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声乐歌唱中正确的呼吸方法
呼吸在歌唱中非常重要,是因为它直接影响歌唱者歌唱的音准、音质和艺术表现。如果不能科学的运用呼吸,将会给发声带来许多毛病。解决歌唱中的呼吸问题,是解决声乐的一个基本的问题,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对初学者更为重要。下面我将从歌唱呼吸的重要性,呼、吸的生理技能和及时纠正不良的呼吸方法三方面进行论述。
声乐歌唱中呼吸的重要性
首先从歌唱器官来说,它包括:发声器官、共鸣器官、构语器官和呼吸器官四个部分。这几个部分协调配合,才能发出美妙的歌声来。而呼吸器官的活动比较明显可以触知,它可以通过人的意识加以控制。它就像二胡、提琴的弓子,是歌声的激动器,弓子运用得好,才能演奏出好的效果。歌唱的呼吸方法正确,才能为好的歌唱打下坚实的基础。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没有气息对声带的作用,声带是不会发声的。正如前面的例子,若没有弓子在琴弦上的运动,也就不可能使琴弦因振动而发声。再如:手风琴若没有风箱的开合,簧片就不会因空气的冲击而发声振动,发出声音。同样道理,歌唱时声带如不受肺中呼出空气的冲击,声带就不可能因振动而发声。“气动则发声”说明了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
有些人坚持不断的呼吸训练,吸气多少时间,保持多少时间。他们可以吸很多气甚至可以保持相当长的时间,可是一张嘴却发不出好的声音,也唱不出好的旋律来,声音发紧、发直,有憋气感,实际上是有一肚子的气却用不上,造成了呼吸僵硬的毛病。针对这个问题,还应一分为二地看呼吸在歌唱中的作用。首先要明确歌唱的呼吸是一种技术方法、一种手段,它不能包括整个歌唱技巧。其次,要明确认识歌唱的呼吸也是肌肉自然运动的结果,也是有感情、有激情的一种运动形式。
歌曲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多种多样的,无论语气、语调和用气的力量上都因内容而有所不同。如安慰人的语气一定是委婉、柔和的,而命令人的口气是威严有力的。两种思想感情,就产生两种呼吸感觉,前者在呼吸运用上就比较从容、舒缓;而后者则果断、急促。所以对一个歌唱者来说要有“激情”的歌唱,呼吸也就在激情的带动下为表现内容而成为一种下意识的活动了。呼吸在歌唱中有特殊的重要性,但不能片面地为了呼吸而练呼吸,这样会削弱呼吸在歌唱中所起的作用。
声乐歌唱中呼、吸的生理技能
就呼吸而言,呼和吸都是肺部的活动,肺位于胸腔内。从胸腔的构造来看,胸腔是由十二对半圆形的肋骨围成的,肋骨的后边连着脊柱。其中上边的七对肋骨,前端附着于胸骨,下边五对肋骨的前端互相衔接,而有第七对肋骨间接地接在胸骨上(第11、12对肋骨前端游离开来叫浮骨)。肋骨之间有几层肋间肌密封着形成一个没有空隙的圆筒形的胸廓,它的上部窄下部宽,肺就在其中。胸部的外部有许多肌肉包囊和连接着,它们的紧张和松弛,改变着胸廓的大小,操纵着空气的吸入和排出。这些肌肉群中,如肋间肌、提肋肌、胸大肌、胸小肌、前斜角肌、后斜角肌等,它们的紧张形成胸廓扩大。这些肌肉称为吸气肌肉群。另一群肌肉,如下斜肌、胸横肌、肋间内肌、中间腹直肌及腹内斜肌等,它们的紧张形成胸廓的缩小,这些肌肉称为呼气肌肉群。呼气肌肉群中的腹直肌和腹内斜肌都是腹部的肌肉,由于吸气肌肉群紧张胸廓扩大,横膈膜向下和向四周伸展,压迫了腹直肌和腹内斜肌,它们要恢复原状,迫使横膈膜向上,而成为呼气肌肉群中的主要力量。小腹和胸腔在呼吸活动中有直接的关系。戏曲中的提肚劲、丹田气、丹田之音等说法就是由此而来的。丹田气我们在歌唱时也会用到,它单靠小肚子的收缩还不足以形成支持声音的力量,它还必须与下部肋骨的扩张保持力量形成对抗,才能产生丹田气。丹田气是一种有力度的可以支持声音的气息。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下部肋骨连同横膈膜下沉向四周伸展,这是吸气的动作。生活中吐故纳新的呼吸,吸和呼交替,也就是吸气肌肉群一张一弛是没有什么对抗的。可是在歌唱中为了支持一定的音高和一个较长的乐句,必须对吸入的气加以控制,让它有节制、有力度地慢慢呼出,这就要有意识地控制吸气肌肉群,让其尽量保持住吸气后的状态,这实际上是一种生理现象,这种生理现象只有我们正确认识它的时候,才能为我们的歌唱服务。
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歌唱也来源于生活,歌唱的呼吸技巧取之于生活。譬如,要吹掉桌子上的灰尘,如果用力过猛会迷住眼睛,怎样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亲生体会到两肋的张开,并稳定地保持了吸气时的感觉,力量很集中,很自如,吹出来的气就像一条线似的,由小肚子直通到嘴唇,并没有憋气的感觉。再如,站在高处喊:“哎——咳——”就像对着大海和山谷喊一样的感觉,都会体会到小肚子与两肋的对抗力量。在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和体会,就能很快地了解呼吸的生理机能,掌握好歌唱的呼吸。
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及问题纠正
胸腹式联合呼吸是目前被采用的正确呼吸,也是符合生理条件的自然的深呼吸,这种呼吸在深度和高度上发挥了整个呼吸器官的最大能量。由于可以吸进足量的空气,所以说它的容量大,弹性大,能够稳定地保持住下肋骨及横膈膜的张力和来自小腹的收缩力量,形成均衡的对抗,有利于控制和产生对声音的支持力量。这些都为气息有规律地、平滑地达到喉咙提供良好的条件,容易做到有弹性、有力度、不漏气、灵活自如不感到疲劳的呼吸要求。
但有些人没有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吸气过浅,使得颈部肌肉紧张,面部痉挛,张不开嘴,有憋气的感觉,不能完整地唱一首歌,甚至一个乐句,这些人多数都是初学声乐者,他们在吸气时多数都耸肩。另一部分人似乎理解和掌握了歌唱的呼吸方法,认为吸进的气越多,在身体内停留的时间越长越好,这些想法都是片面的。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吸气的力量压力越大,呼气力量的反抗就越强。这样就会引起身体肌肉越来越紧张,给声带造成的错误压力就越来越大,从而引起发声器官的紧张、僵硬,会造成声音上的毛病。歌唱时呼吸不当,不仅造成生理上的紧张,更严重的是由此而引起心理上的紧张和精神上的紧张等等。还有一部分人随便唱的时候歌唱的感觉还很好,真正让其演唱时整个歌唱器官和呼吸器官都处在僵硬的状态。这些人往往思想负担太重。因此及时调整思想情绪也非常重要。
对于初学者应注意呼吸方面的训练
(一)吸气练习。吸气时,横膈膜下降,使胸腔底部向下伸展,同时胸腔两肋张开,胸腔全面扩大。此时,因胸腔和肺部扩大,外界空气即吸入肺内。吸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气息应吸在胸腔下部,不可过浅(如胸式呼吸),也不可过深(如腹式呼吸)。
2、吸气时要柔和平稳,做到全胸部自然的扩张(长、宽、高三方向),不可用强制的力量,呼气器官各部分都不能有僵硬、逼紧的感觉。强制性地下降横膈膜和张开两肋都是不许可的。
3、要用鼻和嘴一起吸气。如果只用鼻吸气,初学者易犯软腭(小舌)塌下的毛病,而产生鼻音。
4、吸气要适度,吸得过分饱满,会引起歌唱器官的紧张,使声音失去弹性。吸入气息的多少,应根据所唱乐句的长短、力度的大小、音的高低和艺术表现的要求来决定。
5、要学会无声地吸气,吸气时如果发出不必要的响声,混杂在歌声中,就会影响歌唱的表现。如果吸气的动作做不好,可用下面的方法来体会一下吸气的感觉:(1)、用闻花香的方法来体会一下吸气的感觉。我们在闻花香时,气往往吸得自然、柔和而深入,符合歌唱的要求。(2)、当我们跑步、爬山或登高时,吸气急促而深入,可以从这样的呼吸动作中体会到歌唱吸气的部位。总之,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吸气,吸气是歌唱的准备,吸得好,才能唱得好。
(二)呼气练习。呼气时,一方面,依靠胸腔本身的弹性作用和胸腔呼气肌肉用力,逐渐将肋骨拉下,使胸腔缩小;另一方面,腹部肌肉有控制地收缩,压迫腹腔内器官向上,使横膈膜逐渐抬起(回到原来的位置)。小腹收紧是唱歌时的基本动作,否则就失去了唱歌的基础。这样做是和平时的呼吸有一定区别的,要求呼气的肌肉和吸气的肌肉同时工作;也可以说,呼气时必须保持有吸气时的感觉。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声音一停就会有自然的吸气,而且自然吸得快而多。因此,在发声时,这两套完全敌对的肌肉是彼此不相让地在工作着的,它们相互控制着气压和气流。这必须从原来的姿态改变过来,经过不断地操练,形成一套新的习惯。
声乐歌唱中呼吸应注意一下几点:
1、日常生活中的呼气与歌唱时的呼气有区别,这是由歌唱艺术的要求所决定的。流畅的歌唱是歌唱技术的基础,歌唱者为了掌握持久地、均匀地、优美地拖长声音的本领,就必须学会持续地、平稳地、有节制地控制吸气的能力。
2、呼气时,应保持吸气的状态,使横膈膜和胸腔吸气肌肉微微保持紧张,以免气一下泄出。
3、控制呼气的力量要适度。“保持”的力量太大,就会把气压住,使气息不能流畅的呼出;“保持”的力量过小,呼吸便保持不住,气就很快用尽。例如,拉二胡时,手持弓的力量如果太大,拉出来的声音就很嘈杂,不悦耳;弓的力量用得太小,声音就拉不响。又如,我们用手捏着一只鸟,应该捏得松紧适度,捏紧了,鸟便会被捏死,捏松了,鸟便会飞走。从这两个例子中,可以体会到应该怎样保持和控制气息才能做到既保持了气息,又使气息的呼出自然、均匀、积极而富有弹性。
4、呼气不可僵硬,而应根据音乐上的高、低、强、弱、连、断、放、收、抑、扬、顿、挫,灵活地加以变化和控制。为了更形象、更直观地感觉呼气的动作,可以想象和体会婴儿的哭声,青蛙的叫声,以及大笑时的动作。
对那些吸气过多过饱的演唱者,应从根本上减弱呼气的力量。来求得呼与吸两群肌肉力量的平衡(也就是呼与吸、压力与抗压力的平衡)。再者,应该放弃对呼气的注意力。使他们去认识正确发声时是全身肌肉的运动。如走着唱、甩着胳膊摇头唱等,使其找到正确的用力方法,调动起全身的歌唱欲望。进一步说,手指头、脚指头都在唱,使整个身体都在歌唱,以此来转移他们对呼吸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应该懂得,歌唱的呼吸必须与所演唱的歌曲相吻合。例如,唱进行曲时,呼气应当沉着坚定;唱抒情的歌曲时,呼气应当柔和平稳。只有从歌曲的内容和音乐的表现出发,去运用自己的呼吸,才是解决歌唱者练习歌唱呼吸的真正目的和正确途径。
呼吸在歌唱中虽然重要,但是不能片面地强调和理解,应从生理的结构方面去认识、理解呼吸中肌肉运动的自然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能违背其自然运动的规律。“人之所以能够统治自然界,就因为人首先服从于自然界。人一方面支配自然、征服自然,使自然界听命于自己的意志,服务于自己的目的;另一方面,人又始终是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始终服从于自然界的规律。”歌唱的呼吸也是一样。要想掌握好歌唱的呼吸,首先要服从生理的运动规律。声乐训练的目的是要唱出好的歌声,一方面是大脑支配呼吸运动的结果;另一方面歌唱的声音自然地服从于呼吸中肌肉运动,同时呼吸还服从于歌唱的声音,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是一种生理规律。在歌唱中一旦违背了这种规律,歌唱的声音就会出现错误。针对初学声乐者,对歌唱的呼吸了解得很少,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让他们知道,学声乐是训练身上某些肌肉去担任特殊的工作,工作是因为要把歌唱好;也可以说,学声乐是要把平时用来讲话的工具,经过改造和发展成为歌唱的乐器。把其讲得直观一些,再让他们去认识和理解歌唱的呼吸,找到某些歌唱的呼吸方法和手段,才能更好地完成声乐教学中歌唱的呼吸问题。
㈡ 唱歌时如何呼吸唱歌正确的呼吸方法介绍
1、胸式呼吸。胸式呼吸是用胸腔来呼吸,用胸腔控制呼吸。缺点就是吸的气比较少,但胸式呼吸会导致肌肉的紧张,声音会缺乏弹性,胸式呼吸是新手最常用的呼吸方式,许多业余爱好歌唱者都会采用胸式呼吸。
2、腹部呼吸。腹部呼吸是靠腹部的收缩来进行呼吸,吸气的时候腹部鼓起,呼气的时候腹部收缩,虽然看上去比胸式呼吸吸气多一些,但因为用腹部吸气,气流进入了肺部,吸的太深,气息会就不流畅,声音发出来要沉闷一些,就好像井底有人喊了一声,比较低沉。
3、胸腹式联合呼吸。胸腹式联合呼吸的呼吸方式,结合了胸式呼吸和腹部呼吸各有的点,合理的使用胸腔、腹部、横膈膜来控制气息,这种方式在最近几年是比较流行、推荐的唱歌呼吸方式,胸腹式联合呼吸可以存储较多的气,发声呼吸也有支点,但三个不同声区在互相转换的时候会比较协调,呼吸也比较均匀。
㈢ 唱歌时到底要怎么呼气。怎么吸气(诚心请教。高分)
1. 叹气式吸气: 大家知道,叹气在*常生活中是很普通的现象,它是放松的也是向下的。它有利于吸气肌肉群的放松,以便更好的吸入气息。具体做法是先叹后吸,你心里主要想着叹气,而不是吸气。当 气息随着“叹”被排出后,也就是呼气肌肉群的工作做完了,接着吸气肌肉群就会立即开始工作 --吸气,这个循环是自动完成的。如果你脑子里想的是吸气,就会使你的吸气肌肉群总处于一 种工作状态,无法放松,气息也就难以正常的被吸入。注意:叹到那里就吸到那里,不要人为地 做强制性的动作。唱的过程中要保持叹气的感觉,每个乐句都是如此,形成良好的呼吸循环。下 面,结合歌曲的演唱来练习一下叹气式吸气。准备唱之前尽量把气叹(吐)完,当气被自然吸入后就开始唱。 2.闻花式吸气: 闻花式吸气方法容易使气吸得深,而且没有吸气时的抽气声和多余的动,也较容易体会和掌握。闻花时,因花香使人的心情特别愉悦,辨别花香时又要求特别认真和用心,是一种既放松又兴奋的感觉。具体吸气时是:上身完全放松,腰围很舒服地向往松开,随即胸部也有舒张感,体内空间增大使气息很自然地流进去。这样的吸气既松畅又适度,吸后人很兴奋,胸有宽敞感。用这种吸气的感觉来歌唱,气息通畅,声音圆润。 闻花式可开口,也可闭口,闭口时嘴不能闭的太紧,太紧会影响进气的速度和灵活性。单纯练习吸气时,可采用闭口吸气。歌唱时最好自然张开嘴与鼻子同时吸气为佳。不论是闭口还是开口与鼻子同时吸气,最关键的是要体会气息流入体内时的感觉。 3.惊讶式吸气 惊讶式吸气,就是利用人在惊讶时,生理作出的快速反映,达到快速吸气的目的。这种吸气既吸的快又吸得深,它能使呼吸肌肉群在瞬间完成收缩与放松的循环,能锻炼呼吸器官的快速灵活性。这种吸气也称为“喘气”。表现悲愤和激昂情绪效果较好。 (呼吸几种方法部分参考了中央音乐学院论文) 为什么要以这样的名称来命名这样呼吸方法呢,主要是让大家能以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状态来把握歌唱呼吸的要求,但是有一点要说明,歌唱的呼吸绝对是特殊的呼吸,不能完全等同于生活中的呼吸。气息的运用如何才是最高境界,个人认为能够服务于歌曲情绪,达到收发自如乃是最高境界。因此不同的歌曲有不同的气息要求,大体主要有一下几种: (1)快吸慢吐:有些歌曲乐句之间切换快,气口小,但乐句发展又很长这就要求快吸慢吐,例如红* ,这要求呼吸时要有充分的兴奋度,横膈膜要积极有劲,吐气时要有均衡匀整。这是最有难度的一种情况。 具体作法是:急速吸气,略停顿后,缓缓呼出。可以这样体会:想象一位久别的很要好的朋友,突然出现在你面前,你惊奇地倒抽一口气,几乎喊叫出来,就停止在这种状态上。几秒后,仿佛有一股外部的力量将小腹向后推压,感到小腹在与这股外来力量的对抗中,气息缓缓呼出。这时横膈膜有力地起着支持作用。(2)慢吸快吐:有些歌曲乐句之间写得很短小,气口大,但乐句发展又很小,演唱时呼吸有时间做好准备,但吐气时要迅速不拖沓。明确而直接。 (3)慢吸慢吐:这个情况主要出现在一些慢版情歌中,由于歌曲进行的速度不快,整个旋律写得比较长,所以可以充满吸气,慢慢吟唱。这中间的难点是不能随便动气,虽然这种情况对气息要求不算太难但是一动气,就会产生音准不对节奏不对或者声音感觉不到位的情况。笔者偶尔也有这个毛病。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对气息的坚持度和稳定度要求较高。 (4)快吸快吐:这个情况主要在一些快节奏歌曲。甚至力度上有要求。 相对于以上三个,这个相对容易些。 这是歌唱呼吸几种情况,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根据自己熟悉的歌曲并符合上述情况的片段或者创作一些符合四种情况的练声曲进行练习,慢慢体会不同情况下,呼吸的心得和感觉。还有一些简单的方法也可以达到训练气息的作用,如一些加大肺活量的运动,但是肺活量大并不一定气息就用的好。肺活量大要配合气息的科学使用那就是如虎添翼了。
㈣ 唱歌换气的技巧
1、常常调节气息,深呼吸,在不断吸气和呼气中掌握音乐的韵律感。鼻音重,一般是没有真正的掌握了歌唱的技巧。选择腹式呼吸法来进行歌唱,能够更好的掌握唱歌换气的方法。
2、唱歌用气时,仍要保持吸气状态。这点很重要,就好比给自行车打足了气,不能一下子放松了,可以尝到中间卡住然后巧妙的换气。这里还有一个保持呼吸的问题,要保持住气息,就必须在唱的过程中永远保持吸气的状态,控制住气息徐徐吐出,要节省用气,均匀地吐气,这就是所谓气息的对抗。
3、唱歌时要有持稳定的气息支持,鼻咽腔尽量打开,呈微笑状,开始按上述方法练习。注意发“气泡音”所用的气息不能过猛过大,不能主动地绷紧声带和颈部用力,气息是集中的,所以发出的声音应该具有明显的质感。
4、学会发音。经常练习发音技巧,加强发音技巧的练习,可以有效提高自己歌唱发音的标准,从而快速掌握发声的方法,让自己的歌声更动人。
5、再次旋律视唱练习。所谓单旋律训练,就是每个声部分开来训练,等各个声部的旋律熟悉以后再合在一起训练,这样有助于避免声部间出现旋律互跑、轻松换气的问题。
(4)歌唱呼吸的方法有什么特点扩展阅读:
1、在唱歌过程中合理的利用气息的更换,不随意的浪费气,让气变得更加的持久。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多做做拖长音的练习,这样在歌唱时能采掌握换气的方法。
2、在歌唱时字与字、句与句的转换中,喉头要始终处于这一位置,而不应做离开水平位的向上、向下,或向左、向右的移动,当然喉头位置的稳定是在运动中的相对稳定,而不是僵死不动的稳定。
3、唱歌在做呼吸练习时,先做好正确的演唱姿势,保持腰挺直,胸肩松宽,头自如,眼望远处,从内心到面的表情都充满情意,然后,“痛快地叹一口气”使胸部放松,吸气时,口腔稍打开,硬软腭提起,并与提眉动作配合,很兴奋地以后腰为主,将腰围向外松张,让气自然地,流畅地“流进”使腰、后背都有“气感”。
㈤ 唱歌时怎么呼气
歌唱的呼吸时比较深的腹式呼吸法,即气要吸到腰的周围,然后利用呼气肌和吸气肌的对抗,找到用力的支点。一次呼吸往往达到十几秒钟。歌唱中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的变化,全靠呼吸肌肉灵活有力的运动来完成。唱歌时要一直保持这种状态,声音完全由气息来控制,这就是人们说的“气靠声传”。 下面是几种有效地练习方法。1。吸气想象自己处于一个美丽的花园中,深深闻了一下鲜花的香,这就是歌唱时的吸气,这样才吸得深。吸气要用口和鼻同时自然地进行,尽力做到平稳、轻巧、柔和,不可用强制力量,不能僵,气要吸得深,不可吸在上胸和心窝处。吸气以后,要像打喷嚏那样短暂的一憋,体会一下腰周围的扩张、膨胀的感觉。找到这种感觉是歌唱的关键。 2.呼气呼气的方法就是利用横膈膜的力量,吧腰圈扩张的感觉一直保持住。想象自己手里拿着一大瓶香油往一个小瓶里灌时的那种小心翼翼、憋住气的感觉,呼气要均匀、舒缓。可以准备一张10平方厘米的薄纸片,放在墙上,距离它4-6公分,吸气后保持一下,然后用口吹气使之不落地,坚持半分钟以上便为合格。也可以代之以一支燃烧的蜡烛,对着火苗发错“u”音,正确的气息是火苗倒而不灭,时间越长越好。 3.怎样训练隔膜的力量隔膜的力量对气息的保持和声音的力度都很重要。传统的训练方法有:①数数字:深吸一口气,利用腰圈的力量将它保持住,从1开始数,数到60为合格。数数要均匀有节奏,不能偷气。②吹灰:深吸一口气,然后就像吹掉桌上的灰尘一样往前吹起,节奏是一慢二快,体会横膈膜的力量。③多做仰卧起坐,增强腰腹的力量。 (这是我吉他书里写的,终于打完了。。。说得还是比较详细、希望对你有些帮助。我也在练,不过生物没学好、啥隔膜啥的都不知道在哪里=
=!哈哈、、一起加油练吧~)
㈥ 唱歌正确的呼吸方法
训练腹部的对抗力量,即气息的保持力量<向外>和气息的支持力量<向里>也称气息的控制。 换句话说,就是根据表现和声音大小、强弱等,有计划的运用气息。这是重点介绍几个不发声的歌唱呼吸训练方法:
倒灰式呼吸法
我们大家都有这个常识,如果你端着一撮子灰,直着腰一下把灰倒在地上,结果会是什么样呢?铺撒到地面的灰,会马上形成一股气柱向上升。我们借助这种倒灰的感觉,吸气要像灰一下子倒在地,吸得又深又广。哦民,则像从地上弹回来的那股气柱,保持住吸气的感觉,成倒T字拧成一股气柱向上钻出。每个乐句都要如此,形成良性的呼吸循环,这样在歌唱中就可以克服气浅、气僵的问题了。吸的气浅而僵,就不会得到好的声音效果。
下支点吸气法
下支点是在横膈膜处<中山装第四个扣子处>,也是我们指的腹式呼吸的位置。在吸气时,感觉直接在"下支点"处吸,好像气没有通过鼻、口、气管似的,每次吸气都要这样做,就可以做到腹式呼吸的吸气状态了。当然,我讲只是感觉,而并不是真的是那样,吸气怎么可能不通过鼻、口、气管的呢?这里只是用感觉、假设和比喻,来启发学唱者掌握科学方法。
溶化式吸气法
这种吸气的方法是在歌唱者处于比较紧的张状态下应用的。因为溶化式的吸气方法容易吸得深,没有声音和明显的动作,也容易体会和掌握,只是在感觉四肢都早溶化的时候,腰椎和颈椎不要放松。吸气的进修,不要嘴闭得太紧,这样会影响进气的速度和灵活性。在吸气的同时,嘴要自然地张开,与鼻子同时吸气为最佳。
高位置吸气法
怎么吸就怎么唱,吸的状态,在吸气的过程当中,气息似乎是通过鼻子和口腔中的上牙、上腭到横膈膜这个地方,这是一个抛物线角度,是高位置。所以在演唱时可以按吸气状态去唱,就能达到高位置和深的气息为一个整体的声音。如果在吸气的时候放得很低,气似乎是通过下牙、舌面,只用口腔来吸气,那么,气必然就吸得浅,还会有动作,有声音,用这样吸气的方法唱出来的声音,肯定是横、白、浅、紧,音域狭窄,很难解决唱歌中的高音问题。
射击瞄准时保持气息法
在歌唱时,里声音向外唱的同时还要保持吸气的状态,形成内外对抗,它不仅可以保持吸气的深度,又能使歌唱时气息均匀、流畅、持久。用射击瞄准时吸气状态练唱,这也只是一种感觉,这种状态当过兵的人都很熟悉,易于体验。借此达到在歌唱中保持气息平稳的目的。在练唱的过程中,气息越是不够用,就越是保持向里吸气的状态,问题就可以缓解下来,使别人听起来气息有用之不竭的感觉。
以上几种无声歌1唱呼吸训练法,便于在各种情形下自我训练。呼气时,如能再加上S的音,由10秒一直到20秒,再坚持到30秒钟的时候,便是很好的成绩了。
㈦ 唱歌怎么呼吸
吸气
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气,将气吸到肺的底部,注意不可抬肩,吸入气息时使下肋骨附近扩张起来,腹部方面,横膈膜逐渐扩张,使腹部向前及左右两侧膨胀,小腹则要用力收缩,不扩张。背部要挺立,脊柱几乎是不动的,但它的两侧却是可以动的,而且也是必须向下和向左右扩张的,这时气推向两侧与背后并贮在那里,保持住然后再缓缓将气吐出。呼吸不要耸肩用丹田呼吸,注意找好歌曲的节奏 。
吐气
唱歌用气时,仍要保持吸气状态。这点很重要,就好比给自行车打足了气,不能一下子放松了,这里还有一个保持呼吸的问题,要保持住气息,就必须在唱的过程中永远保持吸气的状态,控制住气息徐徐吐出,要节省用气,均匀地吐气,这就是所谓气息的对抗。
在呼和吸的过程中,要注意呼吸僵硬的感觉,整个身体表情都应该是积极放松的,紧张的部位就是横膈膜、两肋,两肋就像是一只充足的气球一样,我们要让声音坐在上面,往下拉,不能让气球往上浮起来,也就是说要把气息拉住,不能让它提上来,这就牵涉到一个气息支点的问题。呼吸不要耸肩用丹田呼吸,注意找好歌曲的节奏。
(7)歌唱呼吸的方法有什么特点扩展阅读:
技巧
气息支持点
支持点也就是声音要有一个立足的地方,这个立足点也就是以横膈膜及下肋两侧做支持点,当我们咳嗽或笑的时候,可以直接感觉到它的支持作用。没有经过呼吸训练的人,常常唱歌时,脸红脖子粗的,青筋直暴,歌声僵直,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等等,都是与气息支持点没有保持住有关。
反之,我们掌握了呼吸方法,有了支持点的感觉,那么,当我唱歌发声时,便会感到声音仿佛落在我们所控制的气息上,也就是说声音是由呼吸来支持了,这种声音不但悦耳响亮,而且能强弱自如地做出各种变化来。
用气
我们在进行胸腹式呼吸时,呼吸气势的强弱、吐气的方法要根据所唱歌曲(或乐句)的不同要求有所不同。
㈧ 唱歌的呼吸技巧是什么
大家学过物理,都知道声音产生物理原因是外界因素冲击物体,物体产生振动从而产生长短不同的声波,声波引起周围空气振动从而产生声音,因此,歌唱的动力来源就是呼吸,好的气息运用可以使声带物理特性得到比较好的发挥,从而演唱出好听而完整的歌曲。因此气息的运用是歌唱的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呼吸的几种方法用通俗的词语命名)
1. 叹气式吸气:
大家知道,叹气在*常生活中是很普通的现象,它是放松的也是向下的。它有利于吸气肌肉群的放松,以便更好的吸入气息。具体做法是先叹后吸,你心里主要想着叹气,而不是吸气。当 气息随着“叹”被排出后,也就是呼气肌肉群的工作做完了,接着吸气肌肉群就会立即开始工作 --吸气,这个循环是自动完成的。如果你脑子里想的是吸气,就会使你的吸气肌肉群总处于一 种工作状态,无法放松,气息也就难以正常的被吸入。注意:叹到那里就吸到那里,不要人为地 做强制性的动作。唱的过程中要保持叹气的感觉,每个乐句都是如此,形成良好的呼吸循环。下 面,结合歌曲的演唱来练习一下叹气式吸气。准备唱之前尽量把气叹(吐)完,当气被自然吸入后就开始唱。
2.闻花式吸气:
闻花式吸气方法容易使气吸得深,而且没有吸气时的抽气声和多余的动,也较容易体会和掌握。闻花时,因花香使人的心情特别愉悦,辨别花香时又要求特别认真和用心,是一种既放松又兴奋的感觉。具体吸气时是:上身完全放松,腰围很舒服地向往松开,随即胸部也有舒张感,体内空间增大使气息很自然地流进去。这样的吸气既松畅又适度,吸后人很兴奋,胸有宽敞感。用这种吸气的感觉来歌唱,气息通畅,声音圆润。
闻花式可开口,也可闭口,闭口时嘴不能闭的太紧,太紧会影响进气的速度和灵活性。单纯练习吸气时,可采用闭口吸气。歌唱时最好自然张开嘴与鼻子同时吸气为佳。不论是闭口还是开口与鼻子同时吸气,最关键的是要体会气息流入体内时的感觉。
3.惊讶式吸气
惊讶式吸气,就是利用人在惊讶时,生理作出的快速反映,达到快速吸气的目的。这种吸气既吸的快又吸得深,它能使呼吸肌肉群在瞬间完成收缩与放松的循环,能锻炼呼吸器官的快速灵活性。这种吸气也称为“喘气”。表现悲愤和激昂情绪效果较好。
(呼吸几种方法部分参考了中央音乐学院论文)
为什么要以这样的名称来命名这样呼吸方法呢,主要是让大家能以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状态来把握歌唱呼吸的要求,但是有一点要说明,歌唱的呼吸绝对是特殊的呼吸,不能完全等同于生活中的呼吸。气息的运用如何才是最高境界,个人认为能够服务于歌曲情绪,达到收发自如乃是最高境界。因此不同的歌曲有不同的气息要求,大体主要有一下几种:
(1)快吸慢吐:有些歌曲乐句之间切换快,气口小,但乐句发展又很长这就要求快吸慢吐,例如红* ,这要求呼吸时要有充分的兴奋度,横膈膜要积极有劲,吐气时要有均衡匀整。这是最有难度的一种情况。
具体作法是:急速吸气,略停顿后,缓缓呼出。可以这样体会:想象一位久别的很要好的朋友,突然出现在你面前,你惊奇地倒抽一口气,几乎喊叫出来,就停止在这种状态上。几秒后,仿佛有一股外部的力量将小腹向后推压,感到小腹在与这股外来力量的对抗中,气息缓缓呼出。这时横膈膜有力地起着支持作用。(2)慢吸快吐:有些歌曲乐句之间写得很短小,气口大,但乐句发展又很小,演唱时呼吸有时间做好准备,但吐气时要迅速不拖沓。明确而直接。
(3)慢吸慢吐:这个情况主要出现在一些慢版情歌中,由于歌曲进行的速度不快,整个旋律写得比较长,所以可以充满吸气,慢慢吟唱。这中间的难点是不能随便动气,虽然这种情况对气息要求不算太难但是一动气,就会产生音准不对节奏不对或者声音感觉不到位的情况。笔者偶尔也有这个毛病。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对气息的坚持度和稳定度要求较高。
(4)快吸快吐:这个情况主要在一些快节奏歌曲。甚至力度上有要求。
相对于以上三个,这个相对容易些。
这是歌唱呼吸几种情况,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根据自己熟悉的歌曲并符合上述情况的片段或者创作一些符合四种情况的练声曲进行练习,慢慢体会不同情况下,呼吸的心得和感觉。还有一些简单的方法也可以达到训练气息的作用,如一些加大肺活量的运动,但是肺活量大并不一定气息就用的好。肺活量大要配合气息的科学使用那就是如虎添翼了。
㈨ 唱歌正确的吸气方法是什么
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气,将气吸到肺的底部,注意不可抬肩,吸入气息时使下肋骨附近扩张起来,腹部方面,横膈膜逐渐扩张,使腹部向前及左右两侧膨胀,小腹则要用力收缩,不扩张。
背部要挺立,脊柱几乎是不动的,但它的两侧却是可以动的,而且也是必须向下和向左右扩张的,这时气推向两侧与背后并贮在那里,保持住然后再缓缓将气吐出。呼吸不要耸肩用丹田呼吸,注意找好歌曲的节奏 。
(9)歌唱呼吸的方法有什么特点扩展阅读:
歌唱时的呼吸与日常生活中说话的呼吸是不大一样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说话交流思想感情,因为一般距离较近时所需音量就较小,气息较浅,不用很大的力度,也不用传得很远;
而且我们说话连续用嗓时间长了,嗓音就容易疲劳、嘶哑,这种说话的呼吸若用于唱歌就显得不能胜任了。唱歌是为了抒发情感,是要唱给别人听的。
歌唱时面对的往往是大庭广众,须将歌声传至每个角落,因而要求声音既要有一定的音量,又要有一定的力度变化,要有长时间歌唱的能力,并要求根据歌曲的需要,或长、或短、或强、或弱、或高、或低地有控制地输送气息;
所以歌唱时的呼吸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有它自身特有的一套规律和方法,它是一项技术性问题,是后天训练出来的。