝对额,又要计算出其增减变动的百分比。

2.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

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是将不同时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比较,直接观察其增减变动情况及变动幅度,考察其发展趋势,预测其发展前景。对不同时期财务指标的比较,可以有两种方法,具体如下。

(1)定基动态比率

定基动态比率是以某一时期的数值为固定的基期数值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相应的计算公式为

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数值÷固定基期数值×100%

(2)环比动态比率

环比动态比率是以每一分析期的前期数值为基期数值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相应的计算公式为

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值÷前期数值×100%

3.财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

财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是在财务报表比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是以财务报表中的某个总体指标作为100%,再计算出其各组成项目占该总体指标的百分比,从而来比较各个项目百分比的增减变动,以此来判断有关财务活动的变化趋势。它既可用于同一企业不同时期财务状况的纵向比较,又可用于不同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

财务分析方法的种类之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财务相对数指标的比较,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变动程度进行分析和考察,借以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方法。比率分析法在财务分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也是比较分析法的一种形式,但它不是有关指标简单、直接的比较,而是将相关联的不同项目、指标之间相除,以揭示有关项目之间的关系,或变不可比指标为司一比指标,或产生更新、更全面、更有用的信息。

不同的比率指标的计算方法各不相同,通过计算出来的各种比率进行分析,其分析的目的以及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根据不同的分析目的和用途,可将比率分为以下两类。

1.相关比率

相关比率是指两个相互联系的不同性质的指标相除所得的比率。常用的相关比率有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利润率;反映偿债能力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通过相关比率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资产的周转状况是否正常,分析企业投入资本的盈利情况,考察企业偿付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的能力,使财务分析更为全面、深刻。

2.构成比率

构成比率又称结构比率,是指某项财务分析指标的各组成部分的数值占总体数值的百分比,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相应的计算公式为

构成比率=指标某部分的数值÷指标总体数值×100%

常用的构成比率有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百分比构成的企业资产构成比率;长期负债与流动负债占全部债务的比率;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占利润总额的百分比构成的利润构成比率等。利用构成比率与目标数、历史数、同行业平均数相比较,可以考察总体中某个部分的现状和安排是否合理,充分揭示企业财务业绩构成和结构的发展变化情况,以便协调各项财务活动。

财务分析方法的种类之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又称为水平分析法,是指将企业两期或连续数期的财务会计报表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相比较,以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增减变化的性质和变动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

具体做法是:编制比较会计报表,将连续数期的会计报表数据并列在一起,选择某一年份为基期,计算每一期各项目对基期同一项目的趋势百分比,或计算趋势比率及指标,然后再根据所形成的一系列具有可比性的百分数或指数,来确定各期财务状况和营业情况增减变化的性质和方向。采用此法时,首先,在指标的选用和计算上应保持口径一致,否则分析就没有意义;其次,对于变动较大的项目或指标,应作重点分析;最后,应排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以免扭曲正常的经营状况的分析。

财务分析方法的种类之因素分析法

在下述各种分析法中,比较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可以确定财务报表中各项经济指标发生变化的差异。但是,如果要了解形成差异的原因以及各种原因对差异形成的影响程度,则需要进一步应用因素分析法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因素分析法,又称为连环替代法,是用来确定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对某个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据以说明财务指标发生变动或差异的主要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采用此法的出发点是,当有若干因素对分析对象发生影响时,假定其他各个因素都无变化,顺序确定每一个因素单独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具体步骤如下。

(1)将分析对象——某综合性指标分解为各项构成因素。

(2)确定各项因素的排列顺序。

(3)按确定的顺序对各项因素的基数进行计算。

(4)顺序以各项因素的实际数替换基数,计算替换后的结果,并将结果与前一次替换后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计算出影响程度,直到替换完毕。

‘伍’ 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同型分析:结构分析

Case:把利润表所有项目÷销售收入(Operating income)占收入的比重

固定资产占 60% 很有可能是制造业

应收款也很大(行业竞争很大,东西不好卖)

比率分析/现金流分析

比率分析: 比率分析就是我们认为原始的报表的数据,可能不能够充分的描述这个企业的状况,所以我们还需要把财务数据之间做一些加减乘除,得到一些新的数据,那么这些新的数据我们就叫它比率

趋势分析: Trend analysis(time-series analysis)同一公司各年度财务数据的对比分析

比较分析: Comparing analysis(Cross-sectional analysis)不同公司财务数据的对比分析

二、盈利能力分析

1. 比率分析:(报表本身数据告诉不到我们想要的)

常用比率:毛利润率、净利润率

毛利润率=毛利润/收入

净利润率=净利润/收入(若为12%,卖出 100 块东西,收入 12 元;卖出100亿,收入12亿)→不同规模的公司就可以比较了

利润率反应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利润表的漏斗是长方形直的还是斜的)(效益的概念)

2. 总资产报酬率

投入这么多资源可以赚多少钱?→投资回报的概念

* 收入/总资产叫做总资产周转率(效率的概念)

(投入公司是一笔钱,变成各种资产,最后又赚到钱,周而复始)

三、营运能力分析

1. 我们把周转率的指标叫做营运能力 Operational capacity

2. 每一种资产都可以计算周转率

某项资产的周转率=收入/某项资产

The turnover ratio of an asset=income/a specific asset

3. 存货是例外!

成本/存货=存货周转率

*产品生产出来就变成存货,卖掉就变成营业成本

4. 营运能力的计算的分子都是利润表的数字,分母是资产负债表的数字

利润表是时段数据,资产负债表是时点数据

*资产用当年平均水平=(期初资产+期末资产)/2

* 我们简化就用期末资产去计算

5. 周转率单位为:一年周转多少次

可以推导出周转周期(周转一次多久)

6. 净资产报酬率=净利润/股东权益

(为什么不用总资产报酬率?因为总资产=负债+股东权益,股东只care自己的)

* 股东权益也叫净资产

四、短期偿债能力

1. 偿债能力 Solvency 负债分两部分(流动 1 年内与非流动 1 年外负债)

① 短期偿债能力(Short-term solvency)→加入需要付给供应商的应付款,首先想到可以得到现金的地方:卖出存货+收回应收款→都是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比率

(越高偿还流动负债能力越强,假设所有流动资产转眼能变成流动现金)

所以保守一些的选择:排除! 存货! (卖出后变成应收款后变成现金)

* 保守估计:(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

2. 流动比率等于多少合适?

是不是等于1合适?两大问题:

* 急着把货卖掉很可能要打折+应收账款很可能有坏账

* 即便所有的都能变现,但手头没有现金了,没有存货了,没有原材料,你没法经营了

3. 所以流动资产扮演两个角色:

* 偿还流动负债

* 日常经营的营运资金

(等于1是偿债有风险,营运也是不足的)

* 是否流动比率=2 就可以了呢?

该图说明:

* 健康公司平均水平在 3-4(于美国是正确的)

* 中国的同学就不对了,中国平均水平是 1-2→中国银行不倾向给企业长期贷款,很多短期贷款都其实是长期贷款的替代方式(企业偿还流动负债最重要的一个项目:短期借款→其实是借新的短期借款,借新债还旧债,并不是流动资产,只要不出现严重问题,行业大背景没有问题,经济没有萧条之类的)

* 所以在中国把短期借款这个负债扣除,流动比率就会大大提升

五、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② 长期偿债能力(Long-term solvency)

长期负债怎么偿还?

长期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是不是卖掉长期资产?SB!当然不是

长期负债两个核心问题:

1. 偿还利息

* 企业用什么偿还利息?

用赚的钱去偿还→净利润(已经扣除了贷款利息了)

利润表中扣除了一个财务费用(包括贷款利息)

所以要用偿还利息前的钱去计算即:息税前收益(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 息税前收益=净利润 +income tax+利息 interest

* 息税前收益÷利息费用=利息收入倍数

利息收入倍数→我赚的钱够我还多少次利息

2. 偿还本金

* 需要一个长期积累

最常用的/也是最粗糙的方法:

总负债÷总资产=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财务杠杆

杠杆起到放大作用,财务杠杆放大企业的资金

股东用负债放大手上的资金,自己一分钱不出,全部都是债权人最好(股东与债权人博弈的结果)

考察中国所有上市公司水平:平均 45%

* 资产负债率比较高:

重资产的行业,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还有企业有大量的资产可以用来抵押

航空公司 80%负债

* 资产负债率比较低:

流通性企业、轻资产的新兴企业

1.趋势分析(Trend analysis)是指将实际达到的结果,与不同时期财务报表中同类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和变化规律的一种分析方法。

2.比较分析法(Comparing analysis)是指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经济指标的对比,确定指标间的差异,并进行差异分析或趋势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3.毛利率(Gross margin)是毛利与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营业收入和与收入相对应的营业成本之间的差额。

4.净利润率(Net profit margin)又称销售净利率,是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扣除所有成本、费用和企业所得税后的利润率。

5.营运能力(Operating Capability)是指企业的经营运行能力,即企业运用各项资产以赚取利润的能力。企业营运能力的财务分析比率为各种资产的周转率,如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以及相对应的周转周期。

6.总资产周转率(Total Assets Turnover)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业务收入净额同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总资产周转率是综合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的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周转率越大,说明总资产周转越快,反映出销售能力越强。

7.应收账款周转率(Accounts Receivable Turnover)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应收账款转化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应收账款周转率是销售收入除以平均应收账款的比值,也就是年度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它说明应收账款流动的速度。用时间表示的周转速度是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叫平均应收账款回收期或平均收现期,表示企业从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等于 365 除以应收账款周转率。

8.流动资产周转率(Current Assets Turnover)是销售收入与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它反映的是全部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是分析流动资产周转情况的一个综合指标,流动资产周转的快,可以节约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9.固定资产周转率(Fixed Assets Turnover)是指企业年产品销售收入净额与固定资产平均净值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固定资产周转情况,从而衡量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一项指标。 该比率越高,表明固定资产利用效率高,利用固定资产效果好。

10.存货周转率(Inventory Turnover)是企业一定时期主营业务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用于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即存货的流动性及存货资金占用量是否合理,促使企业在保证生产经营连续性的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11.投资回报率(Return On Investment/ROI)是指通过投资而应返回的价值,企业从一项投资性商业活动的投资中得到的经济回报。

12.净资产收益率(Return on Equity/ROE)又称净资产利润率,是指利润额与平均股东权益的比值,该指标越高,说明给股东(所有者)带来的收益越高;净资产收益率越低,说明企业股东(所有者)的获利能力越弱。该指标体现了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

13.总资产报酬率(Return on Assets/ ROA)又称总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回报率、资产总额利润率。用以评价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

14.偿债能力(Solvency)是指企业偿还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包括偿还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能力。

15.流动比率(Current Ratio)是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16.速动比率(Quick Ratio / acid-test ratio)是指速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速动资产中一般不包括流动资产中的存货、1 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及其他流动资产。

17.息税前收益(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即 EBIT)是扣除利息、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18.利息收入倍数(Times interest earned/Interest Protection Multiples)也称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又称已获利息倍数,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

18.资产负债率(Liability /Asset ratio),又称财务杠杆(Financial leverage),是企业负债总额占企业资产总额的百分比。这个指标反映了在企业的全部资产中由债权人提供的资产所占比重的大小, 反映了债权人向企业提供信贷资金的风险程度, 也反映了企业举债经营的能力。

一、 同型分析

资产负债表的同型分析为资产负债表的每个项目除以总资产,利润表的同型分析为利润表的每个项目除以营业收入。

二、 比率分析

1、盈利能力

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

2、营运能力(本课程中均采用期末资产数额计算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应收账款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流动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期初固定资产+期末固定资产)÷2]

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5/固定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

总资产周转天数=365/总资产周转率

3、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利息收入倍数=息税前收益/利息费用=(净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通常用财务费用代替利息费用)

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

4、投资回报(本课程中都采用期末总资产或期末股东权益计算)

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

(另一种计算总资产报酬率的方法是息税前收益/[(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

净资产报酬率=净利润/[(期初股东权益+期末股东权益)÷2]

‘陆’ 财务分析常用的方法

财务分析一般有比率分析法,横纵向比较法。
另外还有针对重点科目和业务特点的合理性分析等方法。只要能够给出合理解释即可。如果特别可疑就要针对这个科目的相关科目作更深度的分析。

‘柒’ 财务管理的分析方法有哪些

大多数财务分析都是从报表开始的,通过各种财务指标的计算得出一个结论,比如资产负债率过高,流动性差,固定资产占比过高等等,如果分析人是投资机构或债权人,一般也够用了。如果是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财务分析的报告,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得分析业务,分析各种管理制度,分析企业文化,甚至分析人性。

下面我就举个案例,也是我目前做过最好的一个财务分析,主要讲思路,你可以把它当侦探故事看。

背景公司是一家大型出版集团,集团有十家出版社,合并报表上显示三年多的时间,集团的图书库存从7个亿涨到了10个亿,集团领导和上级主管都很崩溃,大会小会都开了,目标也很明确,压库存,可库存就是压不下来,原因到底在那?

第一个层面——财务指标分析

为了压库存集团财务出过很多财务分析报告,很多都停留在这个层面,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图书分类,图书库龄,图书种类,各种数据都有。大部分都是无用功,几十页纸的报告,主要结论就是图书库存大,但这有什么用?把三年报表拿出来一对比就行了,外行也可能看出来,库存涨了!你把大家都知道的事换个花样再说一遍有什么用,问题是为什么涨对不对?!

第二个层面——分析业务实质

财务是发现问题,造成问题的责任人还是业务,所以财务分析报告一定要分析业务。集团的财务人员当然也会从业务上找原因。大家认为图书库存的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印多了卖不掉!有可能是市场误判,一本书编辑很看好,一印就是二万册,结果只卖了五千,剩下的就积压了,所以有人建议加强市场调研,加大对当事人的奖惩,在选题时就把印数压下来。

又有人出来说这都是表面现象,图书多印的主要原因是多印的印制成本低,在印刷厂的报价里,印五百本书和印五千本书的价格是一样的(当然纸张成本不一样),为了降低单书成本,所以社里才多印的,解决办法是更新印刷设备(印刷厂也是集团内部的),把印制成本降下来,如果五百本的印制成本只有五千本的十分之一,出版社当然会选择先少印点,不够再加嘛!

还有人说是渠道问题,因为传统出版社的销售渠道以门店为主,一个门店放五十本书,一百个门店就要放五千本了,印少了发货的门店就少,会影响销售。解决的办法是调整渠道,加大线上销售的比重,比如在当当、淘宝上做推广,网店不用放那么多书,谁卖直发过去就行,可以实现零库存。

‘捌’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几种主要方法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几种主要方法

引导语:由于会计系统只是有选择地反映经济活动,而且它对一项经济活动的确认会有一段时间的滞后,再加上会计准则自身的不完善性,以及管理者有选择会计方法的自由,使得财务报告不可避免地会有许多不恰当的地方。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虽然审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一状况,但审计师并不能绝对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恰当性,他们的工作只是为报表的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一个合理的基础,所以即使是经过审计,并获得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财务报表,也不能完全避免这种不恰当性。这使得财务分析变得尤为重要。

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

一般来说,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比较分析:

是为了说明财务信息之间的数量关系与数量差异,为进一步的分析指明方向。这种比较可以是将实际与计划相比,可以是本期与上期相比,也可以是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相比;

2趋势分析:

是为了揭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及其原因、性质,帮助预测未来。用于进行趋势分析的数据既可以是绝对值,也可以是比率或百分比数据;

3因素分析:

是为了分析几个相关因素对某一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一般要借助于差异分析的方法;

4比率分析:

是通过对财务比率的分析,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往往要借助于比较分析和趋势分析方法。

上述各方法有一定程度的重合。在实际工作当中,比率分析方法应用最广。

财务比率分析

财务比率最主要的好处就是可以消除规模的影响,用来比较不同企业的收益与风险,从而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作出理智的决策。它可以评价某项投资在各年之间收益的变化,也可以在某一时点比较某一行业的不同企业。由于不同的决策者信息需求不同,所以使用的分析技术也不同。

1财务比率的分类

一般来说,用三个方面的比率来衡量风险和收益的关系:

1)偿债能力:反映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2)营运能力:反映企业利用资金的效率;

3)盈利能力:反映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

上述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例如,盈利能力会影响短期和长期的流动性,而资产运营的效率又会影响盈利能力。因此,财务分析需要综合应用上述比率。

2主要财务比率的计算与理解:

下面,我们仍以ABC公司的财务报表(年末数据)为例,分别说明上述三个方面财务比率的计算和使用。

1)反映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

短期偿债能力: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短期偿债能力不足,不仅会影响企业的资信,增加今后筹集资金的成本与难度,还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一般来说,企业应该以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而不应靠变卖长期资产,所以用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数量关系来衡量短期偿债能力。

以ABC公司为例:

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1.53

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 流动负债 =1.53

现金比率 = (现金+有价证券)/ 流动负债=0.242

流动资产既可以用于偿还流动负债,也可以用于支付日常经营所需要的资金。所以,流动比率高一般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但如果过高,则会影响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获利能力。究竟多少合适没有定律,因为不同行业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经营特点,这使得其流动性也各不相同;另外,这还与流动资产中现金、应收帐款和 存货等项目各自所占的比例有关,因为它们的变现能力不同。为此,可以用速动比率(剔除了存货和待摊费用)和现金比率(剔除了存货、应收款、预付帐款和待摊费用)辅助进行分析。一般认为流动比率为2,速动比率为1比较安全,过高有效率低之嫌,过低则有管理不善的可能。但是由于企业所处行业和经营特点的不同, 应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利息与本金的能力。一般来说,企业借长期负债主要是用于长期投资,因而最好是用投资产生的收益偿还利息与本金。通常以负债比率和利息收入倍数两项指标衡量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以ABC公司为例:

负债比率 = 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 =0.33

利息收入倍数=经营净利润/利息费用=(净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利息费用=32.2

负债比率又称财务杠杆,由于所有者权益不需偿还,所以财务杠杆越高,债权人所受的保障就越低。但这并不是说财务杠杆越低越好,因为一定的负债表明企业的管理者能够有效地运用股东的资金,帮助股东用较少的资金进行较大规模的经营,所以财务杠杆过低说明企业没有很好地利用其资金。一般来说,象ABC公司这样的 财务杠杆水平比较合适。

利息收入倍数考察企业的营业利润是否足以支付当年的利息费用,它从企业经营活动的获利能力方面分析其长期偿债能力。一般来说,这个比率越大,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从这个比率来看,ABC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较强。

2)反映营运能力的财务比率

营运能力是以企业各项资产的周转速度来衡量企业资产利用的效率。周转速度越快,表明企业的各项资产进入生产、销售等经营环节的速度越快,那么其形成收入和利润的周期就越短,经营效率自然就越高。一般来说,包括以下五个指标:

应收帐款周转率 = 赊销收入净额 / 应收帐款平均余额=17.78

存货周转率 = 销售成本 / 存货平均余额 =4996.94

流动资产周转率 = 销售收入净额 /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1.47

固定资产周转率 = 销售收入净额 / 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0.85

总资产周转率 = 销售收入净额 / 总资产平均值 =0.52

由于上述的这些周转率指标的分子、分母分别来自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而资产负债表数据是某一时点的静态数据,损益表数据则是整个报告期的动态数据,所以为了使分子、分母在时间上具有一致性,就必须将取自资产负债表上的数据折算成整个报告期的平均额。通常来讲,上述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的经营效率越高。但数量 只是一个方面的问题,在进行分析时,还应注意各资产项目的组成结构,如各种类型存货的相互搭配、存货的质量、适用性等。

3)反映盈利能力的财务比率:

盈利能力是各方面关心的核心,也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只有长期盈利,企业才能真正做到持续经营。因此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债权人,都对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比率非常重视。一般用下面几个指标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

再以ABC公司为例:

毛利率=(销售收入-成本)/ 销售收入 = 71.73%

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 / 销售收入=(净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 销售收入 = 36.64%

净利润率 = 净利润 / 销售收入 =35.5%

总资产报酬率 = 净利润 / 总资产平均值 =18.48%

权益报酬率 = 净利润 / 权益平均值 =23.77%

每股利润=净利润/流通股总股份= 0.687(假设该企业共有流通股10,000,000股)

上述指标中, 毛利率、营业利润率和净利润率分别说明企业生产(或销售)过程、经营活动和企业整体的盈利能力,越高则获利能力越强;资产报酬率反映股东和债权人共同投入资金的盈利能力;权益报酬率则反映股东投入资金的盈利状况。权益报酬率是股东最为关心的内容,它与财务杠杆有关,如果资产的报酬率相同,则财务杠杆越高的企业权益报酬率也越高,因为股东用较少的资金实现了同等的收益能力。每股利润只是将净利润分配到每一份股份,目的是为了更简洁地表示权益资本的盈利情况。衡量上述盈利指标是高还是低,一般要通过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水平相比较才能得出结论。就一般情况而言,ABC公司的盈利指标是比较高的。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由于其发行的股票有价格数据,一般还计算一个重要的比率,就是市盈率。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它代表投资者为获得的`每一元钱利润 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它一方面可以用来证实股票是否被看好,另一方面也是衡量投资代价的尺度,体现了投资该股票的风险程度。假设ABC公司为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为25元,则其市盈率= 25 / 0.68 = 36.76倍。该项比率越高,表明投资者认为企业获利的潜力越大,愿意付出更高的价格购买该企业的股票,但同时投资风险也高。市盈率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股票市价是一个时点数据,而每股收益则是一个时段数据,这种数据口径上的差异和收益预测的准确程度都为投资分析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会计政策、行业特 征以及人为运作等各种因素也使每股收益的确定口径难以统一,给准确分析带来困难。

在实际当中,我们更为关心的可能还是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即成长性。成长性好的企业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因而更能吸引投资者。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企业在过去几年中销售收入、销售利润、净利润等指标的增长幅度来预测其未来的增长前景。

销售收入增长率=(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100% = 95%

营业利润增长率=(本期销售利润-上期销售利润)/上期销售利润×100% = 113%

净利润增长率 =(本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100% = 83%

从这几项指标来看,ABC公司的获利能力和成长性都比较好。当然,在评价企业成长性时,最好掌握该企业连续若干年的数据,以保证对其获利能力、经营效率、财务风险和成长性趋势的综合判断更加精确。

现金流分析

在财务比率分析当中,没有考虑现金流的问题,而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现金流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意义,因此,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地看一看如何对现金流进行分析。

分析现金流要从两个方面考虑。

一个方面是现金流的数量,如果企业总的现金流为正,则表明企业的现金流入能够保证现金流出的需要。但是,企业是如何保证其现金流出的需要的呢?这就要看其现金流各组成部分的关系了。这方面的分析我们在前面已经详细论述过,这里不再重复。

另一个方面是现金流的质量。这包括现金流的 波动情况、企业的管理情况,如销售收入的增长是否过快,存货是否已经过时或流动缓慢,应收帐款的可收回性如何,各项成本控制是否有效等等。最后是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如行业前景,行业内的竞争格局,产品的生命周期等。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企业产生未来现金流的能力。

在部分一的分析中我们已经指出,ABC公司的现金流状况令人担忧,但从上面的比率分析中却很难发现这一点,这使我们从另一个方面深刻认识到现金流分析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结

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析主要通过比率分析实现。常用的财务比率衡量企业三个方面的情况,即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使用杜邦图可以将上述比率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入了解企业的整体状况。对现金流的分析一般不能通过比率分析实现,而是要求从现金流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评价企业的现金流动情况,并据此判断其产生未来现金流的能力。比率分析与现金流分析作用各不相同,不可替代。

;
阅读全文

与财务分析方法及应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城市宣传栏的测量方法 浏览:762
玻璃推拉门地滑轨道安装方法 浏览:981
去狗皮的正确方法 浏览:519
状态粉使用方法 浏览:18
皮卡车如何找30公分边线最笨方法 浏览:97
交通安全方法有哪些 浏览:662
新飞电压力锅使用方法 浏览:111
快速查询个人征信的方法 浏览:804
男士冬天洗衣服的方法如何 浏览:729
农业产品研究方法 浏览:15
驯服蜥蜴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702
淘宝钻展怎么操作干货方法推荐 浏览:72
临床上最广泛的研究方法 浏览:467
避孕方法有哪些怎么上环 浏览:868
电热板安装方法 浏览:172
中医治疗丝状疣的方法 浏览:711
正确梳头的方法免费学 浏览:90
斜齿轮的计算方法 浏览:331
如何写好行草方法 浏览:496
食用方法可以分为什么和什么 浏览: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