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第四版答案

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第四版答案

发布时间:2022-01-13 09:52:49

⑴ 工作分析第四版第二章课后案例分析

1、启示:岗位的难度要适当,循序渐进,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能力与水平,发挥人的能动性和智慧。
2、应该注意工作目标的设定。

⑵ 萧鸣政 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第三版) 课后答案

1
、从工作分析的切入点划分,工作分析有

岗位导向型、人员导向型、过程导向型


2
、工作分析的流程包括:
计划、设计、信息分析、结果表述、运用指导

5
个环节。

3
、工作分析的表现形式有:
工作描述、工作说明书、资格说明书、职务说明书


4
、在四种工作分析的结果中,
工作描述
是工作分析结果中,最直接最原始最基础的表现形
式。

5
、一般,
任何复杂的工作系统都是从

产出、
投入、过程、关联因素

四个层面进行分析的。

6
、信息分析的内容一般包括
5
个方面内容:
工作名称分析、内容分析、环境分析、条件分

析、过程分析


第二章

工作分析的历程与发展


P52)
1
、工作分析的思想活动最早起源于

社会分工


2
、历史上第一次进项大规模的工作分析活动的是丹尼斯·狄德罗编撰的

第一部网络全书


3

ORP
是指

职业研究委员会


4

黄道婆

是我国早期工作分析应用的典范。

5

社会科学研究会(
SSRC)

对工作分析的贡献在于,通过工作分析,对美国各行各业的职
业技能的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并划分为共有部分与特定部分。

6
、泰勒在

《科学管理原理》

一书中介绍了工作新历和工作效率的问题。

第三章

工作分析的内容与组织


P85)
1
、工作分析内容的基础是:
工作内容

工作方法

工作的目的与原因

工作的过程与结构
1
、从工作分析的切入点划分,工作分析有

岗位导向型、人员导向型、过程导向型


2
、工作分析的流程包括:
计划、设计、信息分析、结果表述、运用指导

5
个环节。

3
、工作分析的表现形式有:
工作描述、工作说明书、资格说明书、职务说明书


4
、在四种工作分析的结果中,
工作描述
是工作分析结果中,最直接最原始最基础的表现形
式。

5
、一般,
任何复杂的工作系统都是从

产出、
投入、过程、关联因素

四个层面进行分析的。

6
、信息分析的内容一般包括
5
个方面内容:
工作名称分析、内容分析、环境分析、条件分

析、过程分析


第二章

工作分析的历程与发展


P52)
1
、工作分析的思想活动最早起源于

社会分工


2
、历史上第一次进项大规模的工作分析活动的是丹尼斯·狄德罗编撰的

第一部网络全书


3

ORP
是指

职业研究委员会


4

黄道婆

是我国早期工作分析应用的典范。

5

社会科学研究会(
SSRC)

对工作分析的贡献在于,通过工作分析,对美国各行各业的职
业技能的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并划分为共有部分与特定部分。

6
、泰勒在

《科学管理原理》

一书中介绍了工作新历和工作效率的问题。

第三章

工作分析的内容与组织


P85)
1
、工作分析内容的基础是:
工作内容

工作方法

工作的目的与原因

工作的过程与结构

⑶ 在线等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 课后案例分析的答案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第一题答案:1:目的性: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2:依存性: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3:知识性:人类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人类活动的上述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也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的原因。
第二题答案: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调。管理的最基本的特征是:1:管理的载体是一个组织2: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3:在管理的资源配置中,人才是第一资源。4:管理的任务:在一般意义上讲,它是通过采取某些具体的手段和措施,设计、营造、维护一种环境,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使所有管理对象在特定的环境中,做到协调而有序地进行活动。
第三题答案:许多新的管理论和管理学实践已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这就是组织的职能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地标准。创新职能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不同,他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他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了新一轮的管理循环。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
第四题答案: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归入三类。
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 领导人角色、 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监督者、发言人、传播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管理者需要具备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第五题答案: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与方法。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
一:归纳法通过对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物(经验)进行观察,从掌握典型事物的典型特点、典型关系。典型规律入手,研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个别——一般1:在管理学研究中,归纳法应用最广,但其局限性也十分明显2:运用归纳法时应注意的几点a:弄清与研究事物相关的因素,以及系统的干扰因素b:选择好典型
c:按抽样检验原理,保证样本容量d:调查问卷时应包括较多的信息数量,并作出简单明确的答案。二:试验法。
三演绎法 一般——个别第二章:
第一题答案: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1:宏观管理的治国学——(财政赋税、人口管理、货币管理、等)
2:微观管理的治生学——(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等)顺道——顺应宏观的治国理论和客观的经济规律。重人——1:重人心向背2:重人才归离人和——调整人际关系,讲团结、上下和、左右和。守信——信誉人类社会人们之间建立稳定关系的基础利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方法和行为的准则对策——运筹谋划,以智取胜。两个要点1:预测2:运筹。节俭——理财和治生都提倡开源节流,勤俭治国法治——我国的法治思想起源于先秦法家和《管子》,后逐渐演变成一套法治体系
第二题答案:查理。巴贝奇(英国)发展了亚当。斯密的观点,提出了关于生产组织机构和经济学方面的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巴贝奇提出了“边际熟练”原则,——即对技艺水平、劳动强度定出界限,作为报酬的依据。它认为工人的收入主要包括a:按照工作性质所确定的固定工资,b:按照生产效率以及贡献所分得的利润。C:为提高劳动效率而提出建议所应给予的奖励。
第三题答案:19世纪末期,由于生产技术日益复杂,生产规模和资本日益扩大,企业管理职能逐渐和职能资本分离,管理职能则委托各方面的管理人员所组成的管理机构承担,出现了专门的管理层。管理工作也成了有专门人员研究的一门学问,“科学管理理论”由此产生了。;他认为单凭经验管理是不科学的,必须加以改变。;泰罗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管观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谋求最高工作效率2:达到最高效率的重要手段——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方法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要求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的改变。
泰罗提出的以下管理制度: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效率2: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5:使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这些变革形成了“科学管理”的基本理论。泰罗制是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同时也受到历史条件和个人经历的限制,它的科学管理所涉及的问题比较小,管理的内容比较窄,企业的财务、销售、人事等方面的活动都没有涉及。
第四题答案:泰罗制在科学管理中的局限性主要是由法国的亨利。法约尔加以补充的。“组织理论”的中心问题: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法约尔:认为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不仅要改善生产现场的管理,而且应当注意改善有关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技术职能、 经营职能、 财务职能、 安全职能、 会计职能、 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14条原则1:分工 2:权力与责任 3:纪律 4:统一命令 5:统一领导 6:员工个人要服从整体7:人员的报酬要公 8:集权 9:等级链 10:秩序 11:公平 12:人员保持稳定 13:主动性 14:集体精神
法约尔的贡献:在管理的范畴、管理的组织理论、管理的原则方面提出了崭新的观点
第五题答案:书本p64页。
第六题答案:“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人群关系论(代表人:梅奥)
霍桑试验目的:找出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以寻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经
过程:试验首先从变化现场工作的照明强度着手。研究人员将参加工作的工人分成两组,一组为试验组,一组为控制组。控制组一直在平常的照明强度下工作,而试验组则给予不同的照明强度。当试验组的照明强度逐渐增大时,试验组的生产增长比例与控制组大致相同,当试验组的照明强度逐渐降低时,试验组的产量明显下降。试验表明,照明度的一般改变不是影响生产率的决定因素。后来再进行其他方面的试验。观点:1: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2:满足工人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中实际存在一种“非正式组织”——企业职工在共同工作和共同生产中必然产生相互之间的人群关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和惯例,要求个人服从。这就构成了“非正式组织”4: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影响:人群关系理论是“行为科学”管理学派的早期思想,它只强调要重视人的行为,而行为科学还要求进一步研究人的行为规律,找出产生不同行为的影响因素,探讨如何控制人的行为以达到预定目标。
第七题答案:管理科学学派的特点1:生产和经营各项领域的各项活动都以经济效果好坏作为评价标准,即要求最小消 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2:使衡量的标准定量化,借助数学模型找出最优的实施方案和描述事物的现状及发展规律,摒弃单凭经验和自觉确定经营目标与方针的做法3:依靠计算机进行各项管理4:强调使用先进的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主导思想:使用先进的数理方法及管理手段,使生产力得到最合理的组织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而较少考虑人的行为因素
决策理论”学派是以统计学和行为科学作为基础的。“决策理论”学派主要观点:1:管理就是决策2: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图)。程序化决策:按既定的程序所进行的决策,往往可制定一个例行程序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新发生的,非结构性的,问题极为重要、复杂、没有例行程序可循的决策。
第八题答案:新经济时代的特征: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化、全球化。一:管理思想的创新传统:以资源短缺性原理和投资收益递减规律为理论基础新经济时代:以知识的无限性和投资收益递增规律为指导思想二:管理原则的创新。前四代管理思想的基本原则:1:劳动的分工和再分工、自身利益(亚当。斯密)2:依据精细划分的工作付酬(巴贝奇)3:管理的分工和再分工、体力与脑力分离(泰罗)4: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泰罗、韦伯)5:每个人应该只有一个上司(法约尔)6:自动化运动。三:经营目标创新。1:以可持续发展代替利润最大化2:以公司市场价值代替市场份额。四:经营战略创新。传统的竞争战略:“零和博弈”。信息时代: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双赢原则”。五:生产系统创新。1990年代后由MPR和MPR2发展出EPR(企业资源计划)。EPR的核心思想: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2: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3:体现事先计划和事中控制的思想。六:企业组织创新1: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由极端化向扁平化方向发展2:建立学习型组织3:规模经济的传统正在改变4:虚拟公司正在代替传统的实体型企业
第九题答案: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中国官僚资本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的管理;我国革命根据地公营企业的管理;全面学习西方的管理模式;探索中国现在管理模式二: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由国内管理向国际化管理转化;由科学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化;由首长管理向人性化管理转化;由政府管理向民营化管理转化;由封闭式实体管理向开放式虚拟管理转化。第三章:第一题答案:系统:是指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二:系统的特征1:集合性。这是系统最基本的特征。一个系统至少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系统构成。2:层次性。系统的结构是有层次的,构成一个系统的子系统和子子系统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相关性。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就是系统的相关性;。管理者从系统理论中得到的启示:运用系统理论进行管理1:整体性原理2:动态性原理3:开放性原理4:环境适应性原理5:综合性原理
第二题答案:一:明确每个人的职责。挖掘人的潜能的最好的办法是明确每个人的职责1:职责的界限要清楚2:职责中要包括横向联系的内容3:职责要落实到人二:职位设计和权限委任要合理。一个人对工作是否能做到完全负责取决于三个因素1:权限;实行任何管理都要借助于一定的权力,没有一定的权力任何人都不可能对工作实行真正的管理。2:利益;完全负责意味着要承担风险,任何的管理者在承担风险的同时都要对收益进行权衡。这种利益不仅仅是物质利益,还包括精神利益。3:能力,能力是完全负责的关键因素。职责和权限、利益、能力之间的关系遵守等边三角形三: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
第三题答案:人本原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20世纪末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特点主要观点:一:职工是企业的主体;二: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三: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四:管理是为人服务的。企业要想做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必须做到1:企业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研究市场需求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据此确定企业的经营和产品发展的方向。2:企业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提高设备和材料的使用效率,降低成本3:企业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研究企业的消费者。总结: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是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第四题答案:效益、效率、效果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效果:由投入经过转换而产出的成果,其中有的是效益的,有的是无效益的。效率: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反映了劳动时间的利用状况,与效益有一定的联系
效益: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管理,可从社会和经济两个不同角度去考察,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比社会效益直接、明显,可有效度量;社会效益则难以计量,只能借助于其他形式来间接考察
人类活动为什么要追寻效益原理?1:管理效益的直接形态是通过经济效益而得到表现的。2:影响管理效益的因素很多,其中主题管理思想正确与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3:追求局部效益必须同追求全局效益协调一致。4:管理应追求长期稳定的高效益。5:建立管理活动的效益观。
第五题答案:管理有效性的实质是:公正、客观。管理者在追求自身工作的效益时要做到:1:管理效益的直接形态是通过经济效益而得到表现的。2:影响管理效益的因素很多,其中主题管理思想正确与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3:追求局部效益必须同追求全局效益协调一致。4:管理应追求长期稳定的高效益。5:建立管理活动的效益观。
第六题答案:伦理的特性1:非强制性——伦理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起作用,体现了自觉性和内在性2:非官方性——伦理是约定俗成的,不需要通过行政命令或法定程序来制定3:普适性——所有人都受伦理的指导、调节和约束4:扬善性。伦理与法律的关系:伦理和法律在内容上相互渗透。伦理是不成文的法律,法律是最低程度的伦理。伦理和法律在作用上相互补充。伦理可以引导人们遵守法律,而法律可以作为维护伦理的威慑力量。伦理与效益的关系:企业的伦理经营不仅使除所有者之外的利益相关者(债权人、员工、顾客、供应者、竞争对手、社区和政府)的利益得到不同程度的增进,而且使企业自身的效益得到提高。1:企业的伦理经营意味着企业注重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而需付出一定的成本2:伦理与效益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3:历史证明效益和伦理具有兼得的可能性第四章:第一题答案:一:法律方法的内容与实质。内容: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条例和司法仲裁工作,调整社会经济的总体活动和各企业单位在微观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关系,以保证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管理方法。实质:体现全体人们的意志,并维护他们的根本利益,代表他们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实行强制性的统一的管理二:法律的特点与作用。严肃性、规范性、强制性。三:法律方法的正确运用:1:利用法人的权力自觉抵制不正之风。2:应严格明确企业的责任和义务。
第二题答案:一:行政方法的内容: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运用命令、规定、指示、条例等行政手段按照行政系统和层次,以权威和服从为前提,直接指挥下属工作的管理方法。实质:通过行政组织的职务和职位来进行管理,特别强调职责、职权、职位而并非个人的能力或特权二:行政方法的特点和作用。1:权威性——行政方法所依托的基础是管理机关和管理者的权威。2:强制性——行政权力机构和管理者所发出的命令、指示等对管理对象具有程度不同的强制性,行政方法就是通过这种强制性来达到指挥与控制的目的3:垂直性——行政方法是通过行政层次来实施的,基本上属于“条条“的纵向垂直管理4:具体性 5:无偿性。行政方法的作用1:有利于组织内部统一目标,同意意志。2:行政方法是实施其他各种管理方法的必要手段3:可以强化管理作用,便于发挥管理职能4:行政方法便于处理特殊问题。三:行政方法的正确运用1: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行政方法的本质是服务2:行政方法的管理效果为领导者水平所制约3:信息在运用行政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3:信息在运用行政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4:行政方法由于借助了职位的权力,所以对下属有较强的约束力。这种特点使得上级在使用行政方法时忽视了下属的正确意见和合理的要求,不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第三题答案:一:经济方法的内容与实质经济方法: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管理方法。不同的经济手段在不同的领域中发挥的作用不同。价格、税收、信贷、利润、工资、奖金与罚款。二:经济方法的特点:利益性、关联性、灵活性、平等性。三:经济方法的正确应用1:注重经济方法和教育方法的有机结合2:注重经济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不断完善。
第四题答案:教育方法的主要内容:1:人生观及道德教育 2: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3:民主、法治、纪律教育4:科学文化教育5:组织文化建(组织文化:组织员工在较长时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有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的总称。在组织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必须突出管理的人本原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企业应选择正确的教育的方式应少采用被动的讲授教育,而多采用主动的小组讨论、现场实习、和体验实习等方法。第五章:第一题答案:一:功利主义伦理观。功利主义的目标:为尽可能多的人提供尽可能多的利益。1:功利主义对效率和生产率有促进作用,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2:会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二:权利至上的伦理观。认为:决策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作出。 1:积极的一面:保护了个人的自由和隐私2:消极的一面:接收这种观点的管理者把个人自由的保护看的比工作的完成更重要。三:公平原则的伦理观。认为:管理者应该公平的实施规则。四:综合社会契约的伦理观。主张:把实证和规范两种方法并入商业伦理中,即要求决策者在决策时要综合考虑实证和规范两方面的因素。这种伦理观综合了两种“契约”1:经济参与人当中的一般契约,这种契约规定了做生意的程序2:一个社区中特定数量的人当中的较特定的契约,这种契约规定了哪些行为方式是可接受的。
第二题答案:合乎伦理的管理具有以下7个特征1:把遵守伦理规范最为获取组织利益的一种手段,更把其视为组织的一项责任2:不仅从组织自身的角度出发,更从社会整体角度出发3:尊重所有者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善于处理组织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4:不仅把人看作手段,更把人看作目的5:超越了法律的要求,能让企业取得卓越的成就6:具有自律的特征7:合乎伦理的管理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第三题答案:1:道德发展阶段2::个人特征。人们发现2个变量影响个人行为:“自我强度”和“控制中心” 3:结构变量。在不同的结构中,管理者在时间、竞争和成本等方面的压力也不同,压力越大越可能降低伦理标准4:组织文化。最有可能产生高伦理标准的组织文化是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以及风险和冲突承受能力的组织文化,处在这种文化中的管理者,具有进取心和创新精神。与弱组织文化相比,强组织文化对管理者的影响更大5:问题强度
第四题答案:改善伦理行为的途经1: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 2:建立伦理守则和决策规则3:在伦理方面领导员工(高层管理者在言行方面是员工的表率,高层管理者可通过奖惩制度影响员工的伦理行为)4:设定工作目标 5:对员工进行伦理教育6: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7: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8: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
第五题答案:一:企业环境的伦理行为1:保护环境2:以“绿色产品”为研究和开发的主要对象3:污染治理。二:企业对员工的伦理行为1:不歧视员工 2: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员工3: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4:善待员工的其他举措。 三:企业对顾客的伦理行为1:提供安全的产品2:提供正确的产品信息3:提供售后服务4:提供必要的指导5:赋予顾客自主选择的权利。四:企业对竞争对手的伦理行为。不压制竞争,不搞恶心竞争,不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搞垮对手
五:企业对投资者的伦理行为。为投资者带来有吸引力的投资报酬;应将企业的财务状况及时、准确的报告给投资者
六:企业对所在社区的伦理行为。企业不仅要为所在社区提供就业机会和创造财富,还要尽可能为所在社区作出贡献。第六章:第一题答案:组织文化: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其任务是努力创造这些价值观念体系和共同的行为准则。
第二题答案:组织文化的基本特征。组织文化在本质上属于“软文化”范畴,是组织自我意识所构成的文化体系。组织文化相比教社会文化和民主文化有它们的共同属性和自己的不同之处。1:组织文化的核心是组织价值观2:组织文化的中心是以人为主体的人本文化3:组织文化的管理方式是以柔性管理为主4:组织文化的重要任务是增强集体凝聚力。
第三题答案:组织文化的基本要素有:一:组织精神。经过经心培养和逐步形成的并为全体组织成员认同的思想境界、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它反映了组织成员对本组织的的特征、地位、形象等例: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七精神”。二:组织的价值观。组织价值观是指组织评判事物和指导行为的基本信念、总体观点和选择方针。它具有调节性、评判性、驱动性。组织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优秀的组织总会追求崇高的目标、高尚的社会责任和卓越创新的信念。例:美国百事可乐公司认为“顺利是最重要的”三:组织形象。组织形象:指社会公众和组织成员对组织、组织行为与组织各种活动成果的总体印象和总体评价,反映的是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承认程度,体现了组织的声誉和知名度。其中对组织形象影响较大的因素有5个1:服务、产品形象2:环境形象3:成员形象4:组织领导者形象5:社会形象。
第四题答案:组织形象。组织形象:指社会公众和组织成员对组织、组织行为与组织各种活动成果的总体印象和总体评价,反映的是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承认程度,体现了组织的声誉和知名度。其中对组织形象影响较大的因素有5个1:服务、产品形象2:环境形象3:成员形象4:组织领导者形象5:社会形象。

⑷ 需要:《工作分析与职位评价》历年来的自考试卷与答案先谢谢拉!!!

安电子科技大学专业介绍 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和计算机信息科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具备系统思想、信息管理的知识与能力,能从事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和管理部门的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评价与管理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程序设计(Delphi)、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信息处理、信息管理学、数据库系统设计、预测与决策、信息经济学、运筹学与系统工程、信息资源管理、互联网应用、信息系统开发、软件技术基础。 2.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和计算机科学理论基础,掌握网络工程中近代通信网络的基本理论及网络工程的实用技术,了解网络协议体系、网络互联技术,具备网络规划、设计与实现的工程实践能力,能从事网络性能分析与评价、网络工程设计与建设、网络运行维护和管理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微机原理与应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数据结构、互联网应用、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运行与维护、网络安全、网络性能分析与评价、计算机病毒与防护。 3.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信息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使用网络开展商务活动,从事现代商务管理、电子商务开发、应用与管理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主干课程: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子商务技术基础、网络信息系统、国际商务、互联网应用、电子商务技术、软件技术基础、商务网站的设计与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网络企业商务模型与经营战略、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电子商务的结算与支付。4.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及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具有基本的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能力;熟练掌握先进的程序设计技术和主流开发平台工具;具备基本的项目管理知识与协调能力;从事通信、金融、自动化与信息安全等与计算机应用领域相关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数字逻辑电路、微机原理与应用、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面向对象技术与程序设计(C++)、操作系统概论、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软件结构与中间件技术、软件体系结构、软件测试与质量控制、软件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统一建模语言(UML)。5.金融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经济数学基础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掌握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具备运用现代金融学理论的方法和手段,从事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等领域实务与研究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主干课程:西方经济学、基础会计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保险学、中央银行概论、商业银行业务管理、风险管理、国际信贷、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投资学、项目管理、财政学、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金融统计、互联网应用。 6.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理论基础及计算机基础,掌握工商企业经营管理基本理论,熟悉现代管理的基本知识,具备运用现代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能从事政府机关的国家公务员工作和企事业单位业务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基础会计学、货币银行学、国际贸易与金融、统计学、经济法、财务会计、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财务管理、西方经济学、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运营管理。7.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职业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主干课程: 人力资源管理、 人员评测理论与方法、劳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劳动心理学、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比较、市场调查与预测、领导科学与艺术、培训开发与管理 、财务管理 、工作分析与职位评价。

⑸ 《工作分析的理论和技术(Ⅰ)》第二次作业答案

一、工作分析的时机:

1、新的组织或机构建立;

2、组织战略、业务发展或由于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或新系统的产生使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发生变化;

3、新的工作产生;

4、存在职位空缺、相互推诿等问题时。

二、工作分析前需明确的问题:

1、组织高层管理人员:是否清楚了解工作分析的必要性、是否了解工作分析的目标、是否知道实施的流程、是否知道花费的时间和金钱以及人力?

2、组织中层管理者:是否了解工作分析的必要性、是否了解工作分析对本部门的影响?

3、一般员工:是否了解工作分析的目的、是否知道工作分析过程中本人需要给予哪些配合?

三、工作分析的通用流程:

1、确定工作分析的目的,以决定收集信息的类型和方法

A、以组织优化为导向的工作分析强调:a、对工作职责、权限的明确界定

b、将工作置于流程和战略分解体系中,重新思考其定位

c、职位边界的明晰化

B、以甄选为导向的工作分析强调:a、对工作所需的教育程度、工作经验、知识技能与能力的界定

b、确定各项任职资格要求的具体等级和水平

c、建立胜任特征模型

C、以培训开发为导向的工作分析强调:a、对工作典型样本、工作难点的识别

b、对工作中常见的错误分析

c、任职资格中可培训部分的界定

D、以考核为导向的中作分析强调:a、对工作责任以及责任细分的确定

b、收集有关各项职责预任务的重要程度、过失损害的信息

c、为考核指标的提取以及权重的确定提供依据

E、以薪酬为导向的中作分析强调:a、职位在组织中的地位以及对组织的战略贡献

b、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

c、工作职责与任务的复杂性与难度

d、工作环境条件

e、工作负荷与强度的大小等

2、调查工作相关的背景信息

3、选择典型职位(职位过多情况时使用)

4、选择工作分析的方法:工作实践、典型事例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工作日志法等

5、进行岗位分析

6、收集相关工作信息

7、整理和分析所得到的工作信息

8、工作分析的结果形成(编写工作分析说明书)

9、工作分析结果的核对和修订

⑹ 工作分析中方法分析常用的方法是

1、观察法

观察法是工作人员在不影响被观察人员正常工作的条件下,通过观察将有关的工作内容、方法、程序、设备、工作环境等信息记录下来,最后将取得的信息归纳整理为适合使用的结果的过程。

2、访谈法

访谈法是访谈人员就某一岗位与访谈对象,按事先拟定好的访谈提纲进行交流和讨论。访谈对象包括:该职位的任职者、对工作较为熟悉的直接主管人员、与该职位工作联系比较密切的工作人员、任职者的下属。为了保证访谈效果,一般要事先设计访谈提纲,事先交给访谈者准备。

3、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是根据工作分析的目的、内容等事先设计一套调查问卷,由被调查者填写,再将问卷加以汇总,从中找出有代表性的回答,形成对工作分析的描述信息。问卷调查法是工作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问卷调查法的关键是问卷设计,主要有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形式。

4、工作日志法

工作日志法是指任职者按照时间顺序详细记录下来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然后经过工作分析人员的归纳、提炼,获取所需工作信息的一种工作分析方法,又称工作活动记录表。根据不同的工作分析目的,需要设计不同的“工作日志”格式,这种格式常常以特定的表格体现。

(6)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第四版答案扩展阅读

观察法的优点是:取得的信息比较客观和正确。但它要求观察者有足够的实际操作经验;主要用于标准化的、周期短的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工作,不适用于工作循环周期长的、以智力活动为主的工作;不能得到有关任职者资格要求的信息。观察法常与访谈法同时使用。

访谈法通常用于工作分析人员不能实际参与观察的工作,其优点是既可以得到标准化工作信息,又可以获得非标准化工作的信息;既可以获得体力工作的信息,又可以获得脑力工作的信息。

同时可以获取其他方法无法获取的信息,比如工作经验、任职资格等,尤其适合对文字理解有困难的人。其不足之处是被访谈者对访谈的动机往往持怀疑态度,回答问题是有所保留,信息有可能会被扭曲。

⑺ 川大《工作分析的理论和技术(Ⅰ)》第2次作业

ADCBEBBDACCDBAACDA

⑻ 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重点

看来是要写总结之类的东西了:
首先:从你所做的工作入手,分析在该岗位上原来的工作现状,和取得的成果。
其次:分析你接手之后的一些变化,例如取得什么奖励,获得了什么反响。
再次:在你从事工作过程中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自己获得经验和知识。
最后对工作今后自己的看法和展望。
不知道你说的具体写什么,所以自己就给你说了一下框架
希望能够帮到你

⑼ 工作分析的方法有哪些如何应用

职务分析又叫工作分析,常用的方法有这样几种:1、访谈法。工作分析人员就某一职务或者职位面对面地询问该职位的任职者、对工作较为熟悉的直接主管人员、与该职位工作联系比较密切的工作人员、任职者的下属等对工作的意见和看法。包括个人访谈法和小组访谈法。这种方法能提供标准与非标准工作信息,也能提供身体和精神方面的信息。2、观察法。工作分析人员直接对员工工作的全过程进行观察。直接观察适用于工作周期很短的职务。如保洁员,他的工作基本上是以一天为一个周期,工作分析人员可以一整天跟随着保洁员进行直接工作观察。3、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工作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具体来说,是根据工作分析的目的、内容等由有关人员事先设计一套工作分析调查问卷,由被调查者填写,也可由工作分析人员填写,最后再将问卷加以归纳分析,从中找出有代表性的回答,形成对工作分析的描述信息。问卷调查法的关键是问卷设计,主要有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形式。4、工作日志法。工作日志法是指任职者按照时间顺序由操作者详细记录下自己一天或连续几天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然后经过工作分析人员的归纳、提炼,获取所需工作信息的一种工作分析方法,通过填写表格,提供有关工作的内容、程序和方法,工作的职责和权限,工作关系以及所需时间等信息。5、关键事件法。关键事件法是通过管理人员、员工或熟悉其他工作的员工,记录工作行为中的关键事件(指使工作成功或失败、盈利或亏损、高效或低产等的行为特征或事件),然后对它们进行分类,总结出工作中的关键特征和行为要求并进行登记记录的方法。6、另外还有其他方法:如,技术会议法(专家讨论法);活动记录法;设计信息法;档案资料法;任务调查表法;工作实践法。

阅读全文

与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第四版答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求长方体的面积有什么简便方法吗 浏览:233
蓝莓怎么养殖方法 浏览:328
四年级数学未知数计算方法 浏览:348
已知等式求解方法视频 浏览:392
通大便有什么最快方法 浏览:899
女人如何长高的好方法 浏览:444
手机pin码忘了怎么办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568
青岛海珍品食用方法 浏览:667
如何创新党课方式方法 浏览:118
手机壳鉴别方法 浏览:22
种猪使用方法 浏览:725
voto手机有没有一种解密码的方法 浏览:434
肯德基鸡翅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779
中原通使用方法 浏览:992
农村无烟灶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94
电脑开机故障现象原因排除方法 浏览:460
瑜伽垫拉力器使用方法图片 浏览:7
肌肉锻炼的原则和方法 浏览:213
单相交流电机的检测方法 浏览:45
腰大肌拉伤的治疗方法 浏览: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