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4什么是成本性态,成本按其性态可分为哪几种,举例
一 成本性态分析是将成本表述为产量的函数,分析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然后按照成本对产量的依存性,最终把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大类。它联系成本与产量的增减动态进行差量分析,是构成基础性管理会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 按照成本性态,通常可以把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
(一)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时期及一定产量范围内,不直接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固定成本总额不因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但单位固定成本(单位业务量负担的固定成本)会与业务量的增减呈反向变动。固定成本按其支出额是否可以在一定期间内改变而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
(二)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在特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会随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变动成本总额因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变动成本(单位业务量负担的变动成本)不变。变动成本也可以区分为两大类:技术变动成本和酌量性变动成本。
(三)混合成本
混合成本就是“混合”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种不同性质的成本。一方面,它们要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它们的变化又不能与业务量的变化保持着纯粹的正比例关系。混合成本兼有固定与变动两种性质,可进一步将其细分为半变动成本、半固定成本、延期变动成本和曲线变动成本。
Ⅱ 管理会计中成本性态分析涉及哪些方法
高低点法,
是根据历史成本资料中产量最高及产量最低期成本以及相应的产量,推算单位产品的增量成本,以此作为单位变动成本,然后根据总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来确定固定成本的一种成本估计方法。
散布图法
散布图法,是根据若干期历史成本资料,绘制各期成本点散布图,按目测所得成本变动趋势画出成本直线,在图上确定直线的截距即固定成本,然后据以计算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估计方法。
回归直线法
回归直线法,是根据一系列历史成本资料,用数学上的最小平方法的原理,计算能代表平均成本水平的直线截距和斜率,以其作为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估计方法
工业工程法
工业工程法,在这里是指运用工业工程的研究方法,逐项研究决定成本高低的每个因素,在此基础上直接估算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估计方法。
契约检查法
契约检查法,是根据企业签订的契约和合同、既定的管理与核算制度,以及支付费用的规定等估算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方法。
账户分析法
账户分析法,是根据各个账户(包括明细账户)的本期发生额,通过直接判断或比例分配,对成本进行估计的一种方法。
上述各种成本估计的方法,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不能指望使用一种方法解决全部成本估计问题,往往需要互相补充和印证。
工业工程法可能是最完备的方法,即可以用于研究各种成本性态,但它也不是完全独立的,在进入细节之后要使用其他技术方法作为工具。
账户分析法是一种比较粗略的分析方法,在判定某项成本的性态时还要借助契约检查法、工业工程法或历史成本分析法。
契约检查法只能用于明确规定了计费方法的项目,而许多项目并不是这样的。
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和回归直线法,都属于历史成本分析的方法,它们仅限于有历史成本资料数据的情况,而新产品并不具有足够的历史数据。
总之、应当把这些方法看成一个总体,根据不同对象选择适用的方法,并尽可能用其他方法进行印证。如果不同方法得出的结果有较大差距,则需要判断哪种方法更适合该对象。成本分解,实际上是一个对成本性态进行“研究”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汁算过程。
Ⅲ 成本性态分析:有关散布图法
散布图法是一种管理会计的学科内容,也被叫做布点图法.
它是指将所观察的历史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图,据以确定半变动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各占多少的一种方法。
散布图法的基本步骤嘛,是以横轴代表产量,纵轴代表成本,将观察到的半变动成本数据标在坐标图上,绘成各期的成本散布图,然后根据目测,在各成本点之间画出一条反映成本平均变动趋势的直线,其与纵轴的交点即为固定成本,然后再据此计算单位变动成本。
如果还需要更多的内容,建议你系统的学习一下.约耗时3-4小时....GOOD LUCK...
Ⅳ 成本性态分析的成本性态分析的特点
成本性态分析就是要用特定的办法,对成本和业务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选择采用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和回归直线法等技术,将所有成本都划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二大类,但由于相关范围的存在,成本性态分析通常具有相对性、暂时性和可转化性等特点:
1、相对性。是指在同一时期内同一成本项目在不同企业之间可能具有不同的性态。这种相对性决定了不同企业都有着区别于其它企业的不同的成本特性;
2、暂时性。是指就同一企业而言,同一成本项目在不同时期可能有不同的性态。将产品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基本条件是“相关范围假定”,然而,从长远看,任何一种成本不可能永久地保持不变,也不可能与业务量永久地保持线性关系,传统成本性态划分是传统管理会计目标及行为短期性的体现。此外,传统成本性态将固定成本简单地作短期的期间化处理,淹没了大量的长期性和战略性的重要信息,使企业多项活动的绩效难以真正体现。
Ⅳ 管理会计常见的分析方法
1、成本性态分析法:将成本表述为产量的函数,分析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然后按照成本对产量的依存性,把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大类。它联系成本与产量增减关系的动态进行差量分析,构成了现代管理会计中一项基础性的内容。
2、本量利分析法:将成本、产量、利润这几个方面变动所形成的差量相互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其核心部分是确定“盈亏临界点”,从动态上掌握有关因素变动对企业盈亏消长的规律性的联系。这对帮助企业在经营决策中根据主、客观条件有预见地采用相应措施实现扭亏增盈,有重要意义。
3、边际分析法:增量分析是一种形式,它涉及的增量是指自变量的微量变化。这个微变化所形成函数的精确变化率,就是边际的概念,在数学上用导数表现。边际分析可用来确定生产经营最优化目标,企业生产经营的最优化目标——如成本最低、利润最多等,都可运用边际分析的方法来确定其最优的边际点(如能使企业成本达到最低的产量、实现利润最多的销售量是多少,等等)。
4、成本—效益分析法:在经营决策中,适应不同的情况形成若干独特的“成本”概念(如差别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沉没成本等)和相应的计量方法。以此为基础,对各种可供选择方案“净效益”(总效益与总成本之差)进行对比分析,以判别各有关方案的经济性。这是企业用来进行短期经营决策分析评价的基本方法。
5、折现的现金流量法:将长期投资方案的现金流出(投资额)及其建成投产后各年能实现的现金流入,按复利法统一换算为用同一时点的数值(现值、终值或年值)来表现,然后进行分析对比,以判别有关方案的经济性,使各方案投资效益的分析和评价建立在客观而可比的基础上。
Ⅵ 成本性态分析是什么
成本性态分析就是对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在数量上具体掌握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规律性关系,以便为企业正确地进行*3管理决策和改善经营管理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它对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争取实现*5的经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约束性固定成本是管理当局的短期(经营)决策行动不能改变其具体数额的固定成本。例如保险费、房屋租金、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等。这些固定成本是企业的生产能力一经形成就必然要发生的最低支出,即使生产中断也仍然要发生。
(6)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有那些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变动成本在特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会随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只有在相关产量范围内,变动成本总额才随产量变动而正比例变动。
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基数,当业务量增长超出了这个范围,就与业务量的增长成正比例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