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肌力和肌肉训练方法

肌力和肌肉训练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20 14:32:52

‘壹’ 肌力是怎样分级的,有哪些锻炼的方法

在医学上,根据肌肉的不同状态,可将肌力可划分为五级。锻炼肌力的方法有很多,重点就在于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

肌力分类

0级肌力属于最差的肌肉状态。这种情况下,肌肉基本没有收缩,可以断定为是完全瘫痪状态。1级肌力说明肌肉有轻度的肌肉收缩,但不能够产生关节运动。而2级肌力又能分为三种,主要区别在于是否能够抗引力,以及在抗引力状况下能否完全运动。3级肌力同样分为3种,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抗引力并在抗引力时是否能够有完全运动幅度。到了4级肌力,说明我们的肌肉在中度抗阻时能有完全运动幅度,到了5级肌力时,说明我们在抗最大阻力时能够有完全的运动幅度。最后最为重要的一点,锻炼肌肉需要我们经常保持只有通过长期系统的训练,我们才能不断地增强肌肉的力量与耐力。但是要切记不能够进行超负荷训练,导致我们的肌肉纤维流失。

‘贰’ 肌肉力量 肌肉耐力训练方法

先声明,纯手打。
首先你要明白打篮球要用到的主要肌肉群,首先是腿力(以利用率来计算,不是重要性,都很重要),然后是腰腹,最后是肩部肌肉。
1.腿部,腿部大致分为小腿和大腿,动作是深蹲(大腿),踮脚(小腿以及脚掌)
2.腰腹部。腰和腹其实是两个部分,但是大多时候协同工作,比较简单有效的是抬腿,腰和腹都能练到。人完全躺平,脚伸直抬腿,直至于身体成90度左右。用三到四秒匀速完成一次,不可以借助惯性。
3.肩膀,前平举,侧平举
计划:(所有动作都不能借助惯性,一直要保持对身体的控制)
第一天:肩膀,前平举10个,侧平举10个(这两个连着做算一组),8组。然后跳绳,时间看你体能情况了,至少二十分钟以上。
第二天:俯卧撑(很慢很标准)15*8,腹部训练,抬腿,至少10个一组,四到五组。
第三天:深蹲(无负重)20*6,单脚踮脚(练右腿就右手拿个哑铃左手扶着墙壁,左腿反之)30*4,跳绳(对你的脚步绝对有很大帮助)。
第四天:休息(因为动作数量到位,腿部训练会非常酸,所以还是休息一天比较好)
第五天:重复第二天
第六天:10米折返跑(两个来回,共四十米),五组,30米冲刺跑,五组,跳绳二十分钟。
第七天:休息,有体力的话可以去打球。

里面的数量都是个人推荐,可以自己调整的,另外运动前做足热身以及拉伸,冬天容易受伤。每天训练完如果觉得还有余力可以去打会儿球。
希望能帮到你。

‘叁’ 肌力训练的基本方法

1.等张收缩:肌肉产生收缩时张力不变,是一种主动运动法,可增加肌肉的耐力。常用直接或间接举重物练习的方法,如哑铃、沙袋、杠铃等,对损伤早期和石膏固定的肢体禁用此法。

2.等长收缩:训练时用近于全力使肌肉产生收缩而长度不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持续5~10秒。适用于关节不能或不宜活动时的肌力练习。

肌力训练主要包括五种:第一、徒手抗阻训练,就是通过治疗师施加一定的阻力以后进行了肌力训练;第二、器械的抗阻训练,器械抗阻训练大家都会很熟悉,比如在健身房都会进行一个哑铃、沙袋等负重的训练;第三、等长肌力训练,等长肌力训练就是肌肉的长度不发生改变,但是肌肉的力量发生改变,这种训练方式是经常是姿势控制的训练方式;第四、等张肌力训练。

(1)肌力锻炼的主要目标在于改善体型,增强体质,需要较长时期锻炼才能达到目的。因此,切忌“急功近利”。当锻炼一段时间后效果不大时,不要灰心,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效果。

(2)科学地确定锻炼的负荷。生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负重练习为本人最大负荷的30% ~60% ,重复次数较多时,肌纤维变粗大的效果才较好。因此,开始宜以30% 负荷练起,待机体适应后,再逐渐增加直至最大负荷的50%.

(3)安排好锻炼时间及间隔。发达肌肉的锻炼并不一定要每天进行。一些研究表明,隔天锻炼效果更好。

(4)局部锻炼与全身锻炼相结合,力量锻炼与耐力锻炼相配合,使全身各部肌肉都得到锻炼,这样效果会更好。对于中年机关干部来说,不仅要锻炼腹肌,而且党政军应对腿部、背部肌肉及斜方肌进行重点锻炼。这骨个部位的肌肉得到增强,有助于改善体型、减少脂肪蓄积。

(5)注意饮食营养、休息及睡眠充足。

‘肆’ 简述肌肉力量练习方法和内容

必须加大阻力才能不断使肌肉的力量提高。其提高的途径是:①经常参加各种激烈的运动竞赛或重体力活动,达到增强肌肉收缩力,改善肌肉质量,提高肌肉功能之目的;②不断进行以提高肌肉抗外部阻力的负重练习,这样就可以逐步使肌肉受到锻炼而增长力量;③采取抵住固定物体或维持某种状态,使肌肉处于相对静止、紧张,用力,连续数秒钟后再放松肌肉,这种静力性的练习可增强肌肉的张力,迅速提高静力性力量。 力量素质训练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因地制宜灵活采用,尤其是对身体各部位力量的锻炼,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如提高上肢及腰腹力量可做俯卧撑,定时对墙手倒立,仰卧起坐,打沙袋等。要增加下肢力量可用武术中的马步蹲及各种跳跃法(如单足连续跳,弓箭步跳,蛙跳,深蹲跳和台阶等)的练习。除徒手练习外,也可以借助各种器械进行练习,如用哑铃,壶铃和杠铃等进行负重练习。 另外,提高爆发力可采用三种方法:一是练习某技术动作时,在不减速度的情况下增加力量;二是在不减少力量的情况下增加运动速度;三是同时增加力量和速度。 在力量素质的训练中,短时期内所练出的力量,停止训练后减退也很快。相反,逐渐获得的力量保持的时间就长。 3、速度素质。速度素质指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某一动作或对外界发生的情况迅速作出相应反映。在防卫实施的过程中,不仅动作的手法、腿法、身法要迅捷多变,反应速度要快,而且在完成动作时要干净利落。速度素质在防卫术中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反应速度,即对各种突然发生的侵扰刺激能迅速作出反应;二是位移速度,即能快速通过某段距离的能力;三是动作速度,主要指能快速地完成防卫术必须的技巧动作能力。 不断加快动作频率,以最快的速度来反复练习某一动作,是提高速度素质的有效方法。如快速计时冲拳,在对抗条件下,反复练习某一技术动作,加强突发性位置的练习(例如看手势,动作或听声响去完成某个动作

‘伍’ 如何进行肌力训练

各种肌肉骨骼系统病损、以及周围神经病损常导致患者的肌力减弱,肌肉功能障碍等,影响肢体运动功能。肌力训练的目的是运用各种康复训练的方法逐步增强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同时肌力训练具有预防各种骨关节疾病及术后患者的肌肉萎缩、促进肌肉功能恢复有作用。
肌力训练方法有徒手训练和器械训练。徒手肌力训练时一般不需要仪器设备。
1.器械训练物品准备 器械训练时,有哑铃、沙袋、实心球;弹性阻力装置;滑轮系统;等张力矩臂组件,如股四头肌训练器等;可变阻力装置;等长肌力训练装置;等速肌力训练装置等。
通常可根据患者不同肌肉功能障碍情况选用不同训练方法和训练仪器。
2.要向患者说明治疗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充分取得患者的合作。

‘陆’ 如何简单训练增长肌肉和提高力量

1、手臂识重弯曲(半握拳头慢慢像肩弯曲速度不要太快,匀速就可以每次做4组;1组和第4组在3到8次;2.3组可在8到14次之间)没有器械可以用矿泉水、书本等代替 2、扩胸运动:(针对,胸肌、背阔肌等肌肉群) 3、俯卧撑:(针对,胸肌等肌肉群) 4、仰卧起坐:(腹部肌肉群 5、深蹲:(腰部、腿部 6、立正抬腿:(脚尖伸直.前后运动) 要是不知道针对的肌肉群(最简单的,什么地方有酸痛感那就证明该部位得到了锻炼) 组数和次数和第1像相仿就行 自己慢慢去琢磨琢磨。祝你好运

‘柒’ 增强肌力和肌肉耐力训练

肌肉耐力是指肌肉重复收缩时的耐疲劳能力。肌肉没有耐力则容易疲劳,不能持续某一姿势或活动。那么,增强肌力和肌肉耐力训练方法有哪些呢?下面jy135我为大家整理了增强肌力和肌肉耐力训练,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增强肌力和肌肉耐力训练

肌力是怎样进行检查的?

检查肌力通常采用徒手肌力检查法,该检查法把肌力分成6级:

①V级: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②Ⅳ级:能抗重力及中等度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③Ⅲ级:不施加阻力,能抗肢体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④Ⅱ级:解除重力的影响,可以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⑤I级:可触及肌肉的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的活动。

⑥O级:不能触及肌肉的收缩。

怎样进行肌力训练

肌张力差是许多的脑瘫患儿都会出现的常见症状,将直接影响患儿的活动及其功能水平。临床上,常见脑瘫患儿肌张力异常表现在肌张力低下、肌张力亢进、肌张力不协调及肌强直等。因此,肌张力差的患儿的锻炼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该如何锻炼呢?

首先,凳坐位向站立位转移。让患儿低头、抬臀、站起时双腿膝关节伸直后,再坐下,每次练习30—50下,可根据孩子的体力和承受能力慢慢增加。

其次,靠墙站时,治疗师双手扶助患儿双膝关节,尽量使患儿双腿伸直,向上用力蹬一下,坚持数秒,然后再向上用力蹬,直到伸直,然后再弯曲,再用力蹬直,每次20—30次,也可根据孩子的'体力和承受能力慢慢增加。

再者,患儿拉着走时,治疗师在患儿前面,一只手拉着患儿一侧上肢,一只手扶助对侧的膝关节,语言刺激走一步蹬一下以后再迈步,迈出后,使膝关节尽力伸直后,再迈下一步。

还有,患儿扶髋行走,治疗师在患儿后面,用一手扶住患儿左侧膝关节语言及手法刺激患儿,左腿用力伸直后,迈右腿,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扶住右腿迈出左腿。

最后,如果患儿能单独行走时,治疗师应语言刺激患儿尽量伸直腿,走一步,蹬直一步,速度要慢,让患儿充分利用股四头肌肌力使膝关节伸直。

肌张力差对于患儿而言必然导致多种不便,因此,在训练师的帮助下进行适当的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希望引起家长的注意,切不可忽视。

不同肌力等级选用不同的训练方法:

(1)0~l级肌力:

①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这种方法是应用电子仪器,将人正常意识不到的生理变化(如肌电、心率、血压、皮温等)转变为可以被感觉到的视觉或听觉信号,患儿通过学会有意识地操纵这些信号,来调控自身非随意性的生理活动的治疗方法

②传递冲动训练:传递冲动训练即主观努力收缩瘫痪肌肉,使运动冲动沿神经向肌肉传递的训练。

③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及肌力训练:是从神经生理学角度,强调通过被动手法来保持肌肉的生理长度和肌张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刺激本体感受器诱发运动觉,并将这种感觉下意识地传导到中枢。

(2)2~3级肌力:

①辅助训练:治疗师或家长协助患儿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及肌力训练。

②免荷训练:用悬挂肢体或在水中浮力协助下运动等方式,使肢体在去重力条件下主动运动。

(3)4级肌力抗阻训练:即对运动的肢体或部位予以一定阻力的训练。

抗阻训练有哪些方法

抗阻训练有3种基本的方法,即等张训练、等长训练和等速训练。

(1)等张训练(动力性训练):等张训练在肌力增强训练中应用较多。

①基本抗阻方法:a.举哑铃、沙袋等;b.通过滑轮及绳索提起重物;c.拉长弹簧、橡皮条等弹性物;d.专门的训练器械,通过摩擦或磁电效应等原理提供可调节的阻力Ie.自身体重作为负荷,进行俯卧撑、下蹲起立、仰卧起坐等练习。

②渐进抗阻练习法:先测出待训练肌群连续lO次等张收缩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量,简称为lORM(10 repetition maxi—mum,lORM)。取10RM为制定运动强度的参考量,每天的训练分3组进行,即第一组运动强度取最大负荷的50%,重复10次;第二组运动强度取最大负荷的75%,重复10次;第三组运动强度取最大负荷的100%,重复lO次。每组间可休息1分钟。l周后复试10RM量,如肌力有所进步,可按照新的10RM量进行下一周的训练。

(2)等长练习(静止性练习):是指肌肉静态收缩,不引起关节活动,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肌力增强训练方法。

①基本方法:使肌肉对抗阻力进行无关节运动仅维持其固定姿势收缩的训练,这种训练不能使肌肉缩短,但可使其内部张力增加。

②“tens’’法则:训练中每次等长收缩持续10秒,休息10秒,重复10次为一组训练,每次训练做10组训练。

③多点等长训练: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每隔20~30分钟做一组等长练习。

④短促最大练习:抗阻力等张收缩后维持最大等长收缩5~10秒,然后放松,重复5次,每次增加负荷0.5千克。

(3)等速练习:是一种保持恒定运动速度的肌力抗阻训练方法。由专用仪器如等速运动仪预先设定和控制运动速度,使肌肉自始至终在适宜的速度下进行训练。利用等速运动设备进行抗阻训练是大肌群肌力训练的最佳方式。等速训练除了可以提高肌力、治疗和预防肌肉萎缩及保持关节的稳定性外,还具有改善和扩大关节活动度的治疗作用。只是等速运动设备价格昂贵,难以普及。

增强肌肉耐力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是怎样的

(1)原则:使肌肉对抗30%~40%最大阻力做收缩练习,逐渐延长训练时间或重复次数。

(2)方法:常以等张训练方式,也可以等长等速方式进行。

①等张耐力训练:以10RM的60%为负荷做25次运动为1组,每次练习可重复3组,每日训练1—2次。

②等长耐力训练:以20%~30%最大等长收缩力为负荷,逐步延长持续时间至肌肉疲劳,每日1次。

此外还有等速耐力训练的方法可用于增强肌肉的耐力。

肌力训练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选择适当的方法:根据目的、疾患、时期以及肌力的级别不同,选择被动运动、辅助主动运动、主动运动、抗阻力运动等不同的训练方法。

(2)正确调节外力:治疗师对患儿给予的辅助量和抵抗量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训练效果。及时、正确地增减抵抗量与辅助量,是提高肌力、避免损伤的关键。

(3)科学地设计运动量:根据超量负荷原则,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设计足够的运动量,一般不得少于1RM的60%,且应坚持6周以上的训练(以第2天不感到疼痛和疲劳为宜)。

(4)充分固定运动肢体的近端:依靠体位、治疗师、沙袋、固定带充分固定主动肌的近端部位的肢体。

(5)正确地设计姿势与肢位:采取有利于目的运动的姿势与肢位,使患儿能充分调动潜能,全力完成设计动作。

(6)防止出现代偿动作。

(7)对患儿或其亲属说明训练的目的和方法,得到患儿或亲属的合作,训练中要随时鼓励患儿,提高其对训练的信心。

肌力训练时的禁忌证有哪些

(1)心血管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病等。

(2)感冒、系统性感染性疾病,接近运动区域的局部感染如疖、痈、蜂窝织炎等。

(3)局部骨关节、肌肉、肌腱、韧带等损伤愈合未坚,非感染性炎症症状较明显时。

‘捌’ 锻炼肌肉的方法与技巧

锻炼肌肉的方法与技巧

健美的人会经常去锻炼自己的身体,如果你 锻炼肌肉的方法得当,你的身材比例一定很协调,身材超好。可是锻炼肌肉的方法都有哪些?下面是我整理的锻炼肌肉的方法技巧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肌肉

肌肉是能收缩的人体组织,由胚胎的中胚层发育而来。肌肉细胞有收缩纤维,会在细胞间移动并改变细胞的大小。肌肉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种,其功能皆为产生力并导致运动。心肌和平滑肌的收缩不由意识控制且为生存所必需,例如心脏的收缩或是肠胃道的蠕动等。头肌可分为面肌(表情肌)和咀嚼肌两部分。躯干肌可分为背肌、胸肌、腹肌和膈肌。下肢肌按所在部位分为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均比上肢肌粗壮。这与支持体重、维持直立及行走有关。

肌肉分类

骨骼肌

是可以看到和感觉到的肌肉类型。当健身者通过锻炼增加肌肉力量时,锻炼的就是骨骼肌。骨骼肌附着在骨骼上且成对出现:一块肌肉朝一个方向移动骨头,另外一块朝相反方向移动骨头。这些肌肉通常随意志收缩,意味着想要收缩它们时,神经系统会指示它们这样做。骨骼肌可以做短暂单次收缩(颤搐)或长期持续收缩(破伤风)。

平滑肌

存在于消化系统、血管、膀胱、呼吸道和女性的子宫中。平滑肌能够长时间拉紧和维持张力。这种肌肉不随意志收缩,意味着神经系统会自动控制它们,而无需人去考虑。例如,胃和肠中的肌肉每天都在执行任务,但人们一般都不会察觉到。心肌只存在于心脏,它最大的特征是耐力和坚固。它可以像平滑肌那样有限地伸展,也可以用像骨骼肌那样的力量来收缩。它只是一种颤搐肌肉并且不随意志收缩。

肌肉作用

肌肉收缩牵引骨骼而产生关节的运动,其作用犹如杠杆装置,有3种基本形式。

①平衡杠杆运动,支点在重点和力点之间,如寰枕关节进行的仰头和低头运动。

②省力杠杆运动,其重点位于支点和力点之间,如起步抬足跟时踝关节的运动。

③速度杠杆运动,其力点位于重点和支点之间,如举起重物时肘关节的运动。

肌肉的辅助结构有筋膜、滑膜囊和腱鞘等。它们具有协助肌肉的活动,保持肌肉的位置,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和保护等功能。

筋膜

筋膜(fascia)遍布全身,分浅筋膜和深筋膜两种。

1、浅筋膜(superficial fascia)又称皮下筋膜,位于真皮之下,包被全身各部,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浅动脉、皮下静脉、皮神经、淋巴管行于浅筋膜内,有些局部还可有乳腺和皮肌肉。浅筋膜对位于它深部的肌肉、血管和神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如手掌和足底的浅筋膜均较发达,能对加压起缓冲作用。

2、深筋膜deep fascia 又称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位于浅筋膜的深面,它包被体壁、四肢的肌肉和血管神经等。深筋膜与肌肉的`关系非常密切,随肌肉的分层而分层。在四肢,深筋膜伸人肌肉群之间,并附着于骨,构成肌肉间隔;与包绕肌肉群的深筋膜构成筋膜鞘;深筋膜还包绕血管、神经形成血管神经鞘;还可提供肌肉的附着或作为肌肉的起点。

滑膜囊

滑膜囊synovial bursa为封闭的结缔组织小囊,壁薄,内有滑液,多位于腱与骨面相接触处,以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有的滑膜囊在关节附近和关节腔相通。滑膜囊炎症可影响肢体局部的运动功能。

腱鞘

腱鞘tendinous sheath是包围在肌肉腱外面的鞘管,存在于活动性较大的腕、踝、手指和足趾等处。腱鞘可分纤维层和滑膜层两部分:纤维层fibrous layer又称腱纤维鞘fibrous sheath of tendon,它位于外层,为深筋膜增厚所形成的骨性纤维管道,它对肌肉腱起滑车和约束作用;滑膜层synovial layer又称腱滑膜鞘synovial sheath of tendon位于腱纤维鞘内,是由滑膜构成的双层圆筒形的鞘。腱滑膜鞘分为脏层和壁层,脏层包绕肌肉腱,壁层紧贴腱纤维鞘的内面。脏、壁两层之间含少量滑液,所以肌肉腱能在鞘内自由滑动。若手指不恰当地作长期、过度而快速的活动,可导致腱鞘损伤,产生疼痛并影响肌肉腱的滑动,临床上称为腱鞘炎,为常见多发病之一。腱滑膜鞘在骨面移行到肌肉腱的两层滑膜部分,称为腱系膜mesotendon,其中有供应肌肉腱的血管通过。肌腹

肌腹是肌器官的主要部分,位于肌器官的中间,由许多骨骼肌纤维借助结缔组织结合而成。具有收缩能力。包在整块肌肉外表面的结缔组织称为肌外膜。肌外膜向内伸入,把肌纤维分成大小不同的肌束,称为肌束膜肌束膜再向内伸入,包围着每一条肌纤维,称为肌内膜。肌膜是肌肉的支持组织,使肌肉有 一定的形状。血管、淋巴管和神经随着肌膜进入肌肉内对肌肉的代谢和机能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肌腱

肌腱位于肌腹的两端,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在四肢多呈索状,在躯干多呈薄板状,又称腱膜。腱纤维借肌内膜连接肌纤维的两端或贯穿于肌腹中,腱不能收缩,但有很强的韧性和张力,不易疲劳。其纤维伸入骨膜和骨质中,使肌肉牢固附着于骨上。

肌肉帮助我们对抗地心引力。肌肉纤维控制每个动作,从轻轻眨眼到微笑,成千上万细微的纤维集结成肌肉束,进而形成完整的肌肉系统。以攀岩爱好者为例,每向上爬一步,都需要肌肉的松紧缩放。肌肉只能完成拉扯,而不是推挤,大部分属于骨骼肌。它们由肌腱与骨骼相连,紧密结合的肌腱纤维有橡皮筋的功用。肌肉可以牵动眼球,使我们看清东西,使眼色、眨眼;手部与指尖的肌肉让我们能捏得住极小的物体。以攀岩者为例,他们要上升需要握住东西以固定自己,连续不断的肌肉收缩可以使他们不断往上爬。

我们可以决定什么时候以及怎样牵动骨骼肌,但我们并不能够时刻察觉这种变化。有的时候你可能会微微调整姿势以保持平衡,但也许这种姿势的改变你自己并没有发现,这种动态的平衡一直在发生着。但也有些肌肉是我们无法随意控制的——消化系统。那里有许多非随意肌。我们的胃部有三种非随意肌(内斜、中环和外纵三层平滑肌)负责碾碎食物。小肠里有两种,负责像蛇一样挤压食物,然后再拉长往前推。非随意肌还帮助我们的心脏持续跳动。心肌在我们的一生中只进行着一件事:输送血液。

通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肌肉可以变得发达。但大块的肌肉一定好吗?答案是否定的。毛细血管负责携带红血球流经肌肉。肌肉剧烈收缩的时候,毛细血管遭到挤压,肌肉会开始缺氧,废物开始堆积。但在压力极大的情形下,肌肉无法作出快速的反应,疲劳感于是不断袭来。

新手锻炼的四个技巧

第一个技巧:从复合动作入手

复合动作优先于孤立动作,因为一次性带动多个肌群进行发展。我们可以先从复合动作入手来锻炼身体的大肌群,大肌群可以带动小肌群进行发展。

常见的黄金复合动作有哑铃卧推、俯卧撑动作练胸,引体向上、山羊挺身、杠铃划船动作练背,深蹲、弓步蹲练臀腿。

第二个技巧:学习标准动作轨迹

新手健身训练不要追求大重量,而需要注重动作标准。盲目大重量可能会拉伤肌肉,砸伤自己。

学习标准的动作轨迹,放慢动作速度,感受目标肌群的受力,可以减少其他肌群的借力或者代偿的情况发生,然后再循序渐进提高负重,你才能提高增肌效率,降低受伤几率,在健身路上走得更远。

第三个技巧: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健身训练的时候,不要每天锻炼同一肌群,每天锻炼会让肌肉处于撕裂状态,无法修复,增肌效率反而会低下。

我们需要合理分配肌群训练,大肌群每次训练后需要休息3天时间,小肌群每次训练后,需要休息2天时间,肌肉才能实现重组跟生长。

我们每次训练的时候可以安排2—3个肌群,第二天安排其他肌群训练,这样可以给目标肌群足够的时间修复。

第四个技巧:注重腿部训练

进行增肌训练的人一定要重视腿部训练,下半身肌群比上半身肌群更加重要。腿部是支撑行走的主要动力,更是力量的源泉。人老先老腿,多练腿可以预防肌肉流失,保持下肢旺盛的力量,减缓衰老速度。

多练腿还能带动其他小肌群进行发展,有效提高增肌效率,帮你突破健身瓶颈期,抑制脂肪的堆积,让你练出更好的身材线条。

练腿可以从深蹲、器械腿举、保加利亚蹲、仰卧腿弯举等动作入手,3—4天训练一次即可,坚持2—3个月时间,你的下肢力量会获得明显提高。

;

‘玖’ 锻炼肌肉和力量的方法

首先你要了解怎么的组别和力量程度 能打到肌肉成长。这个是基础内容,不知道基本知识,只能说弯路越走越远。在这里我给你介绍下肌肉的形成
增大肌肉块-14大金律
1. 大重量、低次数:通常用RM的概念表示某个负荷量能连续做的最多次数。
研究表明:6-10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长不明显;10-15RM的负荷训练肌纤维增粗不明显,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长进;30RM的负荷训练肌肉内毛细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显。可见,5-10RM的负荷重量适用于增大肌肉体积的健美训练。
2. 多组数:每个动作都做6~8组充分刺激肌肉,一直做到肌肉饱和为止。
3. 长位移:无论是卧推、还是哑铃弯举,都要把哑铃放得尽量低、举得尽量高,充分拉伸肌肉。快速地通过“锁定”状态,并在接近“锁定”状态位置进行顶峰收缩。
4. 慢速度:充分刺激肌肉。
5. 高密度:两组之间休息1分钟或更少时间称为高密度。就要少休息,频繁地刺激肌肉。
6. 念动一致:主观地使意念和动作一致起来,练哪就想哪,注意力集中就能使更多的肌纤维参于锻炼。
7. 顶峰收缩:动作中当肌肉收缩至最紧张的位置,保持一下这种状态几秒,然后慢慢回复到动作的开始位置。
8. 持续紧张:健身动作中始终保持肌肉的持续紧张,不要让它松弛(避免“锁定”状态),总是达到力竭。
9. 组间放松:一组动作结束后都要进行伸展放松-有利于增加肌肉的血流量和排除沉积在肌肉里的废物,加快肌肉的恢复。
10.多练大肌群:多练胸、背、腰臀、腿部的大肌群,不仅能使身体强壮,还能够促进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有的人为了把胳膊练粗,只练胳膊而不练其他部位,反而会使二头肌的生长十分缓慢。建议你安排一些使用大重量的大型复合动作练习,如大重量的深蹲练习,它们能促进所有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这一点极其重要,多数人都没有足够重视,以致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因此,在训练计划里要多安排硬拉、深蹲、卧推、推举、引体向上这5个经典复合动作
11.训练后补充营养:训练后的30~90分钟里补充蛋白质效果最佳。
12.肌肉恢复时间:局部肌肉训练一次后需要休息48~72小时才能进行第二次训练。
13.宁轻勿假:动作的正确性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动作变形或不到位,要练的肌肉没有或只是部分受力,达不到训练效果甚至导致肌肉拉伤。
14. 坚持不懈直到成功: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

‘拾’ 增加身体各部位肌肉力量的训练方法有哪些

前臂力量:双手握哑铃,自然下垂于腰际。双臂向前平举,与肩同高,再放下来至腰际。注意动作要匀速,身体不要借力,只依靠前臂的力量。每组10~15次,3~4组。
腹肌力量:不依靠外力做仰卧起坐,即腿上不压重物,手放在脑后(也可以手拿重物放在胸前)。注意动作要标准,用腹肌发力带动身体。每组25~30次,3组左右。
胸肌力量:主要就是做标准的俯卧撑。如果做保准俯卧撑比较困难的话可以尝试跪姿的俯卧撑。手的姿势可以放在靠前、靠后、靠外、靠里这几种姿势。每组15~20个,3组左右。
大腿力量:主要是蹲起和蹲跳,可以负重。这个要依据自己的身体状态来做。
小腿力量:主要是跳绳,可以增强脚踝力量。这个也要依据自己的身体状态来做。
身体的主要大力量就是这些了,希望对你有用。

与肌力和肌肉训练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式塑料管连接方法 浏览:513
城市宣传栏的测量方法 浏览:762
玻璃推拉门地滑轨道安装方法 浏览:981
去狗皮的正确方法 浏览:519
状态粉使用方法 浏览:18
皮卡车如何找30公分边线最笨方法 浏览:97
交通安全方法有哪些 浏览:662
新飞电压力锅使用方法 浏览:111
快速查询个人征信的方法 浏览:804
男士冬天洗衣服的方法如何 浏览:729
农业产品研究方法 浏览:15
驯服蜥蜴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702
淘宝钻展怎么操作干货方法推荐 浏览:74
临床上最广泛的研究方法 浏览:468
避孕方法有哪些怎么上环 浏览:869
电热板安装方法 浏览:172
中医治疗丝状疣的方法 浏览:712
正确梳头的方法免费学 浏览:91
斜齿轮的计算方法 浏览:332
如何写好行草方法 浏览: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